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20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在中国,提起德国文学家席勒,可谓是耳熟能详,他的《阴谋与爱情》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被翻译成中文。实际上,席勒本人也是一名出色的历史学家,本书即是席勒对欧洲三十年战争史的系统阐述,借此机会我们对席勒在历史上的活动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

弗里德里希·席勒生活在18世纪后期的德国。他不但是一位学者,而且还是一位诗人和剧作家。他与歌德在文坛上并驾齐驱,两人都是德意志古典文学高峰的代表作家,在合作的十年中,他们把德国文学推向辉煌,推向世界。因此,德国民众把席勒当作民族统一和自由的代表进行纪念。

18世纪后期,德国还被称为德意志兰。在1618年到1648年这段时间,持续三十年的战争几乎摧毁了德意志的一切,经济和政治已经走在崩溃的边缘。在此后一百年的时间里,这种状况非但没有一丝好转,反而更加恶化。革命导师恩格斯是这样分析的:德意志兰的手工业、商业、工业和农业正走向覆灭,正常的教育、社会舆论、经济贸易都脱离了正常的轨道。不论是底层的贫苦劳动者,还是上流社会的贵族成员,没有人满足于现状。拜金主义笼罩着德意志整个民族,人民毫无希望,没有一丝力量去清除将要灭亡的腐朽制度。这个时代,只有文学熠熠生辉,只有在文学中才可以看到未来。在毫无希望的政治和社会中,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歌德、席勒、康德、费希特、黑格尔,每一个伟人的作品都反映了他们想要冲出时代枷锁的愿望和决心。

1759年11月10日,席勒出生在德国南部符腾堡公国的内卡河畔的马尔巴赫城。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是个没有什么权力的部队小军官,母亲则是一个小面包店老板的女儿。由于母亲信奉新教,所以在席勒幼年,他的母亲把他送到一位新教牧师那里去学习。这位启蒙者在语言、歌剧、表演、传教等方面对他进行了系统的教育。正当席勒打算对这些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卡尔·欧根公爵强制征兵,席勒因此到了卡尔军官学校学法律,在费尽种种周折后,他才改为学医。卡尔·欧根公爵是个残暴的统治者,他的学校被人称为“奴隶制造场”,他把学生像物品一样倒卖给英法殖民国。在学校,这种地狱般的折磨激发了席勒的反抗精神。带着这种逆反心理,24岁的席勒投入到1770年至1785年间轰轰烈烈的“狂飙突进”运动中,并且成了领导者。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是热血青年发动的对鄙陋文学的抗议,比启蒙运动更为激进,他们渴望自由,希望反抗现实社会,这种向往自由的精神激发了席勒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在卡尔军官学校,狂飙突进运动是严禁学生参加的,但即使是铜墙铁壁,也挡不住向往自由的热血青年。卢梭、莎士比亚、歌德等一大批作家的文章悄悄地流入学校,学校一位年轻的心理学教授阿贝尔不但给席勒介绍这方面的作品,还传授了不少文学知识。在军校待了八年取得医师资格成为助理军医后,他开始准备反抗。歌德和席勒仅相差十岁,但两人的脾气秉性截然不同。作为狂飙运动的领航人,歌德感情丰富、富于激情;席勒则冷静内敛、心思缜密,有自己的理想并愿意为之奋斗,他把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贯穿于名作《欢乐颂》之中。1776年,他开始发表抒情诗,1777年至1782年,他完成了剧本《强盗》,并于1783年创作《热内亚菲埃斯科的谋叛》,次年用一年的时间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阴谋与爱情》,并且还发表了一部革命性的诗集:《1782年诗选》。接着,他在1787年发表了韵文剧《唐·卡洛斯》。这几年的辛勤劳作让青年席勒声名大噪,席勒和歌德一样成了狂飙突进运动的领导者。1782年,普法尔茨选侯领的曼海姆民族剧院上演了席勒的作品《强盗》。观看完这部剧的人们几乎疯狂,剧中向腐朽社会进行斗争的爱国青年震撼了人心,说出了人们迫切呼唤自由的心声。该剧的上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公爵害怕起来,让人囚禁了席勒,并禁止他写作。在这个地方,席勒没办法再待下去,于是他逃到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强盗》让狂飙突进运动达到顶峰,而两年后上演的《阴谋与爱情》引起的反响则更为巨大,《唐·卡洛斯》的上演再度表现了广大市民急切盼望社会改革、推翻小邦专制统治的愿望。他的这些作品充满了叛逆精神,给了人们坚决推翻旧制度的信心,因此在1792年,他被法兰西共和国选为法国荣誉公民。

1780年以后,德意志的经济逐渐复苏,许多邦国的君主开始进行改革,德国青年对狂飙突进运动的热情开始逐渐消退。除了以歌德和席勒为主的少数人还在坚持激进文学之外,大部分人都向“温和”或浪漫主义转变。1785年春,席勒应友人之邀,来到莱比锡居住,当他和友人在一起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知识贫乏,需要充电。在魏玛他见到了歌德、维兰德、赫尔德尔等文豪。在这里,他全神贯注地研究历史哲学和康德等人的哲学着作,期望从中能够找到解决德意志社会问题的答案。这一时期,席勒进行了广泛阅读并且翻译剧作,完成了《尼德兰独立史》等作品。1789年,歌德推荐席勒担任耶拿大学的历史教授,大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席勒的研究。从1790年以后的十年时间里,席勒一直在研究德国三十年的战争史,他希望从历史中找到灵感,去完成能够让读者得到力量的着作。从1787年至1795年间,席勒一直在研究历史和历史哲学,撰写了《尼德兰独立史》《通史概要》《三十年战争史》《论悲剧艺术》《论秀美与庄严》《论人的审美教育书简》等历史和美学着作,很明确地主张历史学家应该具有哲学、美学艺术、人本主义价值观的修养。从人的灵魂角度去钻研历史让他收获颇丰,这是他“学者生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1794年夏天,席勒邀请歌德参加文艺刊物《季节女神》,歌德欣然接受,自此两人结为至交。歌德从席勒那里接受了新力量,容光焕发。两个人有了默契和互补,探索出文艺创作的两种不同方法。席勒在论文中曾经表达过:歌德属于现实主义自然诗人,而他属于理想主义伤感诗人。席勒的双重性格和歌德一样都在创作中有所体现,一方面反映德国的腐朽现实,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祖国的统一和自由问题。相似的性格特征促使他们产生共鸣,也正是因为两个人的协力创作奠定了德意志古典文学的基础。

同类推荐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雾满拦江PK当年明月?谁是幽默讲史第一人?读者自有公论!清朝多少事,都付笔谈中,让你笑得肚子疼的清史读本:《别笑,这是大清正史》讲述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大清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
  • 穿越之争战三国

    穿越之争战三国

    《被坑从皇帝开始》新书搞笑流,喜欢可收藏。什么鬼,你怎么可以有燕云十八骑、锦衣卫、神机营……你有没系统。对不起,朱元璋、刘秀等等,都没系统,那么他们的故事,说出你相信。穿越之迷,冥冥之中,无形大手搅动风云,气运加身,以少胜多,无意发现惊天大局,不甘沦为棋子,努力掀开迷雾,看穿越者李惠义如何从菜鸟,演变为一方诸侯,直至九五之尊。
  • 大魏枭臣

    大魏枭臣

    梁进觉醒了前世的记忆,从此开始了他的奋斗史。但是首先,他要解决自己囚犯的身份……
  • 大唐重生兵王

    大唐重生兵王

    重生一回,还是重生在大唐初年,这个中华文明极其强盛的朝代,有幸参与其中,与有荣焉!——韩啸
  • 三国之天下我独尊

    三国之天下我独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后世一代武术宗师穿越到了三国。“吾庄后有一桃园,明日当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齐心协力,然后可图大事。”刘谦疑惑盯着眼前这人,“你是?”那人声音如洪钟,“哥哥啊,你刚才不是问过我了吗?我叫张飞啊。”刘谦眼睛挣得老大,张飞?桃园?称我为哥哥?“那我不就是——刘备!!!”
热门推荐
  • 幸福的12堂课

    幸福的12堂课

    这是一位幸福的成功人士用近50年的人生悟出的简单道理。作为人子、人夫、人父、人师,他说:人生不过是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生老病死。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幸福从心开始。把心打开,需要信心、用心和耐心。信心造就梦想,用心汇聚力量,耐心带来坚持。成功贵在坚持,专业源于敬业。不放大,不放松,不放弃,不自满,不傲慢,不张扬;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不急躁冒进;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不为浮名所累。知行,知足,知止。这是生活的觉醒,也是幸福的觉醒。
  • 黑鸽子

    黑鸽子

    这一天和往常再一样不过,天还那么高,那么蓝。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心情,因为,这一天我们选择了出走。晨曦散开,我们终于出了村口。路两边,是绿色苍茫的庄稼地。我们乘坐的是那种四轮农用车,车体白色的。车上面,还拉着不足一车的茴子白菜,这样的车行驶起来,倒也很平缓。我们乘坐这样的车,仰面看着蓝蓝的天空,有点像孙悟空驾着一朵白云的感觉。有几只黑鸽子,在空中自由自在盘旋。它们在天空游啊飘,我们在绿野上漂啊游。我们多像它们。这样一想,我们的心里就滋生出乡下女人独有的惬意和浪漫来。
  • 故事会(2017年6月下)

    故事会(2017年6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本期精彩内容有坐看民间高手戏庸官,有色眼镜看人报错恩,父母官如何解决赡养老人等。精彩多多,不容错过。
  • 三国3:谋事在人

    三国3:谋事在人

    《三国》是吉川英治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气质交融的极致作品。在日本,受《三国》影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不胜枚举,他们把《三国》奉为历史巨著、政略大全、商战宝典和励志奇书,从中学习历史文化、成功之道、处事方法、领导理论等。《三国》系列共五部,这是第三部,内容包括全十卷中的孔明之卷和赤壁之卷。孔明之卷:刘备从徐庶口中得知了隆中贤人——卧龙先生诸葛亮,便带着关羽、张飞二人三次前往草庐拜访,终于得见。二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畅谈天下大事。赤壁之卷:诸葛亮前去东吴与江东众谋士展开舌辩,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将战船连为一片。诸葛亮先凭借地利草船借箭,后利用天时巧借东风,黄盖假降乘机火烧赤壁,大破曹军。三足鼎立之势便成。
  • 秘境有食材

    秘境有食材

    从小到大,我最大的超能力就是有钱!可是挣钱从来不是我的爱好!我醉心的舞台是厨房!我要躲到乡下老宅逃避金钱带来的烦恼,谁知老宅连着异界秘境,秘境里全是稀缺食材……还有比这更烦的事情吗?我只想平淡归真,不想装逼天下,救救我吧……
  • 管理的10大真相

    管理的10大真相

    本书作者曾在哈佛大学师从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学习,熟悉西方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案例;又长期在中国从事管理传播和教育工作,访谈过张瑞敏等众多经理人和企业,了解本土的企业实践和实际需求。在本书中,作者针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从自我管理、团队管理、管人、职场、领导力、企业的目的、顾客、企业文化、中国制造、大师等十个角度,参照并融会贯通东西方的管理理论、企业案例和经理人经验,提供了一份高瞻远瞩崦又脚踏实地的准确的“管理地图”。
  • 三千年人生实录

    三千年人生实录

    (高亮)(无cp,多元素)(作者脑洞跳脱请见谅)身世成谜的贺洞仙被卷入了一盘很大的棋,然后开始了漫长的挣扎之路。阴谋?阳谋?一切都是双生世界的选择。我本天上画中仙,奈何流落到凡间。情情爱爱无需管,自是保命第一念。(打油诗,轻拍)
  • 末位淘汰

    末位淘汰

    滨海报业大厦是一栋橄榄绿玻璃幕墙装饰的二十七层大楼,半岛晚报位于二十一层。透过小会议室宽大明亮的窗子,白云、大海、码头、游艇就会依次映入眼帘。春节刚过,海边就浩荡起春风,散步的游人多起来了。可小会议室里闻不到一丝春的气息,社会新闻部的十名记者东倒西歪、懒洋洋地坐在椅子上听部主任老郝新年后的第一次训话。
  • 皇城商女

    皇城商女

    她是偏远之地的小小商女,集聪慧和胆识于一身,却身份神秘。他是大辉朝皇上最倚重的名门公子,却机智狠辣,无孔不入。一场别有用心的甄选,半副血腥犹存的地图,毫不相干的两个人,自此跌入预谋已久的机诡漩涡之中。阴谋,权势,熟是熟非,待血雨腥风,硝烟散尽,梅林深处,他却执子之手:我尚未娶,你亦未嫁,何其幸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冒牌宗师

    冒牌宗师

    一夜猝死,后备执业兽医陈学鉴穿越到了一个利用妖兽精魄修仙的世界。没背景,没师傅,没天赋,差点就要混吃等死。好在得了个智能修仙系统,丹药能炼,法宝能炼,精魄能炼,甚至还能看病。能人所不能,就是死要钱。没办法,陈学鉴只能当起了冒牌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