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9000000016

第16章 做事高度专注,注意力体现超强意志力(2)

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做得好一点,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其中最重要的诀窍之一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底。“一次只做一件事”,就意味有不轻易被其他诱惑所动摇的意志力,缺乏意志力,经常改换目标、见异思迁或是四面出击,绝对不会有好结果。

注意力有多集中,事才能做多大

为什么消极的情感会扰乱我们的生活?概括来说,是因为它能吸引一个人太多的注意力。当然,积极的情感也能引导注意力。问题是,情感并非只有积极和消极两种,还有一些情感是中性的,比如“好奇心”。我们常听说,不少重大的科学发现都因为发现者的好奇。

一时的注意多半是源自情感,但未必只是某一种情感。

一位男子带着自己5岁的儿子逛公园,迎面走来位女子,同时引起父子二人的注意,都看了这位女子一眼。这时,很难说他们是基于某种共同情感、可能因为这名女子是孩子的母亲,但父子基于的情感并不一样;也可能她只是个陌生人,男子看她是因为她长得好看,而小孩看她是因为她戴的耳环像自己的手镯。因此,我们就不能说是哪种情感引发了他们的共同注意。

据说,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将军(后来当上了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具有超乎寻常的注意力,即使在炮火轰鸣、烟尘弥漫、周围一片混乱的战场上,格兰特仍然能够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战场报告上,仔细分析形势,做出关键的决断。历史学家马克·佩瑞认为:“注意力是格兰特将军最出众的特质。他并不算高大或者聪明伶俐,甚至也算不上睿智,但他做任何事情都能聚精会神。”

在格兰特人生道路的尽头,他强大的注意力又一次发挥了作用。在晚期喉癌的威胁下,他努力撰写自己的回忆录,因为回忆录的出版可以给他的妻子和儿女带来长久的收益,扭转他家庭糟糕的财务状况。尽管有病痛的折磨和不便,他还是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回忆录的撰写和修改上,最终于1885年7月19日完稿,四天后便去世了。一年后,他的遗孀收到了20万美元的版税支票。

这里选取的是格兰特一生的两个片段,但很能说明他是一个注意力超强的人。至于是什么样的情感支撑了他的超强注意力,倒是没那么简单。作为一名将军和作为一名丈夫、父亲是不同的,很难用某一种情感来概括。当然,我们也可以笼统地说,他是一个心中有爱的人,所以才能有如此惊人的意志力。但是,对国家的爱,对战友的爱,对家人的爱,毕竟是不同的。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关注意力的例子有很多。我们知道上课要注意听讲,对于一个爱学习的学生而言,尤其能体会集中注意力听讲是怎么一回事。举例来说,有几位同学同时喜欢数学课,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其中一位是因为对数学的热爱,另一位是特别喜欢上课的数学老师,还有一位是因为想考试得个高分得到父母的表扬,一时注意力牵涉到的情感就变得相当复杂。

很多时候,我们只用情感来界定注意力并不准确。例如,对于绝大多数的科学家而言,集中注意力是责任和兴趣的统一。在这方面,爱因斯坦是个榜样。据说,他有一次收到一张1000美元的支票,他用来当作书签,最后被图书管理员在书中发现了它。还有一次,有人问他是否吃过了午饭,他的回答居然是:“我不清楚自己正在往哪个方向走,如果是回家,那就还没吃过;如果不是,那就吃过了。”

倘若我们不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位著名科学家,很可能以为他是一个容易走神的人。我们能够理解他的走神,他自己也不在意这样的走神,那是因为他已经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了科学研究中。

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人注意力不集中,其实是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该注意的事上,或者是集中到了某一个环节但一却忽视了另一个环节。当然,这和爱因斯坦的走神不是一回事。不得不强调的是,科学家能够集中注意力,往往不只是出于某种具体情感,还可能是出于理性,出于某种意志,甚至是理想,而普通人可能不是这样。

反过来说,过于集中注意力,并不都是好事。或许你看过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剧中的查理站在工厂的装配线旁,用一把扳手给经过面前的零件上紧螺丝,一天要干8小时。狠心的老板还嫌强度不够大,又调高了传送带的速度,可怜的查理也得跟着加快速度。结果,8个小时下来,尽管手上的扳手放下了,但在回家的路上还是做着拧螺丝的动作,路人见了都很惊讶。如此集中注意力,很难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可能会因此忽视伴侣和孩子,也可能在处理其他事情时走神。所以说,适当的注意说明一个人具有好的意志力,但不适当的注意说明一个人缺乏意志力。

不注意,你就会错过该注意的

不得不说的是,在更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注意力并没有什么反思,也不太清楚自己把注意力投向了哪里,直到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很难在一件事上集中注意力。这就好比自我失控,有的时候体现为太投入而失控,有的时候是真的找不到自我而失控。

南希30多岁,是一名注册会计师,并且是当地一家理财公司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她最近遇到了麻烦。

“我好像什么都做不成、我没法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我总是三心二意,心思聚拢不起来。”南希对心理咨询师说。

“但是,你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并且前不久还获得了提拔,你还是做成了一些事情的,对吧?”心理咨询师在简单了解南希的情况后问道。

“嗯,公司里的人对我很满意。”南希承认,“我承担的责任越多,我就越难维持进度,我害怕自己迟早会撑不住了。”

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分散我们保持注意力的能力,所以心理咨询师开始问她工作内容和工作场所的情况。她告诉心理咨询师,除了待在电脑前和给客户打电话的时间之外,她的办公室门总是开着,经常有人来请教她各种问题,她也经常被通知参加各种会议。很明显,她处在忙碌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的确有可能让她分心,此外,工作对她注意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她很可能已经达到了自己注意力的极限。

“你在注意力方面的问题是一直都有?”心理咨询师问南希。

“不算是。”南希说,“类似问题在过去也偶尔出现过,但并没有这么严重。在上一份工作中,我只是被安排负责一个专门的项目。现在,我突然间承担了这么大的责任,一下子根本承受不了……”说到这里,南希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有一次,我本来应该下午5点参加一场会议,结果我彻底忘掉了开会的事,而是跟朋友共进晚餐去了。”

“你感觉自己到达极限了吗?”心理咨询师问她。

南希皱起了眉毛:“我的极限?”

“是的。”心理咨询师说,“按照你的描述,在你生活的某些阶段,你被要求得太多,需要关注太多的信息,承受了太多的干扰,结果让你达到了自己注意力的极限。现在似乎就是这样一个阶段。”

“有意思。”南希说,“还不知道注意力也有极限。”

人类的大脑确实是一个无比复杂的有机体,它完全具有集中注意的能力。大脑的复杂与精巧最能在我们的注意能力中体现出来,即来自所有感官的刺激和之前储存的信息,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得到大脑的组合与解析。当然,这并不是要低估我们的大脑每天必须面对的日益复杂、信息日益丰富的环境,我们的大脑绝不会因为努力学习使用一种新的手持信息终端。

当心理咨询师说“注意力是有极限的”,南希看上去并不明白心理咨询师想表达什么。“通常,你能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上多长时间?”心理咨询师问。

“最多也不会超过两个小时。”南希回答得很肯定。

这就对了。尽管我们的大脑具有很强的注意机能,但它能够集中注意力的对象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正常的注意力维持时间是多久呢?一般的成年人通常可以连续保持注意力一个多小时。而较差的人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不能一直聚精会神执行手头的任务,而是过不了几分钟就会离开座位,给自己倒杯水,把目光投向窗外。如果任务的截止期限即将至,或者任务本身特别新鲜有趣,倒是可以让注意力保持更长一点的时间。

南希现在的情况是,她可以连续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把注意力聚焦在工作上,然而当工作负担突然增加,迫使她处理和应对更多的信息时,她的注意力状况就会急转直下。

“为什么我有时能集中注意力,有时却怎么也集中不了呢?”南希充满期待地看着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告诉南希,能“抓住”注意力的刺激因素,通常跟我们的目标相符,这比刺激本身的显著性(比如声音大小)更加重要。例如,你听到了救火车的声音,你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关于救火车的信息,然后再回到之前的工作任务上来。但如果你的手机在这时响了,你发现是伴侣、上司或者医生打来的,那么你完全可以把救火车闪烁的警灯和长鸣的警笛声隔绝在外,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电话内容上,因为后者是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信息,是值得重视的目标。对于保持注意力有困难的人来说,这个例子的启示就是,我们需要尽可能培养目标导向型注意力。我们需要有目的地注意,而不是任由注意力被开过来的每一辆救火车吸引走。

我们好像是在把注意力当成一种单一的能力或者素质来讨论。事实上,科学家把注意力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目标指向型注意力和刺激驱动型注意力。

科学家们目前尚未确定哪些因素会让刺激更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或许是刺激的显著程度,或者是刺激本身的某种特征,例如突然出现的刺激。尽管相对于其他物种,我们人类的进化程度更高,但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可能仍旧只不过是“亮晶晶的金属物体”——就像猫的注意力会被摆荡的悬挂物体吸引一样。

目标指向型注意力由我们内心中的目标和期望驱动,是自我主动的选择。这种类型的注意力符合我们生活的特殊情况、特定的兴趣和时间的目的。这类注意力的驱动模式是“自上而下”的,发源于大脑皮质中负责认知控制的区域。对于南希来说,当她正在为客户整理文件,她努力在富人聚居的郊区建立良好的客户基础时,她的目标指向型注意力一般都处于“开启”状态。此时,她的自控力是生效的。

与目标指向型注意力相对的,是刺激驱动型注意力。广告商们对注意力进行过长期的研究,他很清楚引导受众的刺激驱动型注意力。许多成功的广告宣传都采用了对于目标受众显著的讯息传递方式,合理运用刺激驱动,从而长久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一个经典例子,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苹果个人电脑打出的广告词——“我们剩下了这些人的电脑”。当时,尽管许多美国消费者对个人电脑及其功能很感兴趣,但却仍然感觉这些神秘的机器只有穿白大褂的专业人士才能理解,这句广告词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让苹果电脑一跃成为全世界特征最鲜明、运作最成功的品牌之一。

与目标指向型注意力不同的是,刺激驱动型注意力会受到各种外界刺激的吸引。例如,有人大叫“着火了”,电脑上冒出来的窗口,地平线上划过的闪电,或者吉他上某一根弦的声音。这样的信息有时是至关重要的,但在更多时候是无意义的。这类注意力的驱动模式是由外部因素引导的。这或许就是南希遇到的问题所在,她深受外界各种刺激因素影响,例如来找她的人和他们提出的要求,一整天都在透过她敞开的办公室门对她进行干扰。此时,南希的自控力失效了。

毫无疑问,哈佛大学很多科学研究者长期处于施展目标指向型注意力的状态,因此,他们的生活显得比南希要有序。从这个意义上说,目标指向型注意力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它能体现并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力。

意志力就是集中精力做好眼前的事

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生投身商界后,取得了很大成就。于是,有记者问他:“是什么让你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他回答:“不要去攀比,要有自己的长远目标,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最重要。只有用自己的学识,把眼前的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做好,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就更大的功业。”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抱怨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抱怨不被领导重视,抱怨得不到发展机会,等等。这时候,我们应该自问一句:“做好眼前的事了吗?”如果没有,就要立刻冷静思考,尝试着改变自己。

我们要始终懂得一点,任何大事、实事都是从眼前事开始的。做大事难,做眼前事也难,把眼前事做好更难。正是有了踏踏实实做眼前事的品质,当人们纷纷转向更好的职位、更赚钱的职业时,你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内专心修炼内功,从而在某个时刻一鸣惊人,成为该领域内的专家。

同类推荐
  •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2:关于情绪问题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2:关于情绪问题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如同身体经常遭受创伤,我们的情绪也一样。失败、焦虑、不安、内疚、后悔等负面情绪就像偶尔擦伤皮肤和拉伤肌肉一样,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当我们自然而然包扎伤口或者冰敷扭伤的脚踝时,对大多数人来说,应对情绪伤害的急救箱却空空如也——它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我们总是对情绪创伤放人不管,那么最终会导致创伤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情绪问题会进一步转化为心理问题甚至人格的问题,以致积重难返。本书详细介绍了数十种疗愈的具体方法,仔细分析了多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结合多名心理学家、心理医师的疗愈经验,得出了全面而深入的自我疗愈方案......
  • 心理学与控制力

    心理学与控制力

    在这个竞技场一样的社会里,我们只有很好地与人相处,积累人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本书将教你掌握心理控制力,让你学会更好地控制自我,更好地与人交往,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
  • 心理学与谈判力

    心理学与谈判力

    本书全面介绍了谈判中的心理技巧,包括:如何通过耐心倾听来把握对方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如何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建立信任感;如何解读对方的肢体语言,了解其真实意图;如何营造强大的气场,在谈判中占据心理优势;如何抓住对方的弱点,突破其心理防线;如何化解剑拔弩张的敌对情绪,打破谈判僵局;如何迷惑与诱导对方,达到自己的谈判目标。读完这本书,相信谈判桌上的心理专家、现实中的谈判高手就是你!
  • 三天读懂心理常识

    三天读懂心理常识

    读心理故事,品心理智慧,用最短的时间最全面地了解心理常识,心理入门,人际心理,职场心理,爱情心理,调节情绪,透视人心,操作心理,搭建人脉。
  • 墨菲学.2

    墨菲学.2

    墨菲学又译为墨菲定律,也有人诙谐地称它为“倒霉定律”。墨菲定律是以一个叫爱德华·A.墨菲的人命名的。1949年,他到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参与美国空军的MX981火箭减速超重实验。他和同事们一起进行了实验,以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一个实验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在受试者上方,而不可思议的是,负责装配的同事把这16个加速度计全都装反了!沮丧的墨菲不经意间开了这个同事一个玩笑:“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很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会有人按这种方法去做。”这句话被称为“墨菲定律”,并被表述为:“如果一件事有可能出错,它就一定会出错。”从此,墨菲定律迅速流传,扩散到世界各地,并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后来,“墨菲定律”被收入《韦氏国际词典》,与“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一起被称为20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热门推荐
  • 我的道姑师父

    我的道姑师父

    新书(超级医仙从都市开始)都市燃文,热血回归,已签约书支持。大唐世界风雨飘摇,他力挽狂澜,一切从大唐江湖开始。斗破世界。箫炎:请师尊受我绝世道法。西游世界。猴子:敢问父亲,何为道?洪荒世界。盘古:请道友助我一臂之力。遍游诸天次元,宇宙洪荒,当他再次回首身后是一片虚无,抬起瞭望前方是无尽的混沌·······(书友交流群,群聊号码:980013784)
  • 一开口就拿订单:12天掌握成功销售的96个口才技巧

    一开口就拿订单:12天掌握成功销售的96个口才技巧

    本书旨在让销售员在*短的时间内掌握*有效的销售口才技巧,走进本书,你就会明白,不需要演说家的长篇大论,只言片语也能引起客户的共鸣;不需要辩论家的慷慨激昂,平铺直叙也能打动客户的心。销售口才就是这样,一句真诚的问候,就能敲开客户的心门;一句巧妙的提问,就能探知客户的需求;一句灵活的引导,就能打开客户的口袋……
  • 慧卿随笔

    慧卿随笔

    时间,总会沉淀最真的情感;风雨,更会考验最暖的陪伴……日常点点滴滴的细节构成了丰富生活本身的内涵。人生就是一场相逢,又会在一次次遗忘中逝去。为了弥补天生愚笨的自己,害怕因自己大脑容量更新太快而容易遗忘生活之精彩瞬间,从小就养成了随时随地用笔记录的习惯。说不上好,但却能留存以往的特定记忆点滴。让每一次值得记忆的瞬间化作今后可以自我消化的提醒,不经意中用文字留下了印记,没有粉饰、质朴自然。
  • 古穿今之成婚

    古穿今之成婚

    《穿越女尊之背锅》的现代篇番外~温馨清水向
  • 道士处口袋

    道士处口袋

    主要参考《口袋妖怪》《宠物小精灵》《特别篇》系列;其余参考日本方面书籍、影视、文化历史等。
  • 斗罗之五世轮回

    斗罗之五世轮回

    身为圣子的邵羽,已百世生活在地球,而轮回封印的记忆也越来越淡,可就在最后这一世,封印破碎,慢慢恢复记忆的邵羽,也开始了万界的征程。而也在这长途的斗罗位面之旅中,邵羽也……开始慢慢觉醒。
  • 后勤之神

    后勤之神

    人生在世,总是需要一些担当,履行历史交付的责任,狄筱绡迎来一个个没有退路的进阶考验。欢迎朋友们继续品读新书《雨辰星》。
  • 卡耐基沟通与处世的艺术

    卡耐基沟通与处世的艺术

    这是一本关于改善人际关系及为人处世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克服封闭式的人性弱点,将有非常宝贵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留守家园

    留守家园

    清明一过,天气就稳定了下来,风不再像前一阵子那么可劲儿地刮,日头也不再像前一阵子那么躲躲闪闪在云里藏,只要从远处的山峁上一弹出,就那么鲜鲜亮亮地挂在天边,鲜鲜亮亮地照着这大片的山野。磨子觉着身上有些热了。磨子弯腰撅屁股埋了脑袋在自家的麦地里锄草。噌——噌——噌——磨子耷起两只硕大的耳朵,他清晰地听到了锄刃切割土中草根和其他杂物的清脆声响,这声响对他好像是一种同报,无形中又给他增添一些力气,运了双臂,谨慎却有力地拉动着锄把,让锄面在麦行间入土、拉动、切割、运行、回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