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200000016

第16章 学会与家长沟通(1)

一、经常给家长一点意外

杨淑理

一次批改作文,看到一位作文进步很大的学生,又想起他近日来令人欣慰的种种表现,情不自禁地拨通了这位学生的家庭电话。接电话的是他妈妈。可是,家长刚弄清我是谁后,还没等我说什么,就接连说了几声对不起,一直检讨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毫不给我讲话的机会。好不容易等到个她的“检讨”间歇,我连忙见缝插针:“您误会了,误会了!我想说的是,您的孩子最近进步极快,写的作文跟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啊?!对不起,我弄错了,不好意思啊,对不起对不起……”说着说着,电话的那一边竟哽咽到一时没了声音,我几乎听到了家长那泪水滑落的声音。

哎,我怎么就弄得家长只会说“对不起”了呢?我心中禁不住一阵酸楚。是啊,在成千上万的家长中,也包括我们自己,又有多少人有幸接到过老师主动打来的报喜的电话呢?难道高度发达的通讯设备,只能为老师的“告状”增添更多的便利,却不能让家长们一同来分享孩子成长历程中点点滴滴进步的喜悦吗?难道这样满含喜悦的电话仅仅只是优等生的专利吗?我们平时不都说每个孩子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吗?所谓的“享受教育的权利”难道指的仅仅是批评,而无表扬?的确如此,平日里,祸事刚刚发生就能传达给家长。难怪有学生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

反思那个“报喜的电话”,我在班上对那些被表扬久久遗忘了的同学做出了一次特别的承诺:只要你在某一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我就在班上同学面前给家长打报喜讯电话。承诺一出,同学们就议论纷纷,可以看得出他们脸上所洋溢着的兴奋与热切。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班上一位最调皮捣蛋的男孩子的进步,同学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一节班队课上,经全班同学一致评定认为他为近日里进步最大的学生,让我给他的家长打电话去报喜。

“喂,刘洋的爸爸吗?我是杨老师!”“怎么啦?”听得出,孩子父亲十分紧张,生怕孩子又在学校里惹是生非了。“噢,是这样,班里最近开展了一项活动……(介绍这个活动)刘洋近日来有了很大的进步——”说着,我便把手机递给学生。一下子,手机在同学们的手里传递开来,一点一滴的进步在被同学们抢说着,有的还不断地重复,那都是真心的赞叹。我只笑着,听着。而那些持续了那么长时间的说教、批评、告状,却只会加大师生间的情绪对立。

手机重新回到我的手中,什么也不用我说了,我把手机面向全班同学高高举起,“哗哗哗……”掌声如潮水般地响起,久久不息,正如孩子们说的那样,“如此热烈而又真诚的掌声我从没有听到过”。

再看看那位受到同学们表扬的“捣蛋鬼”,脸红红的,使劲地抿着嘴,身子因激动而左右微微晃动,头不知道怎么摆,手不知道怎么放,眼睛不知道看哪儿才好,从来没这么害羞过,看着看着,眼角便闪现出一点亮晶晶的东西来,从没看他这么腼腆过啊。

“……掌声是孩子们送给他的!更是他自己努力争取来的……”

“谢谢老师,我也要好好地表扬,一定要表扬,我马上到学校里来,我要带他去吃肯德基,我要……”家长已经语无伦次了。

事后,“捣蛋鬼”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时间在那一刻永远停滞不前……”而其他几位调皮学生也纷纷在日记里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何时才能轮到我呢,我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一定要让我妈妈在办公室里,在许多同事的面前接到这样的电话……我要让她把工作的疲劳忘记……”而有的则写道:“噢,老师的电话我再也不用怕!”还有一位学生竟然这样写:

“杨老师,对不起,上次你给我家打电话,因为我怕你又向我妈妈告状,告诉你打错电话的人就是我。请原谅我……”

从这一天开始这样美丽的电话就从没间断过,一次又一次地回响在我们班里,我和那些调皮捣蛋鬼们的关系愈来愈好,愈来愈亲密。他们一天天的进步,让我真的很感谢那个“报喜的电话”,是它让我感受了教育理念在内化为具体行动的真实感觉。“赏识教育”,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发掘他们的点滴进步,特别是对差生要更呵护、关爱。这些教育理念转化为行动——向家长打“报喜电话”,汇报孩子的进步表现,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看到新的希望,不再为孩子的成长担忧,更重要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充满了希望与自信。

教育观念只有真正被教育者认同,并内化为一种理念,才能外化为行动,因而行动才是最有效的。今天通讯设备如此发达,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报喜的电话响起,持续这样的行为呢?我想,让这样动人的电话响起,让爱在大家周围荡漾,我相信,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做到,包括你、我、他。

二、遥望当年

何捷

“遥想公瑾当年……”每每读此首令人心潮澎湃的词时,便顿感壮志凌云。然而人到了想当年的时候,一般是老了。但也有例外,我跟几个三十出头的青年教师就经常聚在一起“想当年”。因共同的职业追求我们走到一起,没有组织领导,没有时间限制,没有上交讨论稿、总结报告的要求。全然就像我们或坐或卧的姿态般慵懒、随性,但彼此争论的话题却是沉甸甸的。

这天下午,沙龙里正热火朝天地争论时,我的电话响了。是一个熟识的家长打来的,诉说他的孩子在学校被当班的青年教师“打”了,一道惹眼的红痕还留在了脖子上。家长既拍了照,又制定了几种投诉方案。很荣幸,给我打电话是第一种。我是谁?一个普通教师,多有杂文见诸报刊,在学校人缘颇好。安抚他后,我恳求他把一个协调解决的机会给我。之后马上致电那位血气方刚的青年朋友,满以为他会给我“面子”,马上主动道歉,没想到他却说:“我就不信你们当年会不急、不气,遇到事情就像佛陀般淡定……”我面红,无语。的确,我的当年更是“往事不堪回首”。

我在沙龙里提出新话题:想当年,诸君是何种面目、何种姿态?没想到,在座的如今小有名气的青年教师们都曾经“劣迹斑斑”。刘老师说:“想当年,我曾经在课堂上打过孩子的耳光呢!那脆响,让我还至今心有余悸。”李老师说:“想当年,我发威时当堂推倒过几张课桌,虎着脸,台下鸦雀无声。”看着他二人的壮硕身材,想象一下孩子们犹如看到“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般的愕然场面,大家纷纷笑责。齐老师回忆道:“想当年,我将孩子在课堂上看的小说撕碎,纷纷扬扬的纸屑落在我和孩子之间,像隔着厚厚的墙。”大家都出乎意料,他这样的爱书之人竟然也有过“毁书罪行”。

最后,大家用目光逼着我“坦白”——不需遥想,我清楚地记得,就在四年前,我还用“戒尺”将孩子的手心打得又红又肿……我又产生了新问题:“既然青年男教师的脾气、秉性有共性,那么诸君今天的修养又是如何有的呢?”话音未落,我就发现大家脸上有不同的表情:愧疚、羞涩、温润、默然。黄老师叹口气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曾经是校长的‘常客’。庆幸遇到好领导,他不恐吓,不胁迫,总是给我说话、辩解的机会,和我一起摆出事实分析后果。这样几次后,我心悦诚服,就慢慢改正了!”我们会心一笑,是啊,吃一堑,长一智,人在碰壁、伤痛后成长更快。

周老师有些冲动,他说道:“我是看多了,这才悟出一个打没用的道理:孩子常因为作业不做、在课间时调皮捣蛋、在课堂上自由懒散等原因挨打,可是屡犯屡打,屡打屡犯。如此往复,只能提示这么做无效,不如不做。二十多岁时朱自清就做了父亲,那时他也常打孩子。可是孩子越打越皮,打的成效只剩下他自己的深深悔恨。我可不想入其之辙哦!”一个“悟”字代替了“打”字,大家鼓掌。

黄老师胸有成竹地说:“我同意‘打’不是好办法,但也必须找到更好办法的替代。书教久了,孩子见多了,我也总结了许多新方法,和大家共享一下:做情景模拟,由大家来判明对错;让他写‘情况说明’,给孩子说话的机会,然后因势利导;同伴互助、协管;到高年级,我还喜欢借助孩子对异性的喜好来相互约束、促进;给予恰当的惩罚也很有必要,但要变化‘打’的方式。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有一本名为《我怎样打孩子》的小册子很有趣,他将‘打’变化为‘立壁角’、‘自己打自己小屁股’等方式进行。这种特别的惩罚教育有趣,有效,孩子记得牢。”他的话提供了许多可行性方案,也再一次阐释了“不打不成才”这句古训,得到大家一致赞同。

张老师提醒大家说:“多读书,慢慢就有好转的。看书能滋养心灵,能使善根得到生长。‘纸上得来终觉浅’,理论再加上实践,效果更好。我想,每个青年的成长都需要跨越这个过程。请大家坚信,曙光在前方!”

大家又是掌声一片。我也骄傲地说:“我是‘过来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并伴随着他的成长,我知道很多事情是由孩子的性格、脾气使然,只不过成年人不理解孩子的心罢了,爱尚且晚,怎么舍得‘打’呢?其实很多时候是成年人希图安逸、清闲,是自私促使自己做出‘恶劣行径’。你想啊,孩子听话、安分了,他就清静下来了。可是这份清静的代价巨大,孩子受罚算小,若殃及其智力发育、能力均衡、个性完整可就祸国殃民了。”周老师对我的观点做了补充:“徐志摩曾经说中国家长的一大怪:越是不像孩子的孩子我们越爱,的确精辟。很多时候孩子犯错,错不在其自身,是教育体制的局限、考试制度的缺陷、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手段不当的综合结果。但‘黑锅’要孩子一人来背,未免残忍。”言罢,期待中的掌声没有了,代之以一片思考的沉寂……投诉事件大家一定想知道结果。当然是好结果,否则此文也不会问世。我手执电话,听筒旁是多只拉长的耳朵,身后更是诸多的智囊。我们致电那个小伙子,大家“车轮大战”。终于把他从固执、抵触、怀疑中拉回来了……后来,大家纷纷给他推荐书目作为奖励:《坚守讲台》、《大师如何做父亲》、《写给世纪父母》……诸君戏称此为对症下药!我们下的是中药,长期服用,渐渐滋润温补,最后方能去病断根。急不得,遇事还要多想“想当年”。怕要怕到心里,认识也要根植于心,爱才会逐渐盈满于心。晚上,家长再次来电,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其实,应该是我感谢他,谢谢他的理智、宽容、信任。互相致谢后,话题又回到“想当年”了:想当年,家长和老师之间就是如此和谐、融洽;想当年,老师和孩子之间就是这样互相尊敬和爱护。

三、“家访”的变迁

张行

今年正月初一,一个20多年前教过的学生从广州打来电话向我拜年问好,一阵热情的问候祝福之后,他迟疑了一会儿才问道:“张老师,毕业离校24年了,您还记得起我吗?”我立刻回答:“记得,记得。你不就是‘小个头’吗?家住老街西头,戴着近视眼镜,第二粮店隔壁老房子的第四排,房门朝东,父亲在化肥厂工作……”一连串的描述后,电话那头的声音变得颤抖起来:“啊,啊,张老师,您还这么清楚地记得!记忆力真好!”说实话,60岁的人了,记忆力怎么会好,只不过当年这个班的50名学生,50个家庭门槛都快被我踏破了,因为我家访是很勤快的。

上世纪80年代初,电话还没有普及,除了定期的家长会外跟家长联系基本得靠家访。那时,我有一辆自行车,因为破旧得连小偷也不屑一顾,外出家访,骑到哪停到哪,不用上锁。不过大多数家访,我还是靠两条腿走,总觉得一步一步走过去,上学沿途的状况、对学生家庭周围的环境了解得更细致些,因为这些会影响学生的成长的。梅雨时节,一双“解放鞋”,一把油布雨伞,就是我家访的“全部装备”。冬天的晚上,北风呼啸,我便蒙一个大口罩裹一件军大衣,戴一顶“雷锋帽”。到了学生家中,这种“全副武装”,常会迎来学生家长惊讶的目光。家长们朴实,虽不会说太多感激的话,但是感激之情会从他们的眼神里流露出来。家长的热情烤得人不得不脱下外套,然后就是一杯热茶,一段家常,一屋笑声。氛围是轻松的,话题是广泛的,但多是围绕孩子的学习、孩子的爱好、孩子的未来、孩子的生活。还有的家长跟我探讨家庭教育方法,偶尔我也谈谈自己生活的艰难、工作的辛苦。孩子坐在老师的身旁,在家长的提醒下隔一段时间往老师杯子里加一点水,偶尔会插嘴向老师泄露一些班上同学们的“小秘密”。有些老师跟我说:“你眼中的学生,给你一个名字,你就能讲出一串故事来,总是活生生的。”诚然,因为我得到的信息是十分丰富、十分鲜活的。

当年家访,我有两个习惯:第一个习惯是,喜欢带科任老师“陪访”。征得科任老师同意,我带着他们走家串户,了解学生,拜访家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家长读懂老师的关爱,老师感受到家长的信赖,学生感受到老师、家长的期待时,和谐教育的局面就出现了。我的第二个习惯是,到学生家中,一定要看看学生的书桌和卧室。书桌与椅子的高度是否合适,卧室是否整洁,看书写字的灯光是过亮或过暗。实地体察之后,我总会提一些合理的建议。

同类推荐
  • 心语

    心语

    本书旨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收集和整理一些具体的资料,并通过一些较为典型的学困生案例尝试对学困生存在的现象、形成的原因、解决的办法进行探讨。
  •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也在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转型。探索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亦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各级领导没有认识到新闻执政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新闻执政提到执政能力建设议程上来。新闻执政的意义在于,提高党的执政形象、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 教师礼仪修养

    教师礼仪修养

    本书主要包括礼仪基础知识、教师仪容礼仪、教师仪态礼仪、教师服饰礼仪、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教学教育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等内容。
  • 张伯苓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张伯苓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张伯苓谈教育(名家谈教育)》选取张伯苓谈教育文章48篇,集中体现了张伯苓的教育思想,一些在公众场合的演讲则体现了张伯苓对于教育价值和教育方向的认识。张伯苓(1876—1951),现代教育家。早年入北洋水师学堂,执教于家馆。1904年,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将家馆改建为私立中学,定名敬业学堂。1907年,在天津城区南部的开洼地,即民间所称“南开”,建成新校舍,遂改称南开中学堂。1917年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次年回国,着手筹办南开大学。1919年秋正式开学。先后担任校长四十余年。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热门推荐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
  • 神魔之盛世红莲

    神魔之盛世红莲

    新书《香骨妖姬》已发,请多多支持!新婚之夜,她把诛魔剑插入他的胸膛。他深深的看着她,没有愤怒,没有惊讶,只有平静。他问:“为什么?”她说:“我爱的是帝君。”一把诛魔,一弯射神,两朵古莲,一尾白鱼,一只红狐。远古神话,强大力量,看不同界族的他们,如何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 神级大主播

    神级大主播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在这个吃鸡的世界里,狙帝·魔神的名号让人闻风丧胆,我就是我,在这个世界里,我就是主宰,谁与争锋?陈默带领着一众美女在这个世界里横行霸道,在现实世界里,陈默舒舒服服躺着,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 诸天游戏的幕后BOSS

    诸天游戏的幕后BOSS

    得到诸天至尊系统的王澈决定搞个大新闻,让全世界的人当他的打工仔,帮他攻略小世界!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在背后默默数钱,然后在有人要违反游戏规则的时候下场打爆对方的狗头!第一个低武小世界:倚天屠龙记,后续天龙八部第一个中武小世界:九鼎记,后续斗破苍穹
  • 我的舰娘世界

    我的舰娘世界

    建造舰娘?开什么玩笑啊!陈安看着眼前那么多无家可归的流浪舰娘,心中暗自下定了一个决心。他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她们尽可能的接到自己的镇守府。(本书不建造!前面写的不是很好,请大家耐心的看完,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谢谢大家。)这是一个亚洲提督在舰娘世界的故事,这是只属于我的舰娘世界。(萌新作者,求收藏,求评论)
  • 青白传

    青白传

    南州·乌山·纵横派,天下第一剑宗,享誉中原武林二百余载。大魏气衰,时局动荡。社稷混乱之际,姚家因为怀璧遭来灭顶之灾;遗孤姚青受神秘剑客俞珺所接引,登乌山拜入纵横门下,从而踏上了习武复仇的铁血之路——没承想也由此卷入了朝野黑白纷争的漩涡当中……曹白柯汤,四海八方。熙熙攘攘,为利来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闪闪奇遇记四:土拨鼠先生·译言古登堡计划

    闪闪奇遇记四:土拨鼠先生·译言古登堡计划

    因为一个普通的捕鼠夹,闪闪在睡梦中邂逅了土拨鼠先生,重新认识了土拨鼠的世界,当人类闪闪被土拨鼠法官残忍地定了罪,她也开始认识到人类曾经的残忍。
  • 古武狂刀

    古武狂刀

    传言得狂刀者,可上九霄长生,可窥过去未来。一支强大的契武队伍,应当包含远武者、近武者、战武者以及影武。契武江湖,违约者死。直到两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出现,这江湖就彻底乱了……。看他们如何以一己之力组建一支超强的古武战队抵御外敌?他们要如何去撼动这个根深蒂固的大陆而让他们团结一致?他们最终要如何才能去探索到未知文明,守护住一方安宁?我守护的是这整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