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9000000005

第5章 老北京打哪儿来(4)

就在哭天抹泪这么个当空,就见胡同里拐出一老头儿。一边走,还一边吆喝:“锔大家伙喽,锔大家伙喽!”这老头儿也怪,按说你溜达过去就完了。他不,一边吆喝,一边围着工地转圈。弄得大伙这烦。有那年轻气盛的就说,干脆咱过去打他一顿得了。老成持重的赶紧拦住,哎,事到如今,何必呢?

就这么一耽搁,老头踪迹不见了。工匠们这才寻思过来,这位不会是鲁班祖师化身来提点我们的吧?“锔大家伙”?这招可新鲜。听说过锔锅锔碗锔大缸的。这么大一白塔怎么锔?不要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咱刚不说了么,关键在思路。思路一定,这帮人都是全国的能工巧匠,怎么还不能琢磨个办法出来呢?大伙开动脑筋,群策群力,你一言我一语。三天一过,嘿,还别说,真把白塔锔起来了。上一道,下一道,足足锔了七道铁箍。从此以后,甭管遇上多大天灾。北海白塔地震都震倒了两回,妙应寺白塔纹丝不动。从此留下了“锔大家伙”的民间传说。当然,年深月久,白塔经过多次重新粉刷,这七道铁箍而今已经看不见了。可您要是凑近了仔细找一找,兴许还能找到塔身上那七排铁钉子呢!

北漂鲁班之四:蝈蝈笼子

说到故宫,可谈的掌故就太多了。故宫房子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可以说没有哪一座宫殿没故事。但是今天咱们把这些宫殿都抛开,单说一说故宫四角这四座角楼。甭看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巍峨雄伟,论上工艺技巧,整个故宫罕有能超过这四座角楼的。可以这么说,这四座“九梁八柱七十二道脊”的角楼基本上代表了我国古代木构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高到什么程度?20世纪50年代,国家组织过一次对角楼的维修。当时也是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工艺高手,结果拆是拆下来了,装不回去!各项构件一个不缺,哪个构件该在哪个位置,拆之前也做了精确记录。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往回装的时候就遇上了不可逾越的难题。最后还是请出一位工匠世家的老前辈马老爷子,这才把角楼装了回去。在已经具备了现代工艺知识的20世纪50年代,看着构造图往回装,还难到这种程度,数百年前修建角楼的工匠们到底是怎么凭空琢磨出来的,真是一个未解之谜!

按客观的说法,这充分地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不过在民间流传着另外一种传说。有趣的是,就连工匠世家马老爷子自己对这个传说也不加反对。

传说永乐皇帝朱棣修建北京城,历经坎坷。别看只是一座城,要把其间的难处数清楚,真和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差不多。好容易把内外城都建得差不多了,十成工程完了九成九!嘿,又出事了。

这个事纯粹是皇上自己挑起来的。

燕王朱棣于永乐元年在南京登基,成了永乐皇帝,就着手修建北京城。直到永乐十九年才正式迁都北京。合着这座北京城修了将近二十年!朱棣这会儿已经六十二岁了。您想,他等这座北京城等了小半辈子,现在终于听说修好了。那是什么心情?美!跟猪八戒吃了人参果似的,从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里往外美!皇上也有虚荣心啊!二十年修了这么座尽善尽美的皇城,那还不趁机显摆显摆吗?皇上跟谁显摆?跟文武群臣。甭看你们一个个起居八座、玉堂金马,在朕的紫禁城里溜达溜达,保管把你们都震成土包子!

这事就大了。皇上领着满朝文武集体检阅紫禁城。建城的官儿也好,工匠也好,谁不捏把汗啊?生怕哪一位吃饱了没事干多句嘴,这儿修得怎么怎么不好,那就麻烦了!可还别说,皇上跟文武大臣这么一走,还真是一点儿瑕疵都没挑出来!怎么呢?读者朋友们清楚。就单为修这座北京城,光鲁班就出来多少回了?人家从神仙都变北漂了。木匠的祖师爷亲自上阵,一般人还能挑出瑕疵来?新鲜!

一般人挑不出来,这儿有一位不一般的。谁啊?皇上!朱棣一开始还挺美呢,看着看着,寻思过味儿来了。哎呀,难道他这座皇城就修得这么好,连朕都找不出毛病来?朕是皇上啊,一国之君!国家哪儿有问题,朕一眼就瞧见了。自己家的问题,朕瞧不出来?不能够啊!好么,皇上钻牛角尖里去了。工部的官儿可没发现,一路弯腰介绍,皇上只四(是)不五,看起来这个差使没问题了!哪承想最后走到紫禁城外边,朱棣把脸沉下来了。

“朕看,这里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啊?”

工部一听,赶紧躬身:“启禀万岁,是哪儿不对呢?”

“这个……”朱棣没词了。怎么呢?他压根也没看出哪儿不对,是纯找茬!但朱棣好歹是个皇上,金口玉言,出口无悔。现在让人臣子一句话问回来了,那多没面子啊?不行!说不对就一定有不对!朱棣这个急,两眼四处踅摸。这一急,还真急出主意了。

原来朱棣正好看到文官队伍。明朝的文官服饰,和前朝不同。讲究戴乌纱帽。帽子两边忽忽悠悠各有一只软翅。朱棣一看,见景生情。“你看这乌纱帽,有了帽翅才好看。你们再看这紫禁城城角,上边光秃秃的,多寒碜啊?朕现在下旨,罚你们在禁城四角各搭一座角楼。敷衍了事可不成,必须九梁八柱七十二道脊!限期三个月。三个月后不完工,别说修北京城的工钱朕不给你们。哼哼,小心尔等项上人头!”

大伙一听这个倒霉。皇上不讲理,流氓都挡不住!忍气吞声,干吧。

这活儿可不好干。角楼大伙搭建的多了。九梁八柱七十二道脊,从来就没听说过。再说朱棣闲着没事隔三差五还提个条件。角楼不能太高,不能太矮,不能太胖,不能太瘦。总而言之,选贵妃都没这么费劲!

一转眼限期将近,角楼呢?连样子都没搭出来。不怨大伙,实在是太难了!大伙也灰心丧气了。反正皇上要收拾你,怎么也逃不过这一劫。干脆,破罐子破摔吧!活也不干了,成天茶馆酒店,钓鱼逗鸟。

有一位木匠师傅姓马,这一天在茶馆坐着,百无聊赖。就听见外边有人喊:“卖蝈蝈嘞,卖蝈蝈嘞!”马师傅平常挺喜欢草虫儿,听见有人卖蝈蝈,招手叫过来一看,是个老头儿,拿着几个蝈蝈笼子。哎呀,马师傅一眼望过去可就愣神了。这笼子里的蝈蝈倒没什么,笼子了不得!也不知道老头儿怎么编的,比那画上的楼阁还精巧!马师傅赶紧买下一个笼子,仔细一研究,整好是九梁八柱七十二道脊!角楼的样子有了!可是马师傅回过头再找卖蝈蝈的老头儿,找不着了。

故宫角楼

马师傅把蝈蝈笼子拿回去。大伙照着笼子,边研究,边合计,就做成了角楼的样子。图纸呈进宫里,朱棣也很高兴。按图施工,三个月限期没满,四座美轮美奂的角楼已经落成了。这回朱棣也再挑不出什么来了,重赏众人,大伙皆大欢喜。可是大伙都知道,这四座角楼不是他们的功劳,是人家卖蝈蝈笼子老头儿的。老头儿是谁啊?鲁班祖师爷!那位姓马的师傅呢?据说就是20世纪50年代重修故宫角楼请来的马老爷子的祖先。北京城前后修了十九年,直到这四座角楼落成,才算正式竣工!

三青落在卢沟桥

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大青不动,二青摇,三青落在卢沟桥”。

说起卢沟桥,掌故特别多。我们都知道“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也知道“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可是“大青不动二青摇,三青落在卢沟桥”这句话,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就不是那么多了。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里边有个故事。

传说明朝永乐年间,朱棣做了皇上。天下太平,四海无事。朱棣一想,也别闲着了,趁这机会先给自己建个皇陵吧。建造皇陵非同小可。在哪儿选址,用什么料,有什么规矩,什么时候破土动工,那说法就多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这事得找个负责的。谁负责呢?刘伯温。

那位说刘伯温当初跟着朱元璋出谋划策,现在闹到给朱棣修坟,混得也太惨了。不然。咱不是说了么,朱棣手下最宠信的能人不是刘伯温,是姚广孝。刘伯温呢,和姚广孝面和心不合。他倒情愿修陵。皇陵工程浩大,一修动辄好几十年,清净啊。

刘伯温就把这活揽下了。揽下是揽下,刘伯温明白,大明朝历代皇上,除了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从朱棣往后,基本上都定在北京了。朱棣的皇陵是头一份,头一炮一定要打响。那么最好找点有年头、有能为的东西,镇在皇陵前边。

他就东打听,西打听,最后听说京郊房山县这边,有三块大青石,叫“大青”、“二青”、“三青”,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成了气候了。据说啊,都能变化成大王八了。用这样的石龟去守陵墓,还愁我大明的江山不绵延万年么?得了,就它们了!

名额是定下了,问题也来了。这三块石头,那是相当大。人扛不动,马拉不动,就算来个大猩猩金刚,也弄不动。再说了,人家三位别看是石头,现在也有想法。凭什么你皇上要修皇陵,我们就得去给你护陵啊?要是搁着一般人,拿这三位就没辙了。架不住这是刘伯温。刘伯温多精啊,一招手,天兵天将都来了,硬赶着三块大青石往下走。“大青”一咬牙,天兵天将没赶动。它是纹丝不动。“二青”就差了,被天兵赶得是摇摇晃晃。最后它一发狠,也挺住了。只有“三青”道行最浅,胆儿也小。一看天兵天将来了,走吧。回头才知道是假的,刘伯温使诈。那也晚了,只好老老实实走。

一直走到北京城外,有个妖怪听说了。一想,要真让它去守皇陵,明朝天子的江山就更稳了,我们妖怪就更没活路了。不行,得把它留在这里。这妖怪就往下一趴,变成一座卢沟桥。

刘伯温赶着三青往前走,抬头一看,嗯?此地怎么多出一座桥啊?再一看,不对了。哪里是桥,分明是一只蝎子精啊!常言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它等在这里,必然有诈,赶紧绕道。三青是石头啊,那走得多慢。吭哧吭哧好不容易算把桥绕过来了,刚到城底下,蝎子精一看你还想跑?纵身过来,就蜇了三青一下。这一下,蝎子精的毒是都出去了,以后也没什么大危害了。可是三青啊,也就再也动不了了。据说早年间老辈人在南城根底下,还能看见这块大青石头。

这当然是传说了。不过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人民开山取石运输石材的艰辛。无独有偶,还有这么个关于奇石的故事。

明朝北京海淀住着一个人叫米万钟,据说是宋朝大书画家米芾的后代。这人在朝廷做过官,家里也有钱,生平有一大爱好,就喜欢收集奇石。这一年在房山出了一块大石头,形似灵芝,似玉非玉。哎呀米万钟一见,心花怒放。可是呢,他家在海淀,这石头又太重。他倾尽家财,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好不容易把这块石头从房山运到良乡,米万钟家里就没钱了。这石头从此就搁在良乡了,还被人起了个绰号,叫“败家石”。

转眼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天,乾隆皇上没事出巡,正巧到良乡,看见这块石头。乾隆很喜欢,就想把它弄回去。有大臣赶紧进谏:“皇上,万万不可!此乃败家石,运回去恐怕对国家不利。”

乾隆一听,面沉似水。幸亏刘罗锅儿会打圆场:“启禀万岁,米家运这石头为何败了呢?因为他不过一个寻常百姓,享受不起如此奇石啊,这奇石正配得上我皇家气度!”乾隆一听,好!就给拉回去了!

这块石头至今还在北京颐和园乐寿堂院里,大名“青芝岫”。

北京城的“金银铜铁锡”五大古迹

提起北海的九龙壁,读者朋友们一定不陌生。它以双面有龙的独特设计以及飞扬灵动的优美造型闻名于世,天下独一无二。它不但是北海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已经上升为北京的代表形象之一。相比之下,北海另外一块照壁“铁影壁”就不那么知名了。

北海铁影壁

这块铁影壁现今坐落于北海公园北海北岸澄观堂前,它既没有鲜艳的色彩,也没有华丽的装饰。一眼看去,貌不惊人。但是清楚它来龙去脉的人对它可不敢小看。这可是北京城数百年来的镇城之宝!为什么这朴实无华的铁影壁有这么大来历呢?这背后有个故事。

这故事还得从鲁班锔白塔说起。

细心的读者可能早有疑问了。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不假,可“锔”这门手艺也不是木匠活,鲁班怎么会呢?要说鲁班是神仙,不管什么手艺,拎起来就会,提口大刀就能当关老爷用,那也不至于。鲁班这门手艺是跟别人学的。跟谁学的呢?提起这位,也是一位神仙,虽然他在民间的声名比鲁班差远了,但论起身份和手艺,一点不比鲁班差。这位姓胡名钉铰,在天庭尊号左金童胡定教真人。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这位胡钉铰是金匠的祖师爷。这个“金”不是“金银”的金,是“五金”的“金”,什么打首饰的金银匠,打铜器的铜匠,打铁的铁匠,做锡器的锡匠,都认这位胡真人当祖师爷。他们行里对这位胡真人另有称呼,叫胡鼎真人。总而言之,胡钉铰也好,胡定教也好,胡鼎真人也好,都是一个人。

这位也跟鲁班一样,史有其人。不过细算下来,有点差距。历史上的鲁班也是能工巧匠。历史上的胡钉铰呢,打铁补锅的手艺除外,另有一门绝活:他还是打油诗的祖师爷之一。打油诗有两位代表人物,其一是张打油,另一位就是胡钉铰了。《全唐诗》里还录有他的诗呢!这里转载一首诗: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怎么样?甭看人家是打油诗鼻祖,这首绝句写得也不比正经诗人差。

同类推荐
  • 英雄格斯尔可汗:蒙古族民间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英雄格斯尔可汗:蒙古族民间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选译的是内蒙古著名民间艺人琶杰演唱的诗体《英雄格斯尔可汗》中的两卷:《镇压十二头魔王之卷》和《北方部落保卫战之卷》。前卷写格斯尔镇压十二头魔王,从魔王手中救出妃子阿尔勒高娃的经过,歌唱了格斯尔的惊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后卷写沙赉河三汗为了抢夺格斯尔的另一妃子若穆高娃,乘格斯尔外出镇压十二头魔王之际,发动侵略战争,侵入格斯尔家乡。由于格斯尔可汗的叔父朝通叛国通敌,致使格斯尔的三十员大将和三百名先锋在保卫战中先后阵亡,国土沦入敌手。格斯尔闻讯后,悲愤填膺,决心赶回,严惩敌人,收复国土。诗歌风格简练明快,粗犷遒劲,歌颂了主人公们所进行的激烈悲壮的正义战争,赞扬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 论文化

    论文化

    《论文化》是当代西方文学与文化批评的领袖人物——特里·伊格尔顿——写给大众读者的一本启迪之书。伊格尔顿探寻了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散文诗一般的语言,风趣而又尖锐的文风,串起了关于“文化”的几个核心议题。《论文化》或许是你了解传统的英式“鲁迅杂文”的好时机。文化使人成为人,《论文化》将为你解析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精神状况,通过“文化”一窥当代人性中的丰满与贫瘠。
  • 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一说,最早见于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顾名思义,“国学”就是中国之学,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文化。国学堪称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是增加传统文化素养的学问。已故有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广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华各民族很好传统文化学术思想的总称。国学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国魂、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在。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学热再次兴起,如今方兴未艾。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研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研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统筹国际国内大局的重大发展倡议,文化构建是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核心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和谐、包容,以及与沿线各国合作、互利共赢的思想。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是21世纪国际社会共同期盼的目标。本书运用了多种调查研究方法,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统自身的传承与新变切入主题,着重梳理五年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文化构建及其成效。
  • 老北京的记忆

    老北京的记忆

    《老北京的记忆》讲述了定格正在消失的京味儿生活,留住一座记忆中的城,图文版老北京风物志,百余幅珍贵图片,完美展现老北京风韵,再现京城市民生活图景,描摹一个时代的人文风情画。
热门推荐
  • 重生漫威里的许仙

    重生漫威里的许仙

    震惊!永安巷人气大夫许宣竟夜遇食尸鬼,最后竟变身成对面破败药房的许仙,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且看废材许仙如何携手帝姬白素贞进入漫威世界救食尸鬼、交漫威英雄、收小精灵、斗法海、拯救平安京阴阳之乱……║书友群:767997586
  • 烟雨梦:墨染云翳

    烟雨梦:墨染云翳

    (由于一些事情,作者决定修改某些章节并暂停更新,请见谅)外人传言中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云染,在经历了心上人成亲的痛苦后,决定带着刚认识两年的师傅离开,寻一片清净之地平复心情,却遇上了朱雀国的大人物和一个死赖着她的翩翩公子,被迫卷入这片大陆上的纷争……在这过程中,墨南尘对她的不离不弃和生死相依让她暗生情愫,可随着前世的一切因果席卷而来,云染不知,这份感情到底是去是留……浮世三千,春去秋来,我只愿伴君如故。
  •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汇集了一战时期几位著名诗人关于战争的诗歌。有的诗人一开始满腔热血参军,一心想报效国家,却终于在腥风血雨的修罗场看破了虚无的荣耀,体会了生命的可贵。
  • 二嫁豪门:闪婚帝少不靠谱

    二嫁豪门:闪婚帝少不靠谱

    回忆七年的婚姻生活,真正带给我的是什么?本以为平淡的生活还会继续,可是社会和我开了现实的玩笑。结婚七年,抵不过小三插足,两个月的婚姻保卫战,我输了一切,也让我明白男人的心已经不再了,在强求只会自取其辱。离婚过后,为了生存,只能工作,可突然发现,七年好像与社会脱节但是也要奋斗,努力终于有了成果,娘家又给你惹事,贪婪的家人在婚姻中没有给自己任何帮助,反而是婆婆刁难的理由。离婚妇女的再婚路是崎岖的,尤其还带着个拖油瓶,当一切艰难过后,我再次踏入婚礼殿堂的时候,前夫又来捣乱,求复合,这是真当姐是包子?还是脸上写着我好欺负?
  • 365夜动物故事

    365夜动物故事

    童话与别的东西都不一样。它像孩子一样纯真、善良、可爱、顽皮、有趣、活泼,并充满无限的爱心和温暖。《365夜动物故事》是一本充满想象力的童话。这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很短,仅有几百字;也很长,从此伴随一生!读完后,你有了梦想飞翔的感觉吧?《365夜动物故事》祝愿所有喜欢童话的大孩子和小孩子们,在童话的芬芳里甜甜入梦! 
  • 有心插柳

    有心插柳

    本书是作者出版的一本散文、随笔和诗歌集,共包括五部分。第一辑散文《沙滩人语》;第二辑评论文章《不说不快》;第三辑经济专栏《经济漫笔》;第四辑随笔《“海”边观察》;第五辑诗歌创作《云起堂诗抄》。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岁月如流,我们每个人都已学着自己长大。人生遭际的起起落落,悲悲喜喜的故事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追求的泪水以及选择的苦痛、生命的挣扎。正因为如此,生命的色彩才缤纷,内容才丰富。即使是落叶的季节,也不会感觉到孤独,因为你丰盈的生命足以抚慰你的心灵。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杜威教育箴言

    杜威教育箴言

    本书系作者在主编《“偷师”杜威——开启教育智慧的12把钥匙》一书的“副产品”,即作者在编选的过程,摘录了大量杜威的经典话语,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今天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实践需求,从教学观、教材观、德育观、师生观等角度,梳理了诸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育箴言。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