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6400000053

第53章 哲学断想(24)

此刻突然想到一句话:“绝望感通常是在希望最大时候开始显现的。”那些卑微的希望,被时代的噪声裹挟着,显得有些幼稚和可笑,但这就是人生的秘密所在。有多少心灵能够把一份信念坚持下去,多年以后,当回忆的闸门打开,今天的些许努力是否也会产生一些所谓的怀旧之感?在我看来,怀旧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在过滤的意象中,我们把那些安静的、美好的东西在内心里孤独呈现,然后通过放大呈现给自己,以此逃脱当下的束缚与促逼。对于心灵的逃避而言,显得有一些脆弱之感,其实这是一种源自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怀旧与力量感的丧失有关,年轻人很少怀旧,因为他自认为还有能力改变那些不可能改变的东西;人到中年以后,会痛苦地发现,那些不可改变的东西仍顽固地停留在那里,变的只是自己的容颜和气力,一种无边的绝望感开始在内心升起,此刻逃避当下的无力,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技术。怀旧的方向不一定是过去,也可能是未来,比如乌托邦或者宗教,这些都是可以的,也许还有一种方式,怀旧的方向是一个时代的或者心灵的侧影,有多少人关注过这种怀旧呢?那些没有编号的、温暖的、琐碎的生活也是弥足珍贵的。也许最为痛苦的事情是无旧可怀?那就是彻底的绝望了,一切都下落不明。

在时代滴雨的屋檐下,那些绝望者的身影勾勒出一个无旧可怀的年月。二十年后,我们会想起今天的什么景象呢?是遍地的贪腐?还是硝烟弥漫的拆迁?或者是无数希望的烛光渐次熄灭的场景?

(20111113)

69.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昨天夜里,有朋友自北方来,相邀一起聚聚,很是快意。我也是刚刚闪电般从北方回来,回到家里,吸上一支烟,开始感觉到疲惫,只是不想睡去,就那样无聊地坚持着。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冬雨,让内心平生一些惆怅。印象中南方的初冬总是多雨,感觉有些冷清,我不喜欢那种缠绵,总给人英雄气短的无奈。到网上转转,看到甘肃校车的事故,有21人死去,其中19人是小孩子,很是悲伤。在产值世界第二的年代,还有如此简陋的校车,简直是时代的耻辱。当那些劫后余生的孩子们长大后知道自己的童年时代曾是这个国家奢华蔓延、贪腐遍地的年代的时候,他们会如何热爱这个国家?这些年,私下里一直和朋友们说,爱和恨都是可以传递的,这个时代不经意之间所传递的东西就是我们未来生活的遭遇。

解决校车问题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减少那些无脑的所谓国际援助,消减每年公车消费的十分之一,减少那些华而不实的盛会,这点问题很好解决。只要这样稍微努力,换来的将是一个温暖的未来。在政府信誉破产的年代,这是赢得民心最简单的做法,而且很有效。我想大家都懂的,可是执行起来为何如此艰难呢?惩办两个副县长,对于问题的解决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他们本来就不应该在那个位置上,因为根本不需要这个职位。试问他们能决定财政拨款买校车吗?按照哲学家洛克的说法,我们和国家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公民和国家都需要遵守相互之间的契约,现在当地政府违反了契约,它必须做出改变并道歉,否则要它何用?这里要避免两种错误:其一,单一地责备幼儿园提供的校车太简陋,幼儿园作为企业,盈利是基本原则,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的校车本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在政府缺位的情况下,企业提供校车已是在弥补政府缺陷,在盈利能力很弱的情况下,你让它如何配得起好的校车?其二,某些人建议慈善捐款解决校车。这不是某个偶然现象,而是当下一种制度设置的常态,试问你能靠捐款解决全国的校车吗?中国老百姓的口袋里没有多少钱,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提款机,这本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否则收那么多的税干什么?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各行其责,相互遵守契约,对于违约者要严惩。做到这些,一个简单有序的社会自然会出现。

前些日子看到电视上报道,美国一个县政府破产了,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好就好在,那里的政府是没有钱的,是可以破产的,相反社会是有钱的,所以我们看到社会很稳定;我们却恰恰相反,政府有钱,社会无钱,所以中国社会也就始终处于莫名其妙的不稳定状态。不说了,这些伤心事大家都懂,对于学哲学的人来讲,更是从骨头里感到悲伤,因为哲学是一门揭开谜底的学问,其实结果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过程,可是谁能控制过程呢?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我知道开始,却猜不出结局。”其实,更为悲伤的却是:我们都知道结局,却猜不出它是如何开始的。在这个句式中,有一种深深的、无法挣脱的宿命论的味道。

生活是没有光华的,也是更需要勇气的。在这湿湿的雨夜,在层层老茧的掩埋下,内心深处仍然是柔软的,那些感动与悲伤竟如潮水般涌来,无法遏制。激情还在,热血还在,希望还在,此刻没有理由放弃。无意间竟然想到女作家张爱玲的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于此,我是深以为然的。

(20111119)

70.隐退的飞翔

所有的飞翔都是寂寞的。即便是那些看起来笨拙的飞翔,也是值得尊敬的,因为它代表了离开庸常的高度,而高度永远是一种力量。挣脱一种熟悉的生活是需要勇气的,那种挣脱源于内在的召唤与超越感。或许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双无形的希望的翅膀,只是有一些翅膀在起飞之前就已死于对喧嚣的恐惧与迷恋;而另一些希望的翅膀则注定是寂寥的,他要反抗那种致命的死寂,他希望听到翅膀拍过天空发出的声响,以此证实那些飞翔是真实的。在暗夜里,在天空中,那些曾经飞翔过的翅膀都是骄傲的,它存在于后人的追忆与传说之中。所有的飞翔也是隐而不显的,丑小鸭的天空与野百合的春天代表了飞翔的两种姿势:执着与安静!

(20111207)

71.浪漫主义很年轻

以赛亚·柏林(SirIsaiah Berlin,1909~1997)是英国思想家和哲学家,做到这个份上,说什么家都可以了。他早年随父母离开苏联,跑到英国,并在那里完成学业。后来做过外交官,最后在大学做院长,获得女王封爵。搞思想的还能够做到寿终正寝,他实在是幸运的。对于他,国内学界并不陌生,他的多元价值论以及自由主义理论都有很好的传播。我看过他的书并不多,记得是三本,手头上的这本《人性的扭曲之才》去年没有看完,今年才匆匆扫过。今天介绍的一本书是《浪漫主义的根源》,昨天夜里刚刚看完。这本书是柏林1965年在电视台演讲的文字稿,体现了柏林一贯的文风:旁征博引,挥洒自如。由于是演讲,书的可读性比较高。说到浪漫主义,国内小资经常想到罗曼蒂克的情怀,其实这远远不能涵盖浪漫主义在西方思想中的重要作用。按照柏林的说法,浪漫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近代规模最大的一场运动,改变了西方世界的生活和思想。在我看来,它是发生在西方意识领域里最伟大的一次转折。比如对20世纪影响深远的存在主义、**主义等都是浪漫主义的直接继承人。当然,它的最终归宿应该是自由主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宽容。依在下看来,成熟的浪漫主义是行动者对自己理性限度的认可,也是一种对生活缺陷的理性默认。

在柏林看来,浪漫主义兴起于1760~1830年间的德国(想想那个年代思想舞台上如群星般闪烁的德、法名人,不难理解它未来的去向),然后向外扩展开去。我们暂且接受柏林的考证,会得出一个直观的印象:浪漫主义还很年轻,到今天也不过250来年的历史。浪漫主义的核心主旨在于,承认意志以及这个事实;世上并不存在事物的结构,人能够随意制造事物———事物的存在仅仅是人的塑造活动的结果。这两点太重要了,大家慢慢体会吧。想想刚刚远去的“文革”,是不是也可发现点恐怖的浪漫主义的阴影?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派可能是进步的,也可能是反动的。为何会如此?人类的理性是否很脆弱?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历史一再证明,那些没有经过批判性地分析的思想很多时候都会成为一种祸害,关键是那种代价与后果有时是我们无法承担的。

本书共分六章,从浪漫主义的定义到对启蒙运动的攻击开始,引入浪漫主义的父辈,以及接下来的拘谨的浪漫主义者和奔放的浪漫主义者,最后谈了浪漫主义对后世所产生的广泛影响。这本书看起来很过瘾,其实看看这类书对于学习人文社科的人来说还是有很大好处的:其一,开阔眼界,丰富思想;其二,学习一下柏林的文笔,这很重要。借用柏林的一句引语结束本文:“自由本身算不上什么,变得自由才是向天堂的飞升。”

(20111229)

72.独钓江湖

此刻坐在江南小城的招待所里,颇有一些羁旅天涯的感觉。其实,我内心里多少有些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那些曾经遭遇的人、事和驿站都是用来相忘的,相忘于它的美好与纯净。那些原本相聚的人走着走着就失散了,那些多年前失散的走着走着又相遇了。所有的悲与喜就成了路上的风景。只是近年来越发感觉自己有些跑不动了,让一个游子停下脚步其实是挺残酷的事情:一个游子不再漂泊,那还叫什么游子?行走就是他存在的全部意义。这几年也一直在想,我们为何乐此不疲地行走?这真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也许行走总是与寻找有关,寻找什么呢?是梦想、希望,还是机会?也许都有,也许什么都不为,只是为走而走。阿甘最初的奔跑原本就是无意义的,只是跑着跑着就有了意义。其实很多意义都是外在的,真正与个体存在有关的内在意义是很少的,课堂上曾对同学们说,如果谁能够很早就发现内在意义,人生将有很大的不同。也许正是因为说不清,行走才成了庸常时代的一种神秘体验:那是一种反抗,也是一种骄傲。

我们总是无法习惯过分熟悉与平庸,而这些东西总是如影随形,无法摆脱,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停下脚步,只好美其名曰:人在江湖。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曾说:“生活的最大秘密就是为平庸的生活制造一点难度。”这个说法好,有难度的事情总是让人亢奋或者绝望。恍然想到以前看过一个关于雄鹰的纪录片,说的是当一只雄鹰不能在蓝天下翱翔的时候,会以垂直的方式决然落下,那就是它的最后谢幕。其实,生活还有另一种备选方案:骄傲地无视。唐朝诗人柳宗元玩过这个策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兄豪迈,一人、一舟、一草帽,就把世界放逐了。

附录:

(1)前几日与朋友争论何谓公平。抛开唬人的哲学术语不谈,公平就像俺们家乡冬天里纷纷落下的雪花,不论贫瘠的土地还是富饶的土地,都一样飘洒,然后我们看到一夜风雪过后,大地洁白。这就是公平。

(2)前天学生们预答辩,其中我的学生做的问题里有“自我”一说。何谓自我?这是争议很多的问题,弗洛伊德有本我、自我、超我之说,达马西奥有原始自我、核心自我、自传式自我的划分,细究起来比较啰嗦。我就问一个问题:把一个人的胳膊砍下来,他还有自我,再砍一些器官他还有自我,那么要砍到什么时候他的自我感才会消失?换一种方式,一个植物人或者深度昏迷的人还有自我吗?更简单点说,比如我喝醉了,还有自我吗?法国心理学家拉康也有过关于自我的镜像说法。总之,自我是一种意识的界定,僵尸是没有自我的。

(20111224)

73.经营未来的游戏

天快亮的时候,终于把一篇英文文献看完。感觉这兄弟挺能整的,一篇文章搞了27页(最近看的另外两篇也都是30~40页长度,老外其实也挺能扯的),连续三天,今夜终于读完,代价就是两腿早已凉透。之所以如此费劲去做这个事,其实,除了专业需要外,还有一点好奇:这是一个与我同龄的老外,现在这哥们也是当今世界哲学界的名人,内心里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想的。结论:与我们一样。

往常这个时候,窗外的鸟儿该开始练习晨曲了,可惜今天没有,也许是下雨的缘故吧。没有了熟悉的鸟叫,竟然感觉有些失落,索性吸一支烟,暖和暖和。寂寥中突然想明白一个道理:希望是一种替代品。我们用它掩盖了内心里对于当下遭遇境况的严重挫败感和失望。这种掩盖很体面,在失落之余还能保有一点尊严。换言之,当我们把希望作为一种信仰的时候,我们在内心里超越了当下的卑微。

其实,这个年代很难混。不论你怎样努力,你都会遭遇到一种源自内心的羞愧感。羞愧于与目标的距离越来越远。当你刚刚把中国话说利索了,街上已经流行说洋文了;当你吭哧瘪肚、胆战心惊地能说两句洋文的时候,人家已经绿卡了,让你时刻感觉自己无地自容;当你刚刚把中文写流利了,人家流行写外文的……总之时尚所要求的都是你不具备的,而你具备的都是不值钱的。我曾私下里开玩笑说:李白、苏东坡这些哥们还算幸运,如果放到今天,让这哥俩用英文写一个唐诗宋词试试,玩死他们。多亏他们没有遇着这等羞愧的事情,好歹他们还为咱们留下点什么,否则吹嘘五千年文明就有些意淫的感觉了。

同类推荐
  • 个人本体论研究:对科学哲学根的探索

    个人本体论研究:对科学哲学根的探索

    该书提出了对“个人”现象的本体论意义解读,并将生存论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融会贯通,开拓出未来深入研究中西方思想汇通的空间与契合点。从个人与本体及其关系的中西方历史考察、个人本体论概念解析、个人本体自觉的四重境界和个人本体论对科学哲学寻根的意义与价值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深入研究并揭示出“个人”与“本体”的内在必然联系。海德格尔晚年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创立“天地人神”四重整体说。该书认为,个人本体论则确立个人本体自觉的四重境界,比“四重整体说”更具体,有利于发挥唤醒现代人的作用。
  •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本书涉及“儒学的形态”和“儒学的开展”两大议题,清晰展示了作者的哲学思考轨迹,即从“生活儒学”到“生生之学”。作者在思考儒学开展方向的过程中,逐渐转入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而在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过程中,又发现了儒家“生生”理念。其认为,“生生”才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和源泉。作者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促进儒学积极健康发展的主张。
  • 高清海哲学思想讲座

    高清海哲学思想讲座

    本书依据作者开设的本科生课程《高清海哲学思想讲座》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高清海教授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有创见、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吉林大学哲学学科的主要奠基者。他的理论创新的勇气和学术思想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哲学研究的风气和研究范式的改变,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本书主要依托高清海教授几个重要学术阶段的代表性论文,围绕这些论文,作者在比较广阔的理论背景下阐述高清海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力求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本书主体分为六部分。序言从总体上介绍了高清海教授学术思想的特点、原则以及学习高清海哲学思想的意义。第一讲主要介绍高清海教授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工作。第二讲主要讲解高清海教授实践观点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变革。第三讲主要解读高清海教授的类生命与类哲学思想。第四讲详细解读了高清海教授的哲学遗嘱。附录部分为作者介绍和评述高清海教授的文章。
  •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

    法国三位总统密特朗、希拉克、萨科齐推荐——人总是在听到幸福离开的声音时,才发现它曾经来过身边。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欧洲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宗教史家弗雷德里克·勒诺瓦先生,捕捉到人类思想长河中关于幸福的耀眼火花,将东西方哲学融为一炉:当西方遇见东方,当佛祖与埃彼克泰特会心微笑,蒙田与庄子隔空神交,幸福的真谛,就在哪里。
  • 人生四书

    人生四书

    “四书”包括《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塑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堪称中国人的“圣经”。“四书”几乎包罗了人生中的所有问题,尤其对于做人做事有着深刻而实际的意义。历代以来,凡是吃透“四书”的人,无论为官、从政,还是求学、经商,都能取得不凡的成就。本书站在现代青年人的角度,撷取“四书”中流传千古的智慧精华,并结合现实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从人生、世界、人性、人格、待人、处事、领导、财富、家庭、修养、学习等方面进行深刻而生动的解读,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帮助读者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现实难题。
热门推荐
  • 齐世篇

    齐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糯玉米甜甜婚恋

    糯玉米甜甜婚恋

    什么叫智商负值?让林糯告诉你被自己蠢死是多么令人心痛且无可奈何!林糯仰天长啸:“苍天呀大地呀!快把我的脑子和智商还给我吧……”某人揉了揉林糯的脑袋给她顺了顺毛:“乖,我做你的脑子。”
  • 冥报记

    冥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姬氏女录

    姬氏女录

    姬氏有女,其名为玥。生性冷漠,高贵圣洁,可远观。帝氏神皇,其名临渊,生性淡泊,衷心一人,死而无憾。夙氏人帝,其名为胤,识人不清,欲加其罪,何患其词。
  • 重生后在网游里修炼变强

    重生后在网游里修炼变强

    这是关于武道和游戏的故事。先天强者“传奇王”在游戏里面被追杀,重生回到游戏开服前。他重新在游戏里面修炼,反馈到现实中,突破了之前没有到达的境界。传奇王:从一个普通人跻身到一流顶级强者行列,并且创建了一个一流公会,而被尊称为王。重生后不是从头开始,而是传奇的再续!强者从来都是不平凡的!哪怕没有绝强的修为了,他的心还是强者的心。因为有过一次经验了,所以第二次的剧情任务《倚天屠龙》《天龙八部》等里面,他获取到前世所未有的巨大好处!突破前世的传奇故事,再上一层楼。可惜,重生后他的成就无人所知,因为––他有两个游戏账号!
  • 太上通玄灵印经

    太上通玄灵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可说是少数的“世界著作”之一,这本书不是为一国而作,而是为全世界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作,而是为一切时代。在这本书里,极高的智力与多样的兴趣和同情心自然而然地结合为一体,所以世人之中,不管什么样的类型或脾气,都能在这部书里找到一点与自己有联系的东西。虽然这只是一本随笔集,但《培根随笔》能同时让你产生读史书、读诗集、读教科书的感觉。培根的话语不仅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还能使人们顿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山河故人图

    山河故人图

    通过架构琅琊世家子弟,在悟道和武道间的争执和矛盾,展开一场正与邪,血与火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