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9900000036

第36章 民间文学(4)

不吞珍珠玛瑙,不怕开肠破肚。

好男不用公爷田,好女不用嫁时衣。

草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

算命若有灵,世上无穷人。

行船靠掌舵,当家靠节约。

一天省一把(米),十年买匹马。

一天省一两,十年拿仓装。

出门不弯腰,进门无柴烧。

三个臭皮匠,当个诸葛亮。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少壮不找钱,老来不堪言。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理不在年高,无理不怕会说。

真金不怕火烧,真理不怕雄辩。

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会落后。

辛苦钱万万年,冤枉钱好眼前。

不会精打细算,枉有家财万贯。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出笼的鸟难回,出口的话难收。

人心坚石山穿,人心齐泰山移。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强中还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心两面刀。

鸟惜羽毛虎惜皮,为人处世惜脸皮。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说话得罪人。

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美言美语受人敬,恶言恶语伤人心。

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秽。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好男不争分家产,好女不争嫁时衣。

莫学灯笼千只眼,只学蜡烛一条心。

钢要放在刀口上,钱要用在正路上。

只有勤来没有俭,好比有针没有线。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要想冬天不借债,家家都要晒干菜。

丰年要当歉年过,碰上灾荒不挨饿。

堂前椅子轮着坐,媳妇也要做婆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细水长流年年有,大吃大喝不长久。

儿孙自有儿孙路,莫为儿孙作马牛。

一人难顺百人意,一墙难挡八面风。

十个赌钱九个输,哪个赌钱有好处。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划算一世穷。

男也懒,女也懒,下雨落雪翻白眼。

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还嫌少。

一天省下个萝卜头,一年能买头大牯牛。

靠山山会倒,靠娘娘会老,靠哥哥有嫂嫂,还是全靠自己好。

鼓不打不响,话不说不明;路不走不熟,功不到不成。

不到八十八,莫笑人家聋和瞎;不到九十九,莫笑人家穷和有。

做事不要太过分,免得人家来发恨;结怨不要太结深,免得遗患与儿孙。

共牛瘦,共屋漏。

有钱莫吃蔗,口口吐地下;有钱莫吸烟,口口飞上天。

蛇要花子捉,马要相公骑。

崽好还要媳妇好,女好还要姑丈好。

吃了人家的口软,拿了人家的手软。

先苦后甜,好似过年。

人背时,盐生蛆。

清官难断家务事,一人难满百人意。

大鸡上灶,小鸡看样;猪婆行坏路,猪仔循脚步。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出门观天色,进门观脸色。

吵口留根线,日后好相见。

崽像娘,赚钱王;女像爹,不愁吃。

打断骨头连着筋。

姐妹亲,痛肝心;爹娘亲,两样心。

上了一次当,学了一次乖。

舌长事多,夜长梦多。

酒桌无大小,赌桌无亲疏。

死要面子活受罪。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心直口快,惹人责怪。

老人不讲古,后人冇有谱。

婊子无情,贼人无义。

穷怕来客,富怕来贼。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开店容易守店难。

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

鼓要打到点上,笛要吹到眼上。

苍蝇不叮无缝蛋。

人有人路,蛇有蛇路,蛤蟆冇路也要蹦三步。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生要摇篮,死要棺材。

老婆是人家的好,崽女是自家的好。

天晴门前过,落雨喊姑婆。

外里外行,吃包子流糖。

六、行业谚语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炉火不旺不出钢,不懂行业难经商。

敲锣卖糖,各管各行;打铜卖铁,各管各业。

生意做独市,买卖抢先头。

大生意怕跌,小生意怕歇。

行时生意不去抢,背时生意不要丢。

一堂二灶三墩板。

要想多卖钱,就得货色全。

生意不成仁义在。

绳捆三道紧,帐算三遍清。

家有千金,学艺防身。

技艺技窍,一讲就了。

生意怕跌,手艺怕歇。

三步留一步,免得徒弟打师傅。

教好徒弟,饿死师傅。

一行服一家,窑匠师傅吃北瓜。

买卖争毫厘,仁义送匹马。

慈不得掌兵,义不能主财。

不怕千人看,就怕一人晓。

卖灰面的见不得卖石灰的。

得罪老板,屁股起眼。

人不好烂三行,剃头、补鞋、缝衣裳。

长脚挑担,短脚赚钱。

长子好过河,矮好插秧。

长子好过江,矮子好扛丧。

蒸酒作豆腐,充不得老师傅。

价跌可大收,价涨尽快丢。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经商要知商,开店要懂行。

船不辞港,客不辞商。

打铁冇样,边打边像。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百般生意百般难,讨米容易打狗难。

要想活,一针(阉猪)三补三打铁。

徒弟徒弟,三年奴隶。

木匠进门三日烧,泥匠进门三日挑,篾匠进门乱糟糟。

豆腐三分钱,深更夜不眠。

屠夫卖肉,起眼看人。

艺多不压身。

识得半边莲,可与蛇共眠。

若要富,磨豆腐,若要发,作棉花。

铁匠怕长,木匠怕短。

蓑衣大不过斗笠。

若要畜牲钱,要跟畜牲眠。

买卖争毫,仁义送匹马。

不怕千人看,就怕一人晓。

技艺技巧,一讲就了。

炉火不旺不出钢,不懂行业难经商。

绳捆三道紧,帐算三遍清。

生意做独食市,买卖抢先头。

一堂二灶三墩板。

第四节 谜语

吉安民间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喜欢以打谜语作为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是不经意的,但丰富了生活情趣。尤其是正月闹元宵,吉安许多地方有在灯笼上贴谜语让人猜的习俗,俗称灯谜,也称打虎灯。冬日闲暇时,人们聚在一起,常常以猜谜为乐,成为乡间娱乐生活的一部分。有的人虽然读书不多,因为代代相传,大多数人都记下了一些谜语。亲友交流,长幼交流,谜语也能别开生面。谜语题材广泛,包罗万象,不过民间当作娱乐性的谜语多数是身边的事物,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吉安山区有一种水鸟,个头不大,浑身光彩鲜艳,常常立于水上枝头,专注水面,以捕小鱼虾为食,吉安县一带就有它的谜语:“广东佬个兵,穿红又穿军,水上翻跟头,岸上吃点心。”吉安自古来种棉花,纺纱织布是常活,永新县对纺车就有了谜语:“绳将军带兵,木将军摆阵,吓得木匠颤惊惊。如果要太平,除非观音娘娘起身”。随着生活节奏快的时代推进,民间的娱乐生活十分丰富,猜谜语的活动日益减少,传统的口传习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减弱,至今只有一些喜庆活动时才见得着猜谜。

一、 物谜

黄阳伞,绿阳伞,凉伞下面一窝蛋。(芋头)

头戴红帽子,身穿绿袍子,行路唱曲子,停下捋胡子。(苍蝇)

两个兄弟,和和气气,空肚出去,饱肚回来,眼泪滴滴。(双水桶)

两只小船不撑篷,十个客人坐船中。水路旱路都可走,夜间客去船子空。(木屦)

竹子稍上一根绳,竹子兜下有个人,我以为你送饭来,谁知被你害死人。(钓鱼)

两弟兄一样高,天天早晨捡柴烧。(火钳)

有肩不能挑担,有口不能吃饭,不吃盐油,单吃鱼虾泥鳅。(鱼篓)

红皮黑心,头上插针,肚里作怪,倒在地上放赖。(大爆竹)

长长一条街,沿路挂招牌,下雨没水喝,天旱水浸街。(水车)

白白胖胖小弟弟,全身裹着红绸被,日日无事做,安安稳稳睡在麻屋里。(花生)

一朵红花头上开,身穿衣衫不用裁,虽然不是英雄汉,能叫千门万户开。(公鸡)

春天青青长颗草,秋夏金黄成珠宝。人人天天都需要,一旦少了它,饿得你东倒西倒。(稻谷)

一个娃娃很漂亮,穿着七八套红衣裳,怀里藏着珍珠宝,头上还有红须飘。(玉米)

南京来了个老张,背上背只皮箱,钳子有两把,筷子有四双。(螃蟹)

朝地一个坳,仰天一条槽,槽里一个眼,眼里一根毛。(织布梭)

两兄弟共个店,从来没见面。(耳朵)

南京来个桃,又冇骨头又冇毛,娘的肚下打个转,又有骨头又有毛。(小鸡)

一把刀,两边快,切肉不切菜。(毛叶)

园丁丁,扁丁丁,背上一条筋。(锅盖)

一丘田四个角,稿衣少,结头多。(鱼网)

古怪古怪,背上屙出屎来。(木匠的刨)

喜鹊尾巴长,日里洗澡,夜晚乘凉。(打水竹筒)

钩连钩,挂牵挂,两把斧头共个把。(豆芽)

生吃得,热吃得,放在砧上切不得。(水)

四个男伢仔,抬个鼓仔俚,大路不走,专走火炉里。(链 )

两弟兄一样高,背上各背一把刀。(双合大门)

石板上种籽,木面上开花,刚刚团圆,又要分家。(作豆腐)

常青树,开白花,常青树上结南瓜,南瓜里面长乌籽,乌籽出来救菩萨。(木籽)

一条银白蛇,九十九个牙,日里走人家,夜晚挂上壁。(木匠的锯)

一根丝草搭到天。(雨)

雷公吼吼雨沙沙,落返落夏落脚下。(砻米)

谜语谜到底,铁钩挖不起。(影子)

园里一园菜,兜兜一样大。(瓦)

麻帐子,红被褥,中间一个白洋婆。(花生)

七十二兄弟,同路做生意。过了木板桥,个个流眼泪。(车水)

两弟兄,一样高,有肋骨,肚肠冇。(楼梯)

南京来头乌牯,翻转禾枪通屁股。(长铁锁)

枣子长,枣子大,放满一房还有卖。(油灯火)

鸡蛋蛋,鸭蛋蛋,天下只有两个蛋。(日、月)

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河里看不见。(下雨)

肚皮连肚皮,木心在肚里。(磨)

鲁班赐我一条龙,赵匡胤拉我下河东,庞统用个连环计,孔明台上拜东风。(水车)

二、字谜

一点一横长,楼梯靠在墙。围墙留缺口,中间一眼塘。(高)

二人头上不见天。(夫)

土字头上田一千。(重)

一女之中半口田。(妻)

一口吃掉牛尾巴。(告)

久雷不雨。(田)

夫人何处去。(二)

太阳西边下,月儿东边挂。(明)

太阳王。(旺)

昨日东门起火,幸亏内里有人,若无子女相救,酉时烧到三更。(爛肉好酒)

一点一撇,扭扭捏捏,驼背下岭,一曲四跌。(為)

四叶飞飞一直勾,状元执笔它带头。天下粮田归它管,五湖四海任它漂。(水)

一件衣裳一口田,女子有口不能言,二人扛木田中过,母亲一人带三儿。(福如东海)

二人力大顶破天,一女只耕半丘田,我想骑羊羊骑我,千里迢迢一线连。(夫妻義重)

同类推荐
  • 鲁豫有约之码字儿

    鲁豫有约之码字儿

    此书收录了对文学领域十二个领军人物的专访,其中包括缔造武侠经典的“真大侠”查良镛;一颗童心看世界的朱德庸;80后代表韩寒;喧嚣散去、回归故土的阿来;不会用电脑写作的“业余”作家海岩。他们性格迥异,各有特色,却都在这白纸黑字之间倾诉衷肠,尽显真情。
  • 中国古代清官传

    中国古代清官传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本书分为孙武、地米斯托克利、孙膑等部分。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宗族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宗族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宗族是个古老的社会组织,至今仍能看到它的活动踪影。宗族为什么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跌宕起伏而绵延不绝?今天的宗族和古代的宗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色?本书注重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结合,试图以简练的笔法和典型的事例,概括地展示宗族丰富多彩的历史,宗族又贵族化到民中华的组织延边,宗族的古老传统以及多变的适应性特点。书中内容涉及祖先崇拜与宗族的祭祖、宗族的形态与结构、宗族的教化和族人的生活、宗族与地方社会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西天破

    西天破

    生无父,养无母。嬉笑本是孤儿状。孤儿方古无父无母,从小被爷爷带大,可有一天出现了一只怪猴,爷爷却离奇消失,村里人仿佛从不知道村里有过方老头这样一个人......另一边的世界里正酝酿着惊天大阴谋,金蝉低眉,佛祖怒目,猴王也只得垂颈等待......
  • 中西交流下的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

    中西交流下的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

    记得2007年5月,我参加了广州暨南大学陈伟明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邢照华的毕业论文答辩。小邢是一位纯朴、勤奋、认真、执著的年青学人,他对学术充满了期待,具有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邢照华的博士论文题目是《西方宗教与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这是一道具有一定难度的选题,但他做得很好。
  • 承蒙先生不弃

    承蒙先生不弃

    “谢谢你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放弃过我,是爱吗,是责任吗?”沙枳萌萌的大眼睛看向边思虞。“是不想把你放出去祸害别人。”边思虞看着沙枳左手上抓的链球,冷哼一声。“那你还留着我……”沙枳委屈。“祸害我没关系。”男孩儿得逞的勾起嘴角。喂!住在隔壁的那个男人,可以保持安全距离嘛!超甜文,无虐,1v1双洁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巅峰御魂师

    巅峰御魂师

    这里是灵皇统治的世界,整片大陆被无边无际的黑水包围着,像一个巨大的囚牢,任何人都无法离开这片大陆,唯一的信仰就是灵皇,除此无他。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世界,更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
  • 轻度病态

    轻度病态

    童年时我怨恨命运让我不幸,但其实是我错了;我当感谢神明,让我把所有的运气,都用来遇见你。————《暗恋》这个名字,已经刻进了他的骨血,它叫他什么时候疼,他就什么时候疼。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妄念》我想见你,哪里都好,只要不是梦里。————《不配》此证喜今日赤绳既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青涩》从前种种,哀愁欢喜,短短半生。他唯一最爱的知苏,曾跟他说,会永远爱他,永远不离开他。————《娇惯》他那时候为了容蔻去学戏,她眼里的欢喜,明明都是真的。可人怎么这样善变?那点子她好不容易得来的情意,如此脆弱,还没等他捂热,就没了。————《豢养》
  • 四季的风(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四季的风(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四季的风》一书是原来的《四季的风》《狮子大王》《大雁行军》三本小书的合集。《四季的风》以书中一篇文章名为书名,也做了新版的(三小书组合版)书名。新版《四季的风》一书共有十四篇作品,分别是《四季的风》《蚯蚓同蜜蜂》《红嘴鸦的歌唱》《狐狸请客》《仙鹤治病》《狮子大王》《橡树折腰》《小兔英雄》《黄蜂受罚》《老虎和狗熊打架》《大雁行军》《小红小白奋斗史》《大老财和三个长工》《农夫的妙计》。
  • 甩鞭

    甩鞭

    2003年,山西作家葛水平写出了她的小说成名作《甩鞭》,甫一面世,一鸣惊人。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喊山》等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本书是葛水平的一个中短篇小说集,选入《甩鞭》和《喊山》两部有代表性的作品。葛水平的心灵一直行走在故乡的山神凹。她的创作更多地源于她对乡村的记忆。“普通人的寻常生活”成为葛水平审美观照的对象。这在哑巴的喊山(《喊山》)、铁孩的甩鞭(《甩鞭》)中都是如此。小说以细致而又充满温情的笔调描写了晋东南人民的原生态生活,真实地再现了太行山地区农民的斗争和日常生活,政治、风俗、人性相纠缠;作者着力追求“好看”,善于经营故事,情节性强,语言很有晋东南地方特色。同时,谴词造句又有女性的温婉,古典而清美。作者善于捕捉民间大地和俗世生活的真实与质朴,有尘世的石头般的坚硬的质感与疼痛,又有民俗风情的淡雅与诗意,有超然的水般的柔和与温暖。
  • 高考保卫战

    高考保卫战

    开学第一天,新高三老师们例行要开高考动员会。黄校长往主席台中间一坐,大手左一挥右一挥,讲得激情澎湃,风生水起,台下掌声不断。每到这个时候,会议就到了高潮。高一歌是多年送高三的老教师了,这样的场面也经历了多回,每到这个时候,高一歌内心总是悲欣交集。大老板黄校长口才好,是个很有煽动性的演讲家,他一通激情演讲,仿佛给枯竭的河流注入了新水,像高一歌这样的老教师也难免热血沸腾;说到底,并不是全因为大老板的口才,口才只不过是热身,那激情中许诺的奖金才是标的。大老板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大老板说,就是把我的坐骑卖了,明年的此时,我也一定让老师们的腰包鼓起来。
  • 菩提揭

    菩提揭

    菩提树下,她见他一眼误终身,从此展开疯狂的追求。一个是穿越到古都集宠爱于一身的丞相千金,一个是看破红尘出家为僧的王爷,一段啼笑皆非的疯狂追求,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一场如梦般的旅程,究竟是对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