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5200000031

第31章 企业文化:永久的“凝结核”(4)

多年来,联想集团的决策层一直致力于制定联想的发展战略、贯彻联想的管理理念、保持并发扬联想的企业文化,力争使联想集团成为一个长久的、有规模的高科技企业。因为联想集团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流。

在这个大的目标之下,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造就人,就成为联想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在联想的文化中,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管理三要素是联想管理的核心理念,它们贯穿联想经营的全过程。

联想,以她馥郁的企业文化,每年吸引着无数莘莘学子和高科技人才加盟其中,在联想工作过的人都有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用高科技打造民族工业,这是他们共同的追求。联想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追求化为动力,凝聚追求者的力量,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和每一个企业的成长历史相类似,联想也经历了初创、成长到成熟几个阶段。在联想成长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领导层越来越认识到人的作用。1995年,集团“人事部”改名为“人力资源部”,这种改变不仅是名称变化,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

联想人力资源部一致认为:“联想顺应时代潮流,一改过去的人才管理把人视作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的舞台的弊病,把人才看做是资源,人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的确,现在的管理强调人和岗位适配,强调人才的二次开发,强调人才的自我追求。对人才的管理不仅是让他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也要让他寻找到最适合的岗位,最大地发挥自身潜能,体现个人价值,有利于自我成长。

在中关村这个人才争夺“重地”,贝尔实验室、微软研究院、IBM研究中心等外资研发机构纷纷安营扎寨。在这场人才抢夺战中,联想并不是被动挨打,而是主动迎战。而联想争夺人才的资本,正是其文化中心全新的人才理念,以及与之配套的人才管理机制。

联想有自己关于人才的崭新理论:项链理论。就是说:人才竞争不在于把最大最好的珠子买回,而是要先理好自己的一条线,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而没有这条线,珠子再大再多还是一盘散沙;没有通过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凝聚力,仅仅依赖高薪也难留住人才。

为此,联想首先解决了潜在的元老问题。联想集团的元老们中科院的11位知识分子,在创业的拼搏中大多逼近“知天命”之年,其中最年轻的柳传志也已过了不惑之年。所谓“老马拉不动大车”,元老头号题的解决已势在必行。

不可否认,是联想的创业者们为联想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然而,也必须承认,早在,1988年,正当联想以一个初具规模的大公司的姿态迎头向国内外市场拓展、挺进的关键年头,老同志的创新精神和拼劲儿就已经因为年龄、精力的缘故逐渐有些力不从心了。更重要的是,联想正整装待发向海外进军,这尤其需要高层领导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积极的战略思想、敏捷的思维能力,以便能随时追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潮流。无疑,与“埋头钻研”的创业者相比,富有创机关报精神和开阔视野的年轻人更具优势。

1993年,联想只卖出了2万台个人计算机,第一次没有完成自己定下的销售3万台个人计算机的任务。今天看来,这虽然与当年国外计算机厂商大兵压境等因素有关,但同时也是当时核心领导层年龄结构偏老化、反应相对迟缓的直接表现。

1993年的那一场“败仗”让柳传志病倒了,住院三个月。在医院的病房里,柳传志找来当时集团CAD部总经理、年方29岁的杨元庆,告诉他联想将有更大的改变,希望他以公司为重,放弃出国的念头。

次年3月,杨元庆即出任联想微机部总经理。

之后,随着以杨元庆为首的一批年轻人的登台,联想最初的创业者从相应的位置上逐步退了下来,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和追求成功的舞台。

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中,吐故纳新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柳传志回顾道:“最初启用新人,有点急躁冒进,出了一些问题。”早在1989年,一个破格提用的年轻人抱着不纯动机,企图捞一把就走,在公司内部造成了恶劣影响。这件事的后果之一是,当时“大胆启用年轻人”的主张在公司内、特别是在老同志那儿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怀疑。

好在柳传志坚决启用的杨元庆不负重望。杨元庆“受命于危难之际”,并领导联想PC在1996年首次勇夺第一,一举打破了国内PC市场多年以来被国外品牌霸踞第一的局面。

柳传志自己总结,使“元老”引退的整个过程就像把一个桌面固定到四条桌腿上去,光拧一条腿的螺丝钉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一条腿拧一点儿,另一条腿再拧一点儿,兼顾着来。回头再看联想当年吐故纳机关报的经过,我们不禁为联想文化而喝采。

当然,联想决不是只重视高层的吐故纳新,实际上,联想为所有肯努力、肯上进并肯为之奋斗的员工提供了很多机会。

联想这样做,其实在客观上与其“把员工的追求融入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是相致的。因为,只有为年轻人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平台,才能赢得他们的心,促进企业发展。

同时,联想还积极鼓励岗位轮换,这样既有利于个人发掘潜能,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岗位,亦有利于工作的创造性发挥。以此来加强企业凝聚力,促进每一个员工的成长,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用人之道。

解读联想文化和联想的用人之道,我们也能看到,“把员工的追求融入企业发展”,让企业内部充满强有力的凝聚力,员工也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具有极强的上进心

联想要培养的是更在乎舞台团队、企业、家国,以及重自我表现机会的年轻人,纯粹求职的人很难形成凝聚力,当然在联想没有大的发展。

要乐于接受新知识并勤于学习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不会学习者就是文盲。

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这不是对所谓的天才的追求,而是对经验和学习能力的考验。

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自视过高

要时时清醒意识到公司及个人所处的位置,知不足而后改之;否则,不仅不能形成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反而会破坏团队。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工的体现,其核心要素是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强调要把企业建成一种人人都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正是这一点,便利企业文化与团队凝聚力之间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联想“把员工的追求融入企业发展”的文化核心,在整个联想内部树立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吸引着无数追求卓越的年轻人追随和拼搏。因此,它能激发强大的凝聚力。这是值得其他企业所要效仿的。

培训必须满足实际需要

在认识到部训也能激发团队凝聚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培训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有许多企业和团队的培训正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其实,培训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其第一要义是满足需要员工成长的需要、效率提高的需要、团队人发展的需要,以及增强凝聚力的需要。同时,由于需要的不同,培训计划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按需培训就成为最为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

上海贝尔公司的员工培训,就是典型的按需培训。公司总裁谢贝尔先生认为,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中国市场体系日益与国际接轨,公司对高科技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因此,只有根据需要培训出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公司才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谢贝尔表示,在公司的整个福利架构中,培训是重中之重,他们为此可谓是不遗余力。目前,上海贝尔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上海贝尔主要的人才来源是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进入上海贝尔后,首先要经历为期一个月的入职培训,紧接着是为期数月的上岗培训。转为正式员工后,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对员工还会进行在职培训,包括专业技能和管理专项培训。

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贝尔公司的各类技术开发人员、营销人员都有机会前往上海贝尔设在欧洲的培训基地和开发中心接受多种培训,也有相当人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可以在海外的研发中心工作,少数有管理潜质的员工还被公司派往海外的名牌大学深造。贝尔公司始终提供各种条件,使员工的知识技能始终保持在国际前沿水平。

此外,上海贝尔还鼓励员工接受继续教育,如MBA教育和博士、硕士学历教育,并为员工负担学习费用。按需培训,不但提高了公司对各类专业人士的吸引力,也极大地提高了在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凝聚力。

在英特尔,其培训计划也是根据工作的需要来进行,公司员工、经理和未来的领导人培训的内容是不同的。新员工培训基本上不涉及技术方面的内容,而是主要涉及员工薪金的情况及公司的基本情况,这个过程有一个星期,是封闭式培训,也叫新员工整体培训。一般说来,这一段时间的培训课程包括讲解英特尔的发展历程,整个公司的架构,以及其在世办其他地区的架构。之后会用大约2天时间讲英特尔的文化,详细介绍英特尔的方向和战略。新员工在英特尔工作6至9个月后,公司还会安排一个执行层和员工对话,例如从亚太区派来两个副总裁级别的人来中国跟新员工见面对话。英特尔管理新员工的经理还有一份专门介绍新员工培训方法的资料。培训几乎成为每个人事经理主要的工作内容,在经理行为的评估时,30%看他们在管理员工方面的表现。

同样,英特尔经理也必须经过培训,一般说来,他们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培训:

第一,在职管理培训,主要介绍经理在Intel的一些做事的流程和制度,让经理们对管理层的事情有更多的了解。

第二,管理任务周期培训,告诉管理者如何去进行管理,是对管理业务技能的训练。

第三,如何管人的培训,这是英特尔培训中非常重视的一点。英特尔认为管理员工的经理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技能和发展员工的能力。

对管人经理进行的培训周期有五个环节:

可以说,在英特尔每个管人经理通过这个模式培训后,就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管人经理。这无疑会让他们更加忠诚于英特尔,从而增强与公司的凝聚力。

根据发展需要,英特尔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接班人培训计划。接班人除了参加一般经理的培训,还会接受高级经理的培训。参加培训的人是6~8位比较杰出的经理。英特尔对那些正在担任要职的经理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看现在他是什么水平,以及他未来如果担任某个职位,可能需要什么水平,怎样通过培训使他们具有这个水平。英特尔有许多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课程,例如送他们去读MBA;让他们去海外工作,以接受公司专门安排的更加高级的管理人员的指点和培训;给他们安排一些特别对话,来训练他们的领导才能;还有一些特殊项目,主要是针对战略管理的。

这样的培训,如果被培训者没有什么意外,基本上都会根据需要来安排。根据公司需要,这些人接受了有目的的培训,在公司中就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也就可以为公司的凝聚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按需培训的最大优点,是实现了团队与其成员之间的目标统一,团队为自己培训出了能胜任不同工作的人才,团队成员按需要增加了某一方面的个人能力,所以按需培训实现了“共赢”,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一条捷径。

文化建设要一步到位

应该说,企业团队的文化建设如今已受到了大多数人的重视,而且几乎所有的企业团队也都着手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可是,有一种现象在企业界普遍存在,那就是文化建设不到位,不能有效地激发团队成员的凝聚力。与此相反,那些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认识明确、机制健全、方式灵活、加上投资到位的企业,能够让企业文化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成为打造企业凝聚力的核心动力。

四川华诚银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华公司)坚持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企业文化建设,二者互为促进,从而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连续十年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银华公司就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了一步到位的文化建设。

认识到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银华公司这个棉纺织企业曾经也同大多数国有纺织企业一样,企业管理和发展出现过严重困难,企业人部一度动荡不安,经过认真地调查三究,公司最后认为,社会的巨大变革、企业生存空间和职工心态的变化,使得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理念、制度、方法已成为桎梏。所以,公司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把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经营管理。

高度的重视带来了自觉的行动。20世纪90年代至今,银华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头等位置常抓不懈。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胥明东说:“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文化对生产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创建企业文化形成的文化力如凝聚力、创造力等,是公司宝贵的无形资产。在新的世纪,拥有这种文化优势,也就拥有竞争优势。”正是由于公司各部门对文化建设有了高度认识,银华公司的文化建设才能够取得明显的成就。

同类推荐
  • 处世金言

    处世金言

    《徽商的智慧:处世金言》介绍了要想学习经营商业,先得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徽商的思想睿智、深刻,可以让我们去深思领悟做人的真谛;徽商的精神令人感佩,每句睿智的言语都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徽商的故事耐人寻味,每段真实的故事都给我们带来人生教诲。徽商的言论和故事很多,无不体现了他们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和可贵品质。徽商的智慧不仅对于现代经商具有启发意义,对于为人处世也是不可多得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徽商的智慧:处世金言》主要选择明清时期徽商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智慧言论,略加注译和阐释,并配以相关的故事链接和延伸阅读,以扩大视野、加深理解。
  • 善谋势者必成大事

    善谋势者必成大事

    外行眼里平平常常的几颗棋子,在内行貌似随意的布局下,居然逐渐形成了一个天罗地网般的大气阵势。善奕者谋势,不善奕者谋子。下棋如此,经营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看有些人不显山不露水,数年之后竟好运连连、功成名就;而更多的人忙忙碌碌、东奔西跑,却一直没有出头的日子。这其中的差别无非在于:前者生“谋势”,而后者谋的只是“事”。谋势者,善于辨势、预势、造势、乘势、借势、蓄势,力之所至,势如破斤;谋事者拘于琐事,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得到的往往只是眼前的微利,却可能损失了将来的厚后。
  • 干一行爱一行

    干一行爱一行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是一种优秀的职业品质,是所有的职业人士都应遵从的基本价值观。本书围绕“干一行爱一行”这一核心主题,深入阐述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的4种表现:珍惜工作、尊重职业、坚守事业、忠诚企业。同时,详细解读了如何才能干一行爱一行,即需要通过学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超一行拾阶而上、逐层递进,从而将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变成实务。
  •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大陆漂移、神奇的极光、木乃伊心脏跳动、古希腊齿轮计算机、火星的未解探秘……这些故事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对于处在好奇心旺盛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一定可以引起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兴趣,青少年朋友跟随本书来一次科海遨游吧!
  • 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好习惯能够造就人,坏习惯可以摧毁人。好习惯与坏习惯没有明显的界限,就看每种习惯产生后果的好坏。 莎士比亚说得好:“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坏的主人。” 这句话很有意思,如果真的让坏习惯主宰了自己的生活,它就是你“最坏的主人”。坏习惯摧毁人,好习惯成就人。因此,要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就请从养成良好习惯或者说从改变坏习惯开始。本书分十章,分别从健康、学习、时间管理、礼节等多个角度入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以动听的故事,娓娓道出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公子你好

    重生之公子你好

    青春年少,砰然心动。林沫初中开始喜欢乔嘉木,直到大学毕业几年后传来他订婚的消息。一场遗忘之旅却意外让她重生到十二岁,也彻底将她的人生重新颠覆。申公子看着眼前明显很是稚气的小女子,好看的眉头皱了起来,艰难的开口:“成年没?”他可没有不良癖好。林沫点头,又摇了摇头。申公子好看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 暗网鬼探

    暗网鬼探

    你想找他们,只需要登录一个网站。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灵异事件和未知谜团,都可以找他们解决。只要,出钱就行。你想找灵异师,灵媒,通灵师,道士,盗墓者.......还是,专门调查并解决诡异谜团的鬼探职业人呢?不过鬼探简决遇到的,都不是鸡毛蒜皮闹鬼的小事......
  • 吾欲为汝好者

    吾欲为汝好者

    青依木本生在药谷是个可爱的丫头,一场误会使得药王谷生灵涂炭。牧言救了她,用贼人头颅换取她的诚服。本以为她举目无亲,从此跟着他征战沙场,做他的一把利刃,了此一生。谁知半路杀出了,无双公子顾墨城,不爱江山独爱卿的秦思宇,痴情将军宁天泓。牧言不是才是男主吗?这,怎么办呢?
  • 宦乡要则

    宦乡要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限进化恶魔

    无限进化恶魔

    我来自地球,地球即将毁灭,我们身负探索宇宙的重任,一同前往的人都是身怀绝技的异能者,我也一样,但唯一不同的是,我身体里住着一头凶兽。刚开始可能有些晦涩难懂,不过读下去你会发现其实很有意思。
  • 21世纪基督山恩仇记

    21世纪基督山恩仇记

    3+7=X将生命的碎片最真实的还原,直到最后一块的拼接才能展现生命的光彩。
  • 水中之屋

    水中之屋

    《水中之屋》是一部关于动物文学的经典之作,集故事性和语言优美性于一身,着力刻画了野外生物的生活状态,以及人与动物跟自然的密切联系。本书流露出的情感真实自然,读者随着作者细述不由自主便被带入那一带幽邃深远的山林原野,漫步其中,看聪明的河狸在湖泊之侧建屋筑坝;充满爱心的男孩用勇气和智慧保住河狸之家;骄傲的麋鹿跟猎人斗智斗勇,最终得以摆脱追踪;贪吃的熊母子历尽艰辛终于劫后余生,等等。书中的原野美景令人陶醉,里面展现出的丛林生物的智慧与勇气亦令人钦佩。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本书可以作为一个纽带,帮我们联想起人类曾和动物一起栖居的美好生活,从而带领我们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本真。
  • 古堡:欧洲的浪漫与传奇(图话时光(01))

    古堡:欧洲的浪漫与传奇(图话时光(01))

    了解城堡,才能了解真正的欧洲。西欧城堡浪漫瑰丽,东欧城堡富有传奇色彩,中欧城堡充满童话气息,北欧城堡朴实稳重,南欧城堡风情独特。城堡凝聚欧洲的曾经与现在,浪漫与传奇。这里是战火纷飞的堡垒,这里是骑士的来处与去处,这里是浪漫与阴谋并存的秘密花园,这里是现实存在的传奇,这里承载龙、吸血鬼和公主的传说。人们为之而生,为之而战,为之而死。一切早已开始,一切归于平静。翻开这本书,做一次时光之旅,走进城堡,走进欧洲文化神秘的最深处。
  • 石板塘(上卷)

    石板塘(上卷)

    洞庭湖南岸那一大片低矮的丘陵上,有一座孤零零的高山突兀而起。那山呈带状,高低起伏,绵延百里,很像一条卧伏的蚕虫,故名卧蚕山。但卧蚕山只是地图上的名字,老百姓并不这么叫她。当地人最重风水,起房盖屋时,讲究“前有照,后有靠,左右山环水抱”。卧蚕山巍然耸立,气势雄伟,形状颇有点像照壁,且终年郁郁葱葱,风光秀丽,还有许多历史遗迹、离奇传说以及名人的活动踪影。
  • The Argonautica

    The Argonautic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