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5400000011

第11章 出口成章(10)

黄遵宪稍加思考,便吟出一首,其中两句是:

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

在场的人听后,无不感到惊奇;但更为兴奋的是他的祖母,感到这句诗的意境,比杜甫原作的意境又高了一层,不由得激动地对老师说:“这孩子在您的指导下,作诗越发有长进了!”

私塾老师则说:“这几年来,我并没有教他写诗,他在来读书之前,就已经是很有才华的小诗人了!”

少年梁启超才智过人

梁启超是我国晚清至民国时期著名的改良主义政治家、启蒙宣传家和杰出的学者。他在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诸多方面都创立过独到的学说,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曾投身“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战斗行列,猛烈抨击清政府的统治,宣传改良主义思想,积极探索中国富强的道路,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873年出生在广东新会县熊子乡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父亲梁宝瑛,以读书和教学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母亲也粗知诗书。梁启超自幼聪敏,才智过人。4岁起就在父亲和母亲的教导下诵读四书五经。书中的文句,往往讲上一遍,就能背诵下来。他还常常捧起一本书,在父亲的书房里,模仿父亲的样子,踱着步子高声吟诵,惹得父母好不欢喜。到了9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写出洋洋千言的八股文章了。就在这一年,他在父亲的陪伴下第一次离开家乡,乘船前往广州参加童子考试。

这一天,同船的人都是前去应试的,有不到10岁的娃娃,也有屡试不第的几十岁的老童生。美丽的西江,碧波荡漾。客船扬起风帆,顺流而下。远处是隐隐的青山,从两岸不时飘来阵阵稻花的清香。两岸的景致激发了人们的兴致,不知是谁提议赋诗连句,立刻得到众童生的响应。于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吟咏起来。突然,梁启超吟出两句诗:“太公垂钩后,胶鬲举盐初。”语惊四座,众生哗然。这两句诗构思新颖,用典贴切,对仗工整,抒发出梁启超儿时的豪迈志向。

两句诗用了两个典故。姜太公是商代隐居的贤士,他听说文王善用良才,就故意到渭河观垂钩,以试文王。果真文王慧眼识才,招纳了姜太公。胶鬲原为殷纣王的贤臣,因武王伐纣,隐姓为商,以贩卖鱼盐为生。文王得知,四处寻找,终于找到并推举为自己的近臣。梁启超在这里以姜太公、胶鬲自喻,表现出他宏大、高远的志向。

虽然这次考试梁启超没有考取,但他舟中赋诗的故事却不胫而走。人们赋予了梁启超一个“神童”的称号,从此梁家“神童”的名声传遍了新会县的大小乡材。

10岁那年,有一次,父亲带他到一个朋友家做客。梁启超独自在院中玩耍,看到满院开放着艳丽的桃花,便随手折下一枝,坐在石凳上观赏。正在这时,父亲和那个朋友走过来,梁启超怕受责备,赶忙把桃花往袖里掩藏。可是还是被父亲发现了。父亲提出让梁启超对一联,如对得出,可免受处罚;对不出,则加倍严惩。

父亲的上联是: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梁启超稍加思索,随口答道: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父亲的朋友异常惊讶,也出一联让他回答:

“推车出小陌。”

梁启超立即回答:

“策马进长安。”

那个朋友连声夸赞:“了不起!了不起!不愧为梁家‘神童’啊!”

梁启超家的北面,有一座秀丽的熊子山。山顶耸立着象毛笔一样的七级凌云塔。站在塔顶,远处珠江三角洲的盛景,可以一览无余。一次,11岁的梁启超到塔顶去游玩,极目望去,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道登塔诗:

朝登凌云塔,引领望四极。

暮登凌云塔,天地渐昏黑。

日月有晦明,四时寒暑易。

为何多变幻,此理无人识。

我欲问苍天,苍天常默默。

我欲问孔子,孔子难解释。

搔首独徘徊,此理终难得。

虽然此诗写得并不十分精彩,但却表现了梁启超力图探索自然界变化的奥妙、敢于质问苍天和孔子的豪迈气魄,显示出他丰富的想像力和勇敢追求真理的进取精神。梁启超不畏强权、立志变革的性格已经在这首诗中显露出来。难怪,梁启超的祖父读过此诗之后,大声训反:“你竟敢冒犯昊天圣人,真是大逆不道啊!”

1884年,也就是梁启超11岁那年,他又第二次前往广州应考。由于梁启超的聪颖和勤奋,终于考中了秀才。接着他又考入了广州著名的学堂“学海堂”,开始了他对中国经书史籍的系统学习。经过4年艰苦的努力,梁启超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汉学基础。1889年,16岁的梁启超带着“学海堂”苦读的成果,参加了广州的乡试,榜列第8名举人。主考官礼部侍郎李端惊叹梁启超过人的才华,特地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他。

得中举人的梁启超,风华正茂,意气昂扬,毫不迷信所谓的大家权威,他的才华往往令渺视他的豪门名流不得不折服。

一次,他北赴京城,途经武昌,前往总督府想要拜见当时名噪一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递进去的名帖落款处,梁启超故意写上:“愚弟梁启超。”张之洞看过落款极为不悦,心想:狂妄的玩童竟敢自诩老夫的弟弟,且让我戏耍他一番。于是由侍卫传出话来:“大人无意接待。不过如能对上一联,大人倒可以破例相迎。”梁启超泰然应允,让侍卫赶紧传出上联。上联很快被拿出来了,写的是: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

意思是:我张之洞身居一品高官,年纪已五十有余,你这狂妄的娃娃对我自称“愚弟”太不礼貌了。

梁启超读罢上联,立即唤来纸、笔,倾刻挥写而就: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读了梁启超的下联,张之洞不禁暗地称绝:“这狂生果然名不虚传!”他不得不亲自到总督府门前,把不卑不亢、针锋相对的梁启超迎进了府门。

张之洞不甘心第一次的平局,他要再试探一下梁启超的根底。于是,刚刚坐定。张之洞又开口了:“久闻你才思敏捷,今日得见,果然气势不凡,佩服。前几日,老夫得半联,苦思数日,一直未能对出下联。不知能否劳你代为一对?”

梁启超知道他是在试探自己,爽快地答应了。张之洞捋着长长的胡须,凝思了片刻,说出了上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这个上联出得极妙。四水指的是长江、黄河、黑龙江和珠江,长江居四水的首位,夏季又居于四季的第二位;张之洞以湖广总督的身份坐镇江夏(江夏也就是现在的武昌),这里,他借地名“江夏”,以数一数二的学者自居,大有不可一世之势。

听罢上联,梁启超略加思索,从容不迫地念出了下联: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三教”,指儒、道、佛三教,“三才”指天、地、人。梁启超以“儒人”的风度,表面上谦卑地称自己为“小子”,同时又颇为得体地说出了“何敢在前”、“何敢在后”,既有对长者的彬彬有礼,又有对自己的不卑不亢。

张之洞听罢,禁不住拍案赞叹起来:“妙极了,妙极了。”立即邀请梁启超担当了维新报纸《时务报》的撰稿人。

1890年,17岁的梁启超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往北京参加会试,然而却没能如愿。梁启超又回到广州,继续上“学海堂”学习。同年8月,梁启超结识了改良运动的旗手康有为,并拜康有为为师,进入“万木草堂”继续求学。结识康有为是梁启超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通过今文经学获得了谋求社会变革的锐利武器;又从康有为教授的西学中了解了世界,看到了帝国主义侵给中国带来的民族危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他开始关心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由一个封建学子成长为一名维新变法的战士。

左宗棠出口成章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人们所熟知的一位有影响的人物。他经历过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等重要的历史阶段。他曾创设福州船政局、马尾船厂,大力兴办洋务,探索实业救国的道路,也曾全力投入收复新疆的斗争,并以垂暮之年驰骋于抗法战争的前线。他的爱国热情深得人们的钦佩。

左宗棠1812年出生在湖南省湘阴县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左观澜虽然饱读诗书,却不能中举,既做不了官,又没有多少土地,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为了维持生计,左观澜不得不一面读书,一面教书。左宗棠3岁的时候,就在做过国子监生的祖父教导下读书、识字。左宗棠4岁的时候,祖父把全家迁到了长沙,并且开了一所学馆招收学童。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祖父对身边这个最小的孙子进行严格的儒学教育,教左宗棠读《论语》、《孟子》等经书。

这一年,祖父去世。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此时已年过四十,因为自己“功名”不就,便把希望寄托在左宗棠身上,对他进行严格的训练。

年幼的左宗棠聪颖好学,父亲教的经书史籍他都能很快地掌握。贫苦的家境,使左宗棠很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也使他下定决心,勤勉努力,以学业的成就回报父亲的殷切希望。左宗棠为自己立下了这样一条座右铭:“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他用这条座右铭提醒自己谨慎结交朋友,勤奋刻苦地读书。努力去掉虚浮奢华的习气,崇尚实际,追求做人的根本。这条座右铭对左宗棠的一生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指导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始终如一地努力下去。

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加系统的学识,父亲不顾家贫,即使拼命教书也要把儿子送进学堂。父亲每天都要亲自背着瘦小体弱的左宗棠通过学堂与左家之间泥泞的小路,伏在父亲背上的左宗棠听得到父亲赶路时“怦、怦”的心跳,感觉得出父亲急促的喘息。在左宗棠的父亲看来,背上背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小儿子,而是他一生的渴求与希望。他要凭着自己的腰杆给左家驮出一个改变命运的神童,幼年早熟的左宗棠深深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知道,对父亲惟一的回答只有努力。

有一天,父亲像往常一样背着左宗棠跨进了学堂的大门,照例把儿子背到了课桌前。坐在讲堂前的先生抬起头,眯着眼睛看这父子,突然他即兴开玩笑似地说了一句:

“以父作子”

一句话,引起整个讲堂里的学生哄堂大笑,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父子俩身上,搞得气喘吁吁的父亲哭笑不得,十分尴尬。左宗棠见先生在开他们父子的玩笑,一骨碌从父亲的背上爬下来,看着先生眨了眨眼睛,用他那带着稚气的嗓音毫不示弱地回敬道:

“望子成龙”

这4个字看似平淡无奇,但与“以父作子”相对,则显得绝妙精当、准确贴切。既含有父亲对儿子的拳拳深情,又透出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安慰。于是刚才的一场哄笑顿时变成了满堂喝彩。先生笑着站起身来,走到左宗棠父子跟前,抚摸着左宗棠的头,不住地夸奖:“神童,神童,真是个神童啊!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左宗棠的聪颖、机智一时被人们传为佳话。

父亲为了训练儿子的才思,经常让他赋词连句。左宗棠仔细体会,认真玩味,一个对子、一句续诗他往往能对出四五个不同的句子,然后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的交给父亲。正是这种严格的训练,使得左宗棠能够在关键时刻妙语惊人,才思泉涌。

贫苦的家境,使左宗棠深切感到父母对自己寄予的愿望,也培养了他不屈从于权贵时尚,专心读书以苦为乐的性格。

有一天,父亲把左宗棠叫到书房,让他为书房撰写一副对联,要求言简意赅,立意深远。左宗棠接过父亲递过来的笔,坐在铺开的纸前,陷入了沉思。他望着书房里摞到屋顶的书籍,眼前呈现出左家居室的简陋,浮现出终日操劳的母亲的身影,浮现出望子成龙的父亲眼里流露出的殷切期待的神情……突然,一道灵感的火花从他脑海里划过,他立即伏下身去,在铺开的纸上挥洒起来,倾刻写就: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当左宗棠双手捧着写好的对联送到父亲面前的时候,父亲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副对联写得极为出色,语句通俗简明,内涵深刻、丰富。“读破万卷”一句出自杜甫的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来苏轼将这两句诗化为一句格言:“读书万卷始通神。”意思是说,心中装下万卷诗书,作诗著文即可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若有神助。左宗棠自然深谙这诗句的深刻含义,他将其稍加变换写入自己的对联。

这副对联引用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由此引出的“读书万卷始通神”的含义,将其稍加变换写入自己的对联中,意在以此激励自己:当存远大宏伟之志,以国为怀,“心忧天下”,仰慕前贤,“神交古人”,不以“身无半亩”而自悲,要以“读破万卷”而自豪。

同类推荐
  • 做一个有魅力懂心理善交际的聪明女人

    做一个有魅力懂心理善交际的聪明女人

    《做一个有魅力懂心理善交际的聪明女人》内容简介:聪明的女人有魅力,她们有着丰富的内在美,从不矫揉造作,却能引得无数异性的青睐;聪明的女人懂心理,她们能够看穿他人心思,成功驾驭他人,让自己时刻占据主动;聪明的女人善交际,她们长袖善舞,往往左右逢源、人见人爱,成为最受好运垂青的人。女人的幸福是自己争取来的。相貌是天生的,但魅力却是后天修炼的。女人的魅力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渐失光泽,而会越发耀眼迷人。人心是世界上最深邃的一把锁,打开它,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 不生气,一切都会好

    不生气,一切都会好

    在面对矛盾、面对挑衅、面对指责、面对谩骂、面对一切不利于自己的事情时,能始终不生气,能始终保持自己“真心”不变,这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毕竟,生气也是要花力气的,而且生气一定伤元气。没有价值的生气就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所以,聪明如你,别让怒火冲昏了你的头脑,当你又要生气之前,不妨轻声地提醒自己一句:“生气就是认输。输给谁?输给你自己的人生。”
  • 机遇成就人生(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机遇成就人生(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机遇在握,成就天下赢家!可谓“自古赢家多机遇”。那么,谁能真正把握机遇呢?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掀起机遇的盖头来。
  • 一生的忠告:外交官爸爸写给儿子的信(超值金版)

    一生的忠告:外交官爸爸写给儿子的信(超值金版)

    本书是一本父亲写给儿子的书信集。书信中涉及到的学习、礼仪、处世等话题,是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焦点,也是他们步入社会、走向成功必须掌握的人生哲理。查斯特菲尔德所处的时代与今天虽相距甚远,但这些书信所持有的观点与道理,对年轻人仍大有裨益。说到底,这是一本教人如何获得渊博的学识,如何掌握处世必需的礼仪,如何获得他人信任,如何获得成功的书。它反映了查斯特菲尔德在政治方面的圆熟技巧、对良好礼节的呵护以及对儿子在礼仪和处世方面的悉心指导,充满了查斯特菲尔德对社会、人性、人际关系和领导能力的深刻洞察。
  • 沟通,就是好好说话

    沟通,就是好好说话

    本书从学会沟通出发,为读者传授沟通的技巧的,让读者能够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该说什么话,从而让自己舌灿莲花,左右逢源!
热门推荐
  • 武平大赋(梁野文库)

    武平大赋(梁野文库)

    为系统整理、展示“千年古邑 文化武平”的独特风情和深厚底蕴,推动历史文化挖掘研究、宣传阐释和传承弘扬,中共武平县委、县委宣传部组织编撰了“梁野文库”这套系列文化丛书。《武平大赋》即其中之一。本书从历史、人物、乡镇、山水、时代五个方面,以全景式的手法、富于感染力的文学语言,对武平择其大要,逐一描述评点,供读者从感性的视角全方位概览武平历史人文、山川风貌和民情风俗。
  • 穿越大陵王朝:绝世无双

    穿越大陵王朝:绝世无双

    因一块至高无上的传家宝,官小潮穿越到一个神秘的大陵王朝。机缘巧合下,她遇见了大陵王朝的天下第一美男——宫玧澈。他是大陵王朝的王爷,手掌握着整个王朝的兵权,连大陵皇帝都要忌惮三分;他惩治奴才的手法极其恶劣,而官小潮不幸地成了他脚下的奴才,受尽折磨……
  • 毒女掌柜,腹黑皇子我不嫁

    毒女掌柜,腹黑皇子我不嫁

    林若离面对着一堆弟弟妹妹,各种想要打秋波的亲戚,不服管教的伙计,林若离该怎么办,随手救的男子,到底是何身份,亲生父母为什么会死?
  • 快穿之女二只想当路人

    快穿之女二只想当路人

    一句赞美,一支柠檬味棒棒糖,就被坑绑定某坑货系统的某女,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如果时间倒退,她绝对会守住自己的节操,保持清醒的头脑,远离坑货系统。还有,她只想简单的当个女二打打酱油,珍爱生命,做个简单的路人。
  • 放开地球,冲我来

    放开地球,冲我来

    好俗套的剧情,然后世界末日就这样,来了?魔王降临?放开地球,请冲我来!
  •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坐看高富帅们尔虞我诈,利用矮矬穷们出谋献计,哪怕你年岁不在,只要有才,照样功高盖主,定会有你一片天地。最终渔翁得利者,才是笑到最后的霸主!
  • 再等,青春就老了

    再等,青春就老了

    等、等、等……似乎我们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等待上。人人都愿意牺牲现在宝贵的时间,来换取毫不可知的未来。因为正活在美好青春时光里的我们总是觉得日月长在,何用人忙;总是认为错过了还有其他的机会,晚一点有什么关系。于是,我们把该承担的责任留到了以后,把该面对的困难留给了以后,我们把该尽的责任也留给了以后……可结果呢?自然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 桧亭集

    桧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夫君太多:血女倾情

    夫君太多:血女倾情

    (此文女尊,不喜勿入!!!)她是暗夜的杀手,是高贵的公主。绝美的容貌与惊世的法力是她骄傲的资本。不老的容颜,不朽的生命是幸运还是寂寞?拥有能够主宰一切力量的她,不允许他人的背叛。可是一场意外,让这个天之娇女穿越到异世。没想到这个世界的男女尊卑竟是颠倒的,继而又受人所托当上这个王朝的三皇女,与她的那些皇姐争夺女皇之位。一路上,各色美男层出不穷,能否让嗜血的她融化那颗冰冷的心。
  • 基因迷宫

    基因迷宫

    人体基因如同一座巨大的迷宫,迷宫的每一个出口都隐藏着巨大的宝藏。肌肉记忆,透视,翱翔九州......每一次的基因解锁都将获得超强异能。达四体,通六识,创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