登陆注册
4171200000019

第19章

诸师列传第六之四

神智文法师法嗣(广智下第三世)

·明智中立法师

·文慧宗正法师

·空相思恭法师

扶宗忠法师法嗣

·草堂处元法师

·永嘉法诠法师

超果湛法师法嗣

·海慧若圆法师

法真咸法师法嗣(神照下第三世)

·白莲道卿法师

·安国元惠法师

·四明净杲法师

神悟谦法师法嗣

·北禅净梵法师

·白莲善圭法师

·德藏择瑛法师

·金华子方法师

·寿安良弼法师

·净住思照法师

·一相宗利行人

樝庵严法师法嗣

·天台法麟法师

·天台应通法师

慈辩谏法师法嗣(南屏下第三世)

·车溪择卿法师

·慧觉齐玉法师

·圆觉蕴慈法师

·普明如靖法师

·天竺应如法师

·法云宗敏法师

·佛智慈云法师

·佛照智坚法师

·慧觉清月法师

·圆明普贤法师

·上竺明义法师

·高丽义天僧统

群峰初法师法嗣

·梵慈智普法师

南屏文法师法嗣

·宪章仲闵法师

超果贤法师法嗣

·精微彦伦法师

·清辩蕴齐法师

·宝积彦端法师

景云其法师法嗣

·觉慈善嵩法师

·景德居式法师

神智文法师法嗣(广智下第三世)

法师中立。鄞之陈氏。赐号明智。母梦日轮入怀遂有娠。夜不三浴。则啼号不止。九岁出家于甬东之栖心。受经一诵永忆不忘。治平中试经开封府。中选得度。初依广智学教观。及神智断主南湖复依之。熙宁中神智开帏。设问答者二百人。无出师右。乃举居座元。久之去谒扶宗于永嘉。将归。宗曰。子行必绍法智之席。及神智谢事。乃俾师为继。元祐初。高丽僧统义天远来问道。甫济岸遇师升堂。叹曰。果有人焉。遂以师礼见。倾所学折其锋竟不可得。师令门徒介然。始作十六观室。以延净业之士。已而辞去曰。吾年六十。当再来。即退处东湖之隐学。数年郡太守王公。勉主宝云。一新栋宇。于伽蓝神腹得愿文云。后百年当有肉身菩萨重兴此地。闻者异之。后退隐白云庵。日宣止观至不思议境。叹曰。吾道至此极矣。有不思议境则有不思议心。乃作不思议辩正。又指五章裂大纲目。寄果明因以成解行。举佛摄生全生是佛。作止观裂网指归释疑。文慧正师亡。郡请再主延庆。果符六十再来之言。尝升座说法。慈霔无尽。下座问侍者曰。吾适道何语。侍者答以所闻。师曰。吾觉身心同太虚空。殊不知语之所出也。岁忏行江浙延庆为最盛。择其徒修法华忏者。七年。行法将圆。禅观中见一大舟。众欲乘不可。唯师坐其中以行。自是辩慧泉涌超胜于昔。政和五年四月辛亥。谓门人法维曰。吾闻异香心甚适悦。谓观堂行人曰。吾当与汝辈长别。即面西坐逝。塔于崇法祖塔之东。讲三大部净名光明数十过。诵法华逾万部。与人除病却鬼救灾旱。不能毕记其验。孔老之书无不遍读。其对儒士讲说。则反质之曰。此道在孔圣如何。在诗书如何。儒士不知对。则援引委辩之曰。无乃若是乎。闻者心服而退。师在永嘉。扶宗谓曰。吾常见摩利支。韦驮于梦中求护法。他日幸于南湖忏室置其位。及师主席乃立像自师始。陈莹中尝赞师曰。严奉木叉。坚持静虑。以身为舌。说百亿事(言戒定慧皆备具也)。

法师宗正。赐号文慧。依神智学教观。深造阃域。治平初。继主南湖。大弘宗教。先是宝云祖。藏骨于育王山西北隅。后七十七载。师自南湖往礼敬。顾甃甓有毁。将遂芜没。乃饰工累石。起方坟以显其处。且复为石塔记以识其事。时谓微师此文。宝云之藏几不可考。法师思恭。湖之乌程人。赐号体真。年十九剃发。诣神智学教观。及归里时。空相废于积潦。师克志兴复。为屋三百楹。从容无求。而施者自趋。功成修长忏三载以答志愿。及老归吴山解空。建炎元年九月。别众坐逝。荼毗烟所至皆凝舍利。塔于院东南隅。弟子戒澄等四十三人。皆传道有成。分化浙水。

扶宗忠法师法嗣

法师处元。永嘉人。久参扶宗。遂继法明之席。郡侯仰其道化。任以僧正。澄清品流莫不厌服。所著辅赞记三卷。其论经体则推本法智广智源流之说。论无住本三种观法。答扶宗通相三观。其说明正学者宗之。崇宁二年。闲居东溪草堂。述义例随释六卷。初荆溪以止观文广。例为七科。名为义例。俾学者知解行之大旨。虽法智制述之多不暇为记。师因义神智为纂要。以初乘观法性德之境为真如理观。修德之境为唯识事观。师谓狂妄徒疑后学。乃决志注释以斥纂要之非。

法真咸法师法嗣(神照下第三世)

法师净杲。四明人。学法真为高弟。撰金刚经疏。欲讲即讲。不俟众集。有臣律师者入冥府。司名者曰。误追也。臣潜窥其籍。有云明州净杲阇黎。讲金刚般若经一百遍。既反诣师以问。师曰。但十遍耳。恐以义胜褒为百遍。

神悟谦法师法嗣

法主净梵。嘉禾人姓[竺-二+亶]。母龚氏。梦佛光满室遂有娠。及生因名佛护。十岁从胜果师永忏主出家。常念阿弥陀佛。或问年少何为念佛。答曰。我欲往他方丈求挂搭去。年十八受具戒。即依超果湛师学。未久复往谒神悟。屡亲讲说大契夙心。元祐初主姑苏大慈。讲三大部十余过。余文称是。受业门生殆遍吴地。信人禀戒几满城邑。尝率二十七人修法华三昧。以二十八日为期。如此三会。感普贤大士授戒羯磨。至称净梵比丘。则洪音震响如撞巨钟。三昧将圆。有二僧作礼曰。今春到石桥礼圣迹。忽见空中散华异香非常。一僧遽曰。姑苏梵法主。期忏散华至此。语毕不见。因来瞻礼。长洲令黄公彦。刻记于石云。异哉师之道力。其与北京进法师。梦释迦授戒。南岳梦四十二人加羯磨法。异世同效。师制期忏规式。二浙至今行之。尝依谶译光明。别制忏仪。与众同修。感格屡见。禅观之处众见金甲神王跪于座前。后于一处期忏。见韦天按行忏室。行人有遭其点察者。辄障起而退。夜居西院。时暑酷热众不安卧。师方披三衣坐水阁上。忽风雪飞集凉气逼人。旦谓众曰。夏行冬令众皆叹仰。知为神龙翊卫变热为凉也。元符中梦黄衣请至冥府。王者迎就座。令吏检祥霭簿云。净梵比丘。屡经多劫长讲法华。王即起顶礼遣使送还。政和中太守应公婢。为崇所娆歌笑不休。请师施戒即刻神定。葛氏请师为亡夫施戒。即见夫恭敬于师绕座三匝称已得解脱。宣和初。郡守贾公。敬师高行。补为管内法主。建炎元年十月坐亡。阇维得舍利甚多。藏塔于横塘般若。

法师择瑛严之。桐江俞氏。母梦二日贯怀。后二岁散二男。俱出家。皆试经得度。长名子钦。受业钱唐净住。次即师也。入道于杭之寿宁。熙宁中参神悟于施水宝阁。深悟止观之道。阅不二门金錍。不寝者数月。以所得白师。神悟曰。法华妙旨归乎自心。宜善护持勿自轻也。当湖鲁氏。于德藏创一院。以迎师大开法施。久之遨游杭秀苏湖间。元符二年春。于杭祥符示疾。俄旧身凭几。西向讽弥陀经。卷终而逝。尝述净土修证仪。其赞有阿弥陀佛真金色之偈。至今人皆诵之。又辩西方此土二种观门之相。以劝专修净业者(文见净土本传)。

行人宗利。会稽高氏。七岁受业于天华。既具戒。往姑苏依神悟。即入普贤忏室。要期三载。忽梦亡母谢曰。蒙汝忏功已获生处。又见普贤从空过前。忏毕复往灵芝谒大智律师。增受戒法。梦大智在座呼宗利名。口吐白珠令吞之。又于静定中神游净土见宝池莲华宝林境界。寻诣新城碧沼。

专修念佛三昧。经历十年。复游天台雁荡天封。皆建净土道场晚归受业天华。建无量寿佛阁接待云水。政和元年天旱。诣日铸山帝舜祠祈雨。感龙王现金色身。甘雨沾足。建炎末入道味山。题所居曰一相庵。会稽道俗请师主系念。至第三夜。绘像顶珠忽放光明大如箕。预会者益坚固。绍兴十四年正月晦。告弟子曰。佛来也。吾将归安养矣。书颂为别曰。吾年九十头已白。世上应无百年客。一相道人归去来。金台坐断乾坤窄。端坐即逝。是日近山人见异僧满山谷。莫知所从来。瘗全身于庵居之后。

法师思照。钱唐阳氏。十四岁从净住从雅。听法华方等于南屏。复往东掖参神悟。大有契入。既而刺血书法华七轴。专修念佛三昧。筑小庵曰德云。后连小门。为观落日之所。刻三圣像。每夜过午即起念佛。月二十三日。率道俗系念终其身。三十年。一旦语其徒曰。夜梦佛金身丈六。此往生之兆也。请僧七日以助念佛。屈指作印奄从坐化。时宣和元年春也。阇维之际。顶骨牙齿。皆莹明如玉石。师于净土七经一字一礼。华严。首楞严。金光明。无量寿。普贤行法。遗教。梵网。无量义。略教诚。四分戒本。皆然。唯法华十过。总得二百七十卷。诵法华千部。无量寿佛经五藏。阿弥陀经十藏云。

慈辩谏法师法嗣

法师择卿。天台人。天资聪敏博学强记。受教于上竺慈辩。尝曰。四明旨意吾已得之。唯起教观信之未及。然不敢不信也。初主车溪寿圣(车溪属三州四县。东为秀州崇德县。唐时名青镇。古塔。元祐二年。初建寿圣院。请师开山。高宗朝改广福)未尝屈节豪贵。聚徒三百施者自至。年三十后。即废卷禅坐。晚居车溪。每遇讲演。但令侍者日供讲帙。辩说如流听者说服。慧解昙应领徒三十人至车溪值说无量义经。闻举难云。妙乐有云。能生一实法华异名。所生无量为法华序。不知能生一实是隔偏之圆即偏之圆。所生无量是同体之权异体之权。应语同行曰。此师言有典刑。足堪问道。即求依止。有不循规者。悦众以闻。询其名则指言朋观二师。师曰。此二人教门大才也弗之问。尝夜坐方丈。闻廊庑有天乐声遣人迹之。声出朋师房。师附壁隙窥之。见朋观数辈于灯前戏。举手作无声乐。师益异之。平时喜茶。临终之顷谓门人曰。晨钟鸣即来报。至时啜茶一瓯。书偈而化。时大观二年仲冬也。塔于院南芙蓉蒲。

法师齐玉(以避时讳暂改齐璧)霅川人。尚书莫公支子也。法号慧觉。早亲释学。日记数千言。始参祥符神智。后依慧辩。一日赴僧次逊辞之。或问其故。答曰诚不欲五千之利而丧一日之功。慈辩得通相三观之旨。秘不肯说。而屡扣不已。乃于密室跪炉以授。初出居苕溪宝藏。每于岁终大兴净业之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中夜告众曰。我辈未念佛时。心随尘境作诸不善。犯一吉罗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况犯篇聚重罪乎(五篇七聚)今若念佛则可一念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况又父母生我令我出家。理当度脱以报重恩。今若破戒坠陷。则父母岂不失望。大众闻之无不倾诚忏悔举身自扑至损额失声者(此虽劝修尊行。正用扶律谈常为被末代之意)宣和六年。迁居上竺。先是慈辩之去。继之者或不振。学徒谋曰。得玉公乃兴。郡守翁彦国闻之乃具礼以迎。讲道敷化不异慈辩。尝中夜顶像行道。一僧失规责之曰。汝无知乃畜生耳。已而悔曰。彼虽不肖。骂为畜生有瑫三宝。自是三年对佛悔过。岁大旱井竭。师运心密祷。梦水出西坡。旦掘之清流涌出。因名梦泉。建炎元年秋。谓首座修慧曰。吾床前多宝塔现。慧曰。和上流通法华之瑞证也。师曰。所愿见阿弥陀佛耳。即集众念佛。顷之举首加敬曰。佛已来接也。端坐合掌而化。葬于山西草堂之侧。谥妙辩。塔曰慧寂。门弟传教者。密印大师。修慧等二十人。所著普贤行法经疏。及自释疏。祖源记。无量义经疏。杂珠记(释孤山所造疏)安般守意法门。尊胜忏法。

法师蕴慈。四明慈溪人。赐号圆觉。初依寿安弼师。既而复谒慈辩。其学大成。时门下十高弟。师为说法第一。初居西湖菩提。迁会稽圆通。崇宁初。能仁虚席。以师为请。有文首座能行人。各然二指祷佛冥被。师既至。一众说服。智因暑热。讲散偃息卧榻。适首座至白曰。此山师席。讲退之顷不入忏室则居禅堂。未有高枕自安者。师愧谢曰。敢不承教。自此祈寒盛暑不敢少懈。每当如厕则沐浴更衣。虽行道遇雪必手掬以为净。著十类说权实指迷。世行其文。

法师如靖。赐号普明。早入慈辩室。杭人有以私憾害其兄者。后深知悔以闻一律师答之曰。杀人偿命何足为问。其人即投西湖而死。欲偿兄命免为后怨。既不见鬼反悔投水。因众人入雷峰受戒。鬼随以入。闻戒师说人造罪许忏悔。其鬼乃怒律师。蚤知可悔必不投水。日夜随律师索命。语以修荐。百方皆辞。久而言曰。为我请靖佛子。施大乘戒则可脱。及为授戒法。乃见形致谢而去。后主觉悟学徒云拥。唯一室空闭。云有恶鬼居之。师中夜入室坐禅忽闻哮吼。见一人头飞走地上俄化为人。师谓之曰。汝何得扰人。鬼曰。凡出见人本欲求度。人见自畏非扰之也。师乃为说法授戒语之曰。汝可入吾袖。鬼即如教。觉重甚。携至林中放之。化成天人。殷勤谢师。飞空而没。建炎二年迁上竺。初是有为鸣童卦者。或以上竺住持为问。童云。待问土地。良久曰。今早。天符已下请靖法师矣。阅月而师至。三年十一月。金虏破杭。师预感梦。知此山厄运不可免。语其徒令避去。及虏至。或谓可以礼迓。即声钟集众。虏疑其将抗已。放兵大掠。火其屋而去。

述曰。靖师之德。可以脱索命之鬼。可以度空室之崇。可以感上竺之符。而不能却兀术之寇止上竺之焚。盖当群生同分业感兵厄火灾。所不得而幸免也。

法师应如。婺之浦江胡氏。默记多闻。尤善持论。来学上竺。慈辩深器之。尝往灵山访同志。出六能义反覆辨诘。彼义堕负。师即揭竿系帛。谓之曰。西竺破敌则竖胜幡。道场降魔亦表胜相。今法战既胜当揭一竿。人畏其烈目之虎子。初慈辩得南屏通相三观之旨秘不授人。玉慧觉祈请尤力许。中夜为密说师知之。陟梯揭瓦伏身窃听。飞雪翻空背若被铠。旦白慈辩曰。我于通相三观若有冥授。即录其言以示一众。慈辩怒曰。应如盗法。绍圣初。主越之圆通。尝因讲散谓侍者曰。今日东风吹。教法过浙西去。使眼中有耳者得以有闻。师三十岁便亡卷。每临座侍者供讲帙以俟。绍兴三年迁上竺。兀术焚荡之余。唯存藏室。有劝化人营建者。师曰。我但流通大法耳。他日自有修造者至。及师亡。普觉惟日。果以继席兴土木事。五年九月。车驾幸大士殿。师奏对如流。上喜赐万岁香山以供大士。师不尚著述。尝以偈示人曰。吾传智者一性之宗。三千实相妙空假中。一念法界生佛体同。凡圣一如善恶理融。毗卢身土湛若虚空。达斯旨者法法圆通。左之右之受用无穷。山家称如虎者三人。神照本如四明道如及师也。一夕别大众归寝而终。塔于寺西北隅。嗣法崇先怀志。白莲慧仙。皆足世其业。师有教义。名指难集。

法师宗敏。秀当湖鲁氏名族也。赐号法云。年十五具戒。遍参讲席。如超果照广化明南屏玩无不历事。后入慈辩室顿有发明。辩谋首座非其才。乃请与之抗论。座为之屈。绍圣初主杭之菩提。元符中迁孤山。枢密蒋之奇。时来谒问楞严大旨。为谈心要之妙。之奇言下有契。敬以师礼。久之退处报恩六一泉之上(报恩勤师。与欧阳公为诗友。东坡名其泉为六一)宴坐三十年。世高其风。兀术陷杭寺为煨烬。乃还止当湖庵居。绍圣七年冬示寂。命以衣盂修报恩塔。即山椒而葬焉。后十八年。有司以其地为延祥观。迁其塔于山北鸟窠之侧。弟子慧静。取全身阇维之。视容貌如其生。薪尽火灭。收舍利百粒如菽。

僧统义天。王氏高丽国文宗仁孝王第四子。辞荣出家。封祐世僧统。元祐初入中国问道。至四明郡以明智慧照馆接之。义天上表。乞传贤首教。敕两街。举可授法者。以东京觉严诚禅师对。诚举钱唐慧因净源以自代。乃敕主客杨杰送至慧因受法。诸刹迎饯如行人礼。初至京师。朝毕敕礼部苏轼馆伴。谒圆照宗本禅师示以宗旨。至金山佛印坐纳其礼。杨杰惊问印。曰义天异域僧耳。若屈狥俗。诸方先失一只眼。何以示华夏师法乎。朝廷闻之以为知体。至慧因持华严疏钞咨决所疑。阅岁而毕。于是华严一宗。文义逸而复传。及见天竺慈辩。请问天台教观之道。后游佛陇礼智者塔。为之誓曰。已传慈辩教观归国敷扬。愿赐冥护。见灵芝大智为说戒法。请传所著文既还国乃建刹号天台。奉慈辩所传教文。立其像为初祖。岁遣使通音问。及施金书华严三译于慧因。建阁藏之(今俗称高丽寺)见飞山别传议为跋曰。甚矣。古禅之与今禅名实相辽也。古之所谓禅者。藉教入禅者也。今之所以禅者。离教说禅者也。离教者。执其名而遗其实。藉教者。因其诠而得其旨。救今人矫诈之敞。复古圣精纯之道。珠公论辩斯其至焉。近者辽国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皆与焚弃。而比世中国禅宗章句多涉异端。此所以海东人师疑华夏为无人。今见飞山高议。乃知有护法开士。百世之下住持末法者。岂不赖珠公力乎(戒珠。作别传议。于禅教之际深有发明。寿九十三。葬骨飞山)。

述曰。昉师辨祖谓。智炬撰宝林传诡说百端。如达磨只履西归立雪断臂等。事与南山续高僧传多不同(云云)。世又谓坛经谈性不异吾宗。而于念佛求往西方。有以贬斥。义天言辽国焚弃二书者。盖以此也。

南屏文法师法嗣

法师仲闵。三衢人。受业祥符。来依南屏文师。以雄辩见称义虎。政和初。还乡主浮石。学者骤至。尝放言曰。吾座下不五百众不讲大部故一生唯讲光明观音。顺寂之日。集众升堂。登师子座趺足而坐。忽见银台自西至。师曰。吾平生解第一义。誓取金台。今乃若此。瞑目而化。所著宪章集五卷。其自序曰。释氏子有所述。必求公卿。为之序其首。跋其尾驾其说俾行于世。且衣冠之士。岂知吾之是。识吾之非。傥是而无序。天能丧乎哉。或非而有序。人能驾乎哉。

超果贤法师法嗣

法师彦伦。学超果贤师为有成。大观元年主仙潭。撰教义名精微集四卷。赐号妙慧。又撰金刚经疏二卷。法师蕴齐。钱唐周氏。号清辩。幼岁试经得度。传教观于法明会贤师。尝患疫疾百药不治。遂力课观音尊号。梦一妇人以凿开其胸易其心手扪摩之。患即愈畴昔所览靡不通记。走笔成章率归典雅。咸谓辩才之证。主钱唐道林。常熟上方。姑苏东灵。钱唐南屏。姑苏广化。三衢浮石。政和复归上方。闲居于方丈。述顶山记。释天台戒疏凡三卷。建炎四年正月。集众诵弥陀经。称佛号毕即刻而化。塔舍利于上方。门人法清及景德法云克传其道。云编翻译名义七卷。大为梵学检讨之助。类亦附以教义云。

景云其法师法嗣(浮石下第三世)

法师居式。金华人。嗣景云住景德撰圆觉疏四卷(此卷三十七人本纪遗失十七人)。

同类推荐
  • 明伦汇编皇极典御制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御制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New Thought Pastels

    New Thought Paste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勇毅

    勇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慎大览

    慎大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Love-Chase

    The Love-Cha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医心帖

    医心帖

    刘希彦所著的《医心帖》所收散文,提倡快乐生活。作者写理想的生活、事业、快乐,还写了应该爱自己、养生的误区、读《红楼梦》的心得,并用诗意笔触写了菊花、梅花、蔷薇、海棠等等大自然的美好景物。作者从生活中的快乐与误区,大自然的奇妙和多姿多彩领悟人生的道理。作者秉承简单即快乐的观点,提倡亲近自然,让生命慢下来,随时随地享受触手可及的快乐。
  • 特殊材料铸人生

    特殊材料铸人生

    本书是颜鸣皋院士的一本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沉的情感、翔实的史料、流畅的文笔、精彩的描写、动人的情节、传奇的故事,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传主在曲折和苦难中漫漫求索,在风霜及忧患中拼搏奋斗,在使命与责任中攻关创新,在光荣与自豪中无私奉献的精彩人生!阅读该书,不仅可以了解一位中国科学家真实而又辉煌的一生,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新中国航空工业忠诚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曲折前进、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本书不仅适合航空从业者及社会公众阅读,尤其还对广大青少年读者具有教育启迪作用。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四名西方旅客意外来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香格里拉秘境。原本各自身为外交家、银行家、修女与大学毕业生的四个旅人,被命运捆绑在一起,在香格里拉遭遇了种种离奇事件。香格里拉宛如一座世外桃源,在那里没有繁杂的琐事和无谓的纷争,陪伴人们的是肖邦的失传之曲,永不老去的少女,窗外熠熠生辉的卡拉卡尔山,和缓缓流动的时光。日月光辉庇佑下的香格里拉,究竟埋藏着怎样令人震惊的秘密?在当地长老的带领下,四名旅客一层层揭开了香格里拉之谜……
  • 霸道继承者:呆萌娇妻宠上天

    霸道继承者:呆萌娇妻宠上天

    他骑着车哼着歌,穿梭在校园里,她坐在后座环抱着他的腰,风将他的白衬衫吹的飞起,划过了她的脸庞,带着他身上淡淡的味道。。。。。。“你好,我叫陆小萌,是大三工商管理的学生。”“你好,我叫龙天野,大四机械设计专业的。”。。。“小萌,我爱你,哪怕只是看着你笑,看着你闹,哪怕知道你心里依旧爱的是他。可是只要你开心,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只是,抱歉,暗恋真的很累,我就要离开这个世界,所以一定要告诉你我李俊恩这辈子只爱你一个人!”。。。“你是我赵魁的妹妹,那我就可以为你去堕落成魔鬼!哥哥已经弄丢你29年了,这一次,哥哥再也不会让人带走你,哪怕是死神也不行!”。。。“陆轩、陆茗,我的两个乖宝儿,就算爸爸求你们了行不行,去妈妈那里给爸爸说说情啊,老爹的膝盖快跪稀碎了。”“不行啊,老爹,上次我被鸡毛掸子揍的时候,你没少在旁边添油加醋啊。”“爸比,你会跪着唱“小星星”么,唱一个我就去。”一个大男人跪着唱起了“小星星”。。。。
  • 我在风云穿诸天

    我在风云穿诸天

    穿越了,这是风云?等等,你说我有个马仔叫成昆,绰号“混元霹雳手”?
  • 洁癖总裁霸小妻

    洁癖总裁霸小妻

    【少将姐夫,别惹我】心心新文;心心和几个现代都市作者建的群,喜欢的读者进来聊聊,群号66933446他,一个冷情、冷心的上位者,有着众所周知的‘性洁癖’,被誉为‘另版性无能’然而,在遇到她以后,所有柔情、宠溺只为她一人展现,爱她成殇、宠她成痴;她,一个淡然、素雅的女子,世间一切皆不入她眼,只想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期待一个能与她共同享受平淡生活的人的出现可是,一双勾魂摄魄的眸子又俘获了多少人的心他第一眼见她,就倾驻了一颗心——一眼注定一辈子他追、他宠、他霸,就是想把她禁锢在身边她逃、她避、她无奈,怎么都逃不出他的掌控,淡雅的女子也不淡雅了,骂他、打他、鄙视他,可是这些都让他更加痴恋她温尔轩,她注定了是自己大哥的女人,自己只要远远看着她就好樊如歌,好想陪她做一对平凡的夫妻,每天看着她醒来、宠着她嬉笑、拥着她入睡连斯维尔,我给你两年的时间,允许你玩、允许你胡闹、允许你失身,而你,要爱的只能是我穆天泽,原来我只是在守护你、也只能守护你片段一:“你今生注定是我的女人,不要妄想逃跑,我不允许”他霸道的用冷冽却不失温柔的语气命令着她“呵呵”她气急反笑,感觉这个男人很可笑、很幼稚,错身走开,连一句鄙夷的话都没有施舍给他“妤儿,你还记不记得上午在车里我答应你的事?”嗯?什么事?没答应她什么事啊“什么?”果然忘了“仔细想想,你忘了我可就不答应了,再想起来也不算了”怎么感觉自己就是那大灰狼,正在you拐纯洁小白兔呢吃大餐?已经吃过了;答应自己进公司的条件?都答应完了啊!奥,对了,他还答应健身馆和咖啡店的工作由他来解决,可是,现在很晚了呀“明天吧”“就现在吧”终于可以吃到了吗?“可是现在太晚了”健身馆早关门了,咖啡店是没关门,可是她不想出去了“不晚,一点都不晚,才八点多”开始动手解衬衫的扣子,一颗、两颗、、、“可是,我累了,不想出去了”为表示自己真的累了,一下子趴在凌潇寒身上,把凌潇寒解扣子的手压在了中间“出去?出去干吗?”摸他的身体需要出去吗?“嗯?你笨啊,不出去怎么解决工作的事,难道你有那老板的电话吗?还是总裁呢,我看是总也没人踩!”咦,这家伙的衬衫扣子怎么全开了,手还覆在最后一颗扣子上“你干吗脱衣服?很热吗?也是,大夏天的,两人溺在一起是挺热,放我下来吧”某人自想自话中
  • 只愿不曾遇见

    只愿不曾遇见

    裴星初从来没有想过这样荒唐的事情竟然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相爱两年的男朋友突然要分手…… 是折磨还是爱而不得?这里面究竟藏着多少的阴谋?……黎陌樊,若是有来生的话,只愿不曾遇见。
  • 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

    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半世浮生情未歇

    半世浮生情未歇

    风吹过窗台飘来你的消息, 床前明月把相思寄去千里。 你我的缘分恰便似天注定, 猜不透的人心看不懂的你。 心神凝,心神凝, 拾叶一片红尘情, 半世浮生尽空虚, 还是那样喜欢你。假如天堂太孤单,携手地狱又何妨。此生只爱那一人,天堂陪他去,地狱我也堕,但愿梦醒不是一场空。 “我想点一千盏灯,直到我每夜从梦中醒来,它们都不会熄灭。” “为什么要点灯呢?我不是陪着你吗?你还会怕黑么?” “你往下看,每一盏灯都代表一个温暖的家。万家灯火,象征着幸福安乐。” 那时我就明白了,她想要的不是灯,而是一个幸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