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0900000009

第9章 造墓人

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仍然在肉身旁边逗留。于是,一旦有人死去,他们就将这个人生前所用的东西,如那些吃的喝的、家具碗碟、玩具等,全都和他一起放入坟墓中。因为他们认为,在审判日那一天,灵魂会重新回到身体里,所以只有尸体不腐烂,灵魂才能有家可归。于是,死者的尸体被他们用一种叫做泡碱粉的矿物质浸泡,还要被一圈一圈地包裹起来,如同缠绷带一样。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尸体叫做木乃伊。如今,几千年过去了,人们仍然可以看到埃及的木乃伊。不过,如今它们大多都不在最初被埋葬的坟墓中了,而是被摆放在博物馆里,我们现在想要看到它们,就要去那里才行。尽管这些木乃伊已经发黄变干,可是看起来仍然像是皮包骨的小老头。

起初,只有法老和上等阶级的重要人物才能被做成木乃伊。渐渐地,各个等级的人都被做成木乃伊了。不过,或许只有最低等级的人除外吧。那些神圣的动物,从甲虫到母牛,也都被制成了木乃伊。

开始的时候,在埃及人死后,他的朋友们会将一堆石头在尸体上垒起,用这种方式加以掩盖,以免那些食尸动物来将尸体偷走或吃掉。可是,法老和富人想要用比普通人更大的石头堆来盖住尸体。为了确保盖住尸体的石头堆够大,法老在自己生前就开始动工。每个法老都想把自己的石堆造得比别人的大,这样一来,石堆变得像石头山一样,这就是金字塔。所以,金字塔其实就是法老的坟墓,它们在法老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修建,为死后的尸体埋葬作准备。实际上,相比于活着时给自己造房子,法老们更热衷于给自己死后的尸体修筑坟墓。因此,法老不造宫殿,却修建金字塔。有很多金字塔分布在尼罗河沿岸,我们认为,它们中的大多数的修建时间应该在公元前3000年后。

如今称作苏丹的那个地方,当初就是非洲尼罗河南边的努比亚,那里的国王们也为自己建造金字塔。这并没什么奇怪之处,因为埃及人和努比亚人有很多相同的信仰。

现在我们建造房屋的时候,为了搬运、吊起巨石和大梁,人们要动用绞车、起重机等重型机械。但是古埃及人没有这些机器,所以他们在用大石头建金字塔时,不得不靠人力。只有许多人一起来推拉,才能将这些大石头拖上几百里,再抬到需要的地方。埃及金字塔中三座最大的都靠近开罗(现在埃及的都城),其中最大的金字塔叫大金字塔,是法老胡夫建造的。胡夫生活在公元前2900年。

据说,胡夫金字塔的建成共调动十多万人,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座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物之一,其中有的大石块,一块的大小就和一间房子差不多。我曾经到过胡夫金字塔的顶端,感觉就像是爬陡峭的山崖一样。我还曾深入到金字塔中,走进那个像山洞一样的房间。那里面原本应该放着胡夫的木乃伊。不过,现在那里蝙蝠在黑暗中飞来飞去,已经什么都没有了。那具木乃伊已经不在那里,或许是被偷走了。

一座巨大的狮身人面雕像位于胡夫金字塔旁,它叫斯芬克斯。别看它如此巨大,却是用一块整石雕刻而成的。斯芬克斯的头像是按照法老哈夫拉的样子雕成的,他的金字塔就在胡夫金字塔附近。雕像的爪子和大部分身体被沙漠的风沙掩盖了,尽管不时有人来挖走沙子,但是每当风起时,沙石又很快将雕像盖住了。

古埃及人还用岩石来雕刻男男女女的雕像。这些雕像一般比人们正常的样子大许多倍,雕像的姿势不同,有的坐着,有的站着,不过都是双脚僵硬地呆放在地上,手贴紧身体,那副样子就如同有些小孩坐着等待拍照时那么拘谨。

古埃及人为神灵建造了称为庙宇的大房子。这些庙宇有巨大的圆柱和大梁,普通人站在这些柱子旁边,如同侏儒一样矮小。

古埃及人用各种各样的图画来装饰庙宇、金字塔和放置木乃伊的棺木。不过,他们并不想让这些画看上去很逼真。倘若他们要画水,那么他们画一些代表波浪的曲线,并将它们漆成蓝绿色。倘若他们想要画两排人,他们就在前面一排人的上方画上后面一排人。倘若他们要表明某个人的身份是法老,那么他们就将他画得比图中其他人都大很多。

古埃及人喜欢在图画中使用鲜亮的色彩,像大量的红色、黄色和棕色。在他们的图画中,你可以看出有些人是黑皮肤的,有些人是浅棕色的皮肤的。开始的时候,黑色皮肤的人是来自埃及南部的,而浅棕色皮肤的人是靠近地中海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埃及人四处迁徙,就再也不能根据肤色来判断他们的来处了。

同类推荐
  • 猫武士:红月狂潮1

    猫武士:红月狂潮1

    农历八月十五是猫族的传统节日圣石秋祭,十三个猫族部落汇集于圣石地,所有的猫都充满了期待与憧憬。然而,一系列的麻烦却在这时接踵而至:猫王国的大巫师离奇失踪,神秘黑猫带来可怕的预言,骨老族的秘技猫凶灵现身行凶……一直被巫师们视为灾难象征的红月再次出现,一个关于猫王国将发生巨变的预言悄悄流传。一切真的会像传言中所说的那样吗?
  • 一只乡村老鼠的传奇经历

    一只乡村老鼠的传奇经历

    本书所选的百余则童话,是作者从事寓言童话创作十几年来精品力作。这些童话或长或短,或校园故事,或动物传奇,每一篇都凝聚着作者对事物对社会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将带读者了解中华哲学。哲学是智慧的学问,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华夏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肥沃土壤的中华哲学,也必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但善于融合多种民族的文化思想,而且善于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从而不断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内涵。
  • 中外笑话故事

    中外笑话故事

    本书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一岁的小鹿

    一岁的小鹿

    《一岁的小鹿》如同大自然的一幅全景画:人类、动物、植物、风光。人类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与大自然和谐或不和谐地相处着,他们享受着自然的给予,也忍受着自然的磨难。
热门推荐
  • 斩清愁

    斩清愁

    李心然,一个因家庭原因,仅读完九年义务教育的现代女孩,在这个处处“讲究”学历的社会,处处碰壁。机缘巧合,李心然竟然穿越了!没曾想,到了清朝这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世界,却成了“才女”,就是说,“缺德”了?好吧,到底也算圆了一把“学霸”梦,可是这好好的世界,怎么还有随身空间的存在?还有你们这些阿哥们,能不能不要围着她?她可不敢当什么福晋,毕竟身世不明,万一她是个格格呢?
  • 镜花水月人不知

    镜花水月人不知

    一朝惨死,竟获天运再度重生。看苏肆儿如何复仇,什么权贵,哪有自家弟弟重要。什么人神不可相恋,自己的未来夫君该追还是得追。破案探险通通不在话下,回头一看自己的皇上弟弟跟国师好了,左相和右相好了,那自己...某桃花神道。“姑娘可生的真漂亮,不知小生可否把你娶回家。”“哦?可我…..是祸水啊,你不怕吗?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腹黑校草的落跑小祖宗

    腹黑校草的落跑小祖宗

    苏翎兮:“我讨厌你”帝尘轩:“我喜欢你”苏翎兮“我不喜欢你”帝尘轩“我喜欢你就够了”苏翎兮:滚!
  • 卿点江山

    卿点江山

    桃色落琴弦断离人散…………她曾为了谁,耍尽手段,变得心狠手辣,最终换来心上人一句,“你不似她,她很单纯。”他为了钟意的姑娘甘愿隐姓埋名,使得一身才华散落滚滚江河。可他所爱之人,最终还是选择了荣华。她本是天之骄女,因为惊鸿一面,抛弃荣华富贵,跨越重重山河,最终心爱之人把一世之约寄与江河。他本是风华正茂的翩翩少年郎,初入江湖,一身正气难以融入险恶的朝廷,最终双目失明,名声尽毁。无法改变命运。却,不肯轻易罢休……
  • 小鱼姬

    小鱼姬

    她早已芳心暗许,化为人形上岸打着报恩的幌子接近他。未曾想到两人竟是王八看绿豆,一拍即合。她为了化为永生的人形,潜入黑暗海幽谷地,寻找八爪巫婆。成功进入准人类期,但她却失去了记忆。再次与他相见,彼此都进入了一个“局”。一个李季两家的必争之局。那时,她的身边已经不再是他。他的身边也不再是她。他们彼此的路该何去何从......
  • 小王子,在别处

    小王子,在别处

    易谌,我想起那天下午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童年。很多时候我会遗憾曾经的不告而别,它让我们错过了很多原本的可能。但它也同时让我们在彼此那里都变得深刻。但近来,我渐渐地明白,原来,深刻,并不等于接近现实。我的小王子,他在别处。
  • 西湖二集

    西湖二集

    本书是一部明末拟话本小说集。每一卷为一篇,共三十四篇。内容涉及王朝兴衰、官场逢迎、将帅武功、士人际遇、民生疾苦及地方风俗等,作者演义前朝史事,抨击政治窳败,感慨世情冷暖,颇能反映当时知识阶层对民不聊生明末社会的认识和怀才不遇之情。
  • 守护教育的良心

    守护教育的良心

    《守护教育的良心》这是一本有痛感又饱含温情的书。作者厉佳旭,从青春勃发的大学生,变成双鬓染霜的老教师,一晃二十年。他在多所学校工作过,一直保持着多年来养成的自我批判的习惯。本书记录的,是他最真诚的教育反思。如何理解教师这份职业?如何认识学生?好学校长什么样?如何看待生命和自我?如何理解今天的中国教育?如果对一切熟视无睹,便不会进步。作为校长,更作为一名教师,作者用自己的思考呼吁教育良心,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教育良心。本书献给所有热爱教育的人。
  • 故事会(2016年8月下)

    故事会(2016年8月下)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