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2300000021

第21章 科人篇(5)

华罗庚先生是个很有特色的人,早年在中关村南区的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老人散步的身影。他的身材微胖,走路速度慢,拄着拐杖,左腿迈出去总是一弯一弯的。后来听人讲,华老早年生过重病,后遗症是腿瘸了。他当年腿上的毛病还要重,走一步腿需要画一个圈子,自称是“圆和切线运动”,在美国动了手术才治得好一点。

那时候路上的人见到华老,都会自觉地让出条路来。我记得一次看到华老散步的时候是一个人,随口问是不是华老在一边散步一边思考问题?人家说华老的夫人在住院;还有一次我看到他可能是遇到了熟人,就和那个人站着说话,笑眯眯的。说着话用拐杖朝上指指天,这时候他的大衣就滑下来,于是用手拉住重新披到肩上,过了一会儿又指指天,又滑下来……

后来有好久不见老先生散步,问起来,才知道华老已经去了。

华老是在出国访问的时候走的,当时刚作了一次非常精彩的学术演讲,比预期的要长,走下讲台就猝然离世。

那一段时间,出国访问的中科院专家在外面猝然离世的不在少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有钟家庆先生,也是倒在讲台上。而我还知道一位人们不太熟悉的研究员,名字和《北京人在纽约》的主角相同,叫王启明(不是今天的王启明院士,那位是研究物理的,我认识的这一位是研究数学的)。王启明研究员曾住我家对门,80年代访问美国时疾逝。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在经过“十年浩劫”的束缚后,这些科学人员在工作重新走上正轨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激动和痛苦——激动,是因为终于盼来了科学的春天,痛苦,是因为睁开眼睛,人家已经跑到了我们前面那么远。很多人或许还记得当年在整个科学院奔腾的祝酒歌歌声,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激情,这之前我没有见过,这之后,我们也已经好久没见到了。

终于有机会做事业了,他们能不拼命吗?

那个时代科学院不断地重复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景,那一张张死神的请柬,背后是中国科学人员不甘人后的尊严。

犹忆80年代初期,数学所苏式灰楼里不灭的灯火。前些天回国,在科学院软件小区的院里散步,已经夜深,忽然看到大楼虽然盖了新的,里面依然是不灭的灯,一如日本大阪御堂筋两侧深夜的写字楼。

那时,泪忽然涌了上来。

跑题了,让我们回来看看华罗庚先生怎么对付学者们的公款吃喝。

学者是知识分子,华老也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的办法。

于是,各个研究室的头头脑脑们(都是学术骨干)有半个月等不到公款吃喝的报销了。

正在狐疑中,华老忽然传话来——某日某时到四不要礼堂餐厅,我请大家一起吃馆子。

啊,华老请吃饭,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得到通知的人个个脸上飞金。

为什么不得了呢?原因是华老极少请客,如果请,必是钱学森、吴有训等数理化学部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这是因为数理化学部的上层有个传统,大家经常聚餐,借以讨论问题,饭费则轮流坐庄,可以说是个科学界的超级沙龙。华老虽然不喜欢请客,但这种交流他是必要参加的,吃了人家的只好回请。

所以大家就可以理解能吃到华老的大菜,是何等的荣耀。从辈分和学术水平来说,这次被宴请的都是低了一个档次的学者,收到请柬不免有人心中暗想——难道我,我的水平也达到能和华老他们一起吃馆子了?!

估计有人早上起床看老婆都骄横几分。

果然是水陆杂陈,边吃边谈,宾主尽欢。吃到快算账的时候,拿着服务员的账单,华老说我出个数学题啊,大家算算邻座吃的喝的,折合起来能有多少钱。

都是每天数数都数不清了的主儿,这个话题俏皮又让人觉得有趣,大家就嘻嘻哈哈,半真半假地算起来,方程,微分,什么招儿新鲜上什么。算出结果和账单一对,还差十三块两毛。

华老说算得对吗?

那还能不对?数学所的大拿连账都算不清还混吗?

华老掏出十三块两毛,放在账单上飘然而去。

大家……

教训给了,态度给了,方法给了,面子也给了。学者们公款吃喝的风气,好长时间都控制得很好,就算大家为了工作出去吃饭,也多用AA制。

然而“文革”时就有人为这事贴华老的大字报,说华老是小资产阶级店员出身,抠门,请钱学森吃饭钱老有事没到就拉部下付账。事情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不能不佩服国人想象力之丰富。

涉及矛盾的不适合写,邓稼先的事情就不好写了。他的老部下回忆,说邓是和他们一起工作中,邓突然“失踪”了,那么大的数理化学部秘书长突然说没就没了,而且谁也不能打听他去了哪里。然而和他一起工作的人都相信他不是因为特务之类的事情失踪的,因为他的家人一切正常。

一直到70年代,他们才有机会重新与邓稼先见面。邓老虽然依旧和气精干,与大家相谈甚欢,却对他多年“失踪”的经历,闭口不谈。大家也心领神会,普遍认为邓稼先是口很紧的人。直到那一篇关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报告文学出来,他们才知道这位老朋友和学长的行踪。

然而,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写的,这件事还涉及毛公。

有一位老先生和邓老私交很好,所以在邓老会见杨振宁之后,两人曾会面并在科学院的某个食堂一起吃了顿饭,提起那次会面,邓老似有遗憾,而又莞尔。

老先生也是绝顶聪明的人,看出来觉得其中必有古怪之处。好奇之下问,再问,大约因为不涉什么保密问题,邓老终于开了口。

他说,杨振宁问我是不是多次见过毛主席,我说是。他问我对毛主席的印象,现在想起来一件事,当时应该对他说的。

现在想来,杨振宁先生只见过毛公一次,大约是想听听老朋友的看法吧。

邓稼先想起来的是怎样一件事呢?

他说,那是第一次和毛主席见面,有点紧张,在座的很多科学家都是第一次见毛主席,也有点紧张。

毛主席出来的时候和大家握手,旁边有人给介绍。介绍到一位著名数学家,毛公停住了,目不转睛看他半天,说我知道你啊,你是数学家。我看到你有点害怕啊。这位数学家一愣,大家也吃惊的时候,毛公接着说,我上学时候的数学学得不好啊,好的时候能得六十分。所以我看到你害怕。

这时候大家都笑了,而毛公还意犹未尽,拉着这位老数学家接着说,——我有个问题要请教数学家啊。我的数学不好,老师很不高兴,说你怎么能数学不好呢?给我出了很多题目让我做。我就是不肯做。他发了脾气,于是我说,你的题目我不明白,你要是能给我解释明白了,我就做。他说你哪里不明白呢?我就问了他一个问题,他也解释不清,于是我不做他的数学题,他也没办法了。

是怎样的一个题目呢?大家都很好奇。

毛公带点顽皮地对大家说——我就问他,你这个题目叫鸡兔同笼,你为什么要把鸡和兔子养在一个笼子里呢?我在乡下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养兔子的,你不怕它们打架吗?

哄笑声中,毛公还在讲——你能解释清楚,我就做你的题;你解释不清楚,对不起……他解释不清楚……

那一天,老先生也是大笑。

回来以后,老先生的太太却吓得汗流浃背,说你可不能出去乱讲啊,要说毛主席数学才六十分,不把你打成现行反革命?

老先生一吓,从此不敢提这件事情。

今天,大概是不要紧了。

生死耀邦

胡耀邦当然不是科学院的科研人员,但是他在科学院很有威信。与他同样有威信的,还有一位张劲夫。

有位在院部工作的老人回忆张劲夫,说他的特点是鼓动性强,为人正直。他曾经坐张劲夫的车在路上汇报工作。中途张忽然让停车。原来他看到路边有个病人,大家围着看正在想办法。张当即让司机开车送病人去医院,自己站在路边继续谈工作,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听到有些长辈谈张劲夫当年在科学院的种种,钦佩之情溢于言表,不禁插话——你们干吗不向中央建议把张劲夫调回来呢?

长辈之一莞尔——把张劲夫调回来?你怎么不说把胡耀邦调回来呢?

哦,我忘了级别的问题了。

胡耀邦从1975年开始担任科学院副秘书长,是因为“五子登科”受到大家的热爱。这个问题,我在其他文章中曾经提到过,认为五子登科是指“妻子问题——解决科研人员两地分居;房子问题——优先分配给科技人员;车子问题——为科研人员开班车;孩子问题——扩大科学院幼儿园;帽子问题——增大了每年提职称的比例”。老先生告诉我错了一个——那个妻子问题,解决科学院五百骨干妻子进京指标,是1978年的事情。我漏掉的,是“炉子问题”,为大家解决炉子用煤和开始使用液化气罐。

这位老先生,曾经参加过胡耀邦去世后的治丧委员会,当时,他听到胡的家属有这样的要求——胡耀邦要把自己葬在江西德安共青城,“我死之后,埋在青山绿水间,地点就是共青城”。胡耀邦要求葬在那里,是因为他长期从事团的工作,而德安是共青团诞生的地方。

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点考证,发现共青团是1920年在上海诞生的,所以老先生的记忆可能有误,德安不是共青团的诞生地,而是红军少共国际师的诞生地。胡耀邦长期担任少共国际师的政委(由少共中央儿童局书记转任),可能这才是他选择德安作为埋骨之地的原因。

当时就胡耀邦的具体葬址还有一个斟酌的过程。

最初,是准备葬在当地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中。家属不同意,他们根据胡耀邦一贯的习惯,说这个不是好地方。因为德安是个不大的城市,公园也不大,如果放一个墓,要占去好大一块地方。公园是老百姓休息玩乐的地方,放一个墓占好大地方,大家什么心情?

第二个建议是放在林场,这个家属接受了,但是又不主张砍树。胡耀邦生前很重视种树,为他修墓把树砍了,他会不高兴的。

结果家属去勘察,不占林地农地,选了个光秃秃的小山包做墓址。

按照风水说法,孤山于子孙不宜,但胡家人对此好像不怎么在意。于是将小山包顶部平整,改为墓地。这时候胡家提了一个唯一的“额外要求”——请求在胡耀邦墓的旁边修一个亭子。理由是如果有人来看,当地气候很热,希望有个让人休息乘凉的地方。

过了很多年,这位老先生出差去江西,顺便去祭扫一下胡耀邦的墓地。

这一去感慨甚多。

胡耀邦的墓并不大,但是由于他的墓在这里,当地人在周围种了很多树,几年过去便郁郁葱葱,将墓地所在的小山和身后的山岭连成了一体,俨然一个风景区。在墓地上看小丘是孤立的,但略远一点看来,前面是浩荡的鄱阳湖,后面青葱的山岭环抱,墓地正在山水之间的交融之点,气派端的非凡。孤山的“孤”根本就看不出来了。幸好胡耀邦是无神论者,否则大家不免猜测这难道是传说中对风水的改革?

老先生祭扫了胡墓后,感到墓地颇有些奇怪,转了一圈以后,终于根据他的职业习惯找到了感觉——这个墓从空中看,分明是个问号的形状嘛。

胡耀邦的墓做成问号形状,是什么意思呢?他要问什么?

吃饭的时候,当地的同事见他若有所思,忍不住询问一番,老先生就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那位同事大笑,说果然是从北京来的,见识不凡,不过啊,你还是没看懂啊。

你再看看,这问号有毛病没有?

老先生再看,道:是有毛病,没有下面那个点啊。

对了,那位当地同事告诉他,这墓地的确像个没有尾巴的问号,其中自有一份含义。

这是因为有些干部有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种种问题,那么,胡耀邦生前有没有这类腐化问题呢?

人家说,答案就在他的墓地里。他的墓设计成这个形状,就是告诉大家这句话——盖棺定论,我这里“问题一点没有”。

我不是要问什么,我是要告诉你我的风骨。

这份清廉,或许就是胡耀邦一生最值得宽慰与荣耀的事情吧。

同类推荐
  • 坐在马桶上仰望星空

    坐在马桶上仰望星空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错觉:仿佛在不久的将来,我将推出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我将撰写一部鸿篇巨制的小说,或者实际点,我要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我要拿到某家知名企业的offer。而这基本上都是坐在马桶上时的胡思乱想。尤其是当手边没有报刊杂志,洗手间没网或手机没电的时候。提上裤子之后,又是一切照旧,懒散如故,也许有人会象征性地坚持片刻,但能坚持到下次脱下裤子的人却是寥若晨星。你以为有个牛逼的想法,不画上几叠错综复杂的结构图,不写上几抽屉密密麻麻的代码,不经历卑躬屈膝的融资和推广,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就应运而生了?
  • 若我足够好,终将遇见你

    若我足够好,终将遇见你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好姑娘:或弱柳扶风,或英姿飒爽,或嗲言撒娇,或才华横溢……如果不被接受,她能继续下去的力量;如果遭遇挫折,她能有重新再来的勇气。她应该是冬日的暖阳,不仅能温暖你,也能让你的世界变得明亮。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安安分分地守住自己的好姑娘,一点一点地朝未来努力,一点一点地向对方迈进,也不失为最质朴的幸福。虽然将来未知,却终究握在自己的手上。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用最好的自己,遇见最适合的那个人。
  • 桑德堡诗选

    桑德堡诗选

    卡尔·桑德堡(Carl Sandburg, 1878—1967)是一位地标性的美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一生中先后三次荣获普利策文学奖:两次颁给他的诗集,一次颁给他的林肯传记。在他的有生之年,桑德堡被公认为美国当代文学的丰碑,他的诗歌作品——包括《芝加哥诗集》、《剥玉米的人》、《烟与钢》——尤其受到好评。本诗集从桑德堡一生中创作的全部作品集中精选了206首诗歌,囊括了诗人大部分的代表作,填补了国内出版界在桑德堡作品译介上三十多年的空白。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颂于世。
  • 一首情诗一场爱

    一首情诗一场爱

    本书集合了中国历朝历代诸多名家的爱情诗篇,切入点独特,分为暗恋、初恋、热恋、生死恋、异地恋、婚外恋、苦恋、失恋等八个章节,采用另类文字表述,古今结合,不拘泥于对古典情诗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全面阐述。本书的魅力亮点,就是既满足读者对情诗本身的知识需求,也满足了读者对情诗背后历史故事甚至野史掌故的了解,并结合现代爱情故事解析、感悟爱情,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兼具。是一本走进灵魂,涤荡浮躁,让你思念成河、静思如梦的书。
热门推荐
  • 潘多拉之翼

    潘多拉之翼

    当钟声响起时,主角拥有了战而不败的力量,却也失去了战而胜之的力量。如此平庸的主角,在神的指引下,却卷入了不平凡的故事当中。凡人皆道有因才有果,但是,当结果已经注定之时,主角的命运也由此逆转,可是,真正的“结果”是否当真注定了呢?---------------------------潘多拉之翼交流群:697717840
  • 犹太商人大智慧

    犹太商人大智慧

    "财富之道;翻开这本书,你将真正踏上百万富翁的成功之旅;如果看完这本书,你还不会挣钱,那你将一生与财富无缘。成功之道:人人可以成百万富翁,为什么不是你呢?!绝对不要怀疑自己,你一定行!但你必须要谦虚学习犹太商道!"
  • 绝命特务

    绝命特务

    18岁,她遇见26岁的他,他冷漠,据她千里之外,可她就认定他了......''你可知道我是什么人,离我远点!“犀利决绝口气令她一颤,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发呆。......"我告诉你们今天谁要是伤了她,谁就得死!"安枫早已顾不得自己的伤,他也从来没有这样害怕一个战场....
  • 无爱不欢:倔强娇妻不认命!

    无爱不欢:倔强娇妻不认命!

    “阿言,你认命吧,这辈子都不可能逃离我。”女人闪躲着男人肆虐的唇,拒绝的声音依然坚定:“……不,你休想。”男人霸道的箍住她的头,再次霸道的吻上眼前人的唇瓣,密密麻麻,侵城掠地。沈苏言为爱复仇接近这个传闻中狠辣的男人陆愈。她虚情假意与他,他日久生情不疑。一朝看清,他百般折磨与她,势必要她尝尽心痛的滋味。这一场战役,你来我往的身心纠缠中,是谁先失了心,失了先机?
  • 黑色豪门:错惹冷情首席

    黑色豪门:错惹冷情首席

    那夜意外,她夫亡子散,身伤心死,被婆婆逐出家门!孰不知,三年后,“死去”的丈夫神秘重生,亲手毁她名销她户。而她华丽归来,欲二入豪门高调夺子!岂料物是人非,他宣布订婚,她也觅人另嫁……一场意外聚会,盯着“亡妻”妖娆转身,携着别的男人,带着他的儿子优雅的消失,他的眼里不禁再次燃起熊熊火焰……
  • 抗战中的蒋介石

    抗战中的蒋介石

    《抗战中的蒋介石》以档案资料为依据,参考了前人有关蒋介石的研究成果,尊重历史,杜绝虚构,凡书内容中有所描述之情节,均有历史事实为依据,仅以纪实题材增加其可读性。主要内容包括:牺牲已到最后关头、诱敌南下、熬过难关、鲁南大捷、蒋介石“唯一的欧洲朋友”、保卫大武汉、背后的暗战、抗战杂音、发生在相持阶段、“盟军统帅”、国事家事乱如麻、最后的战争、光荣与耻辱共十三章内容,并附录抗战时期蒋介石大事记。
  • 艾泽拉斯漂泊记

    艾泽拉斯漂泊记

    唐宁意外穿越辉煌壮阔的魔兽世界,面对艾泽拉斯世界相继发生的亡灵天灾,兽人入侵等等,他该如何选择?如何生存呢?本书又名唐宁的魔兽之旅,希望能够让大家喜欢。【声名:本书轻松向,逻辑不够严谨,作者文笔也不优秀,所以请大家宽容,不喜欢可以不看。】
  • 青莲葬天图

    青莲葬天图

    数百万年的布局拉开大幕,从一个废体之死而复活开始,逐步揭开数百万年的迷局。谁人想成仙,谁人布迷局?谁人逆天战,谁人挡灾劫?情何堪,爱何往,血何流?青莲现,日月摇,问情几度晓。风烟荡,血泪飘,沉浮看今朝。妖云散,佛亦凋,飞仙血路迢。苍生劫,仙魔挑,灾云卷浩渺。身殉道,情不消,三棺止喧嚣。仙域开,红尘傲,孤坟立九霄。
  • 最美的紫轩

    最美的紫轩

    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弱水三千,吾独饮卿一瓢。
  • 凰诀天下

    凰诀天下

    “他在窗外,你还可选择……”帝王薄唇辗转,寒意呢喃;她无声浅笑,勾缠继续;灭九族,毁身心,魂飞魄散前,她变成另一女子,立毒誓,惑人心,算计离间,她成为祸国凤凰,谁又知道,狠绝如她,只为还他一世情缘,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