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2700000008

第8章 妙联趣事(1)

蔡元培撰联赞古人

杭州西湖的岳王庙有许多名联,其中蔡元培先生的一副长联别具一格:

民族主义,历元、清鼎革始达完全,如神有知,稍解生前遗恨;

圣湖风景,得祠、墓点缀才不寂寞,兹地之胜,允宜庙貌重新。

岳庙楹联,多在“精忠报国”、“三字沉冤”几方面立论为文,不免雷同、陈套;蔡元培联则不落俗套,颇有一观。

蔡元培还曾为刘基庙撰写过一联:

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庙堂馨俎豆,枌榆故里,群瞻遗像千秋

此联盛赞明朝开国重要谋士刘基(刘伯温)功绩,用词中肯,无浮夸虚颂之感。

徐琪题联人倚楼

明代名士徐琪曾在杭州西湖孤山人倚楼题联:

灵之来兮,从白舍人游,配苏学士食

客何为者,横杨济公笛,披董静传书

“白舍人”即白居易。“苏学士”即苏轼。“杨济公”指杨孟瑛,“董静传”指董香光。

联内所嵌四人名,皆与西湖有缘。嵌名用代称别号,更具典雅工丽之趣。

黄鹤楼的几副名联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屡建屡毁,凡十次之多。1984年第十一次重建新楼,在武昌黄鹄矶原址南数百米处。关于黄鹤楼得名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仙人王子安或费文祎曾乘黄鹤过此;一说是黄鹄矶原名“黄鹤矶”,楼从山名。

黄鹤楼是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历代文人显宦题咏诗、联甚多,其中不乏流传较广的名联。

如清代兵部尚书彭玉麟联:

心宽天地远,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语,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又如清国史院大学士宋荦联: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近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联:

我从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返,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

清典礼院学士李联芳联: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斜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诗情,仅留下荒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以上各联都涉及到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黄鹤和玉笛的神话故事”。传说,古代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鹄矶开一酒店。有一次,有个白发银须的道士进店化缘。店主以本小利微,无力乐助甚感歉疚。又见这道士仙肌道骨气度不凡,便以佳酿款待,道士随即用橘皮在墙壁上画一黄鹤。临别对店主说:“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从此酒客盈门,辛成巨富。一年后,道士重来,取笛鸣奏,黄鹤下壁,道士便乘鹤升天而去。一说这道士是王子安,一说是费文祎。李白也因此而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

另一个故事“崔颢题诗,青莲搁笔”。唐代诗人崔颢游黄鹤楼时,题有一首七律《黄鹤楼》。诗曰: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说后来李白登楼,本有诗兴,见崔颢题诗后,打消了念头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到了清朝,有人就根据这个故事,在黄鹤楼上写了这么一副楹联:

恨我到迟鹤已去

怪人早来诗先传

灵隐寺冷泉亭名联

在杭州灵隐寺前有一冷泉池,唐代刺史元芋为其建立一凉亭,谓之“冷泉亭”,并请白居易为之题写“冷泉”二字。到了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至此游览,续补上了一个“亭”字。从此“冷泉亭”的名声就更大了。千百年来,才子佳人常在此吟诗诵句。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便吟有一联曰: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似问非问,问中有答,问中藏妙,妙不可言。凡身临其景者,无不为奇景叫绝,也为这一妙联叫绝,便纷纷模仿而对。

左宗棠对曰: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

金安清对曰:

泉水淡无心,冷暖唯主人翁自觉

峰峦青未了,去来非佛弟子能言

范抡造对曰:

涤热肠,泉是冷好

卫净土,峰故飞来

一次,清代学者俞樾与夫人至此玩游,夫人道:“此联问得有趣,请作答语。”

俞樾应声而答: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夫人改为: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后来,俞樾次女来,俞樾要她试为冷泉亭旧联作答,女儿沉思良久,答曰: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俞惊问:“‘项’字何指?”

女儿道:“不是项羽将此山拔起,安得飞来?”言之有理。项羽《垓下歌》有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为证。

郑板桥撰联天师洞

道教圣地四川青城山的山腰有座道观,名叫天师洞。始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名延庆楼,唐改为常道观。传说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后人称张天师)在此处设坛传教,后世就称这座道观为天师洞。有郑板桥所撰楹联语:

心清,水浊

山矮,人高

借自然景致衬托出家道人的绝妙风种,对比鲜明,给人以深刻印象。

翁方纲题联陶然亭

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人。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学士。

陶然亭,在北京市右安门内东北,清康熙三十四年,由工部郎中江藻督建,初名“江亭”。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境,得名“陶然亭”。

翁方纲曾题一亭联: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此联描写的是古时陶然亭的景致。一“无”,一“有”,对比鲜明,推出了古寺静谧幽深的特点。全联围绕一个“静”字用词,只有“月来”,那也是无声无息的。此联今已不存。

章懋题联观潮阁

章懋字德懋,别号暗然子,浙江兰溪人,成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章懋为官清正,因疏谏元夕张灯劳民伤财,触怒朝中权贵,被贬至福建按察司佥事。他住在听雨楼边,登临观潮阁时曾撰题一联曰: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昆明大观楼长联

云南昆明大观楼,有清代雍乾年间的诗人孙髯翁题写了一联。此联长达180字,被称为天下第一长联。此联就字数而言,远比清人钟云舫所撰的江津临江楼联少得多。然而,就其艺术性及名气来讲,堪称“天下第一”。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凤鬟玉鬓;更芣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之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江受先曾仿上联讽刺科举考生,读起来脍炙人口:

五百里蓉城,奔来眼底。喜洋洋录出遗才,便东游牛市,南谒羊宫,西到满城,北观昭觉,假充豪杰。借此宿柳眠花,便水榭茶亭,商量就拈香换帖;更酒楼烟馆,贪恋着过瘾传杯。莫辜负威仪小帽,履秦朝鞋,义和虾仁,月兴酢肉

数千人蒿目,惨上心头,怒轰轰怨著主考,想文揣时风,诗遵官韵,策操纂要,经习短篇,废寝忘餐。尚望步蟾折桂,奈邮传报语,叫不应解元老爷;及爱女娇妻,做不成夫人小姐。只剩得半副号帘,三场题纸,两枚残烛,一个提筐

大观楼长联用的文言,其中有典故,对古典文学没有多大研究的读者,恐怕不大好懂,近人有将它译为语体文的,录在下面,以供参阅:

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奔来我的眼底。迎风披衣,推开台巾,这一片茫茫无边山水多么叫人欣喜啊!请看:那东边的金马山像神骏跃奔;那西边的碧鸡山如凤鸟起飞;那北边的陆山似蛇蜿蜒;那南边鸡山宛然白鹤翱翔。文人雅士不妨选胜境作一次登临吧。踏上那湖中美丽的螺州,欣赏在清风摇曳着的垂柳,仿佛少女梳妆的鬟髻和轻轻拂面的双鬓。更有那漫天遍地的芦苇,其间点缀着翡翠般的飞鸟和红霞双抹。尽情地观赏吧,请不要辜负了,那滇池四围飘香的稻田,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长夏的亭亭芙蓉,三春的依依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入我的心头,举起酒杯,神游于缥渺的太空,俯览古往今来的兴衰事迹——很可惜,那如滚滚大江流去的英雄们,而今谁在?试想:汉武帝操习战船,打通西南通途;唐代统一南诏,立铁柱刻书功德;宋太祖挥动玉斧,观看版图;元世祖跨皮筏渡过金沙江,一统六诏山河……历史上这些英雄们的伟烈丰功,何等辉煌灿烂,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却如画栋上萦绕朝云,来不及卷起珠帘,就消逝在萧萧暮雨中了,他们泐功的碑碣折断了,残破了,都让那傍晚的苍烟和落日的余照去收拾吧!他们赢得的不过是:几杵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惊起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啊

岳阳楼上多绝唱

据史书记载: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孙权争夺荆州,鲁肃率万人屯守巴丘,筑巴丘城。巴丘就是岳阳的最初称呼。而岳阳楼,传说是当年鲁肃在洞庭湖训练水兵时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驻守岳州,把这个楼大加修葺,并定名为“岳阳楼”。从此,词人骚客,登楼赋诗,时有绝唱。据说李白为岳阳楼写过联句:“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郡守滕子京又一次修葺了岳阳楼,并请范仲淹撰写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岳阳楼因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而名益彰,后人题联,亦多用“记”中所写的故事与警句。

岳阳楼上有一副对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气爽,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把岳阳楼的地理、历史都写了出来。

近代诗人易实甫的题岳阳楼一联,用范仲淹的“忧乐”二字做文章。联云:

去老范一千年,后乐先忧,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太湖入百里,南来北往,孤帆曾作画中人

杨度题岳阳楼联云:

风物正凄然,望缈缈潇湘,万水千山皆赴我

江湖常独立,念悠悠天地,先忧后乐是何人

上联写景物,下联借《岳阳楼记》的名句来抒发感慨,充满了自伤沦落的牢骚意味。

鸡鸣寺豁蒙楼楹联

在南京城北鸡鸣山东麓,有南京著名古寺之一鸡鸣寺。本是三国时吴后苑。明洪武二十年在同泰寺旧址建鸡鸣寺。豁蒙楼为光绪时所建。清代,张之洞等官吏文人留下楹联很多,张之洞联:

胜地何常经浩劫

斯楼不朽奈名传

曾国藩联:

高花风堕赤玉盏

老蔓烟湿苍龙鳞

曾国荃联:

松云山下无多地

烟雨寺中第一楼

徐淮生有两联。

其一:

云边山影闲中换

天外江声画里流

其二:

作消夏闲人,皎月升时破隔岸,林烟沽来桑落

是纳凉天气,好风起处吹过江,山雨飞上荷花

黄建莞联:

遥对清凉山,近临北极阁,更看台城遗址,塔影横江,妙景入樽前,一幅图画传胜迹

昔题凭墅处,今曰豁蒙楼,却喜玄武名湖,荷花满沼,好风来座右,数声钟磬答莲歌

李烈钧题联齐贤阁

江西武宁城郊修江河畔,有一座狮子岩,岩上建一小殿,曰“观音阁”。是一个游览胜地。

江西都督李烈钧来到观音阁,拈《四书》中“见贤思齐”一句,把观音阁改为“齐贤阁”,旨在教育青年。并在阁中手书一联以志胜:

五云天际起

万象眼中收

既描写齐贤阁的气势景象,又寓政治寄情。

胡汉民题联五层楼

广州风景区越秀山五层楼有几副名联。胡汉民题的一副是:

五岭北来,珠海最宜明月夜

层楼晚望,白云犹是汉时秋

此联嵌“五层楼”三字,写景、抒情均饶情趣,对仗工整上口。

另一副是清代与曾国藩、左宗棠同时为清朝“中兴”名将的彭玉麟所撰。全联辞雄气壮,铿锵有声:

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星,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凭栏看剑,泪洒英雄

上世纪60年代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陈凡亦撰一联:

百尺楼凭遍栏杆,极目古云山,问国族几经隆替

一江水洗清霾瘴,手悬新日月,信人民才是英雄

王力题联广寒楼

在举世闻名的桂林风景区七星公园的小广寒楼,有一副由著名语言学家王力题写的著名长联。联曰:

甲天下名不虚传:奇似黄山,幽如青岛,雅同赤壁,佳拟紫金,高若鹫峰,穆方牯岭,妙逾雁荡,古比虎丘,激荡着倜傥豪情;志奋鲲鹏,思存霄汉,目空培抔,胸涤尘埃,心旷神怡消块垒

冠寰球人皆向往:振衣独秀,探隐七星,寄傲伏波,放歌叠彩,泛舟象鼻,品茗月牙,赏雨花桥,赋诗芦笛,引起了联翩遐想;农甘陇亩,士乐缥缃,工展鸿图,商操胜算,河清海晏庆升平

全联138个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自然畅达。

全联立意“甲天下”,着眼“不虚传”,写景抒情着实不妄。语气磅礴,笔墨酣畅,用词切妙,语如联珠,但又无陈旧之掌故,空泛之谄词,实为现代长联之佳构。

四才子西湖趣读联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叶向高、林友我、董应举三个同窗好友结伴北上游玩。途中又结识一位少年才子,于是四友同游杭州西湖。来到“西湖天下景”,少年指着亭柱上的对联,朗朗读了起来: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谈古论今说“圆满”:中国文化心理偏失

    谈古论今说“圆满”:中国文化心理偏失

    本书从分析中国叙事文学作品中司空见习惯的“大团圆”结尾模式入手,由浅入深地梳理了中国审美情趣、社会心理以及哲学观念中一脉相承的圆满崇拜意识,视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主要偏失与病态。作者引导中国人反思种种历史教训,从而决心无情抛弃那种热衷目的与理想却轻视手段和过程的思维习惯,真正落实“改造国民性”的历史使命。
  • 古希腊罗马神话

    古希腊罗马神话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化的根基,对西方各种艺术形式,如文学、绘画、雕塑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古希腊罗马神话(英汉对照)》节选自美国神话学者、著名作家托马斯·布尔芬奇的代表作《神话时代》,以简洁的语言、高超的叙事技巧讲述了古希腊罗马神话中众神与英雄们的传奇故事。
  •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2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2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热门推荐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我的前任是魔王

    我的前任是魔王

    穿越到阿巴斯的郑诺,为拯救中毒成魔祸害人间的前女友,不小心炼成明君搞出一个繁华的新世界!两世资源兑换能力等级:乞丐、农民、工人、老板、富商、富豪、公官、主席、世君本文又名《百炼成君》,虚无但不缥缈,假境却是真情,恭请各位大大入坑!
  • 小升初的那年

    小升初的那年

    这是关于小升初的小说,过了小升初就是青春期,从一个小孩子成了青少年,是多么美好啊!
  • 北峰教义

    北峰教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帝大人请淡定

    魔帝大人请淡定

    秦心冉通过斯卡博士的时光机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大陆玄鸣大陆,成为花家大小姐花吟月,直到魔帝夜轻辰的出现,秦心冉发现他与原主花吟月似乎有着一种奇怪的牵引,夜轻辰莫名其妙的举动让秦心冉疑惑连连。灵阁、付剑山、露茗山庄、邪夜宫都与花吟月紧紧联系在一起。
  • 猎圈

    猎圈

    七月的星期天,骄阳似火,一艘豪华游船在距海岸不远的海面上缓缓行驶着。船前甲板上,几位二十多岁的漂亮女孩嬉笑打闹着,一位皮肤白皙面目清秀叫红秀的女孩朝船舱里喊:“给我一杯冰水。”马上有另一个女孩也附和:“给我也来一杯。”话音落下,一位身穿雪白制服的英俊男服务生端着几杯冰水走过来,女孩们不再闹了,围过来拿水喝。红秀接过一杯冰水和服务生聊天:“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服务生有些腼腆地回答:“我是刚来的,也就一千多元吧。”红秀笑起来:“才这么点?还不够我一顿夜宵的呢?”其他女孩跟着一起笑。
  • 莫若相逢于江湖

    莫若相逢于江湖

    本书是武侠泰斗金庸先生重磅领衔之作!是金庸先生毕生散文精华作品!收录其三十余篇大陆未发表罕见散文、随笔作品。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封笔较早,散文写得较少,他对人生、文化、历史等博闻多识,有着颇深的造诣。因此本书文章更显得弥足珍贵!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逢。我们扬鞭策马,长亭短憩,回眸驻足间,即是一场相逢。相遇不过一瞬,却一生回首,念念不忘。江湖中相逢偶遇,却注定奔向迥然不同的宿命。弹指红颜老,刹那芳华逝。最后此生与你,不过江湖相逢。跟随本书文字重温金庸先生的文学世界,领略其快意豪迈的江湖与人生。愿以本书敬金庸先生之情义江湖,敬快意恩仇,敬恣意潇洒。人生太短,江湖太大,只愿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