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2300000020

第20章 科人篇(4)

陈景润先生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哥德巴赫猜想作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1+2”的问题上。但是,在1971或者1972年,苏联的数学研究院却有一则消息传出,说是他们攻克了“1+2”的证明。

当然了,苏联方面颇以这个成绩为傲,内部的表彰,宣传都搞得轰轰烈烈。

不料,在第二年的国际数学联合会年会上,这个成果却遭到当时国际公认的一些数学大家共同的怀疑。苏联方面十分不满,索性派研究出这个成果的科学家前往对质。

对质的结果,苏联方面惨遭挫败。

失败的原因是非常简单的——苏联人是使用了陈景润在1966年的研究成果。

陈景润先生研究“1+2”问题,成果是分为三个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是1966年前,他完成了对“1+2”问题的论证,但方法极为繁琐,在关兆直先生的支持下,他将这部分成果以简报的形式发表在1966年的《科学通报》上。当时在国内数学界颇为轰动,但大家基本没看懂——也来不及看懂了,很快“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华罗庚、关兆直等都被打倒,研究工作全面停止;第二个阶段是1972年前,陈景润研究出了新的证明方法,并进行了广泛的验证,但是,这套内容不够系统,也很是晦涩难懂;第三个阶段,是1972年后,陈景润找到闵嗣鹤先生,通过闵先生的艰苦工作,终于理顺了头绪,这可是个艰苦的工作,闵先生花了三个月才弄明白陈先生的证明方法,自叹这次审稿三个月要少活三年。至此,“陈式定理”才算正式定型。

闵先生于1973年冬天去世,说起来,要是没看这篇稿子,也许能够和大家一起唱祝酒歌呢。

苏联方面这个学者,是借助了陈景润1966年,也就是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作为自己的成果拿出来。而如传闻所说,陈先生第二阶段的工作中,曾一度将部分成果写成论文,投交瑞士的某国际数学期刊。这在当时的研究工作中是有先例的,不过弄不好就会成为斗争的尾巴,所以陈对投稿这件事没有声张。

这份稿件,由于内容还不成熟,瑞士那边基本上是没有看懂,所以也就没有及时发表。即便看不懂,参与审稿的有关科学家还是深受启发,从中受益匪浅。不发表不是水平不够,是要琢磨清楚了再说。这时西方数学界已经闻知了“陈景润教授”的大名,而且有人对他的研究颇有兴趣。

就在这时,苏联人的成果公开了。

这种改头换面的东西,蒙外行可以,内行面前是绝对走不通的。结果,在知道陈景润第二阶段研究成果的专家们看来,这个剽窃就太明显了。

于是,在对质中,只要对一些细节问题深入下去,苏联学者就瞠目结舌——因为陈景润1966年的成果,毕竟只是在《科学通报》中发了一个简报,其内容并没有完全发表,其中的细节可不是通过一个论文就能推断出来的。

苏联人很丢面子。

那么,明知自己的成果站不住脚,还要拿出来对质,苏联科学界怎么会做这样愚蠢的事情呢?原因是负责科研的苏联官员,也不知道这是个剽窃的成果。如果归纳一下,事情大概是这样的——苏联学者为了完成根据政治需要提出的科研任务,不得不利用了陈景润先生早期的研究成果,弄虚作假。这样弄虚作假搞得很“科学”,因为陈的论文发表在中国,当时中苏两国学术交流早已冻结,这样剽窃无疑没有中国人会到苏联来抗议,而苏联国内也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中国人在几年前取得的这个成果。

应该说苏联学者的考虑是很有道理的。不幸的是,当时苏联与西方的学术交流也很少,陈先生寄到瑞士的稿件,苏联数学界自然无缘得知。

所以,当国际数学联合会的专家们产生怀疑的时候,苏联官员是理直气壮而且深感不平的,至于具体做研究的学者,事情到了这步田地,也是没有勇气来说明真相了,只有硬着头皮来对质,期望侥幸过关吧。

这次对质的结果,使“陈景润教授”的知名度骤然增加,其消息传回国内,直接促进了对他的研究的重视,成了陈景润先生研究成果迅速公开的催化剂。

苏联人的这种弄虚作假,和中国后来学术上经常出现的某些问题,如出一辙。

关于陈景润先生,可以多说几句。我还记得年少时听说的一件有关陈先生的趣事,这件事和陈先生的“夫人”有关。

大家都知道陈景润先生的夫人是由昆女士。应该说陈先生能够与由昆女士组成家庭,是他生活中一件极大的幸福事情。生活中的由昆女士有着鲜明的个性,不但富于女性的温柔典雅,而且遇事干练果决,不让须眉。我想这可能和她的军人出身有关(从过军的人气质上会有一些特殊改变。前几天接触一位名医,据他所说,在癌症患者中,生命力最强的人群中曾经在军队中工作过的人占了很高比例,平均比军队以外的人生存期长一年到一年半,盖因为其身体底子好,而且意志坚定)。所以,与由昆女士成家,使陈先生长期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堪称夫唱妇随,形成良好互补。与由昆女士结婚后的那段时间,是陈先生身体最好,也最安定愉快的时光。

然而,我记得的这段事情却和由昆夫人无关,是他们认识之前发生的。当时陈先生因为科学方面的成就成为大家的偶像,在外人看来一时星光灿烂,“粉丝”遍布全国。

结果,就有个很漂亮的女孩从某地找了来,自称是陈先生的太太上京寻夫。

陈先生一直单身,哪儿来的太太呢?大家都不相信。然而这位“太太”却坚定得很,说得头头是道,言之凿凿,一点儿不像在说谎。那时候来找陈先生PK哥德巴赫猜想的科学狂人很多,都自信自己的成果比陈先生厉害。但是敢自称“陈太太”未免有些过分,这玩意儿可不是有自信就能胡来的。

但是,她说的很多内容,和陈先生的经历并不吻合。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她在说谎,可作风问题当时又不是一件小事。

怎么证实真假呢?

当时的某位先生非常聪明,很简单就解决了问题。他一口气叫进来六七个戴眼镜的研究人员,让这位太太认哪个是陈景润。

结果,就是乱指了。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

在学问上弄虚作假,和冒充陈景润夫人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问题,干这个的也不是精神病患者。那么,好好的学者,做这种事情不丢人吗?

有趣的是,一些老科研工作者,对国内发生的一些类似现象,还有一点同情。

黄昆先生曾经主持揭穿了一起很严重的弄虚作假事件。当时,上海某大学自称研制出了某种世界先进水平的集成电路芯片,也通过了鉴定。但黄先生十分狐疑,看了结果总觉得不踏实。于是要求对其进行检验,经过反复的追踪,最终证明,这份成果,不过是利用买来的芯片造假而已。

可是参加这次揭穿骗局的学者,也提到其中体制方面的问题——当我们申请课题的时候,总是要把很大精力放在写报告上,报告写得越花哨漂亮,取得经费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科研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没有钱恐怕很难进行,但仅仅有钱也不表示就能出成果。为了申请经费,有些人只好违心吹牛,到时候要成果了怎么办?有时候就被逼得弄虚作假了,苏联人在哥德巴赫猜想上是这样,我们现在有时候也是这样。

黄昆先生自己申请课题的时候,就碰上过这样的事情。审批课题的是黄先生的学生,然而不能不秉公办事,看完申请报告,问黄先生:“这个课题,如果批了您这一百万能不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呢?”

黄先生何许人也?全国第一批科技重奖仅仅四个人,黄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三位是钱学森、袁隆平和王选),他怎么回答呢?

黄昆先生听了问题,笑笑,很实在地回答说:“你给了我这一百万,我能看到外国人跑到哪儿了,但是要追还是追不上的。你要是不给我这一百万呢,我连外国人跑到哪儿都弄不清楚。”

黄先生的课题,最后还是批了,但也就是黄先生吧。换一个人,如果不写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怕这次申请只能告吹。

世界领先水平,可不是上下嘴唇一碰就能达到的,有时候明知这是要求过高,还不得不逼着自己胡说八道,这就不是纯粹的学术问题了。

黄先生在朋友间说过,如果让我来分配科研经费,我不按课题的。我就只管选人,选一百个人,每人给他五万经费,你就自己研究去吧,这样,可能倒真的能出成果了。

黄先生在西南联大时是长杨振宁两岁的学长,杨振宁同班的同学中,还有一位,就是邓稼先。

我问一位和邓稼先一起工作过的老先生——邓稼先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老先生没有回答,却开始上下打量我,弄得萨有点儿发毛。

您看我干吗?萨问。

答案让我受宠若惊——

鸡兔同笼

老先生的话是——你和邓稼先有点像。

吓了一跳,邓稼先年轻时的照片我也看过,那叫风流倜傥,照照镜子,很不自信。

幸好老先生后面的话还不太离谱——脸型像,身材也像,不过他比你高一点。

方脸、宽肩、体格高大厚实,坐在沙发上思考时喜欢歪过头来,将左手握成拳,虎口向自己抵在上颌上,大体就是邓稼先当年的样子。

回忆在邓稼先身边工作的日子,老先生印象中的他总是一身中山装,精力充沛,数理化学部上上下下那么多人和事,他这个秘书长正是各种矛盾的中心,而邓稼先总能够应付裕如。老先生猜测,以邓稼先的特点,在真实的两弹世界,邓稼先的角色或许会更接近费米(或许老先生想说奥本海默,我推测),而不是爱因斯坦。

写邓稼先是很困难的事情。他在担任数理化学部秘书长日子里的工作,涉及很多恩怨矛盾,写来不经意间就会伤人。

学者并不是超脱凡人的,一如英雄。王外马甲写过一段老兵的回忆,在上甘岭宁死不屈的孤胆英雄,走下战场后一样会为了给孩子吃饱饭去偷老乡的苞米。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是儒家出身,“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维习惯带来一个不好的习惯。凡是提到“英雄”二字,便应该完美无缺。所以我们总是用放大镜在被人们称为“英雄”的人物身上寻找污痕。其实,英雄和我们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拿破仑打得赢奥斯特里茨战役,也一样会生牛皮癣。我的看法,正因为他们和我们的条件一样,都只有一双手一颗头,他们在我们无法做到的地方做到了,就可以被称做英雄。

学者也一样。

记得有这样一件事情。

有位在科学院院部工作的老人对我讲,新中国成立以后,“公”字当头,结果引发某些人一个不好的毛病——人既然是公家的了,饭自然也要吃公家的。于是公款吃喝之类的事情无法禁绝,还理直气壮。要说行政人员,有些这种毛病大家并不奇怪,历次整风他们吃的苦头也不小。然而,如果说当时的学者之中也有人以占这种便宜为乐,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因为他们似乎都应该是道德绝高的人。

不幸的是这却是事实。

事情变得愈演愈烈以后,院部就给不少研究所的领导提醒了,结果纠正最快的是数学所。

数学所的老大是华罗庚。

同类推荐
  •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内容介绍这是一本感恩至深的散文集。著名作家肖复兴书写自己与父亲、生母、继母、姐弟之间的情感交织。在艰苦岁月中,父母、姐姐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对作者的关爱,而这份爱又透过作者传递给儿子肖铁。作者还在书中回忆了北大荒的知青岁月,记录下特殊岁月中珍贵的友谊,也记录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这不仅是肖家的故事,也是千万家庭的缩影。书中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文笔、真诚的自省,打动着读者的心。
  • 宋词是一朵情花2

    宋词是一朵情花2

    最经典的宋词读本,最唯美的诗词解读。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严谨,唯美,更动人。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是因为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 无声戏(古典文库)

    无声戏(古典文库)

    《无声戏》之名,取与“有声戏”即戏曲相反之意,意在描绘一出出人生舞台上的活剧。其中所收录的故事大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传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以日本尊经阁文库所藏《无声戏》刻本(十二回)为底本,校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无声戏合集》。
  • 蔡澜·致青春(全集)

    蔡澜·致青春(全集)

    《爱是一种好得不得了的“病毒”》专注对“真爱”的讨论。从“小女孩 纯纯的爱”,到“爱要怎么说出口”,到“如何得到他的爱”以及“你好 初恋”等七个篇章,蔡澜以豁达的“过来人”的身份,帮年轻人解决在初恋之路上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大麻烦”。《忘不了,是因为你不想忘》专注对“情感纠葛”的纾解。在“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三角恋、多角恋”“分手快乐”及“生活琐事”等七个章节中,蔡澜凸显其杀伐决断的个性,敢爱敢恨。他鼓励年轻人积极面对恋爱与生活,在失败中学习、成长。“把痛苦建筑在发愤学习上,念书念到忘我的状态,是打败经验的最佳方法。”
  • 繁星 春水

    繁星 春水

    《繁星》《春水》是冰心的代表作,也是她流传最为广泛的作品,在中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她受泰戈尔哲理小诗的影响,兼采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歌吟母爱、童真、自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繁星格,春水体”(茅盾)。她的作品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书写内心感受和思考。诗歌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清新而情韵悠长。本书采用孔雀的插画,其作品构思奇异,色彩明丽,清新时尚。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通俗攻略

    我的世界通俗攻略

    什么?MC这款游戏太复杂?难道只能去查那些晦涩难懂的游戏攻略吗?这个攻略,才是真正的通俗易懂,让你身临其境!(秒懂)粉丝群:754664549
  • 妖怪的末日

    妖怪的末日

    新书《我的前世是游戏boss》请大家支持。 --------- “大……大王,那个小光头又来了,我们收拾细软跑吧……”“妖孽哪里逃!”佛光普照,紫金钵盂从天而降,所到之处妖怪跪地臣服。陈海感叹:“这紫金钵盂可不简单,唐僧拿着它吃过饭,孙悟空拿着它化过缘,连法海大师也是靠它才收了白蛇青蛇……”
  • 异世位面之旅

    异世位面之旅

    一觉醒来,来到了不一样的平行世界,这里有太多不一样……。本以为可以老老实实过完一生,没想到的是又穿越了。
  • 灭道狂龙

    灭道狂龙

    父皇惨死,恩师战逝,亡国太子踏上复仇之路。他武法同修,入墨庭,毁大秦,灭仇敌,战天下英豪。一招千军破,一把归尘剑,所过之处,皆是一段铿锵有力的热血传奇。
  • 血型密码全集

    血型密码全集

    血液有一股神秘而奇妙的力量,没有生物的界限,没有时空的阻隔,从远古飘然而来。即使是从未见面的两个人,只要他们血脉相连,无须太多的语言,太多的介绍,只要两眼一望,心底仿佛就有一种早就存在的情愫,慢慢地连成一条线。在血液中,到底有什么古老而神秘的物质能使人类自己与其他的同伴聚集而又区别?一滴血看起来既渺小又普通,殊不知,就是这小小的 一滴血却包含着人类发展史上最神秘的秘密。祖先那些古老的传统和文明,以及优秀品质,通过血液的模式在子孙身体中得以完好保存,并不断复制。这个秘密除了我们所知的基因外,还有一些目前医学水平无法探测的物质。医生们只能通过大量的实验与数据证明它们的存在。
  • 邪王溺宠,嗜血狂妃

    邪王溺宠,嗜血狂妃

    她,二十一世纪毒医特工,却惨遭朋友背叛,一朝穿越灵修大陆废柴千金身上。亲人不爱,渣男欺负。既来之则安之,看她如何逆天下而行…他嗜血残忍,被称为幽冥君主,一生无所爱之人,直到遇见她,却毫无反抗之力。变得无赖,“娘子。,你睡了为夫,可对我负责哟…”看他们如何携手玩转天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崩坏萌妹旅团

    我的崩坏萌妹旅团

    崩萌团。一个游走于各个端游、手游以及单机游戏的亲友公会团。对于身为团长的李亚林来说,他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回那些落跑的团员们,以及吸纳新的团队成员。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找回那些落跑的团员们需要穿越世界?跑到一个个二次元世界吸纳新成员又是个什么操作?不是说好了,我们只是个普通的游戏亲友公会团吗?PS:不是崩坏三同人嗯~
  • 清欢复几许

    清欢复几许

    禅语有言: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伤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在遇到你之前,我是那不动如山的佛陀,心不动则万物不动。在遇到你之后,我是那地狱里挣扎的恶鬼,世间诸般痛苦,我皆一一品尝。我中了你的毒,此生为你可解。便是心碎,痛苦加身,你不爱我,我也从不后悔!新书开篇,欢迎新老读者来踩!
  • 幸好命运没让我错过他

    幸好命运没让我错过他

    我叫范小黎,我的那个他叫权乔安。遇见他是我最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