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1600000022

第22章 新闻之路(20)

今天的学生可以戴着耳机、看着电视、在网上与别人聊着天,同时做着作业,他们从来没有体验过单一的感觉。如果研究传媒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了解新生代对新传媒的感受能力,将有利于得出理性而全面的结论。

网络传播:从边缘到主流

如今,网络新闻传播的地位实现了“从边缘到主流”的超越。2006年中国新闻奖首次将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选,在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网络新闻专栏这三大类作品中,有13件网络新闻首次获奖。这次评奖标志着网络媒体作为我国重要传媒形态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也反映了自2000年以来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及其与日俱增的社会影响力。

不管人们是否情愿,当代人的主体性受到信息、媒介的支配是个不争的事实,互联网世界依然要遵循这一逻辑。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们上网的目的是多元的,比如看新闻、进行电子商务,还有玩游戏等等,但利用网络进入一个崭新的环境和其他人交流(以网络聊天为代表)却是大多数人上网的重要目的,“我可以证明,我和其他数千万网虫都知道,我要寻找的东西并不仅仅是信息,而是立即就能进入另外一大批人正在形成的交往关系,这种发现让我们自己也感到吃惊”。

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不同,互联网信息及其媒介逻辑对人的主体影响和塑造是双向互动的。我们知道,传统大众传媒对人的影响是单向的。比如电视,电视用图像、声音、画面等组成了一个相异于客观现实世界的虚拟环境,观众看电视的时候对这种信息环境的接受完全是单向的,而且是被动的;而互联网并不是这样,对互联网信息的接受,人们是主动的,双向的。

如果要进入互联网,必须主动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互联网知识,这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接受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的信息所不需要的。如果说,看电视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是懒惰的、被动的,那么我们在接触互联网信息时的思维就是积极的、主动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主体心甘情愿地被网络媒介化。为了更顺利地在网络世界遨游,网络主体还会不断从技术和技巧两方面强化自身的网络素养。如不断使用新的软件加快链接速度和提高搜索效率,不断增加打字速度以抢先说话和更多地说话,在聊天室中建立自身的地位。总之,网络主体越明晰,受网络技术逻辑的影响就越深刻。

相对于物理现实世界和传统大众传媒的要么是模拟、要么是仿像的关系,互联网的信息环境和物理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则是平行并列的。

对于个人主体来说,传统大众传媒和现实的关系要么是模拟的,比如现实发生了一件事情,电视台用客观报道的形式将这一事件原原本本地报道出来,那么,电视新闻报道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要么是仿像的,比如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人吃火锅能有被真正的烈焰灼烧的感觉,但是电视广告为了突出某品牌火锅调料的辛辣,创意表现了一个人吃了火锅后享受了在烈火中被焚烧的刺激,电视在这里生造了一个客观世界完全没有的情境,观众必须通过联想方能理解。

互联网则不一样,尽管模拟和仿像在互联网中也有体现,比如网络新闻、网络广告等等。但更多的是,互联网形成了另一个完整的新世界。比如网络聊天室中,所有的交流都是主体真正参与的,这种聊天带来的尊重、兴奋等感觉也是真实可感的,是完全不需要联想的,因此这不是仿像;另一方面,这种聊天以及聊天带来的感觉是主体在网络以外的世界根本寻觅不到的,因此也根本不存在模拟与被模拟的关系。对于网络主体来说,它就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可以说,互联网引发的,是一场深刻的世界观的革命。

博客2.0:自媒体的革命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正在进入一个空前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网络传播正在与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相融合,一个由此而诞生的新的生活环境正在形成。

在与报纸、广播、电视的“同台竞技”中,网络新闻很快显示出了它巨大的优越性。由于网络传播具有数字化、多元化、全球化、多媒体化、超文本链接的广容性、小众化、实时性、交互性、易检性等特性,对传统的新闻认知、表现与传播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

一夜之间,博客传播成了web2.0时代的传播先锋。博客的普及不仅仅改变了互联网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促成了人类传播模式从大众传播到博客传播的改变。博客的本质就是个人的“虚拟主体”,拥有博客,一个人就有了虚拟和现实的双重主体。随着博客应用不断主流化,基于个人博客的博客传播(典型的大集市模式),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社会化传播理想。

随着DV的普及,播客传播成为网络传播的新焦点。播客的英文名称为Podcast,播客就是博客的升级,是由文字上升到了声音和视频,是博客的进化。播客的来势甚至比当年的博客更为迅猛,这种新传媒形态值得我们关注。研究者认为,在实际发展中,Podcasting将逐渐成为一种互联网上的传播形态。

维客传播的兴起,开辟了互联网上公共与开放的领地。wiki概念的发明人是Ward Cunningham,原本是“快点快点”(quick)的意思。wiki是一种提供“共同创作”(collaborative)环境的网站,wiki技术是一种新的信息发布和维护技术,具有迅速、便捷、可匿名编辑的特点,而wiki新闻是wiki技术在新闻领域的运用,具有国际性、快速编辑、公开、中立、志愿和自由的特点,是一种群体协作创作、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参与式新闻。

在互联网时代,公民新闻展现出新的新闻图景。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公共新闻、民生新闻是当前比较相关的几个概念。而在网络传播时代,网络所提供的最大可能的广泛参与性,则成为公民新闻兴起的关键原因。面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新闻的受众也越来越依据自己的兴趣形成小众化发展趋势,新闻在公民网上呈现非一律的状态,即呈现个性化、社区化的特征,这对传统的新闻定义的外延给予了新的扩展。

在网络传播技术方面,其宽带化、移动化、互动性等技术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网络内容发展方面呈现出参与性、创造性、视频化等特征;在网络传播发展方面热点迭出,博客传播、手机媒体、媒介融合、网络实名制等不断成为社会和研究界所持续关注的焦点,而网络侵权、网络恶搞、网络示丑等现象也成为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的争论焦点。

手机开启的“新媒体时代”

2003年起,两种新的传播媒介开始被学界注意,这就是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以及数码相机(DV)。

手机短信是一种延长时间而不是缩短时间的传播方式。它对社会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冲击力,不是来自信息交换的内容,而是来自它的发送数码技术、发送方式这些形式要素。这使得传播过程更倾向于强调延续关系,而不是强化内容或追求一种个性化的传播方式。符号成为被延缓的“在场”,接受方式由静态向动态演变;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完满结合;互动及时实现,信息自主选择。而DV则直接导致影像方面的革命,使大众传播“传-受”失衡状况得到改善。由于DV使用便利和经济上廉价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公众进入媒介的技术障碍和经济障碍。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手机媒体的特点除了人们熟知的便携性、移动性、个性化外,还包括:

一、多媒体融合。手机媒体融合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所有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手机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一对一和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形成一张相对复杂的传播网。与此同时,手机还可以配合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互动,实现“全媒体”传播的新局面。

二、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借助移动通信网,手机短信、手机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群发给每一个用户。

三、互动性强。手机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出和接收信息,不仅可以进行个体间联络,还可以进行群体间联络。用户既是受众,又是内容生产者。

四、传播效果强大。手机是“带着体温的媒体”,具有私密、随身的特点,并且人们对手机媒体的信赖程度较高。以手机报为例,只有24.8%的手机报用户认为手机报对其不太重要。手机媒体能够产生更为直接而强大的效果,影响人们的思考和行动。这对于我们广泛传播健康、和谐的文化十分有益。

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实现手机用户与报纸的互动。此后的一年中,河北、浙江、江西、广东等地报业集团纷纷试水手机报纸。手机报纸相对于传统报纸有着传播速度快、随时随地接收、传播功能全面(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互动性强等多方面独具的优势。

目前通过手机收听广播有三种形式,即:通过手机内置FM接收模块,实现和普通收音机同样的功能,可以接收任何开放的广播内容;通过手机拨打特定的服务电话,例如早在2003年辽宁移动就已开放的手机语音广播节目,移动电话拨打9618866就可以收听一周之内的广播节目;通过手机安装收音机软件,在线收听广播节目。以上内容都可以通过对手机进行设置,登陆移动互联网而收听,也可以通过安装手机收音机软件进行收听。

手机视频、电影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将视频短片或电影节目经过压缩,在手机上实现随时随地欣赏节目,消除空闲时间的疲劳感,正是这种媒体形式产生的原因。对于视频节目和电影短片等,手机的优势依然体现在其移动性和互动性,传播速度相对于其他两种载体而言,也是最快的;互联网视频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传播的范围,网络视频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应用;而传统的电视,无论是影院还是家庭电影,除传播效果和范围之外,并无其他优势可言。

手机电视目前的应用根据传输方式划分,主要有两大模式:数字广播方式和移动网络传输模式。手机电视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其移动性和互动性,并且由于移动性产生了传播速度上的优势;互联网电视相对于传统电视的优势在于其内容的互动性;传统电视的优势主要是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目前仍然是人们首选的电视节目载体。

手机小说简言之,就是将小说内容发送或存储在手机之中。与手机报的应用形式相同,用户可以随时订阅和阅读手机小说的内容。目前国内提供手机小说服务的网站比比皆是,在2003年前后,中国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互联网小说的发展路线就开始倾斜,手机服务成为其必不可少的应用模式。手机小说由于依附于手机之上,操作简便且费用低廉,在移动性、互动性、传播效果、传播速度等方面,都占有明显优势;网络小说的相对优势是其互动性和多媒体的融合,不但有文字与图表的表现,更因其适当加入动画或视频,增强了其表现力;传统小说的最大优势只停留在其移动性、传播的范围与效果方面,目前仍有很多的忠实用户。

实质上,手机媒体也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的网络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出现的,被称之为“第五媒体”,它是最新移动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的结晶。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相比,手机媒体在传播方面有如下优势:受众资源极其丰富;信息传播极其方便;传播功能极其全面;传播速度极快,范围极广;互动极其广泛、极其迅速。

媒介融合与“全媒体记者”

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成为一个新的话题。“媒体融合”最早是由MIT政治学学者Ithiel de Sola Pool提出的。他在1983年的专著“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中,把“媒体融合”描绘成一股未来趋势。这个概念泛指由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多种媒介载体相互融合的技术演变。

根据这个概念,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电信、电话、电报、大众传媒之间原有的行业隔离与技术区别正在逐步消失。未来,某一物理媒介——无论它是无线还是有线,无论是电波还是电缆——将能承载所有的语音、图像、数据以及视频的传递;同理,原本只能由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例如印刷品、广播和电话,也将不再局限于它们原来特定的载体。3G手机、数字电视、网上广播、还有众多网络互动媒体的出现都是媒体融合的具体例子,这些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也对网络带宽和终端功能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新一代电子报纸是报纸与网络融合的新方式,而新一代电子杂志则是超越杂志的新媒体形式。

“媒体融合”是西方未来主义思潮的又一流行词汇,是继“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之后的又一热点。

同类推荐
  • 走走·看看·想想:詹得雄新闻作品自选集

    走走·看看·想想:詹得雄新闻作品自选集

    有个成语叫“敝帚自珍”,拿来形容我编这个自选集的心情颇为贴切。新闻工作者大多有这样的遗憾:一辈子写的东西大抵是“明日黄花”,有的当时大家觉得不错,但时过境迁,便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独立学院的缘起、独立学院的定位问题、独立学院的产权问题、独立学院的收入与分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独立学院董事会制度研究等。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以民国初期的社会史实为背景,披露了上自官府衙门,下至妓院赌场中各色人等唯利是图、营私舞弊、为非作歹的种种丑恶行径,可谓是广言民国时期的民俗流弊。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真凶之谜

    真凶之谜

    午夜铃声夜已深,风正凉,除了偶尔掠过的汽车马达轰鸣声和急匆匆的脚步声之外,只剩下漫无边际的寂静。忽然,一阵电话铃声遽然响起,惊醒了睡梦中的杨东昌。杨东昌拿起电话,叫了两声,无人应答,线路是通的,对方却不说话。“谁呀?有事请说话。”杨东昌索性坐了起来,一只手拿着话筒,一只手拧开了台灯开关。“嘿嘿。”静默片刻后,听筒里忽地传来几声冷笑,接着是一个男声压低嗓门说了“遗失”、“找到”、“等待”、“到来”等几个无法连贯的单词后,电话“咔嚓”一声挂断了。
  • 太幽武神

    太幽武神

    一种信念,踏破屠神路,一个幻境,教来千万法,一位少年,笑傲九霄天,一位少女,乾坤倾覆巅。少年宁松穿越灵武大陆,掌太幽幻境,登武神至尊之路。骂我傻?玩弄心计把你耍的团团转。说我弱?动用武力立马把你头都打烂。要我认命?对不起,我命由我不由天!
  • 落跑娇妻:司少,请自重

    落跑娇妻:司少,请自重

    五年前,她遭人算计,一夜荒唐,怀了他的孩子。十月怀胎,她生下一双儿女,他派人抢走儿子,溺死女儿,弃她于不顾。母亲被害,父亲失踪,她成了陆家弃女,被撵出家门,更被困死在火场中。人人都道,陆家大小姐不检点,害死父母,这是她的报应,却不知那一场大火,是让她彻底封口的阴谋。侥幸逃生,四载蛰伏,她强势归来,只愿手握财富权力,向害她的人讨回公道。“我要红,我要司总你亲自捧我做一姐!”她找上那个权势滔天,如钻石般耀眼的男人,却忘记了他们之间的一夜荒唐。“做一姐不如做司家少奶奶。”她是他眼中攻于心计贪钱怕死的坏女人,他是她就算前尘忘尽再相见也会一眼看穿的渣男。一场你情我愿各取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首席婚宠:三少的逃跑新娘

    首席婚宠:三少的逃跑新娘

    片段一:席安看着卫修霁冰凉犀利的眸子,以及站在卫修霁身边的明艳女子,声音凄厉。“少奶奶精神病不轻,麻烦你们照顾好她。”卫修霁转身,吩咐身后的精神病医生,阴霾而又犀利。片段二:他眸子森寒:“席安,你的命是我的,你永远不会逃出我的手掌心。”“是吗,卫先生。”片段三:结婚五年,她强迫自己逃离他身边。“席安,如果你伤害了它,我要你死。”他用自己的狠戾,一次次将她推向深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越女浮生

    越女浮生

    浮生初梦,是那一年在雪庐的相见。他挑着好看的眉瞥了一眼才及他胸的小丫头,深棕色的眼眸充满了不屑。你最好快点叫你师父来见我,否则……寒月泛着凄冷的光。她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心想世上怎的会有如此轻狂之人。浮生梦浓,是那一日在齐国的重逢。他穿着大红的喜服,高高束起的长发在风中飘扬。过来。他朝她勾了勾手,一张冰山脸依旧是垮着的。她满心不愿意,但又不得不走去。心想我又不是小狗,你勾勾手我就过去。浮生梦醒,是那一刻他在金銮大殿上清冷的声音。“我云穆瑄与你越浮生,从今往后再无瓜葛。从此,桥归桥,路归路。”岁月无声,暗描眉,掩情丝。
  • True to Yourself: Leading a Values-Based Business

    True to Yourself: Leading a Values-Based Business

    This trusted guide will help you avoid mistakes while making your job easier, your company more successful, and your life more fulfilling.
  • 网游女仆

    网游女仆

    裁缝、炼金、耕种、治疗……技能样样精通。小怪、BOSS、副本、攻略……资料信手拈来。是大神吧?非也,小小网游女仆一枚。“我要的魔法书呢?”“少爷,立刻给你送过去!”
  • 东宫之我不是赵瑟瑟

    东宫之我不是赵瑟瑟

    本文主人公赵如意,穿越到了《东宫》剧本里,成为了赵瑟瑟。深知瘟神李承鄞的心狠手辣和虚情假意,赵瑟瑟再也不恋慕李承鄞。然而,赵瑟瑟能不能抵抗住强大的剧本呢?为赵瑟瑟的命运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呢?
  • 废渣卖萌求仙路

    废渣卖萌求仙路

    尽管前路渺茫,还要时不时的‘重在参与’宫斗,身体里还有一只毒舌‘小怪兽’还是要坚持每日一修仙,争取早日回天庭!为什么生活要这么对我,我只是一只小白虎啊~#一只懵懵懂懂的小白虎努力卖萌的修仙之路。段天钰:“什么?我有两个爹!”崇明无奈的扶额:“蠢憨憨,你一个远古的圣兽,哪来的爹。”#我有三个傻兄弟,朱雀乌龟和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