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7700000022

第22章 学前教育原理(4)

④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随着人民素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从数量上到质量上转变。而托幼机构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好坏,主要取决于托幼机构保育与教育工作的质量。各个国家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实行专门的教师资格制度。学术界也展开了“什么是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讨论。例如,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制定了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的评价标准,并开展托幼机构质量评定工作。

(2)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①清末的幼儿教育。清末出现了我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对幼儿教育的规定。

颁布新学制是清政府“新政”的重要部分,1904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并实行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该学制规定了从蒙养园至通儒院共三段七级学堂。《奏定学堂章程》中,专门为学前教育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制度化发展阶段。

最早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诞生。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诞生于民族危亡之时,在外国侵略势力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政治变动巨大,社会有识之士纷纷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之道,西方教育制度是他们学习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戊戌变法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提出了实施儿童“公养公育”的主张;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提出“中体西用”。面对外国教会势力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垄断,为缓和社会矛盾、满足人们的变革需要,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创办,成为了我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由于缺乏教员,该机构聘请了三名日本保姆负责经办,日本园长办园期间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对本园的办园宗旨、对象、课程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②民国时期的幼儿园教育。1922年,执政当局颁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壬戌学制”,在这个学制中将蒙养园改称为幼稚园,规定收受6岁以下儿童,并把它正式列入学制系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战火不断、社会动荡,幼儿教育发展极其缓慢,显示出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特点。当时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当时幼儿教育弊病进行了尖锐批评,认为它患了三种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面对这样的状况,一些爱国人士开始创办面向平民的幼儿园,如陶行知的“乡村儿童团”、张雪门先生的“北平香山慈幼院”等,这些机构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为平民办园,这些教育实践者在实践中形成的理论,都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朽财富。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学前教育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中国大地。这些地方,出现了适应当时战争形势、根据地政治经济发展特点的托幼组织,如边区儿童保育员和托儿所,培养了一批新型保教队伍,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财富,为建国以后的幼儿教育事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③新中国成立以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收回教育权,参考苏联模式和老解放区经验,对教育进行改造。

办学方向上,使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子女成为幼儿园的受教育者。

在教育思想上,学习苏联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和经验,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使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学制,并将沿用30年的“幼稚园”改为“幼儿园”。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努力下,幼儿教育数量大增。

文化大革命时期,幼儿教育受到了严重破坏,在这一考验之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开始加快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学前教育事业管理日益规范化和法制化。

首先,逐步形成了由上而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

其次,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如,1981年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突出幼儿教育的主要工作是“教育”而不是“教学”;1983年《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1989年6月,国家教委为了“科学管理、提高质量”,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草案)》(1996年正式施行);1989年,颁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2001年7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了学前教育未来发展,同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将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第二,学前教育机构走向多样化。由于人民对于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学前教育机构也日益走向多样。学前教育办学主体由原来国家、企事业单位办,转向多种社会力量办园;灵活多样的非正规幼儿教育形式逐渐增多,如幼儿活动站、游戏小组、草原流动幼儿园等。

四、中外幼儿教育思想

(一)西方近代幼儿教育思想

1.洛克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他是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并继亚里士多德以后,再次提出并论证了著名的“白板说”。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一书中。

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儿童的心灵生来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任你在上面写上什么或把它塑造成什么。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最初就像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该理论肯定了教育在人个性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教育权的思想武器。

洛克的代表作《教育漫话》主要论述“绅士教育”,这种教育专门针对刚掌握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子弟的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绅士。所谓绅士,就是一种有德性、有学问、有能力、有礼貌的人。这种人正是刚刚执政的英国资产阶级理想中的人。他们具有从事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言谈举止符合上流社会的要求,意志坚定,体格强壮,是一种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为此,需要慎重挑选德才兼备的导师,从幼年起就对未来的绅士进行家庭教育。

《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成长的巨大作用,其中许多思想都影响了后来的教育家。但他理想中的教育还是针对社会上层人士设计的,具有等级性,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2.卢梭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代表作《爱弥儿——论教育》在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卢梭认为,自由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天性,此外,人性还具有“理性”和“良心”,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他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因此,教育应以天性为师,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认为人的教育来自于三个方面: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只有这三者和谐一致时,人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但在这三种教育中,只有的“人的教育”能够真正得到控制,只有“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才能达到三者协调。真正的教育应该是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教育,即自然教育。

他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自然人,即天性得到自由发展的人,反对教育中压抑儿童天性,干涉和限制儿童身心自由发展的行为。因而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影响。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对封建旧教育的有力批判,反映了新型资产阶级的要求。然而,他没有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于教育的影响,对于人的天性的理解过于理想化,是其不足之处。

3.福禄贝尔

福禄贝尔(1782—1852),德国教育家,幼儿园运动创始人。19世纪中叶,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并创立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

(1)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原则

福禄培尔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认为“上帝的本源”是全部生活和全部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目的就是唤起和发展埋藏在人体内部的“上帝的本源”把人身上潜在的上帝精神表现出来,教育的作用就是推动这一过程的实现。他又将发展的原则和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

(2)学前教育的作用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

福禄贝尔将学前教育视作人的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把学前教育看作人真正教育的开始是儿童以后各个阶段的教育和发展的基础。他认为幼儿园教育具有保护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长、培养训练有素的幼儿教师、推广幼儿教育经验。

(3)游戏和恩物

福禄贝尔认为游戏对于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组成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不仅可以使儿童内心的冲动得到表现,还可以促进儿童身体和感官的发展。此外,游戏还可以预示儿童未来能力的发展倾向。

他还为儿童游戏设计了一系列命名为“恩物”的玩具,“恩物”意为上帝的恩赐物,用来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和创造性,训练他们手的活动技能,通常有六种。

4.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1870—1952)是欧洲“新教育”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1907年初,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这里不收学费,但“约法三章”。

(1)儿童观

蒙台梭利认为,在儿童身上存在着一种强烈的、天赋的内在潜力,它规定和制约着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这种内在潜力的不断展现构成了儿童的发展。而儿童的生命力则是通过自发冲动表现出来的,这种自发冲动的外在形式就是自由活动,自由活动在儿童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应该为儿童创造自由活动的环境,是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进行活动,体验到自身的力量。

(2)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自由不意味着放纵,而纪律应该是一种主动的纪律,而不是强迫形成的。其中,自由活动不仅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形成良好纪律的重要方式。她反对用“说理”的方法去规范儿童的行为以及用强制命令和规范去束缚儿童,主张通过自由活动的方式让儿童自觉形成纪律。

(3)感官教育

蒙台梭利强调感官教育的重要性:其一,幼儿正处于各种感觉的敏感期,这时加强相应的教育,可以不失时机地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其二,感官训练是形成认识能力的第一道大门,通过感官训练,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精确化,有利于发展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辨别力。她还设计了一套“感官练习材料”,让儿童通过操作教具,训练感官。

5.杜威

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代表作有:《学校和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1)儿童中心论

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弊病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儿童为教育中心的响亮口号,主张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儿童方面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宰。要求教师必须站在儿童立场上,以儿童为教师教育的出发点,教育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2)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目的只存在于“教育过程以内”,不存在有“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主张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将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是一种虚假的目的。

(3)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杜威在基于他的自然主义哲学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概念。他对教育与生活关系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教育即生活”,主张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二是“教育即生长”。生长是指向未来的发展过程,教育的历史就是生长过程;三是“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种改造,不仅是对个人的改造,也是对社会连续不断的改造。

(4)教学论

杜威十分强调学生直接知识的获得。在教材选择上,主张把课程和教材建立在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必须适应现在社会生活需要,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做中学”,让儿童在自身实际操作中学习。

6.皮亚杰

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他认为,儿童认识发展的过程和结构设计四个基本概念:图示、同化、调节和平衡。

同类推荐
  • 海公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海公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本书为清代小说。前六十回为《海公大红袍全传》;六十一回至末一百零二回为《海公小红袍全传》,今存道光十二(1832)壬辰年厦门文德堂刋本。叙述一位无私无畏的清官海瑞一生的故事。海瑞其人其事《明史》有载,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号称“南包公”。本书文笔粗疏,情节离史实颇远。
  • 美容营养学教程

    美容营养学教程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皮肤光滑润泽,富有朝气,体形矫健优美,渴望延缓衰老,而要做到这些,只有从改善营养,改良肌肤赖以生长发育的内环境着手,才能彻底地美化肌肤,健美形体,焕发青春的活力。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等是人体健康和颜面美容所必需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因此,全面合理地从食物中摄取平衡的营养,是美容健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心理健康健康的概念古而有之。最初,人们所说的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强调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身体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人体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46年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界定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
  •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老舍短篇小说选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老舍短篇小说选

    老舍的小说主要描写市民尤其是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京味”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具有极为鲜明的艺术个性。书中精选了老舍短篇小说十八篇:前十三篇,如《黑白李》、《断魂枪》、《月牙儿》等,选自1956年老舍先生自选成集的《老舍短篇小说选》;后五篇,如《大悲寺外》、《开市大吉》、《我这一辈子》等,选自老舍早年出版的多部短篇小说集。《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老舍短篇小说选》选目丰富,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老舍在短篇小说创作领域的艺术成就。
  • 特级教师教你写作文:小学三年级专用

    特级教师教你写作文:小学三年级专用

    在作文课上,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该写什么?该怎么写?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素材,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们,没有注意它们。在这本书里,用8个专题,分别告诉你“如何写好自画像”“如何写好家乡的景物”“如何写好身边的小动物”“如何写好日记”,等等。方法实用,范文经典,点评中肯,还有推荐给你看的课外书,帮你全方面提高作文水平。有了它,作文提分不再难!
热门推荐
  • 如意鬼君

    如意鬼君

    杨晓晓被鬼差误杀,换来变成纸人和心爱的少爷谈恋爱的美好心愿。后来她意外落水,辛容用同样是纸人的身体跳入水中救了她,甚至不惜为救她耗费千年修为,后来得知他舍命救她,只是想要她的魂魄。七月十五中元节,还未到宵禁时分,街上就冷冷清清的了。杨晓晓挎着包袱,风尘仆仆地赶路。老家奶奶去世,她来来回回赶了七天的路。
  • 快穿攻略:男神助我成仙途

    快穿攻略:男神助我成仙途

    青筠在渡劫飞升时,因高手打架遭波及以致魂飞魄散,却没想到出现一个实现愿望系统,为了复活重生,青筠与系统绑定,开始穿越世界完成任务的生活。在穿越世界过程中,青筠遇到了各色男神,然后被迫开始了虐狗日常。温柔校草男神:她一切都由我负责,吃穿住行全包圆。冷面猎人男神:要让她每天都活在幸福快乐中。万人迷主播男神:要宠她宠她再宠她。……男主从头到尾都是同一个,1v1宠文,双洁
  • 肉攫部

    肉攫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主要内容:领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指领导者率领部属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严格说来,领导能力不单是管人的能力,而是影响人的能力;不单是激励下属的说教能力,更包括感化下属的身教魅力;不是仅仅靠自己行动,而是号召大家一起行动。在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下,每位领导者都面临着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的问题。
  • 斗罗之我弟是唐三

    斗罗之我弟是唐三

    【简介无力,请看正文。】唐霄,三生武魂:九爪金龙!紫薇帝瞳!昊天锤!个个都是先天满魂力!个个都是强大无比的武魂!天选神子!天赋神体!天生神力!他的弟弟是唐三,这一世,因为唐霄的存在!斗罗究极结局能否逆转?斗罗的轮回能否破灭?不必要的悲惨结局是否还会发生?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统一大陆只不过是起点,神界之外才是目标开始!毕竟我们的目标可是星辰大海!当浩瀚宇宙插满九霄皇旗之时!便是吾九霄大帝君临宇宙之日!企鹅书友群:5.8.0.3.1.2.1.0.5.声明:萌新一枚,全书免费!(PS:本书主要是为了弥补一下原著遗憾,顺便练练手,友谊提示,第一章可能对于某些读者来讲是剧毒!)
  • 海贼之磁鼓牛魔

    海贼之磁鼓牛魔

    主角:多尔顿(原名李逵);身份:『医疗大国』磁鼓王国原守备队队长;果实:牛牛果实·野牛形态;未来称号:黑旋风、牛魔王(书名类似常山赵子龙,只是出身+称号,不搞国家政权)。—————注:本书为战争题材,设定基于原作漫画第0话至BIG_MOM篇章结束、脆皮墨汁儿的某些分析、以及写者本人的脑洞,内含大量原创国家势力与人物,谨慎入坑。
  • 不止一点点

    不止一点点

    你对我有没有过一点点的喜欢?——林小昔蠢货,我对你何止是一点点的喜欢啊!——裴嘉煜我简直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你。
  • 末日麒麟臂

    末日麒麟臂

    当动物的智慧超过人类,更携着冰火雷电等异能属性四方屠戮殖民时,人类开始重新磨砺起自己的爪牙.......打打小怪谈谈恋爱,本来是一件多么令人惬意的事,可是打着打着,这个世界就变了。。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 在艰难的世界里全力以赴:马云的14堂心理能量课

    在艰难的世界里全力以赴:马云的14堂心理能量课

    在中国,有人比马云聪明,更多的人拥有比马云创业时丰足的资金,但是却极少有人能取得马云这样辉煌的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太多的犹豫和畏惧,他们从没有像马云那样在艰难的环境中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在艰难的世界里全力以赴》为读者献上马云最正面、最积极的人生能量课。
  • 三尺青锋不留行

    三尺青锋不留行

    一点书生浩然气,三尺青锋不留行。(感谢仅有几位收藏这本书的人,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暂停对这本书的更新,毕竟写的不尽人意,想要的太多却笔力有限,等有天随着水平的提高与积累再回头完成这本书吧,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