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0600000011

第11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福田相品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般若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云何般若大甲胄轮。善男子。菩萨般若有二种相。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云何菩萨世间般若。谓诸菩萨唯依读诵书写听闻。为他演说三乘正法。欲求除灭一切众生无明黑暗。欲求发起一切众生大慧光明。谓于如来所说种种与声闻乘相应正法精勤读诵听闻书写为他演说劝正修行。或于如来所说种种与独觉乘相应正法精勤读诵听闻书写为他演说劝正修行。或于如来所说种种与无上乘相应正法精勤读诵听闻书写为他演说劝正修行。不求贤圣无漏道支不求圣道不求圣道所摄解脱不行寂静真实般若。常行有见有相般若。如是般若有取有著。是名菩萨世间般若。如是般若共诸声闻独觉乘等。此不名为大甲胄轮。亦不由此名为菩萨摩诃萨也及名一切声闻独觉真实福田。云何菩萨出世般若。谓诸菩萨精勤修习菩提道时。随力读诵听闻书写。为他演说三乘正法。而于其中依无所得方便而住。无所行动无所思惟无有根本。以如虚空心普寂灭心无增减慧无取著心无生灭心无退转心法平等心真如心实际心法界心无我心无分别心寂灭安忍离分别心。善巧安住无成坏地。善巧安住无住无著胜妙慧地。如是般若无取无著。是名菩萨出世般若大甲胄轮。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此般若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善巧方便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云何名为善巧方便大甲胄轮。善男子。菩萨善巧方便有二种相。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云何名为菩萨世间善巧方便。谓诸菩萨或为自利或为他利或为俱利。常怀彼此示现种种工巧伎术。为自及他得成熟故。承事供养诸佛世尊。或诸菩萨或诸独觉或诸声闻或母或父或诸病者或诸羸劣无依怙者。若见厄难临被害者。种种勤苦方便救济。以四摄事成熟有情。是诸菩萨自住大乘。于诸声闻及独觉乘非大乘器若诸声闻及独觉乘根未熟者。为说微妙甚深法教令其修学。或劝勤修诸圣静虑。或为开示最胜义谛劝令修行超四颠倒。觉悟四种无堕法性。或令趣入四无碍解。或复乃至劝令安住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有余无余道及道果。趣入巧智令其成熟。若诸有情贪求名称利养富贵。诸根躁扰善根未熟。劝令读诵诸阿笈摩及毗奈耶阿毗达磨。或劝读诵除佛所说顺解脱论令其成熟。若诸有情不乐布施。劝令惠舍种种珍财令其成熟。若诸有情暴恶不仁劝令修学四种梵住。若诸有情心多忿恚劝令修忍。若诸有情心多懈怠劝修精进。若诸有情心多散乱劝修静虑。若诸有情具足恶慧为说正法谓以记说教诫方便令其成熟。若诸有情不敬三宝具无依行劝受三归令敬三宝或劝受学近事律义。或劝受学近住律仪令其成熟。或劝修习种种工巧伎术业处令其成熟。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种种世间巧方便智过殑伽沙菩萨摩诃萨以是一切书论工巧伎术业处加行精进巧方便智。摧伏一切外道异学。如是名为菩萨世间善巧方便。此巧方便共诸声闻独觉乘等。亦作一切佛法依因。亦是善巧诸行依处。亦是善巧任运无思灭退堕法。又善男子。若诸菩萨不依明师不依善友。修行世间善巧方便。是诸菩萨愚于世间善巧方便向诸恶趣。不能随顺安住出世巧方便智。亦非一切真实福田。不能善巧知诸有情根行差别。以于善巧方便愚故。为诸声闻及独觉乘非大乘器及于大乘根未熟者。宣说大乘令其修学。又为大乘法器有情。宣说声闻独觉乘法。令修声闻独觉乘行。为独觉乘法器有情说声闻乘。令其修习声闻乘行。为声闻乘法器有情说生死法令其爱著。不为宣说厌生死法。又于善巧方便愚故。若诸有情乐行杀生。广说乃至执著邪见。为彼宣说甚深大乘。不为宣说生死流转死此生彼众苦果报。令其厌怖离诸恶法。又于善巧方便愚故。乃至若诸有情乐修净戒令修布施。若诸有情乐修安忍。劝舍安忍令修净戒。若诸有情乐修精进劝舍精进令修安忍。若诸有情乐修静虑劝舍静虑令修精进。若诸有情乐修般若劝舍般若令修静虑。如是菩萨愚于世间善巧方便。不能真实利乐有情。与诸有情为恶知识。此巧方便依有所得。有所执著。如是名为菩萨世间善巧方便。如是世间善巧方便。共诸声闻独觉乘等。此不名为大甲胄轮。亦不由此名为菩萨摩诃萨也及名一切声闻独觉真实福田。云何名为菩萨出世善巧方便。谓诸菩萨但为利他不为自利。示现种种工巧伎术。为成熟他承事供养诸佛世尊或诸菩萨或诸独觉或诸声闻或母或父或诸病者或诸羸劣无依怙者。若见厄难临被害者。种种勤苦方便救济。以四摄事成熟有情。随其意乐随其根器为诸有情宣说正法。又能渐次劝诸声闻修独觉乘。劝诸独觉修习大乘。若于声闻及独觉乘根未熟者。为说厌离生死苦法。令其修学厌离生死欣求涅槃。若诸有情乐行杀生广说乃至乐著邪见。随其根性。或为宣说生死流转死此生彼众苦果报。令其厌怖离诸恶法。或为宣说与声闻乘相应正法。或为宣说与独觉乘相应正法。或为宣说无上乘中浅近之法令渐修学。若诸有情已乐布施。为说胜上受持净戒令其修学。广说乃至若诸有情已乐静虑。为说胜上无漏圣道所摄般若令其修学。此巧方便依无所得无所执著。如是名为菩萨出世善巧方便大甲胄轮。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尔时世尊欲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所修慧有二  世间出世间

取著名世间  无取著出世

修善巧方便  依二种差别

有所得世间  无所得出世

若唯说一乘  是名恶说法

不能自成熟  亦不能度他

一向恶众生  为说三乘教

是则为愚痴  不名摩诃萨

有堪趣三乘  欣求闻正法

为说乐生死  非为智者相

专意谛思惟  随根欲教化

此善巧方便  智者所称誉

众生虽有恶  而堪入三乘

随根器教导  令解脱众恶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大慈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云何大慈大甲胄轮。善男子。慈有二种。谓法缘慈。有情缘慈。法缘慈者。名为大慈。名大甲胄。有情缘慈。不名大慈。非大甲胄。所以者何。有情缘慈。共诸声闻独觉乘等。声闻独觉为自利乐。不为有情精勤修习有情缘慈。声闻独觉为自寂静为自涅槃为灭自惑为灭自结。不为有情精勤修习有情缘慈。是故此慈不名大慈。非大甲胄。其法缘慈。不共声闻独觉乘等。唯诸菩萨摩诃萨众所能修行。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精勤修习此法缘慈。菩萨摩诃萨普为一切有情寂静及得涅槃灭烦恼结。精勤修习此法缘慈。是故此慈名为大慈。是大甲胄。又诸菩萨修法缘慈。不依诸蕴不依诸处不依诸界不依念住乃至不依道支不依欲界不依色界不依无色界不依此世不依他世不依此岸不依彼岸不依得不依不得。如是菩萨修法缘慈。超诸声闻独觉乘地。是名菩萨法缘大慈大甲胄轮。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此大慈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声闻及独觉  修有情缘慈

心带十三过  唯求自利乐

菩萨大名称  普为诸有情

修不共大慈  心离十三过

心除十三垢  为趣大菩提

修法缘大慈  成福田非远

安住十三力  出过诸有情

犹如师子王  超胜诸禽兽

降伏十三怨  离断常边执

心无有染浊  速证大菩提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大悲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所以者何。一切声闻独觉乘等。但为己身得利乐故而修行悲。不欲普为一切有情得利乐故修行大悲。菩萨摩诃萨不为己身得利乐故而修行悲。但欲普为一切有情得利乐故修行大悲。是故菩萨成就大悲大甲胄轮。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是菩萨摩诃萨普为饶益诸有情故行四摄事而成熟之。谓由大悲普为利乐诸有情故行布施摄能舍一切珍宝财物禽兽仆使国城妻子乃至身命无所吝惜。行无所得为方便故。不见一切所化有情不见施者不见受者不见施物不见施行不见施行所得果报。乃至不见无所得行。如是大悲普为利乐诸有情故。行爱语摄。行利行摄。行同事摄。随其所应如上广说。乃至不见无所得行。是菩萨摩诃萨常以最胜能调伏心能寂静心无数量心不行一切蕴处界心所生无动无住大悲大甲胄轮。成熟一切所化有情心无厌倦。如是名为菩萨大悲大甲胄轮。不共一切声闻独觉。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此大悲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甚深微妙法  所成之大悲

难测类虚空  无色无安住

菩萨大精进  具杜多功德

胜智成大悲  勇健超诸世

无依怙有情  生死苦秽缚

大悲水沐浴  令解脱众苦

菩萨行大悲  能竭生死海

非诸声闻众  及独觉所行

众生贪恚痴  迷谬堕恶趣

濯以大悲水  脱苦得萧然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云何菩萨摩诃萨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胄轮。谓诸菩萨于一切法审谛照察。如明月光遍满虚空。其心平等无依无相无住无染。普于一切三摩地门陀罗尼门。心无行动。于诸眼色眼识眼触离意染著心无行动。于眼触缘生内三受或乐或苦或非苦乐。心常寂定无所取著。于诸耳声耳识耳触。于诸鼻香鼻识鼻触。于诸舌味舌识舌触。于诸身触身识身触。于诸意法意识意触。广说亦尔。普于一切心意识中。心常寂定无所取著。于心意识所生三受或乐或苦或非苦乐。心常寂定无所取著。普于三世诸蕴界处一切品类。皆无取著心无行动。普于一切三界三行三触三受三根三乘三律仪三解脱一切品类。其心寂静无住无相无所取著平等而住。普于一切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心无行动寂静而住。如是普于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心无行动寂静而住。普于一切九次第定。心无行动寂静而住。又于三行无障法智道支道体所引作用。皆无取著心无行动。于阿赖耶非阿赖耶有取无取有漏无漏此岸彼岸小大无量作与不作善恶无记诸品类中。心无行动寂静而住。普于一切大慈大悲善巧方便成熟有情乃至十地三不护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不共佛法一切品类皆无取著。心无所动寂静而住。菩萨摩诃萨由此轮故能永息除三受过失。能永寂灭一切分别。能永远离一切法相。复能安住能引一切虚空眼顶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善巧方便大甲胄轮。菩萨安住如是轮故。一切过去所引未尽恶不善业。无暇恶趣诸有诸趣。死生诸业皆能除灭。令尽无余不受果报。又善男子。譬如世界火灾将起五日出时一切世间小池大池小河大河小海大海水皆枯竭灭尽无余。如是菩萨成就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胄轮。复能安住能引一切虚空眼顶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一切过去所引未尽恶不善业无暇恶趣诸有诸趣死生诸业皆能除灭。令尽无余不受果报。又善男子。譬如世界水灾起时于此三千大千世界诸小世界各四大洲八万小渚妙高山王及诸山等皆为灰水浸烂销尽令无有余。如是菩萨成就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胄轮。复能安住能引一切虚空眼顶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一切过去所引未尽恶不善业无暇恶趣诸有诸趣死生诸业皆能除灭。令尽无余不受果报。又善男子。譬如黑暗遍满虚空朗日出时皆能除灭。如是菩萨成就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胄轮。复能安住能引一切虚空眼顶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善巧方便大甲胄轮。发起无边虚空智日。能永除灭自身四倒无明黑暗。一切过去所引未尽恶不善业无暇恶趣诸有诸趣死生诸业皆能除灭。令尽无余不受果报。又由此故于诸佛法增进自在常无退转。不复随顺恶友力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功德心常无厌。乃至菩提恒无间断。又常不离念佛思惟乃至梦中亦无暂废。又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胄轮。谓诸菩萨入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入无边虚空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入灭受想定。住此定中一切三受三行断灭。心无行动。诸受想思触作意等悉皆断灭。安住此定或一日夜。或复乃至七七日夜受定味食。从此定起其心寂静。无所取著宴然而住。复入胜义究竟空定。住此定中其心平等。无所取著犹若虚空。身诸毛孔皆出霜液状如昴星。灭除一切郁烝结缚。从此定起得正忆念。最胜喜乐充遍其身。如大自在天子入现一切乐定身诸毛孔皆遍受乐。如是菩萨乐触其身便思念佛思念佛故则唯见佛不见余相。菩萨尔时若念一佛则见一佛。若念多佛。则见多佛。若念小身佛则见小身佛。若念大身佛则见大身佛。若念无量身佛则见无量身佛。若念自身为佛身相。则见自身同于佛身众相圆满。若念他身为佛身相。则见他身同于佛身众相圆满。若念一切情非情数所有色像为佛身相。则见一切情非情数所有色像皆同佛身众相圆满。不见其余一切色像。菩萨尔时便作是念。一切诸法一切色像皆如幻等。谛实不虚。我今复应皆悉断灭一切三受三行等法令无有余。作是念已入灭尽定。住此定中如心所期皆尽断灭。受定味食或一七日夜。或二七日夜。或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七日夜。或经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随力所能安住此定受定味食。从此定起其心寂静。无所取著宴然而住。复入胜义究竟空定广说如前。乃至思念佛身相已。知一切法一切色像皆如幻等谛实不虚。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胄轮。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则能安住能引一切虚空眼顶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住此轮故。发起无边虚空智日。能永除灭自身四倒无明黑暗。一切过去所引未尽恶不善业无暇恶趣诸有诸趣死生诸业皆能除灭。令尽无余不受果报。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由此轮故于诸佛法增进自在常无退转。不复随顺恶友力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功德心常无厌。乃至菩提恒无间断。又常不离念佛思惟乃至梦中亦无暂废。如是菩萨福德智慧速疾圆满。不久安住清净佛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于彼佛国一切有情皆受化生色相如佛。烦恼微薄皆住大乘。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欲成诸法器  断一切烦恼

常趣入真空  众事无难作

为断诸有缚  当勤修等持

功德定相应  必获难思慧

修静虑无色  灭定真空观

起念佛胜智  能尽一切恶

有无一切法  破以真空观

永离诸恶趣  常得见诸佛

善修真空观  勤学诸善法

供养一切佛  速当成佛果

为有情亲友  灭除烦恼病

速住净佛国  证得大菩提

众生如佛相  遍满于佛土

皆趣求佛乘  离声闻独觉

获益嘱累品

佛说如是大法门时。于众会中有殑伽沙等菩萨摩诃萨。过去久习念佛思惟。今闻世尊所说念佛修观方便皆得念佛三摩地门。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是法已皆得一切定命华鬘陀罗尼门。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一切首楞伽摩电光依止陀罗尼门。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一切法自在转光明依止顺忍。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得预流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得一来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得不还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最上阿罗汉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心求出离三界牢狱依佛出家趣入正法。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尽寿安住十善业道依声闻乘发心不退。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尽寿安住十善业道依独觉乘发心不退。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尽寿安住十善业道依大乘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复退转。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得世正见由此正见除灭一切往恶趣因烦恼恶业增长一切向善趣因正愿善业。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受三归安住近事近住净戒乐供养佛乐听闻法乐奉事僧昼夜精勤曾无懈废。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远离一切邪趣邪归恶意恶业于佛法中得决定信弃舍家法清净出家

尔时世尊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吾今持此地藏十轮大记法门。付嘱汝手。汝当受持广令流布。若诸众生于此法门。有能读诵思惟其义为他解说住正行者。汝当为彼守护十法。令于长夜利益安乐。何等为十。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二者为彼守护一切怨敌令不侵害。三者为彼守护令舍一切邪见邪归十恶业道。四者为彼守护令免一切身语谪罚。五者为彼守护遮断一切谤毁轻弄。六若为彼守护令于一切轨范尸罗皆得无犯。七者为彼守护令悉除灭一切非人四大乖反非时老病。八者为彼守护不遭一切非时非理灾横夭殁。九者为彼守护命欲终时得见一切诸佛色像。十者为彼守护令其终后往生善趣利益安乐。善男子。若诸有情于此法门。有能读诵思惟其义。为他解说住正行者。汝当为彼勤加守护如是十法令于长夜利益安乐。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当受持如是法门广令流布。若诸有情于此法门。有能读诵思惟其义为他解说住正行者。我当为彼守护十法。令于长夜利益安乐

时薄伽梵说是经已。于众会中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地藏菩萨摩诃萨.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好疑问菩萨摩诃萨.天藏大梵等及诸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同类推荐
  • 憨休禅师语录

    憨休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

    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薑斋文集

    薑斋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本业璎珞经疏

    本业璎珞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毛诗多识

    毛诗多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本书稿是一部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专著;书稿内容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问题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基于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等。
  •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两汉卷):秦至东汉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两汉卷):秦至东汉

    本套书旨在帮助青少年轻松了解中国历史,选材上以历史大事件为主,兼有一些充满话题点的趣味历史;叙述上简单生动,让青少年有兴趣阅读;内容与中小学生课堂教学结合,是不错的历史辅助读物。本书为两汉卷,作者以轻松的笔调引领读青少年者走进历史现场,亲历汉王朝四百年的沧桑历程,再现汉王朝的风风雨雨。书中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科技等方面,不仅为青少年读者还原历史的真实与人物的生动,呈现一幅鲜活的两汉画面,还引领青少年多方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学习相关知识,从中受到启迪。趣看两汉:一代暴君秦始皇功在千秋?西楚霸王自刎乌江,咎由自取?官三代汉武帝败家?汉朝女人专权,都是“明君”?
  • 益部方物略记

    益部方物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曾经是少年

    你曾经是少年

    15岁的时候,陶然还是一个喜欢SHE的善解人意的乖乖女,苏木还是一个人设建立在不学无术之上的高冷坏小子,却没想到一次意外的打架,一包求和的辣条就意外的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从《恋人未满》到《说你爱我》,后来苏木对陶然说:我这辈子都会喜欢你!
  • 爹地又来了

    爹地又来了

    她,魔界之主,倾城倾国,身穿紫衣,手携萌宝。说她废柴?不好意思啊,咱们修的灵术都不一样,没法比,魔杖在手,谁敢不从?说她连一阶赤灵兽都没有,不好意思,人家玩的是满阶魔兽他,溟域之主,受万人敬仰,一身墨衣,绝色容貌,生为她死护她,他不为人知的一面,大概就是:媳妇诶~某天墨谦寻拿着他最新的药,向正在走向墨紫幽的某男主说墨谦寻:爹地,来帮我试药呗!夜脩烨:别,可别(风光滴跑了)心想:我咋就这么欠,答应他帮他试药了呢墨谦寻:爹地,你别跑!墨紫幽怀里的某宝,一坏笑:娘亲是我的#写的不好,更新不定,见谅#
  • 极品魔王养成

    极品魔王养成

    动物园的驯兽师学徒工陆禹,被赶鸭子上架表演节目,没想到受到千夫所指,意外掉进了鳄鱼池奄奄一息。魔界的大魔王附身在了陆禹的残躯内,开始在都市红尘中历练,逐渐修成了极品……
  • 来自卡玛泰姬的龙

    来自卡玛泰姬的龙

    这是一条不正经的龙和不正经世界的故事。本来古默是可以一觉睡到8012横空出世,以无可睥睨之姿拳打手套灭霸,脚踢黑暗维度来着的ㄟ(Q﹏Q)厂但是!真正的幕后大Boss红骷髅在实验失败打开世界壁障和就跑路去当前台(无误)了!原本一本正经的漫威199999宇宙就这样这样子走向了穿越者多如哈士奇的不正经道路了。(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主角的穿越者线,第二条是电影宇宙。)求收藏,求投资。
  • 盛世婚宠:酷少哪儿跑

    盛世婚宠:酷少哪儿跑

    男友为了所谓的利益,亲手打包把她送给了陌生男人。一场被迫的情爱,她仓惶的逃走。一场突发的变故,为了救助母亲,她走投无路,被迫成为了他的私有物。一朵粉色木兰见证了她的耻辱,她带着母亲连夜逃走,却被他在半路上抓了回来。他说:“苏昀,他们是生是死,在于你一念之间。”为了救所有的人,她愿意卑微到尘埃里,愿做囚鸟。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对她温柔至极,会在夜里轻声呢喃她的名。她建立起的城门轰然倒塌,她承认;她爱上了他。可是沦陷的她,忘记了;忘记了这个男人从不说爱她。不是不说,而是不爱……
  • 失去童心的岁月

    失去童心的岁月

    本书以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段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一颗颗童心备受蛊惑,卷进一场红色风暴中,让幼稚单纯的心灵染上了时代的烙印。
  • 随身空间在古代

    随身空间在古代

    一朝穿越,三十来岁的李苏,转眼变成了五六岁的小女孩。虽心有不甘,可天意难违。好在老天对她还不错,其他穿越主角有的宝贝空间,李苏也有,虽品质不同,但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