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早间时段(6:00——8:00):观众多处于活动状态,穿衣、洗漱、准备早饭、吃早饭、出门,这一时段有收视习惯的观众,也多是半看半听,一边还在忙着其他事情,而且大多数人的收视心理是相对较为紧张的。这一时段安排资讯类和杂志类的节目比较适宜,节目信息量大、节奏感强,与观众此时的手势心态相契合,可以边看(听),边干其它的事。
午间时段(12:00——14:00)和傍晚时段(17:00——19:00),由于收视人群的增加,构成了全天当中的两个“亚黄金时段”。12:30的《异想天开》和12:30分的《芝麻开门》会是观众午餐时的收视选择,相应也带动了该频道此后节目的收视,直到14:00前观众陆续离开家门上班、上学。
傍晚17:00,放学回家的中小学生是一个主要的收视群体,可以安排动画片、系列剧等,18:00,下班回家的成年人参与进来,但这时人的状态是比较焦虑的,安排杂志型、节奏快,信息量大的栏目比较好。
对于黄金时间的划定,少儿频道与其它频道也是不同的,其它频道每天的19:00至22:00是电视收视的黄金时间,少儿频道的黄金时间却比这个时间要少1个小时,也有学者将黄金时间划定为18:00至21:00,认为是少儿频道的收视黄金时间,其实也不尽然。从一般家庭生活规律判断:如果是学龄前儿童,其收视时间是自由支配的,不一定非得安排在18:00——19:00之间让他看电视;如果是上学的儿童,这个时间正是做作业的时候,一般家长可能不会让孩子坐在电视机前,而是坐在书桌前。少儿频道将黄金时段划分为19:00至21:00比其它频道的黄金时段少了1个小时,这样划分无疑是明智的。黄金时段的编排往往是频道编排的重中之重,黄金时段对观众的争夺也成为电视频道之间竞争的关键。所以大多数频道会选择在黄金时间,播放强势栏目和节目即品牌栏目和能够拉动频道收视率的精品动画片,这样栏目之间会形成一种强强联合的局面。
小学生和中学生是少儿频道的核心受众,但是他们白天在学校上学,肯定没有大块的时间来看电视,而他们看电视的目的也多是为了娱乐放松和学习知识,所以对他们在编排上不但要特别关注,还要见缝插针。
(3)、晚间时段(21:00——24:00)以家教节目为主。
分析:晚间21:00之后,多是家长看电视的时间,这时要以家教节目为主,还可以安排精品栏目,这样可以实现对原有黄金时段的拉长。
在日常节目编排中,我们看到编排者首先从一周的角度进行纵向的、宏观的审视,寻找目标人群工作日、休息日的收视差异,进而确定节目的编排和播出形式——分众编排和分众播出的编排体系,日常版(周一——周五)平均日首播5小时44分。
央视少儿频道的编排,强调的是分众化编排下,以频道为单位的整体竞争,只要找准了分众定位,“对于特定的观众来说,任何时段都是黄金时段”。
2、周末版的板块式编排
电视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使节目成功到达尽可能多的受众,形成顺畅的播出流,因此优化节目设置、强化集群效应,敢于创新,注重细节、凸显个性,才可优化传播效果,提高收视率,少儿频道周末版的编排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周末,孩子们用于收看电视的时间相应增加,同时,对休闲、娱乐、互动类节目的需求也有所增多,儿童休息日收视增幅普遍高于其他群体,可以说休息日是多数专业化节目编排的“风水宝地”。因此,电视节目编排要根据受众收视状态和收视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央视少儿频道在栏目策划之初就考虑到这点,栏目分日常版和周末版,“两驾马车”同时开动,周末版强调互动性、服务性和娱乐性,增加首播量,周末版(周六、日)平均日首播7小时08分。
周末版是标准的大板块式编排手法,周末版通常在早间时段、上午时段、下午时段、重点安排重播节目,而利用午间时段、傍晚时段、黄金时段、晚间时段安排固定栏目的周末版和周播栏目;如周六、周日傍晚到黄金时段的中小学板块,再到晚间的家教板块。在整块的时间里连续安排相类似的一系列节目,旨在将观众从一个节目带到下一个节目,也被称为垂直式节目编排。需要注意的是,组成板块的各个栏目(节目)之间既要有特定的联系,包括目标受众群体相同或相近、内容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又要避免各个栏目(节目)之间出现内容、风格的趋同,如果板块内的节目各具特色,而且能够恰到好处地契合目标受众的收视需求,观众就会持续地收看下去。在上一个栏目和下一个栏目的衔接处,也就是上一个栏目结束时,通过“接下来请收看。。。。。。”使观众对接下来的节目内容产生期待,继续留在该频道。
版块式的编排考虑到观众的需要,将目标受众感兴趣的栏目安排在一起,构成一个收视板块,可以较为有效地吸引受众,避免受众流失。
板块式编排应注意,无论是频道中的板块式编排,还是板块式的栏目编排,都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即考虑到编排的科学性,不仅要确保板块内各节目类型、风格的相似性,还要考虑到前后节目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使观众在收视时“欲罢不能”,始终能够牵引着观众的收视兴趣。
3、动画片整点式编排,主打国产动画。
国际上大多数少儿频道的动画片都在整点开始播出,这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惯例,只要儿童在整点一打开电视,一定是深受他们喜爱的动画片。
这是一种整点式编排;在整点播出,方便观众收视,这种方式也会运用于新闻类栏目的播出。在少儿频道,动画片就像是具有时效性的“新闻”在新闻频道一样,整点播出,便于记忆。另外动画片对孩子也是最有吸引力的,怎样让孩子们一打开电视就能快速地找到最喜爱的动画片,要形成动画片播放的约会意识;动画片逢整点播出,好记好看,便于宣传。再者将动画片在整点播出,形成贯通一周的动画片带,这样,有助于整合资源,便于观众记忆播出时间,甚至像精确的“生物钟”一样,到整点就会收看少儿频道的动画片了。
这种编排方式与电视包装一样,要相对稳定,便于观众记忆播出时间、减少观众搜寻节目的成本。
央视少儿频道的整点编排以国产动画片为主,每天黄金时间首播两档国产动画片,加上现有《动画城》栏目,平均每天播出国产动画片1小时11分。并逢整点滚动播出,形成频道特色。如10:00播出的《动画城》、11:00播出的《中国动画》、12:00播出的《中国动画精品版》(现动画梦工厂)、20:00播出的《动漫世界》。
4、节假日特别编排
在每年寒暑假和“五一”、“六一”、“十一”期间,频道节目将利用节假日、主题日的收视特性和关注度特性,打破日常版编排格局,用角度新颖的包装和主题节目贯穿整体,比如:集中安排优秀国产动画片和影视剧、大型竞赛活动和系列片以及反映少年儿童假期生活的特别节目,特别节目的“主题化”编排是少儿频道的重要特色和亮点。其主要格局为:“特别节目+精编节目+品牌栏目”作为主体框架,以特别节目形成收视热点来拉动收视。
采用主题化编排的策略,有助于通过编排形成传播某一方面内容的质量和数量优势,并通过稳定的编排,在观众心目中形成一种定势,这种形式就是通过编排凸显了频道的差异性,也只有强调频道的差异性,才能有效地增强频道的品牌识别价值。
主题化编排强调的是增强节目内容的整体性,形成组合效应,这样可以增强板块的识别度和分辨度,最大限度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节目的收视率,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种“主题化”编排的呢?
(1)、主题式设计、规模播出
2004初,央视少儿频道开播不到一个月,就迎来了孩子们盼望已久的春节,是时候给孩子们上“大餐”了!当然这也是我们为频道摆“满月酒”的最佳时机,孩子们最喜爱看的儿童节目中就是动画片了,怎样让孩子们在春节期间痛痛快快的看动画片?
央视少儿频道的“主脑”第一次提出了“主题化”编排的思路;从除夕到大年初七,也就是2004年1月21号到1月28号,同一时段七天贯通,每晚6点至10点连续播出四部外国和国产优秀动画大片,《哪吒传奇》、《蓝猫淘气三千问》、《小熊维尼历险记》和《丁丁历险记》等中外优秀动画片4部72集,共1584分钟,这就是春节特别编排——“动画饕餮周”;一道真正的“动画满汉全席”,串联方式是通过孩子们非常喜爱的幽默情景剧的方式,用儿童情景剧的方式连缀每天的四部动画片,且情景剧部分既要有一个合理的情境设置,又要为几部动画片之间作必要的悬念铺垫,每天的情景剧段落还要能够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
其实这项工作在央视少儿频道刚刚开播12天后,就进入了策划阶段,可见频道对特别编排的重视,“动画饕餮周”如期播出了,在当时落地率还很低的少儿频道年初,就来了个开门红,创造了较高的收视率。
业内专家对“动画饕餮周”给予的评价是:“动画饕餮周”,不仅有制作精良的动画片,还有小观众们喜爱的主持人客串出场。这些元素的有机融合,正符合了未成年人的收视兴趣。[许蓓蓓《浅析央视少儿频道的“主题化”编排》载自《电视研究》2005年第6期第11页]
“主题化”编排的思路淡化了黄金时段概念、打破节目常规播出方式,达到频道全时段打通、大板块播出的效果。
(2)、增强针对性,凸显对象性
2005年五一期间,宣传推广新世界优秀儿童歌曲是央视少儿频道的重点工作之一。以“童心唱五月”的主题编排成为频道的独特风景:编排的重点为:“优秀儿歌——百首传唱”、“动画狂欢——六部连唱”、“少儿新闻——一曲新唱”、“精彩栏目——齐声合唱”。
在这次特别编排中,《东方儿童》提出了“快乐现场、快乐童谣”的口号,让孩子们去寻找童谣、学习童谣、吟诵童谣、感受童谣,在歌声中感受快乐,在童谣中感受纯真。《选择》五一特别节目《青春K歌王》由四名大学生通过才艺展示和演唱竞争“歌王”,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周末音乐快递》推出“唱响新世纪——优秀儿童歌曲五一歌会”;《成长在线》再次推出经典系列节目《在歌声中成长》。
此外,央视少儿频道还在五一前夕推出了“童心里的歌”大型儿童歌曲推广演唱会,演唱会汇集了国内各个历史时期的儿童歌曲以及儿童喜爱的中外动画片、影视剧的歌曲。小朋友们喜爱的鞠萍姐姐、董浩叔叔、金龟子等央视著名主持人和白岩松、崔永元、李咏、王小丫等央视著名主持人,他们与孩子一起在120分钟的时间里,将51首好听的儿歌献给小朋友,好听难忘,让人终生回味。
频道通过优化整合、资源互补,把各个栏目按照“歌唱”的主题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也凸显了对象性,增强了特别编排的特色。
(3)、以特色包装突出主题化编排
专业频道要通过专业化的包装来完善整体形象,编排与包装的辩证法是编排内容决定了包装,包装反过来又会为编排内容服务。
2004年五一期间,央视少儿频道推出的主题为“七彩节日、绿色空间”的特别编排,就像是一朵美丽的“七色花”,实现你不同的童年愿望,频道将七天的节目分别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调进行每天的整体包装,而这七种颜色又分别代表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热爱祖国、勤奋自强、遵纪守法、热爱劳动、保护自然、团结友善、明礼诚信”七个方面。
七种颜色、七种品德、组成了“七彩节日、绿色空间”。同时推出FLASH动画宣传片,让少儿频道的主持人首次以卡通形象出现在全国小朋友的面前,非常具有童趣。
以色彩来实现“主题化”的编排,是编排技巧上的一种创新,也为我们的编排技巧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央视少儿频道的“主题化”编排,已经成为节目编排的一大特色。
如2003年春节期间推出“动画饕餮周”,在北京地区最高收视份额高达3.76%;“五一”特别编排,推出了“中国经典动画片之夜”;“六一宣传周”的联欢晚会《和祖国一起飞》的收视率高达3.97%;国庆特别编排更使少儿频道的收视份额一跃为全国所有上星频道的第15位。[摘自央视网]专家的评价为:“编排新颖、构思巧妙、节目非常精彩,新鲜活泼,能够充分激发儿童观众的收视兴趣,对小朋友的成长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发挥了频道整体特色。
央视少儿频道的编排拥有独特的个性,自成体系,这与频道编排者的全局观念是分不开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在编排中,除了要将频道理念、频道定位、频道包装,有机统一于频道编排这“一盘大棋”之中,还要控制位置比例、掌握时间流的节奏递进性以及整个频道的无缝衔接,建立一个频道编播格式系统,那么频道编播格式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