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4900000014

第14章

上士聞道

上士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應道虛玄,本迹俱妙,故次此章,即明上士能悟,非下士所聞。今就此章,義開三別,第一明三人聞道,機性不同,第二辨體道之人,韜光匿耀,第三嘆道功能,生成庶品。

第一明三人聞道,機性不同。

夫道設三科,人察萬品,自有高飛天路,萬里壓於鵬雲,自有跼迹泥丘,百年埋於蟻垤。愚者調下,賢人氣高,故海畔有逐臭之夫,漢閣有含香之士。上智勤行于道,下流拊掌笑之,迷於清泉,恒游濁水。嗚呼,風雨如晦,何不思之鷄嗚,既其不勤,相鼠如何知醜,三等差異,在於斯耶。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御注:了悟故勤行也。御疏:上智之士,深識洞鑒,聞道權則微明,實則柔弱,聞斯行諸,曾不懈怠,故云動而行之。河上公曰:上士聞道,動苦竭力而行也。榮曰:信道彌篤,強行有志,寒暑變而不革其心,金石銷而不移其操,始終常一,確乎不拔,動行也。成疏:上機之士,智慧聰達,一聞至道,即悟萬法皆空,所以動苦修學,遂無疑怠。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御注:中士可上可下,故疑。疑則若存若亡。御疏:中庸之士,明昧未分,聞說妙道,或信或否,謂明則若存而信奉,謂昧則若亡而疑貳,未果决志,故曰若存若亡。河上公曰:中士聞道,治身以長存,治國以太平,欣然而存之,退見財色榮譽,或於情欲,而復亡之也。榮曰:素絲無恒,逐玄黃而改色,中士不定,隨好惡而異心。聞真道,存身以安國,則存道而忘俗,見財色,悅性以娛情,則存俗而忘道也。成疏:中機智閤,照理不明,雖復聞道,未能妙悟,若斂情歸道,即時得空,心纔涉世塵,即滯於有境,與奪不定,故云存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御注:迷而不信,故笑之也。御疏:下士識不及理,聞道不信,謂為虛誕,則嗤笑之,亦由章甫致賤於越人,和璞見遺於楚國,故《莊子》云:曲士不可以語於道爾。河上公曰:下士貪狠多欲,見道柔弱,謂之恐懼,見道質樸,謂之鄙陋,故大而笑之也。榮曰:心迷得失,知近不知遠,情昏真偽,識淺不識深,但悅塵垢之小行,反笑清虛之大道也。成疏:下機之人,根性愚鈍,聞真道玄遠,至言宏博,心既不悟,謂為虛誕,遂生誹謗,撫掌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御注:不為下士所笑,不足以為玄妙至道。御疏:至道幽玄,深不可識,明而若昧,理反常情,所以政笑。若不為下士所笑,未日精微,乃是淺俗之法,不足以為道。以道非代間法,故為凡愚所笑,是以為妙道也。河上公曰:不為下士所笑,不足以為道。榮曰:道深甚奧,下士之所難知,微妙玄通,下愚故非易識。今笑之,不能令真使混濁,適足彰道之清遠也。成疏:不為凡人所笑,不足稱為聖道。

建一實有之:

御注:建,立也。將欲立言,明此三士於道不同也。御疏:建,立也。將立言以釋上士勤行之道,中士存亡之致,下士所笑之由。有之者,指下明道等他。河上公曰:建,設也。道設言已有道,當如下句。榮曰:物情不一,取合異心,聖人設法,無教無不教,凡情向背,有不信之也。成疏:建,立也,言上士所行之道,建在下文。有之,即明道等文是也。

第二明體道之人,韜光匿耀。

明道若昧,

御注: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士動行,於明若昧,於進若退,於夷若類,故中士疑之而下士大笑爾。御疏:明,照了也。昧,昏闇也。謂道德修行之人,以昧養明,遺形去智,而實明了,故云若昧。言上士勤行,於明若昧,下士不達,是以笑之。中士初聞明道,故若存,後聞如昧,故若忘爾。河上公曰:明道之人,若闇昧無所見也。榮曰:智無不周,明也。光而不耀,昧也。成疏:昧,闇也。照達真道之人,晦進同俗,不顯其明,若愚閤也。

進道若退,

御疏:進道之人,內心不起,外事都忘,功名日損,大成若缺,下士觀之,似如退敗。河上公曰:進取道者,若退不及也。榮曰:聞道勤行,進也。大成若缺,退也。成疏:大學之人,不見其進,內雖進修,外若其退。

夷道若顏,

御疏:夷,平也。類,絲之不勻者。夫識心清净,塵欲不生,坦然平易,與物無際,而外若絲之有類然。河上公曰:夷,平也,大道之人不自殊別,若多比類也。榮曰:緬平一等,夷道也,和光同塵,若類也。成疏:夷,平也,證太平等道,修行之人,知一切衆生與己同體,不見愚智之別,等差一類也。此義河、成、李三家所解,即為類字。

上德若谷,

御注:虛綠而容物也。御疏:言勤行之士謂之上德,德用光備,則無不含容,故云若谷。河上公曰:上德之人若深谷,不恥垢濁。榮曰:無不容也。成疏:勝上道德之人,與太虛等量,故能包容萬物,若彼空谷也。本亦作俗字者,言亦能忘德,不異囂俗也。

大白若辱,

御注:純潔而含垢也。御疏:白,純净也。辱,塵垢也。得純净之道者,晦迹同塵,故稱若辱,而實純白,獨全備爾。河上公曰:大潔白之人若污辱,不自彰顯也。榮曰:麤而不穢,大白也。混而似濁,若辱也。成疏:白,潔靜也。辱,污染也。言大潔白高行之人,和光同塵,不曜於物,故能混迹揚波,若污辱也。故東方先生云:潔其道而穢其迹,即斯義也。

廣德若不足,

御注:大成而執謙也。御疏:言至人德無不被,廣也。守柔用謙,故常若不足也。《史記》曰: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河上公曰:德行廣大之人,若愚頑不足也。榮曰:大滿若沖也。成疏:廣,大也。言懷大德之士,體道虛忘,故內智有餘,而外若不足。《老子傳》云:良賈深藏若虛,大德容貌若愚。

建德若偷,

御注:立功而不街也。御疏:建,立也。偷,盜也。言建立陰德之人,潛修密行,如彼盜竊,常畏人知,故曰若偷。河上公曰:建設道德之人,若可偷引使空虛也。榮曰:潜行密被。成疏:偷,盜也。言建立大德之人,藏名隱迹,如彼偷竊不用人知,故上經云:猶若畏四鄰。

質真若偷,

御注:淳一而和光也。御疏:真,淳一也。渝,變改也。言道德行人,其德淳一而無假飾,若可渝變,與物同波而和其光也。河上公曰:質樸之人,若五色有渝,淺不明也。榮曰:渝,變也。性無染濁,體實常存,質真也。忘死生,合變化,若渝也。成疏:質,實也。渝,變也,言素實體真之士,寂而動,真而應,變見無常,故若渝也。

大方無隅,

御注:不小立圭角也。御疏:方,正也。隅,角也。夫砥礪名節,以作康隅,此為東教之人,非日大方之士。磨而不磷,在涅不淄,大方也。而能和光同塵,不自殊異,無隅也。故曰大方無隅。河上公曰:大方正之人,無委曲廉隅。榮曰:寰寓有象,有方也。至道無形,無隅也。成疏:隅,角也。言體道大智方雅之人,因循順物,不守節操,不立隅角,所謂上達節也。

大器晚成,

御注:且無近功。御疏:備物之用日器,以晚故能成大,是以上士勤行,積功而證,得之於漸,非一朝一夕,故曰晚成。河上公曰:大器之人,若九鼎瑚璉,不可卒成也。榮曰:積習生常,美成在久,故知修行非一朝一日可以致也。成疏:瑚璉九鼎,非一朝可成,喻大學之人,豈近心能證,必須累劫修研,方致虛極,即任公子釣魚是也。

大音希聲,

御注:不飾小說。御疏:夫道能應衆音,大音也。聽之無聲,希聲也。以况聖人開闡一乘,則法音廣被,待感而應,故曰希聲。河上公曰:大音猶雷霆,待時而動,喻常愛炁希言也。榮曰:鴻鐘應節而嗚,玄教隨機而作也。成疏:希,猶無也。至道大音,寂乎無聲,自本降迹而聲無聲也。故師曠聽之而不聞,瓊音震乎宇宙,欲明即迹即本,故言大音希聲也。

大象無形,

御注:故能應萬類也。御疏:夫涉形器者,則滯於一方矣,唯大象之道,本無形質,隨感而應,能狀衆形,故曰大象無形。河上公曰:大法象之人,質樸無形容也。榮曰:大象無形,道隱無名,虛無羅於有象,故言大象,大象無象,故曰無形,形不可暗,故言道隱,絕於稱謂,故日無名也。成疏:大道之象,象而無形。無形而形,無形也。離朱視之,莫見其形也,色象遍丰虛空,欲明即有而無,故云大象無形也。

道隱無名。

御注:不彰功用。御疏:目其通生則強謂之道,忘其功用,是隱無名氏。欲用名以言詔體,而妙本無象,則體不可名,故曰道隱無名也。河上公曰:道潜隱,使人無能指名也。成疏:至道妙本,幽隱窈冥,非形器之所測量,豈名言之能詮辮。

第三嘆道功能生成庶品。

夫唯道,善貸且成。

御注:雖隱無名氏,而實善以沖和妙用資貸萬物,且成熟之。御疏:此結道之功用。夫,嘆也。唯,獨也。貸,施與也。嘆美此道雖復無令無氏,無形無聲,獨能布氣施化,貸施萬物,且成熟之,故曰善貸且成。河上公曰:成,就也。言道善稟貸人精氣且成就之也。榮曰:夫進而若退,進無進也。若退而進,退無退也。明若昧,非明也。昧若明,非昧也。至真之道,非進非退,非明非昧,無色無聲,無形無名,雖復無名,亦何名而不立,雖復無象,亦何象而不見,是故布氣施化,貸生於萬有,為而不恃,付之於自然也。成疏:貸,借也。獨此無名之道,有大慈悲,故能俯救衆生,借其善力,亭毒群品,生化三才,種種方便,趣令成就也。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道生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大道權應,善貸生成,故次此章,即明所生之物,無由次第。就此一章,義開三別,第一明權道應化,生物所由,第二顯出物情,勸修中順,第三廣辨柔弱,為學之先。

第一明權道應化,生物所由。

夫一炁裁成,理貫希夷之妙,三清首出,義歸沖寂之真。或駕雲龍而游大羅,視之不見,或振簫鼓而升寶界,聽之不聞,虛淡出於人間,靜默超於象外,雖千乘萬騎,老君適於脣賓,亦勤而不行,天尊坐於黎土,則知生三吹萬,負陰抱陽,皆有納於弘和,真妙定之巨力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御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者沖氣也,言道出沖和妙氣,於生物之理未足,又生陽氣,陽氣不能倡尸生,又生陰氣,積沖氣之一,故云一生二。積陽氣之二,故云二生三爾。三生萬物,陰陽含孕,沖氣調和,然後生成,故云三生萬物。御疏:道者虛極之神宗,一者沖和之精氣,生者動出也。言道動出和氣,以生於物,然於應化之理,由自未足,更生陽氣,積陽氣以就一,故謂之二也。純陽又不能生,更生陰氣,積陰就二,故謂之三也。三生萬物者,陰陽交泰,沖氣化醇,則遍生庶彙也。此明應道善貸生成之義爾。河上公曰:道生一,道始所生者一也。一生二,一生陰與陽也。二生三,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為天地人也。三生萬物,天地人共生萬物也。天施地化,人長養之。榮曰:道生一,虛中動氣,故曰道生。元氣未分,故言一也。一生二,清濁分,陰陽著也。二生三,運二氣三才。三生萬物,圓天覆於上,方地載于下,人主統於中,何物不生也。成疏:一,元氣也。二,陰陽也。三,天地人也。萬物,一切有識無情也。言至道妙本,體絕形名,從本降進,肇生元氣,又從元氣變生陰陽,於是陽氣清浮,升而為天,陰氣沈濁,降而為地。二氣升降,和氣為人,有三才,次生萬物,欲明道能善貸,次第列之。

第二顯出物情,勸修中順。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御注:萬物得陰陽沖氣生成之故,故負抱陰陽,含養沖氣,以為柔和。御疏:言物之生也,既因陰陽和氣而得成全,當須負荷陰氣,懷抱陽氣,愛養沖氣,以為柔和,故廣成子告黃帝曰:我守其一以抱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而形未嘗衰。是知元氣沖和,群生所賴也。老君舉此者,明人既棄和氣以生,則氣為生本,人當固柔和,守雌弱,此存本也。河上公曰:萬物負陰而抱陽,萬物無不負陰而向陽,回心而就日。沖氣以為和,萬物中皆有元氣,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虛與氣通,故得久生也。榮曰:陽氣熱孤,亦不能生物,陰氣寒單,亦不足成形。故因大道以通之,借沖氣以和之,所以得生也。成疏:萬物負陰而抱陽,負,背也,抱,向也。陽,生也。陰,死也。言一切萬物,有識無情,莫不背陰向陽,好生惡死,然惡死不遂免死,好生未嘗得生,聖人愍之,故此下為說長生之衍也。沖氣以為和,沖,中也,和,順也。言人欲得不死者,必須處心中正,謙和柔弱,此則長生也。故下文云:剛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也。

第三廣辨柔弱,為學行之先。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御注:萬物皆以沖和之氣為本,而沖氣和柔守本者,當須謙卑守柔弱,故王公至尊,而稱孤寡不穀者,以謙柔為本故也。御疏:沖氣柔弱,為生之本,故舉王公謙卑以敦其本。孤寡不穀,不善之名,非尊榮之稱,人所惡之,而王公以為名者,謙之至也。言王公為風化之主,存亡所繫,天下具瞻,若不崇尚謙柔以安社稷,則物所不歸。故取謙柔為本,以致巍巍之功也。河上公曰:孤寡不穀者,不祥之名,而王公以為稱者,處謙卑,法空虛和柔也。榮曰:抱沖和之氣,無好無惡,失一元之道,有愛有憎,但敦富貴之名,不悅孤寡之稱,唯有道王公阜以自牧,義存謙退,以此為名也。成疏:孤獨鰥寡,乃不善之事,以此為惡,人之常情。而王公貴人用斯自牧,足明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以勸修行之人,必須處心謙順。

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御注:自損者,人益之。自益者,人損之。故朝宗者善於下,謙弱者德之柄,孤寡為稱,不亦宜乎。御疏:故者,仍上之辭也。損,貶毀也。言王公稱孤寡以自毀損,則為百姓樂推,尊敬而事之,而政益也。或益之而損者,若王公貴寵其身,居上而驕,則下人離散而政損也。《書》曰:滿招損,謙受益,‘斯之謂也。河上公曰:故物或損之而益,引之不得,推讓必還。或益之而損,夫增高者崩,食富貴者政息。榮曰:有道以富貴而稱孤寡,損也。謙光日新,益也。無德虛貴,自以為益,村下位高,必至傾覆,損也。成疏:謙卑柔弱,損己濟物,物必歸之,故生道獲全。矜夸傲誕,益己凌物,物必挫之,故致危敗。危敗是損,全生是益,損益之驗,其義盡然,故言損之而益,益之而損也。

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

御注:老君云:人君所欲立教教人者,當以吾柔弱謙虛之義以教之。御疏:人謂人君也,人君為政教之首,一國之風,繫乎一人而化。故老君昌言之曰:人君欲行言教以化人者,當須用我沖虛柔弱之義以教之也。河上公曰:人之所教,謂衆人所以教,去弱為強,去柔為剛。我亦教之,言我教衆人,使去強為弱,去剛為柔也。榮曰:人問所行之教,理歸仁義,事在剛強,然剛強者死之類,仁義者道之華。亦我義教之者,欲使去剛強而存柔弱,遠仁義而安道德也。亦言聖人是於能教,衆生是於所教,以能教所,綠教得宜。義者宜也。成疏:言俗人儒教亦尚謙柔,我之法門,本崇靜退,然儒俗謙柔,猶懷封執,我之靜退,貴在虛忘,所以為異也。

強梁者不得其死。

御注:強梁之人,動與物抗,求益而損,物或擊之,故不得其死。御疏:強粱謂剛暴屈強之人也。強暴之人,失養生之要,必自夭其天數,得壽終而死。注云:動與物抗,物或擊之者。抗,敵也,物擊之者,《易》益卦上九辭云:莫益之,或擊之。河上公曰:強梁者,謂不信玄妙,皆叛道德,不從經教,尚勢任力。不得其死者,為天之所絕,兵刃所伐,王法所殺,不得以命終也。嚴日:強秦以專制而滅,大漢以和順而昌,強梁者失道,剛躁者失神,安得存矣。榮曰: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不從君父之命,不順聖人之教,食榮而守勝,尊己以凌人,強梁也。違科犯法,不盡天年,中道而天,不得其死也。物皆合道,聖人無不設教,凡情失理,化主所以與言,由七義之華,彰道德之實,因強梁之性,演柔弱之法。父,本也。以強粱為教之本也。成疏: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強梁猶剛躁也,父,始也。言強梁之人必當夭折,不得依天命壽終而死。老君雖復闡法多端,妙教法門匪一,而每說柔弱為善,剛強為惡,以此切當,將為學道之先。

吾將以為教父。

御注:吾見強梁者亡,柔弱者全,故以此柔弱之教為衆教之父。御疏:父,本也。此一句結修學之元,老君舉強粱者亡以之為誡,表柔弱者全以之為勸。以為教父者,父為子本,言吾將此柔弱之教為衆教之本,如子之於父,故云以為教父。河上公曰:父,始也。老子以強梁之人為教戒之始也。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天下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柔弱之教,為學道之先。故次此章,重顯柔弱之能,無為之益。就此章內,文有三重,第一舉譬,明柔勝剛劣,第二明柔弱之行,能入無問,第三明結嘆無為,是希有之教。

第一舉譬,明柔勝剛劣。

夫五才并用,唯水德之靈長,四大分形,乃至柔之最勝。馳騁天下,奔突堅強,八月搓至,識君平之在蜀,三秋偶泛,誠孟嘗之入秦。河彭所以昭昭,清流於焉湛湛,水之有鑒道也,無心混沌,所以能生柔弱,借之為喻,酌不可竭,斯近道乎。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御注:天下之至柔者,正性也。若馳騁代務,染雜塵境,情欲充塞,則為天下之至堅爾。御疏:夫人之正性,本自澄清,和氣在躬,為至柔也。若馳騁情欲,染著世塵,為聲色所誘,則正性離散,為至堅也。河上公曰:至柔者水也,至堅者金石也。水能貫堅入剛,無所不通也。嚴曰:道能馳騁經綸天地萬物也。榮曰:有象之至柔者,水也。無形之至柔者,道也。水至柔而能消金穿石,破彼堅強,道至柔而能遺彼忘我,破玆固執。言人若鑒之於水,體之於道,足能洞之於人我,經之於丘山,微妙玄通,都無滯礙,此謂馳騁之至堅也。成疏:至柔,水也。至堅,金也。馳騁,是攻擊貫穿之義也。言水至柔能攻金石之堅,喻無為至弱,能破有為之累,故下文云: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

第二明柔弱之行,能入無間。

無有入無問。

御注: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無有者,不染塵境,令心中一無所有。無間者,道性清净,妙體混成,一無間隙。夫不為可欲所亂,令心境俱靜,一無所有,則心與道合,入無間矣。故聖人云,吾見身心清净即能合道,是知有為之教,不如無為爾。御疏:無有者,謂人了悟諸法,一無所有,則返歸正性,與道合同,入無問矣。無間,道也。入謂與同也。以道為無間者,明道性清净,混然無際,而無問隙也。河上公曰:夫無有謂道也,道無形質,故能出入無間,通神明,濟群生。嚴曰:神明在身,出入無問,無為之益也。榮曰:水無有礙,道無有形,有間無處不入。成疏:間,隙也。言顛倒之流,空見為有,達觀之士,即有而空,故言無有也。有為贏疏,故有隙。無為微密,故無間。既而即有即無,故能入無間之妙理也。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御疏:吾者,老君自稱也。此章亦通誡人君,以無為化理天下,故老君云:吾見衆生正性柔弱,及乎馳騁奔競,則至堅強。若使照了心境,一無所有,即合道矣。是知清净無為理國理身,有益於人也。以此推之,有為之教,不及無為之有益也。河上公曰:吾見道無為而萬物自化成,是以知無為之有益於人也。榮曰:道無形,物得成,聖無為,人得化,此乃是無為之益。成疏:柔能破剛,無能遣有,是以知無為之教,大益修行之人。

第三明結嘆無為,是希有之教。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御注:言天下衆教,少能及之者。御疏:至道無言,物以之生。聖人無為,化以之清。即不恃立言,然後成教。天下希及之者,言九流百氏,希有能及無為之教者也。又云自非體道之君,莫之能及,故曰希也。河上公曰:不言之教,法道不言,師之以身也。無為之益,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不勞煩也。天下希及之,天下謂人主也,希能有及道無為,無為之治,治身治國者同。嚴曰:有聲之聲,聞於百里,無聲之聲,動於無外。言之所言者,異類不通。不言之言,陰揚?化,天地感,且道德不言而天地成,天地不言而四時往復也。榮曰: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前稱無為之益,未知何日無為,行不言之教,教即忘言,任因循之事,事即無事,君安於上,臣悅於下,此無為之益也。天下希及之,得有為者多,及無為者少也。成疏:所謂不言,非關杜口。在理既即有即無,在教亦即言即默,故名不言之教。即有即無,故名無為之益。益既不益而益,而教豈不教而教哉,斯乃盡性窮理,蓋世之談,世間名教罕能逮者,故天下希及之。

名與身孰親章第四十四

名與身孰親章,所以次前者,前章嘆美柔弱,為道之樞機,故次此章,明知足舍貪,是修真之要衛。就此章內,文有三重,第一假.殼三問,科簡得失,第二明耽著名利,損智敗身,第三明知足舍貪,可以長久。

第一假設三問,科簡得失。

夫天地有形,乃東西而傾缺,陰陽含質,信母子之姐亡。故問日名身孰親,得亡孰病。故伯夷高道,去君位於首陽,武仲港名,脫塵蒙於穎水。周公爵官而不受,伊堯讓帝而見辭。四子蹈無為之風,二士屈饑貧之辱,何者?名位虛假,揚雄有赤族之談,富貴傷軀,孔子發白雲之嘆。甚愛大費,多藏厚亡,聖人真言,誠宜大誠也。

名與身孰親?

御注:名者實之賓,代人徇名以亡身,設問誰親,欲令去功與名,而全其真。御疏:此以名較量身也。孰,誰也。詳問云:夫以矜徇功名,保養身命,兩者既畢,誰者與全真保年之道為親乎?傷代人不能忘名以存身爾。河上公曰:浴遂身則退也。榮曰: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名者外之稱譽,貨者俗之財帛,身為忠孝之本,抑亦道德之基,理須外名利,脊身神,反無為,修至道,而弱喪者不反,逐欲者失真,遂為名以殺身,因財而害己,迷淪者衆,聖人憫之,故詳問云:為得名得利為病,為失名失利為病,俗得名利為善,而得之則身亡,失之為惡,亡之則己立,得失病利,誰能定乎?亡,失也。成疏:身,內也,實、也。名,外也,賓也。孰,誰也。世皆求外喪內,貪名亡實,何者?夫令譽芳名,本為身者也,身既為名致死,名竟何所施為。老君愍玆顛倒,故問之:名之與身,誰是汝親乎,而汝食名忘身耶。以斯校量,親疏可見,故《莊子》云: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

身與貨孰多?

御注:徇名者將以求財,財得而亡身,設問孰多,欲令擲玉毀珠,以全其和。御疏:多者可貴重之意也。言身與貨兩者既別,誰可貴耶。云此者,欲令悟身為多,不貴於貨也。注云擲玉毀珠者,《莊子》外篇之辭也。河上公曰:財多則害己身也。成疏:夫資貨者,本為我身,迷惑之徒,喪身徇貨,故老君責言汝去貨存身利多耶,聚貨喪身利多耶。故《莊子》曰: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上。

得與亡孰病?

御注:問得名貨與亡名貨,孰者病其身也。御疏:此總問二句,得名貨與亡名貨,誰為病耶。得名貨則亡身,存身則亡名貨,歷然殊致,為病可知。而迷倒之徒,莫之先覺,故後文詳答之爾。河上公曰:好得利則病於行也。成疏:夫多貪得財必喪己,少欲亡貨則存身。然則得是喪己之徵,亡是存身之驗,喪己可以為病,存身可以為藥,世人翻以得為遇,以亡為病者,不亦謬乎。故教主云:得之與亡,定誰是病耶。

第二明耽著名利,損智敗身。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御注:甚愛名者必勞神,非大費乎。多藏貨者爻累身,非厚亡乎。御疏:此兩句總答前問。甚愛必大費者,此答名與身孰親。費猶損也,親猶愛也。甚愛名者,矯企情性,損費心神,所愛既甚,所費彌大矣。多藏必厚亡者,此答身與貨孰多。藏貨既多,其亡亦厚,劍玉賈害,譬諸懷璧,詩書發冢,只為含珠,唯貨之損,可為殷鑒。河上公曰:甚愛必大費,甚愛色者,費精神,甚愛財者,遇禍息,所愛者少,所亡者多,故言大費也。多藏必厚亡,生多藏於府庫,死多藏於丘墓,生有攻劫之憂,死有掘冢探柩之息。榮曰:是故甚愛必大費,為名以殺身,斯大費。多藏必厚亡,為財以傷己,斯厚亡。成疏:是故甚愛必大費,費,損也。為是義,故甚愛名譽之人,必大於勞形怵心,費神損智,此句解名也。

多藏必厚亡。

御疏:夫多藏賄於府庫者,必有劫盜之息,非但喪失財物,亦乃害及己身,其為敗亡,禍叉深厚。故《書》云:匹夫無罪,懷璧其辜。《莊》云:大儒臚傳曰:青青之麥,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於是以金鎚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口中珠是也。此一句解貨。

第三明知足舍貪,可以長久。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御注:知足者,不甚愛。知止者,不多藏。既無辱殆,故可長久。御疏:辱,損累也;殆,危亡也。夫不邇聲名,知足也。不殖貨財,知止也。知足故名當其實而無過分之累。知止故貨不多藏,而無貪求之害。既不辱不殆,乃可長存而久壽也。河上公曰:知足不辱,知足之人,絕利去欲,不辱於身也。知止不殆,知可止則止,財利不累於身,聲色不亂於耳目,則終身不危殆也。可以長久,人能知止足,則福祿在己,洽身者神不勞,治國者民不擾,故可長久。榮曰:知足不辱,不分外以求名,遠恥辱也。知止不殆,不非理以窺財,無危殆也。可以長久,外之以名利,遠之於危殆,理國可以長存,修身耳以久視。成疏:知足不辱,體知財賄虛假,守分不貪,清康知足,故無恥辱,此一句結貨。知止不殆,既悟浴譽非真,所以止而不著,全身遠害,故無危殆。上經云:名亦既有,夫將知止,此句結名。可以長久,知止於名,知足於貨,亡名亡利,可長可久。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大成章所以次前者,前章舉知足知止,於修學之道未圓,故次此章,顯大滿大成,以示虛妄行。就此一章,義開三別,第一泛辨五大,為學行楷模,第二舉譬,明躁劣靜勝,第三結釋靜之功能。

第一泛辨五大,為學行楷模。

夫自造洪爐,載鱉山而稱大,陶甄妙匠;亘鵬域而成高。盡包一氣之中,視之如缺,總括七重之內,用之若沖。則知象帝膩氳,鑒虛空於掌握,至精恍惚;藏海宇於心田。堅玄步之而不窮,大撓推之‘而莫得,清净之風遐扇,則九五無為,安徐之道廓然,則萬姓咸遂,大成之器,理會於斯。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御注:學行大成,常如玷缺,謙則受益,故其村用無弊時。御疏:凡日學人,功行大成,衆德圓備,常自虛忘,有如玷缺,如是則用不窮也。道德大成之君,亦復如是,等天地生育之功,齊日月照臨之德,所成理大,故曰大成。然不恃其成,有如玷缺,以斯為用,用則無窮也。河上公曰:大成若缺,謂道德大成之君,若缺者,滅名藏譽,如毀缺不備也。其用不弊,其用心如是則無弊盡時。榮曰:道圓德備,名日大成,猶如不足,故云若缺。然大壑酌之而不竭,明鏡應之而忘疲,不弊也。成疏:言行業大成就之人,能忘其成,故雖大成,如似缺少不足也。只為忘其成,故終日作用而得無弊損。是以《莊子》云:小成隱道也。夫成者不缺,缺者不成,而今成而似缺者,忘缺忘成故也。不見成異缺,故如缺而實成,不見缺異成,故大成而似缺也。謂目光也,閉目內觀,致神明也。若月之缺而復盛,故曰缺。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御注:祿位盈滿,常若沖虛,儉不傷財,故所用不窮。御疏:沖,虛也。窮,匱也。此明聖人祿位充盈,恭檢自牧,不為盈滿,故若沖虛。所謂有若無,實若虛,故其運用而無窮匱也。河上公曰:大盈若沖,謂道德大盈滿之君也,如沖者,貴不敢驕,富不敢奢。其用不窮,其用心如是,則無窮盡也。榮曰:四達有是而俱照,六通無幽而不燭,斯大滿也。不以照為照,不以盈為盈,若沖也用不以心,故無極也。成疏:沖,虛也。窮,盡也。言道德大盈滿足之人,能忘其滿,故雖滿如似空虛無物也。只為忘滿沖虛,故能利用無竭也。夫滿者不虛,虛者不滿,今滿而虛者,欲明忘滿忘虛,故能即虛即滿,滿而若虛也。

大直若屈,

御注:直而不肆,故若屈也。御疏:直,正也。屈,曲也。前四句兼明體用,此下三句但出其體,不書其用。略文以見義,類可知也。夫潔己而垢人,舉直而措枉,小直也。不執是以辨非,不正己而矯物,大直也。曲隨物宜,故云若屈也。注云直而不肆,下章經文也。河上公曰:大直謂修道法度正直如一,如屈者,不與俗人爭,如可屈折,謂平肩正身,元一流行。榮曰:冥同正道,大直也。以欲從人,若屈也。成疏:屈,曲也。大直質素之人,不顯直相,故能混迹同塵,委曲隨物,故若屈也。是知直躬小直也。

大巧若拙,

御注:巧者傷於分外,故若拙也。御疏:矜粉繪之工,騁鈎繩之妙,小巧也。因材政用,任物成功,不失其宜,大巧也。無所裁割,不見其工,似若樸拙爾。《莊子》稱造化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河上公曰:大巧謂多才衛也,如拙者,示不敢見其能。榮曰:匠成萬物,大巧也。似不能為,若拙也。成疏:匠成萬物,爐錘群生,有大功巧而忘巧用,晦述同凡,故若拙。《莊子》云刻雕衆形而不為巧,是知工任小巧也。

大辯若訥。

御注:不飾小說,故若訥也。御疏:合譬飾辭,結繩竄句,小辯也。行不言之教,辯雕萬物,窮理盡性,大辮也。至言去言,無所抑揚,如謇訥爾。河上公曰:大辮,智無疑也。如訥者,無口辭。榮曰:談天暢理,大辯也。言即無言,如訥之也。成疏:妙能剖析真宗,詮量玄極者,所言不能言也。不同世間口才捷利,故若賽訥也。《莊子》云:不言之辮,亦云大辯不言,是知楊墨小辮也。

第二舉譬,明躁劣靜勝。

躁勝寒,靜勝熱。

御注:於躁勝者寒,寒,薄也。於靜勝者熱,熱,和也。故若屈者大直,

清靜者為正節。躁勝寒謂形動則津液流注。御疏:此舉喻以示教

也。以執成者必敗,持滿者必傾,故聖人功濟天下,見大成其如缺,所以

無弊。位尊萬乘,視盛位其若沖,所以不窮也。恐人不曉,故寄陽氣動

靜以喻之。躁,動也。勝,極也。言春夏陽氣發於地上,萬物因之以生,

陽氣動極則寒,寒則萬物由之以衰死,以明躁為死本,盛為衰源,喻功

成不缺者必敗,持盈不沖者必傾,有為剛躁者必死。靜勝熱者,謂秋冬

陽氣靜於黃泉之下,靜極則熱,熱和氣發生也。萬物因之以生,生托靜

而起,故知靜為生本,亦為躁君。取喻大成大滿,由能缺能沖,所以無弊無窮,而致生爾。夫能無為清净者,

則趣生之本。此勸人當務靜以析生,不當輕躁而赴死。河上公曰:躁勝寒,勝,極也。春夏陽氣躁疾於上,萬物盛大,極則寒,寒則零落死亡也。言人不當剛躁也。靜勝熱,秋冬萬物靜於黃泉之下,極則熱,熱者生之源也。榮曰:陰陽二氣遞相為用,陽氣躁而熱,陰氣靜而寒,陽氣盛則熱勝而寒劣,陰氣盛則靜勝而躁劣,此則氣序遷移,互為勝劣。夫大成若缺,大滿若沖,則盛無盛也。其用不弊,其用不窮,則衰無衰也。不盛不衰,不寒不熱,遺成而不敗,忘勝而無劣也。節解:靜勝熱,謂其無為則精神守一。成疏:躁,陽也。靜,陰也。勝,極也。言四時運轉,陰極陽生,陽極陰起。陰起故一切凋落。陽生故庶物咸盛。喻靜是長生之本,躁是死滅之元,以勸學之人去躁歸靜也。又解云:從本降述,即躁勝寒。息迹歸本,即靜勝熱。以明動寂適時也。

第三結釋靜之功能。

清靜為天下正。

御疏:此結明前義也。夫聖人有以觀陽氣之進退,知躁為趣死之源,靜為發生之本,理人事,育群生,持本以統末,以務清靜之道,則可為天下之正爾。河上公曰:能清能靜,則為天下長,持身正則無終已時也。榮曰:為陰陽之所寒熱者,未清也,為生死之所流動者,不靜也。明聖人生死無變於己,寒熱不累於身,清靜也。有輪轉,處生死皆為恥也。無輪轉,絕生死為天下正。成疏:清虛寧靜,可以自利利他,以正治邪,故為天下正。此則結釋靜勝躁劣之義也。節解曰:謂得道入深山,清靜以守自然,則為真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的那位会捉妖

    我的那位会捉妖

    他是只盯着股票曲线的冷面心狠总裁。她是莫名穿越费尽心思要穿越回去的捉妖师。他看不惯她,她更看不惯他!阴差阳错,她却成了他的保镖,还和他住在了一起!她被人“不小心”推进了游泳池,他冷眼旁观:“你不是算命的吗?还不会游泳?”她边喝水边抓狂:“老子……咕嘟咕嘟……是捉妖师!谁说捉妖师……咕嘟咕嘟……会游泳……咕嘟咕嘟……”两人三妖一路除怪的小清新故事。
  • 绝世刀皇

    绝世刀皇

    新书《剑域神王》,欢迎阅读 ———————— 资质平庸的家奴炮灰谢云,立志进入顶级宗门寻找自己从未谋面的神秘天才母亲!逆转五行合一,凝炼圣兽之力。困境中的他横刀立马,脚踩武道奇才、刀砍宗门大派,横斩八方宇宙,力劈诸天神魔,一步步踩着敌人的鲜血和尸骨,拥着不离不弃的惊世红颜,走上至尊王座。诸天之主,唯我绝世刀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农门之相公快来种田

    农门之相公快来种田

    前世的日子过得一团糟,好不容易重活过来,她不想再重蹈覆辙了,卖卖包子种种地,这才是向往的人生啊。
  • 笑闯江湖前传

    笑闯江湖前传

    手执天风剑,醉卧美人膝。逍遥江湖路,倚酒笑风尘。
  • 笙歌唱尽

    笙歌唱尽

    没有人不是生命的主角,不过是苦与谁说。言曲:他的一生一共有过三个身份,言挽风的十几年简单而轻松,言曳酒的五年肆意而随心,而言曲,则从未活过。澹台青洛:我这一生从未自由过,我不曾做过自己,没想到到了最后,这个戴着面具的我还有人愿意陪着。齐朱颜:生则同衾,死则同穴,不过是最坏的结果,亦是最好的结果。云清欢:她这一生都是错落的,到了最后,她已经不知道自己坚守的是恩情还是爱情。云倚衡:有时候我忍不住去想,就是因为他生来比我瘦弱,就夺了我的名字,夺了我的人生。澹台参前:自从父君故去之后,我每日都活得小心翼翼,我做这一切,并不是想夺回那个位置,我只是想踏踏实实地活着。……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且听我慢慢说。中短篇系列小说合集,由相同背景下的一个个中短篇小故事组成,每个篇章人物之间或有关联,各个篇章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曾经的少年与少女,过去的平凡与传奇,往昔的英雄与红颜,转眼间都已如烟雾般散去。。。这里有江湖有朝堂,有侠客有商贾,有帝王有平民,有痴儿有怨女,有深情有仇恨,有你也有我,无论是流星般绚烂,还是落叶般无闻,他们都在这片土地上,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 学车

    学车

    7月的一天早晨,我正在同爸妈商量要不要继续去学车,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妈妈说这么早谁的电话呀。我说反正不会是我的。爸爸就走去接。偏偏就是我的。偏偏是驾校同学打来的。爸爸说还是个男生呢。怎么刚刚上了几天课就有男生打电话了。我知道爸爸肯定把我不想去学车的念头和这个电话联系在了一起。现在的父母都被早恋的恐惧闹出神经病了。我懒得解释。夺过电话没好气地说,谁呀?话筒里传来一个怯怯的声音,说是今天要分师傅,必须七点前赶到驾校去。分师傅就意味着要到训练场实地开车。我冷下去的心又燃烧起来了。这该死的驾校,非要消磨掉我们的激情,才肯改变教程。我顾不得问清对方是谁,扔下话筒高兴地叫了声哇塞。
  • 西伯利东偏纪要

    西伯利东偏纪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尼采的人生哲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尼采的人生哲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对尼采及其哲学的全新解读。全书围绕尼采哲学的核心思想展开,即反对神权及一切“旧社会的权力产物”,伸张自主权力,激励人们摆脱奴性,超越自我,奋发图强,焕发生命的璀璨光华。全书从总体上把握尼采的思想体系,多方面系统介绍尼采的学说,客观点评其观点论断。它名为哲学,实则旁及方方面面,涉及不少学科和知识领域。它还将尼采的思想观点加以演绎,并且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掌故和逸闻,既反观历史,也针砭时弊。因此,它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现实性。
  • 神级小刁民

    神级小刁民

    五年后归来,王小天得到逆天传承,拳打富二代,脚踢富三代,各路人马更是纷纷而来,王小天无奈长叹一口气,哥哥我只想当个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