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1200000028

第28章 为了那一片没有阴霾的蓝天白云(6)

关于怎样再造?①要认真梳理资源;先看看自己的家底,有多少经典,家底厚不厚;再看看我们有意做的项目,别人家有无,能否为我所用。这是经典再造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资源的多少,决定着出版社经典再造的成果。②要精心选择。第一个问题解决了之后,当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方可进入下一个流程,也即选择的环节。再造的目的要明确。我们为什么要再造?说起来,无非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要传承,西方的优秀文化要“洋为中用”,人类的优秀文化要传承,出版社要发展,要担当起自己的社会使命。这是社会效益方面的诉求。另一方面,经典在今天,仍有影响和现实价值,有市场、有读者,出版社要以此创造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化,出版单位无论是现实的生存以及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没钱行吗?因此选择要关注两个效益。在这个意义上说,不是所有的经典都适合再造。③要对内容进行再认识、再把握。要调动所有的手段,对内容进行校订、注释,包括扩张信息和延伸阅读,甚至可考虑如何与其他媒介对接。经典的东西,最好保持其“原汁原味”。④针对读者定位、市场需求,寻求最好的书装呈现形式;图书的设计、装帧,在今天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大。包括封面、开本、内文的版式设计,都对读者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我们说内容重要,内容不重要,能是经典吗?但形式也重要。书装形式新颖、独特,往往让人“一见钟情”。于是便掏钱,便买了书,出版社就达到了出书的目的。⑤图与文的搭配。社会阅读,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这样说,不是一个准确的表述,但图在今天,于阅读者来说,有了超乎以往的意义,倒是事实。故此,处理好图与文的关系,对于今天的编辑来说,意义很大。可以掌握一个原则,即根据内容的需要来用图。或多或少,可有可无。图不好,起不到作用,不如不要,切忌滥竽充数,以次充好。要图,就要力求达到图文并茂、相映生辉的效果,这是原则。⑥要区别单品种再造、丛书、系列项目再造及出版社整体经典图书工程再造的不同要求。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目标和要达到的要求,要注意之间共性的元素和个性化的要求。对其差异性尤其要关注。⑦经典再造,要把经典当作一本新书来对待。再造不是简单的再版。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高度,最好不要提再造。

经典再造的意义重要。一可以使出版社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经典的东西往往有很强的生命力,它可以在一定时间段内,甚至于超越不同的历史阶段,而不过时。二在当下出版界创新乏力、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可起到缓解的作用。三可直接获取两个效益,支持出版社可持续发展。

经典再造与原创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资源在那里搁着,往后看,关注资源,思考如何发挥资源的作用,进而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再造的经典作品,从哪个角度说,都是对的。但就出版社整体经营而言,往前看,关注原创,关注新的好作品的生产,又在更长远的意义上对出版社的资源形成支持。新的产品源源不断,优质产品不断产生,新的经典才会有。这样,出版社的经典再造,才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否则,经典再造,会越造越少,人们的再造热情也会随之减退。

经典再造的关键是人,是负责再造项目的责任编辑、项目负责人。构想和设计属于他们,经典的选择离不开他们,内容的把握属于他们,如何根据现实的需要扩充信息,延伸阅读等也需要他们认真规划,及至如何再造,书装设计怎么办,图书的整体风格如何才会最大限度地得到读者的喜欢,责任人的素养受到极大程度的挑战。图书生产,不是标准化的流水线,由于个人和个性化的生产性质,认识和审美的差异性,决定了图书产品的虽有规律可循但具体呈现却是多种多元的情况。面对一种经典,100个人可能有100种的再造。因此,预前的设计,与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的实际读者反应,并不一定完全吻合。出现完全不吻合,也是可能的。我们所追求的,不过是再造后的经典的效果,最大可能地与我们的目标设定接近。

我曾经不算成功但也不算失败的做过经典再造。2010年,是中国青年出版社成立60周年。60华诞,于一家企业而言,不可谓不是大事。至于一家文化企业,梳理资源,出版一套有纪念意义的珍藏本图书,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做这样的一套书,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它的礼品的功能。但在今天,投入巨资,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进而产生效益,是不是有遗憾?或者说图书出版定位上有重大缺失呢?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于是,有了我们明确的出版定位,即要兼顾礼品和市场的功能。在这个定位上去选择入选作品。我们反复推敲,认真筛选,数次经过总社各个层面领导和业务人员的确认,最终落实了一套4个系列总计23个品种的图书入选中国青年出版社社庆60周年珍藏版书系,分别是经典系列:《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李自成》《烈火金钢》;原创系列:《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从战争中走来》《变局》《巴金全传》《我这一生》《梅兰芳传》;引进版系列 :《西方文明史》《出埃及记》《毛泽东传》《圣经故事》《城南旧事》《过于喧嚣的孤独》;艺术系列:《西方美术史话》《范曾谈艺录》《名家鉴画探要》《外国文学插图精鉴》《中国油画史》。从入选的图书品种看,都是出版社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留下的重要作品。但严格说来,除经典系列外,另3个系列还够不上经典,但确是好书。我们的设计很讲究,一律大规格16开本,成品尺寸170×240;封面设计,我们将原书封面做成书影置于新书的适当位置,以体现传承;4个系列,分别用了4种底色来区分:经典系列,用的是红色;原创系列,用的是白色;引进系列,用的是黑色;艺术系列,用的是比较庄重的黄色。前环一律特装设计。内文版式统一版芯,设计要求简洁大方;我们连每个系列的书套材料的选用,从质地、颜色到书套形制都作了详细的要求;包括书箱的设计,我们也要求做到有想法和有新意。我们在书箱的正面,对整套珍藏本系列图书做了说明;最有创意的是,每种书的腰封,除设计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建社60周年珍藏版图书内容外,还有四个系列具体入选图书书目,我们还将胡耀邦、胡锦涛两代中央领导人与出版社直接有关的文字元素进行了设计。回顾中青社的历史,1950年,青年出版社成立。1953年4月12日,青年出版社与开明书店合并,改名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并设立董事会。第一任董事长,是后来成为党的总书记的胡耀邦。第一次董事会会议的签到簿,出版社一直珍藏着。胡耀邦同志的亲笔签名,在这个签到簿上珍贵地保留着。我们把签到簿的书影及胡耀邦的签名设计到了腰封上。另外,我们还将胡锦涛总书记于2000年10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建社50周年之际,给出版社的贺信摘录设计后置于腰封上。文字如下:“中国青年出版社……根据不同历史时期青年的特点和需要,编辑出版了大量优秀读物,用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中国青年出版社担负着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的重要职责。希望你们……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青年进步的要求,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多出精品,进一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更好地成为广大青年的良师益友,成为党教育和引导青年的一个重要思想文化阵地。”

中国青年出版社建社60周年珍藏版图书做到了大气、庄重,可以送礼,也可收藏,还可市场销售。基本达到设计初衷。总结这套书的操作,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注意:①大项目的操作,要有项目负责人。②出版社要重视,领导最好亲自挂帅。③做书的目的性必须清晰。④定位要准。⑤书目选择要严。⑥图书从内容到形式要注意匹配。⑦细节不可忽视……

做编辑工作,如果要求高一些的话,其实经常表现为一种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些遗憾的情形。书辛辛苦苦地做出来了,很高兴,或多或少地也许还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即便如此,你也不敢说,你做的书已经十全十美。故此,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读者、研究市场需求,研究内容、研究图书形态的呈现。做一般的图书要这样要求,做经典的再造,更要百倍地小心谨慎。否则,你就对不起经典。在经典面前,我们无论多大牌的编辑,都要低下头来,恭谨地面对,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国人做事喜欢造势,声势越大越好,至于实际效果,则无所谓。声势造出去了,别人知道了,尤其是上边、领导知道了,目的也就达到了。如果细究起来,细心一点儿的人会发现,这不仅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且成了一部分作为下级的人对付上级的必修功课。毕竟吹牛造势好办,真要动真章、把事情落实、办好,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投机取巧,乃人之常性。能不花多少力气,便能达到个人所求的目的,何乐不为!也于是,社会上的面子工程,造假工程大行其道。前不久,看到一则电视报道,说国内某地,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政府投资,要求所属乡镇改造老旧厕所。工作是布置下去了,钱也发下去了,验收的时候,除表面上有几家做了改造外,其他大部分没改。更有甚者,有些农户根本就没有拿到钱。凡此类事情,多得是。

国人习惯了务虚,但偏偏做事情又最忌讳务虚。你要务虚,事情就给你脸色看,就会报复你,这一点,没得商量。现在的年轻人,不大会对发端于1966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有印象。那是一次典型的全国人民的集体务虚运动。我们放下了国之根本的经济建设,我们在看不到、抓不到党内走资派、阶级敌人的情况下,生生地把走资派造了出来、抓了出来。十年“文革”,蹉跎了我们的大好时光。世界都在发展,我们本就落后,最后觉醒时,我们又被发达国家落下了更大的距离。于是,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不能不进行全面的改革。认识上的落后,说不清的动机,务虚的后果,代价和教训是深刻的。我们不说国家,国家的事情一则大,二则好像不与个人直接相关;我们就说说个人,我不相信一个人不脚踏实地做事,会做好事情,会长此以往地被人信任。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出版社每年年度汇总选题,做出版计划,有的编辑平时不用功,急来抱佛脚,对付着谈一谈想法,过关后,想法不落实,新选题跟不上,年底一盘点,啥啥不行,完不成定额指标,成为定局。年度考核不合格,第二年不能提薪,不能提高月奖金系数,甚至被降职。到此时悔之也晚矣。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虽然累一些,但结果会是好的。所谓勤能补拙,何况我们还不笨!上个世纪的模范典型铁人王进喜曾有这样的名言: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简称“三老”。我们还真得谨记。

想做到务实也不容易。2012年初央视的200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会上,胡忠、谢晓君夫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记得颁奖词是这样说的:“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莲。”夫妇两个,是志愿者,先后到藏区支教。在去藏区前,两个人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到海拔3800米的四川省康定县塔公乡的孤儿学校支教。学校是福利性质的民办公助寄宿制学校,收有汉、藏、彝、羌4个民族的143名学

生。胡忠在这里每个月的生活补助只有300多元。2003年,谢晓君带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2012年2月,她甚至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并表示要和丈夫“一辈子待在这儿”。我在电视中看到了他们的模样,还有已经长大了一些的孩子,高原的风,已把他们吹砺得跟藏区的人没什么两样。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他们默默奉献着。他们做的,是扎扎实实的事情,他们不务虚,他们务虚行吗?高原的风,早把那些飘浮的种子吹得远远;蓝天上的白云好看,但一阵风就会将白云吹散。只有那些不怕高原环境恶劣的植物,才会在这里扎根。感佩之余,扪心自问,我们做得到吗?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我们不能上高原,但我们总可以做一些事情吧。我们能不能像胡忠、谢晓君夫妇那样踏踏实实地认真地不务虚地对待我们的工作呢?其实,我们是满可以做到的,但我们就是不塌下心来去做。务实,我们做不到。

同类推荐
  • 爱听老舍Ⅲ:散文精选集

    爱听老舍Ⅲ:散文精选集

    《爱听老舍Ⅲ:散文精选集》收录了老舍在各个时期所写的38篇优美散文,篇幅有长有短,其中包括名篇《抬头见喜》、《济南的冬天》、《四位先生》等。本书内容饱含强烈而纯挚的感情,幽默俏皮,充满智慧,耐人寻味。随便挑一篇,读起来就会让你大笑不止。加上段纯的生动演绎,语言艺术大师和幽默大师老舍独特的京味语言和风格,一定会您回味良久。
  • 高晓声的鱼水情

    高晓声的鱼水情

    这里所谓的“鱼水情”,是指高晓声对鱼和水的感情。高晓声的家乡是江苏常州武进。这里是典型的水乡。河浜纵横交错。高晓声从小迷恋水和鱼。对家乡的水和水中的鱼有超乎寻常的感情。在新文学作家中,沈从文对水的描写早为人称道。也生长于水乡的汪曾祺,在作品中对水也有独特而精妙的表现。而高晓声对水的表现,绝对不在任何人之下。至于写鱼,在中国作家中,我没有见过可与高晓声媲美者。可以说,高晓声是把水写得最好的中国作家之一,而是把鱼写得最好的中国作家,没有“之一”。高晓声的散文《我最熟悉的地方》,对家乡有过介绍。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 雪又白

    雪又白

    本书作者为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协副主席,诗人生长于新疆伊犁,那里天山飘雪;工作于陕西西安,那里古城厚重。本诗集收录了作者多年的精品诗,分作十章,有亲情爱情的热烈忠贞,有历史名胜的独到感悟,有节日节气的回顾畅想,有古城生活的细腻感触,有原生作物的诗意升华,有故乡亲人的深刻思念,有佛家性情的顿然开悟,有大道众生的高度关怀,更有着对雪花飞白的终极诉说。雪花轻灵纯澈打开诗人的诗眼,北疆伟岸巍峨铸就诗人的诗魂。雪又白,飞白流韵,贯穿全集,诗意人生,人生诗意,本诗集实为现代诗之佳品,应共诗意人来品鉴。
  • 凯恩舰哗变

    凯恩舰哗变

    1944年,二战尚未结束,在南太平洋的海面上,漂浮着凯恩号;正是这艘近乎于报废的老式战舰上,却爆发了美国海军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哗变事件!这已不仅仅是旧时所理解的兵变——只见刀光闪闪,舰长被囚,绝望的水兵成了不法之徒。以副舰长马里克为首的哗变一方,到底是富有责任感和正义感,救军舰地危难之中的英雄,还是阴谋蓄意叛变的暴徒?而舰长奎格,是个刚愎自用的独裁者,还是懦弱胆小的怕死鬼?威利·基思成了这个故事的穿针引线人,这位凯恩号最后一位舰长就像是打开魔法大门的钥匙,将当年整个事件的一层一层展现在我们面前。
热门推荐
  • 八零娘亲是女配

    八零娘亲是女配

    新书《重生八零空间养萌娃》求支持。迷迷糊糊穿越到了八零年,成了一本书里的恶毒女配,还多了个小萌娃。郁闷的是,这恶毒女配把男主给设计了,让男主娶了她也就算了,后来,她还养了一个不是男主的娃娃,来冒充男主的孩子,欺骗了男主n多年……继承了这一切一切的柳樱雪表示,这也太毒了点吧?原主对所有感情太依赖,柳樱雪决定快刀斩断一切乱麻。——有钱有萌娃有豪宅,风光无限当慈善家,才是我的人生梦想。
  • 古董老公

    古董老公

    【反穿越】【极品宠文】苏玲在一次重伤之下回到了现代,紫黎墨跟着她穿越回到现代。从此俩个人在现代的爆笑生活开始上演,精彩片段一:紫黎墨下楼正好看见电视上正上演经典桥段恶少调戏良家妇女,冲过去大吼一声“大胆,光天化日居然敢当着我的面调戏良家妇女,找死。接着一掌打过去,电视应声而碎,紫黎墨惊了一下,然后满脸无辜的看向苏玲,他好像闯祸了。苏玲看着刚才还好好的电视,现在成了碎片,嘴角时间抽搐,上去就是一顿暴打。精彩片段二:“墨儿今天跟我回去见我老爸老妈”“啊”“啊什么啊呀,人家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你一个帅小伙怕啥,你就当帅小伙见老丈人就行了。”‘噗’其他人听见苏玲的话喷了。精彩片段三:夏天苏玲穿着可爱的吊带上衣,底下是短裤出现在紫黎墨面前。紫黎墨看苏玲穿成这样子脸彻底黑了,黑着脸大吼道:“你这是穿的什么?穿成这样成何体统,伤风败俗。赶紧去给我换回来。”苏玲听见紫黎墨的话嘴角那个抽搐呀,都来这么久还没把他训练成现代人,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亲们墨儿又回来了,看他在现代是怎么生活的】【喜欢的收藏,推荐,留言】
  • 回忆城市接管(全2册)

    回忆城市接管(全2册)

    本书以弥足珍贵的“三亲”(即亲历、亲见、亲闻)史料,生动翔实地再现了解放战争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已经解放了的大中城市里,组建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开展大规模城市接管的历史,记录了党在政权建设、城市管理、社会改造以及经济、文化、统战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 我带条狗打穿末世

    我带条狗打穿末世

    没有太多想说的,末世既然来了,打穿便是了。——欢迎加入讨论群:929738931
  • 穿书之奶狗别过来

    穿书之奶狗别过来

    顾清无意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自己写的小说里,这就算了。关键为什么穿越到了男主他姐姐,还是个反派……作为乐天派的她决定紧抱主角大腿!等等为什么她的竹马会一直盯着她?别......别过来,有话好说啊大佬。#文案一“姐姐,你在看什么?”旁边凑过来一个脑袋。“嘘,别闹。霸总偶像剧要到高潮了。”女生目不转睛。“哦~原来姐姐喜欢这种啊,早说嘛,我也会哦。”“……你想干什么?喂,别过来,别秀你腹肌啊喂。”#文案二“顾清,我告诉你,你想都别想离开我!”“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啊。”“你就这么确定?”“……哎你怎么会?”白切黑伪柔软男主vs乐观元气但内心有点小怂的少女1v1甜甜啦~
  • 新社会治理观

    新社会治理观

    本书分为四章,配图70余幅,约38万字,书中全面、系统、客观地介绍了瓮安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瓮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执政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强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书稿兼顾瓮安的历史文化沿革和人文地理,以史料、政府权威统计数据和鲜活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典型场景,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新瓮安的风采。
  • 第一仙侠宇宙

    第一仙侠宇宙

    拥有天生异瞳的张天宝,投身玄魔宗化身为魔侠人士,因为修炼速度快受到妒忌陷害……
  • 九月七日喜欢你

    九月七日喜欢你

    一个厚颜无耻,一个薄情无义。厚颜无耻:她死皮赖脸的住进他家,“大白,我的早安吻呢?”“大白,我的午安吻呢?”“大白,我的晚安吻呢?”“大白,你在哪呢?大白,大白?大白,我的日常吻你还没给我呢...大白!”躲在暗处的大白,静静的看着那个索吻的疯女人,还是这里比较安全!薄情无义:“宝宝,我要抱抱~”“好~”“宝宝,我要和你一起睡觉觉~”“好~”“宝宝,我要亲亲~”“好~\(≧▽≦)/”“宝宝,我们来生娃娃吧!”“……这个,不太好吧~#^_^”一旁的南,顿时无语,我看你好的很,巴不得和老大生个足球队,可怜他家老大的清白啊……
  • 西夏死书4:克格勃和中情局

    西夏死书4:克格勃和中情局

    四块玉插屏上的《西夏死书》合而为一,唐风和韩江前往巴丹吉林沙漠寻找西夏王元昊的活人坟。在蒙古死城中,他们得到耶律楚材的卷子,依此线索找到了“二十一号地堡”,惊骇地发现,“二十一号地堡”居然就建在活人坟的边缘。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