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8600000056

第56章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三

“佛子!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无下劣心。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当降伏一切天魔及其眷属。’是为第一无下劣心。又作是念:‘我当悉破一切外道及其邪法。’是为第二无下劣心。又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善言开谕皆令欢喜。’是为第三无下劣心。又作是念:‘我当成满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行。’是为第四无下劣心。又作是念:‘我当积集一切福德藏。’是为第五无下劣心。又作是念:‘无上菩提广大难成,我当修行悉令圆满。’是为第六无下劣心。又作是念:‘我当以无上教化、无上调伏,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是为第七无下劣心。又作是念:‘一切世界种种不同,我当以无量身成等正觉。’是为第八无下劣心。又作是念:‘我修菩萨行时,若有众生来从我乞手足、耳鼻、血肉、骨髓、妻子、象马乃至王位,如是一切悉皆能舍,不生一念忧悔之心,但为利益一切众生,不求果报,以大悲为首,大慈究竟。’是为第九无下劣心。又作是念:‘三世所有一切诸佛,一切佛法、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世间、一切三世、一切虚空界、一切法界、一切语言施设界、一切寂灭涅槃界,如是一切种种诸法,我当以一念相应慧,悉知悉觉,悉见悉证,悉修悉断,然于其中无分别、离分别、无种种无差别、无功德、无境界、非有非无、非一非二。以不二智知一切二,以无相智知一切相,以无分别智知一切分别,以无异智知一切异,以无差别智知一切差别,以无世间智知一切世间,以无世智知一切世,以无众生智知一切众生,以无执著智知一切执著,以无住处智知一切住处,以无杂染智知一切杂染,以无尽智知一切尽,以究竟法界智于一切世界示现身,以离言音智示不可说言音,以一自性智入于无自性,以一境界智现种种境界;知一切法不可说,而现大自在言说,证一切智地;为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故,于一切世间示现大神通变化。’是为第十无下劣心。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无下劣心。若诸菩萨安住此心,则得一切最上无下劣佛法。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十种如山增上心。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常作意勤修一切智法,是为第一如山增上心。恒观一切法本性空无所得,是为第二如山增上心。愿于无量劫行菩萨行,修一切白净法,以住一切白净法故,知见如来无量智慧,是为第三如山增上心。为求一切佛法故,等心敬奉诸善知识,无异希求,无盗法心,唯生尊重,未曾有意,一切所有悉皆能舍,是为第四如山增上心。若有众生骂辱、毁谤、打棒、屠割,苦其形体,乃至断命,如是等事悉皆能受,终不因此生动乱心、生嗔害心,亦不退舍大悲弘誓,更令增长无有休息。何以故?菩萨于一切法如实出离,舍成就故;证得一切诸如来法,忍辱柔和已自在故。是为第五如山增上心。菩萨摩诃萨成就增上大功德,所谓:天增上功德、人增上功德、色增上功德、力增上功德、眷属增上功德、欲增上功德、王位增上功德、自在增上功德、福德增上功德、智慧增上功德。虽复成就如是功德,终不于此而生染著,所谓:不著味、不著欲、不著财富、不著眷属;但深乐法,随法去、随法住、随法趣向、随法究竟,以法为依、以法为救、以法为归、以法为舍,守护法、爱乐法、希求法、思惟法。佛子!菩萨摩诃萨虽复具受种种法乐,而常远离众魔境界。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世发如是心:‘我当令一切众生皆悉永离众魔境界,住佛境界故。’是为第六如山增上心。菩萨摩诃萨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于无量阿僧祇劫行菩萨道精勤匪懈,犹谓:‘我今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行菩萨行,亦不惊、亦不怖、亦不畏。虽能一念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为众生故,于无量劫行菩萨行无有休息,是为第七如山增上心。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众生性不和善,难调难度,不能知恩,不能报恩,是故为其发大誓愿,欲令皆得心意自在,所行无碍,舍离恶念,不于他所生诸烦恼,是为第八如山增上心。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非他令我发菩提心,亦不待人助我修行。我自发心,集诸佛法,誓期自勉,尽未来劫行菩萨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今修菩萨行,当净自心亦净他心,当知自境界亦知他境界,我当悉与三世诸佛境界平等。’是为第九如山增上心。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观:‘无有一法修菩萨行,无有一法满菩萨行,无有一法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无有一法供养恭敬一切诸佛,无有一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成、今成、当成,无有一法已说、今说、当说,说者及法俱不可得,而亦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何以故?菩萨求一切法皆无所得,如是出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于法虽无所得,而勤修习增上善业,清净对治,智慧圆满,念念增长,一切具足。其心于此不惊不怖,不作是念:‘若一切法皆悉寂灭,我有何义求于无上菩提之道?’是为第十如山增上心。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十种如山增上心。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智山王增上心。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海智。何等为十?所谓:入一切无量众生界,是为第一如海智。入一切世界而不起分别,是为第二如海智。知一切虚空界无量无碍,普入十方一切差别世界网,是为第三如海智。菩萨摩诃萨善入法界,所谓:无碍入、不断入、不常入、无量入、不生入、不灭入、一切入,悉了知故,是为第四如海智。菩萨摩诃萨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菩萨、法师、声闻、独觉及一切凡夫所集善根已集、现集、当集,三世诸佛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成、今成、当成所有善根,三世诸佛说法调伏一切众生已说、今说、当说所有善根,于彼一切皆悉了知,深信随喜,愿乐修习,无有厌足,是为第五如海智。菩萨摩诃萨于念念中入过去世不可说劫,于一劫中,或百亿佛出世,或千亿佛出世,或百千亿佛出世,或无数、或无量、或无边、或无等、或不可数、或不可称、或不可思、或不可量、或不可说、或不可说不可说,超过算数诸佛世尊出兴于世,及彼诸佛道场众会声闻、菩萨说法调伏,一切众生寿命延促,法住久近,如是一切悉皆明见;如一劫,一切诸劫皆亦如是。其无佛劫所有众生,有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诸善根,亦悉了知;若有众生善根熟已,于未来世当得见佛,亦悉了知。如是观察过去世不可说不可说劫,心无厌足,是为第六如海智。菩萨摩诃萨入未来世,观察分别一切诸劫无量无边,知何劫有佛,何劫无佛,何劫有几如来出世,一一如来名号何等,住何世界,世界名何,度几众生,寿命几时。如是观察,尽未来际皆悉了知,不可穷尽而无厌足,是为第七如海智。菩萨摩诃萨入现在世观察思惟,于念念中普见十方无边品类不可说世界,皆有诸佛于无上菩提已成、今成、当成,往诣道场菩提树下,坐吉祥草,降伏魔军,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此起已,入于城邑,升天宫殿,说微妙法,转大法轮,示现神通,调伏众生,乃至付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舍于寿命,入般涅槃;入涅槃已,结集法藏令久住世,庄严佛塔种种供养。亦见彼世界所有众生,值佛闻法,受持讽诵,忆念思惟,增长慧解。如是观察普遍十方,而于佛法无有错谬。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了知诸佛皆悉如梦,而能往诣一切佛所恭敬供养。菩萨尔时,不著自身、不著诸佛、不著世界、不著众会、不著说法、不著劫数,然见佛闻法,观察世界,入诸劫数,无有厌足,是为第八如海智。菩萨摩诃萨于不可说不可说劫一一劫中,供养恭敬不可说不可说无量诸佛,示现自身殁此生彼,以出过三界一切供具而为供养,并及供养菩萨、声闻、一切大众;一一如来般涅槃后,皆以无上供具供养舍利,及广行惠施满足众生。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不可思议心、不求报心、究竟心、饶益心,于不可说不可说劫,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供养诸佛,饶益众生,护持正法,开示演说,是为第九如海智。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佛所、一切菩萨所、一切法师所,一向专求菩萨所说法、菩萨所学法、菩萨所教法、菩萨修行法、菩萨清净法、菩萨成熟法、菩萨调伏法、菩萨平等法、菩萨出离法、菩萨总持法;得此法已,受持读诵,分别解说,无有厌足;令无量众生,于佛法中,发一切智相应心,入真实相,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菩萨如是于不可说不可说劫无有厌足,是为第十如海智。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海智。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大智慧海。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十种如宝住。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悉能往诣无数世界诸如来所,瞻觐顶礼,承事供养,是为第一如宝住。于不思议诸如来所,听闻正法,受持忆念,不令忘失,分别思惟,觉慧增长,如是所作充满十方,是为第二如宝住。于此刹殁,余处现生,而于佛法无所迷惑,是为第三如宝住。知从一法出一切法,而能各各分别演说,以一切法种种义究竟皆是一义故,是为第四如宝住。知厌离烦恼,知止息烦恼,知防护烦恼,知除断烦恼,修菩萨行不证实际,究竟到于实际彼岸,方便善巧,善学所学,令往昔愿行皆得成满,身不疲倦,是为第五如宝住。知一切众生心所分别皆无处所,而亦说有种种方处;虽无分别、无所造作,为欲调伏一切众生而有修行、而有所作,是为第六如宝住。知一切法皆同一性,所谓:无性,无种种性,无无量性,无可算数性,无可称量性,无色无相,若一若多皆不可得,而决定了知此是诸佛法、此是菩萨法、此是独觉法、此是声闻法、此是凡夫法、此是善法、此是不善法、此是世间法、此是出世间法、此是过失法、此是无过失法、此是有漏法、此是无漏法,乃至此是有为法、此是无为法,是为第七如宝住。菩萨摩诃萨求佛不可得、求菩萨不可得、求法不可得、求众生不可得,而亦不舍调伏众生令于诸法成正觉愿。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善巧观察,知一切众生分别,知一切众生境界,方便化导令得涅槃;为欲满足化众生愿,炽然修行菩萨行故。是为第八如宝住。菩萨摩诃萨知善巧说法、示现涅槃,为度众生所有方便,一切皆是心想建立,非是颠倒,亦非虚诳。何以故?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三世平等、如如不动、实际无住,不见有一众生已受化、今受化、当受化,亦自了知无所修行,无有少法若生若灭而可得者,而依于一切法,令所愿不空。是为第九如宝住。菩萨摩诃萨于不思议无量诸佛一一佛所,闻不可说不可说授记法,名号各异,劫数不同;从于一劫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劫常如是闻,闻已修行,不惊不怖,不迷不惑,知如来智不思议故,如来授记言无二故,自身行愿殊胜力故,随应受化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满等法界一切愿故,是为第十如宝住。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十种如宝住。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诸佛无上大智慧宝。

“佛子!菩萨摩诃萨发十种如金刚大乘誓愿心。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一切诸法,无有边际,不可穷尽。我当以尽三世智,普皆觉了,无有遗余。’是为第一如金刚大乘誓愿心。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于一毛端处有无量无边众生,何况一切法界!我当皆以无上涅槃而灭度之。’是为第二如金刚大乘誓愿心。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十方世界,无量无边,无有齐限,不可穷尽。我当以诸佛国土最上庄严,庄严如是一切世界,所有庄严皆悉真实。’是为第三如金刚大乘誓愿心。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一切众生,无量无边,无有齐限,不可穷尽。我当以一切善根,回向于彼无上智光,照曜于彼。’是为第四如金刚大乘誓愿心。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一切诸佛,无量无边,无有齐限,不可穷尽。我当以所种善根回向供养,悉令周遍,无所阙少,然后我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第五如金刚大乘誓愿心。佛子!菩萨摩诃萨见一切佛,闻所说法生大欢喜,不著自身,不著佛身,解如来身非实非虚、非有非无、非性非无性、非色非无色、非相非无相、非生非灭,实无所有,亦不坏有。何以故?不可以一切性相而取著故。是为第六如金刚大乘誓愿心。佛子!菩萨摩诃萨,或有众生诃骂毁呰、挝打楚挞,或截手足,或割耳鼻,或挑其目,或级其头;如是一切皆能忍受,终不因此生恚害心。于不可说不可说无央数劫修菩萨行,摄受众生恒无废舍。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已善观察一切诸法无有二相,心不动乱,能舍自身忍其苦故。是为第七如金刚大乘誓愿心。佛子!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未来世劫,无量无边,无有齐限,不可穷尽。我当尽彼劫,于一世界,行菩萨道教化众生;如一世界,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悉亦如是,而心不惊、不怖、不畏。何以故?为菩萨道法应如是,为一切众生而修行故。’是为第八如金刚大乘誓愿心。佛子!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心为本,心若清净,则能圆满一切善根,于佛菩提必得自在,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意即成。若欲除断一切取缘,住一向道,我亦能得,而我不断,为欲究竟佛菩提故,亦不即证无上菩提。何以故?为满本愿,尽一切世界行菩萨行化众生故。’是为第九如金刚大乘誓愿心。佛子!菩萨摩诃萨知佛不可得、菩提不可得、菩萨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众生不可得、心不可得、行不可得、过去不可得、未来不可得、现在不可得、一切世间不可得、有为无为不可得。菩萨如是寂静住、甚深住、寂灭住、无诤住、无言住、无二住、无等住、自性住、如理住、解脱住、涅槃住、实际住,而亦不舍一切大愿,不舍萨婆若心,不舍菩萨行,不舍教化众生,不舍诸波罗蜜,不舍调伏众生,不舍承事诸佛,不舍演说诸法,不舍庄严世界。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发大愿故,虽复了达一切法相,大慈悲心转更增长,无量功德皆具修行,于诸众生心不舍离。何以故?‘一切诸法皆无所有,凡夫愚迷不知不觉,我当令彼悉得开悟,于诸法性分明照了。’何以故?‘一切诸佛安住寂灭,而以大悲心,于诸世间说法教化曾无休息。我今云何而舍大悲?又我先发广大誓愿心,发决定利益一切众生心,发积集一切善根心,发安住善巧回向心,发出生甚深智慧心,发含受一切众生,心发于一切众生平等心;作真实语、不虚诳语,愿与一切众生无上大法,愿不断一切诸佛种性。今一切众生未得解脱、未成正觉、未具佛法,大愿未满,云何而欲舍离大悲?’是为第十如金刚大乘誓愿心。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发十种如金刚大乘誓愿心。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金刚性无上大神通智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大发起。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当供养恭敬一切诸佛。’是为第一大发起。又作是念:‘我当长养一切菩萨所有善根。’是为第二大发起。又作是念:‘我当于一切如来般涅槃后,庄严佛塔,以一切华、一切鬘、一切香、一切涂香、一切末香、一切衣、一切盖、一切幢、一切幡而供养之,受持守护彼佛正法。’是为第三大发起。又作是念:‘我当教化调伏一切众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第四大发起。又作是念:‘我当以诸佛国土无上庄严,而以庄严一切世界。’是为第五大发起。又作是念:‘我当发大悲心,为一众生,于一切世界,一一各尽未来际劫行菩萨行;如为一众生,为一切众生悉亦如是,皆令得佛无上菩提,乃至不生一念疲懈。’是为第六大发起。又作是念:‘彼诸如来无量无边,我当于一如来所,经不思议劫恭敬供养;如于一如来,于一切如来悉亦如是。’是为第七大发起。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彼诸如来灭度之后,我当为一一如来所有舍利各起宝塔,其量高广与不可说诸世界等;造佛形像亦复如是,于不可思议劫以一切宝幢、幡盖、香华、衣服而为供养,不生一念厌倦之心。为成就佛法故,为供养诸佛故,为教化众生故,为护持正法开示演说故。’是为第八大发起。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当以此善根成无上菩提,得入一切诸如来地,与一切如来体性平等。’是为第九大发起。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我当成正觉已,于一切世界不可说劫,演说正法,示现不可思议自在神通,身、语及意不生疲倦,不离正法。以佛力所持故,为一切众生勤行大愿故,大慈为首故,大悲究竟故,达无相法故,住真实语故,证一切法皆寂灭故;知一切众生悉不可得而亦不违诸业所作故,与三世佛同一体故,周遍法界、虚空界故,通达诸法无相故,成就不生不灭故,具足一切佛法故,以大愿力调伏众生,作大佛事无有休息。’是为第十大发起。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发起。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不断菩萨行,具足如来无上大智。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究竟大事。何等为十?所谓:恭敬供养一切如来究竟大事;随所念众生悉能救护究竟大事;专求一切佛法究竟大事;积集一切善根究竟大事;思惟一切佛法究竟大事;满足一切誓愿究竟大事;成就一切菩萨行究竟大事;奉事一切善知识究竟大事;往诣一切世界诸如来所究竟大事;闻持一切诸佛正法究竟大事。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智慧究竟事。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不坏信。何等为十?所谓:于一切佛不坏信;于一切佛法不坏信;于一切圣僧不坏信;于一切菩萨不坏信;于一切善知识不坏信;于一切众生不坏信;于一切菩萨大愿不坏信;于一切菩萨行不坏信;于恭敬供养一切诸佛不坏信;于菩萨巧密方便教化调伏一切众生不坏信。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诸佛无上大智慧不坏信。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得授记。何等为十?所谓:内有甚深解得授记;能随顺起菩萨诸善根得授记;修广大行得授记;现前得授记;不现前得授记;因自心证菩提得授记;成就忍得授记;教化调伏众生得授记;究竟一切劫数得授记;一切菩萨行自在得授记。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于一切诸佛所而得授记。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善根回向,菩萨由此能以一切善根悉皆回向。何等为十?所谓:以我善根同善知识愿,如是成就,莫别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识心,如是成就,莫别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识行,如是成就,莫别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识善根,如是成就,莫别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识平等,如是成就,莫别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识念,如是成就,莫别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识清净,如是成就,莫别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识所住,如是成就,莫别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识成满,如是成就,莫别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识不坏,如是成就,莫别成就。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善根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得智慧。何等为十?所谓:于施自在得智慧;深解一切佛法得智慧;入如来无边智得智慧;于一切问答中能断疑得智慧;入于智者义得智慧;深解一切如来于一切佛法中言音善巧得智慧;深解于诸佛所种少善根必能满足一切白净法获如来无量智得智慧;成就菩萨不思议住得智慧;于一念中悉能往诣不可说佛刹得智慧;觉一切佛菩提、入一切法界闻持一切佛所说法、深入一切如来种种庄严言音得智慧。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现证智。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无量无边广大心。何等为十?所谓:于一切诸佛所,发无量无边广大心;观一切众生界,发无量无边广大心;观一切刹、一切世、一切法界,发无量无边广大心;观察一切法皆如虚空,发无量无边广大心;观察一切菩萨广大行,发无量无边广大心;正念三世一切诸佛,发无量无边广大心;观不思议诸业果报,发无量无边广大心;严净一切佛刹,发无量无边广大心;遍入一切诸佛大会,发无量无边广大心;观察一切如来妙音,发无量无边广大心。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心,则得一切佛法无量无边广大智慧海。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伏藏。何等为十?所谓:知一切法是起功德行藏;知一切法是正思惟藏;知一切法是陀罗尼照明藏;知一切法是辩才开演藏;知一切法是不可说善觉真实藏;知一切佛自在神通是观察示现藏;知一切法是善巧出生平等藏;知一切法是常见一切诸佛藏;知一切不思议劫是善了皆如幻住藏;知一切诸佛菩萨是发生欢喜净信藏。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智慧法藏,悉能调伏一切众生。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律仪。何等为十?所谓:于一切佛法不生诽谤律仪;于一切佛所信乐心不可坏律仪;于一切菩萨所起尊重恭敬律仪;于一切善知识所终不舍爱乐心律仪;于一切声闻、独觉不生忆念心律仪;远离一切退菩萨道律仪;不起一切损害众生心律仪;修一切善根皆令究竟律仪;于一切魔悉能降伏律仪;于一切波罗蜜皆令满足律仪。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大智律仪。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自在。何等为十?所谓:命自在,于不可说劫住寿命故;心自在,智慧能入阿僧祇诸三昧故;资具自在,能以无量庄严庄严一切世界故;业自在,随时受报故;受生自在,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生故;解自在,于一切世界见佛充满故;愿自在,随欲随时于诸刹中成正觉故;神力自在,示现一切大神变故;法自在,示现无边诸法门故;智自在,于念念中示现如来十力、无畏、成正觉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圆满一切诸佛诸波罗蜜智慧神力菩提自在。

同类推荐
  • The Outlaw of Torn

    The Outlaw of Tor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柘轩集

    柘轩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印昭如禅师语录

    海印昭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House to Let

    A House to L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相府庶女之吾兄妖孽

    相府庶女之吾兄妖孽

    刚出生时因病弱被师父抱上了尼姑庵六年一过不知人间险恶的小尼姑又被踢下了山*相府内,阴谋诡计,阳奉阴违,处处危险。后母姐姐都出手,好生危险有木有!半月一过,回到相府的小尼姑安然无恙依旧活着。阴谋诡计呢?巧计陷害呢?这不科学!*一只小手,忽的从中截断,一下子抓住了他的手,转头一看,正是一个面目干净可爱的小娃娃,小手轻轻的捏着他的手腕却丝毫动弹不得,他挣脱了半天也挣不开小尼姑笑颜可爱,甜甜的开口:“施主,打打杀杀很没有教养的,君子动口不动手,万事皆休,以和为贵才是君子之道,施主您说对么?”小尼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大眼眯成月牙状,看起来无害又天真。我佛慈悲,身为佛家弟子,必须心存善念不可杀生,不可害人,切记渡人渡己*小尼姑醒来的时候愣了约莫能有一炷香才从迷茫中回过神来看了看自己纤细修长的五指,她咬着手指努力的回想,才清醒的意识到昨天发生了什么。她的秘密,被发现了…被哥哥发现了!心怀慈悲的小尼姑困扰的想着嗯…灭口吧!*【片段】当小尼姑醒来时,发现自己赤条条的坐在浴桶内抬头,妖孽哥哥笑眯眯的蹲在旁边,将下巴抵在浴桶边缘之上。小尼姑眨了眨眼,妖孽哥哥跟着眨眨眼,笑:“是我救醒你的哦。”小尼姑低头一看,愣住。“啊啊啊啊——”凄惨的叫声响起。门外姐姐和后娘捂脸,娘嘞,作孽哦,被那样的妖孽盯上。*心怀慈悲小尼姑VS妖孽妹控阴险哥哥的故事本应该降妖除魔的小尼姑表示…天下没有比自家哥哥最妖魔的玩意了!!!伪兄妹,不乱伦。群号:85969061
  • 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

    如果你想要一本书看完人类音乐的历史,崔佳编著的《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是你最好的选择,本书几乎囊括了人类音乐范畴内的几乎全部的历史。如果你想学习音乐思维,陶冶情操,增长见闻,本书更是你的不二选择,音乐家的轶闻、名曲诞生的过程、各流派音乐的兴衰史,本书都有详细的讲解。
  • 一本书读懂情商

    一本书读懂情商

    《一本书读懂情商》会对你大有裨益。通过了解情商的本质,破解其在生活中运用的窍门及从内到外的开发自己的情商,我们即可在多年积累的智力、教育、经历这三者间获取平衡。
  • 如沐晨光

    如沐晨光

    辉玉记得这世间最红的颜色,是她的嫁衣,是她小园中燃烧的玫瑰,也是她孟家一百零二口人所留出的血。自此后她没了亲人,没了爱人,从天下无不知其姣也得华阳郡主,成了叛臣罪女。她不会骑马,不会武功,逃不了命,也无人再护,所以她死了,那般简单……蛊宗有一蛊,唤为蚀骨,虫入体,食宿者之骨髓,复长其经脉,成蛊者拥奇绝之躯体,后,虫入其心脉,宿者每月需食花毒镇虫眠之。虫入体,再不可取,寿命十年,虫亡人亡……
  • 诱夫入帐:绝宠金牌毒妃

    诱夫入帐:绝宠金牌毒妃

    初次对上,她一颗十全大补丸,让他欲仙欲死,险失清白。再次杠上,他还她一颗“仙药”,让她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她,宫泠羽,二十一世纪金牌特工,惊世无双,毒步天下。一朝穿越,绝地重生!一箭穿心?满门被屠?冷暴前夫?恶毒女配?心机好友?人这一辈子,谁敢说没遇到个渣渣?谁身边还没个白莲花?!她从前不是什么好人,以后就更不会是了!你害我一次,我加倍奉还!你灭我满门,我毁你江山!云忆寒:“你进,我陪你出生入死。你退,我陪你归隐山林!你胜,我陪你醉笑花间;你败,我就是你的退路!”云忆寒:“我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情诗,当得了情郎;洗得了尿布,奶得了萌娃;抵得住诱惑,哄得了娘家人。”
  • 多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多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一些大学生开始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观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失等问题。
  • 兽世盛宠,暴君太撩人

    兽世盛宠,暴君太撩人

    她言冰卿,堂堂一届特种兵,居然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穿越了?这是什么情况?偏偏还是身穿,从几十米高空掉下来那种,遇到这种情况,言冰卿不禁在心里骂了无数遍卧槽!!!心想做任务没死结果居然摔死了!还死的这么窝囊,没想到的是,掉下来的时候居然拉了一头银狼做垫背,只不过为毛这银狼居然变成了人啊?还看她的眼神这么吓人,遭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先跑再说。银凌看着这个砸到他身上,奇装异服的小人不禁把眸子眯了起来,嘴角勾起一个耐人寻味的笑意缓缓说道:“还真是有意思,看来又有新的猎物了”
  • 楚中蛊

    楚中蛊

    从把皇城发派至南疆的大臣被神秘暗杀开始,皇城追杀楚悬阁杀手二十八,并放话奖赏南疆能“医死人,肉白骨”的凤凰蛊,由此揭示南疆凤凰蛊与皇朝的时代纠葛揭秘,守护圣女与二十八的慢慢揭开被掩盖多年的帷幕。一个楚悬阁的杀手,排行二十八,一个南疆的“凤凰蛊”守护的圣女。戏精演员三观不正的女主和专注实事的男主,如何出演一场大戏,且慢慢开场。
  • 别后浮生

    别后浮生

    他爱她,她知;她爱他,他不知。他追她上至九天下至黄泉,她既躲不掉却又离不得,只道“明明一袭白衣祸世,偏要身着红衣乱了芳华”,下一秒他却道“谁让我家夫人甚爱红”这是篇甜宠文,信我!
  • 写给想哭的你

    写给想哭的你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逐渐拥有了各种能力。面对大部分事情,也都有着自己妥善应对的技巧。可是,为什么呢?年纪越大,不安感却越发地靠近自己。难眠的夜晚,躺在床上,万般琐事皆逼近至眼前。对未来的不安。自己的弱点。一日中的芥蒂。这时,蒙蔽自己已是徒劳,你不得不振作起来面对这一切。于是,泪水涌入眼眶,泫然欲泣。那么,就来读一读这本书吧。这里没有居高临下的大道理,松浦弥太郎这位有着丰富阅历与人生成就的中年大叔,悄悄地坐在你身旁,亲切地道出一个个切实可行的生活小哲学,帮让大家重新找回获得幸福和温暖的力量,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