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7300000011

第11章 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4)

一天,他从拜师的路上回来,突然口渴了,但四周并没有卖水的地方,只有一个寺院,他只能沮丧地走进寺院中借一口水喝。寺院的方丈是个和蔼的老人,于是他对方丈诉说了自己的痛苦:“我一心一意想学画画,但找了一年都没找到可以教我的老师,您说这是为什么呢?”方丈笑着问他:“你寻找了一年,真的没有看到过一个可以教你的老师吗?”这个人说:“您不知道,他们大多都是徒有虚名,当我看到他们的画时,真感觉还不如我自己画的呢,您说,这样的人能做我的老师吗?”方丈听完对他说:“我虽然不擅长作画,但也喜欢收集一些好看的画,既然你说你画得比那些名家还要好,不知你可否送我一幅画呢?”他答应了方丈的请求。

方丈让小和尚把纸笔准备好,对这个人说:“我平时很喜欢喝茶,不知你能不能给我画一只茶杯和一个茶壶?”他回答:“这太简单了。”于是,他铺开纸张,只一会儿工夫就画好了一只茶杯和一个茶壶。

当他把画递给方丈时,方丈笑着对他说:“你画错了吧?”他审视了一下自己的作品,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疑惑地看着方丈。方丈说:“你画得确实很好,只是茶壶和茶杯的位置画反了。应该是茶杯在茶壶的上面才对吧。”这个人听完方丈的话,笑得直不起腰来:“方丈,您怎么这么糊涂,茶杯在上面的话,水怎么倒进去呢?”方丈说:“原来你也知道这个道理呀!你手上的杯子放得比茶壶还高,那你怎么接受别人的茶水呢?拜师也一样,你希望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就先要把自己放到低处,才能接受别人的智慧。”这个人深思了一会儿,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如果你把自己摆在很高的位置上,别人不仅不会尊重你,而且还会让你失去许多成功的机会,因为没有人愿意和骄傲的人交往,骄傲本身就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如果你能放下身段,做人做事谦虚一些,往往更容易被别人接受。

与人交往时不仅要谦虚,而且还要擅长抓住对方的心理让对方喜欢你,赞美对方就是促进交往的好办法,每个人都有希望别人赞美自己的欲望,这种欲望被满足后,人们往往变得很好说话。

广告设计师史小姐所租的房子快到期了,周边的房租价格已经涨了许多,史小姐不想再搬家,又不想让房东提高房价。她打电话给房东,说在租约期满后准备搬出去,但实际上她并不想搬,觉得总是搬家太麻烦,只希望房东能够按照原来的价位将房子继续租给自己,但是房东没有表态。史小姐估计成功的希望不太大,因为身边的很多房客都失败了,而且自己的房东是难以应付的。不过史小姐当时正在学习待人接物的艺术,她决定再试一试。

第二天,房东登门拜访,史小姐在门口很客气地迎接了他,没有一开口就提及租金的事,而是说她如何喜欢这个房子,称赞房东真有眼光,买的房子位置好,短短几年房价长了不少,随后又恭喜房东发财了。她还恭维房东管理房屋得法,不像有些房东看房客看得很紧等。史小姐本着“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原则对房东进行了一番适时赞美后才提出自己因为实在喜欢这间房屋,看房东能不能按原来的价位继续租给她。

很显然,这位房东从来没有受过房客如此的款待和欢迎,更没有听到房客说过如此赞美的话,有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最后房东说:“我也愿意有你这样一个爽快的房客,挣钱多少是其次,关键是看什么样的房客,像你这样通情达理的房客,我愿意按原价继续租给你,缺什么就跟我说,能配的我尽量给你配齐了。”史小姐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假如史小姐采取其他房客的办法争取房东按原价继续租给她,一定不是现在的结果,而她采取了友善、赞美的方法,从而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成功。

如果在交往中有人忽略或冷淡你,也许最终你要把握的只有一条,那就是放低姿态,谦虚是你此时必须做的。在了解了彼此的情况之后,露出坦诚的笑脸并对他人表示认同也许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对于本不熟识的人,多赞美几句往往会使你们交往得很愉快。

测试:你的人际关系如何?

1.清晨睁开眼睛的时候,你的感觉通常是:

A.充满向往。(5分)

B.挺心满意足的。(3分)

C.想到接下来的一整天就有些心烦意乱。(1分)

2.听说某些人(这个人你未必认识)活得特别艰难,你感觉:

A.值得同情。(5分)

B.这人没好运。(3分)

C.活该。(1分)

3.有人说完美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你会觉得:

A.完全赞成。(5分)

B.不完全同意。(3分)

C.不赞成。(1分)

4.你对自己的未来是何态度:

A.充满着憧憬。(5分)

B.没考虑过这个问题。(3分)

C.相当忧虑。(1分)

5.对你目前的生活状况,你觉得:

A.相当丰富和充实。(5分)

B.安稳但缺乏刺激感。(4分)

C.处处都充满着坎坷。(3分)

D.太乏味。(2分)

E.沉闷之极,令人沮丧。(1分)

6.朋友们都打算出去吃晚饭,到最后一刻才打电话给你,让你一起过来,因为有个人临时决定不能来了,你会:

A.丢开一切,马上前去。(5分)

B.会考虑一下。(3分)

C.断然地推掉:先前怎么没想到我呢?(1分)

7.和朋友们在一起,你爱谈别人的闲事吗?

A.从不喜欢在他人面前说三道四。(5分)

B.如果内容无害,讲一讲又何妨。(3分)

C.是的,这使我兴趣盎然。(2分)

8.在异性的眼中,你觉得自己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

A.你觉得自己在她们眼里是很有魅力的一种。(5分)

B.他人会觉得你很有趣,但不是迷人的那一种。(4分)

C.她们讨厌你。(2分)

D.她们觉得你对异性不太感兴趣。(1分)

9.你觉得自己的少年时代:

A.忙碌、充满生机和乐趣。(5分)

B.平淡如水,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3分)

C.暗淡无光,迷迷糊糊。(1分)

10.朋友向你寻求帮助之时,你总是:

A.真心去帮助他们。(5分)

B.并不全力以赴,只是给他们一些指导和劝告。(3分)

C.只是同情地倾听,但从不伸出援助之手。(2分)

D.希望他们另找他人。(1分)

11.在你衣冠不整的时候,朋友忽然不速而至,你:

A.依然很热情地接待他们。(5分)

B.希望他们对你不要介意,态度非常友好。(4分)

C.尽快送客出门。(2分)

D.对门铃声置之不理。(1分)

12.你的朋友经常来探望你吗?

A.是的,常常不请自来。(5分)

B.如被邀请,会常常来。(3分)

C.即使邀请也很少会来。(1分)

13.回首童年时光,那时你:

A.总有一大帮朋友。(5分)

B.有一个很特别的朋友。(3分)

C.怀念着一个幻想中的朋友。(1分)

14.节假日里,你喜欢和谁出去?

A.和最知心的朋友。(3分)

B.通常一人出去结识新朋友。(5分)

C.独自一人。(4分)

15.你认为自己是:

A.十分健谈的人。(5分)

B.很好的倾听者。(3分)

C.一个不善言谈又不太爱听别人讲话的人。(1分)

16.当朋友陷入困境的时候,他们会来找你吗?

A.从来也不。(5分)

B.经常如此。(3分)

C.有时会。(1分)

17.你通常和朋友在一起的次数多吗?

A.一周内就有好几个晚上。(5分)

B.一个月中至少有两三回。(3分)

C.很少。(1分)

18.你喜欢下列那些活动?

A.聚会。(5分)

B.跳舞。(3分)

C.谈话。(4分)

D.散步。(2分)

E.读书。(1分)

测试分析

36分以下:你有一定的交友障碍。你在主观上是拒绝与他人沟通的,别人很难进入你的内心世界,你通常认为自己就能构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世界。在很多时候,你在与人交往中不仅得不到快乐,反而会有一种令你非常讨厌的负担。这样的心理状态让你很难有什么朋友。你并非真的不需要朋友,但是你一度的误交损友或者你的过分清高让你产生自己根本不需要交朋友的错觉。人生最难得的是能有几个知己与你一起共享生活中的乐事,所以你需要改变自己的态度。

37分~54分:容易交友不当。你是个善良温和之人,由于你缺乏足够的独立能力,没有自己的主见,所以你并不能给身边正处在困难中的朋友以合理的建议或及时的帮助,你常会成为他们帮助的对象,因此你难以让朋友对你产生信赖和信服的感觉。所以,这样的你需要多肯定自己的想法,在朋友聚会的时候,多表达一些自己的意见,以免过度地依赖朋友,这样会导致朋友对你产生消极的看法。

55分~72分:你与朋友相处得非常友好。你并不是很外向,在你和朋友相识的初期,难以很快地达到融洽的地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朋友会不断地认可你的品质和为人,你终究还是会赢得大家的认可和信任。所以,你不妨多做一些积极的推进工作,更多地敞开自己的心扉,让朋友多方面地了解你。

73分以上:与朋友相处极佳。乐观开朗、热心助人的你与人相处的时候,懂得尊重别人。你宽容随和,而且交友的原则就是互利互助,这让朋友们和你在一起感到非常愉快而轻松,你会受到大家衷心的欢迎。

同类推荐
  • 李嘉诚成大事的忠告

    李嘉诚成大事的忠告

    本书精选商界楷模李嘉诚的成功经验,以其成就事业的成功范例,对于有关敬业勤奋、知识储备、脚踏实地、诚信做人、广泛交际、仗义、进退有度等范畴的12个忠告进行了介绍。
  •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他的全部,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爱是神奇的,它使得数学法则推动了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会觉得只有半个痛苦;受摧毁死亡,让死之变得空虚;爱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带来价值,让不快乐的人获得真正的快乐。
  • 包容与舍得的人生经营课

    包容与舍得的人生经营课

    忙碌的现代人,常常被工作、被生活、被感情所烦扰,甚至奴役,似乎人生的不如意愈来愈多,而留给幸福与成功的空间则越来越狭小。真是如此吗?不尽然。事实上,现代人往往是被自己的心困住的。欲望太多,计较的太多,对人对事不够包容,得失荣辱看得太重,舍不得,放不下,看不开,容不得,成为我们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最大障碍。
  • 优秀员工要有好心态好方法好素养

    优秀员工要有好心态好方法好素养

    心态决定状态,方法决定效果,素养改变命运。良好的心态、有效的方法和一流的素养是员工必备的要素。 游一行编著的《员工要有好心态好方法好素养》用睿智生动的语言,富含哲理的故事向读者阐述了好心态、好方法、好素养在工作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告诉读者如何改变自己的消极情绪,培养积极心态;如何掌握好方法,轻松搞定职场难事;如何拥有好素养,开拓事业新格局。
  • 办公室潜规则

    办公室潜规则

    “潜规则”不仅仅存在于演艺圈,在许许多多的行业和领域中,在其冠冕堂皇的外表下都有一套看不到的游戏规则,职场也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迹的办公室就会存在“潜规则”。这是利益所使、利益所趋,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却始终不能摆在台面上给众人来看,正因为此,才有“潜规则”一说。
热门推荐
  • 聪明男人要读女人心理学:女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聪明男人要读女人心理学:女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女人世界:这是一本为男人量身定做的女性心理书,它不仅对女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最全面、最深刻的挖掘,而且总结了最实用、最有效的应对女人的技巧。有了它,即使不会读心术,你也可以轻松掌握女人的所思所想,并在交往中赢得主动。
  • 中国书法全集1

    中国书法全集1

    《中国书法全集1》主要内容分为“汉字文化”、“书法与篆刻”两个章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朱雀皇女

    朱雀皇女

    “山南有朱雀,翼遮天,喙五彩,蛇颈,鱼尾,赤玄纹。司火,执衡而治夏,栖于芒林,拂于扶桑,录人生死之籍。适人身貌美,为千秋帝姬。”——《盘古·修岚开篇录》
  • 滴,宿主的人生已开挂

    滴,宿主的人生已开挂

    “叮,选择系统绑定成功,请宿主做出选择。”面对前女友趾高气昂的羞辱,杨辰的脑海中响起一道声音。“A,继续做一条舔狗,舔到对方回心转意,奖励三千万!”“B,硬刚林婷,打脸逆袭,表达心中不满,奖励一个亿!”从此,杨辰一路开挂,财富,机遇,尽在他一念之中。
  • 身在情长处

    身在情长处

    她自小丧父,养于宫中,见惯尔虞我诈。只愿嫁一寻常人家,平淡终老。可终究她还是嫁给了青梅竹马的太子。他向她许诺,一辈子只爱她一人,可她从不相信帝王之爱,但他却用一生,实现了这个承诺,用一辈子细心呵护她敏感脆弱的心……
  • 偶遇迷情泛滥:废柴也是宝

    偶遇迷情泛滥:废柴也是宝

    帝国四大家族之一的颜氏三小姐颜瑞宝此生最大的目标:1,离家出走。2,与哥哥老死不相往来。经过几番深思,她终是踏出这一步,并偶遇一酷似小白脸的大侠,威逼利诱下方得以自由。可是哥哥啊哥哥,你为啥就不能放妹妹我一条生路咧?更让人泄愤的是你干吗总跟这小白脸唱反调、打对台戏、你来我往多个回合?难道你不知将碍事的我晒在一旁是很容易风中凌乱的吗?
  • The Tempest

    The Temp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松漠記聞

    松漠記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