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8800000024

第24章 大陆漂移(1)

许多人愿意谈论死亡,但很少有人愿意谈论即将到来的死亡。母亲正好相反,所有问她这一问题的人,她都清楚地向其明白表示:她知道自己患上了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而这疾病最终也会让她死去。任何提到一年之后的话题(比如,一个朋友孩子的婚礼),都会将这个死亡话题摆上桌面。母亲通常会说她很乐意参加,如果她还在,身体还允许的话。但有时她就会非常直率地说她认为到时她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有些人继续忽略母亲谈论自己癌症的方式。“我肯定你能好起来的。”他们会这么说,或者说“你会战胜这个病的”,或者他们会讲述那些得了绝症的朋友、亲戚或明星们,如何奇迹般地从一个毫无希望的绝症中痊愈的故事。

一谈到这些,母亲偶然会表达她的挫折感。人们愿意相信她会好起来,有时,我觉得她真的得到了莫大的安慰,也真的认为会有奇迹的存在。有些日子她想要谈论她的死亡,有些日子她不想谈。有时就是上一分钟和下一分钟的转变,感觉就好像坐进一辆横冲直撞的车里,司机随心所欲地更换车道,也不给别人任何信号。这一分钟我们都在谈论她的葬礼,突然之间她就盯着亚历山大·麦考尔·史密斯的电视剧《第一女子侦探社》,然后不喘一口气地立刻又回到葬礼的话题上,教堂里不要摆花;道格负责所有的仪式方面的事宜(他们已经就念诵什么悼词、演奏什么音乐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整个仪式绝对不能超过一个小时。

母亲被诊断为患有癌症之前的几年,在她和父亲发现了善终运动以及了解了临终护理的含义后,他们就跟我们谈过自己安乐死的决定以及他们的遗嘱,还有其他已经签署完毕的法律文件。他们强调说希望在家里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当他们的生命迹象衰败后,如果有明确迹象表明他们的生命已经终止,不要用任何的举措来试图挽救他们。可能这也是母亲为何能平静地讨论自己的死亡以及后事的原因。

我一个朋友的朋友有次从伦敦来到纽约,生病了。她在纽约的所有时间都蜷缩在我朋友的公寓里。整个星期,白天黑夜都在看美国电视,她最后宣称自己最终搞明白了美国人。“关于美国人,”她说,“就是无时无刻不对所有一切无比关心。”

可母亲不是这样。她之所以那么有效率,是因为她凡事都有先后之分。她竭尽所能地为她关心的事情忙碌,但每次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一个主要问题上。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她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就是阿富汗图书馆。所以她每天通过大量的电话、会议来推进这件事情。需要设计和分发的宣传册,还有被邀请来参加慈善活动的名单。有各种相关的提案需要审阅,有需要通过的图书馆的建筑构思,还需要考虑图书馆管理以及运输后勤方面的问题。但安全问题是首要问题。母亲告诉我,她特别关心同为董事会成员的朋友大卫的安危,他是《纽约时报》的记者,正在坎大哈进行战地报道,但却不是美军编制内的战地记者。

“妈妈。”有天当她看起来特别疲惫的时候,我说,“如果你想要放松一下,待在家里,听听音乐,所有人都会理解的。”

“我知道。”母亲说,“我肯定会慢下来的,只要关于图书馆的事都安排好了。我打算再多做一点点工作来帮助筹款,之后我就把一切工作都交出去。”

2008年3月16日,回到了纽约后,我们去医院领取母亲确诊后的第二次检查结果。她对化疗药物之中的希罗达反应强烈,所以停用了它。我们被告知过,这样一来,这一次的检查结果可能就不如第一次的好。

母亲感觉好点了,体重增加了些,精力也恢复了一点。虽然她不认为会有什么糟糕的消息,但还是对任何消息都做好了准备。我回想起大学时候听说的一个很戏剧的故事,是一个在监狱里度过了二十多年的男人告诉我的。每当我需要提醒自己:好消息与坏消息都是相对于你的预期而言,而非独立存在的,我都会想起这个故事。

这个男人从耶鲁大学毕业后直接加入了中央情报局,当时正值战争,在他第一次的行动过程中,就被敌国击中俘虏了。他甘心忍受可能要在敌国坐牢几年的事实,只是祈祷刑期不要超过五年。这样他就能够忍受,再久的话就会让他崩溃。两年的监禁生活过去了,他与一大群犯人被传唤到法庭。他们会逐一得知自己的刑期。他听到的第一个宣判是:死刑;第二个:死刑;第三个:死刑。突然间,他发现自己在祈求,哪怕能够活在牢里也好。他能够忍受更长的刑期,只要能活着。而他也确实获得了无期徒刑,他为此感到高兴。

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了母亲,她笑了。

“没发现新的肿瘤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重大的好消息。”

她说。

父亲很快来了,接着我们被叫到检查室里等候奥赖利医生,几分钟之后她来到我们中间。她穿着白大褂,但这次我注意到她戴了一条精致的金项链。她的双眼比往常更为明亮,灰蓝色的眼睛像宝石一样映衬着她红润的皮肤。她的发型是青少年男孩偶像的那种波波头。可能是我的想象吧,我感觉她的脚步似乎更为轻盈,她想要告诉我们一些消息,但她似乎更想要问一些自己想问的问题(佛罗里达怎么样?那里的治疗做得如何?水泡和口腔疼痛好很多了吗?便秘和腹泻呢?),接下来就是揭晓检查结果的时间了。

“好吧,我要告诉你。”奥赖利医生说,“结果非常好。

没有新的肿瘤,以前的肿瘤也都有所缩小。这是非常显著的效果,你还胖了一点,身体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母亲说。

“简直是判若两人。”奥赖利医生说。

“妈妈的肿瘤缩小了多少?”我问。

“你第一次来的时候,肝脏部位大概有30%的面积是肿瘤。”她说。她总是以母亲为回答对象,无论提问人是谁,她总是看着母亲,“现在是接近15%。”

我想起了唐尼,那个中央情报局探员,因为得到无期徒刑而欢天喜地。只有当你30%的肝脏充满了癌细胞的时候,这个15%的消息才是个好消息。当然,只要数字继续减小,那么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好消息了。我看着母亲,她脸颊上的光彩重新又回来了。父亲眉开眼笑,而几分钟之前他的浅笑还有一丝紧张不安。一回到候诊室,我就立刻给妹妹和哥哥,还有叔叔打电话通报了这个消息。

母亲可能还有更多的时间。

父亲离开了,我陪着母亲做化疗,我们坐在一起。“我猜每一个人为我做的祈祷都起了作用。”她说,“我必须得让弗莱德知道。”弗莱德是麦迪逊大街长老会的牧师。

“你有伍德霍斯的书吗?”她问我,一刻都不想耽误。

“有啊,就在我包里。太有意思了。”

P.G伍德霍斯的吉夫斯小说系列非常让人愉悦。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位拥有不可思议能力的管家以及他贴心但倒霉的员工的。我最年长的教子是个古典主义者,职业是律师,他是吉夫斯小说的大粉丝,他的父母是我和我父母的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坚持让我们再给伍德霍斯一次机会。

“我以前都没耐心看伍德霍斯的书。”母亲说,“现在不一样了。我觉得故事很精彩,甜蜜多过犯傻,不像《博来·法拉先生》那么傻。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你那么喜欢那本书。”我在佛罗里达看的是约瑟芬·铁伊的书,是少数让我母亲和我意见不一致的书。

母亲说小说的惊讶结尾完全是可以被预见的,哪怕她没有先去看结尾,也不会觉得惊讶。另外她也觉得里面的人物非常无趣。我被这个评论搞得有点生气。

“我就是喜欢这本书。”我的辩词并不有力,“但是你不觉得看些傻傻的书,可以用来转移注意力,不去想一些事情?”

“现在我可看不下去愚蠢的书了,因为有那么多好书等着我去看,去重看。而且,我发现如果一本书太愚蠢,通常是因为作者实在没什么好说的,或者那本书毫无价值,又或者因为整本书就是一个从头玩到尾的把戏。如果你先看了结尾,你就不想在这本书上浪费时间了,哪怕一本写得很好的书也可能是愚蠢而浪费时间的。但伍德霍斯的大部分书都不是这样。我并没有发现他的故事愚蠢。我喜欢他的人物:博迪、吉夫斯。他们有点荒诞但又讨人喜爱。我也喜欢伍德霍斯的人物们搜集的那些奇怪的东西,袜子、银子、单片眼镜。这让我想起我自己那些喜欢收集奇怪东西的朋友,比如用麻将牌做成的首饰,还有女子仪仗乐队的明信片。他显然非常享受那个由晚餐、订婚、贵妇姨妈组成的世界。我想说的就是这个,威尔。这本书有趣,但不愚蠢。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那么《爱丽丝漫游仙境》这样的书呢?愚蠢吗?”

“刘易斯·卡罗尔绝对不蠢。这本书里有傻的部分,但它是一本复杂、完美、引人入胜的书。我不喜欢的书,是指人物无趣,引不起你关心他们的动机,你也不关心他们关心什么的那些书。这样的书我是绝对不会看的,因为有太多的书讲到的人物和事情是你关心的,谈论生命与死亡的书。”

“但是——”我看着地板,因为我将要提起一个我从未打算在此时此地谈论的话题,“阅读关于死亡的书不会很困难吗?”我停了一下,“特别是那些里面人物患有癌症的书。”

母亲摇了摇头,说:“抽象地阅读死亡是不困难的。当然,我喜爱的人物死去时,我是很难接受的。你会真心地怀念那些人物,与你怀念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同,但你还是会怀念书中的人物。我觉得我从来都没能从《飘》里梅兰尼的去世中恢复。关于那些说癌症的书……”她停下来思索了一下,“我不觉得死于癌症比死于心脏病或其他疾病,以及死于意外或任何其他事情更悲惨。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真实的生活。如果把有关死亡的书都排除掉,那么就没有几本我们能看的书了。”

“所以,你不介意阅读让人沮丧的书吗?”我问。

“不,一点也不介意。当然对我来说,会觉得很残忍。但是阅读与残忍有关的书,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重要?”

“因为当你阅读了,你就更容易去辨识残忍。在难民营里听到那些人被强奸、被侮辱,或是被强迫着目睹自己的父母、姐妹、孩子被强奸、被杀害的时候,才是最令人不忍的时候。我们很难去直面这样的残忍。不过人可以表现残忍的方式有很多,有些方式微妙得难以识别。所以我主张人们通过书来认识它。我觉得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是最能表现残忍的大作。作者擅长细腻的残酷场景,就像《欲望号街车》中斯坦利对待布兰琪那样。故事以低语、注视、贬低开始。莎士比亚的书里也有许多的好例子,当贡纳莉折磨李尔王时,或是伊阿古对奥赛罗说话的语气。我喜欢狄更斯也是因为他展现了各种类型的残忍。你需要在开始就学会辨识这些残忍,因为大奸大恶正是从微小的残忍开始的。”

我想起在我们搬回纽约之后,母亲曾经为高中孩子教了好几年的英语。我问母亲是否有什么书让她觉得太过压抑而无法教给孩子们。

“我觉得没有。”

“哪怕是那些里面人物不是死去就是身陷痛苦的书?”

“是的。”

“哪怕是那些厄运降临到主角身上的书?”

“是的。”

“好吧,我们下一本书就看这个。”拉塞尔·班克斯的《大陆漂移》,这本书多年来颇受好评,但一直放在我的书架上。它以内容残酷阴沉而闻名。我把我的那本给了母亲,自己又买了一本。

同类推荐
  • 20岁要懂的100条人生哲理

    20岁要懂的100条人生哲理

    20几岁,是决定整个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对20几岁这一时期把握得好与坏,未来的人生境遇会有天壤之别。20几岁要懂的100个人生哲理,精彩揭示了做人与做事的深刻道理。100个哲理,荟萃名人经典,浓缩前人精华,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一本改变你一生的智慧书,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 旺夫的女人最好命

    旺夫的女人最好命

    如何制造让丈夫展现特殊才华的机会,使大家都喜爱他?如何成为丈夫事业上的好帮手?如何做个有情趣的女人,让丈夫爱上你一次又一次?如何给丈夫一个舒适的家?如何管理好丈夫的健康,让他养你一辈子?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旺家旺夫的好女人,本书将提供给你有价值的参考。这是卡耐基的妻子桃乐丝根据卡耐基的人际关系学理念,结合自身的聪慧、敏感、才华写成的一部女性日常生活教科书。如果你确实按照这本书的方法去做了,就一定可以跨越荆棘与障碍,帮助丈夫获得成功,也让自己获得愉悦。
  • 人性的弱点(大全集)

    人性的弱点(大全集)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所著的《人性的弱点大全集》,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解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 小礼物大学问

    小礼物大学问

    送礼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其实包含很深的学问。《小礼物大学问》(作者潘鸿生)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传授读者最实用的送礼知识。通过阅读《小礼物大学问》,相信送礼对你来说会成为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让你送出的礼物非同寻常,送出心想事成的效果,使你成为一个送礼的高手!
  • 一生三万

    一生三万

    这本《一生三万》阐述了以人为主旋律的世界,在家有亲人缘,在校有师生缘,在外有朋友缘,在单位有同事领导缘,在陌生的环境里,有萍水相逢缘……面对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人缘,我们怎能不懂一点观人之法、识人之道呢?正所谓“人海茫茫,各有各的心肠”;又有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还有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爱人乎?防人乎?避人乎?交人乎?……其尺寸把握皆源于一个“识”字。识人方能鉴人、方能交人、方能用人、方能远人……识人之用大矣哉!
热门推荐
  • 执妄纪事

    执妄纪事

    一位保存了上古灵力的少女从三千年的沉睡中苏醒,睁开眼睛之时,神州大地于她早已是沧海桑田。她所熟悉的亲人已经死去,她所认识的建筑早已覆灭,她所知道的王朝也早已更替在了无垠的历史洪流里。一千年的漠视,两千年的伤心,三千年的沉睡,六千年的花开花落,时光荏苒;一世的金戈铁马,一世的锦绣繁华,一世的悲欢离合;她不再认为她从前学习的、遵守的那些大义全是正确的。既如此,那些迷茫的孩子们,欢迎你们来到执妄山,在这里,会有一位名为神农式微的少女,满足你们所有的夙愿……
  • 黑暗世界降临

    黑暗世界降临

    魔气复苏,浩劫降临。永恒的不死族、进化的凶兽、灵异的鬼怪,脆弱的人类如何抵挡?一个平凡少年,凭借坚强毅力,破除层层阴谋后,逆天改命,带领人类终见光明。
  • 素书(大全集)

    素书(大全集)

    《素书》原文并不长,词句虽不十分难懂,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异常丰富、深邃。《素书大全集(超值金版)》对原文中比较生僻的字词皆给出了解释,每句都附有现代汉语译文。此外,还用“解读”的办法,尽量挖掘、剖析每一段话的内涵。另外,对《素书》的每个观点,都从处世、职场、管理三个方面,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作了解读,并附有颇具趣味和针对性的小故事,故事的末尾多附有解说,为读者增加阅读趣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错惹腹黑总裁:咬住不放

    错惹腹黑总裁:咬住不放

    倒霉女人天下无敌,婚礼上小三带球来砸场。姐好不容易想嫁了,想闹,也不看看是姐是谁,你想拍拍PP就走,别说门,就是狗洞也木有。你有小三,我也不是软柿子。傍个比你强百倍千倍的黄金单身汉气死你.呀呀丫丫可是谁能告诉我,这个男人为什么一直追着求负责?真冤哪,我只是不小心扑倒你……
  • 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

    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打交道,沟通交流。比如,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买商品时与对方讨价还价,与家人商量到哪儿去游玩,跟老板提加薪,与同事商量中午去哪儿吃饭,说服面试官录用你……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说服”与“被说服”之中。每当这时候,因为各自的出发点、观点不一致的状况就会经常出现,无论是谁,潜意识里都希望对方能“服从”自己,认可自己的观点,那么这就需要掌握点说服技巧,学会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一书,从十个方面,通过实用、有效的技巧来告诉你如何拥有说服力,如何才能在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进而成就自己的非凡事业,愿每一位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从中获益。
  •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本书是一本探讨角色理论的学术专著性教材。全书的基本框架分为三编:第一编角色总论,第二编角色分论,第三编角色建设,每编由若干章内容所构成。本书对就读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志于探讨角色问题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倾尽时光暖他兴

    倾尽时光暖他兴

    湫浅念叱咤风云的煞世魔女,无人敢惹,就连天帝都要礼让三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却死在了亲儿子之手,这让她难以启齿。一朝穿越,成了——秋浅念穿越过来的湫浅念成为了万人迷帝煜的老婆,女人们嫉妒帝少夫人。帝煜以前很讨厌的秋浅念(原主)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帝煜觉得不可思议,他发现秋浅念很有趣。婚内湫浅念发现他不是普通人她很好奇,好奇心害死猫,美色诱惑:被吃干抹净。夜晚偷袭:反被压。湫浅念在心里骂娘。冷不丁的那个害死她的儿子出现了,还在旁边一个劲的邀功湫浅念再一次的吐血……且看她——湫浅念这只好奇猫怎样寻找答案怎样帮原主(秋浅念)讨回属于她的一切,在现代重新成为万人瞩目的煞世魔女。
  • 不及汪南爱我情

    不及汪南爱我情

    迷糊摄影师VS腹黑男模特,暗恋对象成楼下新邻居。一人一狗,倒追不成反被套路。遇到周汪南之前,苏玖月的梦想是:吃饭、睡觉、拍照。遇到周汪南之后,她把梦想改了改:和周汪南一起吃饭、陪周汪南……(睡觉这个先等等)、给周汪南拍照。多年之后,苏玖月的愿望实现了三分之一,她现在成了给周汪南拍照的摄影师。长空浩荡、烈日炎炎,苏玖月看了看自己相机里帅得一塌糊涂的男模,心想:“不愧是我看上的男人啊!”于是她又把梦想改了改:继续追周汪南、继续坚持不懈地追周汪南、和家里的汪一起坚持不懈地追周汪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