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6100000011

第11章 圣贤论(5)

我读书的办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不切实际的贪多,既不能理解,又能忘记。

——徐特立

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

——鲁迅

读书有时会使人突然明白生活的意义,使它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

——【苏联】高尔基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北宋】黄庭坚

分析事理是一种最可贵的才能。

——【英】萧伯纳

有了知识不运用,如同一个农人耕而不播种。

——【波斯】萨迪

人们越是贤明,越低着腰向他人学习。

——【英】培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徐特立

勤能补掘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不都是天资高,有许多天资差的人经过勤学苦练也做出很好的成就。

——郭沫若

有十分天资的人,加以十分勤学苦练,才可能使他的十分天资充分发展。

——郭沫若

勤奋是智慧的双胞胎,懒惰是愚蠢的亲兄弟。

——【古巴】何塞·马蒂

笨鸟先飞早入林。

——【元】关汉卿

学者之患,莫大乎自足而止。

——【清】黄宗羲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毛泽东

百丈之台,其始则一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而三石焉,四石以至千万石焉,学习亦然。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

——《毛泽东学国学》

我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感受

五年级三班

李虹桥的姥爷 刘学书

我今年已经65岁了,农民出身,高小文化,少年因病辍学,欠读了无数的书,老年酷爱读书,尤其喜欢和外孙、外孙女一起读书。为了营造读书氛围,特别装修了一间书屋,叫长乐书屋。书屋藏书若干,文房四宝应有尽有,名人字画琳琅满目。91岁高龄的恩师尹文相来书屋观后,挥毫写下了“书香之家”的条幅。我经常和孩子们在这个书屋里读书,读书时戴1400度的眼镜还不够,遇到小字还要再加一个厚厚的放大镜。

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主要是培养孩子们在理想情操、立志奋斗、品德修养、勤奋学习、珍惜光阴、团结友爱等方面的自觉性,从而与学校互动,为造就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而努力。

从孩子二年级开始,我们先后一起阅读了毛泽东、鲁迅、司马迁、司马光、孔子、李白、杜甫等名家著作和诗词,共约百余篇。对有些文章的重点语句,要求孩子能背、能写。有些文章还要求孩子结合思想实际,写出读后感,其中有一部分已写入老师布置的日记、作文和手抄报上。这样,提高了孩子对文章的领悟力和记忆力。

我的外孙女李虹桥,是中心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拟稿前我初步计算了一下,从她二年级开始,我与她一起读书写读后感共有20余篇,如: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主要培养孩子从小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读《任未勤学苦读》意在让孩子懂得不学无术者与“行尸走肉”没什么两样的道理;读《诸葛亮诫子立志》是为了启迪孩子树立“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意识;读《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针对孩子有粗心的毛病,敦促孩子强化“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在《天下谁人最快乐》一文中写道,宋高祖问大臣们:“天下谁人最快乐?”有的说功成名就者最快乐,有的说有权有钱人最快乐,宋高祖都摇头,唯大臣万钢说:“畏法度者最快乐。”宋高祖认为是对的。让孩子读此文是为了配合学校普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让孩子牢固树立终生守法的观念。

除此之外,还结合时事政治,与孩子一起阅读报纸,收看电视,如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期间,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先后阅读了《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小兵张嘎的故事》等文章,并将读后感写入假期的手抄报和日记作文里。

为了防止孩子死读书和读死书的倾向,为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还紧密结合学校的统一布置,面向社会、深入实际,多次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如:“对莱州市环境污染的调查”、“对农民告别皇粮国税的调查”、“莱州婚丧习俗调查”、“花卉调查”、“文字调查”等,同时都要求孩子写出了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

我和孩子一起读书是天伦之乐,是一大幸福,也是一大责任。孩子写的读后感、心得体会和调查报告,说实在的,在文字水平和观点认识方面,不全是孩子的,其中有我的一大半。然而我认为对孩子是一种帮助、是一种促进、是一种启蒙、是一种教育。特别是对正确树立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作用。我的外孙女李虹桥,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在家庭的配合下,收到了好的效果,有了很大进步,四年级升级考试,数学名列全班第一,其它课程全是优秀,可以不谦虚的说,现已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老师们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每天像园丁一样,辛辛苦苦,精心培育着这些天真的孩子。老师为了谁?归根结底孩子还是属于家长的,家长是孩子最大的受益者。我想:家长应与老师有机互动,共同努力,培养好我们的孩子。况且,与孩子一起读读书,搞点活动,也净化了我们自己的灵魂,陶冶了我们自己的情操,对我们自己的精神、身体大有帮助,对益寿延年也大有好处!

(此文于2005年11月获莱州市文明办、共青团市委、市妇联、市教体局举办的“书香相伴、共同成长”征文比赛一等奖。)

3、践 行

【原文】

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

——《大戴礼记·曾子立身》

【译文】

曾子说:「君子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习气,检查反省自己的过错,尽力突破自己所不能做的,去除私欲,符合道义的事,当下去做,这样可以称得上是真实学问了。」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庄子·让王》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

——【汉】杨雄

强学力行。

——【唐】韩愈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宋】司马光

知无不言,言无不行。

——【宋】苏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明】王守仁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明】王守仁

行,发乎迩,见乎远。

——《周易·系辞》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说命中》

学贵适用。

——【清】张伯行

读得书来,口会说,笔会做,都不挤事。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

——【清】颜元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晋】子夏

天才形成于平静中,性格来自生活的激流。

——【德】歌德

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

——【南宋】朱熹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南宋】朱熹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南宋】朱熹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明】王守仁

一家,力行而不惑者寡矣。

——【唐】韩愈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

——【明】王廷相

盖天下之事,固因豫立,而亦无先知完了方才去行之理。

——【明】王夫之

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实践之,乃心所素知,行焉皆顺。故乐莫大焉。

——【明】王夫之

读得书来,口会说,笔会做,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

——【清】颜元

心上思过,口上讲过,书上见过,都不得力,临事时依旧是所习者出。

——【清】颜元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

——【清】魏源

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南宋】陆游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明】王守仁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西汉】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南宋】陆游

九折臂而成医。

——【战国楚】屈原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东汉】班固

师心不如师古,师古不如师天,师天不如师物。

——【明】王夫之

传闻与事实不同,悬算与临事有异。

——【北宋】司马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明】王守仁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实现的。

——【捷克】夸美纽斯

行动是知识的真正果实。

——【英】富勒

除了实践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法】狄德罗

凡是在理论上正确的,在实践上也必定有效。

——【德】康德

实践“不仅具有普遍的品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品格。”

——【德】黑格尔

从理想到实在的过渡,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地位。

——【德】费尔巴哈

同类推荐
  • 事物的味道,我尝的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事物的味道,我尝的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收录了石川啄木的四部小集子。《一握砂》包含551首短歌,《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这两部歌集诚恳地记录了诗人在贫病生活中的哀思和叹息。《叫子和口哨》为石川啄木创作的6首现代诗,着重在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可以吃的诗》则是诗人针对诗歌创作而写的一篇自白文章,简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剖析自己的心灵。
  • 你以为我懂事了,其实我只是放弃你了

    你以为我懂事了,其实我只是放弃你了

    31篇温情治愈故事,365个日夜陪伴。《你以为我懂事了,其实我只是放弃你了》是新晋治愈系作家柏颜首部情深之作,与你在爱情路上深情相守。在朝夕日暮里陪伴你尝遍爱情的甜酸苦辣,即使陷入不对等的情感,也敢于果断抽身离开,蜕变成长。这本写给万千女孩的全新短篇随笔集,以夯实别致的内容,独特另类的思考,让女生在面对青春的迷茫和爱情的复杂中保持无畏无惧的心态,成为最好的自己。
  •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那已是上个世纪的早晨。燕赵故地朔风呼叫,水陆码头的天津卫硝烟弥漫。海河两岸冰天雪地,七连勇士们出生入死,在黎明前将红旗插上了金汤桥头,指导员马占海倒下了,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鲜血和霞光一样火红,各路大军潮水般地向金汤桥涌来,战友们将那面旗帜高高举起……
  •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充闾文集:素心幽寄

    充闾文集:素心幽寄

    《充闾文集:素心幽寄》收录了王充闾先生自1987年6月至2014年7月的与友人来往的信件,语言风趣幽默,却饱含深意。不仅囊括了对文学的探讨,亦有生活趣事等。言辞恳切,兴致勃勃之时往往还会赋诗几首,随信赠与友人。本书年份跨度较大,能更好的体现出在不同时代,王充闾先生不同的心路历程,非常值得阅读。
热门推荐
  • 玄帝灯仪

    玄帝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吞噬为道

    吞噬为道

    浩瀚的星空,人类、血族、恶魔、天使、魔兽五方各自为战,都想成为整个宇宙的绝对掌控者……一名全身百脉俱无的天生废材少年,无意中被来自天外的一道可以吞噬万物的符篆击中眉心……于是,命运的齿轮就在此刻发生了些微的偏转……
  • 盛唐烟云(全集)

    盛唐烟云(全集)

    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为了避难,进入兵营,在封常清等安西军军官的教导下接收军事训练。后又卷入之前躲避的灾难中,立功受封。此后因无意目睹皇家丑闻,被迫到安西军避难。不想哥舒翰和朝中权贵勾结,意欲灭口。主人公被迫奋战自保,终于来到安西。此后数立军功,又被边令成迫害,不得已领六百唐军西巡,扬威药刹水,打出一片天地,被朝廷封为大宛都督。安史之乱爆发,他回师救援,多次救下唐军,并打得长安叛军不敢出城。后为了给封常清报仇,夜袭长安,率先入城。回纥军在长安烧杀掳掠,他亲自带兵阻拦。虽然有违朝廷旨意,但保住了长安。
  • 东山梅溪度禅师语录

    东山梅溪度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桑林未晚

    桑林未晚

    她以为的爱人,连同妹妹一起背叛了她,为此还差点要了她的命。她以为的仇人,在她最绝望的时候救下了她,却对她说:抛弃我之后,谁许你过得这样狼狈......原来,爱错人的从来是她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遇上你是我的小确幸

    遇上你是我的小确幸

    惨遭未婚夫悔婚,叶慕情急嫁了个穷三代的男人!殊不知自己嫁进了第一豪门!从此叶慕影视事业顺风顺水,丈夫更是疼爱有加。被冠上无数光环的她笑言:“嫁给他,才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而那个本就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他说:“能娶了她,是我所有决定中最有价值的。”【已开新书《重磅甜宠:试婚老公,要上位!》讲述一个甜甜逆袭的故事,求支持!】
  • 主体教育的大道之道

    主体教育的大道之道

    本书讲述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如果说,老一辈的大道人在老校长姚文俊的带领下,使得人民大道小学成为“主体教育”的发源地,那么,如今的大道人在深化“主体教育”实验研究的道路上,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呢?相信读过这本书,读者会从中找到自己的答案。他们从“管理之道””教研之窗”“活动之旅”“家教之光”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管理、教师、学生、家长的活动经验。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空间之食至茗归

    空间之食至茗归

    一次现代与古典的碰撞,一场自我救赎的异界之旅。穿越心灵的迷雾,她来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