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900000011

第11章 法政(3)

见对方犹豫,叔向解释道:“雍子明知理不在自己一边,便用女儿去贿赂法官;叔鱼拿了人家好处,便徇私枉法;邢侯不是司法官,却擅自杀人,所以说他们的罪行是一样的。雍子那样的人,有罪却想获胜,叫做‘昏’;叔鱼那样的人,贪婪而败坏自己名声,叫做‘默’;邢侯那样的人,凶残而随便杀人,叫做‘贼’。夏朝皋陶制定的刑法规定,凡属‘昏’‘默’‘贼’的都应该处死。”

于是韩起下令杀掉邢侯,将雍子和叔鱼的尸体放在闹市上示众。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叔向的身上有着古人正直的遗风啊!处理国事、面对法律,不包庇自己的亲人,多次指责叔鱼的罪过,从不轻描淡写,完全合乎义的要求。虽然惩处了自己的亲人,但名声反而更好,这是遵从义的结果啊。”(《孔子家语·卷九·正论解》)

法律是天下公器

西汉文帝时,张释之担任廷尉。文帝出行路过中渭桥,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出来,惊扰了驾车的马,文帝命令侍卫抓住他,送交廷尉治罪。张释之奏报说:“此人违犯了清道戒严的规定,应当判处缴纳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惊了我的驾,多亏马匹性子温和,要是换了别的马,我能不受伤害吗!可你却判他只交罚金!”张释之说:“法,是天下人共有的。(法者,天下公共也。)按照刑律,这个案子就应该这样定罪;要是重判,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了。况且,当初发生这件事时,如果皇上命人将此人杀死也就罢了,但现在已经把他交给廷尉,而廷尉是掌握天下衡器的人,稍有倾斜,天下用法便会出现偏差,民众还怎样安放自己的手脚呢!请陛下深思!”文帝良久才开口道:“你判得对。”

文帝的舅舅将军薄昭杀了朝廷的使者,按照法律,应该处死。文帝不忍心杀他,派公卿找他喝酒,想让他自杀,薄昭不肯。文帝便派群臣穿着丧服,到他家中大哭,薄昭这才自杀。司马光评论道:唐人李德裕认为,汉文帝杀薄昭,确实挺果断,却有损道义。春秋时期秦康公送晋文公返国,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见到舅父,好比母亲仍然活在世上。何况当时文帝的母亲薄太后还健在,她只有这一个弟弟,文帝杀薄昭毫不留情,不是孝顺母亲的做法。我却以为,法是天下的公器(法者天下之公器),只有坚持法律,不分亲疏远近,没有回避遗漏,才能使所有人都不敢有恃无恐而触犯刑律。(《资治通鉴》卷14)

唐朝刚刚建立时,有一个不够判处死罪的人,唐高祖特别下令杀掉他。监察御史李素立劝谏道:“法律条文写出来虽然只有三尺长,却是君王与天下人共同遵守的东西。法律一旦动摇,人们便会无所适从。陛下大业初创,怎么可以弃法而不顾!臣下我愧为司职法律的官员,不敢接受诏命。”高祖依从了他。(《资治通鉴》卷186)

唐太宗时,刑部尚书张亮被告发谋反,定为死罪。太宗派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到狱中与张亮诀别,并传达太宗的话说:“法,是天下的衡器(法者天下之平),我与你共同遵守。如今你自己不谨慎,与恶人交往,在违法中陷得太深了,如今还有什么办法!你好好地去吧。”(《资治通鉴》卷198)

五代时,后唐潞王李从珂起兵清君侧,朝廷派楚匡祚处置他的家人。楚匡祚杀了李从珂的儿子,还杀了他已经出家为尼的女儿。李从珂坐上帝位后,要把楚匡祚连同他的族人一起杀掉。韩昭胤说:“陛下是天下人之父,天下人都是陛下的儿子,运用法律应该遵循至公无私的原则(用法宜存至公)。楚匡祚遵照朝廷指派,不得不那样做。现在要诛灭楚匡祚一族,不仅对死者没有益处,恐怕还会引起大家的反感。”于是李从珂把楚匡祚长期流放到登州。(《资治通鉴》卷279)

歪曲法律罪大莫及

汉宣帝时,一些官吏任意办案。宣帝颁布诏书说:“刑狱关系着万民的生命。只有能够做到生者不抱怨,死者不怀恨,才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官吏。如今却不是这样,有的官吏用诈使巧,玩弄法令,断章取义,随意解释条文,判决案件忽轻忽重,又不如实上奏,连我也无法了解真相,四方百姓还有什么仰仗、指望!二千石官员要严格管好各自属下吏员,不得任用这样的人。”(《资治通鉴》卷25)

唐朝穆宗时,柳公绰被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途经邓县,发现有两个官吏犯法,一个贪污,一个随意解释法律。大家都以为柳公绰要杀掉贪官,不想被处死的却是曲解法律的那个人。柳公绰宣判说:“贪官虽然犯法,但法律仍在;而舞文弄墨曲解法律,则法律等于灭亡。”(《资治通鉴》卷243)

刑罚的关键在于得当

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太中大夫梁统上书,说西汉自元帝起,开始给死罪犯人减刑,形成惯例,结果搞得大家不尊重法律,百姓动不动就触犯刑律,官吏也把杀人案不当回事。梁统强调:我听说为君之道是以仁义为主旨,仁是爱人,义是坚持原则。爱人就要以除暴安良为目的,坚持原则就要以消除祸乱为中心。设置刑罚在于适中,不能偏轻。汉高祖承受天命,制订法令,确实都很恰当。文帝只取消了肉刑和连坐法,其余全都遵循旧制。到哀帝、平帝继位,丞相王嘉穿凿附会,肆意删减先帝的法律规章。希望陛下命令主管部门,仔细选择好的律令,制订一部不容更改的法典。刘秀把梁统的奏章交给公卿讨论。

光禄勋杜林上奏说:汉朝初兴时,废除苛政,四海之内欢欣鼓舞。等到以后,法令逐渐增多,连果桃、菜蔬之类的馈赠,都收集起来成为赃物,有些小问题尽管不妨害大义,也要判处死刑。结果发展到后来,上下互相掩护逃避,弄得有法不禁,有令不止。这才有了后来的删繁就简。

虽然大臣们的具体看法不一致,但都反对法律过宽或过严,主张以适中为宜。(《资治通鉴》卷43)

南北朝时,中书侍郎韩显宗上书北魏孝文帝,说:“刑罚的要害,在于运用得当,而不在于加重。如果不让罪犯漏网,虽然施刑很轻,人们也不敢再犯;如果给罪犯留下侥幸逃脱的余地,虽然有夷灭三族的严刑,也不足以通过惩罚止住犯罪。”(《资治通鉴》卷139)

法律不可轻易变更

东汉顺帝时,名臣李固上书说:“先朝圣王制订的法令制度,后代君主应该坚决遵守,不管政事还是教化,一旦遭到破坏,一百年都难以恢复。《诗经》说:‘上帝反反复复,百姓受尽劳苦。’用以讽刺周厉王擅自改变前人法令制度,致使下民深受其害。”(《资治通鉴》卷51)

隋朝建国,颁布新律令。纳言苏威屡次想修改其中一些条款,内史令李德林说:“当初制定律令时,您为什么不说话?如今律令已然颁布实行,就应该严格遵守,如果不是严重侵害民众的条款,就不能更改。”(《资治通鉴》卷175)

唐太宗说:“法令不可多次变更,多变则法令繁琐,官员不能都记全;同时又容易造成前后不一致,使官吏有空子可钻,以售其奸。今后变更法令,一定要谨慎从事。”(《资治通鉴》卷194)

法律不徇私情

隋文帝的儿子秦王杨俊担任并州总管后,奢侈腐化,越制修建宫殿府第,被文帝免职。左武卫将军刘升认为杨俊不过是耗费了国家的钱财而已,应该得到宽恕。文帝说:“国家的法律不可违背。”尚书右仆射杨素也认为对杨俊的处理过重。文帝说:“我难道只是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五个儿子的父亲,而不是天下百姓的君父吗?如果像你说的那样,为什么不专门制定用于皇子的法令呢?以周公姬旦的才能施政,尚且诛杀举兵造反的兄弟管叔、蔡叔,我比周公差得很远,又怎么敢徇私枉法呢!”后来,杨秀、杨谅也触犯刑律,先后死于刀下和狱中。(《资治通鉴》卷178~180)

唐太宗想用儿子李恪取代李治为太子,被长孙无忌劝住。事后太宗告诫李恪说:“父子之间虽然属于至亲,然而一旦犯罪,那么天下的法令是不能偏私的。从前汉朝已立刘弗陵为帝(西汉昭帝),燕王刘旦不服,图谋不轨,大将军霍光一封便笺就要了他的命。做臣子的怎能不深以为诫!”(《资治通鉴》卷197)

唐高宗时,出身皇室的魏州刺史郇公李孝协贪赃枉法,被赐死。负责宗室事务的陇西王李博义上奏,说李孝协的父亲李叔良为朝廷而死,孝协没有兄弟,这一家恐怕要绝后了。唐高宗说:“法律整齐划一,不以亲疏而不同,如果伤害百姓,就是皇太子也不能赦免。李孝协有一个儿子,何必担心没有人祭祀祖先呢!”李孝协在宅邸自尽。(《资治通鉴》卷201)

唐代宗时,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马璘的部下有一个士兵,能拉开240斤的弓。他犯了盗窃罪,应当处死,马璘想免其死罪。三使都虞候段秀实对马潾说:“将领有爱憎之情,就会执法不一,即使是古代良将韩信、彭越也不能够治理好军队。”马璘认为段秀实说得好,杀掉了那个士兵。(《资治通鉴》卷224)

小结

法律的三个特点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公。强调法律的公共性,是为了避免个人或一部分人对法律的占有;强调法律的稳定性,是为了避免利益集团对法律的操纵;强调法律的平等性,是为了避免特权对法律的欺凌。总之,法律是公器,不代表任何个人、阶层、组织、部门,属于全体民众,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法律是最高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法守法,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2.执法

要义

法律能否起作用,最终要看执法,有法不依,再好的法律也是摆设。在执法环节上,最重要的是严明。韩非就是这样认识的,他说:“夫凡国博君尊者,未尝非法重而可以至乎令行禁止于天下者也。”(《韩非子·制分》)意思是,凡是领土广阔、君主有权威的国家,一定是法律执行力强大的国家,能够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故事

君主犯法也要受罚

楚文王得到一种名叫茹黄的猎狗和系着丝绳的短箭,便跑到云梦一带去打猎,三个月不归;得到丹阳的女子,便沉溺于美色,一年不上朝听政。

当时的太保姓申,人们叫他太保申。他去见楚文王说:“先王曾经占卜,任用臣为太保将会带来吉利。如今大王得到猎狗和短箭,到外面去打猎三个月不回来;得到了丹阳女子,纵情美色,一年都不上朝。大王的罪名应该受到笞(chī)刑的惩罚。”笞刑就是用鞭子或者棍子击打。

文王说:“我从离开襁褓就列位于诸侯,请您换一种刑罚吧,不要让我受笞刑。”太保申说:“臣继承先王的法令不敢违背。大王如果不受到笞刑,就是改变先王法令。臣宁可得罪大王,也不敢得罪先王。”楚王只好同意。

于是,太保申把席子拉过来,请文王趴在上面。他把五十根荆条捆成一束,跪下身子,把荆条放到文王的背上,接着又重复了一次,然后说:“起来吧!”文王说:“既然我已经背上了笞刑的名声,你就动手打吧!”

太保申说:“臣听说,对君子要让他感到心灵的耻辱,对小人要让他感到皮肉的疼痛。如果耻辱仍旧不能使他改正,疼痛又能带来什么益处?”说完,就快步出宫,把自己流放到深渊之畔,并请楚王治他的死罪。

文王说:“这本是我的过错,太保申何罪之有?”于是,楚王改正了错误,召回太保申,杀了猎狗,折断短箭,放还丹阳之女。后来楚国兼并了三十九个小国,迅速发展成一流强国。(《吕氏春秋·直谏》)

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霸主

晋文公和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两位霸主,有着相似的一段经历。

同类推荐
  • 理论河的跋涉

    理论河的跋涉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六部分:社会篇、经济篇、道德篇、思想篇、党建篇、文化篇。六个部分分别对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社会、经济、道德、思想、党建、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自己的思考。收入文章多发表在国家核心以及重要期刊上。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图书。
  • 怎样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怎样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围绕着如何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本书依据西方国家社会民主党(含社会党、工党)以及社会党国际的言行,着重论述和论证了五个问题:一是在民主社会主义的由来和演变上,它原来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后来更演变为社会改良主义;二是在民主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上,它在社会功能上充当了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和护士;三是在民主社会主义同社会主义的关系上,它历来反对共产主义、共产党,在东欧局势动荡时,还搞过和平演变;四是在民主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它主张世界观中立、指导思想多元化;五是在改革开放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践行的是两条相互对立的路线。
  • 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两个秘密情报组织,从他们最初的雏形到今天已经整整发展了300年。在这300年的时间里,两个机构为美国全世界战略作出了卓绝贡献。从美国的独立战争到二战,几乎在各个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即使是华盛顿、林肯等人也对美国的秘密情报组织赞不绝口。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和特工加入后,美国的情报机构已经肩负起维护美国安全决策、刺探别国事务、进行机密资料整理分析等重要职责,继续在美国的军政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朱川论文集

    朱川论文集

    本书不仅仅是一位离休干部的论文集,更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理论争鸣的一面镜子。本书的出版具有突出的理论价值和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适合经济工作者阅读,既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也可以向老一辈领导干部敬业、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的精神学习。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
热门推荐
  • 极品宝藏少女

    极品宝藏少女

    (甜文,逆袭,搞笑)出身小城,又土又笨的秋婉琳,毕业后阴差阳错地进入了艺术行业最有影响力的世达集团,她的鉴赏能力得到总裁云泽赏识,两人的感情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一系列扣人心弦的经历后,他们终于表明了彼此心意,却因身份的悬殊遭到了云泽家人的强烈反对。秋婉琳不甘示弱,靠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一步一步在艺术品投资和收藏行业成为佼佼者,名气大增,并为世达集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获得了豪门的入门许可,此时她却发现云家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她改变着他们,也改变着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出自艺术大师李叔同之手,他是著名音乐教育家、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戏剧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造诣于一身,堪称全才。他的文字是美的代表。书中李叔同先生的诗文词赋、人生领悟,犹如洗涤心灵的净化剂,帮助我们洗去浮世铅华,释放生命本真。《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
  • 你那儿有没有树

    你那儿有没有树

    老洪说,我才不管谁是谁的傻鸟,我就是要告!作为和你种过树的老战友,我提醒你,你告你要吃亏的。孟大然的话有了应验。老洪果真吃亏了。开庭那天他要告的领导根本没有出现,能够代表领导的小秘书仅仅气了老洪几句,老洪就瘫了地,再也没有起来,至于后面能吃什么亏,老洪只能在地下知道了……老洪永远后,上级又把孟大然调回植树连,后来改成了园林绿化公司,老了的孟大然当了经理……
  • 以乐为医:澜音

    以乐为医:澜音

    当兽人的血脉冲破人性桎梏,理性被杀戮掩埋。乐医,就成了这个世界唯一的救赎。云澜,地球音乐新秀一枚,重生为废柴女,生活戏剧的如同闹剧,被退学,被悔婚,被慈善,最后还生生的被炮灰……几载蛰伏,一日冲天。以音为医,以乐为杀!
  • 缘来难逃

    缘来难逃

    父亲入狱,母亲离家,凌薇再也没有了昔日光环。她逃了三年,再度归来,等待她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磨难。流言?绯闻?猜忌?每一个看似亲近的人却各怀鬼胎。待到身心俱疲时,她才发现,那个身份复杂的人,才是她的救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七日琅息

    七日琅息

    在被拉入跟违背现实的逃脱游戏后,看到了那张念念不忘的脸。在恶意和恐惧中,没有人能逃过一劫。当在怪物和恶人中遇见那朵心尖尖上的明月光,她又有何选择?两位大佬前期比较拘谨,后期都是演技爆表骚操作满满的小可爱!
  • 法式豪门:首席调香师

    法式豪门:首席调香师

    她以与生俱来的灵敏嗅觉,在试香大赛中夺得了冠军,自此步上了调香师的精彩人生。他堂堂欧氏香水集团的一个少爷,豪门俊杰,似乎与她没有一丝牵扯。什么?朋友陷害?男友背叛?还加上豪门时尚圈明争暗斗的商战?她浴火成长,不惧历练,却不曾预料那个一直守护着她的豪门少爷,竟对她暗生情愫……豪门爱恨纠葛就此拉开帷幕…
  • 许我为你唱首歌

    许我为你唱首歌

    如果早知要告别,当初我就应该用尽力气...抱抱你。-荣年爱情,在我看来,是相互吸引,是灵魂契合,是势均力敌。-项歌我的愿望是...流浪。-安少西有些人,其实我们已经见了最后一面,所以我珍惜、我感恩、我热爱。-曲灿灿能救我的,只有我自己。-米雪你们是英雄辈出的九零后,谨以此献给九零后我们的青春。
  • 报告老师,我有意见

    报告老师,我有意见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