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2500000035

第35章 引导是一味良方,好性格源于好榜样(3)

在我和爱人的引导下,妮妮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一次我在厨房洗菜的时候忘记关水龙头,妮妮马上替我关掉,还一本正经“教训我”说:“妈妈,老师教育我们不可以浪费水源。”她建议我们把洗菜、洗脸的水用来冲厕所。晚上睡觉前,她还要认真检查一遍各个房间的灯是不是关好,我觉得她都快成节约能源的小代表了。

教育孩子时,家长要以身作则,把勤俭节约当成口号,为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做向导。

潜移默化给孩子一些好榜样

不少人都赞同一句话:孩子是一面镜子。这句话说明,孩子身上折射了我们这些家长的影子。有时,我们一味地要求孩子做这做那,想把他们培养成完美的人,却没看到自己的缺点和毛病。殊不知,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孩子完整地记录在大脑里。要想让孩子优秀,自己首先要摆脱坏习惯,注意言辞、态度、动作。

我去超市买东西,在收银台排队结账的时候,站在相邻一排的两个人吵起来了。原因是一个女人插队,另一个女人自然不满意,她不依不饶地说了很多激烈的话,险些动起手来。过了十几分钟,争吵才渐渐平息。整个过程,插队女人的孩子一直静静地站在旁边看着,可能他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理:争吵和谩骂才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方式。

家长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孩子的心灵,往往家长给孩子提出很多要求,自己却没严格要求自己。

“就知道哭!你怎么那么烦人啊!”这是我在办公室听到的一句话,说这话的是我的同事,因为她晚上要加班,繁重的工作让她的心情无比烦躁。恰在此时,她的孩子打电话来说明天班里要开联欢会,让她准备跳舞的裙子,她吼了几句,孩子就哭起来了。

我理解同事的心情,但是她对孩子乱吼乱叫是不应该的,她没有意识到这么说很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她没有尊重孩子。孩子的心灵很脆弱,他们需要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家长。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先平复一下情绪,再慢慢地沟通交流。

以前我也犯过错误,下班回到家很累了,等儿子放学回来,我一边收拾房间一边随口地问他:“今天在学校怎么样?”起初儿子绘声绘色地描述学校里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可每次他说话我都漫不经心地听,完全没有反应,还专心叠我的衣服或者做饭。久而久之,儿子也不再跟我讲学校的事情了,我再问他“在学校怎么样”时,他也随口地答:“就那样吧。”我们这样彼此敷衍的对话几乎成了“例行公事”,“就那样吧”也成了儿子的口头禅。

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觉得有必要改善一下我和儿子的交流方式。

“今天在学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吗?”我放下了手中的家务,坐在儿子旁边。

儿子还是那句:“就那样吧。”然后随便翻看着报纸。我笑了:“那我有件好玩的事情告诉你。”果然,儿子的兴趣被勾起来了,我就讲了发生在公交车上一件有趣的事。儿子听完不以为然地说:“哎呀,不是很有趣啊!比我上次遇见的事情差远了,我们班……”

就这样,我和儿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我改变了以往那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儿子也愿意跟我交流了。

只做孩子好榜样,不做孩子的坏榜样。孩子的性格由父母来塑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过度的娇惯纵容,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溺爱。二是过度的忽视和放任。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只会让孩子偏离正常成长的轨道。

先说第一种,溺爱问题几乎是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最难解决的问题。溺爱剥夺了孩子爱他人的权利,使得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认为家长做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凡事都应以他为主。这种“自我”的观念一旦形成,很难有所改变。前面已经提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与溺爱相对的就是忽视。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在情感上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孩子有什么事情,做家长的也懒得理会。放任孩子的行为会造成孩子的“爱缺失”,变得孤独、不合群、叛逆。我们经常在报纸或电视上看到,少年犯罪和缺少家庭温暖有很大的关系。

我看过一期讲青少年犯罪的节目,有一个孩子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武汉某初中男生黄某的父母是当地的富豪,平时因为忙着做生意,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他们用钱堆砌出孩子的童年,孩子想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黄某在放任自流的环境中沾染了一系列坏习性,后来他因盗窃罪被捕。他没认识到自己犯罪了,说盗窃只是为了好玩、刺激,能引人注目。而他的父母在听到这一消息之后,觉得“根本不可能”,反复强调他们的孩子小时候就非常优秀,而且他们给孩子很多零花钱,孩子又怎么可能去偷盗呢?

又是什么让这对父母心中“非常优秀”的孩子走上歧途了呢?原因是他缺少关怀,如果有什么知心话跟家长说说,那么家长就会及时知道孩子遇到的问题,及时纠正他的错误并帮他解决。等到大祸酿成,一切都晚了。

那么,应该怎么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爱和教育的尺度应该怎样界定呢?

我在这里想提出一种“积极暗示”的方法。什么是“积极暗示”呢?就是通过家长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给孩子正面的鼓励和影响,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有一次妮妮生病了,每天都要打针吃药,我们全家人都忙着照顾她。我虽然很心疼很焦急,但是也没有流露在脸上。妮妮特别害怕打针,一看到护士拿着针头走过来,她就大哭不止。我捏了捏她的小脸蛋,说:“宝贝,妈妈小时候生病也很害怕打针呢,可是不打针病是不会好的。其实打针不可怕啊,就像被蚊子咬了一口,妮妮要不要做妈妈勇敢的孩子呢?”妮妮一听,害怕的情绪明显缓解了很多。

在妮妮生病期间,我还给她讲了很多勇于跟病魔做斗争的好榜样,像张海迪、海伦·凯勒等,妮妮听得津津有味。她逐渐不害怕打针了,护士再来给她打针的时候,虽然她还是会有些紧张,闭起眼睛不看,但是已经比从前好很多了,还能主动配合伸出小手。

给孩子一些鼓励,是我们这些做家长的义务,鼓励使孩子增强信心,让他们的心智逐渐成熟起来。对于有些小毛病的孩子,合理的引导和鼓励更重要。

朋友家的孩子露露2岁,她很挑食,只吃肉,不吃青菜。朋友想了一个好办法。再吃饭时,她用露露能听到的声音偷偷地对爱人说:“知道吗?咱们露露有进步呢,中午吃了好几口蔬菜。”之后又说:“哎呀,今天这盘青菜怎么做的啊,太好吃了。”听到妈妈这么说,露露也夹起青菜吃了一口。

“积极暗示法”是个很有效的方法,它的重点在于潜移默化给了孩子教育,从而抛弃了冗长的说教,孩子能很快接受。而且,它跟传统的“千叮咛万嘱咐”不同,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不再是父母告诉“你应该这么做”,而是自己去领悟,进一步提高了孩子的领悟能力。

熏陶出孩子的兴趣

我始终认为,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才能充满激情地去钻研、去学习。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德智体均衡、全面的发展,对他们的一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兴趣爱好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都是有利的。怎样才算真正的兴趣呢?我觉得首先是孩子愿意主动接触这件事物,“自愿”是发展兴趣的良好基础。

我周围总有些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培养孩子的,也就是说,把孩子的“自愿性”变成了“强迫性”。这样,孩子不但不喜欢学习,而且慢慢地产生厌恶情绪。

开班会的时候,我以“兴趣”为主题,打开了学生们的话匣子,他们七嘴八舌聊开了。

“我很喜欢画画,爸妈也挺支持的,但是他们每天都给我规定要画几张画,不完成任务不行,我觉得比写作业还累,现在已经不喜欢画画了。”小宁第一个站起来发言。

小宁的同桌也说:“我妈给我报了四五个兴趣班,除了在学校上课就是去兴趣班,周六周日也没时间休息,我头都晕了。”

还有的学生说:“爸妈给我列出一张单子,上面都是让我读的书,很多书哲理性太强,我读不懂。只要我一说不喜欢读,他们就很生气,狠狠地批评我。”

在班会上我做了个小调查,真正按照自己兴趣发展、家长并没有妄加干涉的孩子寥寥无几,大多数孩子的兴趣不是自己的,而是家长的。

比如小宁的家长,他们忽视了兴趣的真正含义,兴趣不是带有固定模式的,而是自主的。如果为了发展兴趣而设立标准,那么就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强,觉得兴趣是一种负担,长此下去,兴趣也就不是兴趣了。

还有小宁同桌的家长,不在乎孩子是不是真的感兴趣,也不在乎参加兴趣班能得到什么实际效果,只是盲目认为“越多越好”,太急功近利,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现在孩子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学习之余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学的知识太混乱,又没有充分时间休息,身体和大脑都超负荷运转,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害的。

父母们以大人的角度对待孩子,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却不能正确熏陶和引导,最终会导致孩子也分不清楚该学什么,该怎么去学。

孩子的兴趣不一定十分广泛,只要是他们喜欢的,对他们成长有利的,都可以发展下去,单纯培养一种兴趣也未尝不可。

对于还没有兴趣的孩子,应该培养和熏陶;对于已经有了自己兴趣爱好的孩子,合理的引导非常重要。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一种兴趣,必须让他们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用环境的力量影响他们。如果家长爱读书,孩子也会慢慢喜欢上读书,培养其他的兴趣也是如此。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拉小提琴是很高雅的事,能陶冶情操,还能提高孩子的修养。我觉得应该培养妮妮小提琴方面的兴趣。

每到晚上,我都会放一首舒缓的小提琴曲,然后捧一本书来读,听的时间长了,妮妮就问那些好听的曲子是怎么演奏出来的,我对她说:“其实你也可以啊,想不想试一试?”女儿马上同意了,而且对小提琴的热情很高。

所以,培养良好的兴趣,“耳濡目染”是不可或缺的,让孩子置身于恰当的氛围,能帮助他们很快进入角色。

另外,要注意别让“兴趣班”抹杀了孩子的兴趣。“兴趣班”并不是最好的途径,一些兴趣班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行,太教条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消极,课程是否生动跟兴趣的培养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兴趣班的选择上,不在乎“多”,只在乎“精”,而且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看看兴趣班是不是真的有利于孩子兴趣的培养。

还有,不要给孩子强加兴趣。强迫而来的学习只会让孩子抵触,那不算是真正的兴趣,孩子真正爱好一种东西,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如果是强迫的,他们就没办法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而且,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也是不对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他们对一些事物很感兴趣,反之,对另一些事物就不太感兴趣。如果家长只根据自己的看法给孩子制定兴趣,那么兴趣就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被逼出来的。

家长想让孩子十全十美,尽量培养他们高雅的兴趣,其实高雅的兴趣也不是适合每个孩子,关键是看孩子喜好什么,适合什么,而不是为了虚荣心强迫孩子去学习。

我认识一个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明智的家长,他带女儿去少年宫,想给孩子报小提琴班,咨询老师回来后发现女儿正趴在舞蹈教室的玻璃窗前兴致勃勃地看别人跳舞呢。这位家长问女儿:“你喜欢学琴还是学跳舞?”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跳舞,我要学跳舞。”“跳舞很辛苦的,你能吃苦吗?家长问,在得到孩子肯定的回答以后,他带着女儿报了舞蹈班。

聪明的家长懂得照顾孩子的情绪,不会让孩子成为自己意愿的附属品,只有真正感兴趣,才能用心钻进去。

在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路上,也会有些小问题。我女儿对小提琴感兴趣了一阵子之后,变得没有以前那么劲头十足了,经常心不在焉,一会儿弄弄这个,一会儿弄弄那个。相信家长们也有遇到过和我类似的情况。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一件事物的好奇心过去以后,会懈怠下来,这都是正常现象。在这个时候,批评是不可取的,应该由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上面转换到兴趣指引上面。

在妮妮又贪玩不想练琴时,我走过去和颜悦色地说:“妮妮,小提琴学得怎么样了?有时间也教教妈妈吧。”妮妮欣然同意了,重新树立起拉小提琴的兴趣,而且还真的像模像样当起了我的老师。一段时间过去,妮妮的小提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无论是对孩子兴趣的熏陶,还是引导,都围绕一个词来进行,那就是“自主”。给孩子充分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到新鲜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欲望。

熏陶出孩子的兴趣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家长如果太急躁,成效自然很差,甚至一点成效都没有。

我一个朋友的小孩3岁,有一阵子很迷恋绘画,随时都拿着笔,走到哪里都要画。这样难免会弄脏衣服或者家里的东西,朋友很生气,总是严厉地批评他,认为孩子瞎胡闹,还说孩子画的东西既幼稚又难看。虽然后来我的朋友改变了态度,鼓励孩子画下去,可是孩子已经提不起兴趣了,再也没有碰过画笔。

同类推荐
  •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也罢,独生子女也罢,其实在今天是差不多的一个群体。因为今天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但之所以提独生子女,还是感觉独生子女好像本身就代表一类人,一类让父母比较头疼的一类人。
  • 培养你的优秀男孩

    培养你的优秀男孩

    男孩将来会成为一个家庭的支柱和社会的脊梁,男孩是否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对男孩的将来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崔鹏编著的《培养你的优秀男孩》将从保证男孩身体健康、培养男孩创造力、提高男孩智商、让男孩树立远大志向、提高男孩情商、提高男孩财商、提高男孩的抗挫能力、走进男孩内心世界八个方面出发,分析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的问题,为父母更好地培养你的男孩出谋划策。
  • 别让细节和习惯毁了孩子

    别让细节和习惯毁了孩子

    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功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是一种征兆。每个人都追求完美,都想做大事,殊不知完美就在细节之中,成就大事必须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伟大自会不期而至! 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儿童时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乃至事业上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孩子的巨大潜能。
  • 宝宝,吃辅食啦

    宝宝,吃辅食啦

    《宝宝,吃辅食吧》主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的营养需求和身体发育特点,精选120余款宝宝辅食食谱,同时,详尽介绍了辅食的做法和特点以及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必备常识等。此外,特别提供了各种基础辅食比如面条、米糕等的做法。该书所有食谱全部是作者亲自尝试或开发,简单易操作,选用的食材常见且丰富,是年轻妈妈特别是没有烹饪基础的妈妈们必备的宝宝辅食制作参考书。
  • 孩子不自立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孩子不自立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现在许多孩子不能自立,其责任更多在于父母,因为父母过于娇惯孩子。不自立的孩子无法面对社会的纷繁芜杂,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所以,从现在开始打破为孩子建立的“安全圈”,开始培养孩子多方面自立的能力。本书列举了50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孩子成长为独立自强、身心健康的人。
热门推荐
  • 玉碎宸宫:薄凉湮媚茉香落

    玉碎宸宫:薄凉湮媚茉香落

    无尽魅惑江山,抒写着一曲兰陵缭乱。铺开墨染的画卷,那里曾风光旖旎,也曾腥风血雨。西陵墨初,一个魅惑妖娆的绝世女子,一个冷清、孤傲的王朝公主。用她的疼痛、伤感、欣悦在阴谋的宫廷中较量,波云诡谲的南宫暗藏杀机。他为她翩然了天下,她为他碎了掌中砂。只盼着淡然了前世的喑哑,拥紧九音韶华。执子之手,与子白头偕老。泪眼凝望,守望着荼蘼纷落,地老天荒。红颜宿命,是命定?还是劫数?
  • 辨惑编

    辨惑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光里的守望

    时光里的守望

    若干年后,三斗坪古老的镇上迎来了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这对老人就是已经上了年纪的何鹏飞和他的妻子。现在的何鹏飞已是年过古稀之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何鹏飞想到了他的母亲,便带着妻子来寻祖。在这之前,他以为他的母亲在日本投降的那一年随所有的日本人回国了,他现在回来,也只是看望何家的一些后人。可是当他踏上这片土地,那些老人向他们讲述了他的母亲在这里的一切之后,何鹏飞再也等不住了,他流着泪说:“我该死,我好混。其实我原来离开之后回过武汉,我为什么就不能去看看母亲呢?”
  • 你还在玩手机呢

    你还在玩手机呢

    你还在玩手机呢?上课玩手机啊大学生?啊?大学生?
  • 废柴七小姐之暴王独宠

    废柴七小姐之暴王独宠

    简介:某日一早,苍狼国的所有民众都发现了一件大事。自家国内那个向来与异性有着绝缘体的残暴摄政王竟然去逛了“一红院”,并且和那花魁“舞魅”狠狠热舞了一番?各路人马听闻纷纷发来贺电。太子嘲讽万千脸:哟,万年老铁树开花了?摄政王听闻脸一黑。皇上若有所思脸:皇儿也大了,是该找个王妃了。摄政王听闻脸又是一黑。金老将军孙子金勋易玩味八卦脸:王爷昨晚滋味如何?什么都没做过的摄政王听闻脸又是黑了几度,气的心肝疼,大手一拍桌子。“去,把那装扮成本王的人给本王抓过来,本王要亲身上罚!”于是刚睡醒的冷萱迷迷糊糊的对上了狼一般的摄政王,啊啊啊啊!流氓啊!!
  • 小螺庵病榻忆语

    小螺庵病榻忆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界游戏玩家

    仙界游戏玩家

    初来乍到的陈昊看着眼前的欧皇网咖发出灵魂拷问:我该怎样做,才能让这帮仙人守护阿拉德,在线等,挺急的!白驹过隙,剑仙破关而出,看着来势汹汹的兽潮反手一记拔刀斩,并说出了那句在仙界亘古流传的名言:天不生我李不绝,剑道万古长如夜!与此同时,还有一群身负洪门秘典,号称洪门最后一人的万千“熊孩子”,面对魔族大军居然毫无惧意,反手就是一记天隙流光,直杀的域外天魔丢盔弃甲!至此,陈昊脚踏星河战舰,看着九曜仙界,会心一笑道:看,这、就是八百万勇士打下的江山!少年,想要变强吗?那就充钱吧!
  •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本书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在工作过程中,接触了数千个家庭、数千对父母、数千个孩子,并从那些成功家庭的经验中,总结精练了父母在生活中经常会忽略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50个细节,汇集成本书。
  • 戒子益恩书

    戒子益恩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人牵手我牵狗

    别人牵手我牵狗

    【男主】岑云白,海归博士CEO。【女主】季小虹,祖传地产小神婆。当心理学遇上玄学,小狼狗遇上小红娘,不是我吃了你,就是你收了我。姻缘三生注定,看热忱凶猛的大男孩,如何牵住故作冷漠的小彩虹?别人牵手我牵狗,牵回一只小狼狗牵手之后,就是一百年的约定。【小甜宠哦~欢喜冤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