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4700000017

第17章 何为艺术(1)

我们看了一些艺术作品,并且用不同的方式看——横看、纵看,还有:主观地看、诗意地看、浪漫地看、对比地看、历史主义地看、形式主义地看、观念分析地看。行到这里,自然要问这样一个更为本质的问题——“何为艺术?何为艺术品?”

“什么是什么”,这是从苏格拉底时代就开始的标准的哲学提问方式,我们现在要想的是,对于这样的问题,你们期待一个什么样的回答?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你期待什么样的回答,就是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方向。

艺术问题,是美学的基本问题,一直备受美学家的关注,尤其是现代美学家。很多现代美学家支持这样的观念——现代美学转向艺术,美已经不再是美学的核心问题,而艺术问题成为美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多美学家为之思考,显然这不会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更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简单的答案,这是一个分析性的问题,各种各样的分析对我们理解艺术有帮助。

一、艺术,是怎样开始的

近代以来,人们会把古代的岩画、绘着鱼纹的陶罐、神秘兽纹的青铜器以及兽骨项链等都统统地称为艺术品,并为此唏嘘不已——祖先们具有令人惊羡的创造力。为此很多美学家开始探索艺术起源的问题。

关于艺术起源有很多学说——假说,模仿说、表现说、游戏说、巫术说等等。

模仿说认为:艺术是模仿的产物,模仿自然物。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原始艺术的动力就是想模仿一种自然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发现了某种具有表现力的东西。当然,虽然模仿忠实于人们的所见所闻,但他们不是在一种平常的意义上去复写。持模仿说的人通常会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因为柏拉图讲过三张床的故事,一张是理念世界的床,一张是木匠根据理念世界的床打制出的床,还有一张是画家根据木匠制作的床画出来的床,艺术是对模仿的模仿。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专门谈论模仿问题,他说过: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经验证明,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是惟妙惟肖地描画这个事物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例如尸首和可鄙的动物形象。但是这里有一个误解,首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不是在谈论艺术起源问题时谈到模仿的,他们另有关心所在。其次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说的模仿不是我们想当然的意思——对有形之物的模仿,否则我们就不会理解亚里士多德这样的观点:音乐是最重模仿、最生动的艺术,因为它以最直接的方式模仿其本源——心灵的状态。柏拉图也表示过如此的看法:音乐模仿善和恶的灵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关心艺术的本质问题,而不是在谈论艺术的本源问题。黑格尔非常智慧,他谈模仿说时,没有提到这两位圣贤。

表现说,兴起于近代的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源于近代以来的张扬个性的诉求。阿·伯兰特认为:艺术是表现,表现人的情感和理想。在原始部族中,无论哪一种我们今天称为艺术作品的东西都是交流思想、表达愿望的重要手段。诗人雪莱也持有这样的观念,并以此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中国古典美学和此观念相似,认为人之所以要有艺术,是因为人有感情。“情动于中故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这就是诗;“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就是歌;“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就是舞蹈。

还有一种假说是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康德和席勒都持这种观点,康德认为诗是“想象力的自由游戏”,其他艺术则是“感觉的游戏”。席勒认为,模仿虽然是重要的,但是模仿背后还有更为原始的动力,那就是游戏。游戏与艺术有一点很相似,这就是,游戏和艺术都不讲究实用意义,都具有自由精神和高度的想象力。这种观念与当时的艺术观密切相连,当时艺术作品脱离了宫廷、教会及贵族的资助,正在准备投入市场的怀抱,先知先觉的康德和席勒看到这种危险,倡导艺术超功利。

多数美学家和艺术史家认为巫术和艺术的起源关系密切。这种看法来源于近代的考古大发现及人类学的兴盛。我们今天称为艺术的形式在人类的祖先那里是被作为巫术的工具,他们经常用图画、假面、舞蹈来表现动物形象、神的形象及自然现象,或者跳舞、唱歌等等,目的不是模仿和表现,也不是游戏,而是一种仪式,通过这种仪式去呼风唤雨、祈求平安。他们相信,在打猎前画上一只被长矛刺死的动物,这个画面会帮助打猎者获得力量和勇气,也会有画面中的结果。据研究者说:人类的祖先出于巫术的目的创造出来的形象有双重意义,一个是为了增加巫术效果的逼真形象或特别形象,又能从这种外观创造和它所产生的幻觉中诱导出一种愉悦感觉。美学家附会这些想象,说这种愉悦感觉逐渐净化成了一种纯粹的美的感受,而在巫术活动中,人们在技巧上的不断改进也是对艺术发展的有效刺激。

关于艺术起源的美学探索,在17~19世纪期间是美学界比较核心的话题,他们用思辨的方式给出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精彩的,有流俗的,有些会增加我们对艺术的理解,有些也会让人觉得像个神话。无论艺术从何而来,都是假说,而且几乎很难得到验证,艺术起源是个失传的故事,任谁靠思辨也补不完整的。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以后很少有美学家再谈论这个问题了,因为20世纪的美学家们已经清楚地知道,这个问题不是靠在房间里思辨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实地考证的科学问题,这就像今天已经没有哲学家会用思辨的方式来做物理学了,而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黑格尔先生用思辨的方式进行自然科学研究做得正欢呢,他写出了《哲学全书》——最后一个意在综合自然和历史、综合自然和社会的宏大哲学体系,自然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认真对待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了。

把古代的一些器物称为艺术品,是一个近代命名,是一个追忆式的命名。考察艺术品的概念从命名的时代开始也许是一条有意义的思路。

二、艺术观念,何时形成

一说到艺术,我们可能就会想到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等。认为艺术是让人来欣赏的,而不是实用的东西,艺术不同于修鞋的手艺、厨师的手艺。人们一说到艺术,往往会称它是“神圣的艺术殿堂”、“纯洁的艺术境界”等等,而不会说“神圣的修鞋技术”或者“纯洁的烹调境界”。但这种艺术观念才不过几百年的历史,而我们称之为艺术的是几千年以来人们多种多样的活动。那么这种艺术观是从何而来的呢?古代人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称之为艺术的活动呢?

先民们并没有把实用的东西和不实用的东西分得那么清楚。艺术、传说、宗教与生产技术、医疗甚至战争,几乎不可区分,祭祀仪式、奇迹、神话、装饰、图画、音乐、舞蹈和口头文学,同时也是宗教、艺术、传说、军事和“科学”。例如,在古希腊人看来,做一双鞋和画一双鞋靠的都是“技艺”,在希腊语中都用tekhnē来说,指的是制作某件东西或做某事所需的技艺。从这个希腊词,我们能够看得出现在的英文词technique的来源。中文把这个词翻译成“技术”,而不是“艺术”。不过希腊人也有自己的角度区分“技术”,就像他们把人分为自由民和奴隶一样,他们也把技术分成“自由的技术”和“奴隶的技术”。奴隶的技术主要指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技术,如建筑、雕刻等;自由的技术主要指以心灵活动为主的技术,如戏剧、诗歌等。中世纪的欧洲人区分技术与艺术的方式,和古希腊人差不多,只不过是把奴隶的技术改名为“机械艺术”。在中世纪,自由艺术分为七种:语法、修辞、逻辑、算学、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机械艺术也分成七种:烹饪术、裁剪术、造屋术、造车术、医药术、经商术和兵术等。自由艺术分为七种,因此被称为“七艺”。西方古代和中世纪所说的技术或艺术,我们一看便知,不管是“自由的技术”还是“七艺”,都不包括现代人心目中的“艺术”。

同类推荐
  • 标注传习录

    标注传习录

    《传习录》是门人弟子在记录王阳明的教言,以及与弟子、同时代人物问答书简基础上编纂而成的语录书籍。最初是徐爱笔录的上卷,收入语录十四条。三轮执斋一生的事业里,翻刻《传习录》是最伟大的事情。其发端是,在京都给筱山侯讲学时,适逢筱山侯私淑王阳明学说,于是委托执斋校勘《传习录》。执斋于正德元年八月开始着手,标注本文、添加注释,于翌年九月三十日完成校勘。
  • 清代学术源流

    清代学术源流

    本书不仅全面、系统、深刻地揭示了有清一代学术发展的源流嬗变,而且对学术演进与世运变迁、政治文化导向等之间的密切联系,给予了充分关注,并做了深入阐释。总之,这是一部功底扎实、内容丰厚、史论结合、视野开阔、多维创新的重要清代学术史著作。
  •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筮占之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读之书,有“群经之首”之称。《易经》是智慧的哲学,内容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无数人学会了它是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开创和发展事业、怎样去挑战困难、怎么去战胜挫折等方面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而获得了成功。《易经》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坚信,通过此书,你能从《易经》的处世智慧中,找到人生中的自我,从中吸取力量,以此为指导,走向辉煌的人生之路。
  •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历史发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历史发展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相关研究现状,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思路与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历史演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萌芽,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成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发展等等。
  • 活用庄子:安时处顺

    活用庄子:安时处顺

    本书是介绍庄子智慧的文化读本,作者基于国际视野,站在世界平台上,对庄子智慧进行阐释和解读。作者论述了庄子智慧在启发心灵方面的价值,指明了当今社会,人们如何运用庄子智慧去顺应自然、认识自我、透视人性,在自主自足中圆满人生。作者还讲述了许多西方人士吸纳庄子之言、善加应用并获益良多的实例,中国读者读来会自发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由衷自豪感和深切共鸣。本书的出版有益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存在知识断层的中国人重拾经典提供便利。
热门推荐
  • 幸福婚姻成就更好的自己

    幸福婚姻成就更好的自己

    本书探讨了婚姻、家庭、爱情方面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婚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根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能帮你获得幸福的人生。
  • 逍遥仙缘

    逍遥仙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无数世外之人追求长生之术,追求仙道,追求逍遥。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修真一道。而在修真之士居多的东方九州大地之上。修真界由两大门派并列称雄,是天下修真界的领袖。这两派分别是佛家的大悲寺与道家的天玄宫。
  • 离魔叛道

    离魔叛道

    天下以魔为尊,道家等各门各派避世,明尘因身具道心被魔头觊觎,被种下魔性。面对魔的追杀,道的排挤,明尘无奈只能开创巫法流派,却成想引领了新纪元,成了秀儿。
  • 沧劫大陆之寻仙途

    沧劫大陆之寻仙途

    "我是谁?我在哪?"一句很经典的台词验证了叶风的穿越,"我穿越了?!!!"抬头望了望天窗,已不再是地球那蓝天白云,而是更加浓郁的仙云,"我这是?进入了修仙大陆?"……种种宿敌让叶风不断的历练成熟,最终他获得了与大仙旷世之战的资本,历尽千辛万苦,他发现了回到地球的路…………
  • 明朝小捕快

    明朝小捕快

    弘治七年,一个辅警重生在了西北边陲的一个小书生身上。时值开中法被废的两年之后,面对混乱的世道,他该何去何从?北拒鞑虏,南平倭乱,兴复哈密,开府郧阳.....而一切的起点,都是从一个小小的捕快开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一起聊聊:群号619886619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再见二少爷

    再见二少爷

    白家长女遭继母陷害,却被陆家小少爷救回一命,隐藏身份考入琛川中学,却遭新的不测……
  •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被猜死的人

    被猜死的人

    感染余华、王安忆等著名作家的中篇小说集《被猜死的人》,包括小说家田耳七个轰动文坛的作品。其中,《被猜死的人》讲述老人院里的独眼老梁掌握了老人们畏死的心理,将猜测“谁是下一名死去的人”的赌博游戏变成一场心理实验,凡是被老梁猜出的名字,都将在不久后死去;《打分器》《去寻一个牛人》《衣钵》讲述被亲人们遗忘的青年,没有体面工作只好自谋出路;《湿生活》写混迹街头的浪荡少年,他们被自己所生活的世界遗忘,逐渐成为异类,成为不健康的人……
  • 暖心之恋:戴家姑娘追爱记

    暖心之恋:戴家姑娘追爱记

    她是戴家长女,大方妩媚,在外御姐,在他面前娇俏软糯。年少时全部的情窦初开都给了那个男人,却在他经历彻骨之痛的时候转身离去。他是资本界的于先生,清冷矜贵,手段狠辣,感情浓烈却十分克制。所有的喜怒哀乐,宠溺纵容都给了她。没想到在最脆弱的时候竟然被她抛弃。事隔经年,马场相遇。他的一声提醒,将她惊得坠了马,从此以后,纠缠从未停止,感情愈发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