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2600000004

第4章 看重自己,信心源于自我肯定(2)

亚伦的朋友们看到他的模样,都感到非常忧心。这一天,朋友邀请他去听听一位演说家的讲座。亚伦不以为然地说:“我已经是个没用的废物了,听那些无聊的讲座有什么用呢?我只想好好地睡一觉,才不去听那些喋喋不休的废话呢。”但经不起朋友一再地劝说,他只好勉强答应了,老大不乐意地跟随着朋友前往。

那是一位著名的演说家,他的演说向来以鼓舞人心而闻名。刚刚在讲堂里入座的时候,亚伦并不怎么感兴趣,可是讲座一开始,他就被吸引住了。因为演说家并没有像普通演讲者那样采取平淡无奇的开场白,而是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钞票。

那是一张崭新的20美元钞票,看上去应该是刚从银行里取出来的,上面一点儿污迹也没有,更没有皱褶。

演说家告诉大家:“这张20美元的钞票,是我刚刚取出来的,想要送给在座的其中一位观众。不知道有谁想要呢?”

大家纷纷举起手来,亚伦也举起了手。20美元虽然不是什么大数目,可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足够他吃上好几顿大餐了。他环顾四周,发现讲堂里几乎所有的听众都举起了手。

演说家微微一笑,将手中的钞票收回来,忽然把它揉成了一团,还用双手狠狠地搓了搓,然后说:“现在,谁还要这20美元呢?”

所有的人再次举起了手,包括亚伦在内。

演说家依然不动声色地收回钞票,将它扔在地上,用皮鞋狠狠地踩了下去。听众们感到匪夷所思,不知演说家究竟想要做什么。只见那团成一团的钞票在演说家的鞋底翻来覆去,被踩成了黑色的一团。然后演说家将它捡起来,随意地展开来,钞票已经变得又皱又脏。

“那么,”演说家再次发问,“现在,还有谁想要这张钞票?”

这一次,所有的人仍然都举起了手。谁不想要一张20美元的钞票呢?无论它是干净的还是污损的,它都是有价值的。

这时候,演说家发话了:“这就是我今天想要告诉大家的主题。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整齐或不整齐,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亚伦听到这里,有些释然地笑了。他站起身来,走出讲堂。朋友追在身后拉住他:“你不想听下去了吗?”

“不,”亚伦回答,“谢谢你今天带我来听这个演说,我想我已经学到了最有用的东西。”

启示:亚伦究竟从这个演说里学到了什么?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可以向孩子问出这个问题,引导他们思考钞票与亚伦之间的联系。每个人都像是演说家手中的钞票,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价值,它不会因为受到打击或践踏而贬值。只要一个人拥有坚定的自信心,就绝不会“贬值”。

这个故事中的道理,可以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判断,同时让他们避免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不公正的评价时对自己失去信心。懂得了其中的道理,他们就会明白,生命的价值不取决于外物,而取决于自己本身。

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道理,那就是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一定要让他们正确地看待成败、得失。“胜不骄,败不馁”,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灰心丧气;即使经历了失败,也要正确地评价自己、看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发扬长处的同时,积极克服自己的缺点,不要被自己的缺点所吓倒。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也很重要,不要把自己的定位脱离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无论是抬高还是贬低自己,都是不可取的。

当配角的约翰

引语: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但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每个人都难免会成为别人的配角。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你会得到万千宠爱,成为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那个人;有时候你可能需要退到角落里,成为一片陪衬的绿叶。而无论扮演何种角色,都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约翰是个喜欢表演的小男孩,在学校里,他常常担任舞台剧的男主角。可是有一天,学校老师排出了新的舞台剧,老师觉得约翰的形象与男主角不符,于是让另一位同学扮演了男主角,而只让约翰扮演了一个小角色。

约翰顿时感到自尊心遭到了打击,他怎么能接受扮演一个不起眼的小配角呢?一想到只能站在舞台的角落里为主角们服务,只能以羡慕的目光追逐着饰演主角的同学,他就难过得想要哭泣。放学之后,他哭哭啼啼地跑回了家。

约翰的父亲是一个钟表匠,当约翰回家的时候,他正坐在家中的桌子跟前,仔细地用工具修理着一块怀表。见到哭泣着走进门的约翰,父亲关切地问:“孩子,你怎么了,什么事让你这样伤心?”

约翰哭着回答:“我本该是舞台剧的男主角,可是,老师却让讨厌的戴维顶替了我的角色,而让我扮演一个不起眼的配角!这太让人伤心了!”

父亲听了约翰的话,将手中的活计放了下来,将那只正在修理的金怀表放到了约翰眼前:“孩子,瞧瞧这只表,你看到了什么?”

约翰左看右看,回答说:“我看到了金表壳,还有指针。但这只表坏了,它的指针不走了。”

父亲点点头,将背后的表壳打开,问道:“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

约翰说:“金表里有很多小小的齿轮和螺丝。”

“没错,”父亲说,“在这只小小的金表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小零件,这些零件互相组合、一起发挥作用,才能让一只表准确地走起来。而这只表之所以坏掉,就是因为其中的一个齿轮被卡住了。尽管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齿轮,是那么的不起眼,可它却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没有它,金表就只能是一只无法走动的废物。”

父亲继续说:“你瞧,生活也是这样。也许有时候你会成为配角,可配角同样也有存在的价值,不是吗?如果这出舞台剧没有了配角,只有主角在舞台上表演,那会变成什么样的情景?所以,配角也是如此的重要。如果我是你,我就会好好珍惜这个饰演配角的机会,将它演到最好。”

约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忽然明白了什么,心中的难过一扫而光。第二天,他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开心地和同学们排演起了那出舞台剧。在学校典礼的正式表演中,他出色的表现让观众们都记住了这个鲜明的配角。

启示:这个故事讲的是我们无论在生活中、社会上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只要是我们分内应该做的事,就应当尽力把它做到最好。再小的事、再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更何况它起码代表着当时的自己。拥有这样的自信心态,人生才会丰富多彩。

朱蒂与老妇人

引语:某些时候,也许你需要他人的肯定来为自己打气。听到一句赞扬的话语,就能让你瞬间鼓起勇气,将自己的努力坚持下去;而听到一句贬低的言辞,也许会让你立刻打退堂鼓。但实际上,他人的赞扬或贬低并不是决定你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

朱蒂是一个兴趣广泛的女孩。她喜欢运动,喜欢绘画,也喜欢音乐。直到有一天,她在欣赏一场音乐会时迷上了小提琴,这优雅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可真令人着迷啊!从那一天起,她就深深地爱上了小提琴的声音,而且想要成为一名有成就的小提琴演奏家。于是她买来小提琴,每晚在家拉个不停。

可是,练习小提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又是一个初学者,她拉出的乐曲声就如同锯床腿一样难听。

首先向她发难的是爸爸、妈妈和弟弟:“朱蒂,求你别再拉琴了,听听你拉出的声音吧,就和锯木头一样难听!”每当朱蒂开始练习,他们就会不停地发着牢骚。除此之外,邻居们也不堪其扰,纷纷上门来向朱蒂表示抗议:“你的琴声实在太难听了,让人听得心烦意乱,如果你真的想要拉琴的话,求求你换个地方吧!”

无奈之下,朱蒂只好外出寻找能练习小提琴的地方。她独自跑到郊外,发现了一片幽静的树林。这可真是个好地方,没有人来打扰,也没有邻居,她可以在这里独自演奏着,而不必担心会烦扰到别人。

她如痴如醉地演奏着,尽管她知道自己演奏出的琴声是那么的不完美,但她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让这乐声越来越动听。

从这天开始,朱蒂每天都会来到小树林。有一天,她正努力地练习着,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她回过头去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妇人在附近遛狗。朱蒂非常担心自己难听的琴声打扰到老妇人,正准备开口致歉,却听到老妇人大声询问:

“孩子,你是在练习拉小提琴吗?你拉得可真不错,真好听呢!”

朱蒂回答:“是的,我只是个初学者,所以琴声是这么的难听,真是抱歉,打扰到您了。”她并不相信老妇人的称赞,因为自己拉出的琴声实在是如此难以入耳,连自己都听不下去,老妇人怎么会觉得好听呢?

老妇人似乎耳朵不太好使,使劲凑近了朱蒂才听清楚她的回答,然后大声告诉她:“孩子,没关系!你要知道,我的耳朵有点儿聋,不管是人们的讲话还是琴声,我都听不大清楚。只是看到你拉琴时陶醉的样子,感觉你应该拉得不错,还让我想起了我年轻时候的模样呢。所以,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请你每天都来这儿为我拉上一曲吧。”

听到老妇人说自己的耳朵有点聋,朱蒂松了一口气,她终于找到了一位不会抱怨自己琴声的“听众”了!于是,朱蒂每天清晨来这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连连称赞:“谢谢,拉得真不错!”

就这样,朱蒂和老妇人每天都会在这片幽静的树林里相聚,上演只属于她们两人的“音乐演奏会”。由于一直不懈地勤奋练习,终于有一天,朱蒂的琴声再也不是“锯床腿”的噪声,而变成了美妙动听的乐章。

很久之后,朱蒂才知道,原来树林中那位老妇人是一位著名的器乐教授,她的耳朵从未聋过。

启示: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老妇人并不是一个聋子,但她为什么会对朱蒂说自己的耳朵有点聋?如果老妇人像家人和邻居一样对朱蒂的琴声大加批判,朱蒂还会坚持不懈地练习吗?而朱蒂后来终于练出了美妙动听的琴声,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是老妇人的鼓励,还是朱蒂自己的努力?”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了解,他人的赞扬或贬低其实只能影响自己的心境,而一个人要想成功,最重要的还是靠自身的努力。朱蒂最后练出了美妙的琴声,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自己长期的努力,同时也与老妇人帮助她建立起的自信心有关。但一个真正拥有自信的人,即使没能得到他人的赞赏,即使遇到了各种贬低与讥讽,也应该对自己抱有信心。

铁罐与陶罐

引语: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家伙是比你更棒的,也总有一些家伙是不如你的。遇到比你更棒的家伙时,不必过于自卑;遇到不如你的家伙时,也不必过于自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远比和他人相互攀比有用得多。

很久以前,王宫的御厨里摆着两只罐子,一只是铁的,一只是陶的。铁罐的身上涂着五颜六色的漆,形成了美丽的花纹,看上去缤纷夺目;而陶罐则是普通的灰白色,看上去是那么的不起眼。

铁罐低头端详着自己美丽的外观,它有点儿骄傲起来。再看看身边的陶罐,它顿时觉得自己有了底气,常常奚落这个不起眼的同伴。

铁罐傲慢地问:“你这普通的陶罐子,你敢碰我吗?”

陶罐谦虚地回答:“不敢,铁罐兄弟。”

铁罐摆出一副轻蔑的神气:“我就知道你不敢,你这懦弱的东西!”

陶罐不卑不亢地说:“我确实不敢碰你,但这并不是因为懦弱。你要知道,铁罐兄弟,我们的任务是用来盛放东西,而并不是用来互相碰撞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愤怒地喝道,“你怎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完蛋了!而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用害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好,吵什么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你要变成碎片的!”

陶罐不再理会。

时间不断地向前推移,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也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废墟里,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月。终于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土,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他的人也跟着高兴地叫起来。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它和当年在御厨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釉黑锃亮。

“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弄破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难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一点铁罐的影子也没有,那儿只有几块锈蚀不堪的铁片。原来,铁质的罐子没能经受得住岁月的侵蚀,不知在什么时候就已经被氧化了。

同类推荐
  • 爷爷奶奶带孩子宝典

    爷爷奶奶带孩子宝典

    近年来,儿童教育专家们总结出了爷爷奶奶带孩子的两大误区:太感性和让孩子无所适从。然而,性格培养过于笼统慢热,跟不上孩子精神发展的脚步,又成为时下性格教育的盲区。爷爷奶奶们可曾想过:面对未来严峻的生存挑战,该怎样带好自己的孙辈?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品质则是革命胜利的保证。要想全面开发孩子的智力,爷爷奶奶们不妨把自己的经验和现代教育的先进知识融合起来。关注孩子的学习,不单要关注孩子的成绩,更重要的是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千万别觉得“危机意识”太晦气,没有人希望这样那样的坏事情降临到自己头上,但逃避生活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也罢,独生子女也罢,其实在今天是差不多的一个群体。因为今天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但之所以提独生子女,还是感觉独生子女好像本身就代表一类人,一类让父母比较头疼的一类人。
  •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关于人与自然的紧密关联,雷切尔·卡森这样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如今,在强调让儿童与自然重逢的时候,我们同样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阅读的缺失,这虽是儿童的,但首先是成人的,因为年轻父母们也很少读书了。孩子需要陪伴,更需要我们讲故事给他们听,可以和他们一起读读书。就如同与自然的关系那样,可以感受阅读之关的人,一定可以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
  • 独生男孩怎么养

    独生男孩怎么养

    俗话说:“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这话不无道理。然而如果家有男孩,仅仅是“穷着养”,就一定能培养出了不起的男孩吗?未必。独生男孩与有兄弟姐妹的男孩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心理特点。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独生男孩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出一个了不起的男孩。 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男孩的成长特点,分别从生活习惯、独立个性、基本能力、身心健康、优良人格、情商教育、性教育,美德教育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内容翔实,分析透彻,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从本书中,您一定能找到养育独生男孩的有效方法。
  • 一生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一生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亲爱的家长朋友,我们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我们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们都明白作为父母的责任。然而,你是否真正想过孩子到底需要什么?究竟怎样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成才?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也许你初为人父、初为人母,不知道怎样了解孩子的心态;也许你的孩子天资聪颖、冰雪聪明,而你却不知道怎么实施教育。那么,请你打开《一生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吧。它将告诉你答案!
热门推荐
  • 救救我的皮肤

    救救我的皮肤

    青春痘、雀斑、胎记、白癜风都影响到了我们的皮肤美观,谁都希望自己的脸上都干干净净的。那么碰到上述皮肤病我们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请两位专家为我们讲解。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动荡。为了匡复汉室,刘秀兄弟二人走上革命征程,并拥立刘玄为更始帝。然而,功高震主的他们很快遭到打压,处于绝境中的刘秀只好韬光养晦。王莽被灭后,刘秀趁机逃出虎口,不断壮大实力,先后消灭了王朗等势力,逼降了铜马等义军,推翻了更始政权,扫清了残余障碍,一统天下,开启了东汉新局面。刘秀以柔治国,很快东汉便国富民强。飘雪楼主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整个故事始终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散发着引人入胜的光和热。刘秀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真的是个近乎完美的帝王吗?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 邓铁梅传奇

    邓铁梅传奇

    邓铁梅生于辽宁本溪,是土生土长的东北英雄。任著名的《八一宣言》中,邓铁梅和瞿秋白、方志敏等一起被称作“为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这本《邓铁梅传奇》由刘兆林所著,作者在本书中记述了邓铁梅从少年立志到以死报国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现了国难当头时,曾任风城警察大队大队长和公安局局长的邓铁梅创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自卫军”的英雄壮举;描述了他率领“自卫军”攻打风城、夜袭龙王庙等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的主要战斗;将邓铁梅抗击日寇,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坚定信念传递给读者,再一次让英雄高昂头颅,让中华民族挺直脊梁。
  • 我家宿主超级萌

    我家宿主超级萌

    【1V1独宠甜文】身为颗先天不足的蛋,官筱琬生怕自己被不长眼的人拿去打了蛋花汤。所以为求破壳,她只能任劳任怨的穿梭在三千世界之中。只可惜这男神怎么都货不对板,说好的高岭之花,怎么长成了食人花。而且还嗷嗷待哺等着成功破壳的官筱琬掉进自己的锅中。官筱琬无辜瞪眼。主神大人,saveme!【推荐自己的老书——《快穿之总有男神想黑化》】
  • 这样说话孩子最爱听

    这样说话孩子最爱听

    本书指出: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常常不自觉地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视为筹码,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当孩子的表现与家长的期望相悖时,情急之下的家长习惯用类似“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语言来恐吓孩子,期待孩子会因为害怕失去“大树”的庇佑而变得听话、懂事。事实却适得其反,威胁不但会使家长丧失威信,更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 天降娇妻一千岁

    天降娇妻一千岁

    景司瀚,高冷腹黑,不近女色。却偏偏被一个千年老古董碰了瓷。“公子你眼睛真好看”“公子你闻起来真香”“公子我能不能吃了你?”景司瀚:“……”一句话简介:对于一个一天到晚想吃了自己的女人,你们说应该怎么办?…………1V1男强女强甜爽宠文,现言,架空勿考据
  • 灵芬馆词话

    灵芬馆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士家族

    修士家族

    一名小修士与族人,一步步将家族发展壮大的故事。交流大本营:867017111
  • 圣婴

    圣婴

    中国悬疑小说第一人蔡骏早年力作全新修订版。文青时代的中短篇小说盛宴。展现长篇悬疑之外的文字魔力。一段隐秘的宗教过往,暗藏现代人命运异数的玄机。收录蔡骏早年中短篇小说作品。作者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里溯流而上,寻找终极真相,然而真相始终隐藏在迷雾之后,命运无可避免地陷入轮回……
  • 龙神次元游

    龙神次元游

    震惊!一宅男在家竟被光团突然掳走,宅男到底做错了什么?震惊!被掳走的宅男竟让光团回家无望,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封面乃是作者贫穷导致,非PM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