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5400000005

第5章 出口成章(4)

不一会儿,他们一行四人来到一片竹林中,见有一张石桌,四个石凳,王元之不由得来了兴致,便命随从拿些酒菜来,一边下棋,一边喝酒,十分惬意。罗县令一抬头,见日光透过竹叶洒到石桌上,竹影晃动,心有所动,便来了一句:

日移竹影侵棋局

刘少逸知道这又是让自己对诗,遂也脱口接了一句:

风送花香入酒樽

王元之见罗县令连续两次没有难住刘少逸,已感到这孩子的确有些才华,心中高兴,便也跟了一句:

风雨江城暮

刘少逸即刻又接上一句:

波涛海树秋

这两句连在一起,写的竟是日暮时分,秋江风雨,波涛涌起的壮观景象。这一来,竟引得王元之诗兴大发,又高声吟了一句:

一回酒喝似吞海

刘少逸很佩服这诗的宏大气派,但他不甘示弱,也一抖精神,高声接道:

几度诗狂欲上天

没等王、罗二人表态,刘少逸的老师潘阆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首先鼓掌喝彩说:“对得好!对得好!”

王、罗也高兴地称赞说:“不但诗对得好,志向也十分远大,果然是个才华出众的孩子啊!”

不久,王、罗二人把刘少逸带入宫中,向皇帝推荐,被赐为进士。

欧阳修用荻练字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出生于公元1007年,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他才华出众,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杰出史学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更以散文著称,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学成就异常突出。

欧阳修出身于书香门第,又是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叫欧阳观,好读经书,能诗善文,为泰州(今吉林省洮安东)州府。他的母亲郑氏,出身于江南大族,很有文才,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子。欧阳修刚刚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死于任上,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家产。孤儿寡母实在无法生活下去,郑氏只好带着欧阳修及其妹妹,千里迢迢来到随州,投靠欧阳修的叔叔欧阳晔。待安顿下来后,郑氏自谋出路,靠给人缝衣服维持一家三口人的生活。母亲很想让欧阳修读书,可是家中买不起纸和笔。母亲华竟是个有文化的人,深知读书对儿子前程的重要,所以,便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儿子读书。

欧阳修家的住处,有一个大池塘,母亲郑氏常去池塘洗衣服。这一天,郑氏又去池塘刷洗衣物,忽然发现一种叫荻的草,顶端像苇穗,可做笔毛用,可在地上画字,于是便折下一些,拿回家中,代替毛笔,教欧阳修写字。这就是典故“画荻教字”的由来。

欧阳修天资超人,刻苦强记,不到两年的时间,由母亲用“画荻教字”的办法,学完了《诗经》、《论语》、《汉书》和《左传》等十余部经典著作,初步学会了写诗和作文章。

有一天,郑氏教欧阳修《汉书》,当读到其中的《范滂传》时,欧阳修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我若是范滂那样的人,母亲准许还是不准许?”

郑氏则笑着回答:“你若能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吗?”

范滂,东汉著名学者,年轻时以节俭有名,为官后以清廉著称。这说明欧阳修在六七岁时,读书就有独到见解,而且崇拜历史上的廉洁官员。

此后,欧阳修昼攻夜读,又用了两年的时间,读完了家中的所有藏书。在这过程中,他最爱读唐朝大文学家韩愈的书。他感到当时宋朝有些人写文章,只追求华丽辞藻,句子和句子之间讲究对应,而内容却空洞无物,有无病呻吟之感;而韩愈的文章,内容充实,说理透彻,雄奇豪放,变化曲折,文字流畅,主题明快,这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所以,他读后常常感慨不已,激动地对人说:“学者当至此而止耳!”

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学者,如果写文章能达到韩愈这个水平,就可以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立志要做像韩愈那样的文学大家。

欧阳修在母亲的精心培养和教育下,在立志要做韩愈那样的文学大家的目标激励下,刻苦学习的自觉性越来越强,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严,求知的欲望越来越高。他感到,一天不吃饭、不睡觉可以熬得过去,如果一天不读书,他便像生了病似的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他读完家中父亲留下的藏书后,便开始了借书抄书的学习过程。

欧阳修十岁那年,听说他的小友中一个叫李尧辅的,家中藏书甚多,就常去李家找小友玩。他名义上是玩,实际上一到了李家,他便央求李尧辅给他打开书房,躲在里边读书,而且一读就是半天。他的小友却往往看一会儿就看不下去了,要他出去一块玩。欧阳修怎舍得这难得的读书机会?于是,他便将自己读书时看到的一段一段的有趣故事,让他的小友去读,待按住小友出去玩耍的念头后,他再静下心来,按自己学习的需要,去认真攻读。如此时间一久,他的那位小友也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学业上也有了进步。那小友的父亲知道后,对欧阳修的刻苦学习精神很是佩服,也为自己的儿子能在欧阳修的影响下养成了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而高兴。

有一天,欧阳修在李家的一个旧竹筐里看到一本书,是《韩昌黎文集》,翻开一看,喜出望外,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并且一边读,一边连声叫好不迭。主人见他如此喜欢这本书,又觉得欧阳修对儿子的帮助实在不小,自己无以为报,便对他说:“既然欧阳公子喜欢这本书,我就送给你好了;不仅如此,我家所有藏书,只要欧阳公子需读,尽管拿去就是了。”

即使如此,欧阳修的求知欲仍未得到满足。此后,他若听到谁的家中藏有奇书,总要千方百计地前去借阅。因为欧阳修刻苦好学的名声已经很大,所以有藏书的人都愿意把书借给他。他凡遇到难以读到的稀有经典,便一字一句地把整本书抄下来。据资料统计,欧阳修从老家吉州庐陵随母亲搬到随州的六七年中,仅抄书就七十余部,上千万字,这对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简直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事。于是,欧阳修被时人称为神童。

欧阳修长大后,参加会考,取得了礼部试第一名,受任西京推官。从此,他开始与尹洙往来,一起写作古文,议论时事,两人互为师友;他又与梅尧臣来往,互相之间用诗歌唱和。他以文章名冠天下后,被召入朝,任馆阁校勘。从此,他的官职不断升迁,公元1060年任枢密副使,次年又任参知政事。但是,由于他为官清正,不徇私情,曾多次遭到小人的诽谤,不久,被罢为观文殿学士,去了蔡州。公元1071年,以太子少师退职还乡,次年去世。

欧阳修刚刚十二岁那年有一天晚上,他外出求师,身背行囊,急急忙忙来到襄阳城下,但是,城门已经关上了。欧阳修无奈,只好上前叫门:“请开门,请开门!”

“你是什么人,竟敢如此大呼小叫?”

欧阳修抬头一看,见是一个守门老军,于是拱手一礼道:“老伯伯,我是个读书人,从随州来此拜师求学的,紧赶慢赶,没想到还是来晚了,就请你开门让我进去吧!”

守门军从声音中听出这是个十多岁的孩子,而且口齿伶俐,谦恭有礼,便生了爱惜之心,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欧阳修,今年十二岁。”

老兵也曾听说过郑氏“画荻教字”的故事,没想到今日这三更半夜叫城门的孩子竟是欧阳修,便来了兴致,接着说道:“原来你就是那个‘画荻教字’的欧阳修啊!听说你能诗会文,咱们就对个联吧。如果你对上了,我就让你进门;如果对不上,就说明你学业未成,就请回去继续读书,等真有了学问,再出来拜师。到那时,不论你来得多晚,我都会主动开门的。”

欧阳修道:“既然如此,就请老伯先出个上联吧!”

老门军低头思考了一下,开口吟道:

“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欧阳修听后,只是微微一笑说:“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那老门军一听,很是扫兴,不由得生气地说:“我出对子是让你来对,你怎么让我对呢?看来你的学问还没有学成,那就请架吧,等你成了再来!”

那老门军说着,回头就走。

欧阳修急忙答道:“老伯伯且慢,其实我刚才已经对上了,您如不信,再琢磨琢磨看!”

那老门军一听,又把欧阳修刚刚说的话想了想,果然是一副对联: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老门军不禁想到:这个下联,欧阳修脱口而出,竟是一个新颖别致的下联。他越想越新鲜,越念越感到其趣无穷,不由得叹服道:“对得好!对得好!真是个奇才啊!”

说完,他立即走下城门楼,十分高兴地为欧阳修打开了城门。

黄庭坚感吟《牧童诗》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老人、涪翁,出生于公元1045年,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英宗年间中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之罪被贬。在文学方面,他是北宋著名诗人,由于出于苏轼门下,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开创了“江西诗派”。其著作有《山谷集》、《山谷精华录》,词集有《山谷琴趣外篇》;并擅长书法,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黄庭坚小的时候,由于刻苦好学,其才华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故事表现出来,至今传诵不衰。

黄庭坚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叫黄庶,进士出身,是个诗人。因为他在政治上没有如愿,便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崇尚杜甫风格,内容朴实,语言凝练。他的舅舅叫李常,既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学者,也是一位诗人。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黄庭坚自幼开始读书。他记忆力很强,对于经书,他只要读上几遍就能背诵,故史书说他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背诵五经,而且能诗会文。

在他七岁那年,父亲送他到私塾读书。有一次,他对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在家时,父亲教我读经书,说的是要学六经,实际上教给我的只有五经;现在,我来上学,先生也说要教六经,可在课程安排上,仍然是五经。还有一经到底叫什么?为何不让学呢?”

老师回答说:“所谓六经,是指《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乐经》和《春秋》,但一般教学生读书,就是读前五部经书,因为《春秋》是部编年体性的历史书,比前几部难读一些,故一般不去读。”

黄庭坚又说:“既然《春秋》列入六经,就应该读,也应该教,否则,就不成其为六经了!”

老师见黄庭坚说得振振有词,而且很有道理,感到他非同一般孩子,便答应了他的要求,教他读《春秋》。不料,他读得兴致勃勃,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全部读完了。老师惊奇地称赞他说:“真是个神童啊!”

从此,黄庭坚的神童称号闻名乡里。

舅舅李常对黄庭坚的自幼好学早有所闻,如今又听说他有神童之称,心中更加高兴,便决心亲自前来看个虚实。

李常来到后,见黄庭坚正在读书,便顺手于书架上拿过一本书来,从其中找出几个问题,让他回答。结果,黄庭坚都一一答了出来,而且准确无误。李常又抽出一本,提了几个问题,黄庭坚依然对答如流。李常一连抽出七本,提出很多问题,都没有把黄庭坚难住。

李常高兴地称赞他说:“好,好,你学得这么快,进步这么大,实在是我没有想到的!”

舅舅李常检查了黄庭坚的学习情况后,感到他这个被称为神童的小外甥,对经书是比较精通了,但诗又作得如何呢?他决定进一步考考他。

这一天,李常带黄庭坚到郊外去玩。江南的田野上,稻苗青青,油菜飘香,微风拂面,令人格外舒畅。正在这时,忽闻一阵笛声,悠扬婉转,声音悦耳,引得蜂蝶狂舞,百鸟争鸣,给景色如画的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

李常顺声望去,只见一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任牛驮着慢慢行走,神态很是自由自在。他又回头看了一眼黄庭坚,时而在油菜花上捉蝴蝶,时而跑着捉蜻蜓,喜笑颜开,十分快活。于是,他把黄庭坚叫住说:“鲁直,如此美景,难道没有诗么?”

黄庭坚说:“诗是有的,可是,今日既然跟您出来,也是机会难得,如果请舅舅命题让我来作,不是更有意义么?”

李常心想:这孩子不但学习刻苦认真,而且还十分明白事理,善解人意,这分明是有意让我高兴啊!

为了体谅孩子对自己的那份孝心,也正好借此考考他的作诗能力,李常便顺手一指,对黄庭坚说:“就以那吹笛的牧童为题吧!”

其实,黄庭坚也早就觉得那牧童是今日咏诗的最好题目,现听舅舅一说,正合自己的心思,遂朗声吟道:

骑牛远远过前村,

吹笛风斜隔岸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尺不如君。

这意思是说:牧童骑在牛背上,走过前面一个小村庄,一阵微风吹来,将那优美的笛声吹过小溪,小溪对岸的人们都听到了。此时此刻,长安不知有多少人,正在勾心斗角,用尽心机,为了名利而在奔波追逐,机关算尽,可他们都比不上牧童的悠然自得。

李常听后,心中万分感慨,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触景生情,能写出这样的诗句,表明这孩子的文学功底已相当深厚;然而,他又猛地省悟道,当年自己学识渊博,但多次考试总是名落孙山,心情是何等苦恼?而现在想想,即使考中了,做了官,又能怎么样呢?就连韩愈、欧阳修那样有才学的人,当在官场上遭到诬陷,被贬降职的时候,心情又会好到哪里去呢?倒不如从此以后,放弃仕途,一心专做学问,自食其力,就像那牧童一样,生活是何等悠闲?顿时,他觉得心情特别开朗。

同类推荐
  • 委婉说话的艺术:不得罪人的语言技巧

    委婉说话的艺术:不得罪人的语言技巧

    《委婉说话的艺术》以“委婉说话”为主题,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用全新的理念深入浅出地向读者透露了胜人一筹的说话本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要你认真学习书中的方法与经验,并在实践中积极加以运用,就一定能够学会委婉含蓄的表达技巧,使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 二十几岁以后这样做女孩命最好

    二十几岁以后这样做女孩命最好

    每个女孩心里都藏着一个斑斓的梦,梦的深处坐着白马王子,不管你现在是否邂逅了,谦谦君子,青蛙王子,恐龙公子,或者依然在等待机会,人生主题只有一个,做个好命女。
  •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是一个“谜”:他来无影、行无痕、去无踪,只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只有5000多字篇幅的《道德经》(又名《老子》),从此飘然而去,不知所终。人可以老去、可以逝去、可以死去,但是思想不会这样,伟大的思想往往能够超越时代、穿越时空,只要人类不灭,它就亘古常新、巍然屹立。《老子》就是这样一部经典。
  • 青春无极限:实现梦想的十大创新思维

    青春无极限:实现梦想的十大创新思维

    本书讲述了创新思维就是摆脱惯用的思维模式,让我们的思维独辟蹊径,让我们的智慧遍地开花。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采撷到更多的奇花异果。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5)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顾先生,我们不可能

    顾先生,我们不可能

    作者无能写不好简介,欲知后事咋样,请看正文
  • 恶魔追妻路,娇妻太傲娇

    恶魔追妻路,娇妻太傲娇

    两年前,他逼着她在自己面前和六个手下表演,在她掀开面具后莫名被她那张清纯冷冽的面容吸引……随后的两年,他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漫漫追妻路。他以为,爱她护她,给她享用不尽的金银,满足她的一切心愿她就会原谅他当初的荒唐举措,毕竟那时的他们素不相识,她不过是走进春绮阁这个高级会所卖身的普通女子。可惜她对他恨之入骨,生生世世都不肯原谅他的变态行径!“宁仕臣,我林菲儿就算死后变成厉鬼也绝对不会原谅你,我恨不能将你挫骨扬灰、千刀万剐方能解我心头之恨!”
  • 复堂词话

    复堂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矿石镇之心

    矿石镇之心

    由创世神将神力灌注到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矿石镇之心中,在即将消亡之际,将世界托付给了罗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总裁的亲密爱人

    总裁的亲密爱人

    她永远都无法忘记那个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夜晚,她的妈妈和姐姐眼睁睁的看着她……伊冰不停的哀求着,近乎绝望。伊冰目光空洞的看着天花板,她已经麻木了,嘴里的腥甜从嘴角流了下来,痛,有什么比被亲人出卖更痛,更能心死……………………..五年后。她手里拿着报纸,看着那个恶魔般的男人手里牵着一个漂亮的小男孩,报纸上一排很醒目的字:非凡总裁龙辰逸带着他的独生子龙君浩参加慈善义卖活动,她的手有些颤抖,这是她的孩子吗?一个从刚生下来就没有见过面的孩子吗?本以为就这样过下去,永远都不会再有交集,直到一个高贵雍容的贵妇走到她的面前,让她的命运在一次无可避免的和她们,和他纠缠在了一起................作者的话,简介我不会写,但是正文绝对比简介精彩一百倍,这是一个阴谋,背叛,未婚先孕…….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收藏,多多推荐,鞠躬感谢
  • 盛世女尊之许你一世长情

    盛世女尊之许你一世长情

    「禁止转载,谢谢配合」续《女尊重生:男后倾城》第二部。玉无双发现自己跳崖竟然没死,却浑身赤裸,身边还躺着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谁?她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好?她是天辰最尊贵的太女殿下,对谁都冷冷淡淡,可以说是万年冰山,外人言,她有隐疾,对男人没兴趣,可谁人知,在那偏院,独宠着那个不爱她的男人。主角:玉无双,司慕倾,凤清晚,锦城,凤清城,凤玖倾,配角:司玥城,景尧,凤卿,芜连城,背景:架空女尊王朝,天辰
  • 许你一座城

    许你一座城

    ‘两岸文学PK大赛’纪寞毅然离开了曾经寄予美丽梦想的大都市,他一无所有地踏上归去的路,心中仅剩的财富,除了一抹挥之不去的身影,就是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一座美丽的小城,他的家;心蝶毅然在婚期将近之际选择了逃婚,她抛下身后繁奢的都市生活,怀揣着千疮百孔的心,踏上一条陌生的路,去追寻想象中的那座美丽的小城,尽管前途茫茫,她不知是否走对了方向……这是一个关于追、寻的故事;两颗支离破碎的心,在同一条路上,且行、且近,却隔着无法超越的距离……
  • 孤月少

    孤月少

    他曾以为自己是凡人,却不知额上的伤疤藏着一个二十几年的秘密;他曾以为自己是寄人篱下,却不懂那是生身父母对他最后的保护;他曾以为自己是别人争权夺利的棋子,却不察有朝一日他也会站在执棋者的位置上;他曾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却不晓这个世界上从来不止他一人带着使命降生……
  • 绝命毒师

    绝命毒师

    身处异界大陆,心怀灵魂之火,不仅在心底绽开,那点点元素的光芒也为他们敞开了一道未知,而又充满艰险的大门。命运牵引下走到一起的七人,究竟是在黑暗中沉沦,还是撕破这苍穹,羽风,能否重振辉煌?!“放弃吧,你打不过我的。”天空中漂浮着一道黑色的身影,他被灵力包裹着,看不到全貌,只能依稀辨认出是个男人,下一刻,就看到红光一闪,一道血迹斑斑的身影就被狠狠地抛了下来,摔落在地上,巨大的冲力使尘土飞溅,沙尘四起,漫布整个被血色渲染的天空,只见那风尘仆仆的少年艰难的站起,抹了抹自己染血的嘴角,尽管伤痕累累,目光依旧是那么坚定:“我绝不会认输的,来啊!”“呵,还真是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