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0600000015

第15章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2)

过去有个国王,看见婆罗门修行十分艰苦,而佛门出家人却终日清闲。有一天,他就对僧人说:“寡人看见婆罗门徒勤苦求道,可是佛门比丘,却只知道念佛号,终日里那么清闲。两者相比较,相差也太大了。”

国王言下之意,对于佛门的修行法很怀疑。僧人对他说:“修道不在色身上苦不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僧人虽然清闲念佛,但求出生死的心却特别直切。六根终日对境,而六根都摄入念中。眼根不见色,耳根不闻声,乃至意根不缘法尘之境。”

国王听了,不相信僧人所说。僧人想了想,便说:“大王,你不要不相信。这样吧,你做这样一件事,就明白我所说的话真实不虚。”然后僧人告诉国王怎么做。

第二天,国王派出两班宫娥彩女,一班在东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然后,安排一个囚犯,给他一个盛满油的罐子端着,并且告诉他:“你的罪已经足以判死,今天交给你一罐油,端着走过四条街,随行四名兵士。如果在途中,你手中的油倾溢出来,便会立即斩首。如果走遍四街,你手中的这罐子油都没有洒出来,那么寡人赐你无罪还乡。”

囚犯听了这话,心里想今天是个生死关头。于是便一心专注,端着手中的油,不敢有丝毫疏忽大意。四街走遍,满满一罐子油竟然一滴也没有倾洒出来。囚犯端着油,跟着士兵回到王宫里,国王遵守承诺,赦免了他的罪行。

僧人问囚犯:“你在东街看到的什么景致最美?”

囚犯想了想,回答道:“并没有看见美丽的景致啊。”

僧人又问:“那么你在西街听到什么好听的吗?”

囚犯回答:“也没有听到好听的。”

国王听到这里,不由地大怒道:“你这个死囚,随便乱说,在东街之上,有彩女跳舞。在西街之上,有彩女唱歌。怎么可能没有看见、没有听到?”

囚犯大惊失色,连忙跪倒在地,战战兢兢地答道:“大王,我一心只顾着手里的这一罐子油,哪里有心思去看去听呢?实在是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见啊。”

国王恍然大悟,对僧人感叹道:“原来大师所说一心念佛,求脱生死,这是真的。六根都摄,不见不闻,也没有丝毫虚假。只要念佛之人生死心切,便是真正的修行。”

佛说:“制心一处,事无不办。”如果你肯把自己的全部感情、理智、精力投入某一件事、某一问题、学问或工作上,让它形成一个焦点,在那个焦点上就会迸发出智能的火花,就会使生命发光发热。章太炎夜读,他姐姐送了一盘炸年糕和白糖,结果他用年糕沾着一盘墨汁吃光了而不自觉,这就是食而不知其味。瓦特在实验室里,家人给他端来两个鸡蛋,叫他饿时煮来吃,到想吃鸡蛋时,一看煮的却是怀表。

爱迪生的专心更加荒唐。他在纳税的时候,忘了自己的名字;他在蜜月旅行的时候,丢了新婚的太太;他在专心研究的时候,不看时钟;他养两只猫,就开两个洞……看起来好像智商很低,实际上他心无二用,他把精力、智慧和感情全部集中到他酷爱的工作上了。若不是如此,又怎么可能成为发明大王呢?

元代画家王冕,原来只是一个放牛的孩子,但他非常喜欢画画,在放牛的时候,便在沙地上画荷花。他经常因为画画而忘记了牛,结果遭到主人的打骂,但他始终都不长记性,一旦画起来就忘记其他,总是把牛丢了。后来他画的荷花成为一时之珍品,王公大臣争相拥有,因为他画的荷花赋予了纸上荷花以生命。

佛法讲“情生智隔”,情执一生,就形成般若智能的阻隔;但是,如果你是情生于智,就会产生慈悲,而拥有无比的动力,甚至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这就是“制心一处”的力量。

制心一处,在世法上会产生创新的作用,对修行而言也是同样的。佛法有所谓的方便,什么叫做方便?如十六观经里叫你全神贯注在一件事物、一个景象上。密宗叫人观种子字;五祖叫人观月轮;练习瑜伽的叫人观蜡烛、观香火、观四大;道家炼丹,叫人守窍——观想丹田。这些其实都是一种方便法门,目的就是教人们“制心一处”,不枉自生心,三心二意;这样把心力集中成为一个焦点,然后就能发挥心的力量,完成自我突破和自我解脱。

当人们将心念的力量集中于一点,就会产生令人惊讶的力量。这与我们平常所说的集中注意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门所说的集中心念,比集中注意力更胜一筹。要求人们不仅要投入理智、精神,还要投入情感。做一件事情,如果你没有投入情感,即便投入全部的理智、精神,也会做得很幸苦。如果你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也投入进去,对所做的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致,那么做事就成为一种享受了。

经常集中自己的心念,不但能够让我们做事更加顺利,而且能够改变我们的气质。做事专心致志的人,自然能够养成一种庄严感。如果你不能制心一处,总是三心二意,就不可能发挥出生命的潜力,而你也就辜负了自己、埋没了自己。

做人要懂得知足,才能体会人生的快乐

古时候,江西金溪有一个叫胡九韶的人焚香叩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日的清福。他的妻子笑着说:“我们一日三餐都是菜粥,又怎么能称得上是清福呢?”他则说:“我要庆幸自己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灾祸,而且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安居乐业,没有挨饿受冻,还要庆幸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又是什么呢?”

《佛遗教经》上曾说:“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韶,他的家中比较贫困,每日努力教书、耕作,也仅能糊口。但是他每天日落时,总要到家尤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胡九韶不但知足常乐,而且平日还能存有一份感恩之心,这样的胸怀和境界,真可以称之为圣人了。只有知足者才能感受到快乐,而不知足者往往会被欲望所累。

有一天早上,小和尚来到寺庙的厨房,发现师父得到了五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五个馒头,而自己只有三个馒头。闷声不响地吃过早饭后,小和尚就来到了寺庙的大树下歇息,这时他越想越觉得不公平,越想越觉得生气。师父得三个馒头,他觉得很应该,可是大师兄为什么也得五个馒头,这不是和师父平起平坐,而且又把自己看低了吗?这不行,他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找到了师父,也要五个馒头。师父问他:“你能吃下5个馒头吗?”小和尚马上大声地说:“能!我要五个馒头!”

师父看了看目光坚决的小和尚,点头同意了。很快,吃饭的时间到了,师父拿了两个自己的馒头给小和尚。早饭结束后,小和尚果真把五个馒头吃完了,他拍着圆滚滚的肚皮,骄傲地对师父说:“师父,你看,五个馒头我都吃下去了。我能吃五个馒头,以后每天早上我都像大师兄一样要五个馒头!”师父微笑着说:“没错,你现在是吃下去五个馒头,但是明天早上你要不要吃五个馒头,还是等会儿再说吧!”

吃过早饭没多久,小和尚就觉得身体不舒服,肚子胀也口渴,于是他就去喝了半碗水。但他的肚子越来越胀,还有点疼,进而越发难受起来,根本没法像平时那样挑水、扫地、念经。

这时,正巧走过他身边的师父看到了,对他说:“平时你吃三个馒头,今天你却吃了五个馒头,你多得到了两个,但你却并没有享受到这两个馒头的好处,相反,它们给你带来了原来不曾有的痛苦。人生在世,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千万不要把眼光盯着别人,更不要与人攀比,不贪、不求,自然知足,方能自然常乐。”小和尚捂着肚子点点头,说:“师父,以后每天早上我还是吃三个馒头!”

有人说:“知足者人贫心富,不知足者人富心贫。”如果世人都像故事中的小和尚一样,见到别人手中的东西比自己的多,也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希望获得同等多的东西,到最后只能是令自己痛苦。

风流才子唐伯虎曾在《桃花庵歌》中写道:“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陶渊明也曾悠然吟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人这种安贫乐道,自给知足的宽广情怀,对我们很有启迪。

世人常说“多福多寿”,其实知足就是福,懂得知足的人,他得到的幸福和快乐一定比那些不知足的人要多。

不要贪慕他人的成就,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有一头小毛驴站在两堆干草之间,十分为难。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也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世人有时就像毛驴一样,面临着在两捆干草之间作出选择。毛驴做不出选择而饿死,说明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根源在于有所得必定有所失。过于追求完美,或者凡事都想万无一失,反而会离预期的结果越来越远。

其实,人的一生经历无数次选择,即无数次机会的把握。正确的选择可以造就生命中灿烂的前程,错误的选择会毁掉生命中的梦想而使人尝尽遗憾的苦果。因此,选择是欢娱的过程,选择是痛苦的过程,选择是悲怆的过程。

某知名作家去报社办报,结果没几天便主动辞职了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能力写稿子,而是他的确不懂怎样把报纸办得令读者叫好,他自己也感觉比写小说还累。于是,作家继续拿起他的笔写小说。

作家的确是很优秀、很出众的人才,只是由于他对某些事务或某类工作不熟悉,操作起来不仅吃力,也显得被动。有的人适合搞科研,有的人适合做管理,有的人喜欢习文,有的人酷爱练武。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所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如同那位作家,报纸没办好,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为报社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与其在不适合自己的地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不如回到他该去的地方,做如鱼得水的事情。

传说南海的君王叫做“倏”,北海的君王叫做“忽”,中央的帝王叫做“浑沌”。倏与忽经常作客于浑沌的国土,接受浑沌丰盛的招待,倏与忽欲报答浑沌热情的款待,想着人都有七窍而浑沌却没有,就想要一天凿出一窍,让浑沌也能跟他们一样享受美食、音乐、愉人的景色等,没想到等七天凿完七窍后,浑沌却也因此死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体质与活动的条件,很难将其他人的条件硬套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别人通过某些方法获得了成功,并不代表你也能够通过这个方法获得成功。你可以学习和参考他人的成功之法,却无法将之完全套用。

古希腊有个寓言:一头驴听说蟑唱歌好听,便头脑发热,要向蟑学习唱歌。于是蟑就对驴说:“学唱歌可以,但你必须每天像我一样以露水充饥。”于是,驴听了蟑的话,每天以露水充饥,结果没过几天,驴就饿死了。

现实生活中像驴这样的人有很多,凭着一时的兴趣、一时的爱好去干事,结果不会比驴好到哪里去。

亚当·斯密说:“国王会羡慕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不会有的安全感;而要有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能拥有国王的权势。做人是需要成本的,有好的人生选择,也有坏的人生选择,却没有不要成本的选择。”在我们得到某种东西的同时,也必定会失去某种东西。

所以,不羡慕他人的荣耀,守住自己的本心。作家刘心武说:“不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高。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麻雀如果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样会过得很幸福!”不要以为别人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宝贝都在别人那里。其实你自己身怀重宝,只是你不能认识它,反而去追求别人手中的宝贝。

慧能大师告诫世人,要守本真心。我们自己的本心,才是真正的至宝,不要贪恋他人的宝贝,以免迷失了自己,丢掉自己的根本。古人云:“向外觅菩提,总是痴顽汉。”又说:“贪看天边月,失却手中珠。”

世人就有这样贪婪的毛病,总是被外在的不相干、没有用的东西污染,却不知道“金屑虽贵,在眼亦病”的道理。眼里不能放入金粉,心上也放不下他人的东西。所以,不要贪慕他人的宝贝,最重要的是守本真心,做自己的选择。

生活的方式有多种,你不可能每种生活方式都来上一遍,但智慧的人只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赵州禅师说:“你不缺少的东西,正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恰恰就是你本来不缺的东西。”

有个渔夫辛苦了一天,打了满满一篓子鱼,在回家的路上,遇见猎人正带着猎狗从野外打猎回来。渔夫看上了猎人背上的野味,猎人也喜欢上了渔夫的鱼,于是他们商量着把各自一天的收获进行交换。交换之后,他们都很满意,并且约定以后可以天天这样交换。

佛陀劝他们说:“如果你们以后天天交换,很快就会觉得交易的乐趣越来越淡,进而会感觉乏味,并且希望保留自己收获的这些东西了。”

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没过多久,渔夫便觉得野味已不再是那样的美味了,甚至有些怀念鱼的味道,猎人也是如此。这天,他们又一次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相遇了,两人心照不宣,相视而笑,都拿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回家了。

同类推荐
  • 每天给心灵一杯安慰

    每天给心灵一杯安慰

    365天,365个故事,365杯心灵的香茗。每一杯都蕴含着生命的真谛,从大朵的阳光在心灵中绽放开始,到做人,持平常心,修炼尊重、感恩、分享的心灵、经过培养担当、面对逆境的能力,最后抵达幸福快乐,诗意的心灵港湾。
  •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3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3

    有形状的东西总会坏的,那些东西都是身外物。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须劳心。木木,其作品《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淡定的人生不寂寞2》《人生要经得起诱惑》,累计销售过百万册,深受各界读者好评,自2010年出版以来,经久不衰,一直雄踞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媒体评论称:“读懂了淡定,才算懂得了人生”。
  • 时来运转:永不消失的成功智慧

    时来运转:永不消失的成功智慧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跟他的学历、背景、环境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你口才出色、能说会道,就能增加成功的机会。那些能够引导、激励、鼓舞和领导他人的人,那些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善于沟通的人,往往是事业有成的人。戴尔·卡耐基指出,“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谈,并赢得他们的合作,这是那些往上爬的人们应该努力培养的一种能力”。
  •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东方国家与欧美国家在教育模式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从20年实际教学经验出发,手把手教你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力”,让你随时随地都能提出真知灼见,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
  • 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我们每个人既相同又不同,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生活,我们的内心每天都在上演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怎样才能消除那些有损健康的消极心理,使自己时刻都生活在快乐幸福之中呢?本书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众多角度阐述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不良心理,介绍了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以期能给各位读者带来切实的帮助。
热门推荐
  • 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重生之锦鲤空间

    末世重生之锦鲤空间

    末世来临,人类感染,全城闹丧尸!阮云卿,年仅十八岁的少女,在末世垂死挣扎十年,最终落得个尸骨无存。重生归来,回到末世前七天,这时,父母尚在,挚友未亡,而他,还在等她。这一次,我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保护好那些爱我的人,我爱的人。且看女主空间在手,神马都有末世愉快之旅,99%不会随便救人,1%得考虑考虑。总之,简而言说,这是一个重生少女在末世打怪夺宝最后找到真爱的故事,这是一对异能夫妻携手共创新世纪的传奇故事。注:此作品作者闲时之笔,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带着公会穿越

    带着公会穿越

    当杨凡穿越到异界发现不小心把整个游戏公会都一起带过去,带着一群顶级玩家的账号闯到异界是什么感觉。但是他发现这个世界早已经被穿越者光顾,而且还不少,同时也发现一种被称为迷宫的神秘生物,竟然能连接其他世界。甚至有可能连接着地球。
  • 万能系统已上线

    万能系统已上线

    世界有无数未解之谜等着人类去发现,神农架的野人踪迹、亚马孙雨林的巨蟒、百慕大三角的船只失踪、神秘的亚特兰蒂斯.......我将以自己的想象带领你们领略不同的神秘。
  • 妖惑④:蚩尤

    妖惑④:蚩尤

    一想到要娶那疯婆子戚小楼,他就一个头两个大!原本他娶她是想“一箭三雕”:一来可以传宗接代;二来他在外头花也不会有人讲话;三来他娶了这没人要的姑娘,也算功德一件!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丫头没啥长处,惹麻烦的本领倒是一等一!他想退了这门亲事,可是圣旨难违;他不想和她圆房,可是欲望难受控制。他还以为这辈子注定要和她绑在一起了,殊不知在前头等着的竟是残忍的生离死别……
  • 爱情不放手

    爱情不放手

    “在这世界上,你相信有真爱吗?”,他无助的问道。 “真爱? 在这世界上,真爱或许是存在的,只是属于我的那一份,迟迟没有到来。”看着哥们迷茫的眼神,我答道。
  • 虐爱成瘾:顾少请放过

    虐爱成瘾:顾少请放过

    整整两年,她受够了,受够了顾陌琛的冷眼相待。“那我就直接告诉你,我娶你,就是为了好好的折磨你,让你生不如死。”不顾一切的嫁给了心心念念十几年的男人,成了名正言顺的苏太太,本应该幸福到老,却总有什么地方错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为了逝去的青春

    为了逝去的青春

    闵凡利著的《为了逝去的青春/中国当代名家精品必读散文》中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像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每一篇作品不光有着音乐的亲和力,而且还有着文学的高倍纯度。
  • 今夕何夕之君心我心

    今夕何夕之君心我心

    她,是上塘河底的鳞儿;她,是鸟鸣涧的杜若溪;他,是龙之谷的乔之陆。她(他)们,是上一世的师兄妹(金鳞,蓝鹃,龙吟),为了天下苍生,牺牲了自我。这一世,他们再世为妖,分道扬镳,未以天下之名逝之,却为情所困:鳞儿:细心如你,叫我如何不喜欢!……哦!原来爱是日久生情积累的一点一点!杜若溪: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既不能喜欢,又何必思念?……那么我呢?我愿为你填补你的遗憾!乔之陆:你喜欢我?就不怕我日后哪天辜负了你?……上穷碧落下黄泉,只要是为你,我有何不敢?千年之后,当使命再一次降临到她(他)的肩上,一系列的不可思议:女娲娘娘的有缘人;女娲炼石;黑龙魔尊;还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使命与爱情,小我和天下!看她(他)们如何抉择,是放弃?还是兼顾!……三段跨越千年的虐恋,由此展开……注:本小说为单元体小说,会分为三个单元!讲述三段人妖痴恋!单元与单元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哦!
  • 明太祖文集

    明太祖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