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2900000020

第20章 态度的形成和转变(3)

林语堂先生认为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健全的嬉笑、会心的微笑,是一种美学的思维方式。他说:“当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生产丰富之智慧足以表露其理想时刻,则开放其幽默之鲜葩”,因为幽默“是智慧之刀的一晃”,而且具有“化学作用”,可使许多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到如今,幽默已经被认为是人类通过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个性的一种特殊方式。

1979年,美国着名心理学家诺曼·卡辛斯还提出了一个“将幽默作为一种疗法,为心理病人减压”的观点,成为首次将“幽默”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心理学家。他相信那些压力太大或紧张过度的病人只要时常微笑,就能重新体验到愉悦、希望、自信等积极的情绪。经过十几年的临床研究,卡辛斯发现压力能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比如血压升高、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等,而幽默带来的微笑能引起完全相反的变化。

在心理学界,弗洛伊德认为幽默能够让人们用社会许可的方式表达内心中压抑的欲望。人们在讲笑话时,可以无视自我的恐惧和超我的反击,将本我的原始性能量自由地表达出来。笑话就像做梦一样,人们很快就会忘记,因此人们喜欢听笑话、讲笑话。实际上,笑话之所以能够引人发笑,就是因为它缓解了人们内心中的焦虑,让压抑的情感得到了合理的发泄。

美国的一次幽默调查表明,性、消灭和死亡是人们最喜欢的幽默题材。这一点恰好印证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事实上,即使并不了解心理学的人也懂得一个道理:你想了解一个人的潜意识里正在压抑着什么东西,只要测试一下他喜欢什么样的幽默就可以了。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从心理学角度看,幽默是一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常是人们处于困难境地时,自我解脱的一种方法。因为人不可能同时快乐又生气,许多心理学家对待生气的人就常使用“幽默疗法”,病人在大声欢笑的时候,愤怒的心情自然就一扫而光了。除此之外,一些身处困境或者被人嘲笑的人,往往也能借助幽默感化解尴尬的气氛,同时让自己的内心获得认知上的平衡。

俄国幽默寓言家克雷洛夫向他的房东租赁公寓时,贪婪的房东在契约上写道:“如果房租逾期不交,就要罚款××。”房东在上面填了一个庞大的数字。克雷洛夫看了租约,提笔在数字后面又加了一个零。房东惊呼道:“这么多?”克雷洛夫不动声色地回答说:“反正一样赔不起!”

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或悲愤万分,或愁云满腹。如果能像克雷洛夫这般化忧愁为幽默,也不失为苦闷生活中的调剂。这种自我解嘲的精神,让克雷洛夫道破了房东的贪婪,也体现出他本身乐观、积极的心理态度。

有一次愚人节,马克·吐温被人愚弄了。纽约的一家报纸报道说:“马克·吐温死了。”马克·吐温的亲友们信以为真,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吊唁。当他们见到这位刚刚发过讣告的作家正在写作时,异口同声地谴责那家造谣的报纸。马克·吐温却毫无怒色,他幽默地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只不过他们把日期提前了些。”

幽默实在是一种丰富的养料,它能让经历坎坷的人忘却痛苦,也能让深陷纷扰的人找到欢乐,善用幽默的人会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不过,善用幽默需要技巧,也需要一定的智慧,一个才疏学浅的人定是无法生出幽默感来的,而滥用幽默的人也只会招人反感,让人避之不及。

据说,萧伯纳少年时就非常聪明,并且很懂幽默。可惜,他总是出言刻薄,用看似幽默的语言挖苦别人。人们每次听到萧伯纳的笑话,都好像自己从头到脚被别人嘲笑了一番一样,深感不快。

有一次,萧伯纳的朋友对他说:“你的笑话的确不错,非常风趣,充满智慧,也足够表现你的才华。可是,当你说笑话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觉得不自在。或许你的才华的确胜过很多人,你的笑话也逗笑了很多人,但事实却是,所有人都觉得,如果没有你的出现,大家会更快乐。”

朋友的话让萧伯纳如梦初醒。他一直沉溺在自我赏识之中,从来没有意识到他的幽默感会给人带来负担。从此,他改掉了滥用幽默的坏习惯,将更多的才华发挥到了文学上。

谢里夫的个体受暗示性研究

谢里夫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他创造了一个实验室的环境,想要观察社会规范的形成过程。他认为,实验室环境是与外界隔离的,自然也会同时隔离掉被试身上的社会规范。因此,处在实验室中的被试会根据实验室内具体情景的安排,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标准。

谢里夫将自愿参与实验的被试A安排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然后在他对面4.5米处会呈现一个光点。一开始,光点没有任何变化,几秒钟之后,光点开始不规则地移动,直到最后消失。谢里夫向被试A提出的问题是:“你猜测光点移动了多长的距离?”被试A回答说:“15厘米。”因为在黑暗的环境下,被试A根本无法准确判断光点移动的距离,因此谢里夫将刚才的过程又重复了一遍。这一次,被试A回答说:“25厘米。”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被试A的回答渐渐接近一个平均值,即20厘米。

第二天,被试A再次参加实验时,又增加了两个被试。这两个被试昨天也参与了相同的实验。当黑暗的房间中再次出现光点时,后加入的两个被试根据前一天的经验,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最佳估计。其中一个人说“2.5厘米”,另一个人说“5厘米”。这时,轮到被试A发言。被试A充满迷惑,不知道为什么别人估计的距离和他估计的距离相差那么多,他不知道是该坚持自己的估计,还是认同他人的判断?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所有的被试在不断地重复着这个实验,结果显示,参与实验的被试明显地改变了自己原本对光点移动距离的估计。

很明显,群体规范在实验室里产生了。尽管这个规范原本就不存在。因为谢里夫不过是利用了一种视觉上的似动现象。光点根本没有移动过,更不用说估计移动的距离了。

谢里夫用这个实验研究了个体的受暗示性。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受群体暗示的例子也随处可见。当群体里的一个人打呵欠后,周围的人也会相继开始打呵欠,即使他们并没有第一个打呵欠的人那样疲惫。在实验中插入实验助手后,如果实验助手在回答问题前一会儿晃晃腿、一会儿搓搓手,被试就会不自觉地模仿实验助手的动作。

个体的这种受暗示性会在群体中形成一种规范,也会造成错误观念的继续传递。心理学家雅各布森和坎贝尔则针对“错误信息”的传递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在谢里夫设计的实验基础上,他们在被试中增加了一个实验助手。实验助手的任务就是夸大光点移动的距离,对真正被试的判断进行干扰。之后,实验助手离开实验室,让真正的被试开始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结果,这种被夸大的距离竟然在被试中一直传递下去。也就是说,这些人时刻都在向他人传递着错误的信息,他们自己却是不自知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这种易受暗示性已经变得不仅仅是传递错误信息这样简单。很多社会名人自杀后,人群中自杀的比例会有小幅攀升;一次汽车抢劫案被大肆的报道后,短时间内各地都会出现汽车抢劫的案件;有人持刀闯入幼儿园杀害儿童,几天之内全国各地都出现儿童被伤事件……当群体暗示波及范围变广之后,往往在不知不觉间造成大面积的传播和伤害。

人格逆战——解读《致命ID》

剧情回顾

电影的第一段对话,来自心理医生与患有多重杀人罪的嫌疑犯麦肯·瑞夫。4年前,瑞夫杀死了6个人。被警方抓捕后,法官判他谋杀罪名成立,第二天即将执行死刑。就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晚上,瑞夫的心理医生从他小时候的日记中推断出,瑞夫可能一身兼有多重人格,导致他杀人的则是其中的犯罪人格。心理医生为了保住瑞夫的性命,连夜通知法官重新讨论对瑞夫的处置。

画面迅速跳转,来到了一个漆黑的夜晚。妓女帕瑞斯开着一辆敞篷车,在公路上飞快地行驶着。当她想要寻找放在皮包里的打火机时,不小心将行李中的衣服、鞋帽掉落在马路上,其中包括一只高跟鞋。

同时在路上行驶的还有乔治一家。乔治带着妻子艾莉丝和儿子提姆西出行,结果车子压到了帕瑞斯的高跟鞋,车子爆胎了。乔治正在路边更换轮胎,艾莉丝却被艾德驾驶的汽车迎面撞到。艾德带着乔治一家来到了一家汽车旅馆,试图通过各种方式通知救护车前来救援。然而,当天晚上整个内华达州都在下暴雨,河水挡住了各个方向的去路,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留宿在汽车旅馆中,耐心地等待天亮。

与艾德一行人一同住进汽车旅馆的还有妓女帕瑞斯、一对刚刚结婚的夫妻基妮和路易斯、艾德的老板女明星卡洛琳、一位警察罗德斯和他押送的犯人罗伯特。汽车旅馆的老板拉里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他形色慌张、举止异常,

好像正在努力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当所有人都拿到了房间钥匙,准备休息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女明星卡洛琳意外被杀,她的尸体消失不见,只剩下一颗头颅被放在洗衣机里搅拌。随后,路易斯被人用刀捅死,犯人罗伯特被人打死,乔治意外地死在了拉里的车下,艾莉丝和基妮也相继死去……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汽车旅馆,所有人都胆战心惊,害怕下一个死去的就是自己。

在一场激烈的辩论中,存活下来的人总结出了一条规律:住在汽车旅馆的每一个人都是5月10日出生,并且他们的姓都是由各个州名命名的。比这些巧合更可怕的是眼前的现实。当帕瑞斯钻进警察的汽车时,偶然地发现罗德斯并非警察,而是和罗伯特一样被警察押解的犯人。随后,艾德和帕瑞斯又得知,汽车旅馆的老板已经死去多时,这现实中的拉里不过是一个身无分文的赌徒。后来,想要杀掉帕瑞斯灭口的罗德斯杀死了拉里,打伤了艾德。在最后关头,艾德和罗德斯互相开火,同归于尽。11个人中,只有帕瑞斯幸运地活了下来。

镜头回到正在接受问讯的瑞夫。心理医生正在借助药物,努力地修正瑞夫的人格,想要他通过自己的意志力消灭掉内心中代表邪恶的人格。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汽车旅馆里的11个人都是瑞夫的不同人格,每一个死去的人则代表着瑞夫消灭了其中一个人格。

当心理医生确定瑞夫只剩下一个善良的人格时,法官赦免了瑞夫的死罪,改判他到精神病院进行疗养。可是,在瑞夫的人格中,那个隐藏的犯罪人格并没有消失。他赶到帕瑞斯的老家,杀死了帕瑞斯,同时在现实中杀死了心理医生和押送他的司机。

电影赏析

所有听说过《致命ID》的人,看完全片后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导演精心地制造了一个封闭的环境——被阻断外界联系的汽车旅馆,将所有人物集中在这一环境下,利用杀人的恐怖心理营造出瑞夫真实的内心世界。玩过杀人游戏的人都能在影片中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正是这种杀手藏身于无形的恐怖,才给参与者的心理增加了更多的好奇,电影将游戏中的这种好奇心变成了每个人对死亡的恐惧,更加深了影片的悬疑成分。

同类推荐
  • 笑话中的心理学

    笑话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往往布满了偏僻的专业术语,导致非心理学专业的人们被拒之门外,无法享受其中的奥妙。本书则正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一本以笑话之名,化繁为简地讲述心理学知识的书籍。希望它可以实现的使命——有助于读者离开懵懂之门,进入自我体察与社会认知的大门——哪怕它只是提供了微小的帮助。
  • 放开心,生命有无限可能

    放开心,生命有无限可能

    当代社会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活力,但同时也让人感到压力重重。于是,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拯救人类心灵的工作中,并独辟蹊径地将宗教精神和传统心理学智慧巧妙结合,出版了这本书。在本书中,作者从道德心、爱自己、恐惧与焦虑、悲痛、死亡、信仰等方面出发,为烦乱不安的人类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描绘出了一条崭新的、可靠的光明大道。
  • 测试心灵的晴雨表

    测试心灵的晴雨表

    本书从形象、心理、性格、事业、爱情、婚姻、人际关系等方面,通过轻松有趣的心理测试方式,解读你内心深处的秘密,解析你内心里的“死穴”,使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把握自己,使你真正地把握自己人生的命运,取得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人生之路,坎坷莫测,一步走错,后悔莫及。有些事情的成败和身处的环境无关,而只是自己内心的魔障在作怪。本书所提供的心理测试,将趣味性、可读性、实用性融为一体,针对不同的心理特征,提供给你最全面、最完善、最新鲜、最适合自己的心理测试题。
  • 多动症患者

    多动症患者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作品集,其中既可以看到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也能看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哲理,动物与人,都是有灵性的生命。同时也是一部让人能够更深入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作品。
  • 知乎·盐心理学系列(全8册)

    知乎·盐心理学系列(全8册)

    知乎“盐”系列是知乎推出的高质量电子书品牌。每一本“盐”系列书的初稿,都来自作者过去几年中,在知乎上发表的回答和专栏文章。文章条目选定后,作者们针对电子阅读的特殊场景,对初稿进行修订与增补,再由知乎提供专业的校对、编辑和设计支持,最终成书。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悍妻当家:抓个纨绔来种田

    悍妻当家:抓个纨绔来种田

    【推荐种田新文《农门福妻巧当家》】“媳妇,糖吃腻了,我要吃肉!”田芯抽出一根竹条,笑眯了眼,“行啊,竹片炒臀肉,怎么样?”田芯又穿越了,无糖的世界,贫穷的生活,以及一屋子的奇葩亲人,她什么也没怕过。无糖,我造!没钱,我挣!奇葩,我收拾!迟早带着全家老小奔小康,迎富贵。只是,那个半路收留的纨绔,说好的回头给个大腿抱就好了,怎么就赖在他们家不走了?赶不走就算了,还非要娶她娶她娶她!“媳妇,说好的苟富贵勿相忘,从来时起,我就再没想忘掉你。”齁甜的甜宠文,温馨向,喜欢的宝宝请收藏一下!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 独家盛宠:替婚小拽妻

    独家盛宠:替婚小拽妻

    为了赚钱,替姐去相亲的钱奈奈直接在酒宴上被麻翻。醒来,身边竟躺着一个身材绝佳不着片衣的绝世美男!她吓得不轻,扯着嗓子大声尖叫。哪知道,美男却一脸邪气的看着她调教道:叫法不对,重来!“什么?”钱奈奈忘记了叫唤,傻怔的看着他。“看来你含苞未放,那本少就来教教你怎么叫……”绝世美男坏笑着,扯下了她身上的被子……
  • 只想与你暮暮朝朝

    只想与你暮暮朝朝

    讲的是一个少女的暗恋日记。遇见你之后,我才知道你是我生命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的可遇而不可求。
  • 大巫的宠物

    大巫的宠物

    养猫,遛狗,喝喝茶!养花,种菜,成个家!吴涵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不过如此……老天!我向往的是田园生活不是原始生活啊……我想养的是连喝水都能发胖的橘猫啊……我想嫁的是风趣幽默有颜有财的男人啊……老天怕是对你的理想生活有所误解……
  • 拯救我暗恋的反派大佬

    拯救我暗恋的反派大佬

    离别没有长亭古道,也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有些人留在了昨天。她亲眼看着许白焰死在她眼前,不行,她在最后一刻也要让他重新来过,绝对不允许许白焰就这么死了。“许白焰,你听清楚了吗?我喜欢你,从很久很久以前。”“为你,我甘愿。”他为她甘愿俯首称臣,“我的大小姐,你一定要快乐。”
  • 废物妖孽逆天史

    废物妖孽逆天史

    因为她,母亲难产而死;因为她,父亲被迫自杀;十岁沦为孤儿的她,独自活在这个世上,被人冠以废物的称号;十二岁,落入地狱之火幸存;十七岁再度出世的她会在这个世上想起怎样的腥风血雨?“既是我的族人,那他们的生死与你何干?”站在地狱之火之上,看着那在火海中逃窜的人们,洛神对着洛间淡然道。“传宗接代吗?”洛神嘴角勾起,邪恶的看了一眼洛晓,黑色的火焰自脚底窜起,迅速的袭击了洛晓的胯下,“洛间,我定要你断子绝孙!”十七岁,洛神烧了珞珈山,逃离了洛家镇,遇到了双龙之歌,从此开始了她的一生。严宇,洛神小时候的邻家大哥哥,曾经给了洛神一段最为美好的回忆,可是,再经历了灭门惨案后,他的心智已经渐渐被仇恨所迷失,自此,误入判决门的他一次次将洛神逼入绝境。凌川的出现,是洛神生命中最为黑暗的时候,凌川,一个天字诀的神秘人,曾和严宇一起将洛神伤的体无完肤,也曾设计将让龙凤歌将洛神诱入寒潭之中。“洛神,再怎么样,你也不过是一个人,而非神!”看着洛神下坠的身影,龙凤歌一字一句道。那狠历的双眸,让洛神不禁想起十二岁那年,洛晓将她推入火焰洞中对她说的话语“洛神,即使你是嫡系,也不过是一个废物!仅此而已。”
  • 将爱情进行到底

    将爱情进行到底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友情、爱情和奋斗的故事,里面有梦想、有流行、有浪漫,而同时也有现实中的无奈与困惑。该小说通过感人剧情,反映出真实的人生。
  • The Movi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