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0600000003

第3章 慈悲喜舍,利益一切有情众(2)

山里人家淳朴善良,听说对方有大用途,便很爽快地答应了。但古董商这时候却觉得自己吃了亏:看对方答应的这么爽快,也许根本就用不着五十文,三十文就够了,这一下子白白地浪费了二十文。古董商有些心疼,呲牙咧嘴地笑道:“五十文当柴烧,真不知道有没有用呢!”山里人家不好意思地说:“要不,你就别给了。”

古董商脸色一正,故作大度地说:“嘿,那怎么行?说话算话,这样吧,你家还有其他的老旧家什没有,多送我两件。”说着,在房前屋后转了又转,还真巧,居然又让他找到了一把脏兮兮的红木椅子:“干脆把那把椅子也送给我得了!”山里人家点头答应。

第二天一大早,古董商就兴冲冲地驾着马车往山村赶,当他来到山村装运柜子和椅子的时候,却看到那山里人门前堆着一堆柴。山里人对他说:“我琢磨着你这么大老远地搬运这些柴火也不方便,就替你把柴都劈好了。”

古董商人的遭遇,可谓悭吝小气之人应得的报应。商人逐利,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无可厚非,但也不能悭吝小气,而不给他人留下丝毫的利益。俗话说,你吃了肉,好歹也要让别人有一口汤喝。但古董商人做得太过分了,竟然想要便宜占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修善自身的福德呢?弘一法师说得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想着占便宜。便宜,天下人都争相拥有。如果我一个人占有便宜,则他人皆与我结怨;我不占便宜,则别人对我的怨气便消除了。正所谓:“寡欲足以修心,轻利足以聚众。”你如果为人太小气,恐怕很难受到他人的欢迎。

悭吝小气要不得,但大方也不是随意的,否则很容易造成浪费。佛家讲求的是一种中道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提倡一种恰到好处的行事准则。有的人怕被别人批评为小气,总希望让人觉得自己很慷慨,所以请客的时候,明明五道菜就可以吃饱了,却一定要准备十二道菜,彷佛这样才不算小气,结果每道菜都剩下很多,造成浪费。这不是真大方、真舍得,而是一种恶习。

因此,做人要大方一些,不要太吝啬、寒酸,但也不要过分浪费。不及就是悭,超过就是浪费,能以智慧来分辨如何做是刚好,做到恰到好处,这才是佛的教导。

领悟佛的无私精神,福慧双修成就人生之梦

佛的精神是伟大无私的,特别是大乘佛法的精神,更加讲求救度世人。因此,佛家的法门是度人的,不能度人的法算不得佛法。若你一心只想到自己的安乐,而没有看到世间众生的苦难,没有慈悲喜舍、普度众生的心,将无法领会佛的智慧,更不可能增修自身福缘,以至于经年学习佛法却毫无所得,实在可叹。

中国禅宗是佛学的一枝奇葩,但到了近代已经没落,究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注意普度众生,增修自身福德。禅,可以译为“思维修”,禅宗开宗明义,以定慧立宗门,是希望通过禅定的法门,明心见性,开启般若智慧。也就是说,禅宗主要是以修智慧为主,却并没有特别提出修福缘。结果后来的弟子不明佛法的真义,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便走进了钻牛角尖的脑筋急转弯里,如此禅法又怎么能不走向没落呢?

禅宗后学之所以不能成就,就是因为人们以为修禅,便不用讲施舍、修福缘。这样一来,很多人都陷入死胡同里。自有佛法开始,佛法便已经注定是一门救度世人的学问。如果你非要将之放到高山禅院里,不度世间人,那就不是佛法了。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禅宗的先贤们修炼智慧,但并没有忽视福缘的修炼,他们虽然有一颗超尘脱俗之心,但从来就没有忘记普度世人的事业。禅门六祖若没有救度世人的情怀,禅宗又怎么会有一花开五叶,自然而成的结果呢?如果禅门没有普度世人的情怀,世间也不会流传济公和尚、布袋和尚等禅门高僧游戏风尘的故事。可惜后来的禅修者忘记了自家这些本分事业,只一味地想着智慧的开发,以至于参禅变成了枯坐。

弘法利生,救度世人,这就是每个学习佛法之人的本分,即使以智慧修炼为主的禅门弟子也不例外,更不必说其他的修学之人。在学习佛法的时候,若没有弘法利生、救度世人的事业心,那就很难有所成就。真正懂得佛法的人,不仅会提升自身的智慧,以便自度,还能怀着慈悲喜舍的心,以自身的智慧和佛法度化人心,唤醒迷途众生,将世人从苦海、孽海中救拔而出。

良宽禅师是彻底的自然主义者,善于草书,又善于诗歌而闻名。他的生活,天然无为,悠悠自适,只有一个擂钵,可以研米、洗面、洗手洗脚,他作了一首诗自喻:“生涯懒立身,腾腾任天真。囊中三升米,炉边一束薪。谁问迷悟迹,何知名利尘。夜雨草庵里,双脚等闲伸。”他身无长物,托钵维生,一生行脚,四处为家,或混身鱼樵,或游戏三昧,人称“变态的旅行僧”。

有一次,良宽禅师行脚到某山,见那里景色优美,便打算在那里修行。又见山中有一废弃的茅草屋,正好安身,禅师更加欢喜。白天他便在茅草屋中静坐思考问题,到了晚上他就会到树林中散步,欣赏皎洁的月色。

这天深夜,良宽禅师散步归来,突然发现屋门大开,屋内还有响动。他有些奇怪:“如此荒凉的地方,而且是深夜,怎么也会有人来呢?”尽管有此疑问,但良宽禅师并没有进屋,也没有出声惊动屋内之人,而是一直站在门口等待。

原来屋内的人是一个小偷,怎奈禅师清贫,身边无俗物牵绊。小偷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任何财务。小偷十分气馁,转身就打算离开,可一出门便遇见了禅师。小偷吓了一跳,转身就要跑。

良宽禅师轻轻一手拉住他,说道:“你不要害怕,我也不是此间茅屋的主人,只是暂时借居这里。这里荒凉,没有其他的人,难得你走很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良宽禅师便将僧衣脱下,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良宽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怀着对世人的悲悯之情,赤着身子的禅师回到茅屋打坐,在月色朦胧之中,渐渐入定。

第二天,阳光普照,茅草屋中一片光明,良宽禅师在融融暖意中睁开眼睛,然后他一眼就看到了门口台阶上被叠得整整齐齐的僧衣。良宽禅师双手合十,倍感欣慰道:“阿弥陀佛,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慈悲心和喜舍心是每个学习佛法之人都应有的心念。良宽禅师以慈悲喜舍的心,救度一个沉溺于迷途的人,这比帮助一个善良的人更值得称赞。在世人看来,这个小偷是坏人,不能对他好,但在良宽禅师看来,这个小偷就是自己修行的福缘。有慈悲心肠而无分别念的佛家弟子则认为,世间众生无论好坏,都是需要救度的对象。如果没有这种伟大、无私的慈悲心,何来佛法?何来禅?更不必说自度、度人的佛法事业。

《成实论》中云:“若能于一切众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见子遭急苦恼,尔时慈心转名为悲。见一切众生得增益事生欢喜心,如己无异,是名为喜。于亲舍亲,于怨舍怨,然后于一切众生慈心平等,悲喜亦尔。故经中说为断憎爱修习舍心。”修习舍心,就要不能有爱憎分别。但可惜世间之人没有明心见性,深陷无明,即便心怀善念也要分亲疏远近、善恶是非。

有位法门禅师,曾广收天下门徒,聚有百余人。每天禅师都教他们修身养性,习文练武。弟子们珍惜难得的教育机会,大多刻苦研习,虚心请教。只有一个弟子不服管教,只知道吃喝玩乐。几年之后,其他的弟子几乎都掌握了一技之长,声名远播。

只有那个冥顽不灵的弟子,依旧浑浑噩噩,整日里招惹是非,搅扰他人的学业。于是弟子们一起来找禅师:“师父啊,请您赶走那个坏蛋吧!那样的人能有什么成就呢?俗话说,一滴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如果任由他这样的人待在这里,未免污染师父的声名,也会拖累我们啊。”

然而没想到的是,法门禅师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众弟子的要求:“不行,我要收留他!”众弟子却不能理解,觉得法门禅师的做法实在不通情理,于是有些愤怒的弟子便对禅师说:“您要是仍然把那个坏蛋留在这里,我们可要集体离开了。”但法门禅师仍坚持自己的态度。几天之后,弟子们果然纷纷离去。

十几年后,那个最顽劣的弟子终于修成正果,成为大德高僧,继承了法门禅师的衣钵,继续普度众生的事业。

世俗的智慧是有分别的智慧,是与非、善与恶、好与坏、黑与白,这一切都分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爱憎分明的世人似乎都有这样的观念:坏的就永远坏,恶的就永远恶。即便有些人知道好坏可以改变,又因为做起来太困难,而不愿意去费心费力。

但佛的看法却不同,世间一切众生都在迷途之中,都需要救度。无论好人与坏人,若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扫荡尽无明,没有生出般若智慧,就没有分别。因此,佛不仅不会因为对方是恶人就不去救度,反而对他们更加倾心竭力。这种慈悲之心,从法门禅师的做法就可以看出:他没有世俗地分别好人与坏人,而只是努力去帮助了那个最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一百只羊走失了一只,主人急忙到处寻找的不正是那走失的一只吗?

至此,我们便知道了佛的精神是伟大、无私而无分别的,施舍就是这种无私精神的体现,更是修行和成就的方法。施舍的目的就在于消除贪欲、执著,提升自身的智慧和福缘。禅宗虽然以修炼般若智慧为主,但并不忽视福缘的修炼。本焕禅师说:“成佛要福德具足,智慧具足,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的福德在众生之中。如果没有众生,一切菩萨都不能成佛。所以我们要结众生缘,结众生缘做什么?培福。”

善生言:“世尊,身为菩萨,如何庄严自身,同时又庄严他人?”佛言:“善男子,菩萨具足二法,既能庄严自身,又能庄严他人:具足福德,具足智慧。”记住,此佛所开示之法中,智慧庄严及福德庄严。学人应福慧双修,才能成就正觉。

掌握分享的智慧,彼此的幸福才会加倍

佛说慈悲喜舍,利益有情,提倡布施,普度众生,用现代的话来说,其实也就是提倡奉献和分享的精神。在佛祖看来,自私自利只会带来隔阂、矛盾、冲突和争斗,但是争斗并不能带来利益,相反,只会给人烦恼。而且,争斗的结果往往是一无所获。

有种上古生物叫做毗舍阇鬼,常以人的精气血肉为食。有一次,有两个毗舍阇鬼一起出外觅食的时候,找到了三件宝贝:一个箱子、一根木杖和一双鞋子。宝贝有三样,没办法分成两份。两个毗舍阇鬼都不愿意让对方多得一件,因此便争论起来。

正好这个时候来了一个人。这个人看见两个毗舍阇鬼,吓得魂不附体,担心自己会被一口吞掉。但是让他惊诧的事情发生了,两个毗舍阇鬼对他这个自己送上门的食物似乎毫不关心,一直都在争论着如何分配三件物品。

这个人胆子壮了起来,他努力让自己紧张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询问两个毗舍阇鬼说:“这三件物品看上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为什么两位争得面红耳赤?”

其中一个毗舍阇鬼哼了一声说:“愚蠢的人类,肉眼凡胎,懂得什么,这三件物品是不可多得的至宝。这个箱子能生出衣服、饮食、床褥、卧具等一切赖以生存的物品。这根木杖有能使所有的怨敌全都归顺降伏的大法力。而如果能够穿上这双鞋子,那么想到哪里就能飞到哪里,完全没有障碍。”

这个人一听,心中突然生出一个主意,便对两个毗舍阇鬼说:“原来是这样啊,我想到一个好主意,也许可以帮助二位,请你们稍微离远一点儿,我马上就可以为你们平分这三件宝贝了。”

两个毗舍阇鬼听了这人的话,对视一眼。其中一个毗舍阇鬼说:“早就听说人类身体柔弱,但很有智慧,就让他来分吧,有我们两个在这里,想必他也不敢耍诈。”另一个毗舍阇鬼想了想,也同意了。

于是两个鬼听从了人类的话,都稍稍远避,等着分宝。谁料到,两个鬼刚一走开,那个人便迅速地抱起箱子,拿起手杖,蹬上鞋子飞上了高空,然后笑着对他们说:“我带走让你们争论不休的东西,从今以后你们再也不会为它们争吵,这岂不是最好的主意吗?”

看着在天边迅速消逝的黑点,两个毗舍阇鬼十分惊愕,良久他们才反应过来,自己竟然什么都没得到。

故事中的毗舍阇鬼若能够放下自私的念头,不起争执,那么两个人就能共同拥有三件宝物。但是很可惜,他们自私自利,都想要多得一件宝贝,以至于争论不休,引得第三者乘虚而入,结果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这个出自《百喻经》的故事告诉我们,分享是重要的。现在很多人为了获得财富不择手段,强求果报,不知修诸因缘,不懂得分享,结果不能得到更多,却因为自私,反而将已经到手的丢失殆尽。

寒冷的冬天,一个卖包子的人和一个卖被子的人同到一座破庙中躲避风雪。天色已经很晚了,卖包子的人感到很冷,卖被子的人觉得很饿。但是他们都想着对方主动提出请求,却都不想主动开口求对方,更不想主动施恩于对方。

过了一会儿,卖包子的人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便想诱惑对方开口,于是拿起一个包子,放到自己的口中说:“吃一个包子。”卖被子的人见了,自然知道对方的意思,但他不愿放下自己的矜持,便拿出一条被子,抖了抖说:“盖一条被子。”

同类推荐
  • “假装”的智慧:美丽女人也可以“无所不知”

    “假装”的智慧:美丽女人也可以“无所不知”

    《美丽女人也可以“无所不知”——“假装”的智慧》是由哈尔滨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本生活类图书。这本书面向众多的女性读者,从书籍、电影、话剧、摄影、音乐等十七个话题出发,教会女人如何生活得更精彩,如何在生活中展示独特的智慧和魅力。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让自己头脑更加充实,眼界更加开阔,你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美丽女人。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美丽女人也可以“无所不知”——“假装”的智慧》一书,让你从全方位、多角度改善自我,调整自我,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新时代女性!
  • 处世妙招

    处世妙招

    一个人的处世的艺术修为将对一个人的一生的作为将有深远影响,或许更好地去用一种更具有艺术性的东西来装扮自己的处世行为,那将对我们这短暂的一生岂不又添上一神来之笔,虽然某些固执的人仍坚持在自己那古板的处世行为之中,在此深表遗憾。人生在世,潮起潮落,可以说是各领风骚数百年,何为潮落,大凡人生处世之忌者无不如此,他们一些人为钱财所累,为色欲所熏,做事也不大讲究策略,说话上也酿成大错,甚至在形象这一人生招牌上也不下一番功夫。
  • 拼职场,决不能说的100句话

    拼职场,决不能说的100句话

    《拼职场,决不能说的100句话》内容简介:一本写给年轻人的职场口才书。《拼职场,决不能说的100句话》面试失败、推销被拒、无法说服上司、同事反感、人际关系恶化……都是不会说话惹的祸。《拼职场,决不能说的100句话》本书从向上沟通、平级沟通、外部沟等几方面全面提升你的沟通技巧。《拼职场,决不能说的100句话》让你在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尤其是针对职场年轻一族,《拼职场,决不能说的100句话》让他们快速掌握高超的说话艺术,少走弯路少被坑,早日成就自己的职场之路。
  • 教你学习演讲

    教你学习演讲

    口才是指我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口语语言表达得十分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能够达到特定交际目的和取得圆满交际效果的口语表达艺术与技巧。
  • 男人要懂礼仪学

    男人要懂礼仪学

    礼仪是潜移默化的东西,掌握以后多多应用,自然可以影响你的一生。《男人要懂礼仪学》收录了大部分社交礼仪,包括穿衣礼仪、沟通礼仪、交际礼仪、电话礼仪、职业形象礼仪、商务礼仪等。编者墨墨的目的就是让读者在阅读《男人要懂礼仪学》以后,懂得礼仪,在交际场合可以应用自如。
热门推荐
  • 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研究

    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研究

    本书从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是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这一议题入手,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作者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模式是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二分架构模式发展和演化到民族和主权国家形成、市场经济得以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才形成的,市民社会应该是对个人生活发展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并获得独立性之后,对所有个人生活领域的概括性表述。国家则代表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公共生活。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市民社会和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国家相伴而生。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是对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二分架构演变到一定阶段对整体社会状态的新概括。市民社会和国家分别体现了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一般人生活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等不同的活动原则,表现出严格的区别。
  • 盲女今天又想溜反派

    盲女今天又想溜反派

    我是一名捉妖师,却为他踏过千山与万水,只为重塑龙身。我以为是我成全了他。却不知是他渡了我。当我重归仙位,方知他已等了我万年。我:你知道黑暗是什么味道吗?他:那是思念的味道。这是一个瞎子和一只虫(龙)的故事
  • 江湖再谢

    江湖再谢

    被我甩掉的超~厉害前女友一年后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她是不是要打我?我该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o((⊙﹏⊙))o.什么你说这是一部女频文,我这么男频风的开场只是为真主角出场作铺垫?我不信!——————然而,这的的确确是女频文,真主角是赵乐乐,性别女。╮(╯▽╰)╭——————为防各位书友小可爱误会,作者在此提前说明:本文前六章,视角主要在主角的男朋友白江天身上,但是六章之后,视角就会转到本文,真·主角——赵乐乐。
  • 姥娘土

    姥娘土

    《姥娘土》这部作品集里,作者采用的是传统的写法、传统的语言、不求表面华美,不求所谓新潮,没有花花梢梢,不慌不忙,娓娓道来,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贯穿于每一篇作品中,显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高远的追求,引人入胜。
  • 夫君难聊

    夫君难聊

    玖溪:“他不让我睡······”莫孑:“主子又在作死了······”这是一个恶毒女主带着自家忠犬怼天怼地的日常故事······
  • 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

    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

    有人曾说:这世界上,谁都不知道谁在等着谁。可是关于我爱你这件事,我不怕等得时间久,也不怕走多少弯路。在遇到你之前,我们或许都曾和别人一起看过风景,也在别人那里伤心落泪。可我还是相信,这世上一定有一个你,可能正徘徊在某个灯火阑珊处。我不想再轻易地去爱一个人,我只想静静等你。你来了,我要把你看仔细,紧紧抓住你的手。爱是太不确定的事情。但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
  • 极品通灵系统

    极品通灵系统

    三天前,一部手机改变了我的命运。一大群被选中的人进入三国时代开始吃鸡!冉闵战吕布!武媚娘宫斗在三国!岳飞带领江东军北伐!还有……貂蝉和甄宓争风吃醋……
  •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本书概述谜语基本知识,让你对谜语有一个大体了解,引导你顺利步入谜宫大门,提高猜谜能力;精选生动有趣的谜语小故事并予以解析,引你领略谜语的独特魅力;网罗上千个小谜语,构思奇巧,语言精炼,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给你不一样的谜语享受,让你变成知识面超广的猜谜王!
  • 荣耀之英雄长歌行

    荣耀之英雄长歌行

    啥?你问我是谁?我叫楚朝,我没系统,我也不会无敌,虽然穿越了,但我一点也不慌。因为我后头有人!我大哥是青莲剑仙,人送外号“长安三杯倒”,一声剑来倾盛唐!我老板是大唐女帝,三千年来唯一人!我上司是治安司首,一袭青衫断案神!我要追的女孩姓上官,貌美心善惹人爱!我的年纪三千岁,我的潜力比天高!我要打的BOSS,有神有仙有魔种,我要见的人,有酒有歌有传说。我的老(zuo)天(zhe)爷还写了首诗给我……大江潮起时,天地见云开。此去连星海,英雄长歌行!
  • 暹心自有灵以珍

    暹心自有灵以珍

    茅家的术法小弱鸡,遇到国外术法大boss,看看熟强熟弱……话说一物降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