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0900000029

第29章 中国人在华尔街能捞到什么(5)

虽然我还不了解被捕的两个工程师具体都干了些什么,但可以想象,他们是按麦道夫的指令而为,在麦道夫如日中天之时,难道他们能违背老板的旨意吗?

10.华尔街精英脏话多头发少

华尔街有30多万人,基本上都是“精英”。过去中国人进华尔街很难,华尔街员工一般的收入比其他普通公司的收入高至少三倍到四倍,对于青年人特别有吸引力。

华尔街就像战场一样,证交所是挺典型的,每天开盘、收盘,每个人都在里面叫。我在纽约证交所做过八个月,天天是这个场景,起先兴奋,到亢奋,可后来非常心烦。

华尔街就是一个丛林,你需要把自己从兔子变成羊,再把自己从羊变成狼,要不然的话你就被别人吃掉。所以,每个人会不自觉地,变得特别凶狠,我就是个例子。

由于受够了,几年前,我从华尔街搬回到多伦多,好些朋友最近看到我,说我和在华尔街时候的脸相都不一样了,觉得比较温和善良了,在华尔街时拍的照片好像狼一样,目露凶光。

我想也没有那么可怕吧,只不过相由心生,一方面你要防着别人,一方面你要把自己变成狼。

再道貌岸然的人,不管哈佛大学毕业的人,耶鲁大学毕业的人,甚至哈佛大学的教授,说话本来都是很有教养的。奇怪的是,一旦进入华尔街,说话就开始骂人,而且是用最脏的字。这样的镜头你们在华尔街电影里也能看到。

这是挺好玩的现象,一开口就骂人,我刚进华尔街的时候,也没有做错什么事,老板一开口就冲我说那个字,然后再讲其他的。后来才注意到,这是他们的习惯性口头禅。

离开华尔街以后,好了,这样的话就没有了。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氛围,到了那里就要把自己变成那样的人,要不然你不能生存。

做交易员,做基金经理,做推销,所谓华尔街第一线,从早到晚像咆哮的狮子一样。

在华尔街,哪一天老板突然对你和颜悦色了,那就是要请你卷铺盖走人了。他骂你的时候你放心,说明一切正常。所以在华尔街不怕别人骂你,就怕他对你和颜悦色。

我总结出来了,他要对你好好地说话,那你就得走了,就是这样的。

我自己有过一次经历,有一天老板突然像变了一个人,就像菩萨一样,他打个电话过来,问我现在是不是有空,问我能不能到他办公室去一下。那老板从来没有这样说过话,说话都是‘Come here’,都是很凶的,你动作稍微慢一点,他立刻就开骂了。那一天很客气地请我进办公室,然后就跟我说,对不起,因为公司业务不好,要裁人了,不是你个人有什么问题。

在华尔街被裁,是件太正常的事情了。

华尔街的精英们都是非常敬业的,我那个时候平均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美国人一般都是“朝九晚五”制,每天八个小时,中午休息一个小时。而华尔街的常态则是“早八晚六”制,有时候赶项目,每天做十六个小时,也是稀松平常的。

在华尔街,除了脏话多,另一个发现,就是头发多少和工作压力成反比。

十六七年前,我闯入当年华尔街的五大投行之一银行家信托。一天,我走进电梯见到同事理查,和颜悦色,很自然地跟他打招呼,问候他。没想到这位理查看着我,露出了疑惑的神情:我很好,但我认识你吗?我诧异他会这样问,我们在一起工作也有个把星期,低头不见抬头见,怎么离开办公室就翻脸不认人了?可仔细再一看,不是他翻脸不认我,而是我自己认错了人。我赶紧向他道歉,原来他的模样和我的同事理查太像了。他俩不但身材像,脸型也像,而最像的地方则莫过于他们的发型了,顶部都是光光的,越往下,密度也越厚实。对于这一类发型的人,我们私底下尊称他们为“地中海”。说起来这也是进入华尔街这一行所付出的代价。

出过一次“丑”后,我开始注意起周围的同事们,发现谢顶的人还挺多。在整个华尔街,光头简直成了一大景观。而头发的多少则和级别高低、工作压力成反比。最极致的光头要数前纽约证交所主席理查德·葛瑞索(Richard Grasso),他特别有个性,特别的张扬,颇具明星架势,当年他的“风头”要盖过好莱坞红星好几倍呢!因为华尔街证交所的开盘和关盘实况天天上电视,他的曝光率实在比明星们还高。

投行中最令人羡慕的交易员,每年的红包动辄百万美金,千万甚至上亿也时有所闻。而他们几乎清一色的光头。交易是一件压力极大的工作,要求交易员具有全面的市场知识、掌握金融工具和具备心理直觉。由于股市瞬息万变,交易员时刻高度紧张。交易更主要的是要求交易者对市场、政治和宏观经济方面有直觉感,洞察力,并在大多数时候作出准确的判断。好些人还要做全球套利交易,必须跟踪其他国家的股市,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长年累月他们的头发能不掉吗?而当毛发稀少,到了要靠“地方支援中央”时,就索性剃光,跟明星似的更cool了。

真可谓“千金一发”啊,而这正是华尔街的亮丽风景……

正是脏话多,凶狠,加上干活多,头发少,所以,华尔街人收入比一般公司员工都高个几倍,但是付出也是两三倍,甚至更多,因为资本家毕竟也不是慈善家!

11.很悲催,中国人在华尔街不抱团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华尔街电脑、衍生证券化,使大批“物美价廉”的中国留学生,进入了原先由白人独领风骚的世界——华尔街,从事电脑软件和衍生证券的模型研发,当年的纽约时报上还曾大幅报道过。渐渐地,擅长电脑、数学的印度人和以俄罗斯人为主的苏联人也随后跟进。没几年,中国、印度和苏联人,在华尔街形成了三大群体,占华尔街总人数的25%。但有所不同的是,印度人和苏联人擅长团体作战,而中国人则倾向于单打独斗,不抱团。

近两三年,华尔街可谓血雨腥风,哀鸿遍野。几乎每家银行都成了“总裁”——总在裁员。我的朋友和熟人中,有三十来人丢了工作。这要放在过去,找一份新工作只需两三个月,薪水往往还朝上涨。如今裁员滚滚,招人的公司却寥寥无几,僧多粥少,找一份华尔街的工作简直难如登天。迄今为止,那三十来人中,只有七八位朋友有幸又谋到了新的职位,但薪水大幅缩水;另有五位朋友在其他城市找到了工作,搬离了纽约;还有几个加拿大籍朋友回到了多伦多,还有几个海归中国;几位年纪大的索性退休,剩下的几位依然在苦苦地找寻着。

前几天,其中一位朋友给我来电话,谈起找工作的近况。他绝望地说,每一次面谈第一轮感觉都不错,但第二轮面谈总被刷下来,究其缘由,竟然是因为自己不是印度人,也不是苏联人!

他一说我立刻明白。华尔街第一轮面谈,通常都是人事部门或未来的顶头上司先约见,这些行政主管或者项目经理大部分是白人,只看应聘者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顺眼。而第二轮面谈,就轮到技术主管或者部门的技术骨干来考问了。中国人去应聘,白人这一关轻轻松松就过了,但第二轮如果是印度人或者苏联人,他们便会“朝死里整”,届时向经理说声这个人不合适,中国人便自然出局。有一个华尔街软件公司更为离谱,我朋友去第二次面谈时,见到一个俄罗斯人、一个乌克兰人,他们直截了当对他说,你不会俄语吧。我们这儿的软件是用俄语写的,你看不懂的。

其他朋友也都碰到类似情况。

印度人不甘心只做普通技术或业务员工,他们的眼睛还会紧紧地盯住管理阶层。在华尔街,一旦一个印度技术业务高手进入一个部门,就再招聘两三个助手,也是印度人;新手一两年后出头,然后再带新人。于是,他们就像搭人梯那样,渐渐地向上升,到后来,最早进去的那位当上部门经理,甚至更高位置,便掌握了整个部门的用人权。过不了多久,他的下级中印度人越来越多,并逐渐把其他族裔的员工排挤出这个行业。所以我们中国人找工作去面谈时,只要见到印度人心里就会嘀咕:“肯定没机会了,印度人不往死里整你,是绝不会罢手的。”因为,他们一定要留住这个位置来安顿自己的同胞。

现在,华尔街的每个房间里几乎都看得见印度人,有的公司食堂里居然开始提供印度餐。难怪街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上半句是:“一个印度人做了头儿,第二年他手下全是印度人。”下半句和我们中国人有关:“一个中国人当了头儿,第二年他周围就剩他自己了。”这话虽然不动听,却一点儿都不夸张。讲一个我自己跳槽找工作的故事吧。

多年前,花旗的投行所罗门美邦(Salomon Smith Bamey)招人,那时花旗如日中天,我觉得机会非常不错,立刻申请,不久就得到了面谈的机会。安排我前去面谈的猎头名叫韩伍,电话里我们只简单地谈了几分钟。猎头们一天起码拨打百八十个电话,又要写电邮安排双方见面的时间、地点、人名,忙得恨不得连脚都伸上来帮忙。那晚我已经上床了,韩伍来电话,语气语调极为亲近,他说一看我履历上的名字便知我是中国人,并告知他是越南人,绘声绘色地向我详细介绍道:“我的头儿一看你的履历,就觉得你是非常有希望的候选人。你以前的经验符合他们的标准。而且你要去的那个组,头儿也是中国人,苏博士,技术水平相当高,去年升上去的。你们背景相似,都是从中国来的……”

那天,我怀着与韩伍相同的愿望去了花旗,第一轮面谈采用“Panel Interview”的形式,也就是和几个人同时面谈,共三个组员,一个老美,一个印度人,还有一个中国人叫山姆。由于有一个老美在场,那个印度人比较“客气”,这一轮谈下来双方感觉都挺好,韩伍兴致更高了,立刻又安排了第二次面谈,见组长,也就是那位苏博士。去见苏博士的前一晚,韩伍又在我临睡前来电话,我好奇地问他是不是还在公司忙,他回答是,不忙不行啊。我们“同病相怜”互相安慰地聊了半小时,他说:“听苏博士讲,别的猎头给他送去一个老美,我们觉得你的希望还是最大,你的实力强过那个老美。”我自己也信心满满,花旗那个位置的业务领域是我熟悉的,而使用的技术更是我的强项。

第二次去花旗早到十五分钟,我在会客室坐等得不耐烦,伸出头去四下张望,见到了前一次那个叫山姆的组员,他正巧来到门口冲咖啡。看到熟悉的面孔又是同根同种,我自然地流露出一副热乎劲儿,刚跨出一步想同他套近乎。奇怪,没想到他看到我跟见了鬼似的,立刻慌里慌张地躲开了,简直莫名其妙!不过,那位苏博士组长倒还好,他浑身散发着书生气,跟我想象的差不多,我们谈得不错。

那晚我等着韩伍的电话,我估计他会安排第三次面谈,去见花旗的部门经理,可电话没有如期而至。第二天中午我正吃着午餐,听到电话铃声,我将一口还来不及下咽的饭吐在盘子里,急忙去接听,是韩伍!他开口便质问道:“我真搞不懂你们中国人,太奇怪了。明明你最适合那个位置,苏博士却说你不合适,我逼问了他半天,他说顾忌到如果手下再聘用一位中国人,有抱团儿的嫌疑。我的头儿听了之后气坏了,这算什么理由?好端端的一单生意弄丢了。”

我很失望,更无力回答他的问题。抱团儿工作是件好事,中国人为什么要自我心虚?我们中国人如果在外面都不帮自己人,特别在当下艰难时刻不“抱团儿取暖”,那还指望谁来帮你呢?

这次华尔街的大裁员,更使得中国人大量流失,那电脑软件系统和衍生证券模型原先的三分天下,不久就将成为印度人和俄国人的地盘。

同类推荐
  • 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本书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从经济学中的“数字”入手,比如 GDP、CPI、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比如幸福指数、巨无霸指数、生活成本指数、贴现率、赔率等,话题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经济参 数开始,介绍这些数字、指数、常数的渊源、发展、运用、计算、作用、我国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和老百姓的关系。本书稿内容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领 域,语言生动、幽默,既是一本普及读物,又可当成一本工具书。阅读本书,不仅可以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兴趣、增加经济学知识,而 且可以对读者的生活与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破冰

    破冰

    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防控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是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作者在对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中应该特别注意的6个风险。其中包括:总体债务水平提高隐含的潜在风险;产能过剩加大的企业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所造成的还本付利风险;网上银行与虚拟货币可能造成的风险;财政金融问题交织出现的综合风险。应该说,这6个风险的确是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也是金融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者据此所提的一些具体看法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关注。
  • 长三角海洋经济整合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长三角海洋经济整合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提出了长三角海洋经济整合思路、整合格局和整合路径,重点对共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加强海洋科技合作、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完善海洋区域协调体制机制等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为长三角各地方政府加强海洋区域合作提供决策参考。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本书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此行业的重视和推动。书中讲述了北京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努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所做的多方面工作。书中特别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并予以弘扬。书中对北京集中力量建设燕山石化的历史、燕山石化的地位,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与外国合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也记述较详。
  • 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本书将古代智慧与现代商业经营紧密结合,以全新的解读方式,通过精辟的活用解析与经典的经营案例,多层次、多角度阐述了现代商战的策略与技巧,堪称商界有识之士赢得商战竞争的智慧之源。
热门推荐
  • 技校情缘

    技校情缘

    爱的最初开始也是爱最终的结束,在那一年不经意的一次感动我爱着上你。就这样义无反顾的爱了十多年,直到我生命出现了不一样的女孩。我还是一样爱着你,在爱情的成长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懂得了很多。这就是属于我也是属于你们的爱情故事,因为我还爱着我,不愿意对你放手。只为了一个对你爱的承诺,没有想到的是我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时光。在命运的巨轮之下我不得不放弃对你爱,最后我做到了我守护到你结婚,静静的把你放在心底之间爱的记忆里面。我想的努力的忘记你,可是我真的忘记不了你,因为我真的很爱很爱你。我曾经尝试着去爱上别人,最后也是伤痕累累。我用尽自己所有去爱着你们,是你们教会了我爱,也是你们让我不会在去爱。
  • Sky Pilot

    Sky Pilo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戏精大佬的马甲掉了

    戏精大佬的马甲掉了

    怎么回事?身边的人个个都是戏精?她原以为只有她一人在演戏,结果某天,她望着手中凑巧得到的资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呵呵,谁来告诉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哥哥们:怎么回事?仔细宠着的妹妹居然是戏精?身份这么多?不告诉他们,是防止他们担心?朋友们:怎么回事?原以为她最可爱,结果没想到身份这么凶残?闺蜜:怎么办?最为唯一一个知道她全部身份,而且也知道哥哥们和朋友们身份的人,我不会被杀人灭口吧?
  • 肝胆病调养食方

    肝胆病调养食方

    肝胆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免疫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石症等。其中病毒性肝炎又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等不同类型。各种肝胆病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可能形成“肝炎一肝硬化一肝癌”的传变三步曲。肝脏有病,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囊有病,也可能影响肝脏功能。因此,维护肝胆功能的正常,对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
  •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

    人气作家水木丁畅销随笔集《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姊妹篇——从情感、生活、阅读三个角度,讨论在残酷喧嚣的世界,如何追寻到真正的自由与爱。书中收录关于情感、生活与阅读的散文随笔五十余篇。延续《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的风格,作者从现实生活里、从情感经验之中、从阅读思考之间,引发出有关生命、成长和自由的讨论。每一篇都闪耀着智性的光辉,记录了一位理智与感情并存的作者,挥别青春的脆弱与伤感,臻至成熟温暖的过程。而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共同问题的答案:在这个残酷喧嚣的世界,如何追寻到真正的自由与爱。
  • 青春并不忧伤

    青春并不忧伤

    靳瑜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想要离开了,面对叶深,她总是软萌小妹子。不行了,我要反攻啦!不过,似乎不对呀,怎么小竹马这么会撩妹。不行,我靳瑜是不会轻易上当的。某日,小竹马一个电话。“喂,放学后等我”靳瑜坚定的想:坏蛋,我才不会等你那……晚七点,靳瑜抓起书包边往外冲边道:千万不能让我的小竹马久等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品护花狂龙

    绝品护花狂龙

    陈如龙从来不是一个嚣张的人,但是奈何这个世道不公平,活生生的把他逼成了一个嚣张无限的人。
  • 黑萌符师

    黑萌符师

    当腹黑神偷,穿越到人人欺负的丑八怪身上——骂我是废柴?废你灵根、断你双臂、跪下给姐唱征服!欺我没辅助?逆天灵珠、上古神器、无敌圣兽,姐就是开挂的!说我不要脸,勾引太子、神子、皇子?呸!某位权倾天下的狂帅酷霸拽男神,她都不要呢!“女人,再问你一次,你到底要不要本王?”“不要!”某王爷邪魅一笑,“……嗯,本王懂了!”————书友群:424827957敲门砖:七宝,必须有敲门砖哦,.欢迎大家前来勾搭~——推荐新书《爆宠邪医:兽黑王爷,撩上瘾》,女强宠文,欢迎收藏,谢谢支持哦~
  • 换你知心

    换你知心

    你给了我开始却没给我结果,原来情便是如此,非甜即苦。