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0600000006

第6章 慈悲喜舍,利益一切有情众(5)

看了朱元璋的续笔,还有什么话好说的呢?这个朱皇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因缘和合的道理。但是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却不能理解,认为他的做法实在太不公平了。然而在我们这样认为的时候,却从来没有想过,我们所说的公平其实也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而已,根本就没有客观的态度。

种下善因,获得善果。积下福缘,获得福报。这才是真正客观的公平。站在农夫的立场来说,那实在是太公平了。如果你是故事里的书生,想要自己的人生有好的际遇,那么不妨种善因、积福缘,从而得到善果。

世法、佛法都离不开因果。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定律。因与果有相互的关系,前面一个因,变成后面一个果;后面的果,又变成底下的因,因不是定因,果不是定果。所以,因果永远是循环的。

佛经有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三世因果,流转不停。世间一切都有因果联系,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这就如同舍与得。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要懂得先帮助别人。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好,就要懂得主动向别人示好。

觉悟的人对于种因非常谨慎。因为他知道因会变成果,所以起心动念很小心、很谨慎,唯恐将来变成恶果,而努力结善缘,种善因。可是众生就不然了,众生对这些道理、事实真相并不了解;即使懂得一点儿,也是含糊其事,不能够透彻。于是往往疏忽了种善因,等果报现前的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上面故事中的书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懂得因果的人。就世事真理而言,饱读诗书的人却没有一个老实巴交的农夫看得清,分得明。书生清高做派,根本没有看到农夫这样的行为实际上包含了善心善意,虽然他所行的善只是举手之劳,但种下莫大的因果。可书生不看这些,只看到自己的落寞、农夫的侥幸,一心想着朱皇帝能主动来照会自己、高看自己,这实际上是世人常有的一相情愿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世人总是更加关心自己,而忽略关心他人;对于自身的过分关心,导致我们常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出现。我们认为自己是重要的,他人不应该对我们有所怠慢,而应该对我们倍加礼遇才好。但是这种想法显然过于自我,最终让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令人遗憾的情况。我们没有关心他人,又怎么能够让他人好好地对待我们呢?

种善因得善果,结善缘得福报,爱的付出得到爱的回报,这才是最大的公平。没有付出却得到丰厚的回报,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我们只有付出爱,最终才能得到爱。不愿意付出,不舍得付出,即便得到了爱,也不会长久。

如果我们舍得付出,能够主动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必定会得到对方的好感。不管怎么样,我们的内心会更好过一些。但如果我们吝啬,不能主动地付出,不愿意关心他人,却希望他人对我们有好眼色,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当然,我们也没有把握肯定,付出了爱就一定会有回报。我们没有办法把握所爱的回应,我们只能将自己爱的消息传递;我们没有办法把握得到,我们只能把握自己的付出;我们没有办法保证天长地久,我们只能用心经营。

但是,我们肯定这样一点,如果没有付出,就很难得到爱。这一切的行动都是值得的,即便你的付出不能得到回报,但能够给世间留下一颗善的种子,却比得到回报更有意义。悉达多·乔达摩放弃王位和富贵,走上探索解脱的道路,虽然他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但他的精神却给了人间一颗佛的种子。

我们应该记住悉达多的教导,种善因得善果,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回报。在人世间多种善因,多结善缘。

布施需要真诚,虚假的施舍不会得到赞赏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故事:晋代有一个叫陶侃的青年,家里很贫困。有一天,他的朋友来拜访,陶侃却没有银钱买酒菜招待,陶侃的母亲便在仓促之间把她的头发剪下来去卖钱换酒。

根据这个故事,元朝大画家何澄画了一幅《陶母剪发图》。这幅画被一个年仅8岁的小孩看见了,便毫不客气地指出了画中矫情悖理之处:陶侃的母亲手上戴着金手镯,却要剪下头发去换取酒食,这是不合情理的。因为金首饰很值钱,完全可以用它去换酒,何必匆匆忙忙把头发剪了去换酒招待客人呢?

天真善良的孩子根本不去考虑《陶母剪发图》所宣扬的魏晋名士风度,而是根据自己对生活、对人事有限的直观认识,去理解画面的意思,所以他的诘问一针见血,切中问题的要害:世间的人往往是虚伪的,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真诚。

佛的教导就是要世人学会真诚,从布施开始,让人拥有真诚的慈悲心。布施要舍得,没有舍得就不成布施,而舍得要真诚,如果没有真诚的舍得,布施也就变了味儿,而我们的心也会变得不净。

要知道,并不是把财物散放出去就算是布施,没有真诚之心,所谓的布施便没有意义。佛所说的布施是美好的,需要真诚的心念。唯有怀着真诚的心念去布施,心灵才会体验到美妙的愉悦,当然,这种愉悦的多寡取决于布施时到底有多真诚。

舍卫国有一个穷人,布施了一串葡萄给僧人。僧人感叹:“你已经做了一个月的布施。”穷人说:“我只施一串葡萄,为什么说我已经布施了一个月呢?”僧人解说:“这一串葡萄,你在一个月前就有布施的念头,此后念念不忘,难道不是布施一个月?”

布施要完全建立在真诚的舍心上,如果你的心里怀着真诚,即便布施的东西很少,但心灵的喜悦是长久的。真诚的舍心是布施的根本。就布施后的心灵愉悦而言,舍得的心越见真诚,心灵的愉悦和满足感就越强烈。相反,如果舍心不真诚,布施是不会觉得愉悦和满足的,反而会感到难受。

因此,舍一定要真诚,如果你心里不舍,就不要假装大方。假装大方的施舍,一旦被戳破或被看穿,只会让彼此感到尴尬。真诚的舍,是尽自己所能,而不是做戏;真诚的舍,是不贪得的,是不讲求回报的。

有一个年轻人慷慨大方,平日里喜欢帮助他人,朋友遇到困难找他帮忙,他基本上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但是有一天,年轻人自己遇到了困难解决不了了,他想起了自己平时帮助过许多朋友,于是便去找他们求助。然而没想到的是,对于他的困难,朋友们全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真是一帮忘恩负义的家伙!年轻人怒气冲冲地想。他的愤怒这样激烈,以至于无法排遣自己的情绪,百般无奈,他到寺庙中烧香拜佛,希望让自己好过一点儿。寺庙中的禅师了解到年轻人的情况,便对他说:“助人是好事,然而你却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不能怪别人啊,只能怪你自己做错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乐于助人难道不是美德吗?但为什么好人就没有好报呢?佛门不是常说种善因得善果,为什么我帮助了那么多人,到头来却没有人帮助我呢?”年轻人大惑不解。

禅师道:“你有三点不明白。第一,看不明白。你缺乏识人之明,那些没有感恩之心的人是不值得帮助的,你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帮助;第二,做不明白。假如你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事情也不至于发展到这步田地;第三,想不明白。你有施恩图报的思想,你的施舍是不真诚的。有此三不明白,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

年轻人听了禅师的话,感到禅师说得很对,便向禅师讨教助人的法则。禅师说:“你有烦恼和愤怒,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帮助了别人,别人也应该帮助你。但事情没有像你预料的那样,你不服气、不甘心。这一切都是因为从一开始,你帮助他人的时候就没有真诚和无私的心。因此,如果你想要心平气和,只有一个办法,让自己变得真诚起来。”

是的,只有真诚的舍才算得上大慈大悲的爱心。年轻人有这样大慈大悲的爱心,也就不会觉得委屈,即便别人忘恩负义,也不会影响他的情绪,让他陷入烦恼当中。如果年轻人是真诚的舍,对回报没有期待的心思,自然就没有愤怒。

若你做布施是真诚的,那么当时你的心里想到的绝不会是自己的好处和福报,而是众生的利益和喜悦。当一个人将众生的利益和喜悦放在心中,而没有私心杂念,他就能做到真诚的舍,而这种真诚将会让他走上成功的道路。

有位禅师走过禅院的时候,遇到正在打扫架房的老人,便赞叹道:“老人家,您在普度众生啊!”老人听了,满脸通红说:“师父,您不要开我的玩笑,我没读书,不认识字,不要说度众生,度自己都很难哩!”

禅师微笑着说:“老人家,您不知道啊,度众生就是让众生转念,从污秽到清净、黑暗到光明、烦恼到快乐,您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这样啊。每一位上架房的居士都因您的事业而转念,虽然您没有说话,但已经在十方道场广结善缘、普度众生了。”

老人听了禅师的话,恍然大悟。后来,有人看到老人做事,便对他说:“老人家啊,您年纪这么大,还做这么多事,如果觉得疲惫,就歇一歇吧!”老人就说:“谢谢,不用了,我做的是普度众生的事业,哪有功夫歇啊。”

后来在老人八十多岁的时候,他出家成了寺庙里的大法师。这个没有文化的老人,虽然没有口绽莲花的说法,但他用虔诚的修行和切实的行动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老人能够赢得人们的尊敬,就在于他的真诚和无私。他将自己的打扫工作当成普度众生的手段。在工作时,他想到的是他人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安逸。老人的这种无私的心念,在真诚的行动中焕发出动人的光芒,正因为如此,他才能获得世人的尊敬和赞叹。

慈悲喜舍,清净无染,救护一切有情众生

释尊于菩提树下修行,正好有一只饥饿的老鹰在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鸽子四处飞逃,没有注意,就撞到释尊的怀里去了。

老鹰要释尊交出鸽子。释尊慈悲心起,把鸽子伸手握住,藏在怀里,然后对老鹰说:“请你放过它吧。你捕食有千万种选择,而鸽子的命却只有一条啊。”

老鹰说:“您说得很有道理,但我饿坏了,不吃他的话,我现在就要饿死。您大慈大悲,救了这鸽子一命,难道就忍心我老鹰饿死吗?”

释尊说:“我不忍你伤害这无辜的鸽子,也不想你白白饿死。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说着,释尊就取出一杆天平,一边放鸽子,另一边放上从自己身上割下来的肉。然而,这鸽子看上去虽小,但无论释尊割多少肉,都无法托起它的重量。

一直到释尊将身上最后一片肉割下来,放在天平上,天平才终于平衡了!这时,天地风云为之变色,释尊的肉身开始重新塑造,佛祖诞生了。

经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家讲慈悲,实是一种大爱之心。就如同儒家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帮助弱者,救护弱小,这是佛祖的精神,也是布施的一种。布施可以分成三种,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救护弱小,让别人不受到伤害,就是无畏布施。没有大慈大悲的心,是无法做到无畏的。

当你能够以大慈大悲的心帮助别人,你才能真正地了解别人的痛苦,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若你没有大慈大悲之心,是不可能做好布施的。

在一所医院里,一位急切的护士领着一名疲惫的姑娘来到一位老人的病床旁边。

同类推荐
  • 做一个懂感恩、负责任、讲忠诚的员工

    做一个懂感恩、负责任、讲忠诚的员工

    一本让人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成为最优秀员工的超级畅销书。新员工入职培训最佳读本,80后、90后员工最需要阅读的职场手册。为企业提供人才管理最佳解决方案,本书有望成为未来2—5年员工职业化培训团购量最大的学习读本。
  •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里到处乱窜的是一群似曾相识的“动物”。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事的影子,主管的影子,老板的影子。正是通过他们,作者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职场性格模型”。希望读者可以利用这个模型,来认清自己、也看清别人在职场中的位置和角色,从而练就一副火眼金睛。这本书想给你的,不是一面易碎的镜子,而是一把钥匙,去开启那扇曾经紧闭的职业成功之门;或者说是一根绳索,帮你从职场的泥潭中脱身出来。
  • 七“心”高照有前程

    七“心”高照有前程

    本书是一本员工培训书。共分为八章和后记,第一章概述“心态”对职场人士的重要作用,第二章到第八章是具体阐述积极心态、空杯心态、老板心态等“七心”,后记是对全书的总结和呼应。每一章又由故事分享、经典案例、游戏互动、励志金曲、人生感悟、学习与思考等部分组成。员工心态是决定职场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心态决定工作状态。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工作心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结果。员工是精神抖擞、兴高采烈地工作,还是垂头丧气、满腹牢骚地工作,不仅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工作业绩与职业成长,更关系到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 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

    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

    处在这个繁纷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究其因素,最基本的对策就是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要留有余地,正所谓“过犹不及”。人活着,兴驻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做成一些事情,成就一番事业。办事要你厨师烧菜一样,掌握火候,才能把事情办好。若办事太死、太绝,到头来,本该成功的事只会在片刻之间化为乌有。本书从各方面告诉你在生活中、工作中、交际中、爱情中……应该怎该把握各种分寸,让你懂得做事如何给对方留有余地,如何才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让你慢慢地走向成功。
  •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如何摒弃坏习惯,培养和保持好习惯,是提升业绩的关键。亚龙老师的这本书从常见的职场现象切入,结合大量生动、经典的故事和案例,提炼和总结出了有效提升业绩的50种习惯,观点简约睿智,介绍的方法简单实用,让读者得以在轻松的阅读中对照、思考、学习和借鉴,优化自己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方式。
热门推荐
  • 听说成为神之后就能为所欲为

    听说成为神之后就能为所欲为

    本书又名《关于我吃吃喝喝一路修炼就变成神这件事》稚月她每天玩着玩着就变成神了。
  • 人间行道

    人间行道

    多少宇宙,万载绵延。善人怀正气,道义永长存;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医得效方

    世医得效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在巴西国会的演讲

    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在巴西国会的演讲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国会发表《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的演讲。
  • 难忘美人兮

    难忘美人兮

    成鸣,我一直是个自私狭隘的人。我希望这个世界上,只我爱你,只我看见你,因为我不如她们太多人,我害怕你永远看不到我。——肖然
  • 舞剑雨潇潇

    舞剑雨潇潇

    一场战争,一世恩仇,一次次毁灭,一场场无泪的撕心场面,时空里,谁爱上了谁,谁错过了谁……当故事不再是故事,当你我错过了起点,是否会在终点偶遇?
  • 娱乐头条:名门影后

    娱乐头条:名门影后

    以为的死亡,居然是重生大奖!!!白桐离表示,这样的大奖,麻烦再来几个!一朝重生,白桐离回到了自己的十九岁。怀揣梦想,再次出发。这一次,她一定要弥补遗憾,成为群星中最瞩目的那一个!
  • 泣血无归

    泣血无归

    诡异的古庙,腥红之风拂面而来,耳畔回荡着尖锐惊悚之声,这一切为何会存在于那片枯寂之中?离开这里是回到故地,还是前往未知之地?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神秘危险,充满着未知。热血奔腾,激情喷薄,欲望无限......泣血之后是否有归途,若无归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