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5500000029

第29章 二次大战前黑人高等教育(3)

在传教士协会建立的教育机构中,伯瑞学院是具有开拓意义的一个,它成立于南北战争前的1858年,“在奴隶制旧的土壤上它自由地接收黑人和白人学生,并在同一个课堂上不带玷污和侮辱地教育他们。”它的创始人是出生于肯塔基的约翰·格瑞戈·斐,虽然生为奴隶主的儿子,斐却是一个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他曾试图在自己的家乡建立反对奴隶制的教堂,失败后接受南方另一位废奴主义者克雷的邀请来到麦迪森县建立教堂并开办学校。1848年10月斐成为传教士协会在那一地区的代表,在协会派来的其他人员的协助下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建在山里的学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些奴隶主也将孩子送来。当然学校也遭到人们的反对,尤其是当黑人与白人受到同等待遇时,学校甚至受到暴力攻击。然而斐不但毫不畏惧,还在1857年向协会建议建立伯瑞学院。他写道:“我们肯塔基需要一个奥伯林之于俄亥俄式的,一个反对奴隶制的、反对种姓的、反对烟草的、反对宗派的学校——一个基督影响下的学校;一个装备良好的学校,它将带领那些缺乏财富但却拥有品格的人们开辟出自己的道路。……这个学院的地点就在这里,就在肯塔基的内陆。”

1858年学院建立起来,继续公开实行黑人和白人同校教育。斐为董事会主席,毕业于奥伯林的罗格斯博士为校长,美国传教士协会给予了资金上的支持。但学院仍然逃不过被指责的命运,有时甚至受到暴徒的袭击,结果学校不得不穿过俄亥俄河躲到较为安全的地方。战争期间学校被迫停顿下来,但战争一结束,学校在校长费厄柴尔德的领导下又恢复了工作。没有了暴徒的干扰,学校发展得非常迅速。学校继续秉承不同种族同校的原则,在39年的时间里黑白两族学生共同学习。在此期间黑人学生数从100人增加到200人,他们分散在各个年级和专业。但是“隔离但平等”的社会大环境使得黑白同校成为一种被法律所不容的事情。1904年,肯塔基州立法机构颁布了一项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黑人与白人同校。伯瑞学院并没有默默接受这项与其建校原则相左的法律,而是通过法庭进行了抗争,美国传教士协会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支持,但学校仍然败诉。

尽管从1904年起伯瑞学院成为黑人与白人隔离的学校,但是它是南方第一个在奴隶制未被废除的情况下为黑人提供与白人一起学习机会的学校,它所坚持的黑白同校的做法使其在美国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页。

除了具有开拓意义的伯瑞学院,工业教育的先锋——汉普顿学院也是在美国传教士协会的帮助下建立的。战争刚开始后的1861年9月,传教士协会先是在汉普顿为黑人建立了小学,这所小学便成了汉普顿学院的起点。阿姆斯特朗在了解了黑人在这所学校的学习情况后,根据他对黑人的认识,认为应该为黑人提供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于是他向美国传教士协会建议为黑人建立以工业教育为主的学院。协会认可了他的建议,为学校购买了159英亩的土地。

学校虽然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提供大学程度以下的课程,但从其建校起,将课程扩展到大学程度便一直是学校所追求的目标。1920年,学院通过将师范课程扩展为6年的方式将师范教育提高到大学程度,随后商业课程、农业课程也都提高到大学的程度。1924年,农学院、教育学院和家政学院合并成为汉普顿师范学院,提供一年到一年半的文凭课程和四年制的学士学位课程。从30年代开始学院还通过暑期部提供文科硕士的课程。

汉普顿学院的意义在于它为黑人教育提供了一种范式,它的影响不仅遍布美国,甚至辐射到了国外。在它身后有众多的追随者,塔斯克基无疑是一个出色的典型,众多的黑人赠地学院也遵循了汉普顿的发展路径,即从初等教育开始,强调农业、商业、手工业和师资培训,然后逐渐将师资培训的课程提高到高等教育的程度。

在美国传教士协会为黑人举办的高教机构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创建于1867年的特拉迪戈学院。尽管伯瑞学院和汉普顿学院亦或是亚特兰大大学在黑人高等教育发展史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但只有特拉迪戈学院在南部各州学院联合会的认可评估中获得了最高的评价。

特拉迪戈学院位于黑人集中的阿拉巴马州的小城特拉迪戈,建立于1867年儿月,1869年2月获得特许状。自由民局帮其购买了带有一座红砖建筑的34英亩土地,其建筑原为一所为上等阶层服务的男子学校。学校开办之初有教师3名,学生140名。由于学校周围的9个县一所黑人学校都没有,因此学校承担了为这些县培训教师的任务。教学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教师和学生同甘共苦。

1868年教堂建立后,又开设了教士培养的课程。1873年正式成立了圣经研究系。

特拉迪戈学院以出色的教学赢得了黑人的信任和白人的好评,当地的报纸评论说“……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特拉迪戈学院不仅是北方慈善机构在南方所办的众多学校中最成功的一个,而且从各方面看,它都是一所好学校,可以和州内任何一所同等级别的学校相媲美。”和很多黑人学院一样,特拉迪戈学院也经历了从提供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跳跃式的,学院每一步的发展都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水平相适应。1879年,协会开始为学校大学阶段进行规划,但直到1892年学校成立25年之后,大学部才有两名注册学生,不到总注册生的千分之四,1895年学校才首次授予大学学位。1912年,大学部的注册人数不过30人,占同年总注册人数的4%;1932年,大学部的学生数才相当于总注册学生数的一半(221/443)。

特拉迪戈学院向真正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演变过程虽然较为缓慢,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脚踏实地的作风,正是有了这种作风,学校才能在学院联合会的评估中获得最优的评价。

美国传教士协会虽然为黑人办理了大量的学校,但协会并不想将学校永远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协会的原则与美国人的信条一样,即认为教育最终是州和地方的责任,当学校发展得足够壮大,不再需要外界的帮助时,协会往往会退出。即使在高等教育领域,为了提高办学效率,协会要么将自己的学校与其他学校合并,要么彻底放手于独立的董事会管理。1930年协会最老的也是最好的学校之一——新奥尔良的瓤瑞特学院与卫理公会的新奥尔良大学合并,组成新的狄拉德大学。原来属于美国传教士协会的汉普顿学院、亚特兰大大学、费克斯大学等也先后脱离了协会的控制。1931~1932年,协会属下只有5所四年制学院,1所两年制初级学院。总注册人数为1661人,修读大学课程的学生为908人,教师149人,协会给予的经费为271711.39美圆,占这些学校所获经费的一半左右。1941~1942学年度,协会控制的学校下降为3个,它们是特拉迪戈学院、图格鲁学院和利莫尼学院。

二、卫理公会与黑人高等教育

内战爆发前,卫理公会中反对奴隶制的人们便于1866年在辛辛那提组成了自由民援助协会,积极投身于救助自由民的工作。他们认识到“400万奴隶的解放为我们的传教和教育工作开辟了广阔的领域。教会已经承担了这个巨大的责任。宗教和教育可以为自由民带来幸福。教堂的旁边必须建立学校;教师必须与传教士同行。”

因此协会只要有可能就为黑人建立小学,并想方设法利用极为有限的条件培养黑人教师和教士。

重建时期,社会秩序混乱,南方白人对北方教会教育自由民的举动充满憎恨,经济状况的恶化也使得协会筹款困难,但这一切都没能阻挡协会前进的步伐。他们清楚地预见到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南方或黑人自己都无法满足黑人的教育需求,因此为黑人提供的教育,不应是临时应急式的,而应从长远考虑。因此,协会致力于为黑人建立永久性的教育机构。1878年,在协会第11次年度报告中协会属下的学校如下:获得特许状的学校有5所,分别是田纳西那什威尔的中田纳西学院,后来的华顿大学;位于佐治亚亚特兰大的克拉克大学;位于南卡罗来纳奥瑞支伯格的克莱芬大学;位于密西西比郝利斯伯灵斯的肖大学,后来的儒斯特学院,位于新奥尔良的新奥尔良大学。神学院3所:倍克学院、百年圣经学院、托马森圣经学院;医学院两所:迈和瑞医学院、新奥尔良医学院;未获特许状的学校10所:伯纳特学院、库克曼学院、亥汶师范学校、拉格兰治学院、拉泰克学院及孤儿院、麦瑞典学园、儒斯特师范学校、威勒大学、华顿学院、西田纳西学院。这些学校共有学生2940人,其中1/3的学生修读师范专业,1/7的学生修读神学,而修读大学程度课程的学生只有75人。正如我们在前文所指出的,这种情况是由于当时特定的条件所决定的,当时各教派所举办的学校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教师和教士,再加上南方黑人教育初兴,能够达到大学入学要求的学生极少,这也是众多学校不得不自己举办大学预科的原因。

随着南方公立学校制度的建立,黑人中学的发展,学院中修习大学程度课程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1888年,协会更名为“卫理公会自由民援助及南方教育协会”,继续从事黑人教育事业。其属下有3所拥有特许状的学院和12所程度较低的学校。

同类推荐
  •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内容有开创中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局面、采用“3+1”模式,夯实教师队伍基础、把理念硬化为机制——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教育科研过去的成就和未来的使命、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的重要一环、众雁高飞头雁领——省会城市教育引领作用等。
  •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个普通家庭的教子经验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个普通家庭的教子经验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书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女儿的亲身体会,把家庭教育理念和儿童心理分析,用举例和自己孩子成长的故事轻松明快地呈现给读者,教你如何引导和培养出健康快乐优秀的好孩子,书中没有枯燥冗长的理论却隐藏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可操作性非常强。
  • 与年轻记者谈成才(增订本)

    与年轻记者谈成才(增订本)

    本书是作者对年轻记着“成才”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作者结合自己的心路历程,探讨记着成才的必备条件。除了勤奋敬业、讲究方法、把握机遇,还应做到“不分心”“有点忘性”“不争功、不诿过”。增订本保留原书的主体部分,补充了2003年以来作者对“成才”问题的思考成果,适合新闻从业者和新闻爱好者阅读。
  •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精选胡适先生的著作或者演讲整理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围绕社会展开,下篇主要围绕文明展开。
  •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技术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故而技术发明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让我们对那些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打开我们创新的思维。
热门推荐
  • 丫头很猖狂

    丫头很猖狂

    忘情的缠绵过后,他曾经抱着她霸道的说:“做朕的瑶妃!”“为什么?”她不解。“因为没有人拒绝过朕,你也不可以!无论怎么样,你一定要当朕的瑶妃!”他说的理所当然,却没有想过这对听到的人是多大的伤害。哼哼!小瑶苦笑,却也下定决心,今生,无论如何,也不会当他的瑶妃……
  • 在森林捡到一个媳妇!

    在森林捡到一个媳妇!

    新书【我的夫君战力爆表】欢迎大家来围观。雷捡到了一个雌性,做饭好吃,性格好,人也好看,姆妈说,遇见自己喜欢的要赶紧下手,所以,他就下手了。ps:这是一篇耽美文
  • 我绑架了一个鬼差

    我绑架了一个鬼差

    他是一个鬼差,我本想吃了他。后来,我发现他竟然想吃了我!!!
  • 元丰类稿

    元丰类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娇妻出击:慕总请轻宠

    娇妻出击:慕总请轻宠

    一夕之间,江城第一名媛沦为落魄千金,人人都在叹息从此江城上流社会再无蒋轻故三个字,却没想到她转眼投入了江城最矜贵,最神秘,也最淡漠的慕司承怀里,江城谁人不知他对自己的妹妹盛宠到因为一句话就答应终身不娶了?可什么时候慕家大少开始高调宠妻了?某天早上,一沓离婚协议书扔在了办公桌上,某女面色平静:“慕先生,我们离婚吧。我们不适合。”慕先生满脸不情愿,扔下报纸,瞥了眼那所谓的离婚协议,反问:“怎么不合适了?郎有情妾有意。你不是爱我么,干嘛要离婚?你舍得?”“舍得。”慕先生见太太面色严肃,突然慌了起来,也不装高冷了,傲娇回复:“可是我舍不得。慕太太也只能是你蒋轻故,我也只为蒋轻故洗手作羹汤……”
  • 大宋男儿

    大宋男儿

    那一夜之后百万雄兵直指中原,那一夜之后南人尸山血海命比狗贱,那一夜之后神州陆沉再无中国!不认命便拼命,只有死战才能换来一线生机,何必要等日月重开大宋天,大宋男儿总有浩然正气,总有一腔热血,拔剑,冲锋!
  • 傅先生请深爱

    傅先生请深爱

    【男女主身心双洁,宠文】初见,冉凉故说:“傅霆衍,我对你见色起意了!”傅爷低头冷冷的看了台阶下眼睛发亮的小丫头不屑一顾,自此爬窗户,捣乱,闯祸,为他惹下了数不清的乱子,一步步乱了傅爷的心,本以为只是帮朋友照顾妹妹,却没想到最后把自己也给陷进去了,“冉凉故,一旦惹上我,就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心!”
  • 局中局(罪推理事务所)

    局中局(罪推理事务所)

    一场腥风血雨的猎杀行动展开,案情隐藏着的阴谋与杀局,警察与黑道势力角逐,胜利却伴随着危险步步紧逼,但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危险四伏的局中局,悬念丛生的谜中谜,紧张刺激的生死之战,让你的肾上腺素一路飙升!
  • 雷霆之怒杀

    雷霆之怒杀

    大楚,云州,天霜城,天霜道院。
  • The Last words

    The Last words

    新潟县西部有一个小镇叫做浣,那里靠近海,却因为周围有一片浓密的林带无法直接看见海。浣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地区,镇子上只有几台自动贩卖机,还是无法选择冷热的那种。浣镇上有一座桥,桥下是干裂的河道,曾有一条流向海洋的河。不过奇怪的是,这种干涸的景象只在桥下以及周围有限的范围内发生了,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已经种起了碧绿的农田,这让整座桥看起来更加荒凉。这座桥和下面的河道,对生活在浣的人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把浣分成了两个部分,由地势高低命名为上浣和下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