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9100000006

第6章 成为沟通高手的六项修炼(1)

第一项修炼:不当面指正别人的错误

卡耐基的忠告:谦虚而有策略,你将无往不胜。

无论你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说他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对不会!即使你搬用所有柏拉图或康德式的逻辑与他辩论,也改变不了他的看法,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

永远不要这样说:“我要给你证明这样……”那就会把事情搞砸了。因为那等于在说:“我比你聪明。我要告诉你怎样怎样,使你改变看法。”那是一种挑战,只会引起争端和反抗,使对方甚至根本不听你下面的话就和你争论起来。

西奥多·罗斯福入主白宫时,他就承认如果能有75%的时候不出错,就达到了他的最高期望标准。如果这位20世纪最杰出人物的最高希望也只是这样,那何况你我呢?如果你确信有55%的正确率,你大可以去华尔街,一天赚个100万美元。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把握,你又凭什么说别人错了?

在我研究青年时代的林肯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胸襟博大的林肯一开始竟然是一个以指出别人的错误为乐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候,他非常喜欢对别人进行评论,并且经常写信讽刺那些他认为很差劲的人。他常常把信直接丢在乡间路上,使别人散步的时候能够很容易看到。即使在他当上了伊里诺州春田镇的见习律师以后,他还是经常在报纸上抨击那些反对者。

1842年的秋天,林肯经历了一件令他刻骨铭心的事情。当时他写了一封匿名信发表在《春田日报》上,嘲弄了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斯·希尔斯。这封信使希尔斯受到了全镇人的讥笑。希尔斯愤怒不已,全力追查写信人,最后查到是林肯写的那封信。他要求和林肯决斗,以维护自己的名誉。本来林肯并不喜欢决斗,但是却无可奈何,只能答应。他选择了骑士的腰刀作为他的武器,并且请了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来指导他的剑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肯一直处在一种十分愧疚和自责的状态下,因为这一切都是他指责对方的错误而导致的。他在这样的心态下等待着那惊心动魄的时刻的到来。幸好——非常意外地——在决斗开始的前一刻,有人出面阻止了这场决斗。

由于指责别人的错误而被迫与别人一决生死,这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林肯终于决定以后再不做这样的事情了。他不再写信骂人,也不再为任何事指责任何人。

内战期间,林肯好几次调换了波多马克军的将领,但是这些将领却屡次犯错。人们无情地指责林肯,说他用人不当。林肯并没有因此而对这些将领进行指责,而是保持了沉默。他说:“如果你指责和评论别人,别人也会这样对你。”他还说:“不要责怪他们,换作是我们,大概也会这样的。”

1863年7月3日开始的葛底斯堡战役是内战期间最重要的一次战役。7月4日,李将军率领他的军队开始向南方撤离。他带着败兵逃到了波多马克河边,他的前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河,身后是乘胜追击的政府军。对北方军队而言,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完全可以一举歼灭李将军的部队,从而很快地结束内战。林肯命令米地将军果断出击,告诉他不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为了确保命令的下达,他不仅用了电报下令,另外还派了专门人员传达口信给米地将军。结果呢?米地将军并没有遵照林肯的命令行事,而是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他借故拖延时间,甚至拒绝攻打李将军。最后,李将军和他的军队顺利地渡过了波多马克河,保存了实力。

当听到这个消息后,林肯勃然大怒——他从来没有这么愤怒过。失望之余,他写了一封信给米地将军。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米地将军:我不相信,你也会对李将军逃走一事感到不幸。那时候,他就在我们眼前,胜利也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战争势必继续进行。既然在那时候你不能擒住李将军,如今,他已经到了波多马克河的南边,你怎么取得胜利?我已经不期待你会成功,而且也不期待你会做得多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对此深感遗憾。”

你可以猜测一下米地将军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会有什么表情。但是,你可能会感到意外的是,他根本没有收到过这封信,因为这封信林肯并没有寄出去——人们是在一堆文件里发现它的。林肯忘记把这封信寄出去了吗?这是不可想象的。众所周知,这是一封十分重要的信件。

有人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这仅仅是我的猜测……”林肯在写完这封信时,心里想道,“当然,也许是我性急了。坐在白宫,我当然能够看得更加清楚,也更加能够指挥若定。但是,如果我在葛底斯堡的话,我成天看见的是因为伤痛而号哭的士兵,或者成千上万的尸骨,也许那样,我就不会急着去攻打李将军了吧!我一定也会像米地将军一样畏缩的。现在,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承认它。至于这封信,如果我把它寄出去的话,我想除了让自己感到愉快之外,将不会有任何其他的好处。相反,它会使米地将军跟我反目,迫使他离开军队,或者断送他的前途。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林肯把那封已经装好的信搁在了一边。因为他相信,批评和指责所得的效果等于零。

林肯总统从以前总爱指出别人的错误到后来如此宽容的巨大转变,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以自己的切身经验告诉我们:永远不要指责他人的错误。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告诫他的门徒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可不敢奢望比苏格拉底更高明,所以,我也尽量避免别人说他们错了。我发现这么做很有帮助。

我现在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地确定任何事了。20年以前,我几乎只相信乘法表,现在,我开始对爱因斯坦的书里所说的感到怀疑;而20年后,我或许也不再相信这本书里所说的话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会进行逻辑性的思考,他们都犯有主观的、偏见的错误。多数人都有成见、忌妒、猜疑、恐惧以及傲慢的心理,而这些缺点将给他们的判断带来影响。

柏拉图曾经告诉人们这样一个方法:“当你在教导他人时,不要使他发现自己在被教导;指出人们所不知的事情时,要使他感到那只是提醒他一时忽略了的事情。你不可能教会他所有的东西,而只能告诉他怎么处理这种事情。”英国19世纪的著名政治家查斯特费尔德对他的儿子这样说:“如果可能,你应该比别人聪明,但绝不能对别人说你更加聪明。”

当然,如果一个人说了一句你认为肯定错误的话,而且指出来对你们的交流会有好处的话,你当然可以指出来。但是,你应该这么说:“噢,原来是这样的。不过我还有另外一种想法,当然,我可能不对——我总是出错。如果我错了,请你务必毫不客气地指出来。让我们看看问题所在。”

如果你确定某人错了,就直截了当地告诉他,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看具体的事例,因为事例可能更有说服力。

F先生是纽约的一位青年律师,最近参加了一个重要案件的辩论。这个案件由美国最高法院审理。在辩论中,一位法官问F先生:“《海事法》的追诉期限是6年,是吗?”

F先生有些吃惊,他看了法官一会儿,然后直率地说:“审判长,《海事法》里没有关于追诉期限的条文。”

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法庭中的温度似乎降到了零度。F先生是对的,法官是错的,F先生如实地告诉了法官。但是结果如何呢?尽管法律可以作为F先生的后盾,而且他的辩论也很精彩,可是他并没有说服法官。

F先生犯了一个大错,他当众指出了一位学识渊博、极有声望的人的错误,所以他失败了。他这样做有益于事情的解决吗?事实证明,一点也没有。

即使在温和的情况下,也不容易改变一个人的主意,更何况在其他情况下呢?当你想要证明什么时,你大可不必大声声张。你需要讲究一些策略,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观点。你可以用这类话,比如“我也许不对”“我有另外的想法”等,这样确实会收到神奇的效果。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不会有人反对你说“我也许不对,让我们看看问题所在”。

詹姆斯·哈维·鲁宾逊教授在《决策的过程》中写了下面一段话,对我们也很有启迪意义。

“……我们会在无意识中改变自己的观念。这种改变完全是潜移默化而不被我们自己注意的。但是,一旦有人来指正这种观念,我们一般会极力地维护它。很明显,这并不是因为观念本身的可贵,而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我们总是愿意相信我们所习惯的东西。当我们所相信的事物被怀疑时,我们就会产生反感,并努力寻找各种理由为之辩护。结果怎样呢?我们所谓的理智、所谓的推理等,就变成了维系我们习惯的事物的借口了。”

我们在听到他人说话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进行判断或进行评价,而不是尽力去理解这些话。当别人说出某种意见、态度或想法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说“不错”“太可笑了”“正常吗”“这太离谱了”等评论性的话。而我们却很少去了解这些话对说话人有什么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得出的判断可靠吗?当然不可靠。既然自己都不能确信自己就是对的,我们还有资格对别人指手画脚吗?

在这一小节中,我并没有讲什么新的观念。在将近2000年前,耶稣就已经说过:“尽快跟你的敌人握手言和吧!”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的2000多年前,古埃及国王阿克图给了他儿子一个精明的忠告:“谦虚而有策略,你将无往不胜。”我们似乎也可以这么理解:不要同你的顾客或你的丈夫争论,不要指责他错了,不要刺激他,你需要讲究一些策略。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位说话高手,请记住第一项修炼:尊重别人的意见,千万不要指责别人的错误。

当你想与人争辩时,不妨想一想:

(1)争辩只能使你得不偿失,逞一时之快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好处。

(2)你可以不同意他人的意见,同时你也要想一想,他人也可以不同意你的意见。

(3)判断别人的对错,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原则,可以试着用他人的原则,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4)在你指出他人的过错之前,想一想这样做是否有好处。

第二项修炼: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

卡耐基的忠告:一个有勇气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也可以得到某种满足感。这不仅是消除罪恶感和自我辩护的气氛,而且有利于解决实质性问题。

我当时住的地方,几乎处于纽约市的中心,但从我家中步行不到一分钟的距离,就有一片森林。我常带着我的波士顿哈巴狗瑞克斯到园中去散步,它是一只和善无害的的小犬;并且因为在园中不常遇见人,我总是不加皮带或口笼。

有一天,我们在公园中遇见一位骑着马的警察——一个急于要显示他的权威的警察。

“你让那狗不戴口笼不用皮带在园中乱跑,是什么意思?”他责问我,“你不知道那是犯法的吗?”

“是的,我知道那是犯法的,”我轻柔地回答说,“但我想它在这里不至于有什么伤害。”

“你想不至于!你想不至于!法律不管你怎样想。那狗也许会伤害松鼠,或咬伤儿童。这样,这次我放你过去,但如果我再在这里抓住这狗不戴口笼,不系皮带,你就得去和法官讲话了。”我谦逊地应许遵守他的命令。

而我的确也真实地遵守了几次,但瑞克斯似乎不喜欢口笼,我也不喜欢,所以我们决意去碰运气。起初什么都好,可是好景不长,我们就遇到了麻烦。一天下午瑞克斯同我跳过一个小丘,忽然间——我惊惶地看见了法律的权威——骑着一匹栗色马的那位警察。瑞克斯在前面奔跑着,正向着那警察冲去。

我知道没有办法了,所以没等到警察开始说话,我先发制人。我说:“警官,你已当场把我抓住了,我是犯了法,我没有托词,没有借口。你上星期警告我如果我再把没有口笼的狗带到这里,你就要罚我。”

“哦,现在,”这警察用温柔的声调说,“我知道周围没有人的时候,让一只小狗在这儿跑,是一件诱人的事。”

“那真是一种引诱,”我回答说,“但那是犯法的。”

“像那样的一只小狗不会伤人。”警察辩护说。

“不,但它也许会伤害松鼠。”我说。

“哦,现在,我想你对这事太认真了,”他告诉我说,“我告诉你怎样办,你只要使它跑过那土丘,使我看不见它——我们将这事忘却就算了。”

和平常人一样,这位警察先生也希望得到一种自重感,所以当我开始责怪自己的时候,唯一能增加他的自尊的方法就是对我表现得宽宏大度。但假如我为自己辩护的话,那结果又将会怎样呢?

我没有和他正面争论,我承认他绝对是正确的,我是绝对错误的,我爽快地、坦白地、真诚地承认这点。我站在他的立场上说话,于是他也就反过来为我说话。而仅在一星期之前,这位警察还曾以法律的制裁来威吓我。

假如我们知道自己免不了要受到责备的话,为什么不抢先一步,积极主动地认错呢?难道自己责备自己,不比别人的斥责要好受得多?

乔治·华盛顿总统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许多优秀的品格。他家的种植园中种有许多果树。有一次,乔治的父亲华盛顿先生从大洋对岸买了一棵品种上佳的樱桃树。华盛顿先生非常喜爱这棵樱桃树,他把树种在果园边上,并告诉农场上的所有人要对它严加看护,不能让任何人碰它。

同类推荐
  • 学曾国藩做人准则 学胡雪岩做事之道

    学曾国藩做人准则 学胡雪岩做事之道

    曾国藩和胡雪岩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他们都会给人留下一个意蕴丰富的剪影;从任何一个方向去思考,他们都会给人留下一个弥足珍贵的智慧空间。与曾国藩相比,胡雪岩的一生则极具戏剧性。人们说他“游刃于官商之间,追逐于时势之中,品够了盛衰荣辱之味,尝尽了生死情义之道。”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他由一个钱庄的小伙计摇身一变,成为闻名于清廷朝野的巨商大贾。在胡雪岩这位了不起的商人身上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的东西:他富而不忘本,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大行义举;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他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主要内容:领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指领导者率领部属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严格说来,领导能力不单是管人的能力,而是影响人的能力;不单是激励下属的说教能力,更包括感化下属的身教魅力;不是仅仅靠自己行动,而是号召大家一起行动。在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下,每位领导者都面临着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的问题。
  • 读故事 学做人

    读故事 学做人

    做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成为我们每个人毕生努力经营的事业。本书从古代先哲中吸取做人精髓,阐释了做人要自强不息、要厚德载物、要掌控好人际关系、要培养良好心态、要常常自省、要慎言语、要诚信、要有自己做人的个性等。这些做人道理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用生动小故事向您娓娓道来。如果把一盏灯放进全黑的房间,黑暗会瞬间消失,房间顿时有了光明。这时,如果增加十盏、百盏或千盏时灯,房间就会变得越来越亮。愿书中的这些哲理故事能成为点亮你人生的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把不快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使原来没有意义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心灵盛宴:小故事 大人生

    心灵盛宴:小故事 大人生

    本书运用大量经典清新、精彩有趣、充满智慧的故事,从品德修养、性格情绪、处世待人、治学之道、职业打拼、友爱情感六个方面展现健康豁达的人生态度,小故事中蕴藏着大智慧,小故事中涵盖着大人生。
  • 女人趁早要知道1:女人一定要学会说“不”

    女人趁早要知道1:女人一定要学会说“不”

    “坏”女人让人难以捉摸,充满活力,外表绚丽而内心坚强,她们是享有特权的女性,有着强大的实力,懂得如何在爱情的竞争中与男人成为平等的对手,她们既伶俐幽默,又锋芒毕露,却偏偏让男人们 如痴如醉。乖乖女没糖吃,“坏”女人有人爱。如果你想成为情场的“功夫熊猫”,把男人掌控于股掌,那么请从这一刻开始,和“乖乖女”说byebye!自信、自立是女人自强的前提。无论你长得漂不漂亮,你都要昂首挺胸地生活。牡丹虽美,但有人却嫌它张扬俗气;菊花虽雅,但有人却嫌它冷酷骄傲。只有自信、独立才是女人美的“妆容”。
热门推荐
  • 从零开始的次元魔女

    从零开始的次元魔女

    超位面大法师与一个强大的敌人交火,被打的灵魂都只剩下一点粉尘,在灵魂快要泯灭的时候,突然一个小萝莉来到自己的栖身之所,看着这个萝莉一样的凡人灵魂,自己却没有办法攻击,吞噬对方。真是可悲啊,大法师这样想到。谁知那个灵魂突然在自己面前跪了下来,恳求自己占据她的身体,为她报仇,因为她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油灯枯竭之时,大法师只能与她缔结这样的因果,因为现在的大法师,根本没有违抗因果的能力。在交易达成之后,小萝莉对着大法师温柔的笑了笑,然后自身化为一道流光,主动融合进大法师的灵魂之中。于是大法师占据了小萝莉的身体,成为了次元魔女。
  • 幽冥之帝王花

    幽冥之帝王花

    天界的神仙,但凡上了点年纪的,多少都经历过两万年前那一场神魔大战。那一战可谓惊天地泣鬼神,震撼三界,最后以天界之遥公主和魔界沧澜皇子同归于尽而结束,惨烈至极。战争的场面如今已没有人能够记得清楚。然而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百年前一段因已故之遥公主而起的风花雪月之事。传说寻烨帝君恋慕之遥公主,对她用情至深。公主陨灭后,帝君整日借酒消愁,整整两万年没有出过宸凰殿。好友灵澈帝君看不下去了,连哄带骗终于把他弄出寝殿。又担心他看到天界景色,触景生情忆起伤心事,便暗中命令东海龙王举行宴会。这就找了个由头,让寻烨帝君下界散散心。不想半道出了点意外,寻烨帝君没有去东海赴宴,消失了三天。三天后,他重回天界,还是一袭白衣胜雪,冷峻邪魅,唯一不同的是,身边多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和之遥公主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叫你一声苏夫人你敢答应吗

    叫你一声苏夫人你敢答应吗

    这是一本让人看了很可能会想要恋爱的书此文献给所有少女心澎湃的人们希望能够给大家暖暖的感觉“你愿意…为我生儿子吗?”面前的男人脸上带着可疑的红色。“女、女儿就、就不行吗…”宛泱泱抽泣,结结巴巴地说着。泪眼模糊中,她朦朦胧胧地看到,面前的男人中拿出那闪着银光的小圈,轻轻套在无名指上。冰凉的触感丝毫没有让心中汹涌的暖意有一丝波动,反而更让泪涌出来。宛泱泱只见他抬头,眼中含笑,轻轻地道:“泱泱,余生请多指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几年,卡夫卡

    那几年,卡夫卡

    本书收录了卡夫卡的四次旅游日记:其中1911年1月—2月在北波西米亚地区,1913年9月在维也纳的部分是独自所写。而在1911年8月—9月,1912年6月—7月,卡夫卡与挚友勃罗德约定同行并写同一题材的日记,所以本书不仅有卡夫卡这两次的旅行日记,附录中还包含勃罗德与卡夫卡的平行日记。二位作家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旅行途中所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及各自的看法和感受,二人著作互相点题,互相印证,互相补充,交相辉映,独到之处却又耐人寻味。于今日来看,此书不仅体现了伟大作家的艺术品位和独特见解,更对研究20世纪初期欧洲各地的风土民情有着非常宝贵的参考价值。
  • 致命的错误

    致命的错误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幻海寻神

    幻海寻神

    颓废青年,机缘巧合之下进入神秘机构,参与讨伐未知生物的作战。而当他历经磨难,成功完成任务后,却在那片云海之下看见了一片虚幻的海洋,以及一双自深渊凝视着他的巨大眼睛……
  • 问道新闻

    问道新闻

    王存政著的《问道新闻》是一本新闻作品集,汇编了作者自2006年起至2015年12月这十年间在工作岗位上的一些会议发言、为报刊的新栏目新专栏而写的开栏语、在会上的讲话、参与采写的新闻稿件,还有部分论文和单位管理方面的文字。全书分为随谈、感言、唠叨、口传、论调、说道共六个大辑,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可以看到作者十年来的变化发展以及行走在“新闻”这条路上的履痕。
  • 开始或者结束

    开始或者结束

    为自己的日子,在自己的脸上留下伤口,因为没有别的一切为我们作证。——海子:《我,以及其他证人》。葛葛走出宾馆的时候,天还没有亮透,太阳好像隐藏在东边的某个地方,一跳一跳地向外挣扎着,所触之处弥漫上了一层金色。此时大街上没有什么人,一阵冷风吹来,葛葛不由自主地缩了一下脖子。葛葛忍不住回头,看了四楼上的某一个窗户。她以为施大字会像以前那样打开窗户,默默地目送着她远走。
  • ACROSS THE PLAINS

    ACROSS THE PLA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