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2000000003

第3章 前言(3)

从1794年到1805年,席勒和歌德深交的十年,也是他们各自创作的高峰期。他们二人在《文艺年鉴》上发表了许多精美的诗歌,他们互通往来的信件多是对文学创作的讨论,席勒也写了很多的哲理诗和叙事谣曲。1797年,席勒创作了大量为群众所喜欢的叙事谣曲,如《潜水者》《手套》《波吕克拉特的指环》《伊毕库斯的鹤》《人质》《斗龙记》等,因此这一年被称为“叙事谣曲年”。二人的鼎力合作,开启了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期。

这个时期,席勒的戏剧创作是他最大的文艺成就。以三十年战争史为题材的历史剧《瓦伦斯泰》创作耗时七年,直到1799年才完成,这部戏剧控诉了邦国专制制度、控诉诸侯的残暴,表达德国人民渴望和平的心声。这一部戏剧的成功演出,促使席勒做出一生的决定——把终生献给舞台。此后,席勒翻译并改写了众多有历史意义的剧本,比如:1801年的《玛丽亚·斯图亚特》和《奥尔良的姑娘》、名诗《一个新世纪的开始》,1803年的《墨西拿的新娘》《威廉·退尔》等。这些剧本唤起了受压迫人民的反抗意识,成为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的前奏曲。其中,《威廉·退尔》在中国、德国的魏玛和莱比锡都有演出过,得到了热烈的反响。

因为这些不菲的成就,席勒甚至被封为贵族,但是他的生活依然贫困。他晚年还得了肺病,1804年创作的新剧本因为肺病只完成了两幕。1805年5月9日,这位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战士病逝于自己的工作室,他的文学创作对德意志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人们后来把他的遗体迁葬在魏玛陵园。

席勒的一生以研究历史为主,他所做的研究是想以史为鉴,把历史、现实、未来联系起来,通过理性思维阐述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从对席勒的研究来看,他的历史观是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来研究历史的发展。他认为人不仅具有外在的形态,还有内在的人性变化,更重要的是如果国家能够以人为本,社会将会变成和谐的整体。在当时的社会潮流下,他的人本主义思想是超越于那些外在人本主义的,他希望以道德治理国家,实现和谐社会。我们由此称他的理念为新人文主义,这种理念超出了当时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水平,具有深远意义。他的历史作品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有在宏观层面即通过通史或者世界史进行研究的,也有研究古希腊及罗马体制改革的,但成就最为显着的,则是通过德意志宗教改革和民族独立来研究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堪称席勒的代表作。

席勒是个爱国主义者,从本书来看,他所讲的“德意志”,从政治意义上讲并不是“德国意志王国”,也不是“神圣罗马帝国”,而是德意志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怀着浓浓的爱国情,他迫切希望德意志能够实现民族的统一,以强国之姿屹立于欧洲大陆。但现实往往十分残酷,眼前的德意志,由于政治上的分裂,给这个民族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内部战争连绵不断、外国势力猖狂横行、前进道路举步维艰。他所期待的德意志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踏上了未知的旅途,这给他带来了深深的苦恼,也使他更加赞成促进德意志统一的进步行为。三十年的战争,实质上是统治阶级之间争权夺势的政治斗争,而平民百姓却毫无疑问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无可选择地忍受着战争的残酷,付出了最大的牺牲。在本书中,席勒还试图探讨德意志为什么会“招致外国军队进入王国腹地,并使它成为遭受最悲惨破坏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战场”。

对于皇权和统治势力的专横,席勒毫不吝惜自己的批判,而对于国外势力对德意志内政的横加干涉,他更是深恶痛绝。他十分同情广大平民的遭遇,支持他们反抗皇权、反抗外国势力,用武装起义的方式争取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席勒是一位比较激进的新人文主义者。对于德意志的前途和出路,席勒相信人民才是影响历史的决定性力量,他认为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愿和呼声终将熄灭战争的烈火和硝烟。但受历史的局限,他的这种认识还停留在一个初步的浅显的地步,远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甚至幻想统治者能够放下争执,远离战争,做人民“正义的朋友”。

在本书中,席勒对斐迪南二世、古斯塔夫·阿道夫和瓦伦斯泰倾注了较重的笔墨。在他看来,这三位大人物虽然在当时叱咤风云,但都不是能拯救德意志民族的英雄。在席勒看来,皇帝斐迪南二世虽然有做一名明君的天赋,但他自私自利、目光短浅,囿于哈布斯堡家族的利益决定施政的行为,并没有为德意志整个民族谋得什么福祉,逐渐“从一名正义的朋友变成一名人类的压迫者,和平的敌人和民族的祸根”。因此,当他59岁离世时,这对德意志而言确实是一件幸事。对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席勒前后的态度有一些变化。阿道夫率大军侵入德意志兰土地时,是打着拯救德意志新教事业的旗号的。此举一出,立刻博得了德意志新教等级、城市市民和广大居民的好感,再加上他治军有方、身先士卒,重创了皇帝的阵营,用辉煌的战绩为德意志带来了安宁,席勒对他的好感就更加明显了,称之为“英才”“雄鹰”,甚至一度将他尊称为德意志兰的保护神。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后,古斯塔夫·阿道夫在与瓦伦斯泰的“皇家大军”激战时阵亡。当大家惋惜痛惜阿道夫的阵亡时,席勒保持了一个学者应有的清醒和冷静。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生于斯德哥尔摩的阿道夫并不是一名德意志人,作为瑞典的国王,他侵入德意志的真正目的不外乎是防止德意志的崛起,觊觎德意志的宝贵资源,希望用武力实现对德意志的控制。因此,阿道夫的阵亡对瑞典而言是不幸的,但对德意志而言,确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席勒对瓦伦斯泰的态度,则更加复杂。瓦伦斯泰自认为是一个纯粹的德意志人,但实际上他只不过是一名德意志化了的波希米亚贵族而已。瓦伦斯泰善于政治投机与冒险,他利用德意志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一支自己的队伍。为了达到他自立为王的目的,他不择手段,不惜将外国军队引入德意志。他投靠在皇帝的阵营,通过多次的战争,为皇帝阵营挽回了颓势,战胜了北方入侵的丹麦军队,达到了个人政治生涯的顶峰。他努力赶走外国军队、追求国内和平的举动,虽然符合德意志人民的愿望,但其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夺权篡位。这样心机重重具有狼子野心的人物,明显不符合席勒心目中民族英雄的定位。所以,在席勒的名剧《瓦伦斯泰》中,并没有把他塑造为一名统一德意志的英雄人物。

这部作品原书分为五大部分,各部分没有标题,也没有详细划分内部章节,但从整体来看,文笔简洁,见解深刻,是一部领先于时代的优秀着作,即使在今天看来,该书也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为了方便读者,我们根据各部分的内容对原着进行了章节划分,并拟定了各部分的标题,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方便。

同类推荐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4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4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风起罗马

    风起罗马

    新书:最强守信系统已发~ 本书简介:王少宇穿越到1734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展开一段不一样的故事。--------------------神罗1群:815214159,V群:815381307
  •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在手,天下我有。 二十一世纪的宅男杨改革,穿越时空,附身崇祯,开始皇帝的生涯。 梦回百度,搜寻自己需要的东西,脚踏野猪皮,拳打李自成,踹翻明朝士大夫精英。 实现一个宅男心目中的大明帝国。
  • 原始小农民

    原始小农民

    农民陈昊穿越到远古史前蛮荒世界。他来到一个新石器时代,这是一个母系氏族社会的时期,他看着人们刀耕火种、以石作工。为了氏族,他开始观天文制历法、分节气定农事、造原始化肥农药,杂交农作物,种菜养鱼,驯六畜,养鸭鹅,酿酒醋,腌咸酸...于是,一个通晓天文数理化的小农民利用三次重生机会,见证一个原始文明的崛起...从母系氏族到父系社会,从父系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帝王,一步一个脚印,陈昊激活了“种菜”的种族天赋,种出一个江山。主角:“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吾土!”(无玄幻修仙,纯种田养猪原始社会文明科技发展文。)【书群(qq群):784532523】
  • 大宋龙骑

    大宋龙骑

    相传上古时期,龙行于大陆,作而腾天布雨成江,息则盘踞砺石成川。故,山川河流皆为龙脉。叶风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平行位面的大宋朝,这里生活着上古的生物:神龙。见过晕车、晕船的,你见过晕龙的吗?叶风骑在龙身上,只觉得心里有种想要吐的感觉,看来,装x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呀!
热门推荐
  • 风雪安相思

    风雪安相思

    世事沧海,唯君一诺?红尘一念,尽归魂梦。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本欲相守,奈何无望,愁断相思肠;经年别,回眸恨别生;叹昨日,拂袖剑争鸣。无人问及来时路,一身仓颉化清风。
  • 前妻,敢爱别人试试

    前妻,敢爱别人试试

    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她成了逼死姐姐上位的心机女。两年的婚姻生活,不过是满足丈夫对她的一场报复。“你这种贱女人,可不配给我生孩子!”直到她的孩子差点流产,她才终于明白,在他眼里,她根本不配做他的妻子。“项熠默,既然你不爱我,那我们离婚吧!”她泪流满面,递给他一封已签好字的离婚协议。他冷漠的看着她离去,到此时,他才发现,这个该死的女人,早已经成为了他不可脱离的一部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繁星千万不及你眉眼半分

    繁星千万不及你眉眼半分

    即许一人以偏爱,愿尽余生以慷慨。他没什么好的,只是信她,念她,默默的宠着她。他不算英俊,只要她想,一回头便是他暖暖的笑容。
  • 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

    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

    孔子不是真理发言机,他会开玩笑,他有自己的生活,有活在那个时代的种种矛盾与痛苦。本书以《论语·先进篇》为主,配合部分其他篇章作为选读的内容,通过对这些篇章的阅读,力图显示出这样一个价值和倾向:与其将《论语》当作抽象的道理来吸收、背诵,还不如藉由《论语》看到特殊的“春秋”时代状况,看到极有个性的孔子在面对时代变局时,提出的种种主张,以及这些主张所赖以统合的基础信念。孔子以独特而高远的眼光看待人生、理解世界,留下许多充满智慧的语言。
  • 道典论

    道典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河南河北行知书

    河南河北行知书

    那种走马观花型旅游(奢侈豪华的炫耀性旅游)、暴殄山水型旅游(没有环保意识的野蛮旅游)、木然参观型旅游(没有探索欲只追求到此一游)、随波逐流型旅游(对旅游没有独特感动,跟着人多的地方走),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都是我们自觉地加以拒绝的。不走寻常路,只爱陌生人!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行走,意味着本套丛书资讯的向度、内容的特质以及丛书的风格。我们所认同和提倡的自助旅游理念是:真实、朴素、简单并且寻求一定意境的行走。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本套丛书能够传达一种更为朴素的方式——贴近大地行走而非来回飞机、进出打的,更为新锐的旅游观念——旅游求自由。行四方,知风物;探幽深,会人文;踏艰险,悟精神……
  • 雇佣全人类

    雇佣全人类

    现实中你是富商、明星、上流名媛。梦境中你伐木、开矿、建工厂。你觉的这一切只是你的一场梦?那你大错特错,事实是我劫持了你们的梦境,让你们在我的梦境中当免费劳工而已。ps:梦境中生产的产品,可以带到现实中出售。
  • 银月巫女

    银月巫女

    北莽史书记载,恒天七十二年,银月巫女被逐出赫连家族,施以火刑,挫骨扬灰,死无葬身之地。她的一切是属于赫连珈月的,为了他什么都可以牺牲掉,哪怕是生命,只因他那一句“相信我,等着我”,她甘心被擒甘心被火焰吞噬。然而三年后,她竟然从另一个时空回来了?!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记忆,性格大变,甚至连巫术都忘得一干二净的她,却被赫连珈月封为新任的守护巫女。她究竟是轮回转世,还是平行空间穿越,亦或者,她根本就不是那位强大的巫女,而是令巫女复活的活祭品?
  • 明伦汇编宫闱典东宫妃嫔部

    明伦汇编宫闱典东宫妃嫔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鸯录

    明鸯录

    明代女侠秦鸯的恩怨情仇。走江湖,战胡虏,辅名臣,刺昏君。一段江湖儿女的刀光剑影,才子佳人的英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