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4200000015

第15章 饮食起居:最是珍馐和衣衫(3)

碧螺春有什么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东洞庭莫厘峰上发出一股奇异的香气,人们以为有妖精作祟,谁都不敢上山。可有位勇敢倔犟的姑娘决定去莫厘峰砍柴。到了山上,一股清香飘入她的鼻中,她也十分惊奇,就大胆地随着香气,去找那奇异的怪物。她最终来到山峰顶上,只见山顶上长着几棵绿油油的茶树,原来一阵阵香气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她采摘了一些芽叶揣在怀里,便走下山来,越走香气越浓,回到家里,芽叶的香气充满了整个房屋,姑娘大叫“吓煞人哉,吓煞人哉!”但她抵不住香气的诱惑,撮来芽叶泡上一杯喝起来。刚到嘴边,就香沁心脾,咽下喉中,则满口芳香;继续喝它,感觉喉润头清,而且疲劳也全部消除了。姑娘喜出望外,把这些宝贝茶树移植在西洞庭的石山脚下,加以精心培育。姑娘并给它起名为“吓煞人香”。从此,吓煞人香茶,渐渐引种繁殖,遍布了整个洞庭山区。据说康熙下江南时,品尝此茶,对其爱不释手,因“吓煞人香”茶名太俗,才赐名为“碧萝春”。后来又因为其形如卷螺,又被称为“碧螺春”。

趣味链接: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地区民间国际商贸通道,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它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拥有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风光和最为神秘的文化的一条旅游绝品线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是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由唐宋时期兴起,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有两条路线:川藏和滇藏,穿过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形成于公元6世纪后期,它南起于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和普洱,中间经过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香格里拉直达拉萨。有时还从西藏进入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在古代,它是与南亚地区交流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

诸葛亮与普洱茶有何渊源?

普洱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它的种植利用至少已经有1700多年。民间有“武侯遗种”的说法,就是说诸葛亮是普洱茶的茶祖,事实上也是无法考证核实的。诸葛亮为茶祖的传说是这样的:诸葛亮带兵在云南与敌军大战数月,将士们遇到大山中有毒瘴气而染重病。一日,诸葛亮梦见一个白发老人告诉他以茶祛病的方法。后来一试,果然有效,士兵一个一个好了起来,士气大振。诸葛亮为了造福百姓,征战结束后,在当地大山中播下了大量茶籽,最后山中茶树成林,他还把烹茶技艺传授给当地百姓。在云南古茶区,还有“孔明山”、“孔明茶”,在孔明诞辰日,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当地人都要举办“茶祖会”,来纪念孔明带来茶种的贤德。

趣味链接:普洱茶的功效

普洱茶对于养生是一种很好的茶品,它的功效很多,但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唯一的副作用就是含有茶类都有的单宁酸。单宁酸虽有减肥功效但如果含量过高,就会伤及肠胃。不过如果将普洱茶做成熟茶就不一样了,它含有的单宁酸会大幅降低,而茶氨酸、茶多糖等都会有所提高。这些物质都具有降三高的功效。另外,普洱茶味越甜就越说明含的茶多糖越多,越好的普洱茶的茶多糖含量相对越高,它的降血糖的功效也就越好。

你听说过“女子茶”吗?

“女子茶”主要风行于惠来葵潭及普宁南阳客家地区,所以又称“葵潭女子茶”、“妈人擂茶”或“油麻茶”。“女子茶”要选用优质“茶米”,如福建的铁观音,放进带齿的缶钵内,用番石榴树的粗干制成的擂茶槌擂成粉,然后加入炒熟的芝麻、花生、黄豆、香菜、蒜子和少量的盐、糖,再冲上开水,加上炒米喝,味道独特,香、甜、咸、甘、涩诸味俱全。“女子茶”只在节日和待贵客时才制作,是一种礼茶。民间有一个有趣的“女子茶”传说。相传早前潮汕有一女子,想仿效男人们烹茶宴友的做法,便邀请了几个女友,一起来烹茶。却将香茗变成了苦茶,受到了男人们的讥笑,她很气愤,决心要创制出一种女子专用的茶饮来。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创出了“女子茶”。据说当时,男人们如果想品尝“女子茶”,必须降低身份扮女人。

趣味链接:功夫茶是茶叶吗?

功夫茶,并非是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技法。为什么叫功夫茶呢?这是因为它的泡茶方式极为讲究,是一种沏泡的学问和品饮的功夫。

古时候的贡茶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功夫茶”源于明清的潮汕,本是贵族茶道,后来走出了宫门,传到了民间,发展到现在已经大众化了。

功夫茶盛行于广东的潮州府和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苏辙曾说:“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直到今日,闽南本地的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都会喝上几轮,即使是那些侨居外地或是移民到海外的闽南人,也仍然保留着这个风俗。可以这么说,只要有闽南人就会闻到功夫茶的清香。

中国八大菜系是指哪八大种?

中国的八大菜系分别是:

1.广东菜简称粤菜,味美色鲜,菜式多样,由广州、潮州、东江客家菜三种各具特色的地方菜构成。

2.四川菜简称川菜,以味的多、广、厚而驰名中外。

3.山东菜简称鲁菜,烹饪方法众多,有煎炒烹炸、烧烩蒸扒、煮氽熏拌、熘炝酱腌等50多种。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

4.苏菜,以苏州和扬州菜为代表,突出主料,强调本味,清淡可口,最擅长制汤。

5.浙江菜简称浙菜,由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菜共同组成。

6.福建菜俗称闽菜,以福州菜为代表,制作细巧,色调美观,调味清鲜。在口味方面则是咸、甜、酸、辣俱全。

7.湖南菜又称湘菜,以腴滑肥润为主,多将辣椒当主菜食用,口味上有北方的咸、南方的甜,更有本地的辣与酸。

8.徽菜即安徽菜,又叫皖菜,重食补,继承了祖国医食同源的传统,是其一大特色。

趣味链接:赏花宴

据《朴通事》记载,赏花宴源于元代,菜品分三个梯次,衔接自然,相当接近于今日的筵席。其中食单是:干鲜果品各十六碟,如榛子、栗子、龙眼、核桃等;鲜果可放柑子、香水梨、樱桃等;中间放置生缠糖和狮仙糖。菜点先上烧鹅、白鸡、川炒猪肉、乱膀蹄、蒸鲜鱼、牛肉、炮炒猪肚。两巡酒后,再上新菜,新菜的第一道菜是羊蒸卷,第二道菜是金银豆腐汤,第三道菜是鲜笋灯笼汤,第四道菜是三鲜汤,第五道菜是五软三下汤,第六道菜是鸡脆芙蓉汤,第七道菜是粉汤馒头。

赏花宴还要有乐工弹唱和杂技表演,且散席后要“饮个上马杯儿”。从赏花宴看出,元人继承了两宋的饮食风格,只不过他们更注重汤。

你知道中国十大名茶吗?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扬名海外,拥有很高的声誉。下面是我国的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它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着称于世,是最着名的绿茶品种,产于杭州西湖山区的龙井。生长在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历史上将它们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多认为产于狮峰的品质最佳。

洞庭碧螺春,外形卷曲如毛螺,白毫显露,天生的花香果味,为茶中之华。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这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温度适中,蕴成它良好的品质。毛峰茶味醇回甘,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

庐山云雾茶,庐山云雾茶芽叶肥嫩显白亮,香如幽兰,产于江西庐山。曾被列为“贡茶”。

六安瓜片,是名茶中唯一以单片嫩叶炒制而成的产品。其香清味甘,形如瓜子,产于安徽西部大别山茶区。

君山银针,属于轻发酵茶,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是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名茶。冲泡时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头三次都如此。

武夷岩茶,属乌龙茶品种,清香、甘醇。产于闽北武夷山。岩岩有茶,一岩一茶,有“大红袍”、“铁罗汉”、“肉桂”、“水金龟”等品种。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着名土特产之一,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唐代茶圣陆羽所着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

安溪铁观音,同为乌龙茶品种,产于福建安溪,是乌龙茶的极品,冲泡后汤色多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的兰花香,回甘悠久,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为功夫红茶中的珍品,产于安徽省。祁门茶区的江西“浮梁功夫红茶”,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

趣味链接:喝茶与健康

人分燥热体质和虚寒体质,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分为凉性茶和温性茶,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茶来喝,是有利于我们健康的。

绿茶和清茶中的铁观音由于发酵程度较低,属于凉性茶;清茶中的乌龙茶和大红袍属于中性茶;红茶和普洱茶属于温性茶。有抽烟喝酒习惯,容易上火、热气及体形较胖的人一般是燥热体质者宜喝凉性茶;而肠胃虚寒,平时吃点生冷就感觉腹胀不舒服的人为虚寒体质者,应喝中性茶、温性茶,老年人则应该饮用红茶和普洱茶。另外,苦丁茶凉性偏重,它清热解毒、软化血管、降血脂的功效很强,因此最适合体质燥热者饮用,但体质虚弱的人就不适合饮此茶了。

“竹叶青”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

竹叶青酒是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的名酒。它的由来,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夏天,一醉楼的老板接到王大户的话,要求天黑之前送去一坛好酒,于是早饭后,一醉楼的两个伙计便抬着一坛汾酒上路了。赤日炎炎,热得他俩人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幸好快到竹林了,王大户家就住在竹林后面。两人进入竹林,准备休息片刻再赶路,这时,他们已经口渴难忍了,小伙计出了个主意对大伙计说:“咱俩先喝点酒,再用水补满如何?”大伙计说:“哪里有水?”眼尖的小伙计指着竹根下的一汪水,嘻嘻地笑着。他们把酒送过去后,心里一直打鼓,怕被发现,第二天王大户真的找来了,不过出乎他们所料的是,王大户不仅没说这酒有假,反而夸这酒实在是太好了。后来,他们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老板,这才有了后来的“竹叶青”酒。这为古老的中国酒文化又增添了一朵奇葩。

趣味链接:宫廷十大贡酒

我国是酒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而古代宫廷的十大贡酒中的一些名酒,到现在依然畅销于世。我国宫廷的十大贡酒分别有:九酝春酒、鹤年贡酒、枣集美酒、酃酒、鸿茅酒、羊羔美酒、杏花村汾酒、五加皮酒、菊花酒、同盛金烧酒。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香醇怡人和益寿养生。不过其中的酃酒、羊羔美酒、五加皮酒、菊花酒及同盛金烧酒现在已经很难在市场上找到了。

冰糖葫芦和哪位皇帝有关?

冰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皆宜,既好吃又好看,是中国传统文化小吃。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那就要从南宋的光宗皇帝说起了。

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不思饮食,突然变得面黄肌瘦,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效果都不好。眼见贵妃的病越来越重,皇帝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了宫,他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山楂与红糖煎熬,饭前吃5~10枚,半月后病就会好了。”结果贵妃吃了此方,真的很快就好了。宋光宗龙颜大悦,大大奖赏了郎中。后来,此方传到了民间,为了吃起来更方便,人们把它串成串吃,也就形成了今天的冰糖葫芦。

趣味链接:梨膏糖

唐初的政治家魏征十分孝顺。他母亲多年患咳嗽气喘病,可她怕苦,不肯吃药,魏征只好百般劝慰。有一天老夫人想吃梨。可是她牙齿多已脱落,无法咀嚼,于是魏征煎了梨汁给母亲,老夫人十分喜欢这煎梨汁汤,但光喝梨汁汤也不能治好病呀!因此他将药汁倒进了梨汤中一起煮,加了一些糖,一直熬到三更。魏征不小心睡着了。等他睁开眼,药汁已经熬成了糖块,魏征尝了一点糖块,感到又香又甜,老夫人品尝后,也很喜欢吃。不料,吃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老夫人的病竟好了。这一妙方后来被人们称为梨膏糖。

“涮羊肉”是怎么来的?

据说,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在征途中,忽然想吃家乡的清炖羊肉。于是厨师马上杀羊剥皮,剔骨割肉忙起来。就在这时,探马来报道:“大队敌军离此不足十里了。”饥饿的忽必烈急着喊:“快上羊肉来!快点,快点!”厨师看忽必烈急了,可一时也做不出清炖羊肉来,他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羊肉切成薄片,放进煮沸的水中,待肉一变颜色,便捞进碗里,加上一些简单的调料,端给了忽必烈。忽必烈连吃了好几大碗,一下子浑身都是力量,翻身上马,便率军迎敌去了。结果大获全胜。在庆功宴上,忽必烈专门点了战前吃的羊肉片。这次厨师有了足够的时间,他精心配制了麻酱,作为调料,吃起来鲜嫩可口。所有将士都赞不绝口,忽必烈看这羊肉片涮着吃味道如此鲜美,于是给这道菜赐名为“涮羊肉”。

趣味链接:吃羊肉的注意事项

羊肉性温热,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但如果吃法不对,会产生负面作用。

同类推荐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大视角、内容丰富的作品,涉及晚清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家庭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商业等方面,是近代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性著作。美国外交官何天爵结合十几年亲身经历,勾勒出了晚清中国社会全景,精辟地分析了中国人的特性。
  • 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 水浒黑白绰号谭

    水浒黑白绰号谭

    长期以来,世人对《水浒》人物及其姓名和绰号颇有兴味,它们已被视为水浒文化的标识,它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天罡星群中林冲的绰号“豹子头”,王英绰号“矮脚虎”等,认识、研究中华人文,可以借读本书人物的绰号,探寻它们的由来、发展和影响,以及它们所蕴涵的社会众生相和时代风尚。
  • 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本书是“开卷书坊第三辑”之一,“开卷书坊”为当今知名学者文人的散文小品系列丛书集。“开卷书坊”丛书以营造“书香中国”氛围、弘扬书香文韵为宗旨,首辑八本、第二辑十二本分别于2011年、2013年在上海书展亮相后,得到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应有的品牌效应。本书分为三部分:藏书札记、品书拾穗、读书撷英。毛乐耕的文学根基较深,语言功底也好,评说有一定的学理深度,行文则简要流畅,文中还穿插着一些掌故逸闻,读来有理有味,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小仙恨嫁,少君欠思量

    小仙恨嫁,少君欠思量

    她,昆仑山天池旁的一株雪莲,吸天地精华,历八百千秋,闲看云起云落,本是沧海之尘,一朝被带入仙凡向往之所,天外天的三清境,却卑微得成了一缕残魂的容器.他,三清境新任少君,丰神似玉,冷淡高雅,一袭红衣引得三千繁花尽折颜;他素爱冷眼静观世事浮华,所到之处,无不敬仰。她对他情愫暗生,自知无果而负气离去,辗转千年后,竟成了东华帝君座下小徒。当他与她再次相逢,才发现那深藏的爱,已根深蒂固了千年……他以护众生为执念,将爱深深埋……她以痴爱他为性命,把情丝丝灭……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此版本《老人与海》为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四位知名作家指定推荐版本,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作序深度解读:从俗世中来,到灵魂中去。“我们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希望,不能失去斗志。”《老人与海》讲述一位老年古巴渔夫孤身在海上捕鱼,八十四天一无所获。第85天,他捕猎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马林鱼把老人和他的小船拖到了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老人经过两天两夜的搏斗,终于将马林鱼捕获,却在返航途中遭遇鲨鱼群的围攻。他与鲨鱼缠斗一天一夜,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马林鱼被鲨鱼啃食,仅存骨架。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着大鱼骨架回到岸上。但老人并未失去希望和信心,休整之后,准备再次出海。
  • 江西九人诗选

    江西九人诗选

    《江西九人诗选》是由熊国太主编,汇集汪峰、三子、饶祖明、聂迪、林莉、吴素贞、傅菲、圻子、熊国太等九位诗人的代表性诗歌而成的一部现代诗歌集。收录的作品包括:甘蔗、草帽的火焰、荷花、写在宗谱上、二胡、唢呐、梅、蝴蝶·李清照等。
  • 刀横十三州

    刀横十三州

    踏歌江湖论英豪,是进也一刀,退也一刀,残生一线付惊涛!
  • 水墨·三春:杨焕之散文集

    水墨·三春:杨焕之散文集

    前些天,刚收到杨焕之的行走诗文摄影集《静界》,又收到她一叠厚厚的书稿《水墨·三春》,希望我作序。工作之余,我忙里偷闲认真阅读这本书稿,对作者本人和她的文章也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 有趣的发现和发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有趣的发现和发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以故事的形式,分别介绍了阿基米德与投石机、伽利略与望远镜、帕斯卡与液体压强等科学发明与发现。
  • 忆那些年的岁月静好

    忆那些年的岁月静好

    这部作品主要展现平时生活中琐碎而又温馨美好的事情,每个章节都是一个故事,前后会有些许混乱,请谅解。鉴于此为作者首作,文笔风格会与大部分的网络小说截然不同,不喜误入。此书皆为作者日常随笔,请勿用于商业抄袭。故事情节: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却在最平凡的时刻变成不死之身,岁月缓流,让我们来体会这岁月中的点点滴滴。
  • 妈妈和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和女儿的悄悄话

    一起快乐,一起成长。女儿是妈妈生命的延续,母女间的对话好像变得不一样了。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女儿天天成长,妈妈与女儿的互动似乎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突然有一天,妈妈发现,女儿不再是贴心小宝贝了,女儿越来越前卫。女儿是妈妈贴心的小宝贝,这话应该不会错的,但时代的改变,社会的信息来得太多,女儿的生活方式远远出乎妈妈成长时的经历,乐观、成功、开朗、时髦的妈妈也必须跟着越来越摩登时髦才是啊!辣妈咪,才不会让女儿逃之夭夭,离得越来越远! 本书讲述了一个麻辣妈咪的教女经历!
  • 山丹丹红透碾子湾

    山丹丹红透碾子湾

    他们都还是娃娃嘛,你害(陕北话:明白)下了没有?你说那个时候……当我黑头黄汗地来到碾子湾,把高服良堵在他家门前的石碾旁,向他问起四十年前的一些往事时,平日乐观的高服良为难了。他甚至躲开我的眼睛,低头摆弄着他捏在手里的那杆黄铜唢呐,十根粗壮的手指,像是一节节受惊的草蛇,在唢呐的眼儿上,没有目的地弹动着。显然是,我的询问让他沉入到回忆中去了……回忆使他的眉头拧了起来,他本能地张开嘴来,慢慢地噙住了唢呐,朝着脚下的黄土“呜哇”低吼了一声,就又高举起来,朝着蓝瓦瓦、亮晃晃的天空,持续不断地吹奏起来了。现在的高服良,已然花白了头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