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8200000015

第15章 敢于挑战权威(1)

经理人自问:

在权威面前,我是否从来不会提出异议?

挑战权威将会带来哪些后果?

如何利用创新来挑战权威?

我是否想过,让我的下属不断地向我发起挑战?

第一节正确对待权威

权威是指人们认为最为正确,引以为行动准则,并且是不能违抗的做法或指示。在企业或组织中,权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商业模式很多企业继承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从中获利。它们很容易就认为传统的商业模式便是权威。即使当竞争对手在做出突破性创意,实现更大利润时,它们仍然遵循传统。

行业发展的典范在每个行业中都有领军企业。很多规模较小或刚起步的企业就将这样的领军企业视为权威。永远只能模仿他人,却无法超越他人。

企业成功案例很多企业常把个别突出的成功案例当成解决同类事件的权威方法。

企业制度企业制度规定了一些固有的程序和工作方法,并且不允许人们有不同于这些制度和规定的做法。

领导人风格一些领导人习惯了独断专横的领导风格,要求员工样样按他的指示和命令去做,他认为自己的经验就是最好的评判标准,自己对未来形势的预测是最准确的。

权威来源于过去的成功经验。在过去的实践检验中,它是最正确的,最好的办法或途径。在一段时间内,人们遵照这种正确的方法成功解决了类似的其他问题。人们在权威中看到了它的作用,有效性和一定的持续性。这就给人们对权威的认识带来了最大的误解——认为权威就是永远正确的。

事实上,没有永远正确的权威。权威只能在某个特定时期内,解决类似问题。但所有的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过去的成功经验并不能解决以后的全部问题。市场变化无常,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竞争对手很做出出现意想不到的创举……坚守权威远远不能应付这些,企业必须重视创新以保证自身的优势。一味地遵循权威,就限制了解决问题的创新性,甚至在一段时期以后,权威不仅不能再发挥作用,还会产生相当多的负面作用——

思维惯性

有这样一个题目:一户人家装修铺地砖,一般都选用花色漂亮的正方形地砖。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新建的维也纳城堡大厅也要铺设地砖,但是只能是五边形,要求形状和大小都一样,不能重叠铺,除了墙的边角可以切割外,整个大厅地砖必须块块都完整相接。这该如何铺设?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很多人都在纸上画起了五边形,但是一块一块画下去,很快就发现根本无法完全接合。原来所有人都自动把“五边形”的要求,理解成了“正五边形”。用正五边形来铺设完全接合的地面,是无法实现的。题目埋下了两处引起惯性思维的地方,首先在题目的开头,它提到了“正方形”地砖,这就隐约引导人们认为五边形也是正五边形;另外,通常我们对五边形的概念使用最多的就是“正五边形”。

人们将思维打开后,就能画出几十种几百种,五边形完整接合的拼法。

权威并不是白字黑纸显示在我们眼前的,它常常潜伏在我们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中,甚至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已经让我们落入惯性思维的圈套中。

自从有了计算机,键盘就是主要输入设备。键盘对于输入字符数据时十分方便,但在移动光标时就十分麻烦。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工作,整天使用计算机的恩格尔伯特有了一个创新的想法——-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可以用“点控”的方法代替键盘输入。

为什么不使用点控的方式?正是这个惯性思维的转换,多年后,人们有了使操作更加方便的鼠标。

想法单一

问题和答案永远只是一对一,有了一个勉强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人们就不再继续寻找其他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分三种效果:一是勉强解决了这个问题。二是找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三是,多种创新办法解决问题,并能触类旁通解决更多类似问题。这三种效果所带来的进步也显然是层层递进的。过分崇尚权威,面对问题只拿出单一的解决方案,只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第一层效果。

陈旧重复

不愿意接受新的变化和挑战,用旧方法应对旧问题。

一家为美国航天飞机提供燃料推进器的公司工程师希望把这些推进器造得再大一点,这样容量就可以更大。但是不可以。原因非常特别,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从工厂运送到发射点,路上通过一些隧道,隧道只把火车轨宽一点。美国的铁轨之间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这标准是哪来的呢?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轨标准宽度,美国人的铁路原先是由英国人建造的。英国人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设计的,这正是适合电车的宽度。电车的宽度标准又是从哪来的呢?原来人们是用之前马车的轮距标准。那时候的马车如果用其他轮距行车,轮子都会十分受损。因为这些路的适行宽度就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之前罗马人的军队所铺设的,他们依据两匹拉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最终决定了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的战车车距。也就是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人们在一个问题上守旧重复,最终因为马屁股的宽度导致了现代燃料推进器容量受限。

不管这个故事是不是百分之百地精确,它带来的启示是不容忽视的。陈旧重复,不注重灵活创新,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负面作用。

群体失去创新力

将5只猴子放在铁笼中,在笼子顶上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惩罚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个猴子再敢伸手去拿香蕉。用一只新猴子替换掉里面的一只,新来的猴子并不知道里面的规矩,想去拿香蕉,立刻触怒了其他4只猴子。没等试验人员拿高压水枪,它们就自行将不受规矩的新猴子暴打了一顿。新猴子很快也屈服了这里的规矩。试验人员依次用新猴子慢慢替换掉经受过高压水惩罚的猴子,直到最后笼子里全是新猴子,也没有一个猴子敢去拿香蕉。

还有一个猴子表演团,所有进来的猴子都要被斩掉一截尾巴,成为这个猴子表演团的标志。猴子被斩掉尾巴时,又叫又跳,十分痛苦。这些被斩掉尾巴的猴子,在训练时没有尾巴可翘,训练起来就容易多了。发展到后来,只要有新猴子进来,猴子们就自行将它按住,把它的尾巴斩掉一截。被斩的猴子凄惨地尖叫,其他猴子却围着它欢蹦乱跳。

团队中过于崇尚权威,如果不遵循就会设置一定的惩罚措施,人们宁愿放弃创新,选择避免因违背权威而受罚或被孤立。过度崇尚权威就是强制性地抵触、排除一切创新,人们会排挤任何提出创新、试图改变现状的人。这样的团体会将扼杀创意,并有创新意识的人最终同化成守旧派。

颠覆权威

皮尔卡丹第一次举办服装设计展时反其道而行,没有光鲜亮丽的衣服,没有闪耀的舞台,展出的衣服全是葬服,整个展览像一场盛大的葬礼。这次展览让他被雇主联合会开除了,却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记住了他。皮尔卡丹说,“创意就是我的生命,创意是最能刺激我神经兴奋的最快乐的事情。”这个时时做出颠覆之举的人,成了拥有自己银行和服装帝国的设计师。

权威不喜欢人们逆道而行,但颠覆权威后就是新的成功。再来看看过去那些让人从不怀疑的权威:

“有良好学识的人明白,在电线上传递声音是不可能的;如其可能,那么语言就会变得没有实际价值了。”——波士顿邮报,1865

“真要把电话当做通讯工具的话,它还是有许许多多的缺点。这个东西对我们本来就是无用的。”——西部联合公司内部备忘录,1876

“尽管电视也许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从商业和资金方面来讲,我认为不可能。对这方面的发展我们还是少浪费梦想的时间吧。”——纽约时报,1926

“人绝对登不上月球,不管将来的科学多么先进。”——三极管发明者,1957

“我走遍了这个国家的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与商务管理最杰出的人士做了交谈。我能以最高的权威性向你们保证,数据处理只不过是一时的时尚,连今年也挨不过。”——普伦蒂斯霍对一位推荐有关数据的书稿的编辑的答复,1957

“没有理由要每个人家里有一台电脑。”——肯·奥尔森,数字设备公司总裁,1977

“640K对任何人来说都足够了。”——比尔盖茨,1981

不得不惊叹这些在当时被奉为权威的话术,现在已经全部被颠覆了。首先,权威会否决一切可能。在权威者的眼中,只有过去实现过的才有可能,只有自己预测会发生的才会发生。他们不相信人们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人们可以创造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东西。第二,权威看不到发展变化之快。权威者认为在可见的时期内,不会再产生什么重大变化,因为一切动向都尽在自己掌握。他们彻底低估了这个世界进步的速度。第三,权威只能按常理行事。很多事物却呈现突破性或逆转性的变化方式,这是权威无法预料的。

之前的计算机行业主要以硬件为主,软件只是较为基础的辅助,并且是公共可以享用的。比尔盖茨大胆打破了这一权威,他开发的Basic程序必须付费购买使用权。这对当时的整个计算机行业来说是巨大的改变。他给今后软件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前景,甚至改变了软硬件的地位。创造新的规则,建造一种新的方式才会带来长足的进步。

曾经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十分严重的病,会大大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一旦得了这种病,人们不得不服用几十年的抗酸药,甚至要动手术切除大半个胃,让人苦不堪言。一个年轻的一生巴里·马歇尔提出,这两种可能是一种感染。但当时的权威观点认为他的说法很可笑,因为胃里分泌的胃酸可以将所有的细菌杀死。人们坚持权威观点,没有人认同这位年轻医生的说法。直到很多年后,事实证明了马歇尔的设想是正确的,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吃一个星期的抗生素便可治愈这种疾病,而不需要再吃几十年的药或动手术切除胃了。

权威也可能是一种长期的错误。它是可以被颠覆的,人类发展的进步几乎都来源于不断对权威的颠覆。这样人们才拥有了电话、电视,登上了月球,普及了电脑,高速使用互联网,仍旧源源不断地发明创造。权威曾经指导人们如何进步,却最后成为进步的最大障碍。惧怕权威就等于放弃创新,敢于创新便要敢于颠覆权威。

第二节创新挑战权威

1981年的咖啡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正在经历痛苦的价格战。咖啡在美国的人均消费从1961年的3.1杯逐步下滑,并且预计这种情况会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时候可以说是进入咖啡行业最糟糕的时期。

霍华德·舒尔茨注意到西雅图的一个小零售商要购买一批咖啡机,他去拜访了当时的星巴克咖啡、茶与香料公司。并在1982年辞去了原本待遇优厚的工作,开始做星巴克公司的市场负责人。在1983年去意大利的旅行中,舒尔茨发现了欧洲的浓咖啡吧,在那里人们一边喝咖啡一边交谈,享受咖啡馆轻松愉悦的气氛。那时候美国还没有这样的咖啡馆,星巴克公司也只卖咖啡豆和咖啡器具,不卖煮好的咖啡。舒尔茨看到了咖啡馆在美国的前景和市场,他决心要在美国建起这样的咖啡馆。当他把这个激动地想法反应给公司,公司却并不想对此作出投资,因为长期以来美国的咖啡文化一直如此,他们公司也有了固定的销售核心。谁也不愿意冒这个险。

舒尔茨认为成功就是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方面,并努力去追求这种愿景,而不用管别人说什么。”他终于获得公司的许可,在星巴克公司的一个角落建一个咖啡吧,出售煮好的咖啡。虽然这个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公司的创立者们坚持他们长期以来权威经营方向,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

1985年舒尔茨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离开了星巴克,自己建起了咖啡吧,人们都说他不可能改变美国人对咖啡的认识。但实际上他做到了,两年后他买下了星巴克。他不仅打破了美国咖啡行业的权威,也改变了美国人对咖啡的认识和消费方式。

再看看星巴克还做了哪些有悖于权威的做法:其他零售公司只给雇员们最低工资,也没有任何津贴,星巴克却为雇员提供股票期权及各种福利,甚至对兼职者也提供这些待遇。其他的咖啡买主借口市场萎缩而减少给咖啡种植者的付款时,星巴克却坚持价格不变,赢得了咖啡种植者的忠诚,也保证了优质咖啡的长期供应。星巴克还创造性地发售咖啡预售卡,大大提高了销售量。星巴克还曾联合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为乘客提供咖啡,与卡夫合作销售原装咖啡豆,与百事可乐公司合作推出瓶装咖啡饮料,与Dreyer's合作生产咖啡冰淇淋,与VISA合作推出联名信用卡,买下了Hear的音乐发行上千万张星巴克CD,还推动Wifi(无线网络)应用……

“星巴克的优势在于创造力、创新性、冒险精神和梦想。一个公司成长到这个规模,你就必须平衡创新和扩张的矛盾。我喜欢用胆量来描述创新的能力,鼓励创造性的冒险创业精神。大公司是需要胆量的,要勇敢地看到他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并且勇敢地走下去。”

同类推荐
  •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

    用心灵倾听,学会跟自己比赛,可贵的赞赏,把对手扶起来,做最好的那个自我,向自己约稿,十分钟赢得成功人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虚掩的门。
  • 狼道全集(社科精品书)

    狼道全集(社科精品书)

    狼的生存,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强地创造生存空间;狼的团体,就是在充满争斗的对手中组织强大的团队力量;狼的智慧,就是在强者之列不断竞争、超越。狼道,实际上就是今天的优秀者、成功者可贵的人道,是那些敢于向命运挑战,永不服输,安身立命者不可或缺的人道,也是我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的人道!没有其他动物能像狼一样让人敬佩,值得学习。狼性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带有野性的拼博和竞争精神。本书从多方面对狼道、人道进行诠释,既是一本个人生存的智慧之书,又是一本关于团队管理之书,更是一本企业发展应奉行的准则之书,你可以从其中找到你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 心的出路

    心的出路

    《心的出路》献给那些正遭遇生活的困扰,想要改变生活现状,却不知道怎样改变,如何选择的人希望此书能让你明白,那些令你无法前行的镣铐其实是你自己假象出来的只有明白这一症结所在,你才能找到解决你情感纠结问题的最佳方法鼓起勇气,为拥有一个更有意义和更加美好的人生而努力奋斗。
  • 口才造就一生

    口才造就一生

    《口才造就一生》旨在让你会做人、巧说话、能办事、广交际、赢得好人脉、从容叱咤职场,自在漫游商海,打造成功人生路。阅读此书,你将获取走向成功的智谋,使你趋于完美,助你走向成功!如何成功?如何让自己一生打造完美,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向成功的道路吧!
  • 礼仪常识(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礼仪常识(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礼仪常识:社交、日常生活、办公事务、服务业、商务等。
热门推荐
  • 玩坏异世界

    玩坏异世界

    某一天,平头小老百姓胡千亿幸运地获得了这样一份永久无限期工作,月薪十万,朝九晚五,逢年过节有假期,年终有年终奖,同事还都是漂亮可爱的美少女……他由此以为可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女神上司是神之社会的毒瘤,专注拖欠员工工资一百年,是个要钱没有,要命更没有的抠门女神经。手下员工:一个是天天倒霉到天打雷劈的扫把星人。一个是一天不玩游戏就会死,痛击我友军的不良少女。作为上当受骗的地球类猿人,由此被坑的泪流满面的故事就此开始了。
  • 胆小鬼

    胆小鬼

    《胆小鬼》讲述的是关乎女孩成长的故事,主角是一个有着男人名字、胆小懦弱的女孩龙四。龙四因五岁时亲眼目睹父亲的死亡,而成为怯懦的胆小鬼,害怕黑暗、害怕孤独、害怕与人争论……但当她在网上认识一个叫张光定的男生后,一次一次突破了自己,做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她仍沉迷于自己想象中的幸福时,猛然发现自己不过是别人“报复”的棋子,经历悸动、迷乱、兴奋、痛苦之后,龙四决定奋起反击,一场青春自卫反击战轰然打响。
  • 曹魏

    曹魏

    (新书已发,名为《汉末纵横天下》) 历史车轮浩浩汤汤,从秦皇一统天下时的英姿,再到汉武帝横扫匈奴的意气风发,时间又过去了百年。时至东汉末年,南有刘备孙权蛰伏,北有马超韩遂虎视,雄踞在北方的曹操,终于是挥下南征的马鞭了。就此时,历史车轮颠簸了一下,让一个灵魂混进了这个时代。历史,便由此改变了!
  • 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

    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本书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写作训练体系转变与文学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美国战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作为作为理解战后美国文学线索,解读创意写作的奥秘。来自于爱荷华写作工坊和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大量不断成长中的超过350个创意写作工坊的大量实例,汇成一部文学史巨著,让您开卷有益。
  • 古今事通

    古今事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纪少的专属甜心

    纪少的专属甜心

    重活一世,她成了纪少夫人。她说,为什么选我?有他护航,她报仇报得如鱼得水……毫无压力。她以为真爱之神,已经将她纳入了怀抱,她会成为永远的宠儿。……当真实的身份揭晓,当她知道自己只是个被利用的工具,她果断带球跑。直到,曾经的父亲病重,她匆匆回来。儿子却惹到了她避之不急的人。再相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无数分身

    我的无数分身

    唐风获得“万物分身”异能。“匕首分身”,让我肉身化万刃;“蜘蛛分身”,化身蜘蛛侠;“跑车分身”,化身变形金刚;“风分身”,飞行隐身;“柜子分身”,制造空间戒指;“卫星分身”,控制导弹……我千万具分身一起修炼,一日千里,你丫跟我比修炼速度?我用分身液养植物,杂草变剑客!我用分身液养动物,小白鼠变吞天鼠;我用分身液,改造出最强人体!我用分身,击碎九级宇宙、无数位面,创造世界!
  • 昆虫记

    昆虫记

    本书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著作,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和热爱,本书融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于一体,叙述生动。
  •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简单实用的销售书,总结了与成功销售息息相关的忠告和方法,提出了操作性强的销售技巧。帮助每一位有志成为销售精英人士提升业绩水平,走向成功之路。本书通过产品推介、客户沟通、客户谈判、成交细节等方方面面的介绍,让读者掌握销售中的各种细节问题,发挥优势,规避劣势,真正地以卖出产品为目标。
  • The Inconceivable Life of Quinn

    The Inconceivable Life of Quinn

    Quinn Cutler is sixteen and the daughter of a high-profile Brooklyn politician. She's also pregnant, a crisis made infinitely more shocking by the fact that she has no memory of ever having sex. Before Quinn can solve this deeply troubling mystery, her story becomes public. Rumors spread, jeopardizing her reputation, her relationship with a boyfriend she adores, and her father's campaign for Congress. Religious fanatics gather at the Cutlers' home, believing Quinn is a virgin, pregnant with the next messiah. Quinn's desperate search for answers uncovers lies and family secrets—strange, possibly supernatural ones. Might she, in fact, be a vir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