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9900000015

第15章 时节习俗(2)

吉安市青原区富水河畔、天玉河东一带,吉安县禾河沿岸,泰和、吉水一些地方有过“下元宵”的习俗。从农历正月十六一直到二月初一为闹下元宵时期。下元宵与“喊船”的习俗分不开。送神喊船在江西流传了千百年的历史,宋明以后成为一种节庆的重要活动。吉安大部分地方都流行,从腊月小年始,一船在元宵后一日结束。但闹下元宵的地方,活动便延至二月初一。送神喊船的习俗在上世纪50年代初被禁止活动,近年有的地方如青原区渼陂、富田的一些村子逐渐恢复这种习俗活动。过下元宵的地方家家户户有走亲访友的习俗,并且以客多为荣。比如青原区渼陂古村在二月初一这一天过下元宵节,古街上、巷道里、家门口,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最吸引人的是浩大的送神活动。人们汇集在总祠永慕堂前的场地上,祠堂里擂鼓三声,鞭炮齐鸣,唢呐高奏,老者手提灯笼,引出面面旗幡,表演队伍鱼贯而出:提花篮的,摇彩船的,舞蚌壳的,舞狮头的,扮演或庄或谐传统故事人物的,规模最大的是见首难见尾的龙灯,最引人注目的是彩擎。壮观的送神队伍穿街过巷,鞭炮不断,鼓乐喧天。到了江边,人们把纸扎的旗、伞、神像堆在一起烧毁,送神活动结束。渼陂一年一度的下元宵,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乡亲,人山人海,如同狂欢节。

下元宵节的日期各村各家不同,但祖传下来的日期是固定的,一般不变化。

三、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农历三月上旬内。清明节自古来是春祭的活动节日。吉安民间是祭扫祖坟的重要日子,俗称“挂纸”、“挂青”。直到今天,清明祭祖之俗仍十分流行,几乎没有不祭祖的人家,怕遭人讥笑不孝。

祭祖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全族性的,往基祖坟地祭拜;二是房支内的祭祀;三是曾祖以下的祭拜。祭扫时,先斩除坟上的荆棘杂草,把纸钱散压在坟上,在坟前敬飨鸡、肉、鱼三牲,烧纸钱、燃香烛、放鞭炮,奠酒。清明节期间,吉安不少地方有做艾米果吃的风俗,吉安盛产艾叶,清明节前,艾叶肥嫩,煮后取汁,与糯米粉相拌做成米果。艾米果蒸熟后,深绿泛光,香气沁人,常食健脾胃。

清明时节,草长莺飞,春光明媚,外出活动,很是惬意。旧时士人有踏青活动。此俗今仍流传。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民间夏季的传统大节。从端午节的习俗内容来看,端午节的起源与祛邪、除毒、避瘟、止恶等观念紧密相关。吉安的习俗是人们在节前采好野艾、菖蒲,包好粽子等。家家门窗插上野艾、菖蒲,称“艾旗蒲剑”,用以驱邪。早餐要吃“五子”,叫五子登科。“五子”是指棕子、包子、鸡子(蛋)、蒜子、油果子,这大概与吉安自古来的耕读传家文化有关。还作兴吃田螺,据说可保整个夏天不生疮毒。旧时,每家每户必备雄黄酒,小孩在额头肚脐涂抹雄黄酒,成年人饮少量雄黄酒。小孩在胸前佩挂彩色丝线织成的各种形状的小香包,装上鸡子(蛋)等吃食。有的农家还在端午节这天挖车前草,晒干收藏做药,用雄黄酒浸蒜子储存,可作外搽消毒用。下午,全家还用野艾等中草药煎汤沐浴。用干艾叶炙男人肚皮,为消化不良的儿童点“爬山虎”。喝雄黄酒、炙肚皮和点“爬山虎”之俗今不流传。

靠近江河的村镇,有划龙船的习俗,敲锣打鼓,竞相赛渡,十分热闹。吉安民间盛行端午节划龙船,这与吉安多河流有关。至迟宋代吉安州城有竞渡习俗。南宋诗人刘辰翁的词有记载,《须溪词》中《酹江月》之五小序:“五日和尹存吾,时北人竞鹭洲渡”,词云:“棹歌齐发,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借宋亡后的端午竞渡活动场面,寄托对故国的哀思。

五、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吉安各地普遍都有烧包祭祖的风俗。旧时,是日,大凡宗祠、家祠均要清扫干净,神龛前摆上各色祭品,焚香鸣炮,迎接祖宗灵魂回归;全族老少汇聚一起,由族长带领进行团祭。团祭完毕,全族人集体会餐。现在一般是在祖宗牌位前备三牲酒礼,祭祀一番。下午,家家要烧纸包、纸箱笼,寄托对先人的哀思。纸包、纸箱笼里有金、银纸扎的宝锭、现洋、印钞、纸制衣服、家具、装饰品等,现在还有冥府存折、钞票、电器等。包、箱上有固定的书写格式,内容包括祖先姓名、安葬地址、烧包、箱的子孙名字等,贴上冥府通用印封。烧包时,还要抛撒一些斋饭在地上,有安抚、超度孤魂野鬼的意思,所以又叫“鬼节”。

吉安境内的中元节一般固定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但也不少家族根据祖上习俗,安排在七月十六至三十日之间,因此就出现七月后半个月里,各地每天都有烧包的活动。

凡是民俗节日,与饮食文化分不开。中元节,吉安人主要是吃麻糍。是时,收割已近尾声,有了收成,可以尝新。麻糍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蒸熟后,将糯饭放入陶缸或木桶中,用棍棒挤压,直至不见颗粒状,而成糊状为止。糯米粘性大,把糯块做成果子状或饼状,撒上豆粉、辣椒粉、食糖,味道十分可口。这是吉安中元节的一大特色。

六、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为秋季第二个月,所以也称“仲秋节”。又因这一天月亮特别圆,月色特别明,所以又称“月夕”、“月节”。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代秋祀、拜月神习俗有关。如今,拜月神的观念与礼数虽然已经淡化,但中秋赏月、吃月饼一直是全国各地共有的传统习俗。中秋节也是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佳节。在吉安,不少山区农村还保留了传统的拜月神习俗。中秋之夜,皓月当空,设供桌于庭院,摆上月饼、柚子、枣子、瓜果、花生、米果等,点上红烛,插一把线香,先鸣炮祭月,然后全家团聚赏月,尽享天伦之乐。

吉安许多地方在中秋节晚上有烧瓦塔的习俗。年轻人在空地用残损的砖及瓦片叠架起一座下大上尖,外圆内空的“宝塔”。待到明月升空,用稻草、茅柴作燃料,在塔内烧火,熊熊火舌从瓦片的空隙中喷出,瓦片烧至通红时,又撒谷糠、喷陈醋、浇烧酒,谷糠堵满空隙,陈醋散发浓香,烧酒燃起蓝色的火焰,儿童们还唱着“烧塔烧得红、养猪三百五;烧塔烧得白,养猪没尾巴”的儿歌,激励大人们来助兴,拿醋来浇塔,引得观看者欢呼雀跃,夜深才渐渐散去。

吉安民间传说,烧瓦塔的习俗始于元代。当时的统治者为防民众反抗,限制使用利器,规定5户合用一把柴刀,3户共有一把菜刀;不准三五成群相互交谈。压迫越重,反抗越强,民众便在中秋节前互赠月饼,月饼中夹进纸条,约定中秋之夜以火为号,起义杀敌。但是,凭空点起大火作信号易被发觉,便让孩子用瓦片垒塔、烧塔,借此举火为号。以后,这一包涵反抗压迫意识的活动便成了中秋节的一种游乐风俗。后来中秋节以吃月饼为特色的习俗,据说就是因为这一活动,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吃月饼,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永新安福宁冈等县有的农村,中秋节晚上还放火灯。火灯又叫“孔明灯”。火灯用篾丝或细铁丝扎框架,外面糊上较薄的白纸,灯顶为锥形,灯身为圆柱形。灯的底部放置吸了油的草纸或旧蔑缆一类燃料,点燃后,燃料产生的热气立即把一盏盏灯送上高空,抬头看去,像星星一样明亮。也是一种游乐习俗。

旧时代,中秋节还是八月菩萨朝拜日。八月菩萨是赵公,乡民尊为财神爷。一般八月十四日请神,村民扛菩萨游村,叫游神。八月十五晚,还要做法事,一是为八月菩萨安神位,祷告神灵赐福;二是要为菩萨招兵买马,加封官职。八月菩萨朝拜活动,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不兴行。

七、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据古书载,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两阳相重,所以称“重阳”。在旧时代,重阳节是士大夫、有文化的人的节日,士大夫们于此日登高寻乐,携壶饮酒赋诗。吉安民间则相传这天是九皇菩萨的生日,故又叫“九皇节”,或叫“忏九皇”。旧时,吉安民间普遍有吃九皇斋的习俗。从九月初一至初九,一律素食。还必须打米果敬九皇爷,祈祷消灾赐福。节前,家家户户要大扫除,象过年一样打扫卫生。节期中,除祭祀神灵外,还要装天灯祭天公。九皇节有分小祭、大祭,常年的一般祭祀叫小祭,每隔九年举行一次的重要祭祀活动叫大祭。大祭要请很多道士做道场,扎很多的菩萨,如四大金刚、八部雷神、黑白无常等。忏皇时还有煞风扫荡捉魍魉的节目。纸扎师傅扮地方(指神的名字),穿长衣马褂,戴礼帽,拄拐棍,在前带路。道士扮无常,穿长衫戴高帽,身上贴很多符和钱,在地方带领下,他们先后进入每家每户,将住宅中隐藏的鬼怪全部扫地出门。主人上香祭神,以酒菜相谢,并压上一个红包。无常进村后从不说话,据说是怕鬼怪听到后会先躲匿起来。

忏九皇活动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被禁止,至今已绝迹。但九月九打斋吃素的习俗,不少地方还保留着。

有的地方在这天蒸糯米酒,称“重阳酒”,据说这天蒸的酒味道醇美,不易变质;大人给孩子做“重阳糕”,期望他们“步步高升”。

今天仍盛行重阳节登高习俗,主要是单位、部门组织年老的人爬山游乐,锻炼身体。

第二节 时令节日

一、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立春后天气逐步回暖。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中国自古为农业国,立春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重大节日。迎春,是在立春当天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古时立春要祭祀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亦称芒神。清代立春仪式已成了官民共同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清嘉录》记载,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明万历吉安府志载,立春日,太守率府衙官员在吉安城后河太平桥举行迎春仪式,牵牛以示劝农,旧时每临立春,官民有“扮春官,迎春牛”的习俗,地方各级官员在春官老爷率领下,在衙门前摆设香案,高挂春牛图,隆重举行迎春仪式,官民一起参加活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迎春仪式一直延续到清末。吉安民间受官衙影响,特别注重立春迎春活动。吉安民间至今仍流传“立春大过年”的说话。立春的这一天,出嫁了的女儿不回娘家,不得已在娘家,在交春的前后一个时辰,无论如何得离开家门。男丁则尽量在家候时以庆。先书写“迎春接福”、“春到太平”的红条幅张贴在大门上,在神案上烧红烛,插香,备上三牲,等候交春时刻。时刻一到,鸣炮、祭拜天地四方,奠酒。至今,人们还仍有兴致地在立春时刻,将鸡蛋在桌面上竖立,以验时刻正点之乐趣。

吉安民间还注重有春、无春年。有时遇无春年,诸般大事不办,尤其是娶亲嫁女,建祠造宅,一般都会避开无春年。所以,此俗造成提前迎娶或推后办喜事的现象。

二、惊蛰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6日前后。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季节,乍暖还寒,吉安人称“冻惊蛰”。旧时代,农家对害虫一筹莫展,相信惊蛰日治害虫有作用,以石灰点屋柱脚和鼠洞,边点边念“点惊蛰,点银蛰,点得害虫笔笔直”。意为消灭虫害和鼠害。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普遍使用杀毒剂后,此俗不再流传。

同类推荐
  • 铁血宰相:俾斯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血宰相:俾斯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血宰相·俾斯麦(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我与潞安

    我与潞安

    本书是记叙王安民从一名普通矿工到成为潞安集团领导的个人传记,详尽地描写了作者的成长经历。一个个豪迈壮举,一幕幕沸腾场面,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共和国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的缩影。作品中有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是一段潞安人敢为人先、热血奋斗的全景记录。
  • 民国先驱:清末革命党人秘史

    民国先驱:清末革命党人秘史

    本书记载的诸多民国先驱中,有很多仅仅是散落在正史角落中一个个单薄的名字,关于他们的故事也逐渐被当代人遗忘。全书共分为二十四篇,每篇以独特的角度介绍了一个民国人物,比如孙氏兄弟的手足情谊,黄兴为革命不止一次断指,陈其美享誉沪上的首领风度,冯自由的“五宗最”等。本书独辟蹊径,对人物的介绍力求新意,通过再现历史现场,挖掘人物背后鲜为人知的事迹,还原了革命党人的真实面貌。本书的目的是让读者在回望民国的时候,除了铭记那些民国大人物,也能够依稀辨识出那些在革命群像中闪烁的独特个体,铭记住他们所作出的卓越的贡献,从而进一步了解他们背后那个风潮涌动的大时代。
  • 星云大师新传(都市社会发展系列)

    星云大师新传(都市社会发展系列)

    本书是星云法师生平传记中唯一非其弟子或受佛光山资助撰写的,荟萃资料极为繁富,并吸取了专家丰硕的最新研究成果,力图站在全球化时代高度,以史家眼光与现代宗教社会学的分析,反映百年社会风云与佛教兴衰,详细记录了在星云带领下的台湾人间佛教的发展历程,可读性与学术性并举。
热门推荐
  • 仙君,你家小狐狸掉了!

    仙君,你家小狐狸掉了!

    PS:高冷变态仙君×邪魅脑残妖狐某日,宋灼问:“你可记得离落兄?”段琴点头:“记得,那个笑起来很好看的公子。”宋灼微皱眉:“你可还记得邵公子?”“穿紫衣的好看公子。”“那王公子呢?”“话很多的好看公子。”宋灼冷笑:“你莫不是书读少了?一个词语形容所有的男子?”段琴哼道:“我形容公子的就不一样。”宋灼心喜,面上不露声色:“什么?”“俊俏。”罢了,自己家的傻狐狸自己传销。宋灼翻开书,指着“道貌岸然”四字:“这是形容邵公子的。”又指着“衣冠禽兽”:“这是形容王公子的。余下的都是形容我的。记好了?”段琴看着那一大段字:面若冠玉、目如朗星、鼻若悬胆、唇若涂脂、长身玉立...
  • 明眸

    明眸

    半盲却能“看见”真相的柔美少女VS城府极深的租界总捕头,决定输赢的不是推理和心机,而是谁爱得更深。看似纯白的人背后往往都有着难以察觉的另一面,就像连环杀手往往都长得淳朴而善良。她有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她有读心术吗?能知道所有人的秘密。事实并不是如此,她只是比常人的感知更加敏感。凭借敏锐的感知她屡破奇案,但是她又不想泯没在芸芸众生中,她有自己的理想,她最终能脱离凡尘吗,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吗?
  • 点点星光伴微风

    点点星光伴微风

    星儿是个可爱的小姑娘,有一天她把幼儿园里的好朋友带到了家里来,然后发现好朋友的舅舅竟然是她“去了很远的国外工作”的爹地……这是一个发生在都市里的普通爱情故事,很甜,男帅女美,包子很可爱,与大家一起分享~
  • 半山一眸,世界真奇妙

    半山一眸,世界真奇妙

    这是一个需要静心的时代,远处的喧嚣和近在咫尺的焦躁与急迫,已经让我们不能正常呼吸。进入这本书所描写的场景,可以让你静下来,慢慢发现身边那些生活的美。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爱之踪迹

    爱之踪迹

    木紫溪为了让抛弃母亲的父亲遗憾,为了给母亲治病,一心追求名利,偶遇龙飞,机缘巧合,又进了龙飞的公司。她以为她的人生从此辉煌,却没想到自己遭遇一系列麻烦,工作艰辛,爱情迷茫,但为了让父遗憾,为了母亲,她能忍,直到她与龙飞发生一夜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和他发生关系,明明自律很强的她昨晚却失控了。他明明爱她,在与她亲昵过后,却说出了那么残忍的话:“我只是把你当成了我的未婚妻意洁。他应该知道她不是一个渴求麻雀变凤凰的人,她即使爱他,但不曾奢望嫁给她,她可以隐没自己的爱,过平淡的日子,照顾相依为命,有病在身的母亲。但命运从来不会按意愿进行...
  • 绮楼重梦

    绮楼重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极致婚恋夫人有点腹黑

    极致婚恋夫人有点腹黑

    前世顾流筝看错了人,错把白莲当做心腹,亲手葬送了权力,爱情,亲情。重生十年前,顾流筝发誓要将失去的东西统统拿回来,得到的加倍珍惜。徒手虐白莲花,斗渣渣……等等!还要抱住前世的金大腿。江璟:“还想离婚?”顾流筝:“谁提离婚谁眼瞎!”本文极致宠文,虐渣中带着温馨,欢迎入坑!
  • 权谋天下,特工嫡女

    权谋天下,特工嫡女

    她是二十一世纪学霸少女,国家的金牌杀手。腹黑,狠辣,无情却因恋人的背叛死在一次任务中,重活一世,要活的更加精彩,以天下为棋盘,操控风云;本以为心已死,不再动情,却为他失了心。他是高冷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四国的战神,江湖的修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尔虞我诈在他面前不过笑话。万千女子皆不入眼。两个无情之人因一次意外相遇,原本互相利用,最后却不知是谁恋上了谁,腹黑王爷变成粘人妖精,夫人今晚月色正好,我们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吧……从此江湖上又多了一个妻奴。他便是她的对弈者。一生一世一双人,我倾尽天下许你一世安稳。:本文男强女强,腹黑谋略,本文已弃,请勿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