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800000010

第10章 国内外对运动队(员)的思想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

对新形势下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须从历史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原因、思想体系和发展趋势;还必须以全面的视角了解我国竞技体育领域50多年来运动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不同时期的特点、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及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出发点,以相关学科的研究为辅助,以本学科的研究为支撑,才能有的放矢,达到研究预期的目的与效果。

一、关于国外对运动队(员)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

1.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主要是德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自国家产生之后人类社会中便客观存在的一种实践活动。西方国家虽未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其所谓“政治教育”、“公民教育”、“政治社会化”等在实质上即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国外学者关于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等的研究散见于其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公民教育、政治教育的有关论著中。

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都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德育的核心任务来抓,只不过我们在大学德育中明确提出并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独立开展工作;而国外更多的国家是把政治、思想、道德等的教育合在一起,称为德育。尽管世界各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名义不同,形式、途径各异,但实为异曲同工,都是为统治阶段服务的。

(1)在目标方面:一个国家学校的德育目标,最能反映这个国家教育的阶级性和国家意志性,也即最能反映这个国家德育的政治倾向性。因为,不论什么性质的国家,都通过德育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成为适合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这一点是共同的。当然,由于文化传统和国体的不同,各国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着差异。一般说来,发达国家的学校德育目标比较开放,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

(2)在德育的内容方面:世界各国可谓表现各异,不尽相同,即使是国家政体相近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各式各样,从一般行为习惯的养成到道德伦理原则的阐述,从宗教训诫到典型事迹的熏陶,从一般消费行为的劝导到吸毒、艾滋病的防治,很难一一归纳表述。但是,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德育目标中的政治性要求比较隐蔽的话,那么,大学德育内容中的政治性要求则比较显露。

以教育似乎是不问政治和超党派的美国为例,美国大学德育内容从总体上看是围绕公民教育进行的。美国大学联合会要求每个大学或学院的教师以及服务于学生的工作人员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美国公民。因此,大学德育也基本上是围绕公民教育的基本含义而展开,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健康人格教育成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就是促使青年个性自由、个性发展、自我完善,其核心在于培养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相适应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从根本上讲,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教育几乎涉及学校课程的所有领域【24】。所以,价值观教育也是美国大学德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尽管上述内容的教育在美国大学不叫“思想政治教育”,而叫“德育”或叫“道德教育”,但其思想性、政治倾向性是很显见的。尽管各国很少直接、公开地表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其德育或道德教育培养爱祖国,维护国家政治体制、宪法的品质,培养人格尊严,尊重人权、自由与责任、民主、平等的品质这种明确的目的,以及为这一目的实现而采取的方式、手段等事实却强有力地证明,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关系到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来对待,都在千方百计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5】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它们一般不像我国有国家或省市办的优秀运动队或专业运动队,他们的业余运动员主要是在俱乐部进行有偿训练,当达到一定水平后,他们的专业运动队放在各个大学,这时是无偿训练的,并配备有专门的教练员。运动员在各个大学学习,同时兼顾训练,可以想象资本主义国家的运动员在接受大学教育时,实际也在接受这些德育或道德教育,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叫法不同罢了。

二、关于国内对运动队(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关历史回顾、创新的研究

白莉、赵炳璞等的《新中国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轨迹的回顾与思考》(2003年)一文,从历史层面了解和掌握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从社会层面总结和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后当代运动员价值观的变化和特点。在开拓创新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使运动员成为思想坚定、技术过硬的优秀群体,为开创我国体育事业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又如,曹士云、李云林等在《新时期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走向与创新》(2003年)一文中研究和探索了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规律,进一步明确和预测了新时期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及其走向,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关的研究还有曹士云、赵炳璞等的《社会转型期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与探索》(2002年),唐汉涛、关文明、罗衍平的《广东省优秀运动队思想发展史初探》(1992年),这也是目前对我国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较深、较系统的文章,但这类研究太少。

2.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特点、任务、内容、原则、方法、手段的研究

杨天庆的《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及作用》(1995年)一文论述了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王晓明、郭荣富的《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方法之我见》(2003年)一文提出了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表现在优秀运动队的在成员构成上(即运动员、领队和教练员、工作人员);提出了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6条原则和4种方法。刘吉的《新时期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1994年)一文从宏观上对新时期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与方向性。王尊荣的《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浅析》(2002年)一文阐述了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手段,着重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经常性和制度性的关系及思想政治工作中应采取的主要形式。赵宏的《小议新时期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2002年)一文认为,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研究认为其主要内容是: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正确处理金牌与金钱的关系;加强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正确处理事业与婚恋的关系;提高领队、教练员的政治素质。

实践证明,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到运动队全面建设中去考虑,与运动训练同安排、同要求、同标准、同检查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思想工作、行政措施、经济手段等多管齐下,以更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王杰、刘清利的《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五论”——做好新时期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2000年)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灌输论”、“结合论”、“两点论”、“创新论”、“整体论”,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在运动队建设中的作用。这类研究视野很广,数量也较多,但是有分量的文章较少。

3.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研究

吴智的《浅谈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就在于它始终贯穿整个竞技体育的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王晓明、郭荣富的《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方法之我见》(2003年)也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我国的体育运动是国家兴办的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程度的综合表现和重要标志。尤其是竞技体育,在树立一方形象、凝聚一方人心、鼓舞一方士气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性质决定了优秀运动队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优秀运动队出人才、出成绩的重要保证。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金国祥在2003年12月30日上海莘庄体育训练基地召开的“上海市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上说:“要把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当训练工作、制定运动队责任书、制定训练计划一样来抓”。同时也说:“训练中只有以‘三从一大’原则为指导,才能培养运动员吃大苦、耐大劳的品质。同时更要注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运动员彻底克服‘娇骄’二气”。【26】

相关的研究还有周琦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保证、争创世界一流运动队》(1998年),伍绍祖的《努力加强和改进体育队伍和体育活动的思想政治工作》(2000年)。

4.有关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段云星在《体育报》连发四篇文章、分别是《改造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1988.7.19)、《面对新问题、走出新路子——留给运动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一)》(1988.8.31)、《面对新问题、走出新路子——留给运动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二)》(1988.9.2)、《面对新问题、走出新路子——留给运动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三)》(1988.9.6),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索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做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因此,袁伟民指出:“不要认为做思想工作是领队的事。做运动员的思想工作主教练最有条件。实践已经证明,最有成效的思想工作是渗透在业务中的思想工作。主教练必须学会在训练中发现思想问题,在训练中解决思想问题,做到抓思想工作与抓训练同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训练按照既定要求顺利进行。从而既练了思想,又练了技术、战术。”【27】运动训练科学理论和实践同样证明了这一点,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运动训练六大基本内容之一,还是贯穿运动训练全过程的重要因素,更是教练员提高训练质量、获取运动成绩的锐利武器,而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成效往往决定于教练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教练员是否真正合格的试金石。只有那些把抓思想工作与抓训练相结合的教练员才是真正合格的教练员。

此外,赵霞的《关于做好领队工作的认识和思考》(2001年)认为:作为优秀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以自己的行动,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赢得大家的信任;其次要研究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通过细致、扎实的工作,真正达到温暖人心、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目的。这方面的文章较少,特别是从检索的情况看,从1994年以来,领队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较少,但从1994年以前的情况看,较系统、有分量的研究也较少,说明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够。

5.有关通过运动队实例调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例如,李江、刘健、袁桂才的《江苏省优秀运动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2001年)从态度、道德观念、人生、自我意识和文化素质等五方面对当前江苏省优秀运动队员的思想状况作了具体的分析。潘建、陈万鹏的《开放型思想政治工作初探——浅谈俱乐部体制下运动队的教育管理》(1996年)认为,运动队俱乐部体制这一开放型新体制,给运动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因此,作为运动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当是“开放型”的。

冯振仁在《对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及我们的实践》(1995年)认为:运动队要成为一支有高度战斗力的团结集体,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思想作为凝聚力。并且独特地提出了管理不能代替思想政治工作的观点——管理不能代替思想政治工作,两者有很大的共性和互为表里的重合性,却仍有区别。管理偏重于改变人的行为,从而改变人的观念;而思想政治工作偏重于改变人的观念,从而改变人的行为;管理偏重于制度法规,思想政治工作偏重于提高认识。【28】这种观念比较新颖,值得我们注意。

6.有关教育者的人格素质、思想品格素质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研究

杜娟、韩承山的《略论人格魅力与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2001年)认为: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对象是运动员,发挥主导作用的教育者是运动队的领队和教练员。教育者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运动员,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因素。刘云在《如何加强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2001年)一文认为:当前形势下要做好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竞技体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注重领导、教练员的人格力量,不断完善运动员的社会支持系统。尹军的《省市专业运动队优秀教练员思想品格素质的现状研究》(2000年)一文:作者找出了构成优秀教练员思想品格素质的基本单位,并提示其基本特性,同时对从事不同运动项目的优秀教练员所具有的思想品格素质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形成思想品格素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教育人、改造人、塑造人的工作。注重领导、教练员和工作人员的人格力量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检索和收集的资料来看,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

7.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关运动队(员)的爱国主义、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的研究

例如,韩雷的《运动员的爱国主义教育》(1999年)提出:爱国主义对每一个公民来说,都是精神营养和精神动力。对于运动员来说,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沈朝阳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03年)一文指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现阶段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他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其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承山、杜娟的《浅谈新形势下优秀运动员的道德素质教育》(2001年)一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们原有的道德体系产生了激烈的冲击,面对新形势,加强优秀运动员的道德教育,积极探索和充实道德教育的新内容,努力改进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运动员的道德素质,对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优秀运动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而指出优秀运动队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充实新内容是做好运动队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刘弢的《关于新形势下运动员德育教育之思考》(2001年)提出,在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强化德育管理体制,更新德育教育的几种认识以及加强新形势下运动员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孙桂发、李繁荣、管彦房的《适时的思想教育是运动员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1997年)提出:(1)新队员新学期是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期;(2)环境变了,思想教育工作要跟上;(3)参赛前,要帮助运动员放下包袱,轻装上阵;(4)比赛后,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5)对犯错误的运动员要热情帮助。

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也很详实,我国各级优秀运动队历来也把爱国主义作为第一等的大事来抓。

8.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关文化、文化教育、素质教育、人文素质的研究

闫石的《对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思考》(1996年)一文独特提出:从文化的角度,重新构筑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框架,新模式,使其更贴近生活,更适应青年人的思想特征,更易为运动员们所接受。形成极具文化氛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新形势下教育内容之需要,而且是改进教育手段之需要。这篇文章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因为文化氛围有利于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樊奇、高鸿彬的《浅析运动员人文素质的培养》(2002年)提出:运动员人文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制约体育运动的发展水平,作者在对人文和人文素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宋继新的《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竞技教育——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教育的研究与实践》(2002年)一文提出,为实现“人文奥运”的理念,创立育人夺标的新思想;为贯彻“科技奥运”的思想,建立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新机制;为达到“绿色奥运”的要求,构建育人、安全可靠和健康的“绿色”内容,为培养一批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运动人才奠定基础。厉丽玉的《浙江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调查与思考》(2002年)一文通过对浙江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等情况的调查,结合优秀运动队现状,指出浙江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人文教育的改革思路。又如厉丽玉的《浙江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研究》(2002年)提出:用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竞训的教育理念,构筑运动员的人文学习环境。这类研究主要是适应21世纪的要求,提出人文素质的观点,这些文章实际上没有把人文素质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但我在这儿为何还要把它们作为一个领域来综述呢?原因就是,发现人文素质的培养对运动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它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和途径。

9.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关运动员早恋的研究

李江、蔡为民的《对运动员早恋问题的思考》(1995年)认为:运动员的早恋是目前运动队伍中经常发生的。运动员早恋的原因是多因素的,一般表现为模仿、崇拜、精神空虚、异性好奇、从众心理等。运动员早恋对运动训练、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都有负面效应,必须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争取多种方式丰富运动队的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效地解决运动员早恋问题。

这是运动队的老问题和较难处理的难问题,可能是比较敏感,从检索的文献看,数量较少,即使作者涉猎这个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也一般化。

10.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关独生子女运动员的研究

刁运堂的《对独生子女运动员心理特征及施教对策的探讨》(2001年)一文认为:独生子女运动员教育是业余训练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分析当前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和表现的基础上,结合业余训练特点和实际,对独生子女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和要求等提出了对策性意见。

11.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关激励机制的研究

徐英滨的《试论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激励机制》(1999年)一文认为:激励机制含执行系统和执行措施两个方面,它是变化中的动力体系。激励要坚持正确原则和恰当的方式方法,操作适度。其主要原则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长期规划和近斯目标相结合;从难、从严要求和正确评价相结合,以及目标激励、公平激励、榜样激励等等。

12.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关党组织的研究

罗福亭的《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优秀运动队党员的作用》(1997年)一文指出运动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现象和原因,提出充分发挥运动队党员模范作用的五条措施。

13.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关运动员社会化的研究

何文尧的《运动员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3年)一文揭示了运动员社会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运动员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生理发展、文化教育、思想道德、个性发展等几个方面,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文章认为:加强运动员人生观、理想和道德教育,让全体运动员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理想和道德准则。大多数运动员处于青春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用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准则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教育广大运动员,并将其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转化为运动员自觉的行动。

从文献检索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运动员社会化问题越来越重要,它涉及运动员的二次就业和今后的人生发展。有幸的是,从体育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14.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关需要的研究

从目前检索的文献来看,只有一篇文章,即曹湘君、李一心的《从高水平运动员的需要谈运动队的管理教育》(1991年)。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在90年代初就有人考虑和提出从需要的角度对运动队进行管理和教育;二是在其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为何较少有人对运动队和运动员的需要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值得我们深思。

三、相关研究的总体分析

(一)从研究的内容看,主要集中在运动员(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作用、意义和现状等属于一般概括性的研究上,而且大多数是对现状的调查和一般描述性的分析,而很少对运动员(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发展规律等进行理论上的探索与思考。

(二)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看,大部分是一般性研究,视野不开阔,不能够联系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竞技体育的发展对运动员(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等,来全面地、深刻地分析和阐述运动员(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规律。

(三)从研究的方法看,体育领域运动员(队)思想政治教育对相关学科的借鉴研究较少,存在着某些片面性,没有将理论的方法与实证的方法结合起来,实证研究不够,且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

(四)即便如此,我们从“国内对运动队(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14个研究领域,不难看出,有关专家、学者对运动队(员)思想政治教育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尽管各自的侧重点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甚至有的研究存在某些不足,但是,这14个研究领域的成果也是我研究的基础和起点。我相信,这些研究仍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我在前期研究中也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针对优秀运动队(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形势下优秀运动队(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需要相结合的研究,不论从文献数量、质量、视野、方法、手段等都显得单薄。这也激发了我进一步研究的热情。同时,这些文献资料为我开拓了视野,对我在以后针对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视角和空间。

注释: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卷,第3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卷,第1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卷,第89页

【4】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卷,第176页

【5】袁贵仁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

【6】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7】张立勇,王仁胜,张福庄.试论创新教育的四个基本命题[J].http://www.cxjy.net.cn/cms/xsbj/gnyj/zl/17.htm

【8】张立勇,王仁胜,张福庄.试论创新教育的四个基本命题[J].http://www.cxjy.net.cn/cms/xsbj/gnyj/zl/17.htm

【9】陈华兴.论需要概念的理性实质及其意义[J].哲学研究,1994,(6):50

【10】范和生.论需要的螺旋体动态结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5):83

【11】赵国祥.论马斯洛的动机理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100

【12】王一多.评马斯洛的人性理论(一)[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2):44

【13】陈华.运动的需要与激励[N].体育报,1988-02-29(3)

【14】凌平.关于我国运动员激励模式和评价标准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1986,(4):16

【15】曹湘君.从高水平运动员的需要谈运动队的管理教育[J].福建体育科技,1991,(1):1~9

【16】崔浩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1):46

【17】张朝凡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47

【18】金祖涌.谈心理学知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92,(1):36

【19】陈继安.思想工作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

【20】王树茂.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1】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汪鹏程.思想工作要因需利导[J].求实,1999,(3):48

【23】杨兆臣.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依据[J].学习与思考,1997,(11):16

【24】F.G.Zilatdinova.The Teacher' Social Position.Soviet Education May.1990:546~548

【25】吴秋风.高校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创新[D].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同等学历人员),2003年6月,第6~7页

【26】邹晔.金国祥:急需克服娇骄二气[N].东方体育报,2003-12-31(5)

【27】袁伟民.我的执教之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第28页

【28】冯振仁.对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及我们的实践[J].广西体育科技,1995,(2):59

同类推荐
  • 以运动为名

    以运动为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了,轰轰烈烈参与奥运营销的企业们的营销效果也自有了分晓,本书也对各企业在奥运期间的各类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很多企业都进入了后奥运营销时代,甚至有很多企业压根儿就偃旗息鼓了。然而,体育营销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奥运会这样的全球顶级赛事之外,各类体育比赛层出不穷,企业怎样根据自己的实力和需求来确定合适自己的营销策略?怎样将有限的营销资源作用最大化?怎样避开硝烟弥漫的营销战场另辟蹊径?……一切的问题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教你学吊环·跳马·蹦床

    教你学吊环·跳马·蹦床

    本套图书全部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相应分章且归类排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操作性和知识性,是青少年学习田径与体操的最佳读物。
  • 怪物的篮球

    怪物的篮球

    第一本连自己都不想看的玩意,码文需谨慎,文笔什么的还是需要慢慢磨练啊。
  • 球类运动手册(现代生活百科)

    球类运动手册(现代生活百科)

    本文主要讲述了各种球类的运动技巧和运动方式,介绍了它们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 青春篮球记事本

    青春篮球记事本

    青春篮球中一起战斗的小伙伴们,这里是青篮er的第二个战场。希望我们的篮球梦可以在这里延续!
热门推荐
  • 玩转人生的秘诀

    玩转人生的秘诀

    人们都在追求快乐,身上却常常背负着各种枷锁。名利之鞭的抽打,你争我夺的拼斗,心事重重的阴霾……总是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其实,快乐很简单。她是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一种重负之后的轻松,一种雾散之后的阳光灿烂,更是一种人生的哲理与智慧。只有让心灵自南放飞,我们才能够拥有玩转人生的可能。
  • 才情浸润成功女人

    才情浸润成功女人

    不言而喻,一个有魅力的女人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女性想让人感到悦目很容易,一个女人或天生丽质,有漂亮的外表;或后天修饰,靠着装打扮让自己变得悦目起来,但是一个女人真正让人感到赏心就绝非易事了。一位让人从心里欣赏赞叹的女人,她一定具有超出外貌的吸引力,这恰恰是心灵之美的魅力;是超出常人的品格的魅力;是女人的气质之魂。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本书从张爱玲的个人境遇落笔,用诗一般的文字,加入对张爱玲相关书信文学作品的解读,完美展现了张爱玲71年的人生经历。具体描述了张爱玲坎坷动荡的人生经历和深陷迷途、爱恨两难的感情经历。真实准确,又生动感人。
  • 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探究

    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探究

    本书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出发,试图重构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的基本体系。从一般层面上,依据人权的层次划分和范畴归属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和表现形式,将人权分为应有人权、社会人权、法定人权和实有人权,通过四维视角的透视,大致把握人权的内在规定和整体结构;从具体层面上,重点论述人权的外在关系和发展依据,即人权与自由、民主、法治、政治的基本张力及其协调;最后,揭示人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及其实践途径。
  • 佑其安然

    佑其安然

    上一世,人言安国长公主不知廉耻,不愿和亲,竟与侍卫私奔,致使晟国发难,而安国国破。今生重来,她在不会因着自己的意愿致使安国生灵涂炭。可今生她如他们愿前住和亲,可最终为何却什么都没有改变……
  • 魔冰传

    魔冰传

    本是可以安稳一生的幸福家庭,与世无争,所住山脉隐藏着前慌时代魔神的一座墓穴,被一神秘门派屠村,主角从此踏上一条复仇血路。
  • 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

    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特种部队之德国篇

    特种部队之德国篇

    德国特种部队的组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德国希望在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安全的今天,在维护地区和平、防止和打击恐怖主义方面有所作为,为提高自身的国际政治地位增加筹码,于是着手组建及发展特种部队。
  • Tarzan the Terrible

    Tarzan the Terrib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派浔阳

    九派浔阳

    本书在浩如烟海的各式资料中搜罗整理、去粗取精,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切入,引领我们走进巍巍庐山、浩渺鄱湖、古老东林寺,步入七省通衢、商贾云集的兵家必争之地一一九江。让人时而置身在冷峻的危崖上,时而走进庄严的殿堂里,时而漫步于蜿蜒的溪流旁,满纸烟云中,目之所及,耳中所闻都是自然与文化一次次深情缱绻的对望,那渔樵闲话般娓娓道来,有着火花四溅的痛苦撞击和感天动地的幸福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