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1800000043

第43章 自强运动(4)

其他一些西方军官也接受了中国的委任,并参与了中国的军事活动:他们是德克碑、日意格、勒伯勒东,乐德克、什罗德和其他人。只要他们保持适当的谦恭和驯服,他们的成就便得到适当的承认。随着他们人数的增加,中国政府设计了一种特别的勋章“双龙宝星”,作为对他们的奖赏,这可能是为了防止过分地提升他们的中国军衔。

在兵工厂和造船厂里任用外国技术专家,碰到的是如同任用外国军官所碰的同样问题。在中国人看来,外国专家提供的任何技术都不值得在主权上作出稍许的让步,他们只是中国政府的雇员,是被用来帮助中国实现其军事现代化计划,直到有才能的中国人被培养出来为止。左宗棠、沈葆桢的雇员日意格,李鸿章的雇员马格里,都是那些使自己适应于中国需要的外国技术专家的杰出榜样。左宗棠在奏折中以令人惊讶的友好慈爱的语气谈到了日意格,沈葆桢后来又努力使他的工作得到承认。马格里完全赢得了李鸿章的信任。

马格里和日意格不仅仅是技术专家。他们对于他们所服务的中国高级官员的影响是深远的。李鸿章甚至授权马格里,在自己离开两江总督的任职期间,他有权就可能引起的任何国际问题与南京官员合作。这些人以及诸如此类的人物之所以能扩大他们的影响,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声称这是他们应该的权力。[36]

英国官员和英国国内舆论一般同情中国人的有关受中国政府雇用的外国人应保持其合适之身份的观点。阿礼国写道:“如果外国人受到各自政府的庇护,中国人就不会与外国人打交道。中国人是对的。”他认为,只有外国人的政府不予干涉,他们才能帮中国实现其现代化。[37]英国的国内舆论也同意这种观点。在讨论英国的侨民问题时,《经济学家》报写道:“我们的政府完全不应插手保护他们去反对他们所居住国之法律,以及他们所服务的政府之法令和活动。”[38]

在中国的外国侨民则一般持有不同的看法。《北华捷报》认为,受中国政府雇用的外国人若想有所成就的话,那他们就必须不受中国官员的控制,否则,他们的技术将被中国官僚机构的重压所窒息。“由于把帝国主义与叛乱者相提并论,一个欧洲人的全部价值很少得到施展,因为中国人喜欢指手画脚,告诉被雇用者如何去传授他的课程。”[39]

购买外国武器在中国自己制造的武器能充分供给之前,购买外国武器是当务之急。所有的欧洲人都向战火连天的中国(和美国)出售过克里木战争的剩余武器,这些武器的绝大多数在欧洲早已过时。中国人的难题是既要获得武器,又要避免政治干预的危险。1861—1862年间,训练中国军队使用从俄国进口的武器的计划,起先打算在位于蒙古和西伯利亚边界的恰克图进行,在收到中国驻库伦官员的报告,说俄国的影响有可能因此而增大后,训练便移到北京进行。

“阿思本舰队”事件充分地说明了中国人在购买外国武器问题上的立场。1862年初,宁波和苏州被太平军攻占不久,清帝就发出了一系列紧急“上谕”,命令总理衙门和长江流域官员继续讨论前年夏天赫德提出的购买外国军舰以进攻太平军的可能性,并将这一计划通告了各国驻北京公使,希望预先防止他们的反对。随后,当时在英国养病的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得到指示,用中国的钱购买了一支海军舰队,这支舰队由已经脱离英国皇家海军的阿思本上校指挥下的英国水兵驾驶。

1863年舰队到达中国的同时,提出了一个在中国的军事计划中如何使外国人得到恰当的使用这一个基本的问题。在中国人看来,阿思本只是一位中国官员的副手,雇用他是为了增强中国的海军力量,而不是使中国隶属外国的指挥。与此相反,李泰国和阿思本则认为,他们自己就是决策者,而不仅仅是执行命令的工具,他们毫无只提供他们的技术服务以帮助中国实现它自己的目的的观念。结果,李泰国被免去了总税务司的职务,舰队被解散。

当时人就阿思本舰队事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英国公使相信,李泰国对这种必要的缓慢的劝说过程感到不耐烦,其目的在于:

成为帝国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和帝国行政部门的最有力的机构之惟一的统帅然而,中国政府立即理解了这一计划的范围和意义,并把它看作为隐蔽的从他们手中夺取管理权力的阴谋。[40]美国也赞同这种解释。[41]

轻视中国人的李泰国和阿思本,发动了一场对布鲁斯的邪恶攻击,因为他持支持日益独立的中国人的态度。[42]方根拔完全把中国政府看成是一个傀儡,并采纳了一种痴人说梦的观点,即美国曾策划反对阿思本,布鲁斯则向华盛顿献媚。[43]丁韪良得出了一种隔靴搔痒的结论:既然阿思本舰队能够为科学的研究提供广阔的前景,那么它的被解散就是一种“倒退行为”[44]。《北华捷报》很不情愿地承认,中国政府解散阿思本舰队是行使自己的主权,但它又遗憾地认为,中国人的行为“看来是对当时的外国干涉的一个打击”[45]。事实的确如此。

回想起来,很明显,中国朝廷和地方官员之所以“解散舰队,不是因为它是令人憎恶的外国工具,而是因为令人憎恶的外国人想要保留对它的控制权”[46]。

外国干涉合作政策导致外国政府提出军援,但中国政府只准备暂时地和不太情愿地接受这种军援,而且要使这种军援限于“偏远的角落”。没有任何资料支持这样的观点,即为了挽救王朝,清政府宁愿卖国。一份又一份的“上谕”反复强调,尽管外国军队在上海可以提供暂时的援助,因为上海孤悬于一隅,但主要还必须依赖于中国的军队。[47]中国人认为,可以允许英国和法国在长江下游地区帮助官军和太平军作战,但不能忘记他们的存在对中国领土所构成的威胁。[48]

就像其他许多问题一样,是曾国藩就接受外国军援可能冒的风险作了颇有说服力的分析。1860年12月他上奏说:“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49]他坚决反对在收复苏州、杭州和南京的战斗中使用外国军队,并且相信,这种使用所引起的长期的政治风险将很容易地超过它在军事上所得到的好处。曾的意见得到了朝廷的支持。曾受命加快进攻,以使英国失去派遣印度军队参加作战的借口。

很多人都具有和曾国藩相同的看法。一些人,如袁甲三,走得更远。他们甚至反对在上海的防卫战中也借用外国军队。袁甲三认为,如果中国军队能在内地取得胜利,那么他们也一定能在上海取得胜利,外国人知道清政府正在获胜,他们提供援助只是为了获得租界。

少数中国人愿意利用外国的援助。江苏和浙江的一些“士绅”就请求外国的保护。薛焕代表他们与英国谈判。薛焕赞同利用外国军队来保卫上海,但即使薛焕,他也并不准备承认外国军队在中国有自主行动的权力。

南京的收复不仅是太平军威胁结束的标志,而且显然也是西方干涉威胁结束的标志。总理衙门提醒威妥玛,他和布鲁斯曾一再劝促中国主要依赖于中国自己,至少现在外国的进一步援助是不必要的了。清政府请求威妥玛将这一满意的发展转告给在英国的布鲁斯,从而使英国公众能尊重中国。

中国像反对来自海上的列强所提供的援助一样,也反对俄国提供的援助。1866年当伊犁驻军求援以镇压回民叛乱时,总理衙门大臣董恂在自传中写道,绝不允许俄国人帮助防守伊犁。在整个事件中,总理衙门更关心的似乎是俄国帮助镇压回民叛乱所引起的危险,而不是叛乱本身的威胁。

在捻军叛乱期间,个别外国人有时建议借用外国军队以恢复秩序,但严肃认真的建议却从来没有人提出过。总的来说,所有类型的中国人都反对外国军队在中国领土上的存在。文祥注意到外国军队的军费是中国军队的军费的两倍,他认为,“战不给费,岂为我用?若有此费,我岂无人?”[50]曾国藩虽然承认唐朝曾妥善地借用过契丹的军队,但他又指出,这些军队只是在与中国军队的协作中才借用。曾国藩用近似隐喻的语言概括了中兴对于外国干涉的态度:让他人帮自己润色文章是允许的,但绝不能让他人替自己上考场。[51]

值得注意的是,中兴时的政治家认为,外国调停战争,这是外国干涉的一种形式,因此必须加以拒绝。英国——它的利益要求尽快地肃清太平天国的叛乱——提出派遣一支英国舰队沿江而上,宣布大赦,并让英国调停战争。威妥玛邀请文祥和其他中国官员到英国公使馆商讨此事。总理衙门反对其建议,他们认为停战是好事,但停战令应由中国政府完全独立自主地予以宣布。[52]

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在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中所广泛持有的看法:中兴苟安地招致了外国的侵略。似乎也没有必要来讨论范文澜的观点:恭亲王的态度是“崇洋媚外”,李鸿章是英国的傀儡,左宗棠是法国的傀儡,曾国藩是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共同傀儡。[53]

结论

在短暂的中兴时期,中国的军事改革在两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地方性的军事权力中心转换成了清代国家的支柱,先进的武器被生产了出来。半个世纪后再来看这段历史,湘军似乎是一“历史的奇迹”[54],而中国于1860年代在军事现代化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好像不太那么显著。日意格于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中国的军事力量与1860年时的情况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55]据伦敦《泰晤士报》的一篇有关中兴成就的评论说,自1860年以来中国军队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以至威妥玛、于克神父(the AbbéHuc)和其他一些人早期的著名报告变得毫无意义了。[56]

在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中国比法国投入了更多的武器装备,在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中,中国投入的武器装备比日本也更多。中国在这两次战争中的失败证明,一些比火力更必要的东西中国仍然是缺乏的。在取得了初期的辉煌胜利后,湘军一类的军队——它们被认为是中央政权的支柱——堕落成为军阀武装。

后来中国军队的弱点不是通过向它们提供现代武器就能克服的弊病。现代化武器中国自能制造以来就早已具有了,但它不能有效地使用这些现代化武器。一支拥有一批有才干的军官的现代化军队将瓦解新的武器旨在保护的社会秩序。由于新的武器是闲置不用的,或不能被恰当地使用,因此,制造这些武器的能力就必将丧失。所以,中国后来的失败似乎是它的社会制度的僵化所造成的,后来的武器短缺是征兆而不是原因。军事改革计划失败了,因为它们是建立在对改革对象的错误认识基础之上的。

20世纪初中国分裂成一系列由半独立的军阀统治的地区,这一现象的形成通常归因于中兴时期强大的地方性军队的兴起。如前所述,军事权力向新的转移对于中央政府无疑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也无庸否认,它们也包含有军阀主义的种子。然而,在中兴时期,无论如何也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它们最终将变成军阀武装,而不是像他们的建立者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以地区性为基础的国家军队。

同类推荐
  • 逍遥小状元

    逍遥小状元

    大楚历年,文风鼎盛,民风开放。男儿以科举仕途为业,立功名兴家族,指点江山。有才女指笔为誓,状元为郎,名动金陵。有豪女游侠,劫富济贫,声名昭昭。天香楼的清倌人,抚琴吹箫待何人。宫廷深深,芳华公主未嫁人。这一日,地主家的傻儿子如往日般醒来,开玩笑的说:我要考状元!
  • 大明墨客

    大明墨客

    元亡,明起,国朝立。百废待兴的大明如同一张白纸,等待着墨客的挥毫......
  • 我要做神探

    我要做神探

    穿越的第一天,本想随便混个身份,却不料被皇城司的人抓去,要他冒充一个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这人不单是知县,还是勋贵子弟……一听这个,曹修整个人都要炸了。冒充知县,必死无疑啊,对方还是什么勋贵,日后,怕就连华佗来了也只能说:“打扰了,告辞。”曹修欲哭无泪,他现在算是走别人的路,也同时让自己无路可走。走投无路的他,只好先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从冒牌知县起步了……从冒牌知县起步,且看曹修如何一步步逆袭,终成一代神探的精彩之路。ps:文中的皇城司与大宋皇城司不一样,只是借鉴而已。
  • 一本书读通历史典故

    一本书读通历史典故

    华夏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明遗产。本书采用严谨平实的语言,为您展现出一幅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辉煌画卷。这里有可悲可叹的英雄人物、扣人心弦的战争风云、启迪后人的典章制度、灿烂不朽的智慧结晶、彪炳千秋的文化巨著。内容丰富多彩,又不失深刻性和思想性,着力引导读者以史为鉴,感悟历史的辉煌和厚重。
  •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多年以来,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教化体系,在道德价值上是不主张非正义告发的,但只要有专制政治存在,统治者就鼓励告密。整个封建王朝,从秦到清,告密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帝制历史的一个带有污垢的眉批,而告密者就是那块污垢。这块污垢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实超乎我们想象。它不仅介入你的私生活,而且还要控制你的灵魂。中国古代的告密史就是一部统治者控制他人灵魂的历史。而各个时代的告密者们,各显其能,通过告密这种见不得人的伎俩,改变历史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飞黄腾达者有之,他们或成功或失败,或可气或可悲,无非都是专制统治下的一枚棋子。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环保与人类生活(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环保与人类生活(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本丛书包括了人类生活、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青少年了解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这里,既有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又有深刻实用的环保知识,它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守护地球家园的忠诚卫士。
  • 金刚錍显性录

    金刚錍显性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文常山

    人文常山

    本书辑录了《今日常山》2012年至2015年间的“人文常山”专版约150篇。书稿大部分文章均为挖掘整理常山本土的、蕴含正能量的史志资料、村居历史、民间传说等。采编时着力增强文章的故事性和可读性,提升内容的推广力和影响力。同一处人文遗迹,可能在多篇文章中涉及,但是角度和重点不一样,编辑选稿时我们尽量把住这个标准,让各篇内容互为补充、印证。本书不失为了解常山人文景观的一部综合性史料读本。
  • 俄罗斯重新崛起中的“全球性影响”

    俄罗斯重新崛起中的“全球性影响”

    苏联曾是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俄罗斯却成了发展中国家。落差不但是心痛,而且还是动力。普京要给世界一个强大的俄罗斯。21世纪开始的十多年,俄罗斯重新崛起,其进步和影响越来越大。《俄罗斯重新崛起中的“全球性影响”》从重大事物的多国协调、国民经济领域的止乱上轨、国际关系上的掌控作用,以及东西方兼顾全球协调的战略等方面,以G20圣彼得堡峰会、金砖的俄罗斯、叙利亚危机的处置、“双头鹰”式的牵动机制等为例,来反映俄罗斯快速发展和重新崛起中的“全球性影响”,以及俄罗斯推动世界的潜力逐渐明显的趋势。
  • 业余教练

    业余教练

    十年后的他,是一家大型医学机构的负责人,各种各样的博士光环,标准的钻石王老五。十年前的现在,他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队医,头顶霉光普照,破屌丝一个。十年时光,一份记忆,一双眼睛,一段传奇……
  • 你是我的冬日骄阳

    你是我的冬日骄阳

    [完结宠文]她遭未婚夫抛弃,嫁给了网上的‘大叔’,结果大叔变成了杀伐果断、富可敌国的冷面帅气大总裁,狠狠地打了渣男和渣女的脸,从此大叔走上了宠妻的不归之路。小包子:“爹地!妈咪是我的!”男人冷漠的瞪了儿子一眼,“老婆是我的!”小包子不服:“妈咪是我的!”男人瞪着儿子说道:“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花样宠妻,不怕甜掉牙,戳进来!VIP书友群:618895719普通书友交流群:479994577
  • 万古天穹

    万古天穹

    天地大道,唯吾独尊。万古血神。一个小家族的少年,无意间破开尘封万古的封印,一块神秘的玉佩,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 相濡知以沫

    相濡知以沫

    两个家庭不同性格不同的姐妹,林相濡林以沫,一向自卑懦弱的相濡,一向活泼开朗的以沫。即将展开一场反目成仇之旅。李嘉言“林相濡我越来越不懂你”。林以沫“林相濡,你现在的样子,真丑!”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李嘉言徘徊在俩姐妹之间。懦弱的林相濡最终振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