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1000000023

第23章 点“石”成金(8)

有一天,小伙子来到一座宏伟庄严的大庙里,幸运的是,庙里的方丈是个得道高僧。小伙子在大师面前一跪不起,苦苦哀求大师给他指一条见佛的道路。大师见小伙子如此执著,长叹了一口气,对他说道:“你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吧。当你在回去的路上敲门投宿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给你开门时是赤着脚的,那个人就是你要找的佛了。”小伙子欣喜若狂,多年的心愿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

他告别了大师,踏上回家找佛的道路。

小伙子出来的时间实在太长了,他走了好几个月,中间有好多次是后半夜才看到路边有亮灯的人家。他一次次满怀希望地敲门,却一次次失望地发现那些给他开门的人没有一个是赤着脚的。小伙子越走越失望,眼看着快要到自己家了,那个赤脚的佛依然没有出现。当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走到自己家门前时,沮丧得连门都不想敲了。他觉得自己是个大傻瓜,世界上哪有什么佛啊!

他又累又饿,无奈地敲了敲家门,“谁呀?”那是母亲苍老的声音。他心头一酸,说:“妈,是我,我回来了。”只听屋里一阵噼啪乱响,不一会儿,母亲衣衫不整地开了家门,母亲眼里含着大滴大滴的泪,哽咽着说:“儿啊,你可回来了,想死我了!”母亲一边说,一边把他拉进屋里。

他赫然发现母亲的脚上没有穿鞋。“妈——”他大哭起来,扑进母亲的怀里。这一刻,他才恍然明白方丈并没有欺骗他。原来,他要找的佛就在家里,母亲就是佛。

问:看了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感悟?能理解“母亲就是佛”的确切意思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高僧是怎样预测到小伙子的母亲不穿鞋袜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小伙子投宿会遇到不少人,可是,没有一个人会像母亲那么爱他,疼他,当然,开门时也不会少鞋无袜。而只有疼爱他的母亲一心期盼着远走的孩子归来,听到熟悉的声音,哪还顾得上穿鞋套袜呢?这是在外面无法找到的一种爱,这爱比佛更博大。高僧懂得这些,准确地把握了一位母亲的心思,因此才能料事如神。

温馨点醒:小伙子也好,母亲也罢;高僧也好,县官老爷也罢,他们都是文章中的人物,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情感心理,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正确地把握。切记:一言一行要刚好符合人物的特点,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二、导练分析

1.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一个是解放军战士,在部队里服役;一个是囚犯,在监狱里服刑。母亲经常思念这两个儿子,每天晚上泪流不止。

问:根据这样一个背景,描绘出母亲晚上思念两个孩子的情形。注意把握人物的情感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你(指母亲)进入梦乡,半个梦属于战士,慈祥的脸会微微地舒展;半个梦属于囚徒,愁苦的脸会紧紧地锁着。次日清晨,泪水打湿了枕头,半边泪甘甜,半边泪苦涩。

温馨点醒:结合自己的描绘对比一下,出入点、优劣势在哪儿。当然,答案并非是最好的,但至少是适合的,能够打动人心的。作者正是充分地感受到了母亲枕头上的眼泪的两种滋味——甘甜和苦涩,才赢得了读者的喝彩声。这比笼统地写母亲晚上泪流不止要自然和贴切得多。

2.现代散文家周作人曾写过一篇著名散文《初恋》。文章写了作者十四岁时和一位十三岁的少女之间的懵懂情感。当时,作者寄居在杭州,隔壁一位姓姚的少女常来作者的住处玩,虽然他们之间从未交谈过,但每当这位少女站在作者身边看他写字时,作者“便不自觉地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没有的努力去写作,感到一种无所希求的迷蒙的喜悦”,产生了朦胧的恋情。后来,作者离开杭州,过了大半年,从别人口中得知这位少女已患霍乱去世了。

问:根据这一背景,如果你是当时的作者,会如何写一段纪念情感或回忆性的话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我那时也觉得很不快乐,想象她那悲惨的死相,但似乎又很安静,仿佛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

温馨点醒:如果换作我们来写,一般情况下,肯定是得到死讯后心都要碎了,或五雷轰顶,或泪雨滂沱,一闭上眼睛就是她的身影,等等。似乎只有这样写,才能表现出对她的情谊。

可是,周作人没有这样写,我们不妨再细品一下这段文字——“似乎很安静,仿佛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原来这大半年作者心里一直有一块大石头,即对她的眷恋。尽管他们没有交谈过,但她已然深深地烙印在作者心坎上,思念悠悠。只是两人分隔两地,不能见面,也无法沟通,这是一段没有结果的恋情。现在,她离开了这个世界,此事也就画上了一个句号,解脱了。尽管这种解脱非常痛苦,无可奈何,但毕竟是解脱,所以,“似乎很是安静”,所以,“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回味隽永。

技巧点拨:如果我们想要写活文中的人物,首先要充分地按照人物的心理特征来写,不能把自己的生活意愿强加在文中人物的身上。在写之前,先要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仿佛事件就发生在自己身上,然后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出来。在刻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这样的刻画是否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与此同时,还要学会勾勒读者心中的情感空间,即不能把话说得太过直白;还要学会运用描写营造氛围,把读者带入其境,让读者自己去遐想,这样,文章才会有很强的感染力。

若你真想仔细揣摩人物情感,娴熟驾驭,这还真需要下点工夫。世间诸事,千姿百态,人物更是芸芸而杂。首先,你文中的人物必须要经过筛选,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哪些是主角,哪些是配角,等等。其次,想想你能否很好地把握所选定的人物的情感特征。若不能,换还是不换?这些问题你都得考虑周到。人物选定了,情感特征把握好了,接下来,你就得考虑如何去表现他们的情感心理特征。是直截了当,还是含蓄温婉呢?这便是文章的行文风格了。好比周作人一样,一个“安静”,一个“放下”,就非常恰当地渲染了人物的情感心理,而不必再累赘地说如何压抑、如何难过了。表现人物的情感特征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要以为表现痛苦的形式就只有哭,有时笑也是痛苦。把握好人物的整体情感方向后,更要懂得细微处的刻画。最后才是布局谋篇,先描写什么景物,什么人物该在何时何地出现,然后会发生什么事件,最后将景、事、人、理融为一体,结尾处升华或提炼,或含蓄隐理。

三、例文精选

母爱的疼痛

李兴海

我是一个在标准的三人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虽然是个女孩,可父母依旧很宠我,尤其是父亲。所以,相比之下,我一直惧怕母亲。可母亲又恰好是家里的财政大臣、厨房总监,我也只得在闲暇之时讨好她。

我小时候是个小馋嘴,老爱跟着母亲在厨房里进进出出。特别是周末,父亲休假之时。因为那两天,母亲必然会做上一道父亲最爱吃的青椒火腿。而我总想第一个尝到那种滋味。于是,就这么跟着母亲,站在她的脚边,仰头看着她刀起刀落地切着那些鲜红的火腿。偶尔,她会放一片到我嘴里,自顾切菜的同时还不忘骂我一句“小馋嘴”。我迅速捂着嘴巴,生怕那块肥美的火腿会从我口里掉出来。我大口大口地嚼着,偷偷地乐着。

七岁那年,母亲因为伤寒安躺了将近一个月。于是,那种期盼青椒火腿的心情如同大病后的母亲想见一见阳光一样。

午后的厨房里重现了往日的叮叮当当。我仰头看着母亲,未等她下刀之前,就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吵着嚷着要她先切一片给我。她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照旧进行着自己的工作。我见状,开始不依不饶地揪扯她,硬要她给我一片。结果,在我的揪扯中,母亲的左手被刀锋划了一下,顿时,一些鲜红的液体缓慢地从那个裂开的口子渗透出来。我不知道当时的自己到底是因为惧怕母亲的责打,还是因为初次见到鲜血而猛然大哭起来。

母亲顾不得手上的伤痛,和蔼地看着我,一边用沾满油渍的双手帮我擦拭泪水,一边告诉我要学会勇敢。在她的教导里,我逐渐安静下来。这件事,就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一样扎在了我心里,长出母亲的双手,让我在后来的十几年里依靠着它,无畏人生的风险。

二十五年后,不清楚家人是因为迁就我,还是真的喜欢我,他们也爱吃青椒火腿。尤其是女儿,整天跟着我进进出出的。

一次,她硬是要穿着我的拖鞋跟着我。小小的脚控制着那双对于她来说是硕大的拖鞋,敲在地板上,整个屋子里噼啪噼啪作响。

我进厨房炒菜,她跟着过来。“咣!”一个置于茶几上的花瓶应声而碎。我怕她穿着拖鞋摔倒,赶紧拾捡。慌忙中,一块残缺的玻璃划破了我的右手。鲜红的液体一流出来,女儿顿时大哭起来。我笑了,想起当年我和母亲在厨房的那个场景。

于是,我如母亲一般,顾不得自己的伤口,为自己的女儿擦泪。那些泪水如同小溪一般没过我的手指。我安慰着她。

眼泪进入伤口,一阵刺痛从指尖传递而来。可我必须镇定,不能表现出有任何疼痛的征兆。因为我知道,那样的话,女儿也会因此惧怕伤口,并且哭得更加厉害。就这样,我一边忍住疼痛,一边教导着女儿如何勇敢。

厨房内,女儿没有再跟过来。一个人的我,不知怎的,忽然泪流满面起来。

二十五年的人世沧桑,终于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当日母亲的用心良苦,以及那心甘情愿的疼痛。

问:再细读结尾,是不是很有感染力?作者并没有把具体疼痛的原因道出来,但读者都懂。

提示:这就是懂得文章人物的思想情感后,再在结尾部分勾勒出读者的情感空间。

赏析与阅读:文中的“我”扮演着两个角色,一是“女儿”,二是“母亲”。两者的情感心理特征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淘气任性——“我迅速捂着嘴巴,生怕那块肥美的火腿会从我口里掉出来,大口大口地嚼着,偷偷地乐。”“我仰头看着母亲,未等她下刀,就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吵着嚷着要她先切一片给我。她未如我想的一般,照旧进行着自己的工作。我见状,开始不依不饶地揪扯她,硬要她给我一片。”后者是成熟慈爱——“于是,我如母亲一般,顾不得自己的伤口,为自己的女儿擦泪。那些泪水如同小溪一般没过我的手指。我安慰着她。”“眼泪进入伤口,一阵刺痛从指尖传递而来。可我必须镇定,不能表现出有任何疼痛的征兆。因为我知道,那样的话,女儿也会因此惧怕伤口,并且哭得更加厉害。就这样,我一边忍住疼痛,一边教导着女儿如何勇敢。”全文通过“我”的成长对比,突显出母爱的永恒和伟大,揭晓母亲之所以会“心甘情愿”地疼痛,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对儿女的疼爱之情,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天下母亲对儿女的爱的主题。所以,当你懂得文中人物的情感时,就得根据人物的情感特征来改变行文风格。写“女儿”时,行文欢快活泼,符合人物特点;写“母亲”时,行文厚重沉练,完美地表现了母亲的心声。结尾处提升主题,感悟母爱,与我们前面所说的构思思路相似。

温馨点醒:所以,一个好作者其实就是一个情感载体。她(他)要有少女般的懵懂与青春,有水流般的细腻与忧伤,有诗歌般的风情与浪漫,有农家孩子般的质朴与纯真,还要有哲人般的睿智与深思,更应具备公正的道德与原则。

要想充分准确地把握文中人物的情感特征,就得在生活中观察各类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乞丐乞讨时的心理,老师批评学生时的心理,十七岁的花季少年暗恋时的心理等。只有真正融入了人物的情感世界,才能完美地演绎出他们的心声,只有这样,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才能赢得读者的掌声。

其实,生活中有非常多的写作素材,为什么有的作者就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素材,而有的却用得非常勉强,干枯无力?就是一个原因,没有一颗了解生活的心。风声、雨声、鸟语声;花、草、树、叶;拾荒者、少年、白发老人、小贩等,他们都是生活的风景,每一处、每一幕都是一篇很好的作品。

所以,从今天起,从身边的人物、景物和事物开始观察,去听听雨的声音,感受风的呢喃,品味花的幽香,好好感受身边亲人的爱与温柔,这样,在个人气质和修为提升的同时,你的作文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为文先为人,也就是这个道理!

同类推荐
  • 爱的冬天不会有寒冷

    爱的冬天不会有寒冷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是一套由获奖名家倾情打造的,写给中国少年儿童的小小说文集。所选作品在注重文学性和可读性的同时,更注重作品的价值取向。本丛书既可作为青年一代文学素养训练的读本,又可作为学生作文写作的范文,是通往语文课堂的“直达快车”。《爱的冬天不会有寒冷》是冰心奖获奖作家的获奖作品集,精选了“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新世纪中国小小说风云人物榜”金牌作家蔡楠等作家的作品,谈亲人之爱、友情之爱以及对工作的热爱。书中有放弃大好工作机会,去贫困山区支教的善良女孩;有小小年纪便承担家庭重担,含辛茹苦供弟弟上大学的姐姐;也有为了乡村孩子的教育,默默无私奉献的老师。爱的冬天不会有寒冷,徜徉其中,我们仿佛行走在爱的世界里,四季如春,心生美好和温暖。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亲爱的孩子,愿你心中也有一份真挚的爱。
  • 小学古诗词背诵

    小学古诗词背诵

    《小学古诗词背诵》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篇目。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昆虫记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倾其一生心血著成的科学巨著,在他的笔下,小小的昆虫是如此奇妙有趣、充满活力。他以生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将一部严谨优美的科普文学作品完美呈现。
  • 课外科技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指南》中的科技小实验都有一定的趣味性,且极易实施,通过这些实验能让同学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并且这里介绍的科技小实验所使用的用具和材料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弃用物品,也能让你为环保出分力!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涉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用一个个有益的小实验,小发明创造加深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无敌从成为NPC开始

    无敌从成为NPC开始

    陈清莫名其妙穿越进入游戏,游戏就游戏吧,看起来还挺有意思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头五级的野牛?
  • 豪门之独尊盛宠

    豪门之独尊盛宠

    夜深人静,遭人劈腿的苏漓躲在公园里大哭,恰巧被宗梓言看见。两人在接触中逐渐产生情愫,她也变成了他的任何人都不能染指的宝贝。
  • 将军在上

    将军在上

    为了追寻属于自己的他,她从烟雨江南一路翻山越岭走进飞雪塞北,直到靠近。总有一天,她要告诉他,这十年来,他一直住在她的心里,融入了她的骨血,陪着她一同呼吸。她爱他,只爱他。所以,他拒绝她没关系,不想回应也没关系,只是请他不要无视她的情意,这是她自己的事情,与他无关。就算是放弃,也会是她自己放弃,任何人都不能替她做决定。对他,她就是这样的人,向来痴,从此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归元神尊

    归元神尊

    “没有人能够阻挡我,如果有,他也只会化作枯骨累累。”遭生死兄弟背叛的叶擎重活一世,带着满腔热血,卷土重来。
  • 从塞尔达召唤开始

    从塞尔达召唤开始

    一切都要从不救公主就可以一直玩下去的骑士游戏开始。就算美女如云又如何,她们总希望我是弯的……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收入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了,我们工作不努力吗?我们不够节俭吗?都不是;为什么我们什么东西都比美国贵。美国人实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万美元,我们呢?才几千美元,而且美国几乎什么都比中国便宜;为什么我们的蔬菜价格这么贵。这已经不仅仅是大蒜和绿豆的问题了,而是一般蔬菜价格也像股价一样大幅度的变动,搞得这些小菜贩子卖菜像玩股票一样。
  • American Literary Centers

    American Literary Cen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吹过的地方叫过往

    风吹过的地方叫过往

    一直以为青春很快过去,事实也确是如此。她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也失望了一辈子。
  • 聚散一杯酒

    聚散一杯酒

    本书为“艺术经典”丛书之一种。郑重是著名的艺术家传记作家,在艺术界享有盛名。本书是郑重历年所写关于书画家人生故事和艺术成就的文章结集。郑重对现代中国书画名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许多画家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