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4900000010

第10章 口语交际的过程(2)

每种说话人在交际中都有不同的功能,我们要注意辨析自己承担的是何种角色,不要造成错位。

有时候,实际交际活动中的情况还涉及不同话语角色之间的转换,就更需要讲究转换的时机和技巧了。

2.听话人

和说话人相比,听话人的情况没有那么复杂,但同样也可以分化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听话人是说话人所针对的说话对象,也是说话人意识中的在场对象,这是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情况,我们称为“受话者”。

第二种情况,听话人不是说话人所针对的说话对象,但说话人意识到听话人的在场,这称为“旁听者”。显然,说话人的话语虽然不直接针对旁听者,但因为意识到旁听者在场,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比如教师和家长交流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学生是否在场决定了教师不同的表达方式;领导向秘书布置任务,是否有其他员工在场也会改变领导的话语方式。此外,旁听者也是一个潜在的受话者,发话者随时可以转变话语针对的对象,对着旁听者说话。只要条件许可,旁听者甚至还可以主动说话,转变为说话人。

第三种情况称为“窃听者”,窃听者其实也在交际现场,只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没有意识到他的存在,因此窃听者对交际过程和话语形式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但是窃听者在获知交际信息后,可以利用该信息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过,这种做法显然是不道德的。

案例 迟到的梅梅

因为公交车改道,梅梅最近上班老是迟到。

梅梅的师傅私底下委婉地批评:“梅梅啊,以后注意点,明天开始把闹钟提前半小时啊。”梅梅红着脸答应了。

梅梅的上司当着同事的面严肃地批评说:“赵梅梅,你是老员工了,还老是迟到。年轻人看样学样,今后我还怎样管理?你要给年轻人做榜样啊!”梅梅频频点头,旁边新员工李维因为昨天也迟到了,感觉很不好意思。

下午行政部门例会,行政总监又作了不点名批评:“有些员工经常迟到早退,我们要严肃公司纪律,一律按照规定扣奖金!”虽然没有点名,大家都回过头来看梅梅,她恨不得钻到地板里去……

提示

梅梅受到的三次批评包含不同性质的说话人和听话人。

第一次批评中,梅梅是受话者,单独接受批评,而且说话人是她的师傅,关系比较密切,所以批评也比较委婉。

第二次批评中,梅梅也是受话者,但有旁听者存在。说话人是领导,属比较正式的社交关系,所以批评比较严厉,而且批评的效力还影响到了旁听者,显然说话人是有意这么做的。

第三次批评因为没有点名,所以梅梅表面上是旁听者,但其实却是受话者,批评就是冲着她来的。因为顾及到众多旁听者的存在,说话人没有把梅梅当作直接受话者,这也是维护梅梅面子的礼貌做法,但批评的效力也达到了。

由此可见,不同的说话人、不同的听话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话语方式。

3.语境

简单地说,语境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但是对它稍加分析考察,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同时又是非常富有解释力的概念。语境的范围极其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话语语境:这是一种语言内部的语境。在书面语中,由一段话语的上下文构成,可称为上下文语境;在口语中,由一段话语的前后语构成,可称为前后语语境。

(2)现场语境:这指的是一段话语说出时的具体时空环境,它是交际者可以直接感知的情况。比如应聘者参加面试时,考场内考官和应聘者双方能见到、听到、感觉到的一切场景就组成了现场语境。

(3)交际语境:这也是一种位于现场的语境,但不是具体的物质环境,而是与这一次交际活动相关的各种交际要素组成的抽象环境。它包括说话的主题、说话的场合、说话的方式、交际双方的地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

(4)背景语境:这实际上就是人们记忆中储存的关于世界的百科知识。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规律性的知识,如水到一百摄氏度会沸腾;买东西必须付钱;四川人擅吃辣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常识。一种是情节性的知识,如公司经理家有两个儿子;老婆在1月17日过生日;刘老师的电话号码是50841488等。它们都是个体性的具体事件。

虽然语境的类型多样,但我们要认识到,无论什么语境都必须通过认知活动转化为我们的知识,才能在话语理解中起作用。所以语言学家说所有的语境都是认知语境,“语境就在你头脑里”,这是很有道理的。不过,不同语境知识的存储方式不同,背景语境知识是预先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而现场语境、交际语境的许多知识都是由交际者即时分析而获得的。

如果说语境以知识的方式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话,那么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人和人之间在所拥有的知识数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说话人说话时所利用的语境知识与听话者所利用的语境知识相一致,说话人要认识到并非自己所拥有的知识都能在交际中起作用,说话时利用的语境知识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应该去努力设想听话人可能具备哪些语境知识。这是一种常见但很容易忽视的交际策略。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交际都需要估计对方的语境知识,比如教师要估计学生的知识积累;演讲者要揣摩听众的知识背景;就连闲谈,你也要分析对方的知识兴趣,要不然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在尽量准确地估计听话者的语境知识后,说话人还有一个策略就是要遵守经济原则——让听话人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最大限度地了解要传达的信息。这就要求说话人在组织话语表达时,在保证必要信息量的前提下使话语尽量简要,凡听话者已知的或可以借助于其他方式获得的信息,就不让它以话语的方式出现。因为这一策略的作用,口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无主句、省略句等简约的句子形式。尽管很多信息没有在这些句子中出现,却丝毫不影响双方的沟通理解。

在听话人这方面,也要认识到:话语理解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处在一个对语境知识主动探索、积极捕捉的心理状态中。听话人必须敏锐地感受到话语中需要填补的语义空白,然后在自己的语境中寻找、激活、填补相关知识。只有这样相互默契配合,整个交际过程才会是顺畅而高效的。

听话人对语境的主动利用还有一种表现,就是能主动利用语境信息对说话人的话语进行纠错和修正。只要听话人相信说话人的交际诚意,那么即使话语中存在问题,他也应该校正或修补,例如下面三个句子:

(1)两张动物园。

(2)这种药对高血压有好处。

(3)他是老鼠,我是猪。

上面第一句是个语法病句,但我们只要把它放到公交车语境中就不难理解发话者的意思是“我要买两张到动物园的车票”;第二句是个逻辑病句,但按照我们常规知识来理解,就会知道发话者不可能说吃药对高血压有帮助作用,只可能是吃药对治疗高血压有帮助作用;第三句是荒谬的句子,但放到生肖讨论的语境中,一切就可解了。以上这些都是会让语言学家皱眉头的句子,但在口语交际中,却是司空见惯的,这就是语境的力量。

此外,听话人还需要根据语境对说话人的真实意图进行推理。例如同样的一句“我今天不太舒服”,既可以是一个简单的陈述行为,也可以用来请假或者婉言谢绝别人的邀请,关键要在语境中探求最合适的意义。试看如下几种语境:通过语境知识的加入,能够推知一些言外之意:

(1)A对B说:“我们去看电影吗?”B不想去,回答说:“我今天不太舒服。”真实意思是“我不想去看电影”。

(2)B在A家做客,聊了很久,A突然脱离当前话题,说:“我今天不太舒服。”真实意思是“希望你可以回家了”。

(3)妻子指着一大堆脏碗说:“我今天不太舒服。”真实意思是“命令你今天洗碗”。

离开语境,话语将变得面面俱到,烦冗无比。主语、谓语、宾语,一个不能少;介词、副词、关联词,一个不能省。

离开语境,话语将变得含糊不清,指代不明。他、她、它,搅作一团;这里、那里,不知是哪里。

离开语境,话语将变得循规蹈矩,机械僵硬。双关、象征、隐喻,成为无法解读的谜语;诗歌、散文、小说,不得不充斥着陈词滥调。

使用语言的艺术,就是使用语境的艺术!

案例 丈母娘的误会

忠成和晓霞谈了三年的恋爱,现在瓜熟蒂落,正在筹办婚事。

婚礼前,丈母娘问忠成:“听晓霞说,你们蜜月旅行想到日本去,是吗?”

忠成毕恭毕敬地说:“我们改主意不去日本了。”

“哦,”丈母娘大方地说,“要不你们上欧洲或是澳大利亚逛一圈,钱不够我来贴。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嘛。”

“那不行,我们旅行结婚,怎么能叫您掏钱呢?我跟晓霞商量过了,这次我们不出去了。”忠成不知道丈母娘是否会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到他们小夫妇身上,有点惴惴不安。

没想到丈母娘挺尊重忠成的意见,附和着说:“不出去也好,只要你们自己觉得开心就可以了。”

婚后第二天,忠成和晓霞就坐飞机去了云南,他们觉得与其去国外走马观花,还不如花同样的钱在国内玩个痛快。大理、石林、昆明、丽江、西双版纳一圈逛下来,回到家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忠成把特意为岳母挑选的云南土特产送到她面前,却意外地发现岳母对他爱理不理的,她把东西随手一放,就回自己房间去了,显然是生气了。

事后向老丈人了解情况,忠成才知道自己说错了一句话,引起了丈母娘的误会。那天,他和丈母娘讨论蜜月旅行的事,说了一句“这次我们不出去了”,而这句话是有问题的,既可以指“我们不出国了”也可以指“我们不出去旅游了”。在当时的语境下,丈母娘的理解当然是“我们不出去旅游了”。这样一来,她就认为忠成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了。所以忠成当时应该再补说一句提示的话,如:“这次我们不出去了,还是国内旅游好。”这样就不会引起误解了。

提示

语境固然重要,但是它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还是需要我们把话说得清楚一些,以免引起误解。

四、会话过程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际过程就是会话,可以是你来我往的对谈,也可以是众声喧哗的讨论。下面我们来对会话过程的各部分进行概括和归纳。

一次完整的会话通常由开端、主体、结尾这样三个部分组成。

1.会话开端

在会话的开端,说话人先用一定的手段引起听话人的注意,邀请对方参与一次交谈;然后听话人表示愿意参与,并做好倾听的准备。概括而言,会话的开端往往具有“邀请——回应”的结构方式。

从语言表现手段上看,实现邀请功能最常用的是称呼语,如“小李、王总、爷爷”等,比较熟悉的对象之间也可以直接使用呼唤语,如“喂、哎、嗳”等。此外,也可以采用非语言手段发出邀请,如盯着对方看、发出微笑、招手等,甚至我们直接走到对方的跟前站住不动也能起到邀请对话的作用。在比较正式的交谈中,说话人可以把邀请对话的意向直接说出来,如“老李,我想和你谈点事”或“小王,你过来坐坐,我有话和你说”。

对于听话人,必须对说话人的邀请作出回应。最普通的方式就是使用表示肯定的词语,如“嗯”“好的”“可以”等。在双方比较熟悉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反问的方式,如“找我什么事?”“干嘛?”回应。同样也可采用非语言手段,如点头后盯着对方、睁大眼睛作疑惑状等。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当只有两个人在场,说话人讲话不会引起谁是听话人的误会时,说话人可以避开会话开端的程序,直截了当地进入会话过程。

链接

《雷雨》片断

《雷雨》中有这么一段对白:

鲁贵(喘着气)四凤!

四凤(只做听不见,依然滤她的汤药。)

鲁贵四凤!

四凤(看了她的父亲一眼)喝,真热,(走向右边的衣柜旁,寻一把芭蕉扇,又走回中间的茶几旁听着。)

鲁贵(望着她,停下工作)四凤,你听见了没有?

四凤(厌烦地,冷冷地看着她的父亲)是!爸!干什么?

鲁贵我问你听见我刚才说的话了么?

四凤都知道了。

鲁贵(一向是这样为女儿看待的,只好是抗议似地)妈的,这孩子!

鲁贵第一次用称呼语向女儿四凤发出了对话的邀请,可是四凤没有回应。于是鲁贵第二次邀请,四凤“顾左右而言他”。然后鲁贵第三次邀请,并且使用了“你听见了没有?”这样强烈的措辞迫使女儿回答,这时四凤才作出回应。这可以说是建立在扭曲的人际关系上的一次不成功的会话开端,却反映了剧作家曹禺高超的人物塑造艺术。

2.会话主体

会话开端以后,就进入会话主体部分,会话主体是围绕本次交际主题而展开的话语部分。

每次会话都是交际参与双方不断互换角色轮番说话的过程,每一个参与者先发表意见,再倾听对方的回应,如此循环往复以完成一次交际。

一次完整的会话可以包含一个主题,讨论完毕就结束对话;也可以包含几个相关的主题,延伸拓展,形成一次复杂的讨论过程。

3.会话结尾

会话是一种相互合作的社会活动,要使它圆满得体地结束,就应该有一个充分的结尾。

同类推荐
  • 哈佛财商课

    哈佛财商课

    财富和你其实并不遥远,也许你存了一些钱,但离富人还很远。也许你坚信,节约是对的,但借钱是一件可耻的事。也许你是个“卡奴”,还整天幻想着中彩票发大财。你是否想过,也许你与财富的距离只有那么几步的距离,你仅仅只是缺一点点财商?哈佛财商法则十二课,为你揭秘财富密码:钱放着不用,就等于“死钱”。你应该改变观念,合理负债,理智冒险,让“死钱”变成“活钱”。在这个金钱万能的时代,银行利息永远赶不上通货膨胀。要想致富,财富观念先行。没有人注定一生贫穷。想要实现创富的梦想,除了要有远大的志向、强烈的创富欲望。
  • 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和沟通与我们的生活事业息息相关。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既游刃从容,又不失真诚与仁爱;既立志于事业,又不失家庭的和谐?在《挺经》中,你能看到曾国藩顺境中的修养与知足,逆境中的坚挺与忍耐;做事的勇毅与勤廉,决策时的虚心与明强。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冰鉴,取其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冰鉴》从整体出发,就相论人,就神论人,从静态中把握人的本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心理。
  • 妥协的力量

    妥协的力量

    在成长中,妥协是等待与忍耐,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在爱情中,妥协是理解与牺牲,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温暖;在交往中,妥协是宽容与谦逊,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洒脱;在对抗中,妥协是和谐与从容,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本书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让你在故事中体悟,你什么时候需要妥协,如何妥协。
  • 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

    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

    化通俗为雅致,变腐朽为神奇,人间万事之通典。读进去,体会入世的超然境界;悟出来,享受出世的平淡快乐。《菜根谭》是一部需要人们放在床头、案头,静心品读的旷世奇书。读进去悟出来会有醍醐灌顶之感,受益终生。《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是对《菜根谭》的深刻感悟,书中总结了为人处世之策略,求学问道之真假,功业政事之智慧,修身养性之要义,生死名利之玄妙,居家交友之心得。它通过充满审美情趣的思维方法,简单明了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帮助人们破解人生中遇到的诸多难题。
  • 怎么沟通,领导才放心;怎么做事,领导才信任

    怎么沟通,领导才放心;怎么做事,领导才信任

    一个聪明的员工,不会让自己的情绪被上司的斥责所扰乱,受批评时只要理性对待,巧妙处理,反而能在某些方面促进自己的进步。要记住:没前途的人是可有可无的人,是被领导忽视的人。下属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在领导的责骂声中产生前进的信念和动力,努力上进,做出更大的成绩,从而也才能真正获得领导的重视和信任。
热门推荐
  • 绝世神医:推倒冷傲王爷

    绝世神医:推倒冷傲王爷

    一朝穿越,变成了没爹没娘没人爱的孤女一枚。不过她是谁?现代神医,一双圣手,走进鬼门关的人都能被她拉回人间,治个病,解个毒不过信手拈来。曾任人欺辱又如何?如今她医毒双绝,有内功心法护体,又得万蛊之法,且看她如何脱胎换骨,扭转命运的齿轮!只是,想要明哲保身的她为何偏偏惹上了那个传说中傲慢暴戾的王爷?“想跑?你既然睡了本王一次,就得睡本王一辈子!”
  • 物主庄园奠基者们

    物主庄园奠基者们

    史前第一部字里行间处处透着佛系的小说,故事充满浪漫主义情怀,无为、逍遥、非恶、魔幻而清奇,每篇故事都写得简单轻松,可以独立成文,所有故事连结起来,又构筑成一部恢宏壮阔的史诗。作者以遍读天下名著的知识储备,让故事逻辑分明条理清晰如行云流水般交织成一道错综复杂的世界关系网,故事以演义的形式进行,没有特定主角,众多人物又有极其鲜明的性格,诸多沧桑与无奈,好似每个人都在极力摆脱命运的安排却又最终逃脱不了宿命的纠缠,文风简单犀利,放弃堆砌词藻,拒绝码字啰唣,想象力丰富,让人一看停不下来。对于人性的诠释,精准到每段故事都像在写历史,每个人物都很鲜活。本书作为前传,是对前作世界观的完善,二者情节没有冲突,逻辑也没有错乱。记住物主庄园和浪海天阔,新小说流派肯定会留下这些名字,心平气和,只做佛系
  • 重生校园女神之帝少别惹我

    重生校园女神之帝少别惹我

    苏沐是个思想很简单的人,一直觉得很幸福,有着青梅竹马的男朋友,有着乖巧懂事的妹妹,父亲慈爱母亲善良家庭幸福美满。直到死前那刻她才突然惊醒,原来一切都是她太自以为是,青梅竹马的男朋友早在几年前就和妹妹搞在了一起,乖巧懂事的妹妹一瞬间与她翻脸,慈爱的父亲声声野种的叫着,善良的母亲恨不得她早死。她只想简简单单的活着,如果再来一世,她要放飞自我,让那些对她心怀鬼胎的人后悔。怀着这样的心,苏沐重生了,竟然重生在了5年前。那年,她17岁,重生之后,再也不想受人掌控,她发誓要过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她会阵法,会医术,会变得强大,会谁也不怕。不料,遇到了他。时而邪魅,时而温柔,时而冷酷,但却对她一番真心,帝御尘说,一遇沐沐便成虫,是龙也得盘着。苏沐说,这辈子最大的幸运不是重生,而是重生后遇见的那个宠她宠到骨子里的男人。帝御尘说,你我的相遇本就是天注定,有缘终究会在一起。
  • 仙骨魔物

    仙骨魔物

    当夜色被血浸漫,蓄谋已久的谋杀拉开序幕,父母被杀,家门被灭,她与魔物相融,在蚀骨的疼痛中,她的瞳孔,覆上暗紫的幽光。“我会证明给你们看,妖界,只能由我浮袅来屠杀。”
  • 八荒封天记

    八荒封天记

    四海八荒皆为我为尊!我欲封天,与天齐寿!我欲成仙,言出法随!我欲破道,万物皆为虚妄!
  • 帝女殇:冷情王爷难擒妃

    帝女殇:冷情王爷难擒妃

    等待死亡的间谍,睁开眼睛迎接自己的是一场穿越不知道多少年的古代王朝,一跃成为王府的郡主,纠缠在王权的阴谋之间,再也无法抽离。骄傲冷漠的公主,运筹帷幄的智谋,翻云覆雨的手段,尊贵的立于皇权之巅,却因爱上自己的皇叔,与其锋芒一般,被推向风口浪尖之中。她说:“纵然万世不容又能怎样,爱了便是爱了,就算阿鼻地狱,只要你敢,我便不离不弃。”他说:“我可以承诺你一辈子,可以给你你要的一切,唯一不能给你的,只有爱。”骄傲的凤凰,不能因为乱伦的字眼,滴下自己珍贵的眼泪,哪怕万劫不复,也不许人伤你分毫。
  • 地球末日之游戏系统

    地球末日之游戏系统

    陨石的降落影响了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疾速衍生的邪恶生命使人类步向灭亡,是宇宙的意志,要人类灭亡还是进化?曦:黎明新的希望,暮:黄昏一天的收获双生子子曦,子暮意外获得游戏系统,一路上携手志同道合的系统拥有者们共同战斗,逐步解开人类传承的秘密,寻找生命的真谛!‘暮子,人类也许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子曦看着眼前的一幕低声说道。‘子曦,或许你说对了。’一名长身玉立,气质超然的男子笔直地站在人群之中,丝毫不胆怯,用洪亮的声音说道:‘战斗,你或许能够生存,而放弃,你只会面临死亡。’(小说纯属虚构)
  • 抓住那个符印师

    抓住那个符印师

    一个没过去记忆,没节操,没朋友,没亲人的四没青年,为了找到过去自己的记忆,毅然成为全天下人都称之为魔鬼的黑暗符印师。被全体符印师敌视?如果整体来说,这是一个洗白的过程。(貌似,好像,大概,可能,或许吧……)(少有的黑色荒诞幽默风格) (作者的心灵寄托,一周内佛性更新,请谨慎入坑) (该文不影响《我不想成为修仙天才》的更新速度)
  • 九连环之紫玲珑

    九连环之紫玲珑

    太原府衙门公告栏前,站着两个人。一个是身材颀长的青年道士,灰道袍洗得发白。另一个是年轻姑娘,约十八九岁年纪,穿轻黄衣裙,梳一条麻花大辫子。两人正全神贯注地看一张告示:“三月十五日于飞龙阁举办义卖会,以接济乡里,有意者请找杨主簿报名。二月二十九日,太原府告谕。”告示短短几句,没头没脑,背后的原委却很丰富。从去年起,太原境内滴水未降,官府决定举行一场义卖会,赈济灾民。豪绅们踊跃捐献珍宝,其中最贵重的,是富商方世茂的一枚拇指大紫色金刚钻,叫做“紫玲珑”。
  • 竹斋集

    竹斋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