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7700000004

第4章

与诸眷属 称性之众必具主伴。如华严说。此约自他融摄。若但约自心。即智度为母等

皆入三昧 由入定故得住佛境

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当尔之时凡圣体同因果一相故。言法会者。法性之会无我无人。自下正宗分中十一重问答。束之为二。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后十问答。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初者顿悟本有圆觉妙心。本无无明生死。方名真证信解。不认妄念不执异见故也。成本起因者。最初发起之因。然顿教因地总有三重。初了悟觉性次发菩提心。后修菩萨行。谓若不了。自心何知正道。故多劫修行非真菩萨。次不发大心无由起行。故善财先陈已发方问行门。论中亦先问示二觉。次令发三心。后方修五行。今本起因即初二也。至文当示。文中四。一申请。二赞许。三伫听。四正说。此四段下十皆同。初中三。初进问威仪。次正陈辞句。后三展虔诚。下十初段皆有此三。今初进问威仪

于是 指住之辞

文殊师利菩萨 名义已如上释。次下皆咨求法要恭敬之仪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与一切凡圣同住平等法会。从法空之体起悲济之用

顶礼佛足 以己最尊之顶。礼佛最卑之足敬之至也。敬是意业。意业无状故。以身囗表之。经标白言及下叹大悲。即囗业矣

右绕 随顺义也。表顺觉性

三匝 显佛一体三宝三身三德。表自愿灭三道等。诸有三数表义例知

长跪 安危不易

叉手 信解合体心境交参

而白佛言 上皆经家缀缉。次下即菩萨正陈辞句。文三。一问本起之心

大悲 咨求法要本为众生。故偏举大悲之德。六波罗蜜经云。云何大悲能除重担示胜义故。成就有情住法性故

世尊 第十号也。具上九号为世所尊

愿为此会 平等法会

诸来法众 皆称法性故

说于 指下所请宣说之法

如来本起 佛昔根本所起最初之法

清净 圆照本体元无烦恼

因地 因行所依之心地也。上文云。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法行 称真法之行。大集经说。若有比丘读诵如来十二部经。乐为四众敷扬广说思惟其义。是名乐读乃至是名思惟。不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观身心。乃至境界都息。永离烦恼其心寂静我则说之名为法行。然菩萨所请说者。意云。夫求果者必观于因。因若非真果还是妄。如造真金佛像。先须辩得真金。成像之时体无增减故。请说本起因地。为万行所依也。下文佛答。照圆净觉本无无明等。为因体也。即前第一重了悟觉性。二问发心离病

及说 及有二义。一简前义。显是二问。二合集义非但请说因地。亦及请说发心

菩萨于大乘中 大乘之体是本始觉。今请于觉悟心中说发心

发清净心 即前第二发菩提心也。直心正念真如故清净矣。故偈中直云。菩提心也。华严云。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根。魔所摄持。既为所摄。即过患众多。故请发心因缘令得永离。且中间忘失善根。犹彼摄持况都未发心诸行。岂离彼业

远离诸病 一发之后永无忘失。无忘失故魔惑不娆。下佛答。有无俱离觉照亦泯。能所绝等即离诸病。此乃不发一切心。名真发清净心也。三明远被当来

能使未来末世众生 佛灭度后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万年。末法即为末世。去圣遥远深可悬忧。故显益中偏垂结指。又初标此会。后结当来。影略而言。现未俱益。金刚三昧经中解脱菩萨。亦为末劫五浊众生。请宣一味决定真实令等同解脱

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谓末法中正解难得。其有或恣心五欲。或宗习异道。或执滞二乘者。置之言外。总有发意唯求大乘。若不闻此法门亦堕邪见。离本心外别有所求。见妄见真并为邪见。后三展虔诚

作是语已 正语而礼非仪也

五体 四支及头

投地 不唯拜手而已

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若唯一度未展虔诚。若过于三礼烦则乱。故三周终始。显示真心。佛虽已知垂范应尔。二赞许

尔时 文殊礼毕之时

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 先赞后许

善哉善哉 智论释云。再言之者善之至也。大乘了义理合宣扬。针芥未投且默斯要。既当嘉会根熟咸臻。将演妙门必资发问。今之所请实谓起予。利乐寔多。再言叹善

善(顺理)男子(刚断)汝等 等诸菩萨虽一人之言言众人之意也

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 此下乃至不堕邪见。牒所问辞正述善之所以

得正 非住于法

住 安心觉海永息攀缘

持 任持万行无漏无失

不堕邪见 释成正字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许也。诫令审谛勿杂余缘。无以生灭心行听实相法。智论偈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三伫听

时 佛赞许时

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既蒙许说愿乐欲闻。洁已虚心收视反听而寂默也。赞许伫听之文。下十一段皆同此释四正说下十段文皆有其二。初长行后偈讽。今初分四。一标示真宗。二推穷妄宰。三释成因地。四结牒问辞。一中又二初明本有觉心。后明悟则成佛。初中又二。一示本体

善男子。无上法王 佛也。于法自在更无有上。然虽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圆觉。且尘经未出宝藏犹薶。既不自知宛受贫苦。唯佛全得其用故。但标大觉有之

有大 当体无边

陀罗尼 此云总持。谓圆觉体中有尘沙德用。从本已来持之不失故。然总持有三。谓多字一字无字。今即无字也。故大宝积经陀罗尼品云。如来之智摄诸善巧。所有宣说无不清净。无有少法所得。皆归于空。乃至此是诸菩萨等入陀罗尼门。若据智论即云。陀邻尼梵音小异尔论自翻为能持。亦云能遮。谓种种善法持令不失。恶不善心遮令不生。既言持善遮恶即是万行之本故。此标之矣

门 出入义也。出者一切染净诸法皆从中出故。次文云。流出一切等。下说生幻化无明等。入者若了悟圆觉体用。则百千万法悉皆悟入。故下文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乃至遍满等。是知欲了万法。须从圆觉中入。又从本起末为出。摄末归本为入。又迷之则出。悟之则入。有出入义故名为门。此中门者是根本义。不同世法门浅室深故。宝积经连前次云。由是门故出生广大差别觉慧。此则无门之门。门清净故。形相门者。则为非门。所言门者。犹如虚空。一切诸法依于虚空而有生灭。又荷泽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皆说根本矣

名为圆觉 上但述义相。今则正指法体也。已如题中所释。二彰德用

流出 非别有。法从中流出于外。但依觉性显示诸门。功德无有穷尽。应用无有疲厌。名为流出。故论云。若心有动则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尔

一切(总标)清净 简诸有漏有漏之法皆真理故。性本无故

真如 圆觉自性本无伪妄变异。即是真如。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又真者体非伪妄。如者性无改异。伪是诈伪。鋀如真金。妄是虚妄。影如本质。异就横说。多物同时而各殊改。约竖论一体先后而变易。今皆离此故曰真如。谓此实体于未来常如过去。于色中常如受中。真实相如非为妄似。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乃至竟无变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云。真如用者。诸佛因地摄化众生不取相者。以如实知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尽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

菩提 此翻云觉。义见题中。始本不二无法不知。本无无明故云觉也。二三四智及发心伏心明心。出到无上五种菩提。皆此摄也。因圆果满无不由之。业用无边不可具载

涅槃 此方正名寂灭。取其义类乃有多名。总以义翻称为圆寂。谓觉性既圆无法不寂。本无生死。具足三德。翻三杂染等。故二三四种亦皆此摄。故彼经云。能建大义。又华严云。不为菩萨示现涅槃。欲令常见佛圆满故。但为令众生生欣乐恋慕故。现出现没。佛日常现净心器中。心浊器破则不得见

及 简因果义别也。又非但流出理果亦及因也

波罗 此云彼岸

密 具云蜜多。此翻云到。若回文顺此方俗。应云到彼岸也。谓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然一切众生即寂灭相不复更灭。但以迷倒妄见生死名为此岸。若悟生死本来空寂名到彼岸。且约对翻六蔽略有六种。谓性无悭贪。毁禁。嗔恚。懈怠。动乱愚痴。顺本性故。修行施戒忍进定慧。既称性而修。即皆到彼岸菩提资粮论中慧为初者。由慧成五。五助慧故。故彼论云。既为菩萨母。亦为诸佛母。般若波罗蜜。是觉初资粮。施戒忍进定。及此五之余。皆由智度故。波罗蜜所摄。起信摄为五者。止观相由定慧相。即故唯识。开为十者。助治十障证十真如故。若总翻诸染即八万四千。义如下释

教授菩萨 显上所流真如等法之业用也。菩萨是所。教真如等是能。教故谓真如是理次二是。果波罗蜜是因理实因果是可轨故。谓约其情执即似都无情。既本空此非新得。顿悟理者。依之修行能生物解。名为教授故。论云。顺本性故修行檀等。涅槃亦说诸佛师法。后明悟则成佛。上且标宗未为酬问。今显悟之成佛方名本起之因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 牒其所问

皆依 无佛不尔

圆照 即能照也。离于偏局

清净觉相 即所照也。寂寥虚廓了无情尘亦可照。体清净是觉之相。非关能所。但以初悟能所未忘故云相也。此正同善财初遇文殊。表信智见其身相。后见文殊。表证智不见身相

永断无明 本觉既显无明本无。毕竟不生名为永断

方成佛道 尘沙诸佛以此为因。第二推穷妄宰文二。先示其相。后显本空智。论云。佛有二种说法。先分别诸法。后说毕竟空。正是此也。初中三。谓征释结。今初征

云何无明 征释此者。有其二意。一由前云永断无明。恐谓定有可断欲待断尽方成佛道故。今征释显其本空。二谓此无明是八万尘劳之根。十二因缘以首。河沙烦恼由此而生。尘劫轮回以之不绝。非想定后还作狸身。无为坑中犹名病行。今欲明清净觉性。欲示圆顿妙门。不先推破无明。所作尽扶颠倒。故决真心本有。便推妄性元无依此。了悟分明始得名为因地。二释言无明者。无他智明故。谓虽有本觉之明。而无始觉照了。始觉从缘始显。对本故名为他。论名不觉。但文异尔。亦名为迷。亦名颠倒。论云。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等者。明迷自也。此云妄认四大等者。明认他也。然迷自必认他。认他必迷自。二文互举。其业用者。论说能生三细。此云。由此故有轮转生死。然一切有漏之法。无不是此任持。无不是此发起。故论又云。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无明而得住持。此下文云。身心等相皆是无明。文中三。一案定其非。二正释其相。三出其过患。今财案定其非。但云颠倒未显其相

善男子。一切众生 除了圆觉性者。其余悉该

从无始来 未曾悟故

种种 如下所明

颠 心识狂乱

倒 背觉合尘倒有所执。颠但荒狂由颠故倒。如由迷自故认他也

犹如迷人四方易处 如人乍至川原。或入聚落。忽然心惑以东为西。既一方迷余三俱转。故云易处。然正迷之时方亦不转。勿然醒悟还是旧方。反推此迷了无踪迹。无本来处。无今去处。二正释其相者。即迷自法身真智。认他四大缘念是无明之相也。故肇公云。法身隐于形壳之中。真智隐于缘虑之内文二。一法

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认为我也。然四大从缘假和合有。无我无主。毕竟是空离我我所。又如下文。皮肉筋骨皆归于地等。然凡夫种种造业长劫轮回只由迷自法身执此四大为我

同类推荐
  • 费隐禅师语录

    费隐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真经集义大旨

    道德真经集义大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坏相金刚陀罗尼经

    佛说坏相金刚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伯亭大师传记总帙

    伯亭大师传记总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像法决疑经

    像法决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红棺葬

    红棺葬

    村里就他哥俩姓宋。想不到孤单单一姓,却挺有风头。弟弟当了队长,基本上管住了全村。哥哥是个死皮,论胡说八道,不要脸面,也是全村一号。村人记得,宋家弟弟是先来的,穷得没样子,脸皮薄得讨不下饭,伸手要口水喝,也得流满脸泪,问他句话,就大哭一场,边哭边叙叨。外地口音,说的啥,大半不懂,哭得太凶,就昏死过去,还得掐人中,赶紧往庙院里抬。他怀里有封介绍信,是林县墨池公社宋庄大队开的,除证明他姓甚名谁,还证明他是贫下中农,只因遭灾,离乡外出。有这就好办,大队收留了他。他叫福彦,二十五六,识字,很上进。让干啥就干啥,办了几件难事,上下都觉得公道。
  • 可遂凌云志

    可遂凌云志

    每个人都有个不安分的梦想,但是囿于现实的牢笼。
  • 我家甩不掉的小宠物成魔君了

    我家甩不掉的小宠物成魔君了

    她是现今为数不多的古术修仙家族的天才少女。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天朝赫赫有名的岳家嫡女,是整个天朝众人皆知的不祥之人。眼看着一个两个不将她放在眼里,一心想要欺她,虐她的人。她抖抖手,踢踢腿。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没愁也没怨的,门在那里,好走,不送。前身的仇,她还未报呢!既然一群渣渣都送上门来了,那也怨不得她了。正好教教这些人,怎么做人。在姐面前谈古武?姐教你们什么才是武。在姐面前玩儿不入流的道术,姐伸手一翻,送你去远游。傻子?废材?正好,将你们都整成傻子废材才行。某女玩儿得不亦乐乎,一旁有人递来一面小破旗子。“干嘛?”“夫人别累着了手,用这个。”“谁要你的小破旗子,起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任务系统之九尾

    任务系统之九尾

    刚刚得到系统就穿越了,咦好奇怪你们怎么这么小?纳尼我是九尾?额。嗨水门,你好啊。喂喂我刚来你就要封印我?啊♂,系统救我,我不要被封印啊。
  • 蝴蝶仙界传奇之妖王和小王子

    蝴蝶仙界传奇之妖王和小王子

    白蝶小仙子在做刺绣的时候无意中释放了一只蓝色的鸟儿,那只蓝色的鸟儿居然是妖精森林的妖王伊凡。人见人怕的黑影魔王要统治妖精森林,白蝶和伊凡能打败邪恶的黑影魔王吗?白蝶不幸被饲养有奇怪鸟的咕咕大师掳走,在那里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快来和小仙子们一起飞到蝴蝶仙界里冒险,同乖巧的白蝶小仙子一起变得更加勇敢、善良吧!
  • 孤版苏小妹

    孤版苏小妹

    宋哲宗元符元年(戊寅,1098年),横州团练所里新来了一个编管人员,年纪约摸四十七八,因为讲的北方话,没几个能听懂,故而人们都私下称他为“老佬”。(这种民俗,910年后的今天也还稀稀落落地存在着。)但在当面的场合,人们都叫他秦七或秦哥。在城西高岭弄了间“浮槎馆”,孤零零地打发日子。这个“编管”制度,是当时对犯了错误而罪不至于砍头或监禁的官员的一种惩处,俗称“充军”。虽然不一定要提枪上马干苦力,也算是让你尝点苦头,知道世事艰难而变得老实一点。类似后来的“管制”。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九世一梦

    九世一梦

    耽美文,放心入坑。替你修复身躯!替你召回魂魄!替你蛮下禁法!替你踏遍山河!因一场意外,云知安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又遇到了人生的莫逆之交,两人联手探索万年前的真相,掀起早已被隐藏的秘密。轮回九世,生死相依,却道原是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