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500000231

第231章 落日登高

【原文】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舍。东北指青门,西南见白社。轸轸河梁上,纷纷渭桥下。争利亦争名,驱车复驱马。宁访蓬蒿人,谁怜寂寞者。

【鉴赏】

王僧孺

在古代诗苑中,登临之作可谓多矣。大都借登高远眺的所见所闻,抒发感慨。梁代诗人王僧孺的《落日登高》,却借汉代长安景象来抒写他对梁代社会生活的感受与认识。诗中运实入虚,借彼言此,是登临诗中的佳构。

作者登高远望,目极千里,高山大河,城镇村庄……一一奔赴眼底。发端虽平实,却见出他居高临下、俯视人寰的磊落身姿和高远神情。若说诗人着意登临览胜,这倒未必,从一“且”字可见他是无可无不可,只是“聊且”一望而已;而“一望”至于“不能舍”,则令人注意到所引发的感触是如何深广。原来他面对茫茫宇宙,神驰万里,思接千载,从眼前之近城远郊,竟遥想到汉代帝都长安的景象来。青门,是汉长安城东南门,本名霸城门,俗因门色青,呼为青门。秦召(邵)平为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史记·萧相国世家》)青门外。所种瓜美,世俗谓之东陵瓜,又称青门瓜。白社,地名,在今河南偃师县内。《抱朴子·杂应》:“洛阳有道士董威辇常止白社中,了不食,陈子叙共守事之,从学道。”作者登高首先注意隐士高人所居之地,隐然可见其向往山野林薮的高情远致。白社本不在长安,但诗人并不拘守现实中的地理位置,只取其为隐者所栖以与青门相应;且白社与青门属对工切,色泽对比亦醒豁鲜明,实是兴会神到,涉笔成趣。

接下来四句是诗人想象中的长安闹市景象。渭桥是汉时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地处交通要冲,是当年长安城主要的热闹繁华去处。不难想见,桥上有多少青牛宝马七香车,络绎不绝;桥下有多少青龙黄雀木兰舟,南来北往。他们或征名逐利,或争权夺势,忙忙碌碌,纷纷扰扰,演出了一幕幕宦海浮沉、人生宠辱的悲喜剧,其间又有多少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轸轸纷纷,皆盛多貌。纷纷,更有忙乱之意。(《孟子·滕文公上》:“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诗人以此两叠词形容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熙熙攘攘、吵吵嚷嚷的繁盛嘈杂景象,用语简洁,形象鲜明!又使“争”与“驱”二字巧妙地在一句中重叠,形成一种“句中排”的复沓句式,更平添了几多热闹气氛,直渲染出一派闹市之闹,画出统治集团上上下下蝇营狗苟、争名夺利、互相倾轧的丑态。作者以渭桥为中心,寥寥几笔,就勾勒“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左思《咏史》)的长安市井图。其选择透视社会的艺术视角,颇具匠心。这个长安小社会正是汉代、其实也是梁代整个上层社会的缩影。诗中句句说的是汉代长安,实则句句说的是南粱建康。作者能如此敏锐地透视社会、历史,自是和他的生活经历、生平遭际密切相关。王僧孺早年仕途顺利,官至尚书左丞兼御史中丞,以学识渊博、恩致敏悟而闻于世。但“中年遭踬”,为人所劾,“坐免官,久之不调。”残酷的官场倾轧,使他深深认识到“士无贤不肖,在朝见嫉;女无美恶,入宫见妒”。自己的处境,“譬悬厨之兽,如离缴之鸟,将充庖鼎,以饵鹰鹯”而“一朝捐弃,以快怨者之心。”(《梁书·王僧孺传》)正因为他对仕途险恶体验较深,才在诗中表现出对尘嚣繁杂的厌恶、对山野林泽的向往。

末二句,诗意转入对有德才者被隐没的同情和不平。蓬蒿人、寂寞者,并用典。皇甫谧《高士传》曰:“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善属文,好诗赋。常居穷素,所处蒿蓬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庄子·天道》曰:“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所以,二者都是高明之士的代称,联系作者罢官后“故无车辙马声、何闻鸡鸣犬吠,俯眉事妻子,举手谢宾游。方与飞走为邻,永用蓬蓠自没”的离群索居的处境,这“蓬蒿人”中,隐然也有作者自己的影子。“谁怜”、“宁知”二语,既是深切的怜悯,也是强烈的愤慨,益见得上面的“争名”“争利”之辈,全是无才无德的碌碌蠢物。诗的末尾,将笔一收,回到现实,虽直赋言志,而意在言外。此外,亦遥应篇首之“青门”、“白社”。全诗有力地表现了仕与隐、干谒与避世的尖锐矛盾,尘世的繁闹与隐者的寂寞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尾虽然可能有希望重新获得进用之意,但仍不失为一种强烈的揭露。

齐梁诗应用声律、对偶、用事等因素,已逐渐达到配合匀称、自然和谐的境界。此诗于平仄固未全合,但亦通体婉畅自如。除首二句外,余皆两两对偶,且十分工稳,连方位、色泽和虚词,亦一一属对精切,特别是“亦”、“复”两虚字,用于“争名争利”“驱车驱马”两个重复词组中,不仅起了支撑斡旋的作用,且备极开合呼应、悠扬委屈之妙,宛然唐人风貌。史称王僧孺藏书万卷,“多识古事”、“多用新典”,以学问富博著称。本诗即多处用典,其中又有用事而使人不觉者。如“驱车复驱马”句,实暗用《诗经》和《后汉书》事。《诗经·唐风·山有枢》曰:“子有车马,弗驰弗驱”,意在讽刺贵族守财奴虽有车马而不知享用。诗人反其意而用之,暗道出统治集团上层的竞豪争奢。《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本诗以此来形容贵戚之炙手可热、趋之者如云,亦极熨贴。细加吟咏,不难体味其中的调侃嘲笑意味。此诗的借古喻今、借彼言此的表现方法,也给后世诗人以有益的启迪。唐代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即借汉代长安言唐代长安,其立意、构思,皆可从本诗见其端倪。这或许也可以看成是诗人对后代的贡献吧。

同类推荐
  • 慕尼黑之恋

    慕尼黑之恋

    走出弗雷德里克街,能听到隐隐的涛声,这是绕城的因河在夜色中奔流。河畔灯光幽暗看不到人影,河面范动着白色的波光,河对岸山影绰约,一派寂寥神秘的景象,与弗雷德里克街的喧闹形成强烈对比。人间的繁华和冷寂,在一个小城里,就展现得如此鲜明。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本书是一部充满爱与勇气的成长之书,被各国公认为极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故事通过一个小男孩在生活和学校中经历的平凡小故事,传达了我们共同的情感:爱、勇气、与责任。全书100个小故事,书中的每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孩子的纯真与乐趣。一部极为适合千万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的成长之书,在平凡中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成为一个有勇气、有活力、敢于承担责任、直面困难的人。
  • 阿弥陀佛么么哒

    阿弥陀佛么么哒

    善良是一种天性,善意是一种选择。2个不舍得读完的、暖心的、真实的江湖故事——或许会让你看到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他们很平常,很渺小,甚至奔走在社会底层,但他们很强大、很执着、很坚韧,有爱亦有恨,敢爱亦敢恨。他们不曾被生活模糊了面目、扫荡了梦想,无论现在、过去或者未来,他们都是尘世的特立独行者,努力寻找着处世和入世间的平衡。
  • 三种向度

    三种向度

    本书诗歌作品集。作品分三部分,以“时代镜像”“灵魂的呼啸与细语”“隐秘柔情”三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87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有比较深的意向性思维,给人作法味不尽的想像空间。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收入的是作者创作的诗词,共169首。第一部分是作者在西藏工作期间所创作的。作者讴歌以“老西藏”精神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高原精神的先进人物,做出超乎寻常的奉献,这就是高原魂。第二部分为大多是作者退休之后参加全国的书法活动而创作的。
热门推荐
  • 高铁加速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高铁加速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高铁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大大缓解了我国客运市场的供需矛盾,成为区域要素流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设施保障,其“时空压缩”效应也将对沿线区域的旅游要素流动、游客出游行为和目的地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本书让你了解高铁对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的影响。
  • 野原琳的自救

    野原琳的自救

    我所在的地方就是修罗场,我在的地方同时又是人间天堂,总之我,野原琳的传奇将不会停歇,我注定不会在神无毗桥之战逝去!
  • 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

    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

    终有一天,你我都会步入荆棘之地,与疼痛和行动不便为伴。所以,大家都该看看这本书,看一看真正的衰老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又该如何应对。
  • 末日之随机宝箱系统

    末日之随机宝箱系统

    李牧本来只是无聊的坐在电脑前打游戏,却是被一个突然出现的随机宝箱系统所绑定,而末日,却也在此时悄然的到来...
  • 影后,你又上头条啦

    影后,你又上头条啦

    顾倾城原本的人生计划中只有三项,拍戏、赚钱、不辜负经纪人和公司的栽培。不过,这一切在她遇到叶黎之后,顾倾城的人生格言就变成了努力赚钱,金屋藏叶黎!她发奋并努力朝这个目标奋斗,可是当某次下夜班归来,顾倾城惊愕的发现,似乎……被藏的人是自己!不止藏,还饲养!这怎么能行呢?她发誓要做饲养的那个人,可是,每一次都融化在男人炙热的目光里。他爱她,如鲸向海,似鸟投林,非死不休。
  • 快穿之论逆袭的正确姿势

    快穿之论逆袭的正确姿势

    作者菌回来啦~但是更新可能不稳定,希望大家谅解,爱你们么么哒! 系统:宿主,委托者只是想要保护妹妹,你怎么成鬼王了?!星芸:不好意思,顺手而已。系统:宿主,委托者只是想证明真相而已,你怎么成首席科学家了?星芸:不好意思,用力过猛系统:……来自末世大灾难时期的星芸在时空位面管理局努力奋斗,一路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继续无男主无CP不攻略!
  • 本王绝不做天子

    本王绝不做天子

    玩个手机也能成大王?本王绝不做天子!一穿越就有个小萝莉老婆?你们休想对我霸王硬上弓!我是周大王,人族之王,南面称孤,绝不做天子!大周气数已尽?那我就向天再借五百年!不还的那种……
  • 环境法治与伦理的生态化转型

    环境法治与伦理的生态化转型

    《环境法治与伦理的生态化转型》将理论性、可读性、实践性结合起来,对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法治与伦理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环境法治与伦理的生态化转型》对环境法治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以及伦理支撑的专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拓宽环境法学研究视野和更新环境伦理认识的学术意义,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法学与环境伦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用书,也可供环境管理学、环境社会学及相关专业研究者和社会读者参考使用。
  • 律抄手决

    律抄手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剪纸课

    剪纸课

    诗集《剪纸课》录入了蟋蟀近十年的诗歌作品。其诗歌多以乡村生活为题材,抒写了在现代商业浪潮冲击下,逐渐脱胎换骨的农耕生活,努力把握和描摹当下人性的蜕变,重新定位“农民”的主体形象。诗篇抒写底层市井生活的诗篇所昭示的诗人情怀如隐忍和倔强之根深植泥土之中,越过了表层看似不及物的文人式骚怨,如螺纹钢一样打入生活的深处,从而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创造出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当代农村现实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