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0700000054

第54章 且尔托泼哈诺夫的末路(2)

且尔托泼哈诺夫大叫一声,在马颈上抽一鞭,直奔人群。他挤进了人群之后,不分青红皂白,便用鞭子乱打农人们,同时断断续续地喊着:“横行……不法!横行……不……法!本该法律处理,怎么可以私……自……动……刑!法律!法律!法……律!!!”

两分钟内,这一群人全都向四面八方散开了,在酒店门前的地上,出现一个瘦小的、皮肤黝黑的人体,身上穿着一件土布外套,头发散乱,衣衫破碎……脸色苍白,眼睛向上翻,嘴巴张开着……这是怎么一回事?吓傻了呢,还是已经死了?

“你们干嘛打死这个犹太太人?”且尔托泼哈诺夫厉声叫喊,威吓地挥动着鞭子。

众人发出微弱的含糊声回答他。农人们有摸着膀子的,有摸着腰部的,有摸着鼻子的。

“打得好厉害!”后面有人这样说。“挥鞭子有什么难的!”另一个声音说。“为什么打死这个犹太人?我倒要问问你们这些粗人!”且尔托泼哈诺夫又问。而此刻,那个躺在地上的人竟敏捷地跳起来,跑到且尔托泼哈诺夫后面,哆哆嗦嗦地抓住了他的马鞍的边。人群发出齐声大笑。

“真是打不死的!”后面又有人这样说,“像猫一样!”

“大人,救救我,救救我!”这时候不幸的犹太人把整个胸脯靠在且尔托泼哈诺夫脚上了,喃喃地说,“否则我会被他们打死的!”

“他们为什么打你?”且尔托泼哈诺夫问。“实在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死了一些家畜……他们就疑心……可是我……”“好!这事现在先不说了!”且尔托泼哈诺夫打断了他的话,“现在你抓住马鞍子跟我走。喂,你们!”他又转向众人说,“你们认识我吗?我是地主邦捷列·且尔托泼哈诺夫,住在贝松诺伏村,倘使你们想要控告我,随便告好了,还可以控告这个犹太人!”

“为什么要控告?”一个端庄的白胡子农人深深地鞠着躬说,他看起来像族长似的。(然而打犹太人的时候他一点儿也没少打。)“邦捷列·叶列美奇先生,我们很熟悉您;您教训了我们,我们十分感谢您!”

“干嘛要告呢?”别的人接着说,“至于那个反基督的人,我们自有办法处置!他逃不脱我们!我们对付他,像对付田野中的兔子一样简单……且尔托泼哈诺夫一翘小胡子,哼了一声,就骑着马带了那个犹太人缓步走回自己村子里了。他从迫害者手里救出这个犹太人,和原来救出吉洪·聂道比斯金一样。”

4

几天后,且尔托泼哈诺夫家里剩下的惟一的小厮来报告他,一个骑马的人来了,想要跟他谈几句话。且尔托泼哈诺夫走到台阶上,认出是那个犹太人,骑着一匹出色的顿河产的骏马,这马静静地、高傲地在院子正中间站着。那犹太人不戴帽子,他把帽子挟在腋下,他的两只脚不插在马镫里,却插在马镫的皮带里,他外套的破碎的衣裾挂在马鞍子的两旁边。他一看见且尔托泼哈诺夫,就用嘴唇发出啧啧的声音,双肘鼓动起来,脚摇摆着。可是且尔托泼哈诺夫不但没有回礼,竟动起怒来,突然浑身冒火了。这个卑鄙的犹太人敢骑这样出色的马……太不像话了。

“喂,你这丑样!”他叫喊起来,“赶快爬下马来,如果你不愿意被摔进污泥里去的话!”

犹太人立刻服从,从马鞍上翻下来,像一只袋子一样,一只手轻轻握住缰绳,微笑着,鞠着躬,走近且尔托泼哈诺夫来。

“找我有事?”邦捷列·叶列美奇威严地问。

“大人,请您看看,这马好吗?”犹太人说着,不断地鞠躬。

“嗯……好的……这是一匹好马。你怎么得来的?偷的?”

“哪能呢,大人!我是一个规规矩矩的犹太人,我不是偷的,我的的确确是为您大人买来的!我费了不少的力,费了不少的力!才弄到这匹马。如此好马在整个顿河区只此一匹。请看,大人,多好的马!请到这里来!吁!……吁!……马儿扭过头来,侧过身子来!我们把马鞍子拿掉吧。你说是吧,大人?”

“是一匹好马。”且尔托泼哈诺夫装出淡然的样子重复说,事实上他心里乐开了花。他是热爱马的人,能分辨好马坏马。

“大人,您抚摩抚摩它吧!摸摸它的颈,嘿嘿嘿!对呀。”

且尔托泼哈诺夫装着勉强的样子用手摸马的颈部,拍了两下,然后用手指从颈上隆起的地方一直沿着背脊摸过去,一直摸到肾脏上部的一个位置,就在这地方像内行人那样轻轻地按一下。那匹马立刻拱起背脊骨来,用它那骄傲的黑眼睛向且尔托泼哈诺夫斜看一下,吹一口气,踏着前脚。

犹太人一边笑,一边轻轻地拍手。“它在认主人了,大人,它在认主人了!”“嘿,胡说,”且尔托泼哈诺夫难过地打断他,“我要向你买这匹马吧……又没有钱;至于赠送呢,我岂止不曾收过犹太人的礼物,就是上帝的礼物也没有收过。”

“我怎么敢送您一点东西呢,不要想这些!”犹太人高声说,“您就买了吧,大人……钱以后再付。”

且尔托泼哈诺夫考虑了一下。“你出价多少?”最后他从牙缝里含糊说出。犹太人耸耸肩膀。“就按我买它花的钱吧,200卢布。”

这匹马的价值其实有这数目的两倍——也许三倍。且尔托泼哈诺夫把脸扭向一旁,兴奋地打着呵欠。“那啥时候……付钱呢?”他问,故意紧蹙着眉头,并不向犹太人看。“你看啥时候都行。”

且尔托泼哈诺夫把头向后一仰,但是并不抬起眼睛来。

“不能这样回答。你要说清楚,伊罗德的子孙!我难道要领你的情?”

“那么,这样吧,”犹太人连忙说,“六个月后……好吗?”

且尔托泼哈诺夫不说话。犹太人留意他的眼色。“好吗?让我把马牵进马厩里去吧?”

“鞍子我不要,”且尔托泼哈诺夫断断续续地说,“把鞍子拿去,听见吗?”

“好,好,我拿去,我拿去。”犹太人高兴地说,就把鞍子背在肩上了。“至于钱,”且尔托泼哈诺夫继续说,“再过六个月。不是200,而是250。不许你说话!250,我对你说!我欠你的。”

且尔托泼哈诺夫一直没有勇气抬起眼睛来。他从没这么压抑过自己的骄傲。“这显然是礼物,”他心里想,“这家伙是报恩来了!”他又想拥抱这个犹太人,又想打他……“大人,”犹太人鼓足勇气,笑着说,“应该照俄罗斯的习惯。用衣裾裹着缰绳把这匹马交到您的……”

“你也真想得出来!犹太人……说什么俄罗斯习惯!喂!谁在那边?把马牵去,带到马厩里,给它倒些燕麦。我自己马上来看。它的名字——就叫做马列克·阿杰尔吧!”

且尔托泼哈诺夫刚刚走上台阶,突然回来,跑到犹太人跟前,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犹太人弯下身子,已经鼓起嘴巴准备吻他的手了,但是且尔托泼哈诺夫向后一跳,低声地说:“不要对任何人说!”便进门了。

5

从这天开始,且尔托泼哈诺夫生活上的主要的事情,主要的操心、主要的乐趣,是马列克·阿杰尔了。他爱它,比爱玛霞还深;他亲近它,比亲近聂道比斯金还甚。这真是一匹好马!性烈如火,真像火一样,简直是火药;但态度却端庄如贵族!它不知疲倦,耐苦耐劳,无论要它到哪里都唯命是从;它也很好养活,如果没有别的东西吃,自己脚底下的泥也会啃来吃。它走慢步的时候,仿佛抱着你一样稳;走快步的时候,好像在摇篮里摇摆你;飞奔时比风还快!它从来不气喘,因为气孔多。它的腿像钢铁一样!从来也没绊跌过!无论跳过壕沟,跳过栅栏,它都不当一回事,同时他还很有灵气!你一叫它,它立刻抬起头跑过来;你叫它站着,自己走开去了,它也站着不动;你一回来,它就轻轻地嘶叫,仿佛在说:“我在这里。”它无所畏惧。在最黑暗的地方,在暴风雪中,它都能找到路径;他不能容忍陌生人靠近,它会用牙齿咬!狗也不能走近它去,一走近它,它就用前蹄来踢它的额角,踢得它休想活命!这是匹有自尊心的马,鞭子只是当作装饰品在它头上挥动罢了,千万不能碰它!但是这又何必多说呢,总之,这不仅是一匹马还是个宝贝!

且尔托泼哈诺夫夸奖起自己的马列克·阿杰尔来,简直有说不完的话!他那么关怀它,疼爱它!它的毛上泛着银色——不是旧的银色,却是新的、带着暗沉沉的光泽的银色;用手抚摩起来,像天鹅绒一样的感觉!鞍子、鞍褥、笼头——所有马具都很合身,又整齐,又清爽,简直可以入画!且尔托泼哈诺夫非常爱护它,竟亲手替他的爱马编额鬃,用啤酒替它洗鬣毛和尾巴,甚至不止一次地用润滑油来涂它的蹄……他常常骑了马列克·阿杰尔出门去,但并不到邻近的人家去——他一直不和他们来往——却穿过他们的田地,从他们的庄园走过……他说,让这些傻瓜远远地欣赏一下我的马吧!有时他听说某地方有人出猎——富裕地主准备到远离庄园的原野上去打猎——他马上去了那儿,在远处的地平线上表演驰骋的雄姿,所有看见的人都对他马的漂亮和神速感到惊讶,然而他不让任何人走近来。有一次有一个猎人竟带了他的全部侍从去追他,他看见且尔托泼哈诺夫避开他,就全速地赶上去,大声喊他:“喂,你听我说!把你的马卖给我,多少钱都行!几千个卢布我也不惜!我把老婆给你,还有孩子!全部财产都拿去吧!”

且尔托泼哈诺夫突然勒住了马列克·阿杰尔。那猎人飞快地向他跑来。

“先生!”他喊道,“你说,你要什么?我的亲爸爸!”“哪怕你是皇帝,”且尔托泼哈诺夫从容不迫地说(其实他有生以来没有听见过莎士比亚),“你拿你的全部国土来换我的马,也不行!”说罢,哈哈大笑,把马列克·阿杰尔拉起来,让它后脚着地,在空中像陀螺一般转一圈,然后驰骋而去!只看见那匹马在收割后的田地上一闪一闪地跑着。那猎人(听说是一个很富裕的公爵)把帽子向地上一扔,噗地一下把脸钻进帽子里!就这样躺了半个钟头光景。

且尔托泼哈诺夫哪能不爱惜他这匹马?他之所以能在所有的邻居面前重新表现出他的显然的、最后的优势,不全是靠这匹马吗?

6

时光飞逝,还钱的日子就要到了,可是且尔托泼哈诺夫不但没有250卢布,竟连50卢布也没有。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来对付呢?“有什么关系!”最后,他下定决心,“要是那个犹太人不讲情,不肯再缓期,我就把房子和土地给他,自己骑马漂泊去!情愿饿死,决不放弃马列克·阿杰尔!”他心慌意乱得很,甚至开始幻想了。然而这时候命运——最初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怜悯他,给他帮助了,有一个远房姑母,且尔托泼哈诺夫都不知道她的名字,在遗嘱中留给他一笔在他看来数目不大的款子,足足2000卢布!并且他收到这笔款子的时间,正是在所谓紧要关头上:犹太人来到的前一天。且尔托泼哈诺夫快乐得几乎发狂,不过没想到烧酒。自从得到马列克·阿杰尔的那一天起,他没喝过一滴酒。他跑到马厩里,吻吻他的好朋友鼻孔上方的两侧面、马的皮肤十分柔软的地方。“这样我们就永远在一起了!”

他高声说着,拍拍马列克·阿杰尔的梳整齐的鬣毛下面的颈部。他回到房间里,就数出250个卢布来,用一个纸包封上了。然后他仰卧了,抽着烟,考虑如何处置其余的钱——换句话说,他将要买怎样的狗。要地道的科斯特罗马种的,并且必须是红斑的才行!他甚至同彼尔非希卡谈话,允诺他每件衣缝里都镶嵌黄丝带的新的哥萨克上衣,接着就愉快地睡觉了。

他做了一个不祥的梦,梦见他骑着马出去打猎,但是所骑的不是马列克·阿杰尔,而是一只形似骆驼的奇怪的牲口;一只雪白的狐狸迎面向他跑来……他想挥动鞭子,想派狗去追赶,但是他手里拿着的不是鞭子,而是一束树皮。在他面前跑着的狐狸,伸出舌头来揶揄他。他从他的骆驼上跳下来,绊了一下,跌了一跤……一直跌到一个宪兵手里。这宪兵带他到总督那里,他一看,这总督就是亚富……且尔托泼哈诺夫醒来了。房间里很黑,鸡刚叫第二遍……遥远的地方传来马嘶声。且尔托泼哈诺夫抬起头来……然后又传来一声微弱的嘶声。

“这是马列克·阿杰尔在嘶叫!”他想……“这是它的嘶叫声!但是什么原因如此遥远?我的天!……这不会是真的……”

且尔托泼哈诺夫突然全身发冷,飞快地下了床,摸着了长筒靴和衣服,穿好了,再从枕头底下抓起马厩的钥匙,飞速跑到院子。

7

院子的尽头是马厩,它的一堵墙壁向着田野。且尔托泼哈诺夫不立刻把钥匙插进锁里——他的手颤抖了——没有马上开门……他屏住气息,发了一会呆。门里面总要有一点声息才好啊!“马列克!马列克!”他低声地叫唤。没有任何声音!且尔托泼哈诺夫不由自主地抽动钥匙,那门很容易就开了……原来没有上锁。他跳进门槛,又叫唤他的马,这次喊全名:“马列克·阿杰尔!”但是这个忠实的伴侣没有回答,唯一的声响来自一只老鼠在草堆里活动。于是且尔托泼哈诺夫冲进马厩的三间槽房中马列克·阿杰尔所住的一间里。周围一片漆黑,他却一直闯进了这槽房中……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且尔托泼哈诺夫头脑眩晕了,他的脑子里仿佛有一只钟嗡嗡地响起来。他想说些什么,但是只发出了一些咝咝的声音,因此他到处摸索,喘着气,曲着两膝,一个槽房一个槽房地找……再走到干草堆积得几乎碰顶的第三个槽房,撞在一堵墙上了,又撞在另一堵墙壁上了,跌了一跤,翻了一个筋斗,爬起身来,突然从半开的门里仓皇地闯出来,向院子跑去……

同类推荐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一个在读者心目中代表着乐观积极、永不放弃形象的伟大的名字,她的人生经历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她的自传和散文在国内有诸多译介,传播广泛,但相比之下对凯勒的信件翻译较少。本书除了凯勒的自传、散文之外,还保留了她写给朋友、家人的信。本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自传《我生活的故事》,凯勒用细腻动人的文笔回顾了自己的生活,讲述了她患病之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克服生命中的种种困难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过程;第二部分是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凯勒想象自己拥有三天光明的日子,设想自己该如何利用这宝贵的三天;第三部分是凯勒在1887年至1907年之间写给亲友的百余封信件,她交友十分广泛,信中记录了不少与社会各界著名人士交往沟通的轶事,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兴趣爱好广泛、内心世界丰富、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立见解与思考的凯勒,为读者了解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做了真实而全面的补充。
  • 滦矿历史档案觅珍

    滦矿历史档案觅珍

    文学评论开滦博物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在丰富内部硬件设施的同时,努力加强企业文化、企业历史资料的抢救挖掘,为研究和了解开滦历史提供平台,使开滦博物馆文史资料的开发更深入、更广阔,踏上新的台阶。本书的面世不仅是开滦博物馆文史丛书陆续出版的始点,也是开滦文史研究迈开新一步的探索和尝试。这是因为本书的写作素材,来源于极少有人翻阅的开滦百年原始老档案,以开、滦两矿之一的滦州煤矿建矿初期宣统年段为重点,披露了一些我们过去不知道的或知之不详的百年旧事,其中不乏最详尽的细节资料。
  • 在牛津的日子:访学见闻与研究感悟

    在牛津的日子:访学见闻与研究感悟

    本书以日志的形式展现了一位访问学者在牛津大学访学时对牛津学术精神的感悟、对异文化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在异国的见闻与生活趣事、遭遇的文化冲突与碰撞、只身他国的沉思,以及那一抹浓浓的乡愁。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流云散记

    流云散记

    本书是已故著名文史学家孟超先生的作品集,书中包含了孟超先生在解放前发表于各类进步报刊上的说文论史的文章共计49篇,包括对历史人物如李隆基、秦桧、武则天、杨玉环、黄天霸、贝多芬等人的解读;对京剧《珠帘寨》《四郎探母》《鸿鸾禧》等的评论;对当时时事的论说;对外国文学作品如《大雷雨》等的分析。
热门推荐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冬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冬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第二次来到阆中。第一次是今年春上,参加重庆书展签名售书活动后,我慕名来此专访。第二次则是因为大型历史纪录片《风云三国志》……
  •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本书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之作。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十余位经济学大家重新检视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道路,详细回顾和梳理40年的成就、经验和教训,系统阐述了为什么改革开放被称为“伟大觉醒”“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和“必由之路”,进而从市场化改革、发展与转型、三农及城市化、行政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对外开放、专项改革等方面,深刻剖析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对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作了系统研究,为即将开启的新的改革探索积累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探讨下一个时期的改革之路。
  • 重生之超级明星

    重生之超级明星

    莫名其妙被诬陷潜规则。毫无预警的遭遇了车祸。这一切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幕后黑手到底是谁?何暖暖本来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结束了,可是一朝醒来却意外发现自己竟然重生了!老天竟然再给了她一次机会,泡总裁,抓坏人,这一生,她定要不负苍天不负卿。一路走来,一路荣耀,一路爱恨相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沉默的子弹

    沉默的子弹

    那里有我无悔的青春,激情的岁月,铁血的锻炼……我在那里掉过眼泪,流过汗,受过伤……还有太多,太多,我无法遗忘的东西,心爱的狙击枪,缴获的望远镜,偷偷留下的手雷拉环,还有一封改变我一生的书信 ……这,我都能忘记吗?不,这一切,我无法忘怀,或许有一天,我还会回到那里,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曾经在那里生活过,战斗过。
  • 让孩子自由成长

    让孩子自由成长

    《让孩子自由成长》作者力求突破目前许多家长的“制约式”、“强硬式”、“填鸭式”教育方法,期望让孩子自由成长的同时,也给教育一个恰当的定位。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是天然的存在,这是人的本能,是自然的意志,而不属于家长意识的一部分。教育的目的、蓝图、对人的期待,应当符合人的天性,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 席家花落知多少

    席家花落知多少

    女人们说他是明媚的席家落知,男人们暗指他燕城的混世魔王,要不是老爹求孙心切一场阴谋,他才不会暴露珍藏了二十八年的女儿身,但是——嘘,这是秘密,只有江矣成知道。
  • 偶像暗恋我

    偶像暗恋我

    月修鼓起勇气:“我喜欢你很久了!”龙子衿展颜一笑:“好巧,我也是。”
  • 嫁痞夫

    嫁痞夫

    “素素啊!你听爹说,这选男人定是要看相面的,似那种桃花眼儿,薄嘴唇,轻浮无信,行不端坐不正的男子是万万不能做我方家女婿的!”“……”这时那桃花眼儿,薄嘴唇,站没个站像,坐没个坐像,满嘴甜言蜜言的家伙凑上来一躬到地,“岳父大人在上,小婿有礼了!”“啊……竟是这家伙,家里的小子们,你们都是死人么!给我乱棍将他打出去!”
  • 诸天之邪神呼唤

    诸天之邪神呼唤

    克苏鲁后裔的诸天之旅,将不可名状的疯狂传播到诸天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