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1800000003

第3章 全频带阻塞干扰(2)

1月5日,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部

米哈伊尔·谢米扬诺维奇·列夫森科元帅觉得自己面对着的是一堵墙,他面前实际是一幅平铺的莫斯科战区全息战场地图。而以前当他面对挂在墙上的宽大纸制地图时,却能看到广阔而深邃的空间。不管怎样,他还是喜欢传统的地图。记不清有多少次,要找的位置在地图的最下方,他和参谋们只好趴在地上看。现在想起来,他不禁微微一笑。他又想起多次演习前,在野战帐篷中用透明胶带把刚发下来的作战地图拼贴起来,他总贴不好,倒是第一次随他看演习的儿子一上手就比他贴得好……发现自己又想起儿子,他警觉地打住了思绪。

作战室中只有他和西部集群司令两人,后者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他们凝神盯着全息地图上方变幻的烟团,仿佛那就是严峻的战局。

西部集群司令说:“北约在斯摩棱斯克一线的兵力已达75个师,攻击正面有100公里宽,已多处突破。”

“东线呢?”列夫森科元帅问。

“第11集团军的大部都倒向右翼联盟了,这您是知道的。右翼联盟的军队已达24个师,但他们对雅罗斯拉夫尔的攻击仍然是试探性的。”

地面的一次爆炸把微微的震动传了下来,作战室里充满了随着顶板上的挂灯而轻轻摇晃的影子。

“现在,已有人谈论退守莫斯科,凭借城市外围建筑和工事进行巷战了,像七十多年前一样。”

“胡说八道!我们一旦从西线收缩,北约就可能从北部迂回,在加里宁同右翼军队会合,莫斯科将不战自乱。下步作战方针,第一是反击,第二是反击,第三还是反击。”

西部集群司令叹了一口气,无言地看着地图。

列夫森科元帅接着说:“我知道西线力量不够,准备从东线抽调一个集团军加强西线。”

“什么?现在雅罗斯拉夫尔的防守已经很难了。”

列夫森科元帅笑了笑,“现在相当多指挥官只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严峻的形势让我们钻进去出不来了。从目前的态势看,你认为右翼联盟的军队没有力量攻下雅罗斯拉夫尔吗?”

“我认为不是,像第14集团军这样的精锐部队,集中了如此密集的装甲和低空攻击力量,在没有遭受太大损失的情况下,一天的推进还不到15公里,显然是有意放慢的。”

“这就对了。他们在观望,在观望西线战局!如果我们在西线夺回战场主动权,他们就会继续观望下去,甚至有可能在东线单方面停火。”

西部集群司令把刚拿出的一根烟夹在手上,忘了点火。

“东线的几个集团军的叛变确实是在我们背后捅了一刀,但一些指挥官在心理上把这当作借口,使我们的作战方针趋向消极。这种心态必须转变!当然,应当承认,要从根本上扭转战局,莫斯科战区的力量不够,我们的最终希望寄托在增援的高加索集群和乌拉尔集群上。”

“较近的高加索集群要完成集结并进入出击位置,最少也需一个星期。考虑到争夺制空权的因素,时间可能还要长。”

1月5日,莫斯科

卡琳娜和中尉的吉普车开进城时已时下午三点多,空袭警报刚刚响过,街上空荡荡的。

中尉长叹一口气说:“少校,我真想念我那辆T90啊!四年前从装甲学院毕业的时候,我正失恋,可刚到部队的我一看到那辆坦克,心情一下子由阴转晴了。我摸着它的装甲,光溜溜、温乎乎的,像摸着女孩子的手。嗨,女孩儿算什么,这才是男人真正的伴侣!可今天早上,它中了一颗‘西北风’。唉,可能现在火还没灭呢……”

这时,城市西北方向传来密集的爆炸声。这是现代空袭中很少见的野蛮的地毯式轰炸。

中尉仍沉浸在早上的战斗中,“唉,不到三十秒钟,整整一个坦克营就完了。”

“敌人的伤亡也很大。”卡琳娜说,“我注意观察了战果,双方被击毁的装甲的数量相差并不大。”

“敌我坦克的对毁率大约1比1.2吧!直升机差一些,但也不会超过1比1.4。”

“尽管如此,战场的主动权仍在我们一边——我们在数量上占很大优势,仗怎么会打成这样呢?”

中尉扭头看了卡琳娜一眼:“你是搞电子战的,还不明白为什么?你们的那套玩艺儿,什么第五代C3I,什么三维战场显示,还有动态态势模拟、攻击方案优化之类的,在演习中很像那么回事,可一到实战中,我面前的液晶屏上最常显示的就两句:COMMUNICATION ERROR和COULD NOT LOG IN。就说今天早上吧,我对正面和两翼的情况完全不清楚,只接到一个命令:接敌。唉……假如再投入一半的增援兵力,敌人就不会在我们的位置突破。整个战线的情况,大都如此。”

卡琳娜知道,在刚刚过去的战斗中,双方在整个战线上投入的坦克总数可能超过10000辆,还有数目相当于坦克一半的武装直升机。

他们的车驶入了阿尔巴特街,昔日的步行街现在空空荡荡,古玩店和艺术品商店的门前堆着充作工事的沙袋。

“我的那辆钢铁情人不亏本儿。”中尉仍沉浸在早上的战斗中不可自拔,“我肯定打中了一辆‘挑战者’,但我最想打中的是一辆‘艾布拉姆斯’,知道吗?一辆‘艾布拉姆斯’……”

卡琳娜指着一家古玩店的门口:“那儿,我爷爷就死在那儿。”

“可这里好像没有遭到空袭。”

“我说的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才四岁。那个冬天真冷啊!暖气停了,房间里结了冰,我只好抱着电视机取暖,听着总统在我怀中向俄罗斯人许诺一个温暖的冬天。我哭着喊冷,喊饿,爷爷默默地看着我,终于下了决心,拿出他珍藏的勋章,带着我走了出去,来到这条街。那时这儿是自由市场,从伏特加到政治观点,人们什么都卖。一个美国人看上了爷爷的勋章,但只肯出40美元。他说,红旗勋章和红星勋章都不值钱的,但如果有赫梅利尼茨基勋章,我肯出100美元;光荣勋章,150;纳希莫夫勋章,200;乌沙科夫勋章,250;最值钱的胜利勋章你当然不可能有,那只授给元帅,但苏沃洛夫勋章也值钱,我可以出450美元……爷爷默默地走开了。我们沿着寒风中的阿尔巴特街走啊走,后来爷爷走不动了,天也快黑了,他无力地坐到那家古玩店的台阶上,让我先回家。第二天人们发现他冻死在那里,一只手伸进怀中,握着他用鲜血换来的勋章,睁大双眼看着这个他在七十多年前从古德里安的坦克群下拯救的城市……”

1月5日,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部

一个星期以来,列夫森科元帅第一次走出了地下作战室,踏着厚厚的白雪散步,同时寻找着太阳。这时太阳已在挂满雪的松林后面落下了一半。在元帅的想象中,有一个小黑点正在夕阳那橘红色的表面缓缓移动。那是“万年风雪”号,元帅的儿子在上面。他是这个星球上离父亲最远的儿子了。

这件事在国内引起了许多流言蜚语,国际上,敌人更是大肆炒作。《纽约时报》用大得吓人的黑体字登出了一个标题:《战争史上逃得最远的逃兵!》。下面是米沙的照片,照片的注脚是:在俄国政府煽动三亿俄罗斯人用鲜血淹没入侵者时,他们最高军事统帅的儿子却乘着这个国家唯一一艘巨型飞船,逃到了距战场一亿公里的地方。他是目前这个国家最安全的人了。

但列夫森科元帅问心无愧。从中学到博士后,米沙周围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父亲是谁。航天控制中心作出这个决定,仅仅是因为米沙的研究专业是恒星数学模型。“万年风雪”号这次接近太阳,对他的研究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而组合体不能完全遥控飞行,上面至少应有一个人。总指挥也是后来从西方的新闻中才得知米沙的身份的。

另一方面,不管列夫森科元帅是否承认,在他的内心深处,确实希望儿子远离战争。这并不仅仅是出于血肉之情。列夫森科元帅总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属于战争。是的,他是世界上最不属于战争的人了。但他又知道自己这想法有问题:谁是属于战争的?

况且,米沙就属于恒星吗?他喜欢恒星,把全部生命投入到对它的研究上面。但他自己却是恒星的反面,他更像冥王星,像那颗寂静、寒冷的矮行星,孤独地运行在尘世之光照不到的遥远空间。米沙的性格,加上他那白皙清秀的外表,使人很容易觉得他像个女孩子。但列夫森科元帅心里清楚,儿子从本质上一点不像女孩子——女孩儿都怕孤独,但米沙喜欢孤独。孤独是他的营养,他的空气。

米沙是在东德出生的。儿子的生日对元帅来说是一生中最暗淡的一天。那天傍晚,还是少校的他,在西柏林蒂加尔登苏军烈士墓前,同部下一起为烈士们站四十多年来的最后一班岗。他的前面,是一群满脸笑容的西方军官,和几个牵连着狼狗来换防的吊儿郎当的德国警察,还有那些高呼“红军滚出去”的光头新纳粹。他的身后,是大尉连长和士兵们含泪的眼睛。他控制不住自己,只好也让泪水模糊了这一切。天黑后回到已搬空的营地,在这回国前的最后一夜,他得知米沙出生了,但妻子因难产而死……回国后日子也很难。同从欧洲撤回的40万军人和12万文职人员一样,他没有住房,和米沙住在一间冬冷夏热的临时铁皮屋里。他昔日的战友为了生活什么都干,有的向黑社会出售武器,有的甚至到夜总会跳脱衣舞。但他一直像军人一样正直地生活着,米沙也在艰辛中默默地长大。同别的孩子不同,他似乎天生就会忍受,因为他有自己的世界。

早在上小学的时候,米沙每天都在自己的小房间里静悄悄地一人度过整晚。元帅起初以为他在看书,但有一次,他无意中发现,儿子是站在窗前一动不动地看着星星。

“爸爸,我喜欢星星。我要看一辈子星星。”他这样对父亲说。

十一岁生日那天,米沙首次向父亲提出了一个要求:想要一架天文望远镜。这之前,他一直用列夫森科元帅的军用望远镜观察星星。后来,那架天文望远镜就成了米沙唯一的伴侣。他在阳台上看星星可以一直看到东方发白。有不多的几次,他们父子俩一起在阳台上看星星,元帅总是把望远镜对准夜空中看起来最亮的一颗星,但儿子不以为然地摇摇头,“那颗没意思,爸爸。那是金星,金星是行星,我只喜欢恒星。”

但对其他男孩子喜欢的东西,米沙却一点兴趣都没有。隔壁空降兵参谋长家的那个小胖子,偷拿父亲的手枪玩,结果走火把大腿打穿了。参谋部将军们的那些的男孩子,如果能让爸爸领到部队的靶场上打一次枪,就算是最高的奖赏了。但男孩子对武器的这种天生的迷恋,在米沙身上丝毫没有出现。从这点来说,他确实不像男孩子。元帅对此很不安,他几乎无法容忍自己的儿子对武器无动于衷,以至于后来做出了一件至今想起来仍让他很不好意思的事。有一次,他把自己的那支马卡诺夫式手枪悄悄放到了儿子的书桌上。放学回来后不久,米沙就拿着枪从他的小房间中出来——他拿枪像女人那样,小心地握着枪管——把枪轻轻地放到父亲面前,淡淡地说:“爸,以后别把这东西乱放。”

在米沙的前途问题上,元帅是一个开明的人。他不像周围的那些将军,一心让儿子甚至女儿延续自己的军旅生涯。但米沙离父亲的事业确实太远太远了。

列夫森科元帅不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但作为全军统帅,他不止一次在上万名官兵面前斥责一位将军。但对米沙,他却从来没有发过火。这固然因为米沙一直默默地沿着自己的轨道成长,很少让父亲操心,更重要的是,米沙身上似乎生来就有一种非同寻常的超脱的气质,这气质有时甚至让列夫森科元帅感到有些敬畏。就如同他在花盒中随意埋下一颗种子,却长出了绝世珍稀的植物。他敬畏地看着这植物一天天成长,小心地呵护着它,等着它开出花朵。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儿子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天体物理学家。

这时太阳已在松林后面完全落下去,地上的雪由白色变成浅蓝色。列夫森科元帅收回了思绪,回到地下作战室。开作战会议的人都到齐了,包括西部集群和高加索集群的主要指挥官。

另外还有电子战指挥官,从少将到上尉都有,大部分是刚从前线回来的。作战室里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双方是西部集群的陆战部队和电子战部队的军官们。

“我们正确判明了敌人主攻方向的转变。”塔曼摩的费列托夫师长说,“我们的装甲力量和陆航低空攻击力量的机动性也并不差,但通信系统被干扰得一塌糊涂,C3I指挥系统几乎瘫痪!集团军中的电子战单位,级别从营升到了团,从团又升到了师,这两年在这上面的资金投入比常规装备的投入都多,就这么个结果?!”

负责指挥战区电子战的一位中将看了身边的卡琳娜一眼。同其他刚从前线归来的军官一样,她的迷彩服上满是污渍和焦痕,脸上还残留着血迹。中将说:“卡琳娜少校在电子战研究方面很有造诣,同时也是总参派往前线的电子战观察员,她的看法可能更有说服力一些。”像卡琳娜这样的年轻博士军官大多心直口快,无所顾忌,往往被人当枪使,这次也不例外。

卡琳娜站起来说:“上校,话不能这么说!比起北约,我们这些年对C3I的投入微不足道。”

“那电子反制呢?”师长问,“敌人能干扰我们,你们就不能干扰他们?!我们的C3I瘫痪了,北约的却运转得很好,像上了润滑油似的。今天早上我对面的陆战一师能那么快速地转变攻击方向就是证明!”

卡琳娜苦笑了一下:“提起对敌干扰,费利托夫上校,不要忘了,就是在你们师的阵地上,你的人用枪顶着操作员的脑袋,逼停了集团军电子对抗部队的干扰机!”

同类推荐
  • 民间山野奇谈

    民间山野奇谈

    一座古墓,一条未知生物,探访出来的则是另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人们喜欢用神鬼之说来解释超自然事件,但某些事物的神奇,绝不是三言两语,便能说清道明的。这是一个默默无名之人的经历,一段早已被遗忘了的历史……
  • 王家小姐

    王家小姐

    《王家小姐》为王安的原创小说,于微信号“王家小姐”连载。小说以三十年代上海滩为背景,讲述在乱世中的恩怨情仇与民族大义。
  • 雾锁长河

    雾锁长河

    比《迷雾围城》更好看!比《来不及说我爱你》更深情!看到她的那一瞬间,他一生漂泊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孤身无依的前清格格傅婉初,生命经历了三个男子。一个是青梅竹马,最终走向陌路;一个是颠倒众生的妖娆男子,却置她于万劫不复;一个是风流不羁老于算计的豪门公子,终于她心意相通、白首不离。乱世里挣扎的男男女女,相爱、离别。衣香鬓影、酒醉金迷下涌动着迷雾重重的家族隐秘、国仇家恨,浪漫温情底下涌动着阴谋算计。军阀割据、山河飘摇里,因为遇见你,才有了顾念、有了慌张、有了信仰、有了意义。
  • 立正,请向前倒!(中)

    立正,请向前倒!(中)

    朝旭和老王挨着坐的。老王用脚踢了下朝旭,示意朝旭别给说这些。说这些没用。现在的干部谁还这样想?朝旭一时语塞……老王咳嗽了一声,没接着朝旭的话说:“没哪个不让你回家、不准你外出啊!你还不是经常外出办事啊!但你老是回家睡觉就没对啊!你是排长,按规定该和兵同吃同住吧。这是条令规定的没错吧。你这三更半夜、三天两头的往家跑,夜不归营,比我和指导员还回家的勤些。总不对吧?!” 李跃进找了很多理由最后说:“……就是条令也是人制定的,总要有点人情味吧?!”谈话不欢而散。李排长走了。
  • 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选(托马斯·曼文集)

    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选(托马斯·曼文集)

    本书荟萃了作者18篇精彩的中、短篇小说,从中可领略这位大文豪的整体创作。居首之篇《堕落》是其处女作,它以女演员和大学生恋爱为材,小说一面世就被人们大为赞赏,这给作者增添了走文学创作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中篇小说《特里斯坦》是作者的成熟之作,它以一座疗养院为背景,通过对作家史平奈尔和一位温柔美丽的富商太太间的暧昧关系的描写,反映德国当时上层社会的病态生活。《死于威尼斯》充满诗情画意,文字优美,是作者本人的得意之作,也得到评论界的大力推荐,1971年由英国和意大利合作搬上银幕,影响深远。压轴之篇《马里奥和魔术师》是曼的巅峰之作,由于是一部意味深长的政治小说,一出版就被法西斯当局列入禁书名单;小说不但有鲜明的政治内容,也有较高的艺术性,作者对许多场景都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读来扣人心弦。本书中其他各篇也有其特点和韵味。
热门推荐
  • 决定一生的8种能力

    决定一生的8种能力

    青少年成长必备的人生锦囊,引用了古今中外很多名人的语录及成功的例子,概括了决定一生的8种能力:实现理想的学习能力、时间管理的能力、应对变化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
  • 夸张世界

    夸张世界

    一个能够突破人类想象力的爽文,一部众生与神灵的交锋史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无处不在的夸张!
  •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文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想知道知道吗?想了解吗?赶快买本来看看看吧,给自己增长一些见识。
  • 拳皇在诸天世界

    拳皇在诸天世界

    一个靠吃便能增长实力的人你见过么?敬请阅读。
  • 末世之战神再生

    末世之战神再生

    忍冬重生回了末世第三年。不同于末世第十七年的悲怆,她带来的是变数与希望。世界早已荒芜,人性几近泯灭。她曾经也渴望一世安宁,却落得如此下场。重生归来,她不再是那个受人摆布的忍冬,她要活出她自己的未来!她不会再与前世一般,不会再重蹈覆辙。这一世,她要重临巅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政治前沿新知识文库”以“资政”为视角,聚焦于“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与政党权威、文化、政治与网络、国际问题与国际战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将各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与“国家治理”实践中的重要政治、政策问题结合起来,以中高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读者对象,致力于更新其执政理念,提升其执政能力,努力打造一项影响深远的出版工程。
  • 叛逆志

    叛逆志

    第三天,他路过那家西餐店时,忽然受到了启发。这是小县城唯一的一家西餐店。生意很好。他曾跟爸爸在那里吃过几次,尤其喜欢那里的奶茶和炸鸡腿。后来爸爸说,奶茶没有什么营养,甚至还有三聚氰胺,他才没怎么去。他想,说不定,赵龙辉的藏獒也是喜欢吃炸鸡腿的,因为赵龙辉也喜欢。他买了一只鸡腿,把伪装好的鸡腿用纸袋包着。他的大腿有些神经质地抖了一下。太香了。他怕自己一不小心,塞进自己嘴里。赵龙辉的藏獒,对炸鸡腿表示了一点兴趣。它用鼻子嗅了嗅,但马上,又很自觉地抬起头来。好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忽然想起大人说的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
  • 情深不负,前妻变新欢

    情深不负,前妻变新欢

    ——要不要等我?——你觉得呢?——可以试试。——然后镜花水月一场空?——不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