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4500000110

第110章 哀公(起十一年,尽十四年)(1)

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

夏,陈袁颇出奔郑。

颇,破多反。

五月,公会吴伐齐。

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

艾,五盖反。齐师败绩,获齐国书。战不言伐,举伐者,鲁与伐而不与战。不从内与伐,使吴为主者,吴主会,故不与夷狄主中国也。言获者,能结日偏战,少进也。

与伐,音预,下“不与伐”同。.

[疏]“获齐国书”。

解云:宣二年春“获宋华元”之下,何氏云“复出宋者,非独恶华元,明耻辱及宋国”。然则今此复出齐者,亦然,但省文从可知,故不注。

注“战不”至“与战”。

解云:战不言伐者,庄十年传文。而此举伐者,当尔之时,鲁但与其伐而不与其战,故得两举之矣。

注“不从”至“国也”。

解云:成二年“六月,癸酉,季孙行父”云云,“会晋郤克”云云,“及齐侯战于鞍,齐师败绩”,注云“大夫敌君不贬者,随从王者大夫,得敌诸侯也”。然则郤克之徒得敌齐侯者,正以鲁人与在,随从王者大夫,是以得序于上而王齐侯,今亦云鲁公与伐,而不使吴为主,序齐下者,正以吴是时为主会,若其与之,而序于齐上,即是夷狄之主中国,是以退之矣。若然,案宣十二年,“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林父序于楚子之上,亦应是不与夷狄之主中国。而注云“不与晋而反与楚子为君臣之礼,以恶晋”者,正以楚庄王称子,据彼君文成矣。有王伯之事,虽以臣及君,不嫌晋直。今吴称国,君文不成,而序国书之下,宁得类乎?

注“言获”至“进也”。

解云:庄十年秋,“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传云“曷为不言其获,不与夷狄之获中国也”;又昭二十三年秋,“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获陈夏齧”,传云“不与夷狄之主中国,则其言获陈夏齧何?吴少进也”,注云“能结日偏战,行少进,故从中国辞治之”,今经亦然,故以言此。

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

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

卫世叔齐出奔宋。

十有二年,春,用田赋。何以书?据当赋税,为何书。

为何,于伪反,下“为同宗”同。讥,何讥尔?讥始用田赋也。田,谓一井之田。赋者,敛取其财物也。言用田赋者,若今汉家敛民钱,以田为率矣。不言井者,城郭里若亦有井,嫌悉赋之。礼,税民公田,不过什一,军赋十井不过一乘。哀公外慕彊吴,空尽国储,故复用田赋,过什一。

为率,音律,又音类。乘,绳证反。复,扶又反。

[疏]注“田,谓一井之田”。

解云:知如此者,正以《家语·政论》篇云“季康子欲以一井田出赋法焉”,又《鲁语下》篇云“孔子谓冉求曰:田一井,出稯禾秉刍,缶米不是过也”。案彼二文,皆论此经用田赋之事,而言一井,故知然也。

注“不言井”至“赋之”。

解云:凡言田者,指垦土之处,言井者,但是方里之名。若言用井赋,则嫌城郭里巷之内,但有一井之处,悉皆赋之,故云不言井者,城郭里巷亦有井,嫌悉赋之。

注“礼税”至“什一”。

解云:即宣十五年传云“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是也。云“军赋十井不过一乘者,何氏以为公侯方百里,案诸典籍,每有千乘之义,若不十井为一乘,则不合,郑氏云“公侯方百里,井十则赋出革车一乘”者,义亦通于此。云哀公外慕彊吴者,即上十年春,“公会吴伐齐”;十一年夏,“公会吴伐齐”;此年夏“公会吴于橐皋”之属是也。云故复用田赋,过什一者,对常赋以为复矣。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孟子者何?据鲁大夫无孟子。

[疏]“孟子者何”。

解云:欲言鲁女,不言孟姬;欲言夫人,经不书葬,故执不知问。

昭公之夫人也。其称孟子何?据不称夫人某氏。

[疏]注“据不”至“某氏”。

解云:即隐二年冬,“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之属是也。

讳娶同姓,盖吴女也。礼,不娶同姓,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为同宗共祖,乱人伦,与禽兽无别。昭公既娶,讳而谓之吴孟子。《春秋》不系吴者,礼,妇人系姓不系国,虽不讳,犹不系国也。不称夫人不言薨,不书葬者,深讳之。

[疏]“盖吴女也”。

解云:公羊子不受于师,故疑之。

注“礼不”至“无别”。

解云:上《曲礼》云“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郑氏注云“为其近禽兽也。妾贱,或时非媵,取之於贱者,世无本系者”是也。云为同宗共祖,乱人伦,与禽兽无别者,欲取《曲礼上》云“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欲人以有礼,知自别於禽兽之文乎”。

注“昭公”至“孟子”。

解云:昭十年注云“去冬者,盖昭公娶吴孟子之年,故贬之”。然则此言昭公既娶者,谓从昭十年以来也,而讳之吴孟子者,即《论语》云“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坊记》云“《鲁春秋》犹去夫人之姓曰吴,其死曰孟子卒”是也。

注“春秋”至“国也”。

解云:言妇人系姓不系国者,即隐元年“仲子”下,注云“仲字子姓,妇人以姓配字,不忘本也,因示不適同姓也”;二年“夫人子氏”之下,注云“子者,姓也。夫人以姓配号,义与仲子同”是。言昭公之时,讳之不谓之吴姬,谓之吴孟子,而《春秋》直谓之孟子,不系吴者,正以妇人不系国故也。言虽不讳,犹不系国者,正以文姜、穆姜之属,亦不系国言之故也。

注“不称”至“讳之”。解云:若言夫人,又若言薨,当言夫人姬氏薨;若葬,当言葬我小君昭姬,皆为大恶,大恶不可言,故曰深讳之也。而云孟子卒者,若言宋之长女,为鲁侯之妾而卒之,犹如定十五年秋“姒氏卒”之类。

公会吴于橐皋。

橐,章夜反,一音讬。

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运。

运,《左氏》作“郧”。

宋向巢帅师伐郑。

冬,十有二月,<虫衆>。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虫衆>者,与阴杀俱藏。周十二月,夏之十月,不当见,故为异。比年再<虫衆>者,天不能杀,地不能埋,自是之后,天下大乱,莫能相禁,宋国以亡,齐并於陈氏,晋分为六卿。

<虫衆>,音终,本亦作“螽”,注同。见,贤遍反。

[疏]注“比年再螽”。

解云:即下十三年冬十二月螽是也。

注“宋国”至“六卿”。

解云:皆在春秋后。考诸旧本,宋是“宗”字,然则宗国犹大国。言天不能杀,地不能埋,天下大乱,莫能相禁,是其纪纲之国,灭亡之象,是故齐并于陈氏,晋分为六卿。若作“宋”字,何氏更有所见。《春秋说》云“陈氏篡齐三年,千人合葬,故螽蟲冬踊者,是其螽为齐亡之一隅也”。案《左氏》及《史记》,皆云晋亡分为魏、赵、韩,今云晋分为六卿者,盖其初时,晋君失政,六卿用事,不妨其下灭时但三家分之矣。

十有三年,春,郑轩达帅师取宋师于嵒。其言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诈反也。前宋行诈取郑师,今郑复行诈取之,苟相报偿,不以君子正道,故传言诈反。反,犹报也。

嵒,五咸反,一音鱼及反。易,以豉反,下同。郑复,扶又反,秋以下注同。偿,时亮反。

[疏]“其言取之何”。解云:上九年注云“据诈战言败也,故此省文,不复言之也”。

注“前宋”至“郑师”。

解云:即上九年春,“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传云“其言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诈之也”是也。

夏,许男戌卒。比陈、蔡不当复卒,故卒葬略。

男戌,本亦作“成”。

[疏]注“比陈”至“葬略”。

解云:昭八年冬“楚师灭陈”,十一年“楚师灭蔡”,至十三年秋“蔡侯庐归于蔡。陈侯吴归于陈”,二十年冬“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庐卒”,二十一年“春,王三月,葬蔡平公”;定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夏“六月,葬陈惠公”,定六年“郑游速灭许,以许男斯归”;今年“夏,许男戌卒”,秋“葬许元公”。然则陈、蔡之灭,非吴、庐之罪,及其存时,乃为大国所复,但以不受封於天子,故书君以见之,仍以前君死位,非其自复,其国合存,故许录其卒葬也。而许男斯者,为郑所灭,不能死位,许国合绝,不足存之,而戌自复,罪恶深矣。若比之陈、蔡,不当合录,而录之者,正欲见其前君不死位,后君自复之恶深,是以书其卒葬,而去其日月以见矣,故曰此陈、蔡不当复卒,故卒葬略之也。

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吴何以称子?据救陈称国。

[疏]注“据救陈称国”。

解云:十年冬,“吴救陈”是也。

吴主会也。以言及也。时吴彊而无道,败齐临菑,乘胜大会中国。齐、晋前驱,鲁、卫骖乘,滕、薛侠毂而趋,以诸夏之众,冠带之国,反背天子而事夷狄,耻甚不可忍言,故深为讳辞,使若吴大以礼义会天下诸侯,以尊事天子,故进称子。

背,音佩。

[疏]注“以言”至“而趋”。

解云:以经言及吴,即知吴主会,何者,正及者汲汲之辞,即僖五年夏,“公及齐侯、宋公”以下,“会王世子于首戴”,注云“言及者,因其文可得见汲汲也”。然则彼云及齐侯,齐侯主会,则知此言及吴子,吴子主会明矣,故云以言及也。云时吴强而无道,败齐临菑,乘胜大会中国者,即上十一年“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者,是败齐师于临菑之事。正以吴为夷狄,数伐中国而败之,故谓之无道。菑字然有作“晋”字,若作“晋”字,以黄池为近晋,晋人畏而会之,故曰临晋。云齐、晋前驱,鲁、卫骖乘,滕、薛侠毂而趋者,《春秋说》文也。以下传及注云,则天下尽会,而《春秋说》特举此六国,时为之役,故遍举之,或言不尽意故也。

注“以诸”至“称子”。

解云:诸夏众强,不复如礼,反弃君父而事夷狄,耻辱之甚,不忍言,故深为讳,进吴称子矣。而言冠带之国者,正以夷狄之人,不知冠带故也,是以《穀梁传》云“吴王夫差曰‘好冠来’,孔子曰‘大矣哉,夫差未能言冠而欲冠也’”,范氏云“不知冠有等差,唯欲好冠”是也。

吴主会,则曷为先言晋侯?据申之会,楚子主会序上。

[疏]注“据申”至“序上”。

解云:即昭四年“夏,楚子、蔡侯”以下“会于申”是。

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明其实自以夷狄之彊会诸侯尔,不行礼义,故序晋於上。其言及吴子何?据锺离之会殊会吴,不言及。僖五年公及齐侯,齐侯主会益明矣。

[疏]注“据锺”至“言及”。

解云:即成十五年冬,“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高无咎”以下,“会吴于锺离”是也。

注“僖五”至“明矣”。

解云:即僖五年“公及齐侯、宋公”以下,“会王世子于首戴”。然则案如彼经,书公及齐侯,齐侯主会,此云及吴,则是吴子主会益明矣,何言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乎?是以据而难之。

会两伯之辞也。晋序上者,主会文也。吴言及者,亦人往为主之文也。方不与夷狄主中国,而又事实当见,不可醇夺,故张两伯辞。先晋,言及吴子,使若晋主会为伯,吴亦主会为伯,半抑半起,以夺见其事也。语在下。

当见,贤遍反,年内皆同。

[疏]注“吴言”至“文也”。

解云:凡言及者,汲汲之辞。今言及吴子,则似吴子先在是,天下之人,慕而往事之然,故曰人往为主之文。

注“半抑”至“在下”。

解云:序晋于上,是其抑之。言及吴子,起其为伯也,故曰半抑半起矣。序晋于上,是其夺,言及吴子,亦见其为伯之事,故曰夺见其事。

不与夷狄之主中国,则曷为以会两伯之辞言之?据伯主人。

[疏]注“据伯主人”。

解云:谓为伯者,主领会上之人矣。

重吴也。其实重在吴,故言及。举晋者,讳而不盈。

[疏]注“其实”至“不盈”。

解云:谓其实处权重在于吴,故言及吴子,作汲汲之文矣。经言公会晋侯,是其讳为吴所主也。晋侯之下,即言及吴子,是其不盈满其讳文也,何者?晋是大国而汲汲子吴,还是吴为会主之义也。僖二十三年夏,“宋公慈父卒”,传云“何以不书葬?盈乎讳也”,注云“盈,满也,相接足之辞也”。然则此言讳而不盈者,意欲取彼传文矣。

曷为重吴?据常殊吴。

[疏]注“据常殊吴”。解云:即成十五年冬,“叔孙侨如会晋士燮”以下,“会吴于锺离”;襄十年“春,公会晋侯”以下,“会吴于相”之属是也。

吴在是,则天下诸侯莫敢不至也。以晋大国,尚犹汲汲於吴,则知诸侯莫敢不至也。不书诸侯者,为微辞,使若天下尽会之,而鲁侯蒙俗会之者,恶愈也。齐桓兼举远明近,此但举大者,非尊天子,故不得褒也。主书者,恶诸侯君事夷狄。

恶诸,乌路反。

[疏]注“不书”至“恶愈”。

解云:若欲实而言之,天下诸侯宁可悉至,但欲见其重在吴偏至之辞而巳。其历言某侯某侯,则实不至者不可空言,是以举其最大之国,作天下尽会之义矣。

注“齐桓”至“褒也”。

解云:僖二年“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贯,传云“江人、黄人者何?远国之辞也。远国至矣,则中国曷为独齐、宋至尔?大国言齐、宋,远国言江、黄,则以其馀为莫敢不至也”。然则齐桓之时,非独举大以明小,亦兼举远以明近。今此但举晋者,非尊天子,不得褒为远夷皆至之辞,则传云“天下诸侯莫敢不至”者,据九州之内言之,亦得谓之天下矣。

注“主书”至“夷狄”。

解云:《春秋》见义,非唯一种,一则见吴之强暴,一则见晋之衰微,但主书之情,本恶诸侯君事夷狄,馀者兼见之矣。

楚公子申帅师伐陈。

於越入吴。

同类推荐
  • 规箴

    规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法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噶玛兰厅志

    噶玛兰厅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余编

    绝余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傲世凌霄

    傲世凌霄

    九玄天有九天,近神天(传说中最近神的地方,居住着神陨一族,曾未现世),乾坤天,上接九霄,下抵黄泉,地大物博。这个故事就是从乾坤天开始的。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 鬼推星

    鬼推星

    我是一名开店卖鬼的鬼店主,无意之中,我放走了一只胎灵和六只小鬼,从那以后,我就被四爷爷带进了五斗米门下,做了一名神秘的招魂师——我经历的那些事情,是你一辈子都没有遇见过的——四爷爷告诉我,人死如灯灭,魂来鬼推星,白天莫过坟,夜路莫问人……这四句话之中,原来隐藏了太多太多的秘密……百鬼夜行,推星测命,运河藏魂,九钉锁龙,三条白线借鸿运,招魂师,渡鬼人,赶尸匠,蛊毒客,千年秘术一朝闻……我是九河下梢的招魂师,我是八百里大运河的捞尸人——
  •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以诗为食粮果腹,以诗为空气呼吸,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最后以诗殒命,以诗殉葬。作者以文字传递一种温柔的、唯美的、无际涯的细微知觉。深信:每个人内心的曲折宛转,如若不断,终会触及那些遥远的相同的灵魂深处。
  • 剑和远方

    剑和远方

    有人问我为什么去冒险,我说是因为对自由的向往和冒险的热爱。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才知道都是瞎扯。离开,仅仅只是因为骗不了自己,一路的旅行,最容易麻痹心灵,忘却过去。也许当我年老的时候,会再回到那个地方,写一本小说,好好讲一讲自己的故事。
  • 溯本源

    溯本源

    有些鱼,不远万里洄游去寻找出生地;有些人,终其一生去寻找生命的本源;而我,从再次睁眼开始去寻找我是谁;溯源溯源,追溯本源;所谓溯源,不过为了再次找回自己是谁……
  • 变成天使以后

    变成天使以后

    见义勇为有错么?天使谁见过?我没见过没关系的!因为意外,我竟成了天使!本来不想变,非要让我变。变吧。变吧、你们会后悔的。天使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变成天使以后的日子会是怎样的呢?我和你一起成长,一同期待!
  • 夏季营养食谱

    夏季营养食谱

    《夏季营养食谱》根据夏季的特点,精选了九十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夏季营养食谱》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夏季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古玄地之我是主角

    古玄地之我是主角

    盘古破出混沌开天辟地,龙神身化九条龙脉撑起天地,遂有九州传说。九州,从未消失,只是我们被遗弃了······
  • 嫡妻狠彪悍

    嫡妻狠彪悍

    传闻她嚣张跋扈,目下无尘,动辄打骂下人,顶撞长辈,恶名在外。一朝身死,众人大呼:苍天有眼!!!********************************************她,外表温婉娴雅,乖巧柔顺,一张传统古典美人脸欺骗了广大群众!其实,嚣张彪悍,欺软怕硬,打架斗殴,欺负弱小,自认为是最坏的人,立志日行一恶。一朝穿越,却被困棺材内,拍手暗骂:真她娘的憋屈!********************************************打骂下人乃人教唆!顶撞长辈乃人挑拨!恶名在外乃人散播!穆静颜冲冠一怒为名声,立志做那虚伪做作,假意温婉贤良的好女子!可是,为了那一笔父母遗留给自己的丰厚财产,叔叔婶婶,堂哥堂弟堂妹,尼玛连下人都处处算计逼迫!穆静颜奋起反抗,立志翻身农奴把歌唱!却不想还是被人阴了一把,要嫁个横行霸道,蛮横无理,嚣张强势的他!********************************************片段一:某女装淑女装的手痒痒,一个不忍收拾了前来找茬的炮灰,转身便看到众人一副见鬼的表情,某女万分后悔的扶额:她好不容易挣得淑女形象,没有了啊啊啊——某男却看着某女彪悍的模样两眼放光,嚣张强势道:“颜儿嚣张彪悍!本世子蛮横无理!天作之合,绝配也——”众人风中凌乱——****************************************************************************************此文系伪种田风,女主嚣张彪悍,男主腹黑强势,身心唯一。牛正在努力中,如有不测,请亲见谅!&amp;#10084;——◇◆◇◆◇◆◇◆◇◆◇——&amp;#10084;推荐牛的完结种田文:《重生嫡女为王》:女扮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