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6000000005

第5章 寒光铡刀舞,头名武秀才;象珍卜江湖,初识安清道(1)

白驹过隙总匆匆,弹指挥间亦芸芸。

习武14年的张仁奎已经长成了铁塔般的真汉子。他非但尽得沈然清的真传,在拳法上精益求精,还独创了一套刀法,使的正是自己从小用熟了的铡草刀。也因为他这一手好铡刀,乡邻们送了张仁奎一个外号“张大铡刀”。

这一天,张仁奎正在院里练刀,只见一片寒光凛凛、刀花缠旋,刃刃贴身,并不砍出,招招着紧,难辨虚实。张仁奎看似身法未动,实则已过了二十几招,脚下腾挪,还没出一丈方圆。

“缠头裹脑”正是刀法中最常见、最基本、最重要的刀花,可以说这是其他所有刀法招式的基础。练习“缠头裹脑”要点就在于贴着身子而转,练到畅快淋漓时,看上去的确有“水泼不进”的感觉。俗语有所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练刀时尤其要注意刀随人走,刀围身转,这样才能发挥出威力。用刀者,只使手臂的力量远远不够,如果遇到行家重手,只靠手臂力量的人必然会脱手。无论刀剑还是其他兵器,都可以看作是人手臂的延长,说白了,刀法与拳术道理相通,而张仁奎练刀,恰好是在拳法有了相当深厚的根基之后。如今的张仁奎,再不是空有一身蛮力的山村野小子,而是既参拳理,又悟刀法的武术高手了。

眼下让张仁奎挂心的事只有一桩,那就是滕县今年开考的武秀才考试。

时年是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当时的武举考试连考三天,即分为三场,两场外试,一场内试。第一、第二场考“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也就是比武竞技;第三场考策论武经,称“内场”,也就是笔试考文,当时叫“程文”,有点像现在的体育特长生文化课考试。

内场考试对大多数武人来说,比外场考试更难应付,所以考试办法不得不多次变动。最开始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议论文。顺治时,定为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康熙年间,改为策一篇、论二篇。策的题目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出,考试难度有所降低。乾隆时,又改为策一题、论一题,题目都选自《武经七书》(即《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靖问对》)。到嘉庆年间,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论大部分人都不合格,而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又往往败于内场,干脆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

这样一再迁就,使内场考试的水平越来越低,最后差不多只是一种形式的存在了。

著名学者赵翼记述过一段武考的故事,讲他批阅武举考试的文化课卷子,错别字多得令人无语,特别是很多人都把“一旦”写成“亘”一个字,把“丕”字又写成“不一”两个字。原来考生们文化水平不高,考试都带着小抄,夹带东西,字写得密,所以考生连一个字还是两个字都分不清楚,抄都抄不正确。

张仁奎幼年读过三年私塾,人在儿时学到的知识总是特别难忘。加上这些天为了准备考试,张仁奎早就把《武经七书》倒背如流,文化课考试倒是一点不用他文化水平不高的爹娘和师父操心了。

所以现在,张仁奎的心思全用在武试上,他认认真真练着每一个基本的动作,丝毫不敢懈怠。

不过,张仁奎最担忧的,还是第一场考试。

转眼到了应试之日,张仁奎怀揣着爹娘和表叔的期望,独自一人来到滕县县城。考场外排队等待入场的考生一眼望不到边,张仁奎心里免不了犯了嘀咕:“听说报名考试的就有三百多人,不知道考上的能有几个?万一我……”张仁奎摇摇头,不敢再往下想。

考场上摈去闲杂人等,端坐在台上的是主考官刘把总和滕县姚县令,旁边还一个副考官正在摇头晃脑宣读考场纪律,声音抑扬顿挫就是听不清楚他在说些什么。

第一场考马上箭法,骑上马跑三圈,要求在马上射九支箭,射中三箭者才能参加第二场考试。

张仁奎最怕的便是比试射箭,特别是骑射,确切地说,他基本上没有练过骑射,他家穷,没有马,而师父家也没有马。射箭也练过,那只是站在地上射箭,顶多就一边跑一边射,这跑射与骑射也差不多,只是骑射比跑射还难。张仁奎力气大、拳法熟、刀法精,但他射箭的准头实在不怎么样。在家里练习的时候,也没有好弓箭,只借了张猎户的弓箭练过十几天,要说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射箭他更是没练过,沈地主说什么也舍不得让张仁奎这么魁梧的汉子骑他的牛,更别提马了。

前面已有50人考过,能过关的只有四分之一。

张仁奎越看越紧张,要是自己还没等到最擅长的后两场考试,就在射箭这关上被淘汰了,那回去可怎么向父母和师父交代?

张仁奎心里直打鼓,轮到他上场时,冷汗都冒出来了。终于还得硬着头皮上马。哪知一上马张仁奎反而没那么紧张了,怎么这高头骏马骑着比骑沈地主家的牛还稳当几分?

当下张仁奎连马镫都没踩,张仁奎瞄准好一会儿才射出一箭,第一箭倒是离靶只差一两分,第二箭干脆不知道偏到哪儿去了,九箭射下来恰巧只中了三箭。张仁奎也算有惊无险,通过了第一项考验。

但是,射箭考试还有一项,是马射“地球”,这是乾隆时增加的考试项目,俗称“拾帽子”,专为考查伏射能力。球在地上骨碌碌滚动,考生往往难以射中。这对第一次骑马,又是初学箭法的张仁奎来说,更是莫大的挑战。

张仁奎按照刚才的经验,估摸着球滚动的速度小心翼翼连射了四箭都没有中。心急之下庄稼人的横劲儿冲上来,满满地拉开了弓,稳稳地瞄准了球,只见一箭疾出,“地球”应声而破!

第二场考步射和技勇。

对于步射,张仁奎心里还是有点底数的,虽不能说是百发百中,却也是十拿九稳。这一关,张仁奎发挥并不太好,但这项考试只记成绩,不进行淘汰,他勉强过关。

终于等到张仁奎最擅长的最后一场武试了。

这一场考试的名目叫“技勇”。其中有些像现在运动会的举重抛铅球等田赛项目,成绩取决于人的力量大小和发力技巧,这一项又分为三小关。

第一关:拉硬弓测膂力。硬弓分成八力、十力、十二力三种型号,另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一般是备选的,很少有人拉。应试者自选弓的型号拉三次,拉成满月就算成功一次。

张仁奎就选了十二力的弓。不料想,弓一到手他就哑然失笑,不就是硬些的弓吗,把弓拉成满月形对力大无穷的张仁奎来说,真真比射箭好应付多了。

张仁奎定定神,以实力拉满三次十二号弓,自信心迅即又回来了。

第二关:舞大刀。大刀也分为120斤、100斤、80斤三种型号,试刀者应完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应试者自选刀号,只许一次完成。

这是张仁奎的最强项,他直接选了120斤的大刀,举重若轻、刀花翩飞,引起满场喝彩,顺利过了这一关。

第三关:拿石子。这相当于现代的举重,石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形,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石子也分为三种型号,头号300斤,二号250斤,三号200斤,考场还备有300斤以上的出号石子。

张仁奎明白,要想挽回射箭时落后的成绩,必须去举那350斤的出号石子,他干脆就选了出号。记成绩的小卒惊讶地看着他:“你可想好了。”张仁奎点点头,想横竖还不是一狠心一闭眼。

张仁奎先运了运气,搓了搓双手,深吸一口气,一举将那比他本人还重将近200斤的石子提至胸腹之间,接着他再借助腰腹力量,满脸涨得通红,目眦欲裂,翻露石子底部左右各一次,这名堂叫作“献印”。

整套动作做完,张仁奎还不放心,直等到小卒唱道:“出号石子,合格。”这才把硕大的石子放下,整个人几乎虚脱瘫软。

大口喘着气缓了好一会儿,张仁奎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这时只听见高台上传来三声清亮的铜锣响。

张仁奎明白,这是宣布今天的武秀才考试到此告一段落,明天再去县衙参加文化课考试。

此后倒是没什么悬念。滕县近年武风渐盛,武秀才文化课考试试场上根本没有人是张仁奎的对手。文武考试成绩相加,张仁奎得了一个响当当的“头名武秀才”。

张仁奎“头名武秀才”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张仁奎有了武秀才资格,就可以上省会考武举人,还可以开武馆收徒弟。

说起开武馆还有些困难。虽然张仁奎中了头名武秀才,但他家中一贫如洗,哪里开得起什么武馆呢?

一开始,在乡邻中有几个年轻人,听说张仁奎中了头名武秀才,艳羡不已,求着张仁奎教他们几招。张仁奎大展豪情义气,也没多想,也没图个什么报酬,只觉得这不过是举手之劳,乡里乡亲的,有愿意学的,教教又有何妨,尽心尽力耐心地教授武艺。久而久之,张仁奎的名望越来越大,叫他“张师傅”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张仁奎心里,始终惦着要给恩师张老秀才报仇,一刻也没忘记他剿灭山亭盗匪的誓言。可即便有这些徒弟,他终究还是势单力薄,如何与凶悍的土匪抗衡?

就在张仁奎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自称张象珍的读书人找上门来了。

这个张象珍是山东枣庄的一位教书先生,但他和张老秀才那样的酸腐儒生完全不同,张象珍更精通政史人文,特别对时事颇为关心,算是半个新派文人。为什么说他是“半个”新派?因为张象珍还学了一套卜卦占星的本事,单凭这个,在枣庄人人都对他恭恭敬敬,就连枣庄当地的黑道人物也得卖张象珍几分面子,称呼他“张大先生”。

张大先生来到张山湾,可不是为了观天象地理,而是专程来会一会头名武秀才张仁奎的。他来到张家,先跟张仁奎攀了同乡同宗之亲,又夸奖张仁奎武艺高超才德过人,将来必有作为。张仁奎打从娘胎里出来还没受过这么高规格的恭维,当下只觉得和张象珍十分投缘,大有相逢恨晚之感。

张象珍说:“不瞒兄台,小弟精研星相卜卦多年,观仁奎兄之面相气度,有劈峰斩浪之大将才,只不过……”

张仁奎说:“象珍兄但说无妨。”

同类推荐
  • 转战白山黑水的抗日英雄赵尚志

    转战白山黑水的抗日英雄赵尚志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纳兰容若词传

    纳兰容若词传

    本书分为“纳兰容若传记”和“纳兰容若词作赏析”两部分,分别讲述了纳兰容若的生平和传世之作,并以诗词中最动人的语句,揭示了他的凄美悲情的内心世界。书中收录的诗词均是对纳兰情感的真实写照,并附有注释、赏析等栏目,从多角度将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以及所蕴含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每一句都动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浸染华贵的悲哀,抒写优美的感伤。一尺华丽,三寸忧伤,拈一朵情花,呷一口墨香,在最美的诗词里邂逅纳兰容若。
  • 名人奇闻趣事

    名人奇闻趣事

    阿红编著的《名人奇闻趣事(彩绘典藏版)(精)》把众多名人从耀眼的光芒里请出来,展现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有趣甚至离奇的小故事。他们有的名垂青史,小时候却总是闹笑话;有的成就卓著,生活中却常遭遇尴尬;有的建功立业,叱咤风云,可又童心未泯……他们有大智慧,也不乏小计谋;他们庄重严谨,却有机智妙语世代流传;他们也有与众不同的小情趣、小爱好……这些奇闻趣事,宛如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能让我们领略有血有肉的名人本色,从中得到无限启迪。读本书之前,我们因为崇拜而敬畏他们;读完本书,我们会因为理解而热爱他们。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布鲁纳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布鲁纳

    本书介绍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从布鲁纳教育名篇入手,结合现实教育问题深入浅出,重在普及世界教育名著的基本思想,增强阅读者的教育理论基本修养。
  • 网游之复仇大刺客

    网游之复仇大刺客

    林萧带着残疾与复仇的火焰,回到了故城,且看他如何在网游中大展拳脚,并泯灭那些仇恨的。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数学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数学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限之修道与科技

    无限之修道与科技

    手握阴阳,身披战甲,以拯救诸天万界为己任!
  • 谍海谜局

    谍海谜局

    蒋经国密令:此事须对蒋“总统”绝对保密!……这场“戏”发生在1970年,是从台湾“情报局”收到一封信开始的。1970年3月10日,一个平平常常的星期二。上午九时半后,“情报局”机要科中尉科员杨玉艳,喝了一杯茶,翻阅了当天的早报,又和同事聊了一会家常,这才懒洋洋地开始工作。这位二十八岁的女科员的工作很简单:拆阅信函,分类登记,再提出简单得只有寥寥数字的处理意见就可以了。“情报局”的普通机要科,实际上等同于普通机关的信访部门,一般说来并无“机密”可言,而机密函件都是由特种机要科操办的,普通机要科根本沾不上边。
  • 金赤玄说

    金赤玄说

    预言爆出,天地将合一,天魔混灵-金赤玄女出世.在一个命运的棋盘上,有人误入棋子,有人为此牺牲,只为将玄女推入深渊…在爱恨情仇下,是执着还是妄念,等待你的揭晓…
  • 明水汤汤

    明水汤汤

    蒙元末期,元室残暴,天下百姓生灵涂炭,百姓纷纷揭竿而起,道家逢乱必出,扶危济世,纷纷下山,为民征讨胡虏,在这期间,亦也出现了三大高人及其四大神功,这三大高人,分别乃是那数百年来的第一武学宗师、武当派的开派掌门张三丰道长,五行门的创派始祖乾元道长,及那第三位高人天凝道长,而这四大神功,便也就是那太极拳、太极剑、五行神剑,及那相因阴阳神功。大明之水,浩浩汤汤的奔流了二百多年之后,辽东女真鞑虏渐兴,时常犯我大明边境,扰我大明边民,遥平城晋昌钱庄庄主南闽本欲将其二子南浔送至玄武峰,待其修得了那玄武武学后,以保境安民,报效朝廷。岂知,不意之间,这少年南浔竟却卷入到了那江湖纷争、国仇家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