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6400000046

第46章 哲学断想(17)

我们注定要生活在我们自己的生活里,无人可以替代。在意义稀缺的年代里的眺望,尽管是茫然的,但我们仍要坚持眺望,为的是让心灵在局促中还能体味到一种属于心灵的宽阔。记得张艺谋的电影《十面埋伏》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过风一样的生活!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今天是2009年11月9日,也是柏林墙倒掉20周年的日子,一晃这些年过去了,那一年我是技术员,在某个工地,坐在田埂上看日落,吸着廉价的香烟,想象着那时还无法看见的今天,父亲还在,母亲的眼睛还能看见东西,还能说话,最小的弟弟还在读书;而此刻,就我一个人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那些模糊的文字,不觉间泪如雨下。

(20091109)

45.科学家要学会两种本领:狡猾与脸皮厚

给研究生上公共课,总要聊到一些有关科学史案例的话题,随着对各种科学伟人资料的了解的深入,时间久了,总会总结出一些带有个人印记的观点。题目中的两个观点,就是本人在课堂上经常讲给学生们听的两个科学江湖上的求生秘笈。我从来不认为狡猾与脸皮厚是贬义词,如果有人要求狐狸不狡猾,那简直是无异于谋皮害命,狡猾对于狐狸来说,一种天生的防御机制。而脸皮厚,不是要人做坏事,而是强调一个人要有顽强的心理素质,提高抗打击能力,否则是无法生存的,那些自杀者多半是因不具备这两样本领而发生的悲剧。

我提出的这两种科研江湖求生技能,在科学史上是有先例可循的,绝非异想天开的结果。狡猾这种本领,我们可以从哥白尼(1473~1543)身上清晰地看到,其实,哥白尼早在1510年左右就已经比较完整地构想出《天体运行论》的主要思想,而直到临去世的时候才发表。

据说1543年,当那本将要改变世界的著作送到病榻上的哥白尼手中时,临终的哥白尼满意地抚摸着封面,然后安然去世。哥白尼为什么不早早地出版这本著作呢?在教会统治的黑暗时代,发表这些学说是异常危险的,稍有不慎,他就会被教会抓去以异端邪说的名义烧死,该怎么办呢?狡猾的哥白尼采取了述而不做的办法,结果不但保全了性命,而且让思想真正得以流传开来。57年后那个倒霉的修道士布鲁诺就因为传播新思想而被罗马教会烧死,始作俑者得以寿终正寝,而传播者却成为真理的殉道者,这就是人类思想史的教训。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科学家学会必要的狡猾对于自身和科学来说都是一种保护。我们能说哥白尼错了吗?显然不能。

而伽利略(1564~1642)的案例则告诉我们,科学家必须学会适当的脸皮厚,否则也是无法生存的。伽利略是历史上少有的两次受到宗教法庭审判而又幸存下来的神奇人物。年轻时的那次审判并不严厉,让他轻易蒙混过去。而1633年的那次审判,要严重得多,69岁的伽利略被宗教裁判所裁定有罪,由于他的悔过,以及外界的多方努力,侥幸没有被烧死,只是关进监狱,在监狱里他仍然继续科学研究,毫无悔改之意,幸好他的一些学生来照顾他,他又开始借机传播他的学说,又多活了9年的时间。至于民间流传的伽利略在审判的间歇里自言自语地说“地球还在转动啊!(Andyetitmoves)”,我个人认为多少有些光明的尾巴的味道,那个场合,如果真的说了这句话,一旦被宗教裁判所的特务听到,那么先前所有的悔过都白费了,按照我对伽利略的理解,他是断然不会开这个玩笑的。他知道自己的理论一定会超越时间的,这份自信,是源于他对自己工作的信心。因此,我常对学生们说:“能够战胜时间的就是永恒。”他相信自己是永恒的,而那些悔过则无非是人类历史中一种会被时间遗忘的闹剧而已,而对于无法摆脱的致命闹剧,只有以更加荒谬的脸皮厚来应对。

那么搞哲学的人该怎样求生呢?境况可能比搞自然科学的还要险恶,我目前实在是还没有想到一个好办法,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欣赏英国哲学家霍布斯(1588~1679),在那样的一个年代,生存条件恶劣,政治危机四伏,他老先生竟然活了91岁,真是不容易,更为难得的是,他不但活得长久,而且在活着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了,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同时期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则处于一种惊弓之鸟的状态,仓皇北逃。笛卡尔的一生谨小慎微,他给自己准备的墓志铭很有意思:“隐藏得好,所以活得好。”不论得意还是失意,难道生存不需要智慧吗?科研江湖同样是充满凶险的,必要的求生技能还是要学两样的。

(20091204)

46.有没有一个鉴别好人与坏人的“判决性实验”

课堂上给学生们讲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1922~1974)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其中自然会提到波普尔(1902~1994)的工作,毕竟拉卡托斯是波普尔的学生与同事,而且两人又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伦敦经济学院为代表的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判决性实验”的提法来自波普尔,这主要是由于波普尔的证伪理论所必然要求的,他的主要意思就是:存在一个对于理论证伪来说起到判决性作用的实验,而这类实验就被看作是判决性实验。由于波普尔在理论上是一个原子主义者,即相信一个理论只包含一个命题,一旦遇到反例,那么这个理论就被证伪。其实通过科学史的考察,我们知道任何理论都不会因为遭遇反例而被轻易证伪,理论是有韧性的(当然很多人批评波普尔还有一个原因,即波普尔理论面临着奎因迪昂困境)。基于这种现实,拉卡托斯称波普尔的理论是朴素的方法论证伪主义。

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充分考虑到理论的整体性与理论的韧性问题,因此,他不相信存在一个“判决性实验”的东西,认为那是一个即时性的神话。拉卡托斯自称自己的理论是精致的证伪主义,给他的老师波普尔留下了足够的面子,但是即便如此,拉卡托斯与波普尔也在学术上绝交了,可见就是大牛也是无法宽容不同理论的。我们今天看来,拉卡托斯的理论能更好地解释科学史揭示出的案例。我个人的补充意见是,虽然不存在所谓的判决性实验,但是理论所遭遇的实验证据的重要程度是有区别的,换言之,对理论来讲存在重要与否的证据,不是所有证据都具有同样重要程度的。关键是这个重要程度不需要大到100%,具体数值也是一个估测,这里就不胡说了。总之,这两个人提出的观点对于我们来说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自然我希望班上的研究生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

为了配合这种意图,我曾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有没有一个鉴别好人与坏人的“判决性实验”?在班上进行了小范围的讨论(也谢谢参与的同学),同学们的答案主要有两种:其一,没有这种判决性实验(好人与坏人的判别标准都是主观的);其二,不清楚。坦率地说,对于两种答案我都不是很满意,由于时间关系,我无法让大家都参与讨论,我知道有很多同学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标准还是有的,虽然不能简单地说是判决性实验,但是这些标准也不都是主观的。比如说国人喜欢看的那些国外的大片,对于片中出现的反面人物也是深恶痛绝(与外国人的感受没有什么不同),对于那里的英雄人物也是钦佩有加,由此可知,判别好人坏人并不都是主观的事情,而是有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客观内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伦理学也是有一定的客观基础的,并不都是伦理学家们的主观臆断。那么把问题简单化,该怎样判断呢?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孟子的说法,孟子说人有四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愧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如有四体也。”根据孟子的标准,我们可以初步说,缺乏这四心的人就是一个坏人。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无法完全按照这个标准执行,因为,它在各个具体的人身上,体现的比例不同,而且这个标准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有儒家的君子的一些内在规定,而且这是封建社会的一些说法,因此必须把它还原成现实生活中的标准来看,才具有现实意义。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个过程中如何判别好人与坏人呢?我尝试用利他与利己的组合来处理这个问题。这个组合有四种结果:①利他利他,②利他利己,③利己利他,④利己利己。这四种组合中,第一种情况,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人就是我们梦想中的好人(说成圣人未尝不可),无论在哪个时代,他都是好人。第四种情况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坏人,翻译成今天的话说就是毫不利人专门利己,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这类人都是坏人。但是大多情况下,我们是处于第二种与第三种之间,那么该怎么办呢?利他利己的类型在今天是否可能呢?我认为还是可以实现的,80年代所谓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就有这个意思,今天能够做到这个程度的就是我们期望遇到的好人。利己利他模型揭示的也许更有现实意义,追求自己的私利没有错误,但是不能以损人为基础,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的利己,这是可以接受的,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这就是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最可恶的就是损人利己,这种人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坏人,也就是我们古人说的小人。

但是从长远来看,损人者往往不能达到利己的目的,这又恰恰是历史的公正所在。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损人的长期回报是负的,而利他的长期回报是正的。不说了,判别好人坏人还是有一些标准的,这种思考有一种作用,即可作为选择朋友的一个可参考的标准。联想到前段时间科学网上李小文老师帮助某海龟博士的行为就是一件典型的利他行为,这件事遭到非议,就说明我们在基本判断上是存在误区的,而且这件事的最大受害者恰恰是李小文老师。所以,对于善行,我们是必须要予以支持的,虽然我们做不到,但向往之心是不能没有的,否则这个社会太可怕了。

(20091207)

47.捍卫常识有时是很难的

前些日子,最热门的话题当然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对于黑孩子奥巴马,我还是很喜欢的,毕竟在童话消失的年代,他的出现就是一个让人振奋的神话。其实,我能够感觉到国家的尴尬,该怎样处理奥巴马呢?这个家伙口才好,模样英俊,更为重要的是他本身所体现的传奇般的神话,对我们这样一个缺少奇迹发生的国家的广大青年来说,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诱惑与挑战,怎么办?对于很多部门来说,奥巴马的出现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奥巴马在上海与青年才俊的交流也是他此行的一个重要事件,事后,我从黄安年老师的博客上看到访谈的中文稿,粗略看一下,坦率地说有些失望,因为有些问题提的基本上没有意义,如看到一个青年才俊询问阿富汗反恐战争的问题,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大而无当的话题,它远不是一个交流会所能谈清楚的。再者说,我们自己的事情还没有搞好,谈哪门子阿富汗啊。记得当天在电视上看到现场的一个画面,印象中这些才俊的英语比母语说得还流利,后来由于有事没有细看。总体感觉是这个对话会就是一个蹩脚的老师与中学生在课堂上的问答,既没有显示出奥巴马的才华,更是把我们集体降格为中学生。

众所周知,这是一次重要的访问,我们希望听到一个旁观者对我们发展的真实看法,然后我们才能从对方的意见中看到我们的不足,从而在未来改进这些缺陷。可惜,这次会议,我们没有得到任何值得怀想的新的认识,而变为一种现场秀,奥巴马“被胜利”的心情也不爽,实在是可惜了,白白浪费了我们招待奥巴马所付出的巨大花费,什么有价值的建议也没有获得。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奥巴马没有遇到真正有实力的提问,导致最后的总决赛,我们涛哥的压力空前巨大,表现平平。我们精心组织的以逸待劳的准备,顿时化为无形,实在是有关部门的落伍思想导致的。假如我们的那些青年才俊不是组织上定点选拔的(我怀疑是组织安排的),而是公开竞选出来的,再如果没有那么详细的答问规定,我相信交流会一定很热闹,也会让奥巴马感到一些真正问题带来的压力。可惜我们的限制太多,导致我们集体都很弱智,那些才俊只能在狭小的语义空间内尽量展现英文的流利,借此摆脱思想被贫乏的尴尬状态。说白了,我们就是怕人家把我们演变了,其实这也反映出我们的高度不自信,如果我们把国内的事情做好了,害怕什么演变,我估计那时美国人该怕我们演变他们呢。我们之所以表现得如此被动,实在是各方面虚假的内容太多了,总怕被戳穿,或者在各方面都没有能力与人家比,只好严防死守。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中国文化是很难被演变的,这点我们有充分的自信,所要变的只是那些明显与人类进步框架背道而驰的东西。

同类推荐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列举的200多个经典定律,是人们从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所提炼总结出的精华。书中总结了管理、经济、心理、人生、教育、事业、家庭、感情等方面最经典的定律、法则和效应,全方位地扫描人生的全过程,交给我们一把又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点亮一盏又一盏指路的明灯。把握这些定律,对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多重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你也可以利用这些神奇的法则、定理来驾驭你的一生,改变你的命运。
  • 忏悔录(上)

    忏悔录(上)

    《忏悔录》是一部复杂多义的著作。“忏悔录”一词,其古典拉丁文原义为“承认、认罪”,在教会文学中转义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含义。奥古斯丁此书着重后一种意义,即历述一生所蒙受的天主恩泽,从而发出对天主的歌颂。但世人一般都注重其第一种意义,将其视为奥古斯丁的自传和个人忏悔,“忏悔录”遂成为“自传”的别名。奥古斯丁的哲学分为两大部分,即纯粹神学和从属于神学的哲学,前者是关于创世主上帝的论述,后者则讨论上帝创造万物、创造宇宙的问题。这两部分内容在《忏悔录》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阐述。罗素的看法有所不同,他对奥古斯丁评价甚高,认为奥古斯丁虽然并不专心致力于纯粹哲学,却很好地表述了它,并显示出了非常卓越的才能,《忏悔录》就是最好的纯粹哲学作品。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春秋》对于古人来讲,长期都被尊为政治哲学的圣典,并被认为是所有儒学经典中一部孔子亲手编撰的作品,因此而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其地位长期凌驾于儒家所有经典之上。但《春秋》同时又是费解的,甚至连遍注群经的朱熹都退避三合,孔子的微言大义在历代经学家的解读之下变得越来越芜杂,越来越让人看不清楚。我们若想从《论语》、《春秋》等经典的字面本身来了解儒家思想,这几乎就是一种缘木求鱼式的努力,因为真正在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影响的那些所谓儒家思想、孔子真义,其实和孔子本人并没有太大关系,和我们所熟知的“四书五经”、“十三经”本身也没有太大关系,而真正发生巨大影响的却是何休版孔子、杜预版孔子、郑玄版孔子、孔颖达版孔子、朱熹版孔子、王阳明版孔子……这是一个人们不断地赋予经典以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给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这些被人们所赋予的意义反过来又深刻影响着人们自身。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对经典的种种所谓正解与误读不断地冲突、互补、融合、灭亡、新生,许多由不靠谱的考据引申出来的“大义”真实地在现实社会政治思想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又不断衍生出新的义理与新的政治思想。
  • 《论语》人物评传

    《论语》人物评传

    本书第一次把《论语》里的所有历史人物从书中剥离出来,结合《左传》、《国语》、《尚书》、《史记》等史书以及《孟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淮南子》等诸子书中的有关记载,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人物(而不是《论语》中的“一句话”人物)进行系统研究,每个人物有“传”有“评”。
热门推荐
  • 男神是忠犬

    男神是忠犬

    【冷娇女x小狼狗√】【小甜饼√】【偶像时代√】【反差萌√】劲爆消息!!水弥弥和时予已经结婚了!全国粉丝票选的「最不可能的CP」居然结婚了!?消息一出,一时间男默女泪!粉丝们集体失恋!更可恶的是,这两座大冰山还当众发狗粮!说好的高岭之花呢?你们都OOC啦!他是闻名全国的影视新人王,红遍全国,男女老少通吃,粉丝无数!她是拥有百万粉丝的油管红人,神秘音乐人,一手曲,一手词谱的极佳!她也是他的小水,十几年后再次出现在他的生命中。从此,他与她蜜恋一生!
  • 薄暮王冠

    薄暮王冠

    以生之名,我们是教会猎人;以生之名,我们是异血的终结者;以生之名,我们是罚罪女神的代言人;以生之名,我们是薄暮王冠最忠实的守护者;在不见诸神的黑夜,我们的猎杀开始了!
  • 火炮之库

    火炮之库

    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陈家有赘婿

    陈家有赘婿

    我想写一个很温馨的故事!且看二十一世纪,青年博士回到古代,演绎一场啼笑皆非、逍遥自在的古代佳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英雄联盟之末日之星

    英雄联盟之末日之星

    在无尽星空中,一个可怕的文明即将到来,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地球的守护者选出5位普通的地球人前往瓦罗兰大陆进行试炼,宇坤就是其中之一,看他如何在瓦罗兰大陆闯出一片天地,又是如何拯救地球于危难之中....
  • A Christmas Carol(I) 圣诞故事集:圣诞颂歌/小气财神(英文版)

    A Christmas Carol(I) 圣诞故事集:圣诞颂歌/小气财神(英文版)

    A Christmas Carol in Prose, Being a Ghost-Story of Christmas, commonly known as A Christmas Carol, is a novella by Charles Dickens, first published in London by Chapman & Hall in 1843; the first edition was illustrated by John Leech. A Christmas Carol tells the story of Ebenezer Scrooge, an old miser who is visited by the ghost of his former business partner Jacob Marley and the Ghosts of Christmas Past, Present and Yet to Come. After their visits Scrooge is transformed into a kinder, gentler pgsk.com his "Ghostly little book," Charles Dickens invents the modern concept of Christmas Spirit and offer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adapted and imitated stories. We know Ebenezer Scrooge, Tiny Tim, and the Ghosts of Christma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not only as fictional characters, but also as icons of the true meaning of Christmas in a world still plagued with avarice and cynicism.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与幽灵少女

    我与幽灵少女

    有一天,我做了一场梦。梦见我同一个叫千里的女孩相遇,并且走过了一段虽然忙碌但快乐的日子。她彻底,打乱了我的生活。把原本不属于我的快乐塞进了我的世界。这是一段属于御宅青年与一群少女的欢乐欢乐校园探险,这是一段清纯唯美经久难忘的青涩情怀~
  • 三生莲之美人何以霸天下

    三生莲之美人何以霸天下

    ◆她是被称之为废物的莲雾帝国小王爷,自小受尽折辱,遭人冷眼。◆她是惊才绝艳的水行世家少主,为完成父愿女扮男装,创造了无数的神话。当她的灵魂,融入她的身体,重生的她,于皇族斗争中开辟盛世神话,在废材压力下脱变惊世天才!步步为营,处处精心。隐忍多年的她,有朝一日如凤凰般涅磐重生!当邪魅腹黑的始祖,遭遇惊艳绝世的魔法全才,世界也为之振颤!驰骋战场,战无不胜的战神是她;一曲琴音,山河沉醉的琴圣是她;挥斥方遒,商业帝国的主子是她;御兽之术,万兽臣服的圣女是她。纵横六界,仰观苍天。笑傲穹宇,御战风云。艳纵天绝,何人能及?——◆◇————◇◆————◆◇————◇◆————◆◇————◇◆————◆◇————◇◆——【关于结局】本文结局一对一!O(∩_∩)o喜欢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亲们,欢迎跳坑!【关于身心问题】本文男主和女主身心干净!喜欢的亲记得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